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游天柱山 [打印本页]

作者: 彭杉影    时间: 2009-6-21 15:56
标题: 游天柱山
李白诗: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天柱山又称皖山、潜山,“潜山”意为“隐藏于山中之山”,潜山县因山得名,安徽省简称“皖”亦源于此。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大巴车左一下右一下蛇步前行,终于到了天柱山脚下,开始沿着水泥台阶拾级而上。

总以为山之美景主要在顶峰,上山途中的美景基本可以忽略的,上山的乐趣不在于欣赏沿途的美景,也在于登高之乐,在于那种迅速占领据高点时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把同事们远远在丢到了身后。

天柱山的石,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到了山顶放眼四望。有巨石上一个硕大的“寿”字,清晰可见,绝非人工之可及,仍天然雕饰;远望那飞来石,象是从遥远的天际飘然而至,稳稳地落在了山岩之上,不禁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乾隆皇帝有诗如此感叹:飞来一定是飞来,不是世人胡乱猜。既然飞来又飞去,当初何必又飞来;大自然有着出神入化的想象力,便有了对面山头那双乳石的形象逼真。

天柱山的水,承接着天地的灵性。沿着天柱山峡谷的小道或上或下,有阳光从树梢透过,我们的身影便影影绰绰,我感觉步履轻松,迈步高远。途中,但见一池碧水镶嵌在群山峻岭之中,便想起了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往下走,有飞瀑自天而降,独特的是这飞瀑是一波三折往下倾斜。

天柱山的松,蔚然可观,父子松、五妹松、抱石松、蒲团松,都是松中之奇。随处可见绝壁之上一株青松傲然挺拔,有压倒九天风云的气势。 又但见一松树立于山路转恋之外,枝条向前向下延伸,呈探视状。导游说:这松就这样安详静观看着人世间的风云变化。已有一千多年了。

天柱山的人,给我映象最深的是那些重负在肩的赶路者,他们挑的是石子,最少的八十斤,最重的150斤,我们已气喘如牛, 他们却能稳健地从我们身边走过。见到一中年妇女,也在挑石子之列,那容貌倒是几分秀气,完全不象是粗胳膊圆腿的乡村野姑,那莞尔的一笑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男人都难做的力气活这女子却如此轻车熟路。

    上到半山腰时,往下看,不见同事们跟上。旁边一景,仍一石碑,我拿起相机,请一在旁的清洁工代劳,叮嘱三二句后,那人卡嚓一下,按动了快门。我谢过他,翻来看时,却只见两条腿。不禁哑然失笑 ;穿行在天柱山大峡谷是在去的那天的下午,太阳正旺,大约一半的行程时,有蚕豆大的雨滴砸下来,我们继续穿梭在林间小道上。半响,风云突起,雷声隆隆,一场大雨从天而降,我们被困在山间小卖部的凉棚下,等候着雨停。雨继续下,没丝毫要停的迹象。走吧,我们买了简易雨衣,继续前行,颇有几分象长征战士。到了目的地,雨却戛然而止。
作者: 彭杉影    时间: 2009-6-21 15:58
1# 彭杉影
作者: 彭杉影    时间: 2009-6-21 15:59
2# 彭杉影
作者: 彭杉影    时间: 2009-6-21 16:00
[url=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goto=fi ndpost&pid=31982&ptid=11989]3#[/url] 彭杉影
作者: 彭杉影    时间: 2009-6-21 16:00
4# 彭杉影
作者: 彭杉影    时间: 2009-6-21 16:01
5# 彭杉影
作者: 彭杉影    时间: 2009-6-21 16:02
6# 彭杉影
作者: 彭杉影    时间: 2009-6-21 16:02
7# 彭杉影
作者: 彭杉影    时间: 2009-6-21 16:03
8# 彭杉影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