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探寻语文之“道”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4-30 16:23
标题: 探寻语文之“道”
[url=]探寻语文之“道”[/url]
闫 学
[url=]  作为一个长期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跋涉的教师,我曾经在心里无数次地追问自己:语文之“道”在哪里?如果我们承认世界上有绝对的真理,那么,思考便成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反之,如果我们认为真理的存在缘于人类认识的局限,那么,思考就成为突破局限的一种必然选择。
  那么,回答“语文的‘道’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在思考中追寻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会思考的教师都会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答案;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有希望最终穿越那片复杂的“思辨之林”,从而达到语文的单纯,找到语文之“道”。
  毋庸置疑,不管学习哪一门课程,都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教师,不管隶属何种教学流派,也无论所持何种教学主张,语文教学都应该是心中有“人”的教学。那么,从这个意义来说,语文之“道”归根结底就是人“道”。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学会言语。学习语言不仅学习语言的外在形式,还包括学习语言承载的内容。学会言语,不仅是学会外部言语,即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还包括学会内部言语,即学会用语言来进行思考。由此可以看出,学习语文绝不仅仅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极为广泛的范畴,而这个范畴的中心又无疑是“人”。
  由人“道”我想到了一些关键词:感恩,同情,热爱,悲悯……从人“道”这个原点出发,我们可以寻觅到很多与人的生命成长有关的因素,这是一个无限开放广阔的空间。但仔细想来,在所有与人的生命成长有关的因素之中,总有一些核心的最基本的要素,它们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民族,超越了一切人为限定的范畴,比如:爱,生命,童年,友谊,文化……
  我想,语文之“道”也应在此。

                      童年的语文

  在当下,没有什么比让孩子活在现在更为重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尽管人们所生活的时空各有不同,却无一例外地拥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我们心灵的故乡,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这个时期一去不再来。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以快乐、自由来填充,以快乐、自由为标志。
  那么,作为承载人类文化和生活经验的语文,面对正处在童年阶段的孩子,教师就不能在这样的权利面前背过脸去。由此,感悟童年、抒写童年应成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童年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大量收录了表现童年生活的文章,如《“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如《窗前的气球》《蓝色的树叶》等等。在教学中帮助孩子放飞心灵的自由,感受童年的快乐,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是教学的必须,更是童年的权利。
  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时,我把自由放飞思想的权利还给了孩子们--
师:既然小时候的林海音“总是问,总是问”,想一想,她可能还会问什么?
 生:她可能会问,骆驼吃草料为什么要交错地磨来磨去?
  生:这些骆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为什么要到我们这儿来卖“乌金墨玉”或者是“南山高末”?
  生:骆驼过马路为什么跑不快而是慢腾腾地?
  生:骆驼怎么长着这样丑的脸,这样长的牙?
  生:骆驼为什么夏天不来,秋天不来,一直要等到冬天才来?
  生:为什么骆驼的毛会拖到自己的肚皮底下而没人帮它们剪呢?
  生:为什么骆驼要慢慢地走,慢慢地嚼?
  生:骆驼为什么能走三天三夜而不喝一口水?
  生:太阳为什么每天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生:为什么知了总是在夏天“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生:母鸡为什么会下蛋,公鸡为什么早晨会啼叫?
  生:为什么白鸡和黑鸡都下白色的蛋?
  ……
  这是一个无限奇妙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鲜活灵动,绮丽多姿。当我们给了孩子飞翔的自由,他们就寻到了自己的乐园。
  不禁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大声呼吁: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他指出,实施创造的儿童教育,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须实现“五个解放”:即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在谈到解放儿童的嘴巴时,陶公主张,“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直到今天,我们都不能不承认,我们把儿童的嘴巴封得太久了。很多孩子的嘴巴直到现在还被封着,以致于他们不会提问,或者根本就丧失了提问的意识。
  语文课,也应该如陶公所说,实现“五个解放”,以创造儿童的乐园,还给他们童年应有的权利。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小学语文是童年的语文。

                     知识的语文

  语文课要教知识,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理念。但究竟怎样教知识,教什么样的知识,甚至什么是知识,却不一定人人清楚。
  根据韦伯斯特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这是广义的知识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四种: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其中,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可称之为狭义的知识概念。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语文课如何教知识”,“教什么样的知识”这些问题,存在着诸多模糊的概念,大都仅仅从狭义的知识概念出发,陷入了非此即彼、非我其谁的误区,乃至于把语文教学引向了狭隘一隅,甚至从起点上就已经误入歧途。
  除了对“知识”理解的狭隘,不少教师对语文学科特点的片面理解也导致了知识学习的混乱局面。其实,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遵照王荣生先生的观点,“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割裂的两极概念,在教学研究中不宜实体化。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任何一次“技能”的训练,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都“沾染着特定价值观的色泽、黏附着特定的价值观。”这就为语文“知识”的习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极大的自由度。
  那么,在上述理念的观照下,不露痕迹地进行语文知识教育当是最理想的教育。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知识教育是广义的知识教育,是基于人类认识总和这一广阔背景下的“大知识教育”。
  目前,这样的教学理念尚未被更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我执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便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这堂语文课教什么?是一味教给学生描写童年生活的写作“知识”,还是帮助学生感受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内涵?是单纯进行“扎扎实实”的写作训练,还是让孩子走进童年,走进心灵的故乡?
  我选择了后者。
  在我看来,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就生活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完全为了“教知识”或首先为了“教知识”而教语文没有必要。那种认为“语文教师的任务,从学科角度说,第一位的还是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人文精神的张扬”的观点,我认为是没有把握语文是母语教学的特点,把母语教学混同于一般的外语教学所致。因此,我不认同有的老师不论面对何种文本,都一律不顾学生阅读体验、只顾自己“张扬”“知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试试在行云流水般的谈话中,在师生充分感悟文本内蕴的过程中,在情趣盎然的师生共同参与中,自然地、没有斧凿痕迹、没有贴标签地体现语文知识教育呢?
  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写作训练”:
  师:当她再一次想起那挂在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当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骆驼肚皮底下的长长的毛,当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时那满脑子的问题,她可能会怎么说?将作者想说的话写在这一段文字的后面。
  (生写话,师巡视;交流。)
  生:童年时代的我,竟然是那么傻,那么天真,思想是那么简单,那么幼稚。现在想起这些往事,还是感到很有趣!
  生:童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要去好好珍惜,它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生:童年时代的我,天真、纯洁,有满脑子傻傻的怪想法,我所做的事情、所问的问题都是多么可笑啊!而现在的我再也不会做那些傻事,也不会再问那些幼稚的问题了。我的童年也随着时光的飞逝而永远地过去了。
  生:此时的我已经明白了童年时的很多问题。童年一去不复返,我再也回不到童年。可那些天真的问题和童年的趣事,我会一直埋藏在记忆最深处,把它当作一生最宝贵的东西。
  生:小时候的我真是太稚气了,现在我不会再问这些问题,但我相信,它会成为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颗珍珠。
  生:那是我的童年,可是童年已经离我远去。此时,我的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感伤,但我会把自己的童年在心灵上永存下来。
  ……
  当心灵深处最柔软的一隅被击中,当那份真挚的情愫涤荡于心,诗一般的语言就这样如澄澈的泉水汩汩而出。
  这是情感的表达,也是写作的训练。
  这是自由的抒写,也是心灵的飞翔。
  这是我心中的“人文性”,也是我心中的“工具性”。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语文知识教育。

                     有爱的语文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有很多种:父母之爱,师生之爱,手足之爱,朋友之爱,男女情爱……爱又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含蓄的爱,热烈的爱,如水般纯净的爱,如甘醴般甜蜜的爱……现行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有不少爱的篇章,如《掌声》《检阅》《给予是快乐的》等等,语文教学当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孩子感受爱,珍惜爱,献出爱。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经典散文作品,文章以一个儿子的视角描绘了深挚而不张扬的母爱。文章写得感人至深,哀而不伤。但母爱的表达不是模式化的,又因为作者特殊的残疾经历,更使这份母爱有了一种直面苦难、超越苦难的力量。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份不同寻常的母爱,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母亲的神态言行,举手投足,透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其背后所承载的情感:
  生:窗外“刷刷拉拉”飘落的叶子就象征着作者的心情,作者非常绝望,母亲希望他能出去散散心,看看坚强的菊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师:说得真好!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体会到母亲的希望。母亲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母亲有求于我吗?她为什么要一再地央求我来看花?
  生:母亲是想让“我”看到花,让我充满生命力。
  生:母亲希望“我”看到花,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生:菊花在秋天开放,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生:花象征着芬芳!
  生:花象征着美丽和精彩!
  生:花象征着生活的希望!
  生:别的花开在春天,而菊花开在秋天,说明菊花的生命力很顽强,母亲希望“我”去看菊花,从中得到鼓励,因为她要帮助“我”树立生活的信心。
  师:是啊,菊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坚强的象征。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就有不少咏菊的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一身傲骨世人晓,高雅品格比兰心”,东晋袁崧也有“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这样的诗句,说的都是菊花的高洁与坚强。这一点也许母亲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她却要带儿子去北海看花,看看那些傲霜开放的菊花,她要让儿子知道,失去了双腿不等于失去了一切,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留恋,她要用自己的爱来重新点燃儿子对生活的希望!
  这是一段倍受争议的教学对话。有人怀疑,这样对母爱的“拔高”是否合适?但我想说,母爱是朴素的,但更是深厚的。以母亲的学识,也许还不足以想到很深的层面,但学生的解读却赋予了文本更加厚重的情感内涵:学生由菊花顽强的生命力联想到母亲的希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残疾的儿子也能够像菊花这样坚韧刚强。只要是母爱,任何“拔高”都不为过;况且,这样的“拔高”首先来自学生,我为孩子们能对母爱、对作者的情怀产生如此深入的感触而惊喜、自豪。因此,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只要能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人间有爱,我愿意去无限地尝试。至于采取什么形式,大可忽略不计。
  有爱的人生是润泽的人生,有爱的语文是润泽的语文。

                       生命的语文

  爱使我们拥有了生命,爱又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成长。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上,“生命”绝不仅仅限于人类。如果说人的出现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奇迹,那么,作为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人,他的生命则是这个奇迹中最宝贵的资源。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让我们觉得怎么活都是一种错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显然,呆板生硬的说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深刻的认同。对于孩子来说,道理的领悟必须通过感性的材料方能到达。那么,语文教学则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可以试着回答这个每一个人都必须回答的人生命题,如《她是我的朋友》《路旁的橡树》等等。
  在某地的一次班级读书会上,与孩子们一起读毛姆的短篇小说《悬崖上的杀手》。
  一种叫“dingo”的野狗吃掉了一户人家所有的羊。有一天,这只dingo在逃跑过程中竟然慌不择路,不慎摔下悬崖,挂在了一棵从峭壁伸出的树枝上。它多次试图跳上去,但都因距离太远而放弃了。这时,那户人家的男主人带着9岁的儿子追到了悬崖下。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在了他们的面前:男主人是一个极为高明的猎手,对这样固定的目标几乎百发百中,此时他只要扣动扳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这只dingo打下来。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三天过去了,dingo开始体力不支,眼看就要饥渴而死,或者掉下悬崖摔死。这时,猎人举起了枪……“砰”的一声枪响,dingo忽然腾空而起,用尽全身力气跃上了悬崖。原来猎人的枪口对准的并非dingo,而是射向了天空。就在猎人的视线中,它一瘸一拐地慢慢跑远了。猎人的儿子开始埋怨父亲不该放走了dingo,可是父亲却说:“人有的时候就是不能那么做。”
  我让孩子们讨论:如果你是猎人,你会怎么做?
  孩子们争相举起了小手:
  “我一定会打死这只dingo,因为我恨死它了,它吃掉了我所有的羊!”
  “我也会向它开枪,打中它的腿,把它打残废,让它受折磨!”
  “虽然它也是一条生命,但它吃掉了我的羊,我的财产全都因为它没有了,它必须受惩罚!”
  “我会把它救下来,关在笼子里,让它永远没有自由!”
  “我什么也不做,就看着它活活饿死,或者掉下来摔死!”
  ……
  听着这样的发言,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我的手心里渗出了汗水。一股深深的寒意浸透了全身。他们的心里只有恨,没有一丝同情和怜恤。
  他们追求的是复仇的快意,却不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怀。
  而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一切高尚人格的体现,这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由所在。
  常听见一些专家说,语文课不要上成思想品德课,要有更多的“语文味”。我想当我们在注重了“语文味”的同时,语文课也不能画地为牢。若把很多人为限定的东西强加到教学中,课堂就不可能走向丰富和厚重。否则,当课堂遭遇了上述情景,语文教师该怎么办?是赞成还是批判,是认同还是回避,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怎么跟“立人”结合起来?我们的语文课人文关怀的最终目标又落在何处?
  我无意提供某种“示范”,只是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
  “孩子们,也许你们的理由足够充分,你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可以理解的原因。但是,人的心里不应只有仇恨。猎人为什么不开枪,反而帮助dingo脱离了危险?因为他觉得此时开枪不够公平,不够光彩。他的内心深处有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正因为有了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孩子们眼光灼灼地看着我,有思索,有迷惑……于是我知道,我已经播下了一颗种子,它会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树,最后成为一片美丽的风景。
  语文课,应该有这样的播种。

                     
想象的语文

  想象是什么?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想象是语言文字的全新创造,是心灵的自由飞翔,是思想在无限广袤的时空中纵横驰骋的有力翅膀。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特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给师生提供了极大的思考与填补的空间。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留白”的典范。语言文字与直观媒体相比,其优势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牢牢抓住语言文字去说、去想、去感受和交流,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在语文教学中,文本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资源。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看看哪些语句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大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唐人岑参有诗“忽如一夜春风来”,人们透过这样的诗句,头脑中产生了无限美好的想象。在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一课时,基于语言文字的想象使教学展现的正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绚丽画面:
  师:文章开篇便说“伯牙善鼓琴”,既然是“善鼓琴”,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
  生:还会表现鸟语花香的景象。
  生:还会表现秋天落叶满地的景象。
  生:还会表现无边无际的蓝天的景象。
  生:还会表现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
  生:还会表现冬天雪花纷飞,白雪皑皑的景象。
  生:还会表现秋风习习的景象。
  生:还会表现清晨朝阳四射、霞光灼灼的壮丽景象。
  生:还会表现春天杨柳依依的景象。
  生:还会表现春雨绵绵、诗情画意般的景象。
  生:还会表现鸟在枝头歌唱的景象。
  生:还会表现春天竹子拔节的景象。
  生:还会表现秋天果实累累的景象。
  这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这些画面从文字引发,在脑海中描画。通过这样的想象,孩子们充分理解了“伯牙善鼓琴”,从而为“知音难觅”做了相应的注解。在惊叹孩子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我还引导他们将这种想象化作语言表现出来。于是,又有了下面的教学环节:
  师: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
  生:善哉,依依兮若杨柳!
  师:志在芳草,钟子期曰——
  生:善哉,萋萋乎若芳草!
  师:志在炊烟——
  生:善哉,袅袅兮若炊烟!
  师:志在流水——
  生:善哉,潺潺兮若流水!
  师:志在春雨——
  生:善哉,潇潇乎若春雨!
  师:志在白雪——
  生:善哉,皑皑乎若白雪!
  师:志在云雾——
  生:善哉,蒙蒙乎若云雾!
  师:志在霞光——
  生:善哉,灼灼乎若霞光!
  师: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
  生:知音!
  这是想象的表达,这是语言的创造。这是以文言学文言,以心灵悟知音。而这一切,都是缘于美丽而自由的想象。
  语文课,不能没有想象。

                      
文化的语文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本身就是文化。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
  关于“文化”的概念,梁启超先生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而承载这个“共业”的就是语言文字。那么,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与学习“共业”的过程当是合而为一的。这也同时表明:语文比任何其他学科有更多的理由去解释并发展自己的丰富性。
  那么,在文化的语境中教语文,在文化的框架中诠释语文,语文就有了无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
  随着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多样化和选文内容所涉及的领域逐渐加大,也要求教学站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上展开,只有这样,实施开放的语文课程才成为可能。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我作了这样的教学探索--在鲁迅文化的语境下教“鲁迅”:对这个文本的定位,置于整个鲁迅文化语境中。在课堂上有很多对鲁迅的插叙,比如鲁迅先生的120多个笔名,鲁迅就“碰壁”写过的两篇文章,鲁迅去世后萧红的文章,当时万国殡仪馆出殡的经典的黑白照片,以及向学生推荐的鲁迅的作品,其他人写鲁迅的作品,还有《亚洲周刊》把鲁迅作品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第一名,《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个人》一书中对鲁迅的评价……读一课与读一人,在不断穿插中有机整合,目的是使课堂基于比较宏大的鲁迅的语境之下,让课堂更加丰厚、阔大。无论是信息呈现还是人文意蕴,因为置身于鲁迅的大语境下,文本可以得到充分的开掘。而大文本与小文本之间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使学生不但走进了这个文本,更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当语文有了文化的滋养与浸润,这样的语文,是大语文,是有着厚实的文化内蕴与积淀的语文,是扎根于文化土壤的具有无限生长的可能性的语文。
[/ur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