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波澜一: | ||
语文教师的标志性工作是什么 | ||
语文教师的标志性工作是什么 ●王晓春 这堂课闫老师 只是带着学生捋了一遍课文,联想多,分析少。闫老师做的主要是两件事:一是跟学生一起搞清作者写了一些什么;一是问学生通过这些你联想到了什么。 因此这堂课显得很细碎,缺乏整体的战略构思,缺乏有力的骨架,特别缺乏关于语文知识教育的构想。也就是说,教师基本上是在跟着作者的思路和感情跑,教师给自己的定位仅是林海音的忠实读者。我想这也是需要的,但很不够,因为语文教师不是一般的读者。 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是以课文为一种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同时进行人文熏陶。语文教师之所以为语文教师,他的标志性的工作是语文知识教育。人文熏陶是各科都能进行的,每个教师都有责任,课外也能进行,只不过语文教师这方面担子比别人重一些就是了。 从这个角度看,闫老师这堂课在课程内容开发上比较薄弱。 我若讲这一课,会怎样构思呢? 我想试试以作者这句话为纲:"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1.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她的写作冲动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想让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 2.接着问:为了使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你会写什么内容,怎么写法呢?(让学生研究课文,讨论。结论是: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写形象的东西。) 3.继续问:你们现在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可能的答案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然后告诉学生:这正是很多同学写不好作文的重要原因。真正的好文章,极少为完成任务而写的。自己有真实的写作冲动,才能写出好文章。 4.最后问:你们哪一位想像林海音一样,把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下来,那你就写点东西吧,等你长大再看,一定很有趣。(这是自愿完成的作业。) 总之,这是一堂以林海音的文章为例子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辅导课"。我有明确的语文知识教育目的。 闫学 答: "人文熏陶"是这个文本的内在要求 ——与王晓春老师商榷 非常感谢王晓春老师对这节课的点评。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王晓春老师提供的上课思路。不难发现,王老师是把《冬阳·童年·骆驼队》这样的文本完全当成"例文"来上的,教的是"写作知识",整个课堂完全定位在语文知识教育这个目的上。这样的教学思路固然明晰,却忽略了文本所体现的极为丰富而复杂的人文内涵。王老师认为"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是以课文为一种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同时进行人文熏陶",那么,王老师也是赞成在语文课上既"教知识",又进行"人文熏陶"的。但我从王老师的四个步骤中只看到了"教知识",看不出"人文熏陶"。 我与王晓春老师最大的分歧在于:首先,我很不赞成把这篇文章当成"例文"来教。虽然作者写的是童年往事,但绝不是儿童作文。一个远离故土几十年的中年人,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难忘的画面。那冬阳下的骆驼队依然行走在遥远的记忆里,缓慢悦耳的驼铃声依然响在耳边……几十年之后,那份童真、童趣、童心依然清晰可辨,但是童年却永不再来。如果我们有第二个童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我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生感触。可是,每个人都要长大。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宿命。如果说我们的心灵都有一个故乡的话,这个故乡可能就是我们的童年。正因为如此,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静静地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品读此文、读者就像是在品尝一杯淡淡的清茶,又像是在欣赏一朵素雅的小花。在这样的文字中,你很难找到华丽的词句,也绝对找不到矫情的故作姿态,更难找出某种我们能够定义的"写作方法",完全白描。完全自然,坦白地、不紧不慢地讲述着童年的故事。我不知道王老师为何对此视而不见。尽管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但这样一篇文本,我依然认为"人文熏陶"更重于"语文知识";此课教学的立足点不在"知识",而在于感受氤氲在文字中的丰富、唯美的情感内蕴,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语言文字最大的优势在于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透过文字想画面,通过文字生联想,在语文教学乃是天经地义。如果一定要问我这节课教的"知识"在哪里,那我是否可以说我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看了王老师的上课思路,我不能不感到遗憾,为林海音、也为她的文章叫屈--王老师实在是低估了这个文本。 其次,我很不赞成面对情感内蕴如此丰厚的一篇文章抱着一种为"写作"而学、为"写作"而教的完全"功利性"的阅读心态。王老师教学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让学生寻找作者的写作冲动、写作目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作者"想让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然后由这个结论引发出后面预设的三个步骤的"写作知识"教学。这个结论的得出,王老师是有自己的根据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很显然,这个结论虽然正确,但这个答案却是"找"出来的,完全不用经过大脑的思考,直接就可以从这个段落中"找"到,学生完全不费什么力气。这样的问题设计完全置学生的阅读感受而不顾,只为了后面教师预设好的要教"写作知识"。却把文本丰厚的情感内蕴一笔抹杀掉了。 我很赞成王晓春老师的这一观点--语文教师不是-般的读者。的确,"一般的读者"只要自己感悟就行了,至于感动与否,甚至理解与否,都没有多大关系,但语文教师却要承担起引导学生感悟的职责。但请不要忘了,这必须以教师自身的感悟为前提,否则我们就无法与学生"对话"。看了王老师的上课思路,除了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教给学生的"写作知识",我看不出王老师对文本本身的感悟,更看不出学生读了文本有何感受。如果只是为了教"写作知识",我倒觉得林海音的这篇文章并非是最佳范本。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