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洗手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lily 时间: 2008-3-14 22:07
标题: 洗手的故事
洗手的故事
我班有27个孩子,年龄均在4岁左右,他们和许多孩子一样,特喜欢玩水,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能玩水的机会,如:上厕所时、洗手时、洗杯子时等等。
作为老师,我经常给他们讲道理:洗手的时候不玩水,小心一点,不要打湿衣服,不然会生病的。可不管我讲了多少次,哪怕我在旁边看着他们洗手,也总会有小朋友打湿衣服。
为了不让孩子们在洗手时打湿衣物,我做了许多尝试,如:帮助小朋友卷袖子;在水桶里洗手;一人一人地去洗手等等,都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仍然有小朋友会打湿衣物,这给我的保教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也影响到我和家长的关系,急得我一筹莫展。
一日,在教儿歌《洗手歌》时让我有了启发,何不让小朋友们在《洗手歌》中来完成洗手的任务呢?《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活动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重视幼儿的体验、感受,突出情感和兴趣,让他们乐意地参加活动。于是,我便教给小朋友们洗手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洗手的意义,并对该儿歌进行了创编。我和孩子们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去洗手:“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伸出来,小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我们去洗手,我们去洗手;一二一、一二一,一个一个排好队;挽袖子、抹肥皂,手心手心搓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搓,换只小手再搓搓搓,一、二、三、甩三下,我的小手干净了!”在游戏的情境中我一边给孩子们做示范一边帮助个别年龄较小、体弱的孩子,儿歌念完孩子们的小手都变干净了,谁也没有打湿衣物,老师的批评没有了,小朋友的告状也没有了,大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从这个事例中,我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在学习特点、发展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的作用是“针对儿童去做”,而不是“给儿童做”。
在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批评还是表扬
有人说:“批评往往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表扬是孩子发展的动力,要多给孩子一些表扬”。但我认为:对孩子的批评和表扬都要适度,而且对孩子批评多一些还是表扬多一些都要根据不同的孩子而有所不同。
Eric虽然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但是活动时还是比较爱动脑筋回答问题的。但最近,我发现他活动时很不专心,叫他回答问题时,他的眼睛好像闪闪烁烁地不敢看老师。离园的时候,我教他相邻数,他却连一个也回答不上来,让他排列数字他也是战战兢兢地没什么自信,于是我仔细地回想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是不是对他太过严厉了,想起批评他之后让他回答问题,他总是支支吾吾什么也说不出来,我想这样的孩子也许应该多给他一些表扬,让他不再因为畏惧出错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不敢出声,于是,每看到他一点进步,我就及时地进行表扬他,并鼓励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大大地表扬他,没几天,我就发现Eric变了好多,自信了,也乖了,中午起床后,自觉地帮小朋友放椅子,然后坐的端端正正地坐好……
Richard是个在各个方面表现都很棒的孩子,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被当作榜样。一天,正在玩单双足跳,小朋友告诉我Richard在哭,我走到他身边问他怎么了,他伤心地对我说, Tommy原来在他后面,后来跳到他前面了,我很奇怪,因为这件很平常的事,怎么就那么伤心呢!而Richard的妈妈也向我们反映,Richard在家里喜欢下棋,但是只要赢。我不仅反思:是不是平时老师对他有过多的表扬让他有了太多的优越性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使我渐渐认识到孩子适当地给点批评也是很必要的。虽说“好孩子是夸说出来的”,但一味地表扬孩子,容易使孩子养成自负、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受不得一点挫折,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该给哪些孩子批评还是表扬,都要因人而异,同时,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 本帖最后由 晓辉 于 2008-7-3 22:12 编辑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