我国自商代起已有陆路交通制度,在大道约30里设驿站、备良马传递官府文书,接应往来官吏和运送货物。南北朝时改孝昌为孝感县,县城位于京城辐射的干道上,隶属安州(今安陆市)。安州位于东南行经随州、沔州(今新州)、蕲州(今蕲春)复入江南西道江州(今九江市)、洪州(今南昌市)的主干道上。且又有一条通道连接荆州。荆州南入江南道经岳州(今彬县)、韶州(今韶关)、广州。可见当时孝感陆路交通较为方便。明代汉口发展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清乾隆间直至清末,武昌又是湖广总督府及湖北省治所在地。孝感县治所在地澴川镇(又称澴河镇后称首善镇城关镇),至武汉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澴河镇发展成为孝感传统产品棉花,府庄布等商品的集散地。
在孝感境域的各条通道上,按制亦设有不少驿站。宋代在马递步递之外又设置昼夜兼驭的急递铺,此后在孝感县城内所设的驿站改称为铺。县治所在地澴川镇所设的驿站依然称为澴川驿(位于县衙后东侧今府后街处)。清代小的驿铺又称为店、墩。孝感民谚云:“五里一店,十里一铺”,又有“十里一铺,五里一墩”。即是指那时朝廷设铺店之制。大的铺设铺司1人,铺卒2至3人,小的铺卒1人,并按驿铺大小分别饲养额定马数匹。
明代从澴川驿西经汪公池畔,西湖书院北经城墙脚下,再向东不远就是北门城门处,这里大部分分为开阔地。飞马狂飙往来于驿道的驿卒,他们由北城门进入孝感城内,仍是快马加鞭奔驰到达澴川驿才嘎然收缰下马,以按时完成传递文书的任务。孝感民谚云:“隔河三里半,打水不相溅。”按明清制:驿卒骑马邮递时,如遇河流一里一律低二里半的路程;民谚又云:“九十当一百,一天跑到黑”。指古桃花驿(今杨店)南到汉口,北到小河驿(今小河镇)按制均要在一天跑马到达。因那时驿传制度对时限限制很严,驿卒为了不贻误时间,这便是驿卒在沿路上一直飞马狂飙,已至城内目的地数十丈远依然疾马奔驰的原因。澴川驿饲养的额马十数匹,都是经过挑选的良马,驿卒经常在这条路的开阔地处遛马。每天还要经过这条开阔路策马出北城门牧马,故而这条路经常是马的嘶鸣从未间断或骏马奔腾的场面。此后这里遂形成了一条街,这便是孝感最早的九街之——跑马街。
在县治所在地澴川镇至德安府(即安州、后改州为府,为府治所在地)主要驿站有白沙铺、义井铺。白沙铺后来发展为孝感县西部的一处大集店。该地盛产棉花及府庄白布。当地民谚云:“王观田(村名)九条巷,鸣鸣叽,不断亮。”又云:“清明前后,白布面路。”一般农户每户都备有弹花弓槌,纺织车,织布车,该集镇方圆数十里弓槌,纺织的繁忙景象各村可见,有“机三口”之说。外商的西洋花布(法国竹、俄国彪等)东洋花布源源运来白沙争夺市场,但白沙的府庄布因物美价廉仍立于不败之地,白沙依然是当地棉花及府庄布集散地,畅销汉口及其他各地。至孝感沦陷,日寇对白沙铺实行经济封锁及疯狂“扫荡”,至使有“小汉口”之称的白沙铺衰败。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军追杀,躲入枯井中得以脱险,故尔这处驿铺被称为“义井铺”。宋代由南通往汴梁(即北宋时的京都,现开封市)的驿道后来亦是湖北通往北京的干道上,在孝感北境有著名驿站小河驿。小河驿在古代是一处小集市,因地处“关隘”险处,明初设巡检司,“俾率徭役弓兵,警备不虞。”《湖北通志•建置》及《明史•职官志》乾隆十三年(公元1766年)“奉檄于小河溪地方添设腰站”,“接递往来文报。”“小河驿额马60匹”。又云:“小河溪走武胜关路也,较这关(平靖关)为径,南北行人自非驰传者,皆联道于此”。“小河去邑百二十里、为南北往来之衝,邑邮传在焉,车马辐辏出其途者无虚日,商贩归之视为利薮。”《县志》。因其位于南北交通要衝,又兼水路交通之利。明代已发展为孝感第二大重镇,是应山、黄陂、孝感三县和河南省结合百余里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商业繁荣、缫丝、丝织业尤为发达,罗、绢、绸、绣花丝线等丝织品工艺精致,畅销河南、武汉、河北等地。小河驿风景秀丽,著名的观山书院所在处的“观山耸翠”为小河八景之首。位于驿站附近所形成的一条街——马号街其“飞马狂飙”及骏马嘶鸣的场面比县城跑马街更为壮观。小河地处“关隘”险处是指湖北三关,即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为大别山和桐柏在鄂北豫南交界处自然形成的险要隘口。古称“楚北三关”。平靖关为三关之首,又称“鄳阨,《吕览》云:“天下阨塞有九,鄳阨其一,与大隧、直辕首尾呼应,虎踞楚豫,呈三关鼎峙之势,号称天险,为“淮汉间兵争要害。”三国时关羽经此,见此关之险,窃窃然憾之,故称“憾这关”,“恨这关。”武胜关居三关之中,古称“直辕”。地处南北要衝,南襟全楚,北屏中原,将大别和桐柏挽扣一体,乃鄂豫间天然屏障。九里关居三关之东,古称“大隧”,关隘幽深绵长,两山夹峙,一水中流,盘踞山险,最为险要。三关乃兵家争战之地。古人有诗云:“楚塞三关隘,云峰入望重。何年戒马地,空有昔人踪。”自春秋以来、大小战争达60余次。春秋时期吴国伐楚,孙武率兵夺取三关,进逼汉水。南北朝时期魏将元英在武胜关俘梁将马广,连克三关。唐东黄巢所部两次飞夺三关,兵临义阳。南宋岳飞挥师过三关,抗击金兵,有“直捣黄龙”之势。明末李自成、张献忠义军会合跃马三关直取信阳。清末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联合捻军几十万人自河南过三关,由驿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孝感县。赖文光率捻军自河南过三关雄据小河驿,在孝感等五县屯兵五百里,震撼清廷。
斗山铺是清代小河驿至汉口及县治所在地澴川驿至汉口的重要驿站。因这里盛产蜜桃,古时又称桃花驿。北宋文学家苏轼途径此地,留下了“花发颜如醉,风吹面不寒”咏桃花的千古绝句。汉武帝时有位开国功臣被封为杨侯,武帝赐封其家乡周围村人杨姓,桃花驿后来发展为集镇,杨姓居多。故而称为杨家店。《县志》载:“杨家店在城东北50里,乃黄孝驿传腰站之所,邮亭在焉。盖诸集店中之最衝郄者。”杨店驿,额设马60匹。清代在杨店设巡检司署。因杨店是经黄陂通往汉口的重要驿道,故而孝感民谚云:“走汉口,弯杨店”。因钟祥、京山、应城、安陆、云梦等县朝木兰山的香客,杨店是去时最后一站,回时最先一站,故而孝感有民谚云:“早杨店,晚杨店”。太平天国秋官正丞相曾天养再克汉阳后由此道经杨店向荆州、襄阳推进连克孝感、云梦、荆门、应城。清将领制军杨载福率军杨店企图剿灭太平天国军。因太平天国军在杨店活动频繁,故而此地有关“长毛”(当地人称太平天国军为“长毛”)的传说较多,不少旧宅仍有躲“长毛”的夹墙及地下室保存至今。清代湖北巡抚中兴名臣胡林翼为了利于剿灭太平天国在县城到汉口的驿道上的重要段,每隔十里设铺,故而熙丰铺(即西河铺)与永安铺之间又设一铺,称为新添铺(新铺)。新铺是孝感最后所设的驿铺。
后来胡林翼又奏请裁汰了湖北包括孝感的铺卒。至辛亥革命后民国三年驿站裁撤。但在我市境内的交通网中,仍不难找到它昔日的痕迹。不少古代驿(铺、店),后来发展成为孝感市的乡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