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楹联家协会:春联市场千篇一律已失去特色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16:48
标题: 楹联家协会:春联市场千篇一律已失去特色
楹联家协会:春联市场千篇一律已失去特色


稿源: 黑龙江晨报        



    年货里最能展示中国文化底蕴的莫过于春联。记者在走访了哈尔滨市南极百货批发市场、道外南勋街的春联批发集中地及部分超市后发现,春联里半数以上字句是“财运”,部分春联里直接使用金玉等字来表现对财富的追求。对此,哈尔滨诗词楹联家协会表示,如今的春联流于形式,其用语也日渐雷同,毫无特色。   

    记者在走访了几家批发商后发现,今年春联市场较往年虽多了点金色,但价格还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上。一副1.3米的对联价格在2元左右,稍大些的三四元钱。但无论样式和价格如何变化,其内容多雷同。

    香坊区的一家超市里,摆放在专卖区里的对联少说也有百余幅,但从字句上细看,只有20种不同的对联,其内容雷同的还真不少。“好日子红红火火,和顺家平平安安”、“平平安安幸福家,红红火火好日子”……翻来覆去的就这几句。“现在的对联内容越来越俗了,不是话里有金,就是样式上添金。过年楼上楼下一看,这春联的内容和样式几乎都差不多。想买副称心的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市民李女士在众多春联里,挑了一副:年年如意新春乐,岁岁平安合家欢。“词句简单明了,寓意也不错。”

    走进道外区南头道街一家批发对联福字的门市房,烫金对联、闪光粉对联,红红的对联上题写着金光灿烂的字,倒是挺喜庆的。“选选吧,都是今年新货。”商家热情地迎了上来。记者仔细看时发现,这里的对联样式多以烫金和撒金的为主。不仅样式是金灿灿的,就连对联的内容也流露着金玉财气。“安居乐业兴隆地,堆金积玉吉祥门”、“事事好运步步高,天天进财年年富”、“大财源与日聚增,好生意天长地久”……满眼金灿灿的对联,看时间久了让人们的视觉都有点疲劳。

    在看了市场上的部分春联后,哈尔滨诗词楹联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杨克炎讲,传统对联要求上下联音顿相同、相对的词语性质同一;其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但主要是迎春接福,表达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望、希望。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春联不仅不符合春联的基本要求,其祝福内容也趋于利益化,多以求财转运等为主。相对于以前春联的“求异”,如今的春联流于形式,千篇一律的语言毫无特色。

    杨克炎说,在协会刚成立时,也曾有些生产对联的厂家找到协会,希望题写一些传统春联,但市场反响并不是很好。如今的春联早已成为人们过年时门前张贴的“吉利话”。根据他对春联的理解和要求,目前春联市场上有几幅对联还是比较好的,如“迎新春吉祥如意,接鸿福富贵平安”、“花开富贵迎百福,竹报平安纳千祥”。

    在采访结束时,杨克炎将一幅新题写的春联献给广大市民:“平安幸运和谐顺,快乐健康福寿全”,横批:春满人间。(记者 高虹/文 肖劲彪/摄) 

    相关链接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现存最早的春联来自《敦煌遗书斯坦因》0610卷联句:“回回故往,逐吉新来。年年多庆,月月无灾。”因此,春联可以考证来自唐朝,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朱元璋微服出城经过一户人家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询问时得知这家是阉猪的,未请人代写对联。朱元璋就特地为阉猪人写了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联意贴切、幽默。经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流传至今。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