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09年4月21日上午新华学区中山小学三节语文课观课札记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5-17 17:07
标题: 09年4月21日上午新华学区中山小学三节语文课观课札记
09年4月21日上午新华学区中山小学三节语文课

观  课  札  记

·孝南区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管季超


第一节:H老师执教501班《草船借箭》


    ·820,到达中山小学教导处办公室,依课表选定拟听的三节语文课:501H老师、602X老师、302Z老师。
    ·805,进入501班教室。坐教室最后排郑华森同学左侧。
    课前,翻看部分学生自购的《新课标学生语文学习全书》。这是一本厚达760页的语文学习教辅资料,分词库、语库、文库、资料库四大部分。周茜同学在该书“文库”部分的“中外名著中不朽的文学形象诸葛亮”“周瑜”词条上打了勾(词条释文极简,但大体还算准确)。
    郑华森同学课本上这一节的课题左侧有H老师红笔批注“已预习。4.18。郑华森同学用钢笔标注了自然段序号。用双竖线划出了意义段,课后生字词表上也用铅笔标出了汉语拼音。
    第二组倒数第二排男生郑佳乐同学取出一册华丰公司(即华丰方便面公司)印行的《三国群英会》卡通漫画卡片插册翻看。我借来看了一下,挺有“时尚”感。卡片上方是对“三国”人物的生平简介和评价,卡片下方开列“智力”、“武力”、“统帅”、“魅力”四个比较项,分别评分。诸葛亮、周瑜的“智力”都评为90分,“武力”都评为78分,“统帅”一项诸葛亮评为90分,周瑜评为88份,“魅力”一项则诸葛亮评为85分,周瑜评为95分。
    ●管识:我之所以不厌其细地记录课前看到的学生手中的课外“相关资料”,是想说明一个观点:
    学生在老师的课堂教学指导之外,还有许多渠道(譬如电视剧)了解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资讯,学生并非“一无所知”地进入我们的课堂。老师的教学有可能因此得到一些“助益”,也有可能受到“干扰”。我们面对的是知识面比以前更宽,资讯拥有量比以前更广的学生。老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H老师在小黑板上的板书文字:
    草船借箭的原因
    草船借箭的准备
    草船借箭的过程
    草船借箭的结果
    ●H老师在引导学生疏理课文故事情节时形成的板书:
    诸葛亮

    陷害

   借         鲁肃

   周瑜                    曹操



    ●课前,H老师在与我交谈时说(大意):“这一课疏理故事情节比较容易些,分析人物性格比较难。”
    下课之后,H老师来征询我对这一节课的评议意见,因接下来要听X老师的课,时间匆促,怕表达得不准确挫伤老师工作积极性,于是推说:“集中反馈时再交流。”未发表任何评议。
    ●课间,与邀作授课实录的W老师交流对这一课的听课感受,谈了大意如下的几点意见:
    ——虽然H老师向我介绍情况时“强调”是“按教学进度上的随堂课”,但明显感觉到执教老师对这一节公开课的重视。从“工作态度”的角度来说,这种“重视”是应予肯定的。我很认同H老师让学生课前作些预习的做法。
    ——从H老师的授课过程、板书设计来看,“疏通故事情节脉络”的任务完成得似乎较好。“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努力也有迹可寻。老师也比较重视“让学生带着某种任务自读课文”。
    但,“语言文字的训练”任务的体现则似乎落入空泛,着力甚少,乃至整节课给人一种“条理虽然清晰,但学生所获必然不多”的整体印象。
    换一句话说,这一节课在“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性”上,值得再作反思、推敲。
        21日晚上,我找出前些年买到的一本书《支玉恒课堂实录》(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月第1版)上收录的支老师在辽宁锦州上《草船借箭》一课的实录与王倩老师今天所作的课堂实录进行比照对读,进一步印证了听课时所作的判断。
    欢迎本站坛友依据下面的教学实录,就如下问题进行思考/研讨:
    ①这一课的“目标定位”到底定在哪里比较好?
    ②“理清故事情节脉络”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如何与“进行语言品赏/语言文字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③老师的“指导”只是一般性地“提出读文任务”好呢;还是牢牢抓住语文课的学科特征,从“语言表达”的细微之处/关节处相机点拨好呢?
    坦白说,我本人对这些问题也思之未明,期待着一线教师用教学实践来作出应答。
    好在课堂实录就在下面,展开充分研讨即有所依凭。
    欢迎孝南区各校教师及本站各地坛友发表善意的、基于教学交流为目的的讨论跟帖。

附件一:


●H老师授课过程实录(Wj老师现场记录):


19  草船借箭


    一、导入
    师:你知道的四大名著有哪些?你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
    生:《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生:我最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生:鲁肃……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来欣赏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介绍故事背景)。
    二、学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默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之后,你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生:诸葛亮、周瑜、鲁肃。
   (师相机板书)
    师:还有谁补充吗?
    生:曹操
   (师板书)。
    师:(小结)。
    师:你知道这个题目的题眼是什么?
    生:借
    师:谁向谁借箭?
    生:诸葛亮向曹操借箭(板: 借)
    师:请同学再读课文,不清楚的内容可借助工具书解决,要求:
    ①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②围绕“借”写了哪些内容?
    ③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草船借箭的原因:
草船借箭的准备:
草船借箭的过程:
草船借箭的结果:

    (师出示小黑板)




    生:(自学课文)
    师:课文围绕“借”写了哪些内容?
    生:周瑜妒忌诸葛亮。
    师:还写了什么?
    生:诸葛亮顺利地向曹操借到了箭。
    师:很明显,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事情发展顺序。
    师:[小结]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事情的起因,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课文]
    师:通过第1自然段,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生:……
    师:“妒忌”是什么意思?
    生:……
    师:从第1自然的哪个词看出诸葛亮的才干,周瑜的妒忌不是一般?
    生:挺有、很
    师:[指导读]
    生:[生齐读]
    师:周瑜、诸葛亮商议军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读文]
    师:目的是什么?
    生:……
    师:现在我们详细地看看课文,他知道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但为什么要明知故问?
    生:……
    师:在诸葛亮答应之后,周瑜又做了什么?请同学们再读第二自然段并小声地讨论一下。
    师:周瑜怎么做的?
    生:立下军令状。
    师:这样的目的是什么?
    生:……
    相机板书:陷害
    师:如果诸葛亮三天造不好箭,就可以治他的罪,由此周瑜步步逼近,将诸葛亮逼入圈套。请生再谈第12自然段,想:明知是圈套,诸葛亮还要答应。
    生:[读文]
    师:请同学们再分成小组讨论。
    生:[讨论交流]
    师:诸葛亮为什么这样做?
    生1:让周瑜心服口服。
    生2:为了国家的利益,顾全大局。
    生3:借箭之前,就有了借箭的打算。
    师:[小结]
    师:他们在说话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表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两个人一组分角色谈一谈……
    生:分角色朗读。
    师:谁来读读周瑜、诸葛亮这两个角色?谁来读旁边。
    生:指三名学习读。
    师:[结语。下课]

第二节:X老师执教602班作文指导课

《为卡通人物编故事》


    ·课间操时间,我没有到楼下休息,直接到602班,坐最后一排男生张雪芹同学左侧位置等候上课。
    ·602班共50名学生,其中男生37人,女生13人。(为何男女生比例悬殊?待问)
    前黑板上方标语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给,永远比拿愉快。”北侧墙上分别布置有《我是小作家》、《作业展》两个专栏。
    ·X老师课前和我交谈时,介绍说:“我上的是一节习作指导课,是使用的课外的材料。”与这位老师有过较多的工作接触,印象中是一位肯学习有进取心的老师。
    ·小黑板板书:
    请你露一手。
        ______打开________魔盒一看。啊!然来是一颗神奇的魔豆,这时,只听见魔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让学生分担“试说”创编的卡通人物故事前,X老师板书了如下要求:
         1、先确定好人物。
         2、把故事说完整。
         3、新奇有趣。
    ·在部分学生“试说”创编的故事之后,X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分钟”时间来为即将写作的故事拟文题,然后用“一分钟”思考故事便概,用“十分钟”快速完成作文(“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或暂时空起来”)。


附件二:

X老师执教六年级作文课《为卡通人物编故事》

教  学  实  录


    一、导入激趣
    师: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生:……
    师:你最喜欢什么卡通人物?
    生:蜘蛛侠。
    师:为什么?
    生:它的鼻子很有型。
    师:你还喜欢什么卡通人物?
    生:喜羊羊。
    师?为什么?
    生:喜羊羊很可爱。
    师:老师带大家走进卡通王国,去参加卡通人物大聚会,有蜘蛛侠、柯南等。
    板书:为卡通人物编故事。
    师:出示一个笔盒,运用你丰富的想象力,说说这是什么?
    生1:上方宝剑。
    生2:……
    师:出示一粒豆子,加入自己的想象,说说这是一颗有怎样魔力的豆子?
    生1:让自己天天睡觉。
    生2、从天上掉钱下来。
       [出示小黑板]
    请你露一手。
        ___________打开__________的魔盒一看,啊!原来是一颗____________的魔盒,这时只听见魔豆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请生说自己的答案。
    生1:……
    生2:……
    师:接着想象,这些卡通人物带着这粒魔豆去干些什么?
    生1:……
    生2:……
        [请同学们与小组人员交流:①先确立好人物。②把故事说完整。③新奇有趣。]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编好的故事。
    生:……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故事,谁来评评?
    生:新颖有趣。
    师:还不够有趣,还有谁来说说自己编的故事?
    生:……
    师:一篇好的文章,如果有个好的题目,一定会给文章增添色彩,考虑一分钟,试着给自己编的故事定一个题目。
    生:麻辣宝贝。
    生:麻辣魔豆。
        [师小结]
    师:请生用10分钟快速作文(先用1分钟时间构思,然后一气呵成,完成一篇习作)。
    师:请同学来谈谈自己的习作。
    生:[几位学生读文,老师作点评]
[记录:Wj]

[评课]
                     勇气可嘉,想法挺好,具体操作则有待在实践中再完善

——与X老师讨论这一节作文指导课

■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  管季超

    ①选择课外材料来进行习作训练,这种做法我能认同。我在一线工作时也常常调整教材内容,增补删减都是常事。
    作出这样的选择,必有你认为“此次在本班实施习作教学比使用课本内容更为适当”的理由。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是允许的,关键是实际训练效果。
    ②显而易见,学生对若干卡通人物是熟悉和喜爱的。老师的文题一出,学生有争相讲述的兴趣,也有执笔成文的“写作冲动”,看来这样的文题是可以一试的。
    ③重视训练学生“自制文题”的做法我尤为赞同。这方面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工作时积累的经验甚多。
    但以我们的写作经验来看,“用一分钟来拟一个好文题”,这个要求有些高,很难达到。
    我个人在写作时,有时是先有了一个好题目,然后再下笔成文;有时则是先有了一点写作的思路,将文章先写出来,再补文题;有时又是文与题数易其稿,并无定则。
    你在今天的教学中,连“一分钟”也没给学生留,几乎是话音一落,马上就点学生来说自己的文题,这就更难乎其难,不太容易产生真正的好文题。
    ④“当堂/限时/快速作文”的教学实践,我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坚持了三届9年,被实践证明是做得到,完全可行的。但你今天的教学中使用这种方式,似乎并不太成功。原因大致有:是否学生未能较长时间(!)接受这样的训练?是否未能把留时间让学生放开来想考虑在内?是否未考虑到学生的书写速度?这样看来,“十分钟”,显然短了些。
    ⑤我们回头再来分析一下你在学生动笔之前所提的三个要求:
       1、先确定好卡通人物。(析:这个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卡通人物何其多,如不尽早选定,或许学生将时间耗费在对熟悉的卡通故事的回想中,迟迟动不了笔)
       2、把故事说完整。(析:这个要求似乎是记叙性文体“故事”的必然要求。但你想到没有?区区“十分钟”之时限,欲“完整”而实难得也。“故事”无丰沛的情节,无生动的细节,则不大可能“完整”;欲“完整”则又显得时间更不够用。)
       3、新奇有趣。(析:这一条要求似乎才是你这次习作训练的“专指性/独特的”要求。但同时,你完全忘记了给学生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提醒:“所创编的故事要符合特定卡通人物的性格逻辑。”)
    ⑥选择习作教学指导课作公开课展示,迎难而上,勇气可嘉;带着明确的探索意识来完成教学设计,努力体现教学个性,“有想法”,当然也很值得赞赏。
    具体的操作要真正获得实效,则必然需要更进一步贴近学生实际,累积执教经验,在不畏挫败的努力中慢慢求得改进,最后走向成功。对X老师,我很有期待。

第3节:Z老师执教302班的《太阳》


·Z老师课上形成的板书:
                     
特点           列数字、作比较
太阳                 
                     动、植物
关系   风云雪雨
       人类生活
能预防治疗疾病

附件三:


Z老师执教三年级 《太阳》一课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问什么?
    生1:太阳离我们远不远?
    生2:太阳是地球的多少倍?
    生3:太阳的温度是多少?
    师:你们提的这些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解决,那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吧。
    二、学文
    生:读文。
    师:看谁把这些词语读得又快又准(杀菌、繁殖、摄氏、温度、抵得上、差不多、寸草不生、传说)?
    生:……
    师:请生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默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生:太阳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板:动、植物)
    师:还有谁补充?
    生1:太阳很大。(板:大)
    生2:太阳能预防、治疗疾病。(板:能预防、治疗疾病)
    生3:太阳离我们很远。(板:远)
    生4:生活都是太阳带来的。(板:人类生活)
    生5:没有太阳,就没有风云雨雪。(板:风、云、雨、雪)
    生6、温度高。(板:热)
    师: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太阳的两个方面来写的。
   (板:特点、关系)
    师:我现在就是太阳公公,我离大家很远很远,很大很大,温度很高,你们能了解我吗?
    生:不能。
    师:你想了解太阳公公有什么特点吗?
    生:想。
    师: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太阳的特点。
    生:[读文]
    师:你喜欢太阳的哪个特点,就和好朋友讨论一下,课文是如何把这个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
    生:[讨论]
    师:课文是怎样写的?
    生:……
    师:用数字说明有什么好处?
    生:……
    师:请同学们读读“其余……二十几年。”

[评课]

换一种方式来评课

——摘录支玉恒老师《太阳》一课实录中两处提问,供Z老师比照分析

●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  管季超


    范例:
    ①支玉恒问:“刚才你们读到课文最后的‘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开头的‘一句话’三个字,在这儿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②支玉恒问:(拿出一双小绣花鞋,八九厘米长)这是一双小绣花鞋,今天拿到课堂上,是想问你们:课文上说,太阳与地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那么这双美丽的绣花鞋与太阳有什么关系?
    讨论
   Z老师:课后,我在与邀作课堂实录的Wj老师讨论你在这一课教学中的得失时,不约而同地谈及你的“教学提问”问题。
    从教学实录来看,你所提的“问”,主要目的在于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凑齐”那个板书设计。似乎“板书一成,也大功告成。”所提问题缺乏应有的难度和比较“巧”一些的角度,学生听完老师的提问,一低头看书,随口即可作答。
    如今的语文课堂,已经无“问”不成课。教师必须如生研究提问的艺术。唯其如此,才能让问题“具有启发、导行、定向、整合的功能,成为课堂教学全程的统摄,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
    建议H老师、Z老师将“如何改进阅读教学中的提问”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思考“教学有效性”该如何落实。(X老师了解我在这方面的资料积累情况)
    建议X老师不妨从“假如我也来写这篇习作,会遇到哪些困难”为思考问题的基点,进一步大胆尝试小学习作教学。
    最后,还想来谈一点“题外话”。想就教研室/教研员的教学视导/指导方式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是否有道理,听凭本站坛友评判:
    “教研室”有“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学服务”的任务,“教研员”应邀或主动到校作课堂教学观察、评课“指导”(亦即此次活动所谓的“教学视导”),是经常性的工作。听课的目的,或在于了解教学基本情况,或着眼诊断教学病症,或评判教师教学大致水平,或为了学习一线教师的新鲜教法,或为了物色具潜质的“赛课苗子”……等等,不一而足。
    但以我12年在教研室工作的经历来看,这种“视导”大部分情况下会有些好效果(至少让有讲“公开课”任务的老师在一个时间段里变得亢奋起来,为上好这一节“应检”的课,会投放比常态下更多的精力。但也常常搞得很累,很紧张)。但也并不是每次都能收到显著的实效。
    举今天的“视导活动”为例。上午听了3节课,简单地交换了一下意见,时间已到12点多,只好去“共进工作午餐”。吃完饭,人很疲乏。也打扰学校半天了,一干人等即辞别而去。
    到底从这些课中发现了哪些“闪光点”,发现了哪些必须引起注意的共性的“教学病症”,好像也来不及细作疏理。我们的日常工作,耗费于“琢磨人”的时间,“空转”的时间较多,常常流于浅表。
    按每次“视导”的惯例,最后每位听课者都会填一个评课表,打个分,说几句话。(多数情况下成绩要说几句,写在前一段;建议也写几句,写在尾巴上)原生态的丰富多元的一节课,最后归结为一个分数和几句“永远正确,基本缺乏诊疗价值”的一段话。
    所以,我更倾向于由学科教研员个体形式出现,带有明确的调研/研究意识,集中于一点,用相对完整宽裕的一个时间段去作有可能更具实效性的“教学视导”。
    “集体视导”当然也应该有,但运作方式应更学术化,更少一些需要大量“协调”的“组织工作”,“行政”色彩,更尊重“教研员”个体的工作方式,更彰显学科特点,才好。您以为呢?
老管已是“奔五”之年,服务于一线教师的时间日短,只是想让自己的想法能有伸展之地,既益于人,也能享受工作中的快乐。
真想干点儿实事,别无奢求。床上架屋式的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和非学术性的“花脚乌龟”太多,必然减弱直指业务工作实质的真效益

    现在已是深夜,不多写了。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5-19 07:54
标题: 有话您就说,憋着挺难受
纯学术研讨
不妨直言
请。。。。。。。。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5-21 08:21
标题: 延伸链接
             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
作者:余文森    1.
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
三者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是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领域,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它是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课堂研究是一种学科(领域)研究,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工作者。专业研究工作者研究课堂,目的在于从理论上阐释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而揭示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形成和发展教学理论。为了提高和增强教学理论的生命力、亲和力、解释力、指导力,专业研究工作者必须确立“实践第一”的理念,以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田野”,到实际的课堂中从事研究,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归纳、建构理论。发展理论是专业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中小学教师也研究课堂,但其目的却不是指向新理论的生成和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常见、最为细小的细胞,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课程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就只能算是形式上的点缀。与专业研究工作者不同,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他们研究的也正是这一节节具体的课,这种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我们称之为课例研究。课例显然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如果说,课堂研究是理论研究,重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那么课例研究则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教学案例则又是教学课例的特殊化,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完整,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来源于课例,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真实生活,但是案例又是对课例的加工和提炼,它源于课堂教学生活但同时又高于课堂教学生活,相对而言,课例研究重在于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而案例研究则重在于案例的搜集和开发。从课堂到课例到案例,这是校本研究实践的基本环节。
2.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内含着创新和研究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就无所谓设计了。
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文字或录相再现。教学实录不同教学设计,在于教学活动不是教学设计的翻版,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教学活动则具有生成性。
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法”,教学反思则是“评价”,它包括任课教师自己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
常见的教学课例研究报告的体例一般包括:一是对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进行说明(回答“我是怎样设计这堂课的”);二是如实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回答“这堂课实际上是怎样展开的”),包括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师生是如何互动的,描述应点面结合,给人以整体感,同时又要突出重点;三是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讨论(回答“这堂课上得如何”),重点说明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有何差异,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的范围,超出的部分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描述自己的授课感受与体验,找出令人感到兴奋和激动、沮丧和困惑的地方,对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对失败的地方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总结,既可以采纳、吸收专家或同行的意见,也可以对同行或专家的意见提出反驳,为自己的某些做法进行合理的辩护。[1]
3.说课、听课、评课
说课、听课、评课是课例研究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与听者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那么说课则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说,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备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教学改进和优化活动;对于上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活动。[2]说课一般包括:①说课标、说教材(说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定位和界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等);②说教法、说学法(说自己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途径,特别是如何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③说程序、说结构(说自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
听课,是教师同行或专家领导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摩、观察、调研。听课,对上课教师而言,是展现自己教学观念、教学个性、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的平台;对听课教师而言,是学习、借鉴同行教师经验和教训的机会。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听课,不仅要注重“听”,而且还要注重“看”,所以不少专家建议把听课改为“观课”,其重点包括:看看学生的情绪状态(学习热情高不高)、交往状态(学生彼此的交往、互动如何)、思维状态(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怎样)、生成状态(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成效大不大);看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否?情境创设恰当否?气氛调节如何?问题处理合适否?教师的观念先进否?文化素养高否?实际上,听课是一种很专业化的脑力劳动,不仅需要听、看,还需要记、思。听课者应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
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业务的进一步交流和研讨。评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反馈与矫正的系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作为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评课要致力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课例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高水平、针对性强的问题是评课的关键,是搭建教师讨论与反思的平台。从发展性评价理念来看,评课要致力于建立评价双方互相信任的双向的、互动的、相长的关系,评课一方要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被评价者沟通、交流,积极肯定被评教师的优点和长处,认真地指出缺点和不足,并帮助他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被评教师要主动参与到评课活动中来,以开放的心态与评价者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真听取大家意见,使评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

[1]
参见夏正江:“从‘案例教学’到‘案例研究’:转换机制探析”,《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2期。

[2]
参见杨九俊主编:《说课、听课与评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2页。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5-21 08:23
标题: 延伸链接
课例研究与教育反思
发帖人:透明的蓝  发表时间:2005-04-07 16:45  

  
    一、为什么做课例研究与教育反思
    传统教师观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因此,长期以来,我们都十分重视自身学科知识的提高。这样,学生问问题的时候难不到我们就说明很“博学”了。殊不知:宽度决定高度。因此,现代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游刃有余的教育技能外,还应该懂得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文学修养、哲学常识、历史、国情等。所以,现代教师观不仅要求现代教师知识面广,更要求教师做一个研究者。
    但一线教师的研究和教育专家的研究不同,我们的研究是指追问、实践,着眼点放在“教学实践”,比如今天咱们所要谈论的“课例研究与教育反思”其实就是教师的研究;而教育家的研究着眼点放在理论的更新上。
    教师不同于教书匠,教师要成长,要发展。有教育专家言: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而经验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自于我们对教学实践的研究。而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更强调教师间的合作交流。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形势,做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研究型教师,新课程标准中也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的第三点和第四点就是“在对待教师自我发展上,新课程强调的是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的是进行合作研究。”
    二、教师怎样做研究呢?
    教师的研究就是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教师研究以行动研究为首选,以课堂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指导教育实践获取策略知识,促进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
    ㈠课例研究
    1、如何确定研究的问题
    ⑴在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比如我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有部分教师以此为课题进行研究)
    ⑵在关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结合点。(比如现在提倡的“学科整合”)
    ⑶从已有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比如我校现在正在进行的公开课)
    ⑷从追求自我完善中寻找跨越点。
    2、课例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什么上课例呢?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称之为“课例”?打个比方,咱们都学过数学,例题和数学题的区别就是课例和课的区别。也就是说,课例首先是一节课,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是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
    一线教师都是忙人,上课,带班,比不上教研员,专门从事研究工作,我们只能一边工作一边研究。只所以边工作边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完善教学,为自己的教学技能更精湛而研究。其形式是以课为载体,一课多上,尤其象我们学校,很多教师教好几个班,往往第一节课在一班上,课后可能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第二节去二班上的时候,基于职业习惯,自觉不自觉的就已经把不足之处改掉了。其实,我们已经在无意识的做课例研究了。只是还不够细致,不够完善,不够深刻。
    其过程:强调合作交流,有技术的介入(录象)。
    条件: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市区教研员、主抓教学的校长、主任,我校现在还有了教科室)
    课例研究是将一个特定的、典型的教学问题放置在一个情境中,为教师提供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诠释教学现象、把握教学理论的机会和方式。
    做课例研究时,要弄清楚讨论问题的理论背景和理论逻辑,用基本与核心的教育理念来检视,避免就课说课。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提升教育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把在课例研讨中形成的“成果”有效地迁移到相关的教育情境中去,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实践智慧。
    如果说我们说课例研究是一次教学实践活动,那么,通过教育反思,我们就把这种实践活动上升到一种理论。我们可以粗浅的把这两者的关系理解为“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我们清楚地知道,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样,教育反思来源于课例研究。
    ㈡教育反思
    1、何为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不象我们平时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常说的“好好反思反思”,它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2、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⑴.具体经验阶段。(自我怀疑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这里关键是使问题与教师个人密切相关。使教师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中的不足。
    ⑵.观察与分析阶段。(自我否定阶段)
    这时,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自述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个任务可以由教师单独完成,但合作的方式往往会更有效。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⑶.重新概括阶段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办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同样,这一过程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
    ⑷.积极的验证阶段
    这时要检验以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
    2、反思的类型
    A、即时反思、延迟反思
    B、行动后反思、行动中反思、行动前反思、
    C、专题反思(导入、教学过程设计等)、整体反思、
    3、反思的写法
    我遇到了什么事情(教学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我怎样解决这件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采取的策略解决问题了吗?
    我的做法(教法)是否符合教学原理?
    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5、反思形式
    文本形式(反思札记、教学随笔、教学日记、案例)
    同伴互助活动(对话、课堂观察、研讨活动)
    其他(看自己的教学录象、分析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5-21 08:25
标题: 链接。。。。
       中小学教师课例研究简论
作者:贾贵洲   

*
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后来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如同医生必须写病历,律师必须研究案例一样,教师必须要学会撰写并研究课例。课例源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但又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录,渗透着对特定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因此我们主张,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撰写并研究课例。
本文试从中小学教师研究课例的价值、课例研究的特征、课例研究的方法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关于什么是价值,一直是哲学上讨论的热门话题,并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如实体说,属性说,关系说,系统说,解释说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关系说和属性说,属性说认为价值是事物的某种不变的、固有的属性;而关系说认为价值是关系范畴,价值是一定客体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的。
现代哲学提出,价值既是一种关系范畴,讨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又是一种功能范畴,强调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如日本学者牧口常三郎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功能,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的状态”。因此,在此处讨论课例研究的价值实质上也关注到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时产生的功能。
(一)研究课例是教师探究教育规律的重要路径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学会曾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在最初的几年随着经验的增加而迅速上升,以后5年或更长时期,进步速度逐步下降,大约15至20年无大变更,再后则趋于衰退,这种现象被命名为教师职业的“高原现象”。实验证明: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包括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因此,如同医生、律师等职业一样,探索、总结教育规律,并运用教育规律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未来教师职业生活的内在需要。在研究课例的过程中,教师将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接触的大量感性材料、感性认识,经过理性的探索、认识和加工,并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教育、教学理论,这种理论不仅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而且对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有人这样比喻,如果我们把每一个特殊的课例称作为“点”,那么同一类型的多个特殊课例就形成一条“线”,在这条“线”上教师制定了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情绪,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会留下清晰的“足迹”。通过对这些课例进行分析,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揭示某一侧面的教学规律。如果一个课例或几个课例尚不足以揭示本质性的规律,那么无数案例所构成的一个“面”,无数的“点”――“线”――“面”,就一定能使研究者从中找出规律。由此可见,无论是青年教师的成长,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撰写和研究一个个典型的课例是十分重要的。
(二)课例研究是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重要形式
随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等口号的提出,许多地方把学校是否承担某级科研机构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作为衡量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与“散兵游勇”般的教师个体研究相比,课题研究能有效整合全体学校教师甚至校外专业力量的集体智慧,一段时间内集中解决学校日常教学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重点、难点问题。其研究的目的性针对性更强,研究过程更严密复杂,社会影响面更大。当前,在许多中小学校,课题研究成了某几个“主研人员”表演的舞台,他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提出某种“教学规律”或建构某种“教学模式”,强行要求其他教师学习、记住并推广这些教学规律或教学模式,然后由一些“写手的妙笔生花”形成所谓“丰富的科研成果”。这种科研方式把教师看成“科研产品”的容器,不仅会严重损伤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的积极性,而且使科研成果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
大量的教改研究实验证明,在学校科研课题理念的指引下,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例研究是行之有效的科研形式。即在学校总课题组设计的“课题核心概念”指引下,让学校全体教师经过学习和亲身体验课题组精选的专题教学理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和运用,根据实践效果及时记载和分析一个个典型的课例,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和提升教学成果,不断完善总课题组的基本主张和研究策略,不仅会提高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促使教师自觉地将这种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品格和教学风格,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这里的课例是学校课题的“研究轨迹”,隐含着课题研究基本主张的“理论和实践的混合物”,是教师个体对于课题研究的贡献。
怎样表达教改研究成果?这一问题不知困扰着多少中小学教师。实实在在报告教改研究的经过,却像挂流水帐,缺乏理性;挖空心思讨论教改的理论认识,往往又像建造空中楼阁,很是飘渺。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典型课例谈论的事件是自己亲历亲为,有话可说;课例所体现的意义正是自己在教改中追求的,不但应该而且也能够表达;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教育事实”描述教改成果效果,保证了教育科研的客观性和真实性1】。正因为此,“课例”应该而且正在成为中小学教师初步表达自己所取得的教改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
(三)撰写并研究课例具有“学习”意义
学校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同时也应该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因此教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工作,更应该成为一种学习活动。撰写并研究课例有“学习”意义,而且这种学习更为有效。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成绩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高相关”关系,条件性知识(教师通过阅读专业理论书籍获得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才能发挥功效,对教师教育教学效能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教师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且,真正支配教师教学实践的是教师自己头脑中固有的那种“教学理论”——是教师自己经过学习和内在的体验,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基础上自发产生的。从而成为一种自觉的、不假思索的教育行为,而不是强制性的教育行为——外来的教学理论只有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品格,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并指导教师自己日常的言论与行动时,才会产生指导实践的作用。
在撰写和研究课例过程中,教师带着某种理性认识不断反思和加工以往课堂活动的故事情节,能让表述者从具体事件中领悟到“现实的、具体的”(而不是书本上抽象的)的教学理论,这样教师不仅看清了理论体系本来的面貌,更看到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的状态,具有明显的“学习”特征。另外,课例是教师既往行为和表现的记录,是一种经验积累发现问题的过程,可以为当前或以后的行为改进提供实用性更强的实践性知识。因此,我们主张教师在对教师自身的实践的反思基础上的,借助于教育理论启发下的课例解读,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实践性知识。

(四)课例库是中小学校的重要精神财富
通过收集、分类、整理、编目等管理环节,学校将教师的优秀典型课例集中起来,建立成课例库。课例库是学校建设师资队伍,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精神财富。具体表现在:其一、课例是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积累。“科学认识活动从经验地收集事实开始,最终的目的是建立能解释事实并遇见新事实的理论。收集、积累、概括事实,这是科学认识系统化、理论化的必要前提。”2】课例是一种阶段成果形式,课例是从事教改研究的素料,是为理论研究准备的科学素材。课例从教改实践中来,来源是经验的,是经验地收集起来的事实,能为学校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经验事实和实践基础。其二、课例是教师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素材。通过撰写和研究课例,教师本人能反思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读者特别是广大教师能够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课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由于课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教育课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其三、课例是学校教研文化的重要体现。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营造宽松、民主、合作、自主的学校教研文化逐步成为办学者的共识。学校应该努力培植一种学术批评的教研文化,强调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展示自我提供平台3】。课例是学校教研轨迹的真实记载,承载着学校教研人员的思想和精神,是学校教研文化的重要元素。



为了说明课例研究的特征,我们首先来比较一下课例与常见的几种教育文体。
第一、课例与论文的比较。在写作方式上,论文的写作通常采用严密推理和事实论证来支撑个人的论点,强调理性思辩和论述,一般运用演绎推理;课例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叙述、议论、说明等)客观描述课堂中发生的教育事实,提出疑问,引发思考,通常采用归纳方式,从具体到抽象。从目标上讲,论文以建立某种理论观点为指向,追求教育理论上的贡献;课例以事实陈述为主,旨在解决某种问题,改善教育实践。事实上,课例和论文常常联系在一起,为了论证某些论点成立,作者也常常利用具有某种明确倾向的课例作论据,而课例的撰写,特别是教师研究和反思时经常运用论文的手法。
第二、课例与教学设计的比较。从内涵上讲,教学设计都是事先构想的教学思路和具体的教学措施、步骤,写在“教”之前,涉及到“做什么”,“如何做”等问题;而课例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或事件的记录和反思,写在“教” 之后,包括“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等。从写作上看,教学设计更倾向于说明,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案;课例通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一般情况下,课例与教学设计具有一致性,课例描述的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状态,包括对教学设计实施流程及其变更、突发事件的处理、施教中的体悟等。

第三、课例与教学实录的比较。二者在体例上非常相近,但教学实录强调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教学过程,不包括反思和评价;而课例是有所选择的,而不是有闻必录,还可以有反思、评价和结论。在写作方法上,教学实录已叙述教育事实为主,不发表个人议论;课例在写作上讲究夹叙夹议,表明作者的观点或思考。
从三者的比较可以看出,课例与其他文体是有区别的,它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学问题、教学决定具体实施状态的客观再现和描述,这种描述和再现有明显的观点倾向,是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与以往诸多研究方式不同,以课例为对象的研究活动,其特征在于:
(一)课例研究是广大教师的研究方式

“传统上,受一般科学研究的影响,教育(教学)研究的旨趣是为了获取‘真理’,这种旨趣假定关于教育真理的知识能够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者很好地再现与教育实践之中,而教育(教学)研究的任务则是直接为这类知识的增加作贡献。”4】这种科学研究观实质上把教师看成理论和实践的一个“中间站”,当作“专家理论”的简单操作者和执行者。现实中的教师是一个个独立意义上的“完整的人”,有个人的生活空间和经验,有发展的愿望和潜能,有个人的理解和研究能力。英国学者斯坦豪斯主张:“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推理说“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研究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所发生的教育事实的“当事人”,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对自己行为的目标及其可能的后果心知肚明,并能够进行审慎的思考和判断,“局外人”一般缺乏对具体情境的“真实体悟”。因此,课例研究最有条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研究方式。长期中小学教改研究证明,教师带着某种深刻的教育理念和研究目标开展课例研究,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课例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活动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Habermas.J.)认为:科学概括出来的知识,并不能直接地驱使社会实践,还必须有一个“启蒙过程”,以使特定情境中的实践者能够对自己的情境有真正的了解,并做出明智而谨慎的决定。课例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它强调研究教师亲历亲为的教育事实和经历,强调教师的体验和反思,课例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自己 “启蒙”自己的过程,而且成果在“同行”中具有非常强的借鉴推广价值课例研究的实践性表现在:为实践而研究,基于实践的研究,在实践中做研究。“为实践而研究”是指课例研究的目标直接指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改善,它本身是教学专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追求“形成理论体系”的研究不同;“基于实践的研究” 是指课例研究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其研究是基于教师的主客观条件,充分挖掘教师的研究潜力,与“专家、学者”的研究是有区别的;“在实践中做研究”是指课例研究的对象是教师日常教学实践所面临的实践问题,教师在一边教学中一边研究,而不是教学和研究“两张皮”。
(三)课例研究是“自然的”研究
课例研究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研究,其研究目标之一,就是考察和研究教学活动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自然生成、发展的性状。在一定程度上讲,理论研究者主张将理论研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然后运用理论到实践,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这些成果和知识乃“身外之物”,即使在外来的压力下勉强“记忆”一些时髦的专业术语和理论体系,也因缺乏“亲身体验”暂放一边,教学仍旧按自己的思考行事,造成教学和科研“两张皮”。行动研究强调专业人员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共同研究,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社会身份、知识背景与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存在差异,相对于一线教学人员而言,理论研究及其形成的成果是一种被要求强行输入的外来教学思想,专业研究人员是强势文化的代表,教师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在外来的教学思想面前露出可怕的自卑,即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证明是正确可行的。由于研究地位和专业基础的不对等,行动研究事实上会改变研究对象的原生态,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随之遭到破坏。我们主张课例研究的自然状态,实际上是强调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真正主体,其研究的成果首先是为改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课例研究的自然特征表现在:
首先,课例研究是教师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展开的研究。课例研究具有“临床诊断和评价”的性质,课堂是课例研究的“实验室”。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更是课例研究的主体,研究是教师职业生活的一份子。在研究方法上,课例研究主要使用实地体验反思、开放型访谈、参与型观察方法对问题或情境进行深人细致的研究。
其次,课例研究把第一手的情境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与 “从资料到资料”的文献研究相比,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这些问题均来源于自然的教学情境。
再次,课例研究的自然成果直接推广和运用于教学活动。课例研究把每一个所研究的教学现象,当做一个‘整体’来详细加以描述、理解与诠释,其反思升华的成果直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是原有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完善。课例研究追求教学与研究一体化。
随着课改实验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大中小学校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课改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当务之急在于通过课例研究,开展教学临床诊断和评价,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怎样才能做好课例研究?我们认为必须做到:
(一)教师必须学点理论
从终身教育的理念来看,教师职业的发展存在“高原现象”。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能够及时更新其专业知识,提高其教学素质。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的缺乏,使教师与某个问题相关的研究缺乏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很难把某个具体问题放在教育理论的大背景下予以思考和阐释,也很难用恰当的专业理论术语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结论。因此,教师应自觉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列入工作计划内,在一段时期内,选择一种或几种能够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专业理论,认真地学习、体会其并在教学实践并进行尝试、修正,力图使专业理论“自我化”。这种“自我化”的理论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事实指导思想,有利于指导教师调整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努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二)教师要有研究的修养
教师的研究修养是指教师要有研究的意识,具备必要的研究技术,并能够寻找问题研究的着力点。教师要进行课例研究,发现问题十分重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紧紧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一般来讲,教师不容易意识到诸如课堂设计、执教风格、师生互动、教学效率等“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往往被自己认为是“某种成功的经验”所掩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风格,与他人进行比照,培养自己的研究意识,掌握必要的研究技能。同时教师要敢于面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把问题当作自己专业提升的机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教师要有自觉改革探索的勇气
课例研究就意味着要质疑或者说彻底摈弃教师以往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这些经验的形成是教师已经“习惯化”了的教学认识或教学技能,是教师辛勤的汗水和“成功的结果”的产物。转变观念,革旧迎新,在教师内心势必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因此,教师若没有自觉改革探索的勇气和决心,就缺乏改革的内在动力,那么教育科研就变成“粉饰门面”的装饰品,只不过“走过场”而已。这些自觉改革探索的勇气包括敢于对自己的经验和做法说“不”,敢于吸收和接纳教育中的新思想和新主张,敢于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各种新理念和新方法,敢于接受外来的挑战,敢于放弃自己的成绩和荣誉等等。
(四)教师群体要形成一个课例研究共同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每个个人处于分散的状态下时,个人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是受偶然性支配的,并且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同每个个人对立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教师要进行课例研究,学校首先必须建立有利于教育科研开展和推广的良性机制,营造人人动手 “搞科研”的风气和氛围;其次,学校要努力让教师群体成为课例研究共同体,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建立若干课例研究小组,在合作中共同提高,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自由论》中说到“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五)学校要给予必要的制度保障
为了引导教师将课例研究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就必须出台一系列维持和肯定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管理政策,诸如理论学习制度、听课说课制度、研讨制度、奖励制度、考核制度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之路。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研究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感和成就感,使教学研究不至于变成一种外来强加的任务,那就应该带领每一位教师开展课例研究。


注:本文原载《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2005年第1期

* 此文系曾宁波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青年重点课题“中小学学习型教研制度的研究与建设”系列成果之一。



释:
1 周林:《学校教改研究中的理性原则》,《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2 刘大椿:《科学活动论》 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第79页;

3 郭华:《校本教研及其开展策略》的2004421日在天津作的专题报告课件;

4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第381382页。



作者: 钟裕华    时间: 2010-5-6 23:51
标题: 三年级 《太阳》一课教学的回帖
本帖最后由 钟裕华 于 2010-5-7 18:50 编辑

《太阳》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用数字、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我在教学本课时是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材的编排目的,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教授上,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太阳、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从备课到讲课后,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讲好一节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想讲好一节课,除了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外,还要有深钻教材,深钻教法,体现新的理念,以及敢于做新的尝试的精神。我想自己在这些方面还差的很远,课前已经想了很多次的语言没有及时的表达(因心里还是有顾虑的:万一学生回答不上来就会冷场;再者,这次“视导”并不是真正的指导性的工作,而是“检查”我们工作的,我们的绩效是跟这次节课密切相关的,这一节课做得不好就等于一学期的事没做好),合作学习中还没有很好的教给学习的方法,对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没有很好的思考等等,这些都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因平时的闲暇时间不是很充裕,读书的时间少,也没出去听名师讲课的机会,我也意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还是很有些落后的。苏霍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一些优秀老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谢谢管老师的指点!我以后会多多向同仁们学习的!
作者: 钟裕华    时间: 2010-5-6 23:55
链接收藏啦,留着慢慢看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7 18:00
      与人交往,我取一个[诚]字;与一线青年朋友交流,我取一个[真]字;面对误解/污蔑/。。。。。,我取一个[等]字


    等管季超进火葬场那天,再获完全的理解和公断,不迟。


      [我,还是相信群众/葛优广告语]
作者: 郑小琴.    时间: 2010-5-8 08:49
管老师的教研工作做得很扎实.慢慢看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8 11:05
谢谢裕华在370天后认真作了回帖。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7-9 11:05
刘永春:开展课例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课例”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课例研究”属于实践研究,它以具体的一节课为对象展开研究,重点解决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的全过程。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为“课例研究报告”,表明作者的观点或思考。
本文结合自己亲力亲为的研究实践谈点想法,旨在让老师们对课例研究能有更加清楚地认识,以便促进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
一、课例研究的特征
1.基本特点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叶平,2007)。要求教师围绕具体课例进行合作探究,大家一起商量怎样把一节课上好,展开不带有褒贬色彩的“讨论”和“对话”的平等交流,让人人有话说,有问题谈,从中吸收好的意见和创意。这样,七八个人的智慧变成一个人的智慧,一个人的智慧又变成大家的智慧,使得成果共享,促进老师们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
课例研究以案例为平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立足课堂研究。体现在参与活动者的全员性、主动性,体现在释疑解惑的针对性、深入性,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建设性、可行性,体现在活动过程的生成性、连续性。在课例研究活动中,执教者要说明对课程的设计理念,观课者、组织者人人有准备,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思想。听评课时,教师之间可以找漏洞、提问题,相互争论,言者无忌,听者坦然,畅所欲言。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变单纯的“评课”为“议课”,评议结合,以议为主。变评判为沟通,以探讨课堂的优缺点及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取长补短。
在课例研究中,既要涉及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观察,又要涉及到教学评价。课例研究的好处首先是“培养观察学生的眼睛”。在研究课上,授课教师和观课教师会在教室里搜寻学生学习、动机和行为的信息。当教师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学生的这些信息时,教师就有机会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的诸多问题。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思考“这一课涉及到哪些内容”,而促使他们换一个角度去思索:“我的学生将从这一课中学到什么。”课例研究不仅着眼于简单的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课例研究既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课例研究追求的是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课例研究的校本培训是解决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
2.常见形式
同课异构:指有两个以上的老师在不同的教学班讲授同一教学内容。这种活动模式为教师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展示个人风采的空间,既发扬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又达到了优势互补,博采众长。
一课多轮:指同一位教师连续多次在不同班级上同一节课,在观课、评课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
然而,无论采取哪种研究方式,都要围绕课例主题或课例问题的解决而展开,千万不要把这些研究形式演变成赛教活动。通过上述课例研究活动,教学课例的文本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成为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解决过程的记录,成为今后借鉴、学习和研讨的对象,成为帮助自己和他人提升教学能力的“助手”。
3.常见类型
——意外式课例研究:意外式课例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课例。意外式课例的特点是:既在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问题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有小见大,深受启发。
——问题式课例研究:通过定性或定量观察,以归纳的方式发现和整理而直接获得,然后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典型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
主题式课例研究:预先由学校或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发现和梳理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例主题,然后,组织教师联系主题进行观课,重点揭示教师教学行为中与主题相关联的问题。
——混合式课例研究:上述三种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以课堂观察的方式,发现和归纳出一批问题,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形成课例。若课例问题具有共性特点,便形成了某个主题,组织教师继续围绕主题进行下一阶段的循环研究。
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常见、最为细小的细胞,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课程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就只能算是形式上的点缀。只有发现和揭示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才有可能透过课堂发生的现象,洞察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本质。
4.操作程序
首先是确定研究主题,接着是选人和选课、备课和说课、上课和观课、组织互动、对话式评课。有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修改教学设计,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用改进的方法在其他班级上课,再次组织教师观课和评课。然后把改进的过程和结果与其他教师分享,以“课例研究报告”的形式展示。
许多专家都建议把我国中小学的“听课”改为“观课”。因为“听课”不仅要“听”,还要“看”——看学生的情绪状态、交往互动状态、思维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成效;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情境创设、气氛调节、问题处理方式等等;还需要记录和思考,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丰富的研究活动。
我们在课例研究的具体操作中,必须把握每一个环节,按程序推进,保证课例研究操作的规范性。
二、文本课例的结构
无论怎样分类,所有的课例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有一个基本的格式。一般地说,一个完整的课例可以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标题。一般地说,课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事件定标题,突出事件;二是用主题定标题,反映课例的主题。
2.教学背景。关于课程、教材、教学、教师、学校、学生等教育环境信息。
3.教学过程。在观察、记录和实录的基础上,对课堂进行描述,可以引用教师和学生的言语,要求突出主题与中心思想。
4.教学随感。说明教学效果,反思教学得失。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片段或者情景故事进行文学化的描写,一方面展示案例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强可读性。
5.教学研究。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对教与学原则的引申等。案例研究的结论可在此进行展开。
6.教学注释。包括对作业的说明、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案例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操作建议,以及一些必要的说明。并且围绕案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讨论,这些问题不但阐述案例主题,揭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困惑,还有一定的启发性,激发学习者反思和讨论。
三、优质课例的标准
1.优质课例不是“有效教育行为”的罗列式陈述。课例必须具有可读性。一个课例应是一件文学作品,它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标准来加以审视。无论主题是多么复杂,故事多么的错综,课例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迷人的方式来陈述。
2.优质课例应把试图反映的问题、事件发生的背景交待清楚。只有这样,课例阅读才能更加深刻领会课例所隐含的思想,而不是简单地迁就于课堂教学情节。
3.一个课例就是一个故事,它描述的是真实的教学事件。好的课例应明确其中主角、配角之间的关系,语言表达明确。
4.任何课例都是为达到教师或者其他学习者的特定学习目标而撰写的。一个成功的课例作者应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教师,从教师角色的角度,把教师的心理感受、内心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
5.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依据的是行动研究的要义,采用叙事研究,从研究材料中得出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
6.反思是课例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缺乏反思的课例,不是完整的课例,甚至算不上课例,只是教学实录而已。
四、“研究报告”要点的探讨
1.“研究报告”需要明确问题指向
许多“研究报告”往往罗列出教师为本课设计的教学方案,并且从头到尾记录下这节课的教学实际场景,然后,针对课的优劣做出一般性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并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这种形式的课例,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很难达到教师“做研究”、“写课例”的基本目的。换言之,我们更需要重点描述本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效果。优秀的课例并不是说教师执教的“课例”本身完美无缺,而是指执教者与同事一同努力,透过“课例”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把握了撰写课例、围绕课例展开研究的真谛(叶平,2007)。
“发现和揭示有意义的问题,不仅是观课的重点,也是写作课例的关键。如果教学课例不能够发现、揭示和提出教学问题,那么,这种课例至多也只能用来供他人观赏或模仿,难以做到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课例也将异化为“展示课”的记录文本,丧失了写作课例的本源意义。因此,在写作课例前,要认真进行“问题分析”,结合“教学实录”(文本或视频)进行思考:课堂上产生了哪些教学冲突、问题是如何发生的、这些问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它的背景是什么等等。发现问题需要有“眼光”,教师发现问题的意识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从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中捕捉到问题,这正是写作一个优秀课例的基本前提。”(叶平,2007)
2.“研究报告”必须围绕课改要求
提高中小学教师承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是当前校本研究的重要任务。然而,中小学教师写作的教学课例,如果没有转变观念,则仍然有可能成为承载传统教学理念的“典型示例”。教学课例必须凸显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重点围绕如何解决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的课堂教学问题,才能达到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目的。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把握各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教学建议,与所观察到的师生实际教学行为的差异之中,揭示和发现课堂教学问题。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课例”,其“教学目标”必须体现新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其“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案,有利于确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反映教师民主、灵活、开放的教学,反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以及在“以学评教”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其“教学反思”也必须围绕这些方面,把课例归纳出的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重点关注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活:学生在学习什么,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课”怎样教才能更好地适合学生的需要等等,反映出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能力。(叶平,2007)
五、课例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定的主题要明。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了解老师们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碰到了那些问题,将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困惑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2.研究的过程要实。内容真实,才有实际意义。内容充实,有细节的具体描写,才有可读性和可信性。文风朴实,才能避免哗众取宠。课例研究不要虚构、想当然,不要空谈那些大家都在谈的大道理,要切实解决教学中教师困惑的各种真实而具体问题,要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3.观察的视角要新。要从习以为常的事情中观察出新问题。要有新的见解、新的思路。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做到“老生常谈我不谈,人云亦云我不云。”
4.研讨的方式要活。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做出好坏的简单评判,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是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让大家共同分享。如相互交谈: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效果等。
5.成果的表述要全。要有研究的主题和背景,严格意义上的选人和选课,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际情景的介绍和描述,执教者的反思和同事的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安排、语言表述等。
6.行动的认识要对。一个优秀教师必然是在行动中成长起来的,而教师的成长过程,必须通过具体的课例来感悟来提高。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认识,开展课例研究,不是在作秀,不是在搞形式,而是着眼于教师的成长,着眼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着眼于寻找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不能把它视为任务来完成,更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明确了这一点,开展课例研究才有内驱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之路。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研究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感和成就感,使教学研究不至于变成一种外来强加的任务,那就应该带领每一位教师开展课例研究。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研究的是教师自己教学上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这种研究教师感到亲切、能够解决实际同题,实效性强,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叶平:《教学课例与课例研究PPT文稿》,《校本研究网》,2007年

作者简介:
刘永春男,1954年9月出生,陕西省绥德人。大学本科毕业,1972年参加工作,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特级教师,现任教于陕西省绥德中学。主持的《优化数学思维品质的“教与学”》课题由国家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办通过结题鉴定。在《中国教师报》、《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数学教学》等60多家报刊上发表初等数学研究、教育教学论文400余篇,主编教学用书5本。近年来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荣获榆林市劳动模范,2001年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并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5年评为榆林市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04:38
教学课例——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
郑金洲
    前面我们介绍了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教育案例四种
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这些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和文体反映着教师
在实践中的思考和研究,分别是用某一特定因素凝聚研究活动和研究
成果。实际上、在研究中除了上述四种方式外,教师还常常会综合地
使用以上方式,将多个不同的方面汇总在一起,全方位、多侧面地体现
研究成果,教学课例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教学课例,有着不少近似的提法,如教例;也存在着不少不同的认识,如有人将教学课例等同于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对于这些提法和认识,至少需要形成下列基本判断:如果教例是教学课例的简称,两者是可以通用的,但如果将教例看作是德育上的案例或例证的话,两者则不宜混用;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虽然也是研究的一种方式,但如果仅限于实录,没有相应的反思行为,也就不能充分反映该教学所具有的典型性,缺乏“例证”的价值,降低了研究本身的功用,因此称之为教学课例也不恰当。
    教学课例与教学案例也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
案例自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
的,并且实际情景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
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两者在文体的结构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案
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
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从设计到反思,是教师研究运行的基本过程,涉及到教师研究的
基本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变式。下面的变式只是其
中几种。
    一、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景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在介绍教学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详尽场景加以叙述,再现课堂教学全过程,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就教学中发现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门思考和讨论。
例1:
【教学设计】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
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
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
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能够从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的、有价值的问题,具备捕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以开放的视野和灵活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以推进现教学目标呢?《与时间赛跑学就是力图做到这一点的。【教学情境】
    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篇散文—《与时间赛跑》。湾著名的作家林清玄写的说,他的散文总是发出淡香,像一杯茶。现在,一杯清香的茶就放在大家面前,用心去读课文,用你们喜法,去品味其中的味道。
(学生静静地读书。)
    师:你品出了什么味道以说说你是从哪些事情、哪中语句品味出来的。
    生:林清玄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师:你能很快地读出最东西,我真佩服你。
    生:我知道了时间一去不复返。
    生:我读的时候,心情有变化。有时难受,有时开心。
    师:你说你的心情产化?看来,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品味的。其他同学能不能像她一心地品读,看看能不能成为林清玄的知音,心情跟着发生变化。
    (学生又一次静静地读书。)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把课堂教学看成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预设时用了板块式的弹性方案。第一块:你品出了什么?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并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第二块:你还有不明白的?主要指导重、难点句段的学习;第三块:你有什么收获?主要侧重于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并将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需求,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
    而在实际的课堂中,因为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对文本进行重组、整合,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整个教学进程可能不算完美,但生机勃勃、鲜活多彩。特别在“捕捉教学信息”方面,颇有收获。如学习伊始,老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用心去读课文,交流自己品味的种种滋味。学生有的说明白了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有的说知道了人可以跑赢时间,有的说心里有时难受有时高兴……这些生成信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学生的种种生成因素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如果引导学生逐个品味的话,势必影响这节课预期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因为预设时第一块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并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时,当然就捕捉到了一个学生讲的关于“心情”这一信息,以“用心地品读,看看能不能成为林清玄的知音,心情跟着发生变化”这一问题来推进教学,让学生再读课
文,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去探见。由于选准了活动的切入点,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之中,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令人动容。一般来说,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精心预设”看作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一定会水到渠成地自然生成一些有用的资源……
                         (浙江东阳外国语小学包莉莎撰写)
    上述课例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详尽地介绍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内容的组织等,而是分析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思考了这种理念转变为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摆脱重复机械的教学行为,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提供了方向。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情景,案例做了详细的介绍,让没有到现场听课的读者也能有真切的感受,明了课堂上发生了什么,教师是如何处理课堂上的一系列事件的。所有这些描述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活动提供了素材和保障。由于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仅仅是从教学出发点的角度谈了一些整体性、概括性的想法,没有细致分析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在教学反思中,教师一方面对教学设计环节作总体说明,另一方面将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进程的差距作为反思对象,分析自己在课堂上是如何捕捉利用随机出现的信息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的。这种反思是以具体问题作为切人口的,可以称得上是“小题大做”,但也正是这种“小题大做”,彰显了反思的质量,提高了反思水平,使反思带有更强的“研究”意味。
    二、教学设计说明十提炼后的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首先对教学设计作简要说明,然后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素材进行加工,呈现出教学的总体进程,最后再对教学作总体性的反思。
例2: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人教版)第四册中有《找规律》。按相关教学要求,内容的教学要注意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例如:在生活中,家庭和一些公共场所如商场、宾馆的室内装修的画面,装饰的瓷砖都是有规律排列的,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实录】
    1、欣赏规律。
    师:今年小明和小东家里买了一套新房,都装修得很漂亮,星期天小明请小东到他家玩,两人来到小明的房间(小明房间图)。
   小明:我的房间布置漂亮吗?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吗?
   小东:你的房间布置得不错,你也到我家去看看吧!(墙面图)
   小明:怎么看上去乱糟糟的,一点规律也没有呀!
   小东:这些图形的排列一定的规律哦!同学们能找的规律吗?
   (先独立思考l分钟,再作讨论。)
    2.探索规律(合作交流请同学们在ABCD中任选一个位置来观察墙面上的图形,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再推举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





   3.拓展规律。
   师:小东的妈妈听说小东的同学来了,很热情,把小明请到客厅并拿出许多水果来招待小客人。同学们想一想他妈妈第四行会怎么放?为什么?第五行会怎么放呢?为什么?
   4.创造规律。
    (1)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下面我们就用白纸和各种贴片画,自己设计一块有循环规律的漂亮的小手帕,好吗?待会儿老师还要挑选儿幅,在展示台上展示同学的美妙作品哦!
   (2)师:请xxx同学上来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效果:学生创作出了许多美丽、富有多种规律的手帕。)
   (3)师:请同学们相互欣赏对方的作品。
【教学反思】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而是通过
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在这节课中,第一步是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墙壁,学生被这些生动的图形所吸引,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快就得到提高。

    第二步是让学生讨论这个墙壁上的图案的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表现出主动说的强烈要求,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学的被动状况,凸现了主体意识。对于同学提出的观点他们敢于反驳、敢于纠正。在交流互动中,学生所表达的语言不断地被纠正、完善。一开始学生说:“圆形从第一个到了第四个,菱形从第二个到了第一个,三角形从第三个到了第二个,五角形从第四个到了第三个。”因为意思表达不清晰,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这时又有学生说:“把第一个图形移到了最后一个。”“其他图形向前走了一个。”“其他图形的顺序是不变的”‘二通过学生相互补充和说明,描述规律的语言最后得到了精炼。在这样的辨析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用自己探索得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体会到数学的多样性和有序性。
    第三步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根据学过的和发现的生活中的规律,加上自己的想象摆出了一个个美丽的图案。通过互相欣赏手帕,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既对新知识进行了运用,也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加强了自信心。
                    (浙江东阳外国语小学葛杭美撰写)
    上述课例的教学设计仍然没有涉及具体内容,只是概略地说明了这节课教学的总体要求,介绍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意图。它没有像第一个案例那样分析教学应该秉承的理念,而是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上。作者对教学实际场景作了提炼和加工,把教学实际中积累的素材经过分析后,分解为三个不同的教学步骤,并用这些步骤来统辖相关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使教学摆脱了零散的甚至是杂乱的信息场景,呈现出一定的脉络和线索。作者的反思也是依据教学的诸环节进行的,思考的是每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行为以及教师所作出的相应的指导,是通过教学进程的重新梳理来探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的。
    三、教学设计+教断+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与前两者最大区别在于,是在教学实录中撷取代表性的片断,在呈现这些片段的基础上,着重对其中蕴含的问题反思。它既不同于第一种形式原汁原味地再现教学整个过程和也不同于第二种形式将实录素材剔弊理纷的处理,而是择其要者展开分析。
例3:
【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关于平均数的课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不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的方法,能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些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到可以从多方面获得一些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
识和能力。
[教学片断一]
   出示信息:学校组织男、女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如下
男队:

姓名
金孝南
许杨俊
金瑞梁
分数
98
90
88
女队:
姓名
陈胜男
赵丽佳
蒋翔
分数
89
93
88
    师:看了上述两张表,你想说点什么?(引发学生同文本的互动,
生生之间的互动,研究学生观察后能生成什么。)
    生1:数学竞赛成绩很好。此表中金孝南分数最高,金瑞梁和蒋
翔分数最低,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98-88=10分。
    生2:男生竞赛成绩比女生好。男生总分是98 +90 +88 =276 ,
女生总分是89+93+88=270
    师:噢,你发现了可以用总分来体现两队的水平。
    生3:我还有另外一种算总分的方法……
    生4:我的方法是计算他们的平均分,男生平均分是(98+90+88)3=92,女生平均分是(89+93+88)除以3=90。
    师:你发现了可以用平均分来体现两队的平均水平。
    生5:我发现女生的总分和平均分都是整数。
    生6:男生比女生聪明,女生比男生笨。
    生7:这次数学竞赛的题目太难了。
    生8:我发现一对一比较就可以判断男生成绩比女生好。
    生9:表格里的人数只有三对三,无法判断全班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
成绩好。
    生10:我发现男生的平均成绩在88分一98分之间,女生的平均成绩在88分一93分之间……
    师:数感很好,值得表扬。
    师:从刚才提出的反馈信息,找出存在问题的信息,并总结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学生小组归纳:
    1、总分——总数可以用来衡量均水平吗?
    2.平均分——如何求平均数?均数可以用来衡量平均水平吗?
【教学片断2】(略)
【教学反思】
    探究学习的过程可以以互动为基础,探究过程和结果中的反映就是
生成。我们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组信息,去发现和创造出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不是盲目接受和被动记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应主动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生成。在本节课中,课堂互动实际上不是非常有效,生成信息也并非一帆风顺,教师牵引较多,无效生成的信息还是很多,而这些在本案例中都没有全部反映。对我来说,怎样系统地判断或提取即时生成的信息,对40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较难把握的问题,值得我和同
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反思、总结和交流。
                           (浙江东阳外国语小学杜勇彪撰写)
    上述课例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既不详尽地叙述教学的全过程,也不对教学复杂场景进行提炼,而是选择其中的一些片断进行展示,在汇总教学片断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就其中蕴含的问题分析自己的感受和启示。这种形式大大缩短了课例的篇幅,内容集中,反思的针对性也较强,能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上。
    以上三种课例,都是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几种不同的研究方式来透视课堂、探寻教学的。在这些课例中,有教学反思,有教学事件的描述,甚至有时会有像案例那样对特定问题的把握,是将多个不同研究方式的目光聚焦在某一节课上。教师在运用教学课例进行研究时,一要注意选择的课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确实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能从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二要注意较为详尽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上三个课例在这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要把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案,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三要注意运用录音、录像、委托他人现场记录等多种不同手段全面收集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只有充分地占有这些信息,才能为自己的提炼概括、选择教学片断等打下基础;四要注意对照教学设计意图反思课堂上的实际行为,分析教学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的差距,把课堂上存在的某个问或某些问题作为深人思考的对象教学课例有着诸多不同的表形式,文中列举的三种课例只是中颇有代表性的,并不意味着教课例只有这样三种表现形态。教在研究中可以灵活运用。考虑到学课例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如教师刚接触教学研究的话,不妨从教学日志、教学叙事人手,然再转人教学反思,最后将教学课例、教学案例作为主要的研究方与成果表达形式。教学日志、教育叙事对事实材料的不断整理,对件、历程的持续描述,会逐渐使师对教学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具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设想,教学反思也就顺理章了;而经常化的教学反思,又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增强教师透析实际问题的本领,提升教师从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从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的能力,教学课例与教学案例等撰写也就有了基础。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问题无定规,研究无定法,文章无定体,教师要根据具体情景加以选择和应用,有时甚至需要创造性地将几种不同的研究方式综合起来解决面对的问题。我们提倡教师具有教育智慧,其实教师同样需要研究智慧,研究的本领增强了,教学的智慧就逐渐生成了。如果我所撰写“教师如何做研究”的系列文章对老师们研究智慧的形成有所指的话,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者单位系上海华东师范大教育系)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19:40
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

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王荣生  


    郭初阳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是一堂很富于冲击力的课。这不仅仅指课堂教学的现场效果,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来说,《愚公移山》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去正面直对。对这堂课,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议:关于文本解读;关于课程实施。

一、关于文本解读

  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四章,我专章讨论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取向问题。在我看来,语文课程不但在总体上有个“面向何方”的总取向问题,而且其中的构成元素──听、说、读、写,分别也有一个“哪种方式”的取向问题。具体到阅读,取向问题也就是阅读的方法论问题,按照伽达默尔理解与解释一体化的观点⑴,也就是文本的解读方式问题。“哪种方式的阅读”,或者说“哪种阅读”,我以为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性问题。在该著的另一个地方,我论述道:目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至少混杂着四种取向的“阅读”:一是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寻求“思考与练习”“正确答案”的“作业者”取向;二是以分析课文形式方面为主,归结为生词、语法、修辞、章法(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的语文教师“职业性阅读”取向;三是遵循2000年《大纲》,以“诵读”为主要样式的“鉴赏者”取向;四是2001年《标准》所倡导的“感受性阅读”,在教学中表现为对“讨论法”的倚重。相信在目前实验区的阅读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正在经历着“鉴赏者”取向与“感受性阅读”,乃至与习惯了的“作业者”、语文教师的“职业性阅读”方式激烈争斗的煎熬;而许多学生正在学习着相互冲突、相互干扰的阅读姿态和方式,因而正在形成一种混杂的、无所适用的“阅读能力”。⑵

  写作《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时,我的立足点是“课程”,着重讨论的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分析、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联、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呈现。取向问题,当时是作为蕴涵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中的一个成分提出来的,它与“教育政策”、“文化意识”、“知识状况”等成分胶合,而在研究状态中予以相对的分离。因而在讨论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取向时,我主要关注的是“能力”的培养问题:“在讨论培养能力的教学之前,我们有必要事先查明,希望学生现在或将来所从事的,是哪种方式的听、说、读、写活动;这样,我们才能明了,要培养学生的,究竟是些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接下来去研究怎样去培养这些能力等一系列的课题。”⑶

  也就是说,在讨论听说读写取向这一章里,我没有凸显取向的意识形态性。尽管在该著的其他地方,我反复申明听说读写的“方式”乃至所有的语文知识,同时需要从教育政策和文化意识的角度来观照:比如阅读教学中所训练的按一定套式“归纳中心”的技能、写作教学中所练习的按一定套式“构思作文”的策略,都不可避免地同时在练习着对待语言文字、对待人生社会的一种态度、一种认识方式。“技能”、“知识”,这些通常被指认为“工具性”的东西,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工具”。⑷

  在我看来,学生以何种方式阅读,是被我们的阅读教学所“构造”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阅读方式,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体现的阅读方式。学生被语文教师所教的“阅读”是特定方式的阅读,其中蕴涵着意识形态。

  但是,取向问题长期被遮蔽,甚至被有意地隐瞒了。语文教师对自己的阅读,对自己在备课时的阅读,对自己在教学中实际对学生实施“构造”的阅读,对它具体所体现的“能力”因而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对它所蕴涵的特定意识形态即通常所说的“人文性”,木然而不知。人们似乎以为大家在谈论的都是同一种听、说、读、写,更经常地,是把当下的取向或者自己所主张的取向,视为理所当然。直到今天,还有一些捂住两耳、蒙住双眼的人,在到处蛊惑什么“自然阅读”、“原生态阅读”等等。
 
  我写书、写文章,是想唤起语文教师、语文教育研究者乃至全社会来关注听说读写的取向问题,我认为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中,包括课程目标的制订、教材编撰和教师的教学实践,应该把取向问题放在桌面上来讨论、去审议。但现在看来,写书、写文章声音是微弱的。我说郭初阳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很富于冲击力,其中有一点就是指它把长期遮蔽的甚至有意隐瞒的阅读取向问题,生动地、尖锐地抛在了众目睽睽之下。是哪一种阅读、主张哪一种阅读、能容忍哪一种阅读等等问题,现在终于被大家看到了,或者说,再也不能假装不看了。

  然而取向问题也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被“看见”的。正如心理学告诉我们的,你想看什么才能看见什么,“看见”需要先有“思想”。据说,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与他所执教的《珍珠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及干国样老师执教的《斑羚飞渡》等课一样,引起了剧烈的争执,有慷慨激昂反对的,有欢呼雀跃拥护的,也有充满同情宽容的。但种种见解似乎都围绕着课文的解读结论:一方说,“愚公”不能被丑化;一方说,“愚公”就是有点毒辣和可怕;另一方说,《愚公移山》反映了中国人的“老人崇拜”,这好像也有点道理。对一堂富于冲击力的课,仅仅在其解读结论上就事论事,我以为是很不到位的;何况正如我下面要分析到的,老师未必要坚守什么结论,老师的解读结论在课堂教学中也未必一定能够转化成学生们的观点。我们需要严肃面对的,是郭老师以何种方式来解读《愚公移山》,是其解读方式是否符合学理,是这堂课所体现的阅读取向。

  为了评议这堂课,我上网查了相关的资料,键入“愚公移山教学”,发现居然有4千多个网页,还不包括相关的搜索条目,打开了几个教案或教学实录,才知道让学生“讨论”愚公该移山还是该搬家,早已有之,而且愚公是好人还是坏人那种没谱地打打闹闹似乎还挺有市场。但郭初阳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是有谱的,而且是“语文”的谱,它是执教者所主张的“另类”文本解读方式自觉地、系统地实践。这从课例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对学生思考线路的诱导性提问)和执教者精心准备的“阅读材料”,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这“另类”方式,他们归于“解构”的名义。不过根据我对解构主义和德里达著作的初浅理解,我觉得郭老师们所张扬的“解构”,其含义可能仅仅借此名义来表明自己的一种姿态,正如德里达所说⑸:“解构是一种介入伦理及政治转型的姿态”,“从这个角度讲,解构一直都是对非正当的教条、权威与霸权的对抗”。具体到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郭老师们所主张的是:“必须对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谎言(如《珍珠鸟》)进行解构”⑹。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倒建议对“解构”这个词保留必要的敬畏,而另寻其他的说法来更贴切地描述那被主张、被实践着的“另类”解读。

  也许可以借用韦内?布斯的“过度理解”。在《为“过度诠释”一辩》中,卡勒转述了韦内?布斯的见解⑺:文学批评可以区分为(适度)理解和过度理解,(适度)理解就是去问一些可以在本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比如“从前,有三只小猪”这句话要求我们问的问题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不是“为什么是三只?”过度理解则是去问一些作品本文并没有直接向“标准读者”提出来的问题。布斯认为,去问本文并没有鼓励你去问的问题,这一点对诠释(即理解、即阅读)来说可能非常重要,而且极富于创造性。为了探究“过度理解”的意义,对“从前,有三只小猪”的故事,布斯问道:你想用这个关于三只小猪与一只恶狼的、看来完全是讲给小孩们听的天真小故事来表达关于那个保存了你、并且与你心心相印的“文化”的什么东西呢?关于创造了你的那个作者或民间集体作者的潜意识的梦?关于叙事悬念的历史?关于白色人种与黑色人种之间的关系?关于大人物与小人物、有毛与无毛、瘦与肥?关于人类历史的三合一模式?关于圣父圣灵圣子三位一体?关于懒惰与勤奋、家庭结构、民用结构、节食与减肥、正义与复仇的标准?卡勒总结说,如果认为(适度)理解只是对“文本意图”(与“作者意图”是两个概念)的重建,那么上述这些问题想问的是“本文做了什么”“它又是怎样做的”:它怎样与其他本文、其他活动相连,它隐蔽或压抑了什么,它推进着什么或与什么同谋。

  《愚公移山》以及《珍珠鸟》等课例,从阅读方式上来看,有点像“过度理解”。也就是说,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以及《珍珠鸟》等,所实践的阅读方式,是把教材里的这些选文,当作我所界定的“用件”,是把《愚公移山》《珍珠鸟》等当成“引起议题文”来用,通过“对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谎言进行解构”,表达“一种介入伦理及政治转型的姿态”。郭老师在这堂课最后所说的那句话,尤其是我在引用时加黑体的两个词,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愚公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

  当然,将郭老师的《愚公移山》及《珍珠鸟》所实践的阅读方式与“过度理解”相类比,未必能够完全描述出郭老师们所主张的“另类”阅读,也有拔高之嫌。

  那么与阿尔都塞的“征候式阅读”联系如何?在《问题式、征候阅读与意识形态》一书中,张一兵介绍了阿尔都塞的“征候式阅读”⑻:阿尔都塞是从“无辜的阅读”和“有罪的阅读”这两个概念进入讨论的,所谓“无辜的阅读”(或者译为“清白的阅读”),指日常生活经验层面上那种理想化的“直接”阅读(有点类似现在有人鼓噪的“自然阅读”“原生态阅读”),假设在阅读中将不加任何外来因素地直接“看到”作者所表达的全部东西。阿尔都塞认为,“凡阅读必定有罪”,无辜必是虚妄,这就是阅读的意识形态的本质。也就是说,任何人的阅读只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或生活阅历中负载自己主观投射地“看”,“没有一种阅读不包含着(至少是含蓄地)决定阅读性质的一种理论”。(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与我所说的“阅读总是特定取向的阅读”有一致的含义。)任何阅读都是“有罪的阅读”,阿尔都塞说,他所求的是一种“有道理的罪过”,并且还要证明它的必然性,以此来捍卫它。阿尔都塞所说的“有道理的罪过”,指他所主张的“征候式阅读”,即把本文明确的论述与本文未曾言明的论述──那些“欠缺部分、空白点和沉默之处”,结合起来读,本文的“欠缺部分、空白点和沉默之处”,这些就是“征候”,它们往往是作者所无意识的,而征候式阅读“意味着把隐匿的东西表现出来”。

  《愚公移山》以及《珍珠鸟》所实践的阅读方式,看来比较像“征候式阅读”,尽管阿尔都塞的观点属于“结构主义”,而将三五个课例与阿尔都塞并列,显然是拔得贼高了。

  那么“必须对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谎言(如《珍珠鸟》)进行解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呢?或者,《愚公移山》、《珍珠鸟》仅是特例,执教者所追求的其实是“如何新翻杨柳枝”(郭初阳《项链》教案导言)?其实是“来重新打量这首诗”(郭初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导言)?其实是“文本解读的别的可能性”(郭初阳《愚公移山》教案导言)?也就是说,并不存在自觉、系统的“另类”文本解读方式,动机其实只是求新、求异(相比较“教学参考书”或“平常”的教学),因而执教者读出“新义”的每篇课文,其实都是个案处理的,因而我们也需要个案地审议其处理的合理性、合法性。

  我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的公共事业,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取向必须加以显彰,而对取向的任何主张,我们有权利要求主张者作出学理的陈述。这种要求,不仅仅针对郭老师的《愚公移山》,而且包括所有语文老师所执教的所有语文课。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取向,是必须“有道理”的,并且必须证明其“有道理”。


二、关于课程实施

  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观点看,问题还不仅仅是显彰被遮蔽、隐瞒的取向,或者要求对主张做出学理的陈述;我们还必须考察这种或那种取向与课程目标的关系。事情本来应该是相当清楚的:即使是能够做出学理陈述因而是“有道理”的阅读取向,也不是全部都能够进入中小学的语文课程。然而,要考察取向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前提是语文课程目标──尤其是阶段目标的相关条目,有确切的解释。这样的前提我们目前似乎还不具备。因此我无能分析《愚公移山》这堂课所体现的阅读取向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系。因此我也不能认同对这堂课所体现的阅读取向任何赞赏或者反对,除非他们能进行上述的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过于笼统,早已为人诟病;条目可以随意解释,导致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几乎失效(许多语文教师从来没有见过大纲)。这种情况,现在有所改变。语文课程标准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新课程标准的宣传和教师培训也很有力度。但是,许多条目的本文含义尚缺乏确切的解释,理解因人而异的现象乃相当严重地存在着。这带来了很大的问题,相关条目无确解,致使人们在许多时候难以判断什么能够进入什么不能,人们在许多情况下难以把握所实施的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合法。

  事实上,我们的语文课程,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语文教师“我认为”“我喜欢”甚至“我就这样”的课程。在评述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的一篇文章里,我指出⑼:其实,将个人性的“师之法”移交给学生,本来就是现行语文课程中的常态,只不过多数语文教师是不自觉地在做,由于不自觉,多数也做得相当糟糕。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许多优秀教师创立“教学模式”的路子,也是自觉地用自己的“师之法”来改造占主流的教师们的“师之法”,出发点也多是“我喜欢”、“我觉得”,尽管在后来不断添加进理论为其佐证,像魏老师对“六步法”、“四遍八步阅读法”一样。关于个人性的“师之法”,过去我们用“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是很突出的”来解释。但这种解释是不对头的,而且制造了一个陷阱,使我们想不到要去问:学生学的到底是语文课程里的“语文”?还是语文教师的“语文”?

  在我看来,这一提问至关重要。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确定无疑。语文教师当然是教语文课程!学生当然是学语文课程里的“语文”!所谓教语文课程,所谓学语文课程里的“语文”,也就是教学的内容要“有道理”并且足以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但正如关注听说读写取向的呼吁一样,我这两个“当然是”的认定,声音是微弱的,至今还很少有人把“谁的语文”作为问题来研究。现在,郭初阳老师富于冲击力的课,他所执教的《愚公移山》以及《珍珠鸟》等,鲜明地、尖锐地呈现出了“谁”这个问题,并且迫使人们去思考语文教学中的“教师风格”或“教师个性”。

  在教学内容这个含义上,“教师风格”或“教师个性”,指的是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即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所做的创造性开发,或者说,是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显现。显然这里有两面性。在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严重落后甚至空缺的情况下,应当鼓励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开发;即使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相当齐备的情况下,也应该大力张扬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即课程”,无论是导向还是现实,我们都应该把这作为基点。但是开发和张扬,是有界的;教师并不能代替课程,或者篡改课程。有界,意味着“有道理”,意味着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代替或篡改,意味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开发需要审议,意味着语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需要反思。即使是在教学方法这个含义,“教师风格”或“教师个性”也不是“我是这样我就这样”,也有个“有道理”问题,也有适应具体学生学习风格的问题,也需要审议,也需要反思。

  我们面临的问题其实相当棘手。一方面,语文课程内容的研制严重落后乃至空缺(不知道该教什么),另一方面,课堂里的语文教学内容随意性过大(不知道在教什么);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的“教师风格”或“教师个性”显著而需要对其合理性、合法性审议反思,另一方面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许多条目的本文含义尚缺乏确切的解释。在我看来,出路在于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师风格”或“教师个性”,语文课程内容研制和语文教学内容审议反思,双向或多向的互动。其中的一个方向,就是用体现“教师风格”或“教师个性”的“好课”来确解课程标准的目标乃至修正目标。也就是说,把过去和现在的一堂堂“好课”当成一个个“判例”,用哪些“好课”符合目标、哪些与目标有差异但应该进入的、哪些不符合目标但可以接受的、哪些违背目标等等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从而使课程目标得到相对确切的解释,或作必要的修正。

  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有足够的资格成为一个“判例”,因为它满足一堂“好课”的标准。语文“好课”的标准,我称之为“语文课成功的最低标准”⑽,也就是在不考虑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关联性的情况下,就课论课而提出的“好课”(区别于坏课)标准:(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2)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我是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来分析语文课堂教学的,提出“最低标准”,是鉴于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坏课”实在太多,尽管有些课似乎相当生动甚至十分机巧。但“最低标准”,只能满足于对教案、教例静态的、定性的分析;由于立足点是教师的“教”,因而还不足于描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张力以及“教”的种种复杂情况。我想借《愚公移山》,将研究往前推进一步。

  郭老师的《愚公移山》,显然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为什么教这些。但在我看来,其中也有些含混的地方,需要提出来讨论:这堂课,是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呢,还是教《愚公移山》的一种“另类”的解读方法?换句话说,学生是“学”教师对这篇课文的解读结论呢,还是学习一种“另类”的解读方法并据此由自己去探询本文或者“引发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还可以从课堂当中学生活动这个角度来提出:学生的口头应答和反应,是以回答老师所组织或诱导的问题为主呢,还是努力采纳一种“有道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

  阐释结论与解读方式,在那些频频上出“坏课”的老师身上往往是分裂的,而对上出“好课”的语文教师来说,它们则胶合在一块,不过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因为能上出“好课”的语文教师对文本的阐释结论,是自觉地用一种“有道理”的解读方式得出的。但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来说,教师在课堂中所关注、所展现的是结论这一侧面还是解读方法这一侧面,实际上会构成不同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由于很难同时注意到教师所呈现的侧面和所隐蔽的另一侧面,在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教师欲教的解读方式之前,阐释结论与解读方式在他们身上往往也是分裂的。我们就《愚公移山》来做点具体分析:

  内容1:   从“山”、“人”、“过程”、“结局”这四个抓手,把握课文的总体内容,了解民族的硬朗精神。课堂所展现的显然是结论这一侧面,因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回答老师所组织的4个问题。为什么要思考这4个问题呢?这就牵涉到解读方式了,大家知道,这4个问题指向记叙文的要素,因而是阅读这篇文章的抓手。解读方式处于背面在这里是好理解的:一则学生已经学过,二则这个步骤主要是个预热,以引出下面重点要教的内容。

  内容2:
  指出《愚公移山》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共同点,从“人数”、“外援”“结局”三方面比较它们的不同点。所关注的仍然是结论的侧面,而将“征候式阅读”十分注重的“比较”方式隐藏在背面。为什么要从这三方面作比较呢?对此不予追究在这里也是可以理解的。

  内容3:
  澄清“愚公是怎么认为的?”而将视点引到“亡以应”的智叟。这是一个过渡的片段,尽管为什么要把视点落到智叟也许本来是应该讨论的。

  内容4: 
  仿拟智叟,在两个地方继续“反对”的“发言”。为什么要仿拟智叟“永远做一个反对者”?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切入了“征候式阅读”的关键,赖以揭示本文“欠缺部分、空白点和沉默之处”所“隐匿的东西”。然而教师把增补的两次发言机会,理所当然地赠送给了智叟。因而,学生也理所当然地应答老师所诱导的问题。在这里,学生的阐释结论(观点)与解读方式(思考方式)明显地呈现分裂。学生的仿拟,与其说“有道理”,毋宁说是按照教师所规限的“反对”要求而进行的比较随意的即兴发言。有碰巧与教师的构想合拍因而教师点头并重申的,比如教师重申“第一,血缘的不断。第二,思想的不变。”也有与智叟的智商明显相距甚远因而教师也好像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的,比如“不要忘记地球还在不断地进行造山运动”,比如“掠夺性开发”云云。

  内容5:

  按张定远(智叟?)的立场来“评价愚公这个人”;以当事人(受害的现代人?)的身份来“评价愚公这个人”。为什么“假如智叟来做总结”?为什么“假如愚公早就料到帝会‘感其诚’”?为什么“假设‘时至今日,尚未休矣’”?为什么“而今的你”就一定是这幅样子?为什么继续挖山就必定是“受罪”?如果不交代这些,而只是让学生沿着教师所规划的线路应答教师所诱导的问题,就像一家当地报纸对《愚公移山》的现场采访录所说,此时“学生的回答更加天马行空”⑾,那么在教什么呢?学生在学什么呢?将基于现代生活的学生与“愚公”的“对话”,跟后面所展示的那两位外教凭借西方文化来解读愚公移山的言论相比较,当可以看出“有路数”和“没路数”的区别。是不是本来就想让学生不顾路数地“思路打开来了”?我们是不是先要教点“路数”,而不只是用下发材料的观点来影响或暗示学生的思考?语文教学是不是要凸显解读方式这一侧面,那怕是“另类”解读?文章解读的关键,难道不是该问问题的地方会问问题吗?

  内容6:

  参考两位外教对《愚公移山》的评议以及下发的“阅读材料”,“探究愚公移山故事的文化内涵”──“聪明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愚老人津津乐道?”

  这个片段的教学我想从另外的角度来讨论,因为出现了新情况:第一,学生似乎忘记了刚才关于一系列“假如”的讨论。许多学生乃是按“励志故事”的解读方式来展开自己的“探究”,就像郭老师所感觉到的,“回到了我们这节课的开头”。第二,与前面一系列“假设”的讨论相比较,学生的论述系统性突然增强了许多。如果排除事先准备的情况,有理由推测是前面两位外教“讲道理”的论述方式影响了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并没有认同外教的观点,郭老师在引文上打黑体的词语,比如“指望他的家人”,“运用的是体力,而不是脑力”,“愚蠢的老头”,“疯狂的老头”等等,这些词语及其所蕴涵的意思,学生在后面的陈述中均未提及。第三,有些学生有选择性地参考了下发的“阅读材料”,而所选择的点与教师所意图的有差异。比如一位同学说到“中国相对来说比较人性化”“孝字当先”,子子孙孙努力帮助完成老人的遗愿“很符合常理”,郭老师紧接着就按自己的解读方式(从强调处读出意味)牵引到“我们都喜欢儿孙满堂”,“中国人注重血缘”。再比如学生提到“愚公是个老人”,郭老师马上就牵领到“他一说话,下面的子孙就没有人表示反对意见”,而学生对“老人崇拜”的理解却认为“更有教育意义”,因为“在人一生中最弱的时期去移山,可以显出他志向的远大”。

  上面三个情况很有意思,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再做更细致的研究。我以为,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对研究来说是个很理想的课例,它鲜明而生动地呈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张力以及“教”的种种复杂情况。这堂课给我的感觉是:教师按自己的解读理路阐释文本的意图非常明显,但似乎在学生身上没有显效;教师在这节课设计最巧、用力最猛的地方,即由一系列“假如”牵引的讨论,也许对学生的阅读行为并无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换句话说,内容4和内容5的教学,按高标准看很可能是不成功的,它根本就没有实现郭老师在教案里所允诺的“懂得真理的相对性”──在这两块里学生的应答甚至很难说与“真理”发生了关系。

  阅读《愚公移山》实录,我一直试图想象上课的情景。我关注学生的现场感受,尤其想知道他们在若干天之后心中所驻留的体验。我希望今后的课例研究能够延伸到学生;我认识到,联系学生现场感受和之后体验,才是完整意义上的课例研究。这是《愚公移山》这堂课给我的启发,为此我要感谢郭初阳老师。
 
────────
【注释】

  ⑴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1(220~221)。

  ⑵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35~236)。

  ⑶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60)。

  ⑷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88)。

  ⑸ [法]德里达著,张宁译《书写与差异》[M]、三联书店,2001(15~16)。

  ⑹ 干国祥《成为课程开发者──语文教师专业化之路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刊),2004(12)。

  ⑺ 艾柯等著,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M]、三联书店,1997(140~142)。

  ⑻ 张一兵《问题式、征候阅读与意识形态》[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64~73)。

  ⑼ 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279)。

  ⑽ 王荣生《语文课成功的最低标准是要有合宜的教学内容》[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1)。

  ⑾ 金璐《愚公移山与语文变法──我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展示现场实录》[N]、金华日报,2004-10-3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2-8 22:11
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五
  
  课例研究不能随课后研讨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执教者还需要综合群体研讨与自我反思的结果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对执教者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可以对自身教学加以系统反思,有助于提升执教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对课例研究小组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有助于总结这一研究共同体所秉持的共同的专业信念和专业知识。换句话说,无论在个体维度还是在集体维度上,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都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常,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不必苛求统一的格式。但是,为了展现课例研究的过程与成果,课例研究报告确实需要向读者交代相关要素,如研究小组所选择的研究主题是什么、教学方案是如何规划的、教学实践是怎样展开的、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有哪些等。本文拟以这些基本要素作为建构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框架,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
  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
  
  一、阐述研究主题与内容。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撰写者需要交代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说明课例研究小组期望解决的教学课题是什么;第二,确定选择哪节课作为课例,阐述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与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明确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
  如上海市某中学的语文课例研究小组认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这种做法抹杀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因此,该小组决定以“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为课题,以《卖油翁》这篇文言文为例开展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小组在报告中充分阐述了以《卖油翁》一文为例的原因:
  这一课文集趣味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文言文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加之该文短小精悍,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能够展现文言文教学的多个侧面,便于尝试文言文教学的多种策略。
  同时,课例研究小组表示,试图通过对该课例的研究探讨文言文在字词教学、人物形象分析、哲理感悟等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显然,上述基本信息的交代有助于读者把握报告的重点,在阅读中有明确的预期。
  
  二、描述教学规划和方案。
  
  第二部分展现研究小组所规划的教学方案。完整把握一堂课的教学情况离不开对教师原有教学预设的了解。因此在课例研究报告中,描述原有教学方案的规划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评议提供了参考背景。
  这部分需要阐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情分析。更具体地说是让读者了解教师针对某一教学主题是如何开展课前测试的。学情分析要避免笼统,在规划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力求针对某一教学主题甚至是某一堂课进行课前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学情分析是方案设计的基础,报告中对学情分析的展现有助于读者明晰方案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从中借鉴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第二,方案的设计。方案的设计不是把教案照搬到研究报告中,而是重在阐明具体的教学流程,描述具体的教学方式,以便将课堂教学的情境与之进行比较,确定方案中需要改进的环节和做法。第三,课堂观察的重点与工具。这部分内容是课例研究在规划教学方案时所独有的,它意味着教学规划不仅是针对执教者而言的,同时也针对观察者进行规划,以便明确观察的重点和需要采用的工具。
  以上述《卖油翁》一文的课例研究报告为例,执教者首先介绍了自己对学生进行课前测试的方式及结果。测试题目是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分别进行注音、释义和翻译。结果表明,学生对某些字词的音调、意义和词类活用等内容的掌握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纠正这些偏差就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其次,报告还完整呈现了教学的具体流程。如《卖油翁》一课的教学可分为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1. 字词检查。
  教师通过PPT呈现《卖油翁》一文中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和重点句子,并分别指定学生回答,以帮助学生巩固对重点词句的掌握,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 品读、圈画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提问,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边读边从中圈画出能反映陈尧咨心理变化的词语、反映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态度的词句以及能够体现卖油翁高超酌油技术的词语。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圈画的方法把握文中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 课本剧表演。
  根据课前以课文为蓝本改编的剧本,请两组学生表演课本剧《卖油翁》,然后请观摩的同学加以评论。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总结,感悟哲理。
  先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和观摩课本剧后的体会,自主举例说明他们学习课文后所得到的启发,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板书,点明本文要说明的道理:业精于勤,熟能生巧。
  5. 拓展延伸,完成课外阅读:文言文《猎虎翁》。
  指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调动课内所学文言知识和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来阅读课外文言文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此次课例研究,由6名教师负责进行课堂观察,两两一组分别采用复线型教案观察表、座位表和描述抽样生的方法作为观察工具,重点考察教师在字词教学、人物形象分析、哲理感悟等方面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总之,“描述教学规划和方案”要突出重点,用概括性的语言交代上述三个方面的主要信息。避免事无巨细,照抄照搬教案。阅读这一部分之后,读者将对课例研究和即将展开的课堂教学形成框架性认识。
  
  三、重点阐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部分概述教学实践的展开过程。由于课例研究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改进过程,一堂研究课在第一轮教学实践后会在平行班级中进行第二轮的教学实践,因此报告中这一部分的写作就要反映每一轮教学实践的情况。不过课例研究并不建议对同一课例进行多次循环往复的改进。实践表明,从某一特定课例中获取的经验是有限的,一次又一次地对同一课例的教学进行修订将收效甚微,倒不如去研究一个全新的课例,收获会更大。
  报告中这一部分的写作要围绕教学的问题来展开,而不是再现课堂教学实录。比如在该轮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对教案作出哪些修改等。在写作中要注意将遇到的问题与反映教学的真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参与分析,有一种对问题的现场感。仍以《卖油翁》的教学为例,这一课例的教学共进行了两轮,每轮完成后均进行研讨,并对教案作出适当修改和调整:
  经过第一轮课堂教学实践,课例研究小组发现课堂教学时间明显不足,第四和第五两个环节没有付诸实施,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浅尝辄止,也并没有充分展开,所以教学设计必须力求精炼。另外,教师们发现部分环节的教学还需要作有效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第一环节中,教师不能仅仅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在学生出错时予以纠正,还应为学生示范科学的、有依据的解词释义的方法。帮助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已学过的文言文中的字词、比较字词的古今意义等方式,掌握课文中字词的意义和部分词类活用现象。
  2.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第二环节花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教师一开始就提问:“作者以什么为线索来刻画陈尧咨这一人物形象”,这一抽象的问题造成学生的困惑,课堂里出现冷场,教师经过一番困难的提示,个别学生终于回答出是“心理描写”。显然,由普遍性结论——陈尧咨的心理变化过程——推导出个别性结论——反映这一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的“演绎法”并不适合学生认识问题的方式。如果教师采用“归纳法”,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反映陈尧咨这一人物形象的词语,然后再归纳“作者是通过抓住陈尧咨的心理变化过程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或许学生的思考更有的放矢。 3. 在第三环节的课本剧表演中,学生在评议环节参与度很高,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第一,两组学生课前排练过,台词是学生事先准备好的,教师并不真正了解每位“演员”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而且除了这两组学生外,其他学生没有参与表演的机会。第二,本课是一篇文言文,但演员的舞台语言,无论台词还是旁白使用的都是现代汉语。学生未能学以致用,及时消化课堂所学。第三,在评议时教师让大家讨论“谁表演得好”,这个问题显然不够恰当,多数学生以“是否幽默”、“是否有趣”作为评价标准,未能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思考课本剧表演是否体现了人物的形象。基于此,对这一环节的设计需要作出重要调整:可以让学生当堂自由组合,以文言作为舞台语言,编演课本剧。这样既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缩短每组的表演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在组织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有所引导,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板书或多媒体强化评价标准。减少学生评价时的随意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到了第二轮教学实践,教师已有明显的进步。上述三个环节的教学方式都有所改变,还省略了第五环节的教学,教学流程缩减为四个环节。不过整体而言,这一轮的课堂实践仍有时间不足之感,综合各位老师的课堂经验,课例研究小组认为按照原先的教案设计,不省略第五环节,那么本研究课最好用1小时15分钟展开,这样师生双方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完成这一教学任务。除此之外,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有待改善的问题。在第四环节感悟哲理时,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并未让学生自主阐发,而是步步引导,最后得出“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而在课后访谈中,当我们让学生讲一讲从这篇古文中获得的其他启发时,有些学生谈到了“谦受益,满招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成功背后要下功夫”等启示,显然教师的做法遮蔽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以后的教学可考虑充分展开这一环节。
  之所以要长篇大论地展示这个环节的写作,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课例研究报告的重点,撰写的过程是作者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再分析、寻找问题解决的心路历程。同时,这部分内容能够唤起读者的思考,引发他们的共鸣,引导他们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因此在描述中要力求细致到位,切忌笼统模糊,并且要紧扣研究课题展开,避免不分轻重,支离散漫。
  
  四、检讨教学成效。
  
  第四部分检讨教学的成效。课例研究最终指向教学的改进,因此在报告中要通过对教学成效的系统检讨来反映教学改进的情况。反过来,教学改进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课例研究本身的成效。
  每次课例研究都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以及教师如何去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为此,在检讨教学成效时,我们可以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去考察。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方面可以考察他们的课堂表现,根据观察记录说明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具体表现(神态、思想、观念、体验等方面),特别是不同轮次的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实施教学后测,根据学生教学后测中的表现以及与前测情况的比较,来推断课堂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这是判断教学改善的重要依据。从教师的角度看,检讨教学成效可以呈现教师从教学中所吸取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课例研究小组群体研讨与执教教师自我反思的结果。虽然在每一循环的教学实践后,课例研究小组均会即时对教学进行检讨,但为了保持教师对相关问题的一种警觉性和敏感性,有必要在课例研究报告中进一步提炼结论,总结教学的核心经验,以便指导教师感知其他的教学情境。回到对《卖油翁》一文的教学研究,任课教师基于群体研讨与自我反思的结论,提炼出教学的四点收获:
  1. 对文言文的教学而言,读懂教材的选文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养成阅读和使用工具的习惯,不断加深对文言文中常见字词的理解,更好地拓展阅读才是目的。因此文言文的字词教学并不必然是枯燥无味的,教师需要注重方法指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支撑。
  2. 在学生接触新的教学内容时,演绎法往往是不适用的。因为它并未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此时,应用归纳法更符合学生的探究心理。更深入地看,这告诫我们,教学的展开所依循的不应是一个个有待展现的结论,而应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方式。
  3. 教学要尊重文体本身的特色,不同文体有其自身的教学要求。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与现代文的教学价值是不同的,认识不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导致了课本剧表演中的种种不足,因此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4. 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是语文的生命力所在,做不到这一点,不仅教学的魅力将大打折扣,学生的精神生命也会趋于萎缩。
  实际上,上述四点结论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获得的实践性知识。作为理解其他教学情境的一种方式,这些知识有助于发展教师对这类事件和对象的警觉性和敏感性,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重蹈覆辙。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课例研究所具有的启发性。虽然读者所遇到的教学现象与执教者所描述的情形并不完全相同,但不同现象所彰显的教学主题的要点可能是共同的,因此面对某个具体的课例研究报告,读者往往会产生“心有戚戚焉”之感。
  在“检讨教学成效”部分,除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检讨教学的成效之外,作者还可以对课例研究本身的开展加以反思。比如在研究的程序和操作方法方面可以做哪些改进、教师群体有哪些经验和收获,等等。
  
  五、附录。
  
  根据需要,课例研究报告在最后部分可呈现附录,以使读者更全面细致地了解课例研究的整体过程与具体细节。
  附录的具体内容可以是详细的教案、课堂观察时所采用的观察表以及实地观察的记录等。附录是对课例研究报告前四部分内容所做的补充说明,最终是否呈现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属于教师个体的教学知识通过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得以汇聚、公开和传播,无论是课例研究小组成员还是其他教师,通过阅读可将报告所呈现的教学知识融入自身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发展出新的有价值的教学知识。课例研究就是在教师个体教学知识与群体教学知识的相互转化中展开校本教学知识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使学校真正转变成为一个探究和创造知识的场所。
  
  (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课例研究的国际比较”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安桂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徐晶系上海市虹口区北郊学校)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