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俺”妻子好
——赏析网络小说《十五月正圆》中的“石雨”形象并兼论其他
文/麻辣讥士
[attach]4985[/attach] 网络大虾“静默的树枝”新近创作发表了一篇《十五月正圆》的小说(见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490918-fpage-4.html),有位“千年越往事”君专门为其写了一篇文学评论,题为《性爱的外壳,情爱的内核——读静默的树枝新作<十五月正圆>》(见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492593.html)。谁知原作者对评论者的某些分析与结论并不怎么接受,说:“读到这一段,总觉得心里怪怪的。反复拜读,才明白怪从何来——千年先生把夫妻二人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确实突出了‘车前’的父爱。可是这样一来,‘石雨’又成了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好像她就是一门心事的想着夫妻恩爱似的。我也糊涂了。”于是“千年越往事”君就把皮球踢给我,并将我的军说:“石雨是怎样的形象?我不知道。品评女人,我不在行。这个问题还是请麻辣讥士先生回答。”——好象我就是女性研究专家似的!
既然“和尚撞钟——名声在外”了,那我也不却“千年越往事”君的意思,就把话题接过来说说吧。首先表明我的观点:我依然坚持自己对女性的一贯好感,完全不同意“千年越往事”君在他的评论中把“石雨”看成是一个专注于“性爱”或“情爱”的女人。
我在对“千年越往事”君的评论文章的第一时间跟帖中,简明扼要地表达了我对“千年越往事”君评论文章的看法:即“对内容的品析言之有理,对主题的提炼须再推敲。”
从“千年越往事”君评论文章的标题来看,把作品的主题定位于“性爱的外壳,情爱的内核”,我总觉得有点意犹未尽。虽然评析条条在理,甚至丝丝入扣,并且是以分析“性心理”为突破口,通过一种新颖的视角,揭示了男女主人公那种由“性爱”到“情爱”的升华过程。但我认为还是只流于一种表面现象,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小说创作者在《十五月正圆》中通过这么一家人的“生活截面”,到底是为了表现什么?
“千年越往事”君认为:是为了表现男主人公“车前”的“对祖国的热爱、对他人的友爱、对儿子的父爱,对妻子的恩爱……”。这些分析与概述都不错,我完全同意!可是,对于作者在文中刻画和塑造的女主人公“石雨”这一“妻子”形象,又是为了表现什么呢?“千年越往事”君在他的评析中没有回答。尽管没有作出回答,但从“千年越往事”君的评论文章来看,里面大量使用加了兰色的文字,通过突出引文的方式,实际上还是把“石雨”的妻子形象作了如下提示——对丈夫温柔、对性爱渴求。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难怪原作者“静默的树枝”要产生疑问的:“读到这一段,总觉得心里怪怪的。反复拜读,才明白怪从何来——千年先生把夫妻二人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确实突出了‘车前’的父爱。可是这样一来,‘石雨’又成了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好像她就是一门心事的想着夫妻恩爱似的。我也糊涂了。”
下面,我就不再对别的方面展开谈了,只着重就“石雨”——这一让我喜爱的“妻子”形象谈谈个人的审美感受。
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我采用一种笨办法,即把小说原作中所有描写“石雨”的句子(包括语境)都按原文顺序摘录如下:
语境①:
……电视里正在播放着“今宵月正圆”中秋晚会,石雨和一多却坐在阳台上看月亮。
看到车前的身影,车一多一下子冲过来,扑进车前的怀里:“爸爸!”
车前傻呵呵地笑着,石雨依然是那样朴实,不知所措地站在旁边,眼里满是怜爱和幸福。
语境②:
“中秋节放三天的假,明天还有一天,不上学。”一多调皮地摇晃着脑袋。
“别闹了,一多,爸爸刚回来,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苦,也累了,让他洗个澡,早点休息吧。”石雨一边心疼地说,一边走进浴室给车前调好水温。
洗完澡,车前躺在沙发上,车一多凑上来,悄悄地说:“我今天要和你们睡在一起。”
“不害羞,这么大的男生,还要和爸爸妈妈睡。”石雨笑着说。
语境③:
“你先去睡吧。爸爸累了,休息一会儿,半夜两点就要走。”车前对着一多说,其实是在给石雨传递信息。
石雨娇羞嗔怪地瞟了车前一眼,催着一多:“听话啊,滚回你自己的房间!”
“不!我偏要跟你们一起睡!”一多很倔强,天真地说着,一边把车前拖上床。
语境④:
听这话,车一多一个鹞子翻身,挣脱车前的怀抱:“爸爸,你累了,你先睡,我给你捶背。”说着,雨点般的拳头落在车前的肩上、背上、腰上。
“不要捶,不要捶,你越捶我越累。”车前哭笑不得,无助地望望石雨。
“一多,不要调皮,快睡,叫爸爸给你讲故事。”还是石雨有办法,以前只要一讲故事,车一多就呼的鼾儿的睡着了。
语境⑤:
谁知这次不同,一多好像丝毫没有睡意,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从前从前货死人。”货,是本地方言,欺骗的意思,一多不知从哪里学到这句俗语,“我不听从前,我要你讲在南河的经历。”
石雨悄悄地碰了车前一下,意思是说我们都不理他,看他能坚持多久。
语境⑥:
一多终于慢慢地闭上眼睛。
客厅的闹钟敲了一下,语音报时:“现在时刻,早上一点整。”
车前一把搂住石雨。谁知,一多一下子睁开眼睛:“Please go on,接着讲!”
车前连忙放开手,石雨撇撇嘴,无可奈何地望着车前。
语境⑦:
窗外,飘来邻居家的电视里传出的歌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车前用他满含沧桑的一副老嗓子也跟着和唱。
一多再次闭上了眼睛,慢慢地发出轻微的鼾声。
车前对着石雨眨了眨眼睛。
“一多,一多。”石雨不放心,试探着轻声呼唤了两下。车一多没有回答,嘟哝了一句什么,翻个身,又响起了均匀的轻鼾。
灯,一下子熄灭了,月光,趁机从窗外倾泻进来,床头床尾铺满一地的清辉。
石雨的柔情,恰似今晚的月光……
将上面这些全部罗列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原作中虽然没有任何一处对女主人公“石雨”进行肖像与外貌描写,但从作品对“石雨”的神情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比喻描写、细节描写中,我相信大家肯定能够感觉到,“石雨”这一妻子形象,至少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美质:即“勤劳朴实”、“温柔体贴”、“善解人意”、“通情达理”……总之是一位“秀外慧中”的“贤妻良母”。
家中有了一个这样的妻子,莫说丈夫在外能够安心扑在工作上,就是再多一些“100个日夜”,心里也是踏实的!难怪作者在文中这样描写道:“整整100个日夜,这个对工作充满激情、自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年汉子也累得快趴下了。不过,累归累,一想起远在家中温柔的妻子和调皮的儿子,车前躺在简易板房里的行军床上,常常半夜从睡梦中笑醒。”我认为,这里绝非是在简单地表现一种“性爱”或“情爱”心理,恰恰相反,而是在间接地表现其夫妻情感基础的坚实、从侧面描写妻子的贤淑可爱和儿子的聪慧喜人……这些才是男主人公“对工作充满激情”的精神动力,也是他勇于担当“志愿者”,亲自率队到“千里之外”搞灾区重建而乐在其中,“常常半夜从睡梦中笑醒”的心理基础!同时,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也客观地展现了男主人公那种“身在外而不花心”的模范丈夫所应有的品质:即自觉做到公开场合与隐密场合一个样、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一个样、“领导”(通常喻指“妻子”)在身边与不在身边一个样,不仅在身体上不出轨,即使在精神上也不出轨。如此好男人的背后,必然有一位好女人。这就是我品读这一细节得出的结论!
而“千年越往事”君品读这一细节的感受则是:车前在万般的辛劳中,“一想起远在家中温柔的妻子和调皮的儿子,车前躺在简易板房里的行军床上,常常半夜从睡梦中笑醒。”(其实,“妻子的温柔”是主体,“儿子的调皮”是陪衬。)我们不难想象他的孤枕难眠。这一点,从“车前嘴里说着十分想念孩子的话,心里最想念的还是孩子他妈”这一句得到印证。——这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呀!为避免本文跑题,这里就不与“千年越往事”君纠缠对此处的理解孰是孰非了。
通过对作品的慢慢品读与细细感受,我眼前逐渐浮现出的是一个崇高形象——妻子“石雨”。她在丈夫长达“三个多月”不在家的情况下,独自抚养和教育儿子“车一多”,肯定还要上班做自己的工作,如此忙里忙外的,在文中没有见她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怨言。就是在丈夫“要到北方的一座小城去押运一批救灾物资,正好在家乡的县城转车,同行的老校长说今天是中秋节”,让其“回家小聚”几个小时的短暂时间里,妻子“石雨”所做的也就是告诉孩子:“别闹了,一多,爸爸刚回来,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苦,也累了,让他洗个澡,早点休息吧。”“石雨一边心疼地说,一边走进浴室给车前调好水温。”随后,便是反复催促儿子早点去睡,好让丈夫好好休息一下。如果要说这里没有丝毫的“性”的欲望,那也太不符合人性了,但从文章的描写中,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妻子对丈夫的那种脉脉温情、深深体贴与浓浓关怀。她知道丈夫这“三个多月”来,“带着20多名志愿者”,在“千里之外”搞“恢复重建”,肯定是累坏了。小说开头就明确地交代道:“晚上8点半,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车前拖着疲惫的身子终于回到家里。”作为妻子能第一眼就看出丈夫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的,表明妻子平时是一个多么细心与聪慧的人呀!丈夫此时最需要的是休息、抚慰和妻子的支持!个人暂时的苦累比起灾区百姓的苦难来,是微不足道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妻子没有在丈夫一进门就唠唠叨叨地倾诉一个人在家劳累与委屈的满腔“苦水”,甚至一晚上都没有主动地挑逗和纠缠丈夫来温存自己(这也是我和“千年越往事”君在理解上的最大分歧点)。如此贤良淑德、秀外慧中、温柔体贴、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女人呀,谁娶了你谁真有福!
当然,文章作为一个整体,作者在作品中除了花了大量笔墨刻画了丈夫“车前”和妻子“石雨”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之外,还刻画了一个小人物——儿子“车一多”。大家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这是作者为了凑起一个“三口之家”而临时拉来的“配角”或“群众演员”,其实,正是因为有了儿子“车一多”的存在,不仅让男女主人公的家庭显得更完整、更和谐、更幸福,而且也使作品的思想内涵显得更丰富、故事情节显得更有趣。有了儿子“车一多”这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就既可从另一个侧面反衬出妻子在丈夫不在身边的漫长日子里,独自支撑一个家是多么的艰辛与劳累;又能从丈夫在外心有所系、夜有所梦的细节中,看出儿子“车一多”平日是多么的乖巧可爱,从而衬托出“车前”不论作为丈夫还是作为父亲,都是那么的具有责任感。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丈夫“车前”居然还离家别子地担任“志愿者”,到“千里之外”帮助自灾区学校搞重建,其高尚的行为与崇高的思想以及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岂是用一种“性爱”或“情爱”所能概括得了的?
再拿文中一带而过的那位“同行的老校长”来说,他也并不是一个多余的人物形象或“道具”。我们从他安排“车前”夜晚抽出身来,让其“回家”同妻儿“小聚”几个小时的细节,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位“同行的老校长”是多么的体恤和关怀下属啊!若能跟着像这样以人为本、重视人性、颇有人情的领导干,跑腿或卖命,累死也心甘情愿!
我最不认同“千年越往事”君在他《读静默的树枝新作<十五月正圆>》中的观点的,就是他把一切都纳入到“性爱的外壳,情爱的内核”这个几乎是纯生理、纯心理的框架中,而忽略了有些可能存在着的更高层面的东西——比如真、善、美。大家看小说是用这样的描写来开头的:“晚上8点半,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车前拖着疲惫的身子终于回到家里。”此情此景,如果单纯是把丈夫“车前”看成是回家来履行丈夫义务,为了满足夫妻俩的生理需要,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如果要真是那样的话,“车前”一定会手忙脚乱地抓紧时间完成“家庭作业”,绝不会把“春宵一刻值千金”给轻易浪费掉。然而,在“小别胜新婚”的情景下,文中的男主人公又是怎么做的呢?在儿子反复要求给爸爸“捶背”的过程中,他直说“不要捶,不要捶,你越捶我越累。”同时,不惜“故伎重演,故意放慢语速,一边思考着故事情节,一边用低沉的声音准备讲述嫦娥与后羿的故事。”在一再不能满足儿子要求的情况下,他“决定放弃所有的努力,好好地陪一陪孩子”,“用他满含沧桑的一副老嗓子”跟着从“邻居家的电视里传出的歌声……和唱”,直到孩子在无比满足之中悄然入眠。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丈夫对妻子的一份关爱——能帮忙照顾儿子一下就照顾一下,而且也看到了丈夫对儿子的一种疼爱——想方设法逗其高兴。当然,当这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夫妻间该发生的事可能发生了(但不敢肯定,因为小说在这里写得实在太美,只能请大家去联想和想象)。作者描写这些情节,并没有将“性爱”升华为“情爱”,而是在一种十分自然的情景中,将“性爱”与“情爱”有机融合在一起,全无矫揉造作、虚以委蛇之感,它为我们展现的不是那种一心公而忘私的“高大全”式的虚假人物形象,而是一个既博爱(甘当“志愿者”去为灾区服务),又真情(关爱妻子、疼爱孩子)的有血有肉的平凡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最后从作品的标题——“十五月正圆”来看,我认为也反映出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十五月正圆”在文中不单是交代时间背景、起着一种营造典型环境的作用,更是蕴含象征意义、起着一种升华主题的作用。“十五”正是月圆之夜,也是万家团聚的日子,可“车前”这一家人,却要在“月正圆”的时刻惜别——去赶那“凌晨3点多钟的火车”。到此时此刻,我们也没听到“车前”说一句怨言悔语;在此情此景,我们也没见到“石雨”露一丝忧态愁情。由此可见:男主人公当志愿者是真心真意,女主人公支持丈夫是无怨无悔!这“十五月正圆”,不正是象征着“车前”“石雨”以及那“同行的老校长”和所有去灾区的“志愿者”的人品“高洁”与精神崇高吗?
赏析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套用一首“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名,借文中男主人公的口,替他传达一句最朴实、最真情的心里话:谁不说“俺”妻子好!最后用下面改编了的歌词来结束本文——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汶川;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不怕辛苦劳累留守家里边,
我甘当志愿者到灾区搞重建。
你默默奉献任劳任怨令人赞叹,
我要以行动去做丈夫中的模范。
幸福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
结婚证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8-10-3 22:17
不要嘲笑怀抱僵蛇的农夫
——对一种教育观念的反思
麻辣讥士/转自《教师博览》
一天晚上,去朋友家玩,朋友正在给他4岁的儿子讲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便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寓言《农夫和蛇》。我插话说:“这个寓言不好,不宜讲给小孩听。”朋友笑问为什么,我解释道:“至少有这样几个理由,其一,农夫的做法有些不妥,但保护动物的观念却应该提倡,我们至多告诉孩子在遇见冻僵的蛇时,采取适当的保护办法。其二,从寓言所喻指的角度而言,《农夫和蛇》的背景显然离我们这个时代很远了。我倒不是说现代世界已天下太平,人与人之间一国和气,善良的人们不再需要提防坏人的暗算,而是说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更需提倡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帮助。其三,我们如果过多地给孩子讲《农夫和蛇》之类的故事,肯定会在他们心里造成浓重的阴影,觉得世人皆不可随便信任,到处都是陷阱和阴谋,连好心好意帮助人也会招致莫名的灾祸。要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整个社会就会高墙四立,压抑的气氛和自私的品格会主宰着每一个人的心胸,最终受害的也是每一个人,这样的教训其实已经不用多说了。
蛇不会主动伤害人类,蛇对人的侵害肯定是它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某种危险状态,这已是生物学上的常识:这种常识(同样适用于老虎、狼、豹等所谓的危险动物:何况与人类多年来给它们的伤害相比,它们对人的危害是何等微不足道。我们现在出版的太量少儿读物和电视台播出的动画片中,依然习惯于把它们作为反面角色来表现,最后的结果也总是遭到了灭亡的下场。譬如流传甚广的少儿动画片《金刚葫芦娃》,就东施效颦般模仿《西游记》,将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人形怪物“葫芦娃”作为正义和力量的化身,而大自然真正的主人如蛇、蝎子、蛤蟆、乌龟等竟成了可恶可恨的“妖精”。动画片《西游记》,虽较先前的同类节目有所进步,但对某些动物的憎恶情结依然存在。这当然不只是环保教育层面上的问题。谁乐意在自己作品中把某一类动物作为反面角色,是他自己的自由,动物们也不会像人一样同他打名誉官司。问题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欠缺的不是相互争斗相互算计的技巧,而是欠缺理解、怜悯和扶持,欠缺爱的教育。这一点,我们甚至还不如古人做得好。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人都知道,吴承恩笔下“妖魔鬼怪”化了的各类动物,并不尽然丑恶恐怖,倒多是些可爱可笑的角色,有时还极富人情味。所以整部小说充满游戏色彩,饶有趣味,读者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也会对人性固有的弱点会心一笑,并持宽容的态度。而今人依此改编的各类影视剧,却处处充斥着逼仄陈腐的说教气,把神奇壮丽的大自然描绘得险象环生,危机四伏,“斩妖斗魔”,踏平坎坷,成了创作者津津乐道的主题。妙趣横生的故事,对人性充满着善意理解的故事,就这样被篡改了,并不断地播放给不明真相的孩子们看。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邪恶仍然会长期存在,教会孩子抗争邪恶也是我们教育问题中的应有之义。但这种正义的教育与爱的教育并无任何矛盾的地方,而是相互补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的。没有正义的爱与没有爱的正义同样不可思议。唐僧一再放过白骨精固然糊涂,但并不值得嘲笑,万一那村姑老妇真是好人呢?他宁可让自己冒生命的危险而三次放走白骨精,这里面就没有让人感动的东西吗?历史上,不是有许多“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的“英雄好汉”吗?境界之高下显而易见。我们更不可嘲笑那位把蛇抱进怀里的农夫。苏醒后的蛇对人的危害,农夫不可能不知道,但他一定是个把爱看作高于生命的人。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8-10-3 22:23
启示我们要学会从另外的角度去看问题!
如何解读文本?如何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的确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8-11-5 13:24
标题: 中小学最怕“懂教育”的家长
“新老师没有教学经验,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孩子当实验品?”
在北京一所小学,家长代表坐在会议室,一句接一句质问校方。该校一位副校长向记者介绍,三年级的一个班换了位新毕业的老师。这招来了家长的一致反对。
记者最近在一些中小学采访的时候,总能听到这样的反映:“现在家长干涉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且越是好学校,对老师的反映就越集中。
那位副校长很无奈,她认为新教师虽然没有教学经验,但是知识丰富,理念新,有热情。这些都是很宝贵的东西。而且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孩子接触不同的老师是有好处的。
“现在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干扰太多了。很多是因为家长不忍心看到孩子遭受一点点挫折,只要孩子回家表现出一丝不高兴,家长就会详细询问。如果是因为在学校遇到什么事,家长就会找老师。”这位副校长说,学校欢迎家长参与学校的一些管理,但是过多干涉就不好了。尤其是家长在处理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时,应该冷静对待和尊重学校意见。
在小学,家长干涉学校管理的情况主要集中在换座位、换老师、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如何活动、中午饭菜质量如何、作业内容和数量、出外郊游地点的选择等问题上。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班里的好朋友不是那种学习好、听话的,也会找到老师,要求平时尽量不让他们接触。
“家长管得太细了,有些做法像是在看管幼儿园的小朋友。”一位老师说,一遇到这种家长就很头疼。
类似的情况,在中学也存在。某地一所中学的一个班,因为一段时间内班里课堂纪律有些散漫,在整个年级的总体成绩下滑许多。于是这个班的家长代表找到校长,要求每天派家长代表跟班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协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
在得到学校的同意后,每天都有一两名学生家长坐在班级的后面听课,甚至这个班的班会家长也派代表参加。
许多老师对此很有意见,他们认为家长定期到学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与老师交流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上进是可以的,但介入太多,就等于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还有的老师认为,家长的一些极端做法,是对老师和学生不信任,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班里的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的父母对学校干涉太多,尤其是谁的家长要是坐在后面听课,这个同学感觉一整天都不自在。但是家长依旧认为这种方式挺好,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课堂纪律等。
河北省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说,现在家长的知识水平确实和原来相比有很大区别。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大家都是从现行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了解学校情况,而且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主动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因此,他们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意愿越来越强。但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非教育专业工作者,对于教育本身的具体做法还是不太了解。
在一次面向家长的讲座上,主讲者说:“作为家长,不要对学校和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横加干涉,不要强求学校和教师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在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只是助手、配角。”
(记者 李新玲)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8-11-5 13:28
孩子怎样成长才是有出息?
有个叫刘继荣的先生给我们讲了下面一个故事(原载2008年5月27 日《新民晚报》):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节日里,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十二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
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也极为尴尬。
其实,我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可到底是个孩子,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三十三名。便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时候,两个小男孩,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至下车,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我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
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心里,竟是蓦地一暖。
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
听了上面的故事,当老师的、当家长的,有何感想呀?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8-12-14 10:38
瑕不掩瑜 美在人品
——重新认识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
文/麻辣讥士
(注:本文已刊发在华中师大《文学教育》杂志2008年第12期)
一 前 言
[attach]6469[/attach]不论是在课程改革前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课本中(第2册第4课),还是在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课本中(第5册第2课),都选用了19世纪末期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契诃夫的一篇杰出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作为课文。该篇小说的中文译本原载汝龙译的《契诃夫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在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高中教材时作了一些删节。对于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删节本,虽然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有“三不”:一有不该删掉的精彩之笔,二有不可忽略的荒诞手法,三有不应小觑的亮点人物。但不管怎样,目前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我用来探讨与鉴赏的文本基础,依据它就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 本 论
截止目前,我所发现的人们对经过删节的、或未经删节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所有评论,却是异乎寻常的一致。尽管不乏一些对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别里科夫”之死表示同情之声,但几乎没有见到一人能从正面来发现和肯定这个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优点,基本上是一边倒地持全盘否定和彻底批判的态度。综合所有分析、鉴赏与评论文章中的观点,就是认为“别里科夫”这个人物不仅在性格、行为上非常之“怪”:胆小、多疑、孤僻、怕招是非、自我封闭、看不惯新事物、社交能力差、死爱面子等;而且在思想、政治上非常之“坏”:保守、顽固、反动、害怕变革、苟且偷安、反对进步、助纣为虐、甘当沙皇专制统治的帮凶、走狗和鹰犬,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和卫道士……总之,在绝大多数的分析鉴赏文章里,都认为文中的这个中学外语教师“别里科夫”是一个活着令人十分厌恶、死了让人“大快人心”(引号中的文字引自课文原文)的人。
果然如此吗?我在反复、深入地阅读了课文文本之后,发现上面的所言中,除了对“别里科夫”的性格的概括比较恰如其分外,对人格的定性则都是子虚乌有!因为对“别里科夫”的性格概括,都能在课文文本中找到对应的细节与描写,而对“别里科夫”的人格定性,则在课文文本中根本找不到一处可以对应的细节与描写,充其量只能找到一些牵强附会的蛛丝马迹,而且必须经过上纲上线式的“联想”才能给“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贴上诸如“顽固、反动、帮凶、走狗和鹰犬……”之类的政治“标签”。我认为这不是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而是文学鉴赏和语文教学中的大忌。解读课文文本,应突破传统教参资料和固有结论的束缚,既要紧扣文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要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这样才能思维创新,独树一帜,发前人所未发,言时人所未言。
课文中有这样的描述:一个极端自我封闭的人,一个极其胆小怕事的人,一个死了让人们“大快人心”的人,却不仅竟然会有“校长太太”这样身份尊贵的人对他另眼相看,出面“尽力撮合”给他做媒人,为“别里科夫”的恋爱与婚事牵线搭桥;而且竟然还有一位容貌“长得不坏,招人喜欢”、活泼开朗而健康、且父亲做着在当时属于高级别的“五等文官”、家里又“有田产”的优秀女人“华连卡”对“别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并一直与“别里科夫”保持交往。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中的描写和交代来看,尽管最后“别里科夫”跟“华连卡”的婚事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华连卡”瞧不起“别里科夫”,也不是“华连卡”抛弃了“别里科夫”。相反,却是“别里科夫”不愿意同“华连卡”继续交往下去了,是“别里科夫”把“华连卡”从自己的视线中彻底清除出去了——“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由此可见,“别里科夫”应是一个颇有气概、敢于决断的堂堂须眉!
我认为,如果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不刻意地要把“别里科夫”装进某种“套子”里,咱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者就从人性的角度来体会,就不难发现在语文教材删节本中的这个“别里科夫”人物形象,不论是在课文中还是在现实中,都不是一个让人厌恶的一无是处的人。虽然在“别里科夫”身上确实存在着许多让大家所不喜欢的性格缺点,如胆小、多疑、孤僻、怕招是非、自我封闭、看不惯新事物、社交能力差、死爱面子等,但我看来,此人的本质并不坏,而且在“别里科夫”身上,其实还蕴藏着令今天的人们也要敬佩的不少优良品质呢!下面,让我们走进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用具体情节和细节来佐证。
1.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文中这样写道:“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别里科夫”在这个中学任教了“足足十五年”,而在这“十五年”中,因病早退,“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文字描述虽然简洁,却在我眼前勾勒出了一位“十五年”中从不迟到早退、勤恳敬业的教师形象!
2.生活态度严谨而有条理。小说开头这样写道:“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一个平时注重生活细节、严谨而有条理的人,必然会在学校里对学生也是要求极其严格的。
3.循规蹈矩,遵纪守法。文中第2自然段这样写道:“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由此也可知道,“别里科夫”的自我封闭的孤僻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被当时社会的环境和现实所逼迫,不得已而已。
4.为人行事谨慎而又有思想主见。文中第2自然段中有这样的描述:“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这表明“别里科夫”对当时的沙皇政府并不是完全信任的,尽管他不得不“屈从”于沙皇政府的淫威和高压政策,却丝毫不“盲从”,根本不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去助纣为虐……
5.心地善良,虽有防人之心却无害人之意。这一点在文中表现得尤其充分,略举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在教务会议上,……他说什么不管男子中学里也好,女子中学里也好,年轻人都不安分,教室里闹闹吵吵——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这里虽然表现了“别里科夫”性格中胆小怕事的一面,但同时也表现了“别里科夫”希望息事宁人的一面,他根本没有思量着怎么去偷偷地向政府当局告密、打小报告、写举报信,而是极力地试图掩盖学校和教室内发生的一些严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事情。这两句“只求”:“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充分体现了“别里科夫”的心地善良,虽有防人之心却无害人之意。
——“别里科夫”“到柯瓦连科家里去”,想找女朋友“华连卡”交换一下思想认识,却逢“华连卡不在家”,只碰到她弟弟“柯瓦连科”。“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他解释说:“我上您这儿来,是为要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我烦恼得很,烦恼得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我认为,“别里可夫”的这番解释与表白,态度是真诚的而非虚伪的。若从负面的、否定的角度来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胆小怕事、急于撇清自己的表现。但如果从正面的、肯定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种非常顾及他人、怕无端无故的绯闻影响了“华连卡”的名誉而自觉、主动地维护他人的表现。这不是一种心地善良又是什么?听听“别里科夫”那坦荡的宣言:“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我认为,这话绝非是一种虚伪和自我表扬,应该说明“别里科夫”在平时的生活中,的确是一个生活作风严谨而又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否则,怎会有“促狭鬼”要画想出他洋相的漫画呢?再说了,一个生活放荡、作风轻浮的“花心萝卜”,怎会入“校长太太”的法眼,居然要“尽力撮合”他跟“华连卡的婚事”呢?
——“别里科夫”同“华连卡”的弟弟“柯瓦连科”的一段对话:“另外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谈一谈。我在这儿做了多年的事,您最近才来;既然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事,我就认为我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子!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这段诚恳而近乎推心置腹的话语,既可以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在反对新事物,也可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在政府当局的高压环境中能够自觉安分守己,自我保护意识强;更可以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对身边亲人的关心和提醒,仍是出于一种良好的动机和真诚的善意。总之,这个细节不能被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在充当沙皇专制统治的帮凶、走狗和鹰犬……
6.做人做事光明磊落。当“别里科夫”与人发生争执之后他这样说道:“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 明人不做暗事,即使要向校长汇报,也是事先公开地告诉对方。这哪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小人告密行为呢?
7.自觉尊重他人、自觉维护领导的威信。文中写道,“别里科夫”对“华连卡”的弟弟说:“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么?”在跟比自己年龄小的舅弟讲话中,“别里科夫”使用的是敬称“您”。当“华连卡”的弟弟不讲理地说道:“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此时,“别里科夫”仍然是用十分客气的语气讲话:“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不能再讲下去了。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重才对。”在句中,“别里科夫”始终使用敬词“您”来称呼舅弟,而且结尾那句“您对上司应当尊重才对”,是在学校领导不在场的情况下说的,因此根本扯不上是想拍领导的马屁。我认为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自觉意识,而非是一种奴性的表现!
8.时刻注意保持形象风度和自我尊严。不管旁人是用怎样的目光来看待自己,反正“别里科夫”是时刻自己把自己当人的。文中这样描写道:“别里科夫”在与舅弟发生争执的过程中,被舅弟“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好一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模样!
再从文中那句“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来看,表明“别里科夫”还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都很正常的男人。正因为“别里科夫”拥有诸多的优良品质,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都很正常的男人。所以“别里科夫”能被“校长太太”所器重,并“尽力撮合”他与“华连卡”的婚事,而且能使容貌与家境俱佳的“华连卡”对其产生好感,成为“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这些都绝非是无缘无故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虽然有着严重性格缺点但又拥有诸多优良品质的人,竟在与“华连卡”分手只“过了一个月”就死了。我们从课文里提供的信息看,“别里可夫”不是从楼上滚下来摔死的,不是自杀的,不是他人谋害的。像这样死得不明不白的,而且死后竟让他的同事们感到“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心中不禁产生一种悲凉之感。我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那段发人深省的话:“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对于“别里科夫”之死,到底属于哪一种悲剧呢?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是先天的性格弱点造成的,还是后天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能不引人深思。要找原因的话,还是不能脱离作品文本。小说在开头的第1自然段中这样写道:“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由此看来,“别里可夫”的所有性格缺点应都是后天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我从未删节的契诃夫原作中读到了这样一段描述:别里科夫“回到家里,首先收走桌上华连卡的相片,然后在床上躺下,从此再也没有起来。三天后,阿法纳西来找我,问要不要去请医生,因为他家老爷出事了。我去看望别里科夫。他躺在帐子里,蒙着被子,一声不响。问他什么,除了‘是’‘不是’外,什么话也没有。他躺在床上,阿法纳西在一旁转来转去。他脸色阴沉,紧皱眉头,不住地唉声叹气。他浑身酒气,那气味跟小酒馆里的一样。”我由此推断,“别里科夫”应是死于极度的精神抑郁症。联系作品的前文来看,“别里科夫”所产生的极度精神抑郁症完全是由“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加之不被身边的亲人和同事们所理解,以至精神崩溃而对人生失去希望造成的。如果说别里科夫“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能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甚至使“全城都受着他辖制”,让“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那么,在“别里可夫”死后,一切都会改变吧?然而大家“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这说明,并不是“别里科夫”给周围的人造成了压抑和不自由,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给所有的人造成了压抑和不自由。作家契诃夫在小说结尾有一句“画龙点睛”的议论非常发人深省:“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推翻那个社会,彻底改变那种扭曲人性、窒息生命的现实环境。我想,作为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塑造“别里科夫”这个拥有诸多优良品质的人物形象,并将这种“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其真正目的应是在批判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现实以及沙皇专制制度,而不是在批判“别里科夫”这样一个有着严重性格缺点的个人。
三 结 语
综上所述,从整个文本中的信息来看,“别里科夫”身上的缺点是次要的,集中反映在性格上;而优点则是主要的,集中体现在品质上。瑕不掩瑜,美在人品,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即使放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也只是一个有着严重性格缺点但又拥有诸多优良品质的人!对于他的死,我们应给予的是深深的同情而不是鄙夷和嘲笑。当人们都能理解和宽容一个有着严重性格缺点的人,同时又都尊敬和热爱一个拥有诸多优良品质的人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是否会显得更和谐而美好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别里科夫”只是我眼中的一位“哈姆雷特”。我无意把自己对“别里科夫”的这种重新认识强加给他人,奉呈本文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启发大家思考:想一想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中,除了教育理念、教材编排、教学方式等方面要与时俱进外,在人文思想、解读视野、研究方法等方面是不是也要与时俱进呢?否则,老师总在课堂上人云亦云地老生常谈,自己不感到乏味学生也觉得无味呀!
【后附原作】
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第2册第4课
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5册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
作者:(俄)契诃夫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看到有个告示禁止中学学生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了。但是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每逢经过当局批准,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部,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或者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他说什么不管男子中学里也好,女子中学里也好,年轻人都不安分,教室里闹闹吵吵——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他认为如果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那才妥当。您猜怎么着?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到后来把他俩开除了事。我们教师们都怕他。信不信由您。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我们这儿的太太们到礼拜六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听见;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通宵做恶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恨;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
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有一个新的史地教员,一个原籍乌克兰,名叫密哈益·沙维奇·柯瓦连科的人,派到我们学校里来了。他是带着他姐姐华连卡一起来的。后来,由于校长太太的尽力撮合,华连卡开始对我们的别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了。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怂恿总要起很大的作用的。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况且,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尤其要紧的,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
但是华连卡的弟弟从认识别里科夫的第一天起,就讨厌他。
现在,你听一听后来发生的事吧。有个促狭鬼画了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下面缀着一个题名:“恋爱中的anthropos。”(“anthropos”是希腊语“人”的意思)您知道,那神态画得像极了。那位画家一定画了不止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里的教师们、神学校的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儿,全接到一份。别里科夫也接到一份。这幅漫画弄得他难堪极了。
我们一块儿走出了宿舍;那天是五月一日,礼拜天,学生和教师事先约定在学校里会齐,然后一块儿走到城郊的一个小林子里去。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
我甚至可怜他了。我们走啊走的,忽然间,柯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
“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
他俩走远,不见了。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他站住,瞧着我。……
“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快活活地玩一阵好了。”
“可是这怎么行?”他叫起来,看见我平心静气,觉得奇怪,“您在说什么呀?”
他似乎心里乱得很,不肯再往前走,回家去了。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他没吃午饭。将近傍晚,他穿得暖暖和和的,到柯瓦连科家里去了。华连卡不在家,就只碰到她弟弟。
“请坐!”柯瓦连科冷冷地说,皱起眉头。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
“我上您这儿来,是为要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我烦恼得很,烦恼得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
柯瓦连科坐在那儿生闷气,一句话也不说。别里科夫等了一忽儿,然后压低喉咙,用悲凉的声调接着说:
“另外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谈一谈。我在这儿做了多年的事,您最近才来;既然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事,我就认为我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
“怎么见得?”柯瓦连科问。
“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子!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昨天我吓坏了!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您到底要怎么样?”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放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么?”
“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
别里科夫脸色苍白,站起来。
“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不能再讲下去了。”他说,“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重才对。”
“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柯瓦连科问,生气地瞧着他。“请您躲开我。我是正大光明的人,不愿意跟您这样的先生讲话。我不喜欢那些背地里进谗言的人。”
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
“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好了。”他一面走出门道,到楼梯口去,一面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
“报告他?去,尽管报告去吧!”
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
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
“哈哈哈!”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8-12-30 22:43
标题: 重读<荷塘月色>
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原由
——重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注:本文已刊发在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2008年第12期)
文/麻辣讥士
[attach]9885[/attach]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朱自清在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中的首句。多年以来,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和鉴赏者们都是仅仅依据作者在《荷塘月色》文末标注的“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这一时代背景信息来理解和阐释这句话,认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与“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匡双喜:《<荷塘月色>赏析》)有关。过去我读高中时老师是这么讲解给我听,后来我教高中语文时也是这么讲解给学生听。可是,随着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开展和传统思维模式的逐渐被打破,我在重读、重讲这篇散文时,忽然觉得过去的那种解说存在着许多破绽:
一是上述解说与事因时间不相符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而作者写作和发表《荷塘月色》的时间是在“1927年7月”。从4月到7月已有三个多月,如果是因为“4·12”的事变给朱自清的思想造成了“震惊”,从而让他一直处于“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之中的话,那么他一直“心里颇不宁静”,就应该是“这几月”而非“这几天”才是呀?作者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多年,写作《荷塘月色》时,他已在清华大学任文学教授两年,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按说像这样一位长于写作、专于研究的人,该不会在写《荷塘月色》时第一句话就把时间概念弄错了吧?从全文写作风格来看,作者用词讲究、描写精致、所引述的古代诗赋文字准确,因此,完全不可能会把“这几月”笔误成了“这几天”。
二是上述解说与心理常识不相符合。按照文艺创作心理学原理——人的心理往往具有一种投射作用,人的情感往往具有一种弥散作用,创作者往往会在他的作品中“寓情于景”、“景以寄情”(刘熙载《艺概》)。咱们退一步来说,即使朱自清就是因为“4·12”的事变而忧国忧民、郁闷愁苦、悲愤难平,以致“心里颇不宁静”,那么在他的作品中,其描写、议论和抒情,均应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某种抑郁、愤懑或彷徨的情绪变化来,就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那样才是。然而,大家从整个文章中读出和感受到的又是什么呢?按比较权威的解释就是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见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语文》课本第一册课后“练习”)——这显然与正常的心理与情感发展规律相悖。
由此看来,认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受“4·12”事变的影响的原因是说不通的。那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原由应是什么?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比如将相关史料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的真正原由。
要依据相关史料来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话,就必须了解在1927年6月—7月的这段日子里,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什么可能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事?北京城里发生了什么可能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事?清华园内发生了什么可能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事?以及作者家中或个人遇到了什么可能会“心里颇不宁静”的事?可惜这方面的史料真不好查找,仅从目前看到的陈孝全著的《朱自清传》中,基本上没有反映这方面情况的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我从《王国维生平简介》中发现了这样一条信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字静安)曾于1924年冬就任清华大学教授,时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并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1927年6月16日,在北京下斜街全浙会馆举行王国维悼祭大会。这次悼祭会所收到的数百幅挽词挽联尽诉了人们对王国维的悼念和惋惜之情。此外北京的《国学月报》、《国学论丛》以及天津《大公报》等各地报刊还先后刊出《王静安先生专号》、《王静安先生纪念号》、《王静安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等专辑,以示纪念。王国维的死在海外学术界也引起了震惊,日本学者在大阪市召开王国维先生追忆会,王国维的日本友人、学者纷纷到会追忆或著文写诗凭吊……”从这条信息来看,像这样一个发生在作者身边、且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事情,理应成为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由。因为朱自清与王国维当时同为清华大学的教授,他俩之间的亲密关系究竟如何虽不甚明了,但其中一人突然于盛年辞世,作为工作上的同事和专业上的同行(都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定难免会产生悲哀、伤感、痛惜之情。然而我们结合作者在《荷塘月色》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喜悦”之情来看,显然结果又很不合乎情理——这表明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也不是因为此事。
我还从“百度”网上搜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政变”。倘若作者不是因为数月前发生的“4·12”事变而影响心情,那是不是因为“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政变”而影响心情呢?我觉得仍然说不过去。因为作者发表《荷塘月色》的时间是“1927年7月10日”,他不可能把尚未发生的事件和还没形成的心情写进文章里吧!
既然从现有史料中无法探寻到能引起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合理原由,那我们只有采用一种最实际的方法——就是依据作品文本并结合作者生平来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由。
《荷塘月色》这篇美文的线索简明而清晰:作者在一个晴朗的夏夜里,趁着月色到住所附近散步、散心。他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只见那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分别对荷塘和月色进行了令人神往的描绘,不仅将荷塘和月色那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的自然美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而且还通过对江南采莲盛况的回忆与描述,抒发了作者那种沉浸、陶醉于荷塘月色美景之中的喜悦之情,然后作者带着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和愉快的心理平衡返回了家中。
依据文本描述和情感抒发的全过程来看,我把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由判定为怀念家乡、思念友人,似乎比较贴切。这也可从《朱自清传》中找到佐证,我现将文字略加梳理摘录如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1925年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被学校聘来任教。朱自清生活圈子比较狭小,来北京一年多,身边既无家人,也无朋友,生活非常孤寂。他在此期间曾写过一首题为《我的南方》的小诗:“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彷徨,羽毛般的飞扬……”抒发了他对南方家乡的深深怀念。1927年1月,朱自清回扬州老家将家眷接来北京。1927年5月的一个下午,天色还未断黑,他夹着一支香烟伫立窗前沉思着。万里长空如洗,只有几缕白云飘浮着,可在不知不觉之间,天宇被傍晚的黑墨愈磨愈浓,一刹那间,远山与近树都被一层烟霭笼罩住了。于是他心有感触地填了一阙《和李白〈菩萨蛮〉》的词:“烟笼远树浑如幂,青山一桁无颜色。日暮倚楼头,暗惊天下秋!半庭黄叶积,阵阵鸦啼急。踯躅计行程,嘶骢何处行?”抒发了一种孤寂的情怀。同年7月盛暑,天气很热,也很闷。一个晚上,他在院子里乘凉,这时月亮已渐渐升高,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声,已经听不见了,妻子在屋里哄着孩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西院不远处有个荷塘,这是他天天从那里走过的。夜是这样的静,一轮月儿在浮云间缓缓地走着,他猛然想起荷塘,在如此满月的光里,该有另一番景致吧。由是,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过了几天,他把这晚在荷塘边漫游和遐想,写成一篇散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致描写,隐约地流露了自己当时微妙的心境。在那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里,表露了自己对现实感触甚重的情怀,流泻在那画面中的均是他内在思绪的潮踪。这就是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在这段时间里,朱自清时刻都在和现在生活相比,他感到过去和朋友们一起过的那段“山乡水乡”、“醉乡梦乡”的日子,十分有味……
一篇内容本来就不复杂的抒情散文,如果人为地涂抹上一些政治色彩就会把文章主题搞得扑朔迷离。我们从以上摘录的引文中,是不是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在夏夜散步的过程中,由见到荷塘、月色等而触景生情,并联想起自己家乡——江南的采莲民俗以及热闹场景,于是将一腔情思诉诸笔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既排遣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也抒发了自己在异乡找到了一种与故乡相同的感觉的“淡淡的喜悦”呢?而文末标注的“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仅仅只是起着记载文章的写作时间与地点的作用罢了,并没有蕴含什么政治含义和有意提示时代背景的意图。
以上就是我所探析出的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的真正原由——怀念江南的故乡,思念远在南方的朋友!正因为该文的情感基调是“怀念”和“思念”,所以作者在文中即使把月夜下的荷塘及周围的植物、动物、景物描绘得那么生趣盎然、风情绰约,即使把江南采莲场景描绘得那么风流热闹、勾人心魄,但也掩饰不住内心深处的丝丝惆怅与淡淡愁绪——“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也仿佛是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使其氤氲着一种浓郁的诗意,让人读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言以蔽之曰:美!
【下附原作】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世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到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是肩并肩的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得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辩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边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购员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25 编辑 ]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1-10 11:34
2009年1月10日,本站创站300天纪念日。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4-12 10:25
标题: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一)
[attach]8951[/attach]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一)
文/麻辣讥士
管老师的点评文字有两点不足:一是着重在对学生习作的形式方面进行肯定,而没有将思想激励贯穿其中;二是对这篇学生习作的最主要特色——“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没有专门“点”出来进行“评”析,而只把它看作是一种“比拟”修辞手法的运用,这种“点评”显然不够到位的。
“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与“比拟”修辞手法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是通过全篇对某种非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追求,而“比拟”修辞手法只是对某些具体场景或自然物象进行拟人化的比喻、夸张与描绘。前者是整体性的,后者是局部性的;前者是思想性的,后者是感染性的。
至于在习作点评中特别突出地肯定学生习作的“标题精巧、结构清晰”——这也只是说明了一般优秀习作的共同特征。但“习作点评”则应针对学生习作中的某个最独特的方面加以评析,这样才是“独具慧眼”,才能既对作者的创作、又对读者的阅读都有所帮助。
迟来的微笑
湖北省××县第一初级中学 912班学生 张 月
一
我是一只小虫儿,很小的虫儿。我蠕动着自己柔软的身体,一寸,一寸,坚定地前行。
我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弱很弱,可是我有梦想在支持着我呢。我并不甘心在润湿的泥土表面过完我的一生。
我喜欢阳光,我想要飞翔。——似乎很遥远吧。
我永远都不会放弃,除非,我的梦想实现。
二
日日夜夜……日日夜夜……
当世界都醒来时,我早已赶在阳光前面将小草上的露珠吻落;当世界都已睡去,我不定期在将天空中的最后一颗明星挂进眼帘。
我想,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有遗憾了吧。
也许,它不会遥远了……
看见,它的叶片被阳光照耀得通透晶莹,听见,它的枝干被微风吹拂得哗哗作响……它就在眼前。
三
我开始将全部精力倾入其中。
我的动作不快,是最后一只到达的小虫儿。不怕……我要在这里,挂上一个洁白细腻的茧。在这里蕴育美丽的梦……开始我的“虫”生规划。
一根线……串来串去……我被裹住了。
好累,好累……在这里休息一下吧。
四
沉睡……沉睡……沉睡……
终于,那天,我醒来了。睁开眼,发现四周很亮很亮……身体中,有种未知的力量在萌动着……不知是怎么了。
我想出茧,可以么?
五
当然可以。加油呀。我告诉自己。
阳光……阳光!
我缩紧了瘦小的身体,尽力,尽力,向外挤……
忍住啊,只痛那么一下而已。我告诉自己。
啊!出来了!
六
离开茧的一瞬间,真的很痛。
后来,身子要向下落了,却发现背后生出两支翅膀……飞了!
我扇动着薄翼,,轻轻的飘飞……
透明的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光亮。这里……一切,好美!
我迷了眼,抬起头,轻轻地在嘴上划下一条弧……
这是个迟来的微笑。我想。
教 师 习 作 点 评
湖北省××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管胜江
这篇习作成功之处就在于标题精巧、结构清晰、比拟手法的运用。
一:标题精巧。习作标题“迟来的微笑”就会令读者质疑为什么微笑?为什么又是“迟来的”?这样巧妙的设制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结构清晰。小作者用(一、二、三、四、五、六)的小标题形式,具体而完整地叙述了“我”“破茧成蝶”的成长历程,也使行文流畅过渡自然。
三:比拟手法的运用。即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同时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使文章的语言具有浓浓的抒情意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当世界都醒来时,我早已赶在阳光前面将小草上的露珠吻落;当世界都已睡去,我不定期在将天空中的最后一颗明星挂进眼帘。”同时也创设了一种如诗似画的意境,富有艺术魅力。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4-12 10:29
标题: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二)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二)
文/麻辣讥士
[attach]9882[/attach]
点评老师对学生习作的优点作了三点肯定:立意新、文题新、结构新,这些我不否认。从内容上来看,学生的这篇习作能以5道题目求解的方式来反映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烦恼”,在构思方面的确巧妙!从表达上来看,学生的这篇习作详写了第1、2道题,略写了第3、4、5题,在行文方面也颇具匠心!
但我同时也认为这篇学生习作有以下三点不足:
一是立意虽“新”却不明确。如果说学生习作是反映了小作者对学校课业负担过重的“失意、不快”吧,除了文中的时间交代:“钟声已响过十二下,可我却还在灯下‘狂写’,眼皮开始打架,我却还有几道习题没写……”和第2题:“已知:星期六和星期天学校放假。求:是否可以外出?”以及第4题:“已知:作业做到12点。求:是否还要做下去?”可以看出之外,其他内容则都不是反映学校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的。如第1题质疑:“中国人是否一定要学好英语?” 第3题讨论:“压岁钱是否一定要上缴父母?”第5题思考:“明明没有错,是否要向父母认错?”这些所涉及的方面中,就既有学习方面的问题,也有家庭方面的问题,还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习作中所涉及的问题不集中,就使得文章的主题可能出现多元化。更何况小作者的烦恼是对以上这些所有方面的,而不仅仅是对学校课业负担过重这一个方面的。
再从文章主题方面来分析,因为文中的第3、4、5题是略写,它只客观记录了三个题目,完全看不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如何,所以对于突出主题几乎不起什么作用。而在文中详写的第1、2道题中,既有“题干”,又有作者自己的“解答”,并且还有“爸爸、妈妈”对作者“不正确的解答”的“纠正”意见。客观公正地来评价:“爸爸的纠正”意见是非常正确的,“妈妈的纠正”意见是值得商榷的。然而,我们看不到作者对“爸爸、妈妈”所“纠正”意见的态度是怎样的?反而给读者的感觉是:“爸爸”说得对,我烦恼;“妈妈”说得不对,我也烦恼。一篇“是非”观念不明的文章,如何能使主题明确和突出呢?
二是文题虽“新”却缺乏内容。我认为这篇学生习作的标题与内容扣得不紧。若以标题为衡量尺度,那么整篇习作的内容基本上属于跑了题。若以内容来衡量标题,那么显然是题不对文。至于有人评说这篇习作:“《尘封的童话》这个标题说明学生应该生活很快乐,如同在童话世界。而这几道习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他生活不快乐,如同‘尘封’,也说明标题和内容紧扣。”那也算是见仁见智吧,我无语。
三是结构虽“新”却略显单调。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行文脉络是比较清楚的,也注意了有详有略,只是对后三题(即3、4、5题)的表述展开不够,见“题”不见“人”——没有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另外,学生习作的首尾也没有很好地照应起来,也就是说,习作开头的歌(以及歌词“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作为“题记”部分与文章结尾处“反反复复的听着那支歌,自己难过,自己泪流……”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但如果去掉“——题记”这一行字的话,第1自然段又不能自然过渡到第2自然段来。
总之,这是一篇“神散形也散”的习作。希望指导老师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写作上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尘封的童话
湖北省××县第一初级中学910班学生 周 聪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小时候唱着这首歌走来,现在,唱下去太难了……
—— 题记
“铛,铛……”钟声已响过十二下,可我却还在灯下“狂写”,眼皮开始打架,我却还有几道习题没写,习题是这样的:
1、已知: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应该说汉语。
求:是否要学好英语?
解:不一定要学好英语,因为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就应该讲汉语,为什么要学破英语?况且,洋人曾欺负过中国,我们为什么要学洋人说话?洋人为啥不学我们说汉语?这不公平。
纠正:当今世界,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将来如果你出国,不会英语,无法跟别人沟通怎么办?而且现在你还小,学好英语也是你的必修课,长大了,想学还没有机会呢!
纠正者:爸爸
2、已知:星期六和星期天学校放假。
求:是否可以外出?
解:可以外出。星期六和星期天本来就假日,在学校每天做作业,看书,弄得头昏脑胀,出去散心也好嘛!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假日,出去玩一下也情有可原嘛!
纠正: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出去玩,遇到坏人怎么办?还不如呆在家里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不会去管你,但是,现在,你得利用假日在家学习。
纠正者:妈妈
3、已知:过年有压岁钱。
求:是否要“上缴”给父母?
4、已知:作业做到12点。
求:是否还要做下去?
5、已知:明明没有错,却被父母冤枉。
求:是否要“虚心听教诲”,是否要认错?
…… ……
反反复复的听着那支歌,自己难过,自己泪流……
“唉……”
教 师 习 作 点 评
湖北省××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罗 猛
这篇文章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小作者善于摆脱思维定势的约束和影响,突破常规,独辟蹊径,美丽的“童话”被“尘封”起来,内心的苦闷流露无遗。
1、立意新。文章没有像一般学生那样,用老套的事件或者传统的语言诉说繁重课业负担下的失意、不快,而是用几道习题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本应该童话般的年龄,却失去了花一样的色彩,一道道习题,就是一张张标语,很有力度,发人深省。
2、文题新。作文的题目,就是一双亮丽的眼睛,本文用一个比喻,使文题新颖生动,含蓄隽永。这样就避免了一览无遗,因为“文似看山喜不平”,这双亮丽的眼睛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视线。
3、结构新。学生作文,一般通过几件事情的叙述突出主题,或景物描写表达情感。结构是文章的“骨骼”,是思路的反映,这篇文章列举习题构成主要内容,结构紧凑,思路清晰,一线贯穿。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7 编辑 ]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4-12 10:30
标题: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三)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三)
文/麻辣讥士
[attach]9883[/attach]
我同意点评老师的观点:“举一反三是悟性,闻一知十是灵性。”
然而从学生的原作来看,文章的层次结构基本是清楚的,但所选取的三个“例子”之间缺乏一种内在联系,没有很好地突出“爱·勇敢·伟大”这一中心论点。尤其是学生习作中用鲁迅的一句名言开头,给读者的感觉似乎是要论述悲剧性问题,但是阅读了全文之后,发现并非如此。
如果仅就习作标题中所要论述的“爱”字来分析,明确性也显得不够。
在第一个“例子”中,作者所说的“爱”,其实表达的是作者本人的这样一种观点:即爱那种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人,而不爱“祥林嫂”这样“毫无价值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的人。这种抑此扬彼的“爱”否定了“课文例子”中的“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应主要是当时的封建礼教(夫权、族权、神权),显然不大妥当。同时,在一般情况下,“例子”都是来说明作者的观点或主张的,而不是来否定作者的观点或主张的。然而从第一个“例子”中的“祥林嫂”来看,却恰恰是以被否定的一面出现的,作者更欣赏与赞美的是具有“莲”样品质的人。因此,此处的观点与“例子”——祥林嫂的悲惨经历是不统一的。
在第二个“例子”和第三个“例子”中,作者所说的“爱”,则都显得比较统一。如第二个“例子”中,“善良、乖巧、温柔清纯的少女翠翠爱上了傩送”,“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作者也主张要“爱”那种能“抛开世俗去勇敢地追求”的人,观点与“例子”是统一的。
第三个“例子”中,“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水生嫂“热爱家庭,更热爱祖国”,能“在一个勇敢选择的指引之下一步步走向伟大”,不论品质、精神、行为都让人既敬又“爱”,观点与“例子”也是统一的。
所以,学生的这篇习作,如果能把思路上再理清些,行文中的逻辑性也可能会更强些。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作者若能把文中的三个“课文例子”改写成三篇独立文章来一事一议的话,也许观点更鲜明,说理更充分。
另外,我对习作结尾那段富有哲理的排比句内容,除了对“平凡因为勇敢而伟大”这一句我感同身受外,其它三句说“丰碑因为平凡而永恒”,“勇敢因为爱而美丽”,“爱因为拼搏而绚烂”,我怎么也没想明白其中的“哲理”和“推理”之理,祈望能有高人为我点化一下,谢了先!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29】
爱·勇敢·伟大
湖北××中学高一(7)班学生 刘亚兰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品味着这句经典的话,我认识了《祝福》中的祥林嫂。
没想到喜庆的“祝福”气氛之后竟遮掩着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悲剧。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死去,凄婉而悲凉。有人说“万恶的封建社会,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她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的人生悲剧是不可改变的。”还有人说,是祥林嫂周围的人逼她走上了绝路。那么,她的人生悲剧真的不可避免吗?
我认为不然,其实最可怕,也是最难以战胜的敌人正是她自己。一个原本勤劳、善良、质朴的女人,却因深受所处社会的环境的影响而一步步迈向深渊,毫无价值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除了令人可怜,心生悲凉之外,不是也很荒唐吗?如果她热爱生命,她敬重生命,她的心灵之茧受到封建礼教与迷信的毒害不会如此之深。
我最喜爱莲。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莲是“花之君子者也”,的确如此,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我爱莲,不仅受到周敦颐思想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被莲对生命的诚挚热爱深深打动。在又黑又脏的淤泥之中,它为了生存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在严寒酷暑的考验之下,它为了生存又洒下了多少汗水。如果祥林嫂能有莲一半的坚强,如果祥林嫂能像莲一样敬重生命,如果祥林嫂能在命运扼住自己的喉咙时执着坚持下去,她一定可以活下去,她的生活信念一定会为她迎来人生的春天。
相信我吧,奇迹的大门永远有一个钥匙口留给爱!
踏着爱的小径慢慢向前摸索,我欣赏到了更多动人的画面,让身处世俗,麻木和枯竭的心灵享受了一次醉人的洗礼。寻着沈从文的脚步,我渐渐进入了一座美丽的殿堂,让心儿在白云间悠悠飘扬……
这是充满着自然的美、民风的美和人性的美,这里充满着诗情画意,这里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里就是“边城”。
善良、乖巧、温柔清纯的少女翠翠爱上了傩送。情窦初开的她对爱情怀着真挚的期盼,外表腼腆,内心炽热,那纤尘未染的心灵怎不让人让人心生感动!
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翠翠梦到了象征爱情的虎耳草,迷醉在了纯真爱情之中。我想衷心地祝福他们白头偕老,可造化弄人,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告终。
在那样一个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孕育了淳朴善良的少女翠翠,然而她最终为何没有得到渴望的爱情的滋润呢?
她毕竟生活在封闭的农村,虽然她渴望冲破寂寞的墙围,但她并没有付诸行动。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没有追求与付出,何来幸福与收获呢?
一份爱情放在她面前,她没有好好珍惜,没有抛开世俗去勇敢地追求,直至失去。因为逝去,所以怀念。成长过后,她只能苦苦地痴心等待。
如果说生命是一枝常开不败的花,那么勇敢就是它力量傲然绽放的泥土;
如果说生命是一曲经久不衰的歌,那么勇敢就是蕴含其中动人心弦的情感;
如果说生命是一盏昼夜不灭的长明灯,那么勇敢就是支持它尽情燃烧的灯油。
…… ……
为了创造美丽动人的生命,为了挽留稍纵即逝的美好,让我们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吧!
渺小与伟大有时也只在一念之间,而一个人若能舍弃小我,完成大我,是需要很大的决心的,支持一个人做出极具价值的决定的原因正是他有与众不同的勇敢与伟大之处,水生嫂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
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水生嫂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是美好的家乡将要遭到外国强盗的侵犯,她的丈夫水生在这个时候离开她要去抗战,把家中一切都丢给了她,她并不示弱,她支持丈夫的决定,一个人担当家里的重担。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她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热爱家庭,更热爱祖国,这是一位妇女难能可贵的高尚品格。她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抗日女战士,离不开时代的熏陶,丈夫的鼓励,更是她努力拼搏的结果。一位普通妇女就在一个勇敢选择的指引之下一步步走向伟大。这只能说明:再平凡也可活成一座丰碑!
平凡是一种美丽,它融合着真诚和善良,体现着高洁的人格,它让每个追求高尚的人崇拜于它,于是平凡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丰碑!
丰碑因为平凡而永恒,平凡因为勇敢而伟大,勇敢因为爱而美丽,爱因为拼搏而绚烂!
教 师 习 作 点 评
湖北××中学教师 肖锦川
“课文就是例子”,这一观点已被无数语文界专家和普通教师所认可。学过《祝福》、《边城》、《荷花淀》三文后,作者按捺不住探求生命真味的冲动,于比较中细思量精品析,挖掘出传统人物人物形象的时代音符与现代因素。作者为善良却凄然离世的祥林嫂勾画了一条光明坦途:爱“自我”的坚定信念会打开生命奇迹的大门,又为清纯却孤独等待的翠翠摆放了一盘水果沙拉:爱“他”的勇敢追求会催生常开不败的鲜花,还为温顺却炼就伟大的水生嫂编织了一件贴身夹袄:爱“家国”的努力拼搏会活成平凡筑就的丰碑!
举一反三是悟性,闻一知十是灵性。
作者做到了以上两点,课文这个例子,让作者人生经验丰富了。正应了叶圣陶先生所说:“可见文艺鉴赏就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乐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新的方面发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第259-260页)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8 编辑 ]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4-12 10:31
标题: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四)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四)
文/麻辣讥士
[attach]9884[/attach]
我认为,张老师的习作点评真是“慧眼独具”呀!
她从学生的习作中描述的荒诞梦境里,“慧眼独具”地发现了学生心理上的压力。
她从学生的习作中描述的荒诞梦境里,“慧眼独具”地发现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
她对学生习作的精彩点评,体现了一名细心老师对女学生的精神关怀。
她对学生习作的精彩点评,阐发了一些超出语文学科范围的教育思考。
她对学生习作的精彩点评,架起了一道学校与家庭、孩子与家长的心灵沟通的桥梁。
当然,学生的这篇习作如果从更加完善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若是把标题《最后的怀抱》改成《妈妈的怀抱》,是不是会与文中所抒述的情节和所抒发的情感更一致些?
最后的怀抱
湖北省××市洑水中学初三(3)班学生 叶小芳
闹钟响了,我嗖地一下坐起来,伸了个懒腰,突然发现周围一切都被放大了。我睡的床也有几米高,我慌恐地大叫:“妈——妈——。”
天啦,这是我的妈妈吗,怎么变成了巨人?
我一溜烟地从床上下来,跑到镜子前一照,啊哟,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变成了一只小狗。
妈妈听见了我的叫声,走进房间,到处张望。哎,女儿怎不见了呢?倒是看到一只小花狗,她立即皱起眉,说:
“这是哪来跑来的小畜生,把我姑娘的房间弄脏了。”
我委屈地说:“妈妈,妈妈呀,我不是什么小畜生啊,我是你的姑娘。”可是,可是,我发出的是“汪?汪。汪?汪!”的叫声。
妈妈被我的叫声惹恼了:“小东西,跑我们家来,还朝我凶?快出去。出去!”
她用脚把我往外推,可是我拼命地往里钻,用那短短的细腿抱着她的腿,用哀求的眼神看着她,一滴眼泪不争气地掉了出来。
妈妈她一把抓起我,把我扔门外,“哐”地一声,就把门给关上了。
噢,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我在门外哀泣。其实就是一只小花狗,在门外伤心又无奈,发出“汪:汪:……”的声音,自虐地咬着自己的小尾巴,团团地转……
只要妈妈一打开门,我就立马跑到她身边,用脑袋轻轻地蹭她的腿,仰头看她那熟悉的脸,对她摇尾巴。终于,有一时,她用手抚摸了我的头。
晚上,我就睡在大门口,有陌生人靠近我就大声警示:“走开,别打什么偷盗的主意。”其实就是“汪汪,汪汪汪,汪——汪!”
妈妈觉得我很可爱很帮她,拿骨头和鱼肉给我吃了。我感激地说:“妈妈,我爱你。”其实就是“汪—,汪-汪-汪。”
有一次,我家来了一个陌生人,自称是我爸从前在外一起做工的同事。我看这样,就向他友好地摇尾巴。
他又问我妈我爸现在在不在家。我妈如实回答不在,请他坐一下。可是他走进屋子把门反锁了。然后,露出凶神恶煞的表情,从腰间抽出一把刀,让我妈把钱和存折都拿出来。我妈没法,只好照做。我见势不妙,就趁他还没注意到我,一下跳上很近的柜台上,纵身跳下。咬住他拿刀的手。妈妈见势就拿起一张椅子砸在了歹徒的头上。可是,就在那一瞬,我被甩到了墙上,一下子失去了知觉……
恍惚中,感觉妈妈抱着我飞快地往前奔,我听到她说:”你不要死,你救了我,救了我的家,我要医生治好你……”
有水滴,一滴一滴地落在我脸上。那是妈妈的泪。
有红色的液体,一缕一缕地洒到地上。那是我的血。
喔,妈妈的怀抱真温暖啊。
…… ……
太痛,也太感动,一下醒来。
原来是个梦。
“妈——,抱抱我嘛!”我在床上向妈妈撒娇,妈妈不明就里,说:“这孩子,读初三了,还小孩子样!”
【习作点评】
成长压力借梦显 一波三折构巧思
——评学生习作《最后的怀抱》
湖北省××市洑水中学教师 张明霞
“妈妈,再抱我一次。”半大的孩子为什么也会向父母撒娇呢?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初中教学的老师,我发现,孩子们,特别是成绩较好的女孩,家里对她们期许又比较高的,在初三阶段,升学的压力弄得她们比较焦躁。她们对每一次小小考试都十分在意,随着分数的起落而心情起落。又在青春期,对于男女生交往也偶会有情绪反应。所以成长的压力,让聪明又敏感的女孩们,有无法排遣感。
没有时间言说,没有合适的心理老师来疏导,她们只能形诸于梦。
压力延续在梦里,那是一个有点可怕的梦。自己被弱小化被忽视,环境被强大化,自己被环境所淘汰。——这其实是她们在一次一次考试失利时恐惧的心理反应,她们害怕进入不了好名次,害怕考不了重点高中,害怕家长失望。她们在心里非常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宽慰、鼓励。表现在梦里,就是小狗百般讨好妈妈,不惜失去生命求得妈妈的爱,那么眷念妈妈的怀抱。
小作者写这样的作文,一方面是在按老师要求练笔,一方面是在给自己减压,移情,渲泄。她可能是真地是做过这样的梦,所以写来,得心应手,作文写下来了,心灵也一定轻松了许多。
入梦——在梦——出梦,一波三折的构思可谓“巧”矣,轻松她自己的同时,也让读者从一个小故事走进去——经历着——又走出来,跟着感动了一把。
透过梦里的故事,妈妈们,请给初三的女儿,多一个拥抱吧!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9 编辑 ]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4-12 10:32
标题: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五)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五)
文/麻辣讥士
今年从元月以来,在“孝感教育科研网”上开展了一个“独具慧眼——学生习作精彩点评”的展评活动(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4653)。我忙里偷闲,上网浏览了目前已展出的所有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感到其中不乏师、生俱佳之作。可是当读了湖北航天中学小学部李老师写的这篇学生习作点评之后,我心中突然有了一种也想对其点评一番的强烈冲动。
毫不阿谀奉承地说:这是我到目前为止读到的最满意的一篇学生习作精彩点评(原文附后)!
第一,教师的点评文字(1069字)竟然多过于学生习作的文字(1041字)。这几乎就是一篇再创作!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能在一篇小学生的习作上如此耗费心血地进行深入发掘、深刻点评,实在难能可贵。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从自己班上学生习作中善于发现和精心培养好的写作“苗子”,天长日久,就算将来没有从中诞生几位文学大师,起码也可以培养一大批智商与情商俱佳,既会感受爱心、又会表达爱心、更会传承爱心的人。
第二,李老师的这篇习作点评,不论是“点”还是“评”,都显得非常准确、独到。在一般鉴赏者的眼里,小学生的习作,大都是语言文字很稚嫩、思想认识很肤浅,要想从中挖掘出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似乎很不容易。然而,我们这位李老师,却能从一篇小学生的习作中,“慧眼独具”地发现、发掘出“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真”与“善”。而且,李老师能抓住这些美“点”进行比较深刻的“评”析,点评文字深入浅出,分析评述有条有理,让评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字里行间蒸腾出来,熏陶学生,感染读者……
第三,人们常说“一滴水珠可以看到太阳的光辉”,我认为,从一篇习作点评中也可以看到一位点评老师的综合素质——审美眼光的独到、思想境界的高远、文字功底的扎实、教育理论的深厚、善于联系实际的学风与教风,以及老师对学生、对本职工作的那种深深的爱……总之,李老师对这篇学生习作的精彩点评,不仅激励的是一个学生,感动的是她的家人,而且启发的是所有的语文老师!
我希望能读到更多老师的像李老师这样的“学生习作精彩点评”!
爱,无处不在
湖北省××中学小学部504班学生 王紫芊
爱,一个多么浪漫且富有诗意的字啊!它像一盏盏明亮的灯火照耀我成长的道路,它像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滋润着我发育的心灵,它像一朵朵鲜艳夺目的花儿装饰着我幸福的生活。爱的表达有千万种!爱,无处不在!
唠叨的爱
每当看到“唠叨”这个词,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那特爱唠叨奶奶。奶奶今年已73岁了,中等个头,瘦弱的身体还有些驼背。满脸的皱纹,灰白的头发,显得格外苍老。奶奶的腰间总是系着一条粉红的围裙,好像她总有做不完的活一样。
奶奶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唠叨。她一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唠叨得我耳朵都起了茧,唠叨得我心里烦。我多么希望她能像爷爷那样沉默不语啊!
那天,我因为参加班级大扫除回家晚了。我刚跨进家门,她老人家就开始“念经”了:今天怎么又这么晚回来呀?是不是又到什么地方野了?你玩一玩,我同意。但是注意时间,注意安全,万一碰到坏人怎么办?以后可要记住啊,以后可要早点回家啊……我赶紧央求:“奶奶奶奶,我记住您老人家的话了。我要做作业了,您快去忙您的事吧!”我不表态,奶奶是决不罢休的。咱只好装出听话的样子,心里却说,奶奶你烦不烦呀?
前几天,奶奶生病住院了。放学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奶奶家,屋子里静悄悄地。我大声喊“奶奶”,却无人应答。我感觉到自己缺了点什么,也觉得家里不及原来温暖。我赶紧叫爷爷带我去医院看奶奶。在医院,我又听到了奶奶的唠叨。我第一次感到,奶奶的唠叨是多么的悦耳动听!
细细回忆体会,原来,奶奶对我的疼爱全在这唠叨中呀!
无言的爱
我的奶奶爱唠叨,爷爷却寡言少语。爷爷和奶奶同岁,也是73岁,可他已经满头是银发。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我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博学多才。爷爷话语极少,但从他细微的动作中,我知道他和奶奶一样疼爱我。
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风雨交加,爷爷每天准时在校门接我回家,四年多从未误过点。有时候我要值日扫除,办班级黑板报,老师给我面批作业,参加学校活动……常常出来很晚,爷爷总是耐心地等我,也从来没有像同学的爷爷一样发脾气。每当我走出校门就会看到爷爷憔悴苍老的身影站在烈日下,站在寒风中……爷爷看到我,总是大老远就向我挥手,向我微笑,然后双手接过我沉重的书包,牵起我的小手,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家里,他常常陪我看课外书,每当看到写得好的段落,他会让我多读两遍,让我大声朗诵给他听,让我把读书感受说给他听。
爷爷常常无声地关注我,静静地看我写作业,默默地和我一起看电视。他就这样默默地传递着对我的爱。
我很幸福,因为我有爷爷奶奶的爱。爷爷奶奶的爱无处不在,更多的已经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
【习作点评】
情真意切 真实可感
——评学生习作《爱,无处不在》
湖北省××中学小学部教师 李淑琴
捧读小紫芊的这篇习作,愉悦的元素再次溢满了我的心胸。小紫芊用朴实的文字,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表现出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对孙女无微不至的照顾与疼爱,表达出小紫芊对平凡的爷爷奶奶的拳拳爱意和深深敬意。爱,无处不在!自然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再次将老爱幼,幼敬老的传统主题诠释,怎能叫人不心动?
情真意切,真实可感是这篇习作的一大特点。一对善良慈祥的老人,一对平凡勤劳的老人。他们年老了,应该是需要人照顾了,应该安享晚年生活了。可是他们不辞辛苦,为了后代的健康成长,依然奉献着他们的光和热,默默奉献着他们的爱。亲情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如涓涓细流汩汩地流淌在小紫芊的笔端。爱“唠叨”的奶奶,沉默寡言的爷爷都给我们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奶奶爱“唠叨”,且“一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可就是这“唠叨”让小紫芊由烦到爱,以致“悦耳动听”,甚至于听不到这“念经”便“仿佛缺了点什么”,小紫芊先抑后扬,奶奶呼之欲出,真情尽显。奶奶的“唠叨”是爱,爱就是奶奶的“唠叨”。
奶奶的爱是说出来的,而爷爷的爱则是做出来的。爷爷虽然寡言,却是事事付诸于行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正因为有了爷爷的“准时”“耐心”“博学多才”,有了爷爷的教育有方,才有了小紫芊快乐健康的成长,且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可爱。
“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真挚的文章才能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或唠叨,或无语,或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生活是真实的,小紫芊的眼睛是多情的,她在生活中挖掘着爱,她用真心感受着生活,用真情感悟着生活。这是许多“小皇帝们”做不到的。勿庸置疑,小紫芊是她的同伴们的榜样。小紫芊用朴实的文字叙述着她对生活的真实感受,用真情诠释着爱的真谛。她的笔端流淌着真情实感,仔细品味,情深深意浓浓,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享受。
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小学生习作,就是要写小学生的生活,写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对自己生活的体验。小紫芊是生活的有心人。文中不少细节的描写,人物外貌描写和自己心理活动的描写都来自小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体验。真切丰厚的情感积淀也均来自她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历,心之所感。
表达生活的方式也很多。学会表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紫芊是好学的,她认真地学写作,学表达。她学会了点题,学会了照应,学会了对比,学会了用小标题,学会了直抒胸臆,学会了精笔细描,学会了安排结构……虽然稚嫩,却让人心动;虽然浅显,却很真实。
学习写作其实也很简单。像小紫芊这样: 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讲真话,抒真情;情到笔至,笔下便生花!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4-12 10:34
标题: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六)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六)
文/麻辣讥士
[attach]9721[/attach]
通常大家见得较多的习作评语都是用的第三人称方式,这种方式或述、或评、或议,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评问题,因此显得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可杨老师的这篇习作点评(原文附后)却与我此前读到的许多教师点评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杨老师的评语所采用的是一种第二人称表达方式。这第二人称表达方式仿佛就是在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它寓理于情,富有情趣,显得那么的自然而亲切,富有感性和感染力。
记得有位叫苏霍姆林斯基的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这样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杨老师的这篇学生习作点评,不能不说是深谙这种教育之道。她在习作点评中,不仅恰当而具体地评点了学生的文字与技巧、学生的心理与情感,让自己与学生“一起经历了一次情感的体验,一次心理的历程”,而且杨老师对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也说得非常委婉而风趣,通过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启迪和教育学生。像这样善于“拨动孩子心中的琴弦”,让它“发出特有的音响”的习作点评方式,不能不说是别有一番韵味。
我曾听到有位小学语文老师这样谈体会道:指导小学生习作实际上真的很麻烦。有些时候孩子们都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孩子的习作直抒胸臆,情动而辞发。这是孩子们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法。老师“以趣造境,以境激情”,让学生在认知与情感共振中感受,体会,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说话,在情境中激活心灵,让认知内化成表达的强烈欲望。这样的指导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有人说“天才来自勤奋”,也有人说“天才来自鼓励”。我认为这两种说法虽然各有道理。但却不够全面。如果把这两种说法合而为一,那就比较完善了:即一个人的成才或成功,既需要自身付出巨大的努力——“勤奋”,也需要外界给予强大的推力——“鼓励”。正是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所以我想,不论哪一位学生读着像杨老师这样寓理于情、有激励、有鞭策、有情趣的习作点评,心中一定是充满欢欣和鼓舞的。推而广之,我们的老师不论是作文指导还是课堂教学,只要善于引导、善于鼓励,谁敢断言“每个孩子心中”的那“一根独特的琴弦”,日后不会“发出特有的音响”呢!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19】
一次特殊的测试
湖北省××市××区肖港镇中心小学603班学生 杨 衢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校园广播里温馨提示:“上课了,请同学们做好上课准备”,我们随着音乐旋律陆续回到座位上坐好,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走到讲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特殊的测试,也是一次游戏,只要你们拿出笔和纸,安定好自己的身,自己的心,然后把自己在这世界上最爱的五个人写在纸上,不能多写,也不能少写。再告诉我你们这样写的理由,好吗?”我在心里找我爱的五个人:奶奶、爸爸、妈妈、爷爷、杨老师。我心想:这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
就在我迷惑的时候,只听老师说:“请把其中的一个人划去,再告诉我理由。”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呢?我的同座也问我,我说我也不知道。我们都用求助的眼神望着老师。老师说:“这是游戏规则。”噢!游戏啊,那有什么呢!但还是想了想,到底该划谁呢?我决定划杨老师。老师问我第一次划了谁,我说:“我划去了你,老师。”老师说:“没有关系,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因为老师只是传授我知识,其他的都是给我爱的亲人。但划去你,仿佛把求真的知识划去了,我真的舍不得。”“再划去一个”老师无奈地说:“必须划去。”面对爱我的和我爱的四个亲人,握着的笔无从下手,我忍痛划去了爷爷,心里直跟爷爷道歉。“再划去一个。”我的鼻子开始发酸了,到底划谁呢?纸上剩下奶奶、爸爸、妈妈。
我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奶奶,我和奶奶的感情最深了,无论如何我是不会划去奶奶的。就剩下爸爸和妈妈了,他们给我的爱都是一样的,我怎么忍心划掉任何一个呢?犹豫了半天,我决定左手代表妈妈,右手代表爸爸,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我在桌子底下出了几个回合,都是左手输了,我好狠啊!一想到没有了妈妈,我的眼泪已经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我还是鼓励自己:不要哭,要坚强!
“再划去一个”我不禁怨恨起老师来,老师啊,你怎么这么残忍、这么狠心啊?面对剩下的爸爸和奶奶,只感到手中的笔就像个刽子手,斩断了我唯一无价的父爱,我的泪奔流而下,止也止不住。“划掉全部”我如雷轰顶,昔日奶奶对我的爱一下子消失了,奶奶对我的爱在瞬间飞到了那遥远的地方去了,我想追也追不上了。没了,什么都没了,我的世界一片空白,我感到我是个没人爱的孩子了。我仿佛是在天堂快乐生活的天使,一下子被抛到寒冷的冰窟窿里了。
幸好我听到了老师这样的话:“孩子们,都从悲伤中醒过来吧,我们的测试结束了,你们的表现让老师感动,说明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希望你们以后要学会去爱你们所爱的人,学会感恩。要知道亲情无价。你们长大后不可能总生活在亲人们的呵护下,要学会一个人怎样面对一切困难,要相信:我,能行!下课后把你们刚才经历的一切记在你的习作集里。”
令我感到伤心的一节课终于过去了,擦干眼泪,我好像懂得了很多、很多……
【习作点评】
情到深处始出来
——评学生习作《一次特殊的测试》
湖北省××市××区肖港镇中心小学教师 杨继红
细细读着你的习作,老师好感动。你用朴实的文字,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很自然地流露出你对亲情的依恋。你情感上的痛苦老师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老师从你的“游戏啊,那有什么呢!决定划老师,我舍不得—→握着的笔无从下手,我忍痛划去了爷爷,心里向爷爷道歉—→在桌子底下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划去爸爸、妈妈,还出了几个回合,都是妈妈输了,看出了你当时是多么的痛苦和不舍。直到你流泪,但你还是鼓励自己要坚强—→再划爸爸的时候,你开始怨恨起老师来,并且泪是奔流而下,你用夸张的写法把你当时的楚痛都溢于纸上,让老师看了心颤—→再到要划去你最爱的奶奶时,你如雷轰顶,你好象从天堂里的小天使一下子被抛到寒冷的冰窟窿里去了”……这都让老师与你一起经历了一次情感的体验,一次心理的历程。
习作还做到了首尾呼应,说明你能学而致用。结尾让人感觉到你在长大,耐人寻味。
夸你的同时,老师也要提醒你一下,我读你的习作时,还听到了哭泣声,原来是那些被你用错的“标点符号”,你可能只沉浸在对亲人的不舍中去了,而把他们忽视了,他们对你有意见了。老师现已把他们安慰好了,并把他们送回了家。希望你以后别把他们送错了门,好吗?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5 编辑 ]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4-12 10:35
标题: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七)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七)
文/麻辣讥士
[attach]9879[/attach]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赏景如此,赏文亦如此。教师点评学生的一篇习作,虽然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但若能选取独特之“点”来“评”析,就能发前人所未发,言时人所未言,使点评效果更为突出。 像张老师这样能“慧眼独具”地抓住她的学生习作中的“一点”——叙事技巧——电影蒙太奇式的“叙事和表意”来赏析(原文附后),不仅彰显了这篇习作的突出特色,而且也让读者具体地品味到了这种叙事方式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刻作用。而这种独特的“点评”角度与目标鼓励,必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人物描写、事件记叙应多从细节描写、动态描写入手的自觉意识——有细节描写才能感染读者,有动态描写才能扣人心弦!
当然,像下面这篇学生习作,除了可以从表现技巧的角度来点评外,还可以从叙述语言的角度来点评。
比如,我读下面学生的这篇习作,感到它还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它的叙述语言非常简洁、明晰而很有容量。
如开头一句交代:“隔壁的妈妈是个精神错乱的人,她有两个儿子。”一下子就点明了人物关系——我记叙的是邻居的事——主人公是个“疯子”,她有两个儿子。
再如结尾:“我想,那母亲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子,无论外界如何,她内心自感很幸福。所以她用傻傻地笑来表达。那傻傻地笑就是最幸福的语言。”一下子就来了个首尾照应和篇末点题。它既赞美了文中主人公的憨厚朴实,也表达了习作小作者的善良之心,让我在佩服小作者行文技巧的同时,还深深为小作者的博爱胸怀所感动!
下面这篇学生习作除了可以分别从表现技巧的角度来点评或从它的叙述语言的角度来点评之外,还可以从作者的审美眼光的角度来点评。
比如,像小作者能从那“蓬头垢面,衣服又脏又破,好像很长时间都没有洗过头,也没换过衣服”的“隔壁妈妈”身上发现“她那憨憨的笑,清澈的眼波,让我觉得这就是母亲……”特别是当那“粗暴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着那皮鞋就踢”他的两个儿子,“踢得他们哭天喊地。那疯母亲就摇摇晃晃地跑过来,一下子扑在两个孩子的身上,任那男人的铁蹄一脚脚落在她身上……”像这样一些叙述与描写,就把一位“心智”虽愚而“母爱”犹存的人性美刻画得感人肺腑,充分体现出了小作者的审美眼光是如何的与众不同。
总之,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应像张老师这样选择好其中某一“点”来加以“评”析或“评”论,这样既显得“慧眼独具”,又使我们对学生习作的“点评”显得深刻而巧妙。
幸福的语言——傻傻地笑
湖北省××市洑水中学初二(3)班学生 罗 霞
隔壁的妈妈是个精神错乱的人,她有两个儿子。
从前,我上学起得早。从她家门前过,而她每天就倚在门上,①身形瘦得像根芦柴棒,风吹过来,她也似乎要跟着摇晃。她傻傻地冲我笑,蓬头垢面,衣服又脏又破,好像很长时间都没有洗过头,也没换过衣服。
只是,她那憨憨的笑,清澈的眼波,让我觉得这就是母亲,也使我的心深受震撼。
听妈妈说,她是先天性的精神错乱。她丈夫家里穷又不会营生,只能讨疯女做老婆。他的心里总是不大顺,便总拿她来虐待,伸手就打,开口就骂,好像她不是他的妻,而是他的一个玩具,一个有着生命的出气筒。
无论她丈夫给她什么样的生活,她总是笑。确切地说,她只会笑。看到她冲我笑,我心里总替她生出无限悲凉。
她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已长大成人。每当他们的父亲打母亲时,他们总会出来阻拦。有一次,父亲又打母亲,②打得母亲像带血的小猫小狗哀鸣着到处躲藏。两个儿子回来了,赶紧拦阻,抱着他们的父亲,父亲还不依不饶,使命地奔脱了,在旮旯里拿了把锹,一锹把就抡在母亲的腿上。那可怜的母亲,一下子瘫倒在地。两个儿子气极了,大儿子抱着父亲的腰,小儿子照着他们的父亲的头和脸一阵乱拳,打得父亲哼哼哈哈,而小儿子则泪流满面……
往事不堪回首。
两个儿子小的时候受过村里不少的凌辱。③小伙伴们笑他们的妈妈是疯子,笑他们的衣服几天也不换,笑他们的鞋穿出了鸡伢(意思是穿破了露出了脚趾),笑他们上学老也拖欠着杂费……他们笑得东倒西歪、眼泪和鼻涕谄媚地跑出来到脸面这个广场上与灰尘窜堆。他们的自尊心深深地受了伤,他们忍受着,可那些小家伙们更加放肆,推他们,骂他们——“大疯子生的小疯子”。他们心底的火山终于暴发了,奋起还击。那造次的家伙们被揍得哇哇乱叫,灰溜溜地各自跑回家向自己的父母苦诉。那父母们都把自家孩子当个宝儿,那几个孩子的妈妈们陆续投诉到他们家来了。
④粗暴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着那皮鞋就踢,踢得他们哭天喊地。那疯母亲就摇摇晃晃地跑过来,一下子扑在两个孩子的身上,任那男人的铁蹄一脚脚落在她身上。她哼都不哼一声,只是回头用哀求的眼神看着他。可是他不住手,好像打的不是人,而是畜生,他嘴里就是骂的:“畜—生—!……”
自此,两个孩子再也不跟人打架。他们变得更沉默了。他们怕他们的母亲跟着挨打。
长大后,无论他们做工走到多远,打电话总会让他们的母亲来接。⑤那母亲握着电话,什么也不会说,只在电话的一头傻傻地笑。他们回家来,总会给母亲买上件新衣服,再给母亲带些好吃的。而父亲再也不敢打母亲了。
我想,那母亲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子,无论外界如何,她内心自感很幸福。所以她用傻傻地笑来表达。那傻傻地笑就是最幸福的语言。
【习作点评】
用“蒙太奇”来创造非凡的催泪效果
——点评学生习作《幸福的语言——傻傻地笑》
湖北省××市洑水中学教师 张明霞
这篇学生习作的独特之处,就在以芙蓉出水似的语言徐雕微琢,用轻扬错彩镂金的细节之魅,来沉淀凄婉的人性之美。再一品味细节,还可品出其中似乎有一种“蒙太奇”的艺术效果。
“蒙太奇手法”本是影视拍摄中的一种常用表现手法,它是将拍摄的多个场景发生的多个事件剪成片断,再将这些片断有机地拼接成电影画面,以达到叙述剧情的目的。“蒙太奇能够深刻地揭示和鲜明地表现出现实生活所存在的一切联系,从表面的联系到最深刻的联系。” (见普多夫金[苏联]:《论蒙太奇》)而在本文写作中,小作者可能不自觉地用到了蒙太奇手法。小作者把多组不连贯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在一起,以此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和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如本文五处细节(习作中用划线标示),每一处单独来看就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如果把五处细节从文中抽取出来联袂一读,仿佛就是蒙太奇式段落,这五个镜头的剪接跳跃性比较大,可谓是跳接式蒙太奇。请看——
片头:从前,我上学起得早。(从片头引出叙描人物之一)
镜头①:疯母倚门风中傻笑。
镜头②:成年儿子制止父对母的暴力,不能,儿子情绪失控打父亲。
镜头③:童年受小伙伴凌辱,反抗。
镜头④:疯母护子,遭毒打。
镜头⑤:母亲接儿子的电话,不语,傻笑。
跳接式蒙太奇,能使读者产生错觉美感。它把不同时空的片断构成一个整体, 就像电影的叙事和表意,能创造一种非凡的催泪效果——悲悯而善感的读者是会流泪的。
就在你在第⑤个镜头处流泪时,结尾一段就像深情的画外音,既呼应首文,又显亮主题——“我想,那母亲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子,无论外界如何,她内心自感很幸福。所以她用傻傻地笑来表达。那傻傻地笑就是最幸福的语言。”
“蒙太奇的力量就在于它把观众的情绪和理智也纳入创作过程之中,使观众也不得不通过作者在创造形象的时候所经历过的同一创作道路。”(谢尔盖•爱森斯坦[苏联]:《蒙太奇在1938》)善良的读者,如果你流泪了,就代表小作者的作文成功了。请一起向我们的母亲:敬——礼!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4 编辑 ]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4-12 10:36
标题: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八)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八)
文/麻辣讥士
[attach]9880[/attach]
读了下面这篇学生的习作,我心中有一点疑惑:这习作真是出自一名小学6年级学生之手吗?且不说行文怎么的流畅,语言怎么的简洁,结构怎么的清晰富有条理,内容怎么的充满诗情画意……仅凭能熟记和恰当地选用那些古代诗句,并对其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就已非一般人所能为。若此篇习作真是小学生本人所写的话,那我不得不由衷地赞叹一句:太有才啦!
假使(纯属个人在“杞人忧天”)此篇习作不是出自小学生之手,那么,我们的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的就是应该怎么做一个真实的人,然后才是如何写好抒发真情的文。教书育人——这一点对于每位老师来说都应该是“座右铭”。因为我真不希望看到那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情景出现。
诗意春天
湖北省××市巡店镇中心小学6(2)班学生 陆可欣
人们说,春天是一首歌,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春天是一幅画,是一幅缤纷的画。我说,春天是一首诗,是一首抒情的诗篇。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处群山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他们嫩生生,绿油油,肥胖胖的,睁开惺忪的睡眼,好奇地张望着大地……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瞧!迎春花吹着金黄的小喇叭奏着迎宾曲。桃花妹妹羞答答地绽开了粉红的笑脸。梨花身着银丝白纱是那么恬静、淡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垂柳那飘逸的秀发便随风摇曳。细细的嫩叶是春姑娘给她点缀上的一颗颗青绿的珍珠,远远望去,如一个水珠四溢的喷泉,让人不得不驻足欣赏。
“粘面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间二三月,风轻轻地吹拂着。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吹暖了封冻一冬的大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是细雨的港湾,小雨沙沙,似针尖般细,如线一样长,若蛛丝般轻。落在嫩叶上,洒在花瓣上,渗进泥土里,把叶子洗得金光闪闪,给花瓣嵌上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嘎,嘎,嘎……”一队队小鸭子平缓地滑过水面,,他们灰灰的脑袋,毛绒绒的身体,一个个扑扑翅膀,松松筋骨,一会儿这儿跑,一会儿那儿窜,哦,古怪精灵的小鸭子!
“孩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漫天飞舞的风筝让人看得心旷神怡。地上也绽开一张张欢乐的笑颜。伴随着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风筝在空中越飞越高,去追随那火红的太阳,追随心中的希望……
我登临山顶,仰望头顶飞过的春燕,春天的诗句在哪里,春燕说在我口中的新泥里。
我路经田园,询问田间耕作的农人,春天的诗句在哪里,农人说在犁铧下的希翼里。
我轻叩心扉, 春天的诗句在哪里,一个声音回答,就在你纯真的心田里……
【习作点评】
诗意的文字 缤纷的春天
——《诗情春天》习作点评
湖北省××市巡店镇中心小学教师 叶 丽
“大地添绿,鲜花绚烂,柳姿绰约,春风和煦,细雨霏霏,小鸭戏水,风筝漫天……”你用敏锐的观察,灵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给读者展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天图画。读后还回味在你的诗情画意中,不忍释卷。
古往今来,历代诗人歌咏春天的美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你选择了古诗颂春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眼中的诗意春天,多么有创意啊!
抒写春天,能抓住春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从色彩“金黄、粉红、白纱、苍绿”,从声音“嘎嘎、沙沙”,从形态“嫩生生、随风摇曳、松松筋骨”多方面入手,既写了植物的欣欣向荣,又写了动物的活泼可爱,还写了人们的生机勃勃。能仔细观察,精心刻画,全方位展示春天的美丽。
抒写春天,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想象的双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排比句“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吹暖了封冻一冬的大地。”让人浮想联翩。比喻句“似针尖般细,如线一样长,若蛛丝般轻。”精妙恰当。拟人句“他们嫩生生,绿油油,肥胖胖的,睁开惺忪的睡眼,好奇地张望着大地……”写出了小草的憨态可掬。这些文字既展现了你的文学功底,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你的童心童趣。
抒写春天,你能从古人的诗句出发,细细品味,结尾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首精巧温馨的小诗,读来隽永,回味无穷。
你的文章象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愿你在写作的路上继续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在文学创作的海洋扬帆远航!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6 编辑 ]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4-12 10:38
标题: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九)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九)
文/麻辣讥士
[attach]9881[/attach]
从下面这篇精批细改的学生习作点评稿来看,“东门之杨”(以下简称“杨”老师)当属那工作敬业、教学有方的教师之列,不然,犯得着为一篇中等八样的学生习作这么费时间、耗精力、呕心血吗!
我猜想,“杨”老师特意挑选这一篇中等八样的学生习作来进行悉心点评,应是有着良苦用心的。从这篇学生习作的文字水平来分析,应是一名初中学生。因为这篇作文比小学生作文的词汇更丰富、选材更典型、行文更简洁;但又不像高中生作文那样,在刻画人物方面刻意使用一些表现技巧、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尽管显得有点稚嫩,却透着一股自然清新之气。
作为初中学生的习作来说,最常见的就是不会处理素材、提炼素材、使用素材。不少学生在记人、叙事上多是想起什么就写出什么,根本没有那种如何凸现人物性格、如何表现情节曲折的自觉意识(或曰“匠心”)。
正因为初中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训练目标就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所以,“杨”老师独具慧眼地选择这篇学生习作来进行“庖丁解牛”式的点评,通过给学生习作中的所有“素材”(在有的写作教科书上把写到文章中的“素材”称为“材料”)标注序号的方式,让学生(还有我们读者)具体认识生活“素材”对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杨”老师在习作点评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仅将所有标注了序号的“素材”进行了重新排列,而且还清楚地讲解了为什么要这么排列的理由。既说明了其然,又解释了其所以然,这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谋篇布局的水平大有帮助。同时,“杨”老师还“搂草带打兔子”地指出了学生习作中的一些错别字、个别不恰当语序与冗余词语、有些地方叙述详略失当和缺乏对比照应等问题。像这样细致入微地点评与指导学生作文的方式,绝非一般教师所愿为、所能为。正因为如此,“杨”老师的这篇别具一格的习作点评赢得了“槐荫学苑”里的广大教师朋友的热烈称赞。
我在倍受感动之余,想给“杨”老师提出下面的建议——
“杨”老师在点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要把所有标了序号的“素材”重新组合一下的修改方案:“根据开头和结尾对人物的评价,将素材的顺序调整如下可能会更好:③④⑤⑥①②⑧⑦。先写他柔弱、消极的一面,然后写他的特长兴趣,最后写他学习上积极进取不服输的一面。这样安排,既能前后衔接自然,又能起到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我和有些网友一样,也曾试着按“③④⑤⑥①②⑧⑦”的序号去安顿、梳理文中的那些“素材”,却怎么也没有整顺畅。
由此可见,就像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实施“旧城改造”工程一样,对于那些“搬迁户”不是一道行政命令就能解决问题的,还必须做许多细致的工作,甚至提供某些必要的帮助等。总之,要将“规划蓝图”化为“美好现实”需要一定的过程与环节。联系这篇学生习作修改的实际来看,在进行“素材”的搬迁过程中,在重新理顺这些标有序号的“素材”时,还少不了添加一些必要的关联词、过渡句,还应兼顾记人叙事的详略、铺垫、对比、照应等。像我这样都难以一时把文章搞顺畅,那么对于被点评的初中学生来说,他可能会觉得更难以如何下手。
所以,我觉得“杨”老师应索性“送佛送到西天”,把对这篇学生作文的精批细改进行到底。我想请“杨”老师再吃点苦、费点神、花点时间,按你的调整思路把这篇习作的内容(包括素材的安置、关联词与过渡句的使用等)重新理顺一下,以便让我们大家看到一篇修改后的完整的文章。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能让我们大家有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而且也能让那位学生更加清楚文章应如何具体修改、文章修改之后会是一种怎样的新面貌,其教师示范作用和教学指导意义会更大!
无庸讳言,这样做一定很有难度。记不准是哪位伟人曾说过这样意思的话:建设一个新世界比摧毁一个旧世界要难得多。将其引用到具体的作文修改中,重新布局谋篇,把原有的结构、“素材”进行重新梳理与条理甚至要比另外从头写一篇作文难得多。因为把原有的结构、“素材”进行重新梳理与条理,几乎就是在“戴着脚镣跳舞”。但正因为有挑战性,才更显出其精彩!
不知既专业又敬业的“杨”老师能接受我和许多教师朋友的这个不情之请、以实现我和许多教师朋友的心中期盼吗?
我知道提这样的要求过分了点,既无故增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先自罚三杯后再敬“杨”老师的酒!
【下附学生习作点评原稿】
详见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00809-fpage-3.html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6 编辑 ]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4-12 11:06
认真阅读了教育前辈麻辣讥士先生对多位一线教师的习作点评的点评!
寒梅在此问候先生并向先生致以祟高敬礼!
先生如此认真地对许多一线教师的文字做深入细致的评点,足以看出先生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深层次的,而且扎实的,给予了教师们更多的引领和激励。
先生的唯美思想和人格魅力令人感动!
位卑未敢忘已责。先生的鼓励定当铭记在心!作为追求!实于行动!
万分感谢先生!
相信先生的点评,会让许多教师有所启发,所以转发在我们的<教师之友>.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4-12 16:51 编辑 ]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5-12 20:54
赏析网友“长歌采薇”创作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
文/麻辣讥士
[attach]9719[/attach]
通常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都会让人产生一读再读的兴趣,网友“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在这里,我把《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称之为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是因为此前我浅尝辄止,未对作品作深入品读,竟把这篇校园文学作品看成是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好惭愧!“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从表面上看,的确非常像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实录,而且也让网上许多跟帖者都信以为真,纷纷发表感慨。就凭能以假乱真这一点来看,就表明了作者是如何自觉遵循艺术源自于生活的文学创作规律的。
有朋友会问:你是怎么认定“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是一篇文学作品而不是一篇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呢?我说:因为它毕竟高于生活,文中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露出了过多的“巧合”痕迹,让我断定这是一篇经过了艺术提炼、艺术加工的校园文学创作作品。
我不否认这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突然冒出“节外生枝”的问题,完全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也不否认我们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能够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因势利导地把临时“生成”的课堂推向高潮。但在“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中,由于某些细节的安排过于“巧妙”了,倒显得这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不够真实。一言以蔽之:这篇作品既“巧”在细节,也“拙”在细节。
作品中的老师“我”(注:此处不能同作者“长歌采薇”划等号),在第一堂课(以区别于后面还要出现“一个连堂课”)的后半部分,按照一般语文课的教学常规,是到了拓展延伸的环节——即由课内学习转向课外思考,联系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来运用、消化、巩固本课所学习的有关内容(如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所以,这时老师“我”向学生提了一个与该课《我的母亲》教学内容联系很紧且非常顺理成章的问题:“你从母亲那学会了什么?”在常理下,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会出现什么偏差的。尽管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解答,但是“巧”的是,第一个学生A的回答一下子就把问题开门见山地引向了“节外生枝”——“我从母亲那学会了搓麻将。”其情节的推进,矛盾的展开,都似乎太突然、太顺畅了,几乎容不得老师“我”再从其他学生的回答中,选择最符合本课内容学习的观点来发挥、来点评,以水到渠成地小结课文,结束本课教学。由此,我推断这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有这么“巧”的事。
我承认作品中的老师“我”对处理课堂上的这个“节外生枝”的问题是充分体现出了教学智慧的。老师“我”迅速拿起粉笔板书了一个话题:“母亲的苦与乐”。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的眼睛瞪着黑板发愣,“不是谈麻将吗?”有学生问。老师“我”笑了,说:“这‘乐’中不就有麻将么?”显然,老师“我”在这里运用了一种类似偷换概念的方法。如果不是早有准备,“巧”作安排,能这么应变及时、处置坦然、掌控自如吗?由此,我推断这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有这么“巧”的事。
特别是在“连堂课”中,班上所分的四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更是一个小组一个角度,一层讨论一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地连接上了老师“我”在第一堂课将要收束课文时准备朗读的:“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感人的场面,把“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推向了高潮。由此,我推断这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有这么“巧”的事。
在文学创作中,恰当地运用“巧”是必需的,但也千万不能忽略“合”——即不能违背生活的常理与逻辑。例如在作品中,当老师“我”想把问题解决在当堂,而时间又不够,于是果断地决定再上“一个连堂课”时,居然不向学校教务处请示,也不同下堂课的老师打商量。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使这上课的老师“我”是学校的校长,也不能带头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是吧?再拿“连堂课”中的四个小组分组讨论环节来看,如果作者能够再适当地交代、铺垫一些必要的教师引导过程与细节描写,那么这“一堂节外生枝的课”的推进是不是会显得更自然些?对文中这位充满教学智慧的教师形象的塑造是不是更完美些?
综上所述,这篇作品既“巧”在细节,也“拙”在细节。我希望通过对这篇作品的赏析,能给那些喜欢进行校园文学创作的朋友有一点启示。
【 原帖详见——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04388.html 】
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
文/长歌采薇
我满怀激情地导学着胡适的《我的母亲》,末了,用粉笔板书了文中的一句话:“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让同学们体会这语句中饱含的感情。短暂的沉默,我又问:“你从母亲那学会了什么?”先解决这个问题。
“我从母亲那学会了搓麻将。”A学生小声地说。我很震惊,是说他不遵守纪律,太轻狂了,还是不尊重母亲,不理解母爱了,还是……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句话已在第二排的学生中传开了,很快前后排的同学中也传开来,学生似乎对A的话很感兴趣,并议论起麻将来。我想,我的第二个问题跑题了,原想调动一下学生的情感,却不曾出现如此意外,此时,我是呵斥制止,还是提示学生要向好处想呢?强制性的让学生回头,多是不好,覆水难收啊!我竭力思考这其中的原由。
A生脱口而出的回答,告诉我这可能也是他的实情吧。但学生们主动地参入也告诉我:这可能也不是一个特例呀!对于麻将文化,我向来是不知可否,麻将桌上的尔虞我诈、挑拨离、间恶语相向不在少数。乐此不疲,玩起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也是大有人在。平时工作之余休闲一下放松情绪,联系感情,应该也是可以的吧。但危及到学生可不是一件好事情,麻将的诱惑力实在太大。让学生正视母爱,正视麻将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学生们还在交流着寒假里父母搓麻将的事,甚至还有的同学大谈自已的参入,那一句句话,在我,却是如坐针毡。而此时下课铃声响了,我大声说:同学们,你对麻将很感兴趣吗?那我们今天上一个连堂,交流一下你对母亲,对麻将的看法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也安心了,一定得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我迅速拿起粉笔板书了一个话题:“母亲的苦与乐”。分小组讨论。学生的眼睛瞪着黑板发愣,“不是谈麻将吗?”有学生问。我笑了,“这‘乐’中不就有麻将么?”学生开始了讨论。
不一会,声音来了,一组先说:“小时,我不懂事,但我认为,母亲是很艰难的,生我,养我,把我们拉扯大,如今,还要承担我们的一切需求,我爱我的母亲。”热烈的掌声响起来了,“我很感动。生活中,母亲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曾有一次,母亲煮饭晚了,我很气愤,掉头去了学校,母亲却给我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是一组的小梅,说着竟落下泪来,掌声淹没了她的泪水。
二组的声音来了,先前的A说:“我的父母在外打工,今年过年才回来,母亲坐在麻将桌前眉飞色舞,难得的相聚,我总粘着母亲,自已也学会了搓麻将。”看那一脸的沮丧,我请了二组一位同学对A的话说说自已的看法:“学生搓麻将不是一个好事情,应以学习为重。父母在外辛苦一年,回家了,在麻将桌前快乐,可以理解,但不顾及孩子,沉迷于麻将,我以为这不对……”
三组的学生躁动起来,我赶紧让三组的说话:哪有说父母坏话的,你忘了是谁十月怀胎,生下你吗?你忘了学过的《游子吟 》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崇高无私,母爱博大无边,美国的一位总统曾说,“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世界上的母爱应该是相通的,我爱我的母亲,我想我的母亲,虽然她现在不在我的身边。孩子那真挚淳朴的话语让我几欲流下泪来,在雷鸣般的牚声中,我侧过身,仰面看了看窗外。窗外正春雨绵绵。
四组的学生也发言了:如果我给母亲打分,应该在99分以上,生活中虽有N个母亲或是父亲喜爱搓麻将,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说母亲不好。不过,只顾搓麻将而忽略了一年难得的一次和子女交流的机会,可惜。又一位学生说:对,我们要正确认识母亲打麻将,母亲难得的一个长假,和邻里玩玩麻将,增进感情,活跃过年的气氛,但我们学生可不能整天围着母亲转,更不能参入打麻将。我们有寒假作业呀,我们要自律,打苍蝇打蚊子可以,不能打麻将。一席话,学生都笑了,我也笑了。
最后,我用手指着先前板书的胡适的那句话说:同学们,我们一起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地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重之情的句子朗读一遍,“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注:本人享有该文著作权,最终归属荷戟长歌QQ615926119空间,槐荫论坛:长歌采薇,请勿随意转载、署名发表。)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5-12 20:58
都来做一个“会说会练的全把式”
——再读“东门之杨”的《作文评点实例》
文/麻辣讥士
[attach]9720[/attach]
既专业又敬业的“杨”老师果然未负众望!在我4月10日那天上午10:02发帖转达许多教师朋友的期盼才只过了上十个小时,而且那天还是周五——正是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忙得很的时候,“杨”老师居然没过夜就于当晚23:03把对学生作文的修改全稿展示出来了,提前(因为“杨”老师曾说要“过两天”的)将“规划蓝图”变成了“美好现实”。我叹服之余已不知说什么好。这是完全不能用“响鼓也要重捶,好马也要鞭催”来比拟的。
“杨”老师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学生作文修改稿虽然只是一种“结果”,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们开展任何一项教学工作(含作文指导),都要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有过程才有感染力,有结果才有说服力。不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过程”和“结果”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谁离开谁都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就拿“杨”老师对那位不知姓名的学生的作文评改来说,“杨”老师前次贴出的学生作文点评稿,如“庖丁解牛”似地对学生作文进行了精细评点,这一过程只是明确地告诉学生和我们读者,在处理素材、提炼素材、使用素材方面应该怎么做——“根据开头和结尾对人物的评价,将素材的顺序调整如下可能会更好:③④⑤⑥①②⑧⑦。先写他柔弱、消极的一面,然后写他的特长兴趣,最后写他学习上积极进取不服输的一面。这样安排,既能前后衔接自然,又能起到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更加突出人物形象。”
然而,仅凭这些语言阐述,学生也好,我们读者也好,是不容易一下子就领会过来的。这时就需要指导老师用自己的写作教学实践来为学生和我们读者进行一下示范,将写作理论同写作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当“杨”老师及时地再次展示出他的作文修改全稿——写作指导与实践的最后成果时,我的心中就已不仅仅是一种感动了!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可作言教身传的结果或成果,其教学指导意义就非同小可!它不仅能让学生和我们读者都有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而且也能让那位学生和我们的读者更加清楚文章应如何具体修改、文章修改之后变成了一种怎样的崭新面貌。
俗话说:“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只练不说是真把式,会说会练是全把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来说,就是要做这种“会说会练的全把式”!在过去很多时候,我们见到有些教师在“说”与“练”的关系上处理得不甚好——“满堂灌”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当然,“练”对学生重要,对老师也重要,特别是具体指导学生写作文,当老师的更应适时地整出篇把“下水作文”来。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不仅是理念,而且也是实践。
以上就是我为什么一读“杨”老师的学生习作点评稿、再读“杨”老师的学生习作修改稿之后,要有感而发的原因。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5-12 21:00
先生的点评是名副其实的引领,许多人从中受到启迪!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06 编辑 ]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5-30 16:57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点评”应始终保持一种精品意识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十)
[attach]9982[/attach]
文/麻辣讥士
实事求是地说,李凯老师是一位敬业而勤奋的乡镇初中语文教师。我读了李凯老师目前已发表在“孝感教育科研网”上的近50篇学生习作点评,很为李凯老师善于指导与鼓励学生,无私地鼎力扶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师德精神与教学热情所感动。
然而正如俗话所说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一样,我们在着力写出许多精当、准确的学生习作点评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点把“败笔”。这很正常。因为教师也是普通人,在认识上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觉。但就学生而言,他们苦心经营的一篇小文,老师看后是否满意,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优点如何发扬,缺点如何改正,常常要在老师的作文评语中找到答案。所以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点评”应始终保持一种精品意识,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每篇学生作文的点评之语。因为就教师而言,学生是否达到自己在作文指导时所提出的要求,自己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今后应该如何确定作文教学的坐标和方向,都应当在写点评之语的时候进行认真考量与斟酌。为了更好地教学相长,我将李凯老师最近写的一篇我认为不太精当的《习作点评》(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86)特别提出来,与李凯老师,也与广大语文教师一起研讨一下。
在研讨李老师的点评之前,我们还是先来全面审读一下学生的习作原文(见下文):
春
作者:湖北省××县伍洛中学初二(7)班学生
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随之而来的应是绵绵细雨,温暖春风,花红柳绿,万物复苏。但是,现实中的春天却和想象中的“美丽的景色”截然不同。
大地一片死气沉沉,一株株枯黄的柳树有气无力的瘫在路两旁。街上没有行人的欢呼;天上没有燕子的欢叫,地上没有小草的滋长;万物没有细雨的滋润;就连小猫小狗都懒得出门,呆在家里睡觉。——这是一个枯燥的春天。
天阴了,我以为盼望已久的春雨终于要降临人间了!为此,我欢呼不已!但是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像一片片被震碎了的云,它慢悠悠的来了,这便是冬天的精灵——雪。它在天空中得意地跳动,伴随它的不是动人的音符,而是令人心碎的忧伤之歌,它在嘲笑春天的无味枯燥。在讥讽春天的死气沉沉。是这样的,但是这又能够去埋怨谁呢?
在这样的糟糕的环境下,人的心情自然也像没开化的河水一样,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暖意。行人们走在街上,仿佛一切都看不顺眼。或垂头丧气,或愤怒不已,或冷眼相对,或叹气唉声。没有春意的春天,是不能感化人的心灵的。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万事开头难。可是,一年美好的开头,难道真要扼杀在这无味之春里了吗?
自古以来,春都给人以生机,给人以希望。可如今,它给人们的是什么?是枯燥,是悲伤,是死气,是惆怅,这怎么能催人上进,努力进取呢?
我为春之枯而哭,而悲,而伤,而感。春天本应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可是,今春却如“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片带有秋意的景色。
春之枯何时能成为春之绿?死气沉沉,几时才能变回生机盎然?我一人在白雪还在飘飞的幽径中,寂寞地盼望着,等待着……
读了这篇学生习作,我感到文中首先是时间交代不明。我从文中第1自然段所描写的文字感觉来看,“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揣测这可能应是一种“冬末”之景吧?如果是“冬末”,那么“随之而来的应是绵绵细雨,温暖春风,花红柳绿,万物复苏”这样一种对于“春”的期待就还得假以时日了,急不得。如果是“冬末”,那么“现实中的春天却和想象中的‘美丽的景色’截然不同”,则是毫无疑义的。所以,由于第1自然段的扣题不紧,从而导致文章不能往下具体地展开描画“春”、赞美“春”,以及围绕着“春”字来写景抒情。
学生习作的全文基调都是在描写“冬末”的景象:
——请看第2自然段中的描写:“大地一片死气沉沉,一株株枯黄的柳树有气无力的瘫在路两旁。街上没有行人的欢呼;天上没有燕子的欢叫,地上没有小草的滋长;万物没有细雨的滋润……”
——请看第3自然段中的描写:“我以为盼望已久的春雨终于要降临人间了!为此,我欢呼不已!但是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像一片片被震碎了的云,它慢悠悠的来了,这便是冬天的精灵——雪。它在天空中得意地跳动,伴随它的不是动人的音符,而是令人心碎的忧伤之歌……”
正因为学生习作的全文基调都是在描写“冬末”的景象,所以全文的抒情基调也必然不可能与“春”扯上任何联系:
——请看第4自然段中的描写:“在这样的糟糕的环境下,人的心情自然也像没开化的河水一样,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暖意……”
——请看第6自然段中的议论:“自古以来,春都给人以生机,给人以希望。可如今,它给人们的是什么?是枯燥,是悲伤,是死气,是惆怅,这怎么能催人上进,努力进取呢?”
正因为这篇学生习作全文的基调都是在描写“冬末”的景象,全文的抒情基调也都与“春”扯不上任何联系,所以,学生习作最后在倒数第2自然段中的感慨文字,就显然发得毫无端由:
——“我为春之枯而哭,而悲,而伤,而感。春天本应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可是,今春却如“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片带有秋意的景色。
倒是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呼唤“春”天快来的意思,稍微与题目沾了点边:
——“春之枯何时能成为春之绿?死气沉沉,几时才能变回生机盎然?我一人在白雪还在飘飞的幽径中,寂寞地盼望着,等待着……”
根据以上对学生习作的全面分析来看,我认为这显然是一篇文不对题、议论与抒情也都无的放矢的矫情之作。可点评教师对这篇学生习作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见下文):
习 作 点 评
湖北省××县伍洛中学教师 李 凯
近日让学生以“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学生的作文完成情况让我惊诧:他们笔下的春天简直太美了,真如朱自清笔下生机盎然之春。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精妙的文笔和美好的心灵。然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东北山城之春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现在的东北山城之春正如本文所描绘的那样:枯燥,死寂,毫无生气,还有些寒冷。可以说,本文作者笔下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这也是此文在众多的文章当中能脱颖而出的原因。细读本文,可以看出作者对眼前之春的确有一些独特的感受,作者敢于把这些真实的东西写出来,不像大多数同学那样人云亦云,简单摹仿。另外作者在用词上也格外讲究,如:在描写理想中的春天的时候用“绵绵细雨、温暖春风、花红柳绿、万物复苏”来形容;在描写走在路上的行人的时候,用“垂头丧气、愤怒不已、冷眼相对、叹气唉声”来形容;在描写如今的春天给人的感受时用“枯燥、悲伤、死气、惆怅”来形容。那结尾一句:“我为春之枯而哭,而悲,而伤,而感。”更是别具匠心,韵味十足。从中足可以看出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底。
全文围绕“枯”行文,写出了春之“枯”,行人之“枯”,作者之“哭”,行文流畅,文笔朴实。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毫不客气地说,我觉得上面是我迄今为止所读到的最不恰当的一篇习作点评。
——比如学生习作中并无一处地方提到是在描写“东北山城之春”,可点评教师却说:“现在的东北山城之春正如本文所描绘的那样:枯燥,死寂,毫无生气,还有些寒冷。”
——比如学生习作中并无一处地方是在正面描写“春”天景象,可点评教师却说:“本文作者笔下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
当然,惟一让我感到还比较“恰如其分”的点评文字还是有一句的:即“细读本文,可以看出作者对眼前之春的确有一些独特的感受,作者敢于把这些真实的东西写出来,不像大多数同学那样人云亦云,简单摹仿。”
我认为,教师的习作点评之语作为一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育人职责和育人艺术的一种具体体现。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草率随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以及作文内容等具体情况来给予“准确而恰当”的点评——是好则说好,有不当则应指出来。不能不讲原则地给学生的习作“戴高帽”。事实上,习作点评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篇作文层面的心灵沟通,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呼唤。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水平的逐渐提高,与教师准确、全面、公正的点评之语密切相关,因为在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心目中,老师就是权威,老师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权威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权威性的评价往往决定一个人行为程度的强弱,它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动机强度,行动的持久与深入,能使行为者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正因为如此,我要再次来个篇末点题,并愿与所有的语文教师共勉——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点评”应始终保持一种精品意识。
如有不同看法,欢迎大家争鸣。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10-31 08:40
[attach]11631[/attach]
以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认识“周朴园”这一形象
文/麻辣讥士
(本文已刊载于华中师大《文学教育》杂志2009年第10期)
“周朴园”是剧作家曹禺先生在话剧《雷雨》中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形象,其中《雷雨》节选的第二幕片断多次被收入各种版本的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一篇题为《冷酷与本真的交集——对《雷雨》中周朴园这一形象的认识》的文章(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47186.html),我认为作者对周朴园形象的全面剖析,认识是深刻而独到的,同时也再次证实了“文学是人学”这一文学创作原理的正确性。大凡成功的文学作品都不是概念化地塑造某个人物形象的,而是力求通过揭示人性的复杂性来刻画有血有肉的“这一个”——不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但我对这篇文章分析后的结论——“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交集着人性的冷酷与本真”,却不完全苟同——即我同意“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所具有的“冷酷”,却不认同“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所存在的“本真”。
引述作者文中的一段原话:“在曹禺的笔下,周朴园这个无恶不作的坏蛋在无情地抛弃了侍萍之后,他始终缅怀着侍萍,如:三十多年过去了,尽管他一再搬家,但他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悬挂侍萍年轻时的照片;保持侍萍生产后遇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牢记侍萍的生日;并且在心中一直保留着侍萍往昔那贤慧温柔的美好形象。这种怀念之情,在许多读者看来,认为周朴园很伪善,认为他想通过这些矫情的惦记来掩饰自己对侍萍曾经的绝情。不过,我个人认为周朴园的这些行为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对侍萍的怀念,是很诚挚的。”我觉得,作者在此处“个人认为周朴园的这些行为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对侍萍的怀念,是很诚挚的”结论过于主观了些,因为它与该剧前后的客观情节发展并不相符。
为了与这位文友就有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我特地再次翻看了曹禺的《雷雨》全剧本,发现有许多细节足以证明“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的“本真”是根本不存在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论述。
首先,在“周朴园”的心中根本就没有“鲁侍萍”的丝毫影子。剧本中对“鲁侍萍”的第一次出场是这样描写的:“鲁妈的年纪约有四十七岁的光景,鬓发已经有点斑白,面貌白净,看上去也只有三十八九岁的样子。……她的眼有些呆滞,时而呆呆地望着前面,但是在那修长的睫毛,和她圆大的眸子间,还寻得出她少年时静慰的神韵。……她的牙齿非常整齐,笑的时候在嘴角旁露出一对深深的笑涡,叫我们想起来四凤笑时口旁一对浅浅的涡影。”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鲁侍萍”的容貌并不怎么显老,也没有变得让人恍若隔世之人,“在那修长的睫毛,和她圆大的眸子间,还寻得出她少年时静慰的神韵……笑的时候在嘴角旁露出一对深深的笑涡,叫我们想起来四凤笑时口旁一对浅浅的涡影。”剧作家曹禺先生在这里很明显地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常年在“周朴园”家里当丫环的“鲁四凤”长得很像她的母亲“鲁侍萍”!一个长得很像“鲁侍萍”、且身份也与“鲁侍萍”相似的“四凤”,经常在“周朴园”家里出出进进的,难道“周朴园”见了“鲁四凤”会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吗?然而,事实却是“周朴园”的的确确地没有一丝一毫地触动过心中那根隐秘的情弦——可见“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的“本真”是根本不存在的。而那些“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悬挂侍萍年轻时的照片;保持侍萍生产后遇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牢记侍萍的生日;并且在心中一直保留着侍萍往昔那贤慧温柔的美好形象”——纯属是虚伪的表现!
除了“周朴园”对长得很像年轻时的“鲁侍萍”的“四凤”没有产生过一丝一毫的触景伤情和怜悯之情外,当“鲁侍萍”30年后再次踏入“周朴园”家,二人陡然碰头时,“鲁侍萍”的动作表现是:“朴园由书房上。……鲁妈站起,忙躲在一旁,神色大变,观察他。”——分别30年,“鲁侍萍”竟能一眼认出当年的负心人“周朴园”!而“周朴园”在一眼看到貌似“牵挂”了30年、一时一刻未曾忘怀的“鲁侍萍”的时候,又是怎么一种表情和状况呢?剧本中是这样描述的——
朴: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朴:你的女儿?
鲁:四凤是我的女儿。
朴:那你走错屋子了。
——以上“鲁侍萍”把与女儿“四凤”的人物关系已经说明得够清楚了,加上此前还有伏笔交代常年在周家当丫环的“四凤”,与母亲“鲁侍萍”有许多形似与神似之处。如果“周朴园”此时不是故装“糊涂”,那他何时“在心中一直保留着侍萍往昔那贤慧温柔的美好形象”呢?此段对话,何有丝毫“本真”可言?完全把“周朴园”的“冷酷”本质暴露无遗!
其次,在得知了“鲁侍萍”的不幸遭遇后,“周朴园”更是未显“本真”只见“冷酷”。剧本中这样叙述道:当“周朴园”从口音上感到“鲁侍萍”说话中“好像有点无锡口音”,从而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鲁侍萍”打听“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当他得知自己日夜追忆与怀念的“梅姑娘”(即“鲁侍萍”的闺名)居然跳河没死还活着的消息时,按照人情世理应是表现得无比激动和开心的(在当今的影视镜头中常常会用“惊涛拍岸”、“众鸟飞翔”等来外化此刻的心情),然而在剧中,“周朴园”的表现实在太差,他连假装一下“激动”也没有。他只是“惊愕”地追问了一声:“什么?”便再没有“什么”下文了。特别是在“鲁侍萍”说,那位没死的“梅姑娘”“就在此地”,并问道:“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我们看“周朴园”是怎么说的:“不,不,谢谢你。”——何等“冷酷”哟!当“鲁侍萍”继续向“周朴园”介绍(其实用更准确的词语应该是“诉说”)“梅姑娘”的不幸遭遇时,“周朴园”却是如下一种表现——
鲁: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
朴: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
鲁:大概她是不愿意吧?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
朴:以后她又嫁过两次?
鲁:嗯,都是很下等的人。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
朴: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
——好一个“让我想一想”!这哪像是那个“在心中一直保留着侍萍往昔那贤慧温柔的美好形象”、30多年来无时无刻不追忆与怀念“梅姑娘”的人所说的话呀?我认为在最自然状态下讲出的话最能反映出其人的“本真”——而此时此刻的“周朴园”的“本真”就是“虚伪”与“冷酷”!
最后,我们再看看“周朴园”是如何自己揭下自己的“虚伪”面具而充分显露其“丑恶”的本质的。当“周朴园”彻底弄清了让他追忆与怀念了30年的“梅姑娘”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时,“周朴园”又是怎样说的和做的呢?剧中原场景是——
朴:(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朴: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朴: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朴: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读到这里,我真忍不住想替“鲁侍萍”去抽“周朴园”几嘴巴!莫说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就算是一个30年前的老街坊邻居来到你家,也犯不着“严厉地”地呵斥对方:“你来干什么?”并且还“冷冷地”地嘲讽对方:“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由此再反观30年来“周朴园”的种种作秀表现:“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悬挂侍萍年轻时的照片;保持侍萍生产后遇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牢记侍萍的生日……”——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现代版的“好龙”之“叶公”。艺术家正是通过周朴园所“说的”句句冷酷之“言”与他30年来所“做的”种种温情之“举”的严重背离,揭示出了在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身上“衣冠”与“禽兽”的统一!
大凡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精巧之致的,比如前面若留有伏笔,后面必然会在某处予以点题。剧情进展到这里,我在上面提到的一个猜测果然得到了印证!大家可看原剧本——
朴: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个个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
朴: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这时的“周朴园”终于不打自招:“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这表明,平时“周朴园”见到“四凤”并不是没有产生过某些联想,理应对“鲁侍萍”的形象不会忘得那么一干二净吧?可是30年后的重逢,却是“鲁侍萍”一眼认出了“周朴园”——说明她对造成自己伤害的人是何等刻骨铭心,而且没有丝毫怨艾;而“周朴园”对“鲁侍萍”竟没有丝毫印象——说明他根本没有把造成别人巨大伤害的事放在心上。正是从这一点的对比来看,“鲁侍萍”是何等可悲!“周朴园”又是何等可鄙!
戏剧情节愈往后面发展,“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冷酷”之情愈是显露得彻底。剧本中这样写道——
朴:……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鲁: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朴: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鲁: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朴: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鲁:他的脚趾头因为你的不小心,现在还是少一个的。
朴:(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励罢工,反对我!
鲁: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朴:(沉静)他还是我的儿子。
鲁: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做父亲。
朴:(忽然)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在“本真”的人的心里,应遗留丝丝绵绵的“情”;而在“冷酷”的人的眼里,就只有毫无温度的“钱”。“周朴园”的所言所行就正是后者。请接着看原剧本——
鲁:(苦笑)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
朴: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鲁:你不要怕,你以为我会用这种关系来敲诈你么?你放心,我不会的。大后天我就会带四凤回到我原来的地方。这是一场梦,这地方我绝对不会再住下去。
朴: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鲁:什么?
朴:这于我的心也安一点。
——面对一位被追忆与怀念了30年的老“情人”(权且这样说吧),一旦发现她没有死而就站在眼前,“周朴园”却坚决地开除了二儿子鲁大海,决绝地赶走了侍萍一家。至此,爱情,亲情是无法与他心灵深处的金钱、地位等重的,三十多年前的一幕在此时再次重演。特别是“周朴园”的最后那句话:“这于我的心也安一点。”彻彻底底地撕下了他过去貌似“本真”和“有情”的假面具,实实在在地坦露出了他“冷酷”而“伪善”的真面目!
结合原剧本的内容与情节的分析,得出我的观点:“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交集着”的不是“人性的冷酷与本真”,而是彻头彻尾地交集着“冷酷”、“伪善”和“丑恶”,在“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身上,没有任何值得我们一分为二地进行重新认识与评价的必要。
下面我还想深入阐述的是,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在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时候,不能不加分析、不加辨别、不管青红皂白地非要从某个复杂的人物形象身上发掘出“性本善”来。
也许有善良的人会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许当年周朴园“抛弃”梅姑娘的确是有身不由已的苦衷,事过境迁,时刻受到自我良心的谴责,从而30年来,周朴园只有通过“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悬挂侍萍年轻时的照片;保持侍萍生产后遇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牢记侍萍的生日……”等方式来寄托自己的哀思,表达自己的忏悔,让自己被狗吃剩下的一点“良心”不再被老天谴责——因为30年间他已搬过无数次家,略知事情真相的人也不在了,只有“老天”知道他的丑与恶!如果不是“梅姑娘”在30年后突然出现在周朴园的面前,使周朴园像突然变了另一个人似的那样对待貌似追忆与怀念了30年的“老情人”的话,那么连我也禁不住要为“周朴园”这个既做了婊子又立了牌坊的人喝声彩!
诚然,“周朴园”形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不将他简单化、概念化,而是充分显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具有相当的深度,是独具个性的“这一个”。我认为,“周朴园”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独具个性的“这一个”,既不是他七分善中含有三分恶,也不是他七分恶中隐有三分善,更不是在他冷酷、虚伪的内心尚有一丝“本真”或“天良”没被狗吃掉,从而让人们爱恨交加,而恰恰是他终生在用一种“虚假伪善”的面纱来极力掩饰其 “冷酷”而“丑恶”的嘴脸。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更具迷惑性。正因为年少无知的“梅姑娘”看不清这一点,所以才会在不知不觉中遭到那“披着羊皮的狼”一样的“周朴园”的伤害。尽管30年过去了,“他一再搬家,但他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悬挂侍萍年轻时的照片;保持侍萍生产后遇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牢记侍萍的生日……”他这是试图在用种种作秀的方式,来将他那“冷酷”而“丑恶”的嘴脸永远地掩饰下去,以迷惑更多的善良的人们(包括今天的一些读者和观众)。“周朴园”本质上就是一个“恶人”,却在漫长的30年里一直通过做一些表面文章来显示自己是一个“善人”。漫长的“30年”呀!就如同是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怎么不令人感动呢?假使“梅姑娘”当年真的含冤死去,在九泉之下有知周朴园30年来这样敬重自己、怀念自己、忏悔自己,还有什么冤屈不能消解、一笑泯恩仇的呢?
我们伟大的戏剧家曹禺先生,头脑清醒,目光锐利,他运用话剧艺术这把“解剖刀”,一层一层地剥下了“周朴园”身上的所有“画皮”。所以,今天我们对于“周朴园”这样一个集“假、丑、恶”于一身的艺术典型,不能产生丝毫的肯定、赞美或同情之心。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目前语文课程改革中要正确把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原则性问题。
我曾听到有位老师这样说:“周朴园的忏悔与怀念有几分的真,是我每次跟学生上这篇课文时都必须讨论的问题,而且每一次课堂的高潮与出彩处,也往往在这里。”对于这一点我毫不怀疑!其实西方文论中有句名言也早已揭示了这一现象,即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伟大艺术家的作品就是有一种让人说不尽的效果,因为他们笔下的塑造的艺术形象不是概念化、标签化的人物,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每每出现讨论的“高潮和出彩处”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课堂的热烈讨论之后,我们应是一种冷静的理性的思考,一定要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
不容否认,“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文艺鉴赏中的一个重要观点,用它可以像“太极推手”一样调解很多有争议的问题。但我认为,对于一个有一定判断力的成人来说,如何理解和欣赏文艺作品中的某些人和事,这个观点是适用的。然而对于目前尚缺乏一定判断力的中学生来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简单地用“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回避某些原则性问题,那是不负责的表现。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与敏锐深远的眼光是我们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教学《雷雨》时,如何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应该比简单地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重要。如果在《雷雨》这堂语文课的教学与讨论中,学生们对“周朴园”这一形象“见仁见智”得没有一个恰当的结论,甚至如果有学生对“周朴园”30年来的作秀行为表示肯定,从而认为他是一个痴情、专情、长情的人来加以赞赏,那我要说,这堂语文课是完完全全的失败的课!所以,我们不能用“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放弃了对某类人的丑恶、伪善本质的深入剖析与揭露——这一点在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
以上,就是我为什么要借一个老问题来谈一个新问题的目的。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10-31 08:52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11-11 09:56 编辑
麻辣先生分析到位,从网友的文章中捕捉地当前教学中敏感的问题——关于如何引导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现实生活中敏感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正确的解读文本的价值,把握文本的命脉,才能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11-22 19:33
我们需要一本真正的“零分作文集”
[attach]11800[/attach]
近日一本号称“史上最搞笑、最雷人的作文书”——《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在网络上受到追捧(11月18日《重庆晨报》)。
笔者仔细浏览后,发现这本书名不副实,其搜集的并非真正的零分作文。除集纳的一些语段,比喻和引用有点不恰当外,其他文本,从语言到观点,再到写作手法,都不乏优秀之作。换句话说,这些不像真正的高考零分作文,更像专业写手炮制之作。
所以,如果你真的相信书名,并以此批判高考作文标准,就犯错了。虚拟的箭,发得再猛,都无济于事。“题材主要是愤世嫉俗型,玩世不恭型、恶搞型和挑战高考型”,可以说这些作文是根据这些主旨写成的。
我们的世界里,总习惯于记录、追捧成功者,而失败者往往被遗忘,甚至不着痕迹。这本书倒提醒我们,在关注满分作文的同时,那些零分作文、低分作文,到底都写了什么?在高考作文标准要求的筛子过滤之下,究竟哪些思想和识见被过滤掉了?
我认为,真正的零分作文、低分作文,同那些满分作文一样,对后来的考生,同样有借鉴意义。因为写零分作文、低分作文的学生,也同样是这个国家未来的一部分,他们的所思所想,不应被我们所忽视,哪怕是“不合时宜”,不主流,至少也应该“引起疗救的注意”,想一想他们为何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又该如何引导他们……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11-22 19:35
麻辣先生的思考有深度!的确,我们常常关注的是好习作,那些差一点的很少拿出来示众。记得,有一次,我将一篇差文,抄在黑板上指导学生如何修改。虽然是无记名,可那个作者稀里哗啦地哭了半天,搞得好像我伤害了她一样!他们的作文的确有借鉴意义。如何“疗救”?如何“引导”?不应被我们所忽视,反而应该花大力气去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7 10:58
莫因善小而不为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
文/麻辣讥士
改作文、写评语,是每位语文教师经常必须进行的工作,却因其繁复、费神、费时而被不少语文教师视为一种沉重的教学负担。于是,难免有一些责任心稍差的教师会在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偷工减料”——如每次只评改部分学生的作文,或是对所有学生作文只写一个“阅”字。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对每次收上来的学生作文看也没看就又发回学生做下一次的作文。正因为看到这样的现象,所以我对孝感教育科研网上展出的“学生习作精彩点评”的这些教师们充满敬重之情!且不论这些对学生习作的点评是否篇篇“精彩”,仅凭这些教师不因善小而不为,能为学生习作既动脑又动笔,既鞭策又鼓励,其所作所为本身就体现出了一种“精彩”!尽管有不少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点评文字只有二三百字,却能准确地捕捉住学生习作中的一些细微的闪光点,来进行精当地评析,用“点睛”之笔把学生习作中的某个优点加以放大。这样做的效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在这些精彩的习作点评中,有对学生习作思想内涵的深刻发掘。例如:
作者选取了“明净的月亮”这个美好的意象,去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读者读着文章,感到“父亲”和“月亮”融为一体,美丽的月亮和月光,衬托了父爱的美丽。
——孝南区肖港初中教师肖树伟:学生习作《那一轮明净的月亮》点评
本文以“我是一道风景”统帅全文,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对比,打破原来写此类文章空洞口号的呼喊“坚强”、“自信”,不做“云霞”、“鲜花”,就去做“白云”、“小草”,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特别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更不能迷恋路旁的“风景”,牵跘自己前进的脚步,深化了主题。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因某个方面的不足,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应该“走好脚下的路”,并大声说“我就是一道风景”。
——孝昌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罗猛、周艳:学生习作《我就是一道风景》点评
这是一篇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环保想象作文。小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以假想主人公——地球上“最后一滴水”的“心理感受”为线索,通过这滴水的自述,虚拟了地球因人类贪婪地掠夺而遭毁灭的情境。文中“梦里江南”的美好与眼前黄沙弥漫、满目疮痍的荒凉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以及外星人对地球人的凭吊,都能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震撼。
——汉川市实验小学教师汪利红:学生习作《最后一滴水的自述》点评
本文最出彩之处就是作者善于用情。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刺痛了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将整个民族心灵深处最本源的善良和仁爱全部表现出来。无论是千千万万的人民子弟兵,还是一个又一个志愿者,抑或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人人心中装有“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什么叫“万众一心”,什么叫“大爱无疆”。真情实感不仅需要真实的人和事,真实的情感经历,还需要对生活的经常性的体验,需要对生活艺术性的加工,需要把自己的情感在适当的情况下抒发出来。作者精选了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采用第二人称直接抒发感情,紧扣主题,笔随心动,情随笔泄,在打动自己的同时也打动了别人,让我们读起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汉川市金马中学教师康芳:学生习作《一场巨大的感动》点评
本文内容深刻,观点极具启发性。作者能认识到事发一瞬间,是一个人最本能、最真实的反应,一瞬间可以彰显优雅与高贵、慈悲与仁爱、大度与涵养的人格魅力,一瞬间之美不是一瞬间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的是一个人长时间的对自身的“栽培”, 充实自已,修身养性,勤学苦练,才能在事发一瞬间绽放最美的光彩!中学生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实在难能可贵!
——湖北航天中学教师刘小书:学生习作《事发一瞬间》点评
二、在这些精彩的习作点评中,有对学生习作表达技巧的审美鉴赏。例如:
这篇以“寻”为话题的习作的标题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借助标点符号来拟定标题,新颖夺目。一个问号发人深思,振聋发聩。其深刻意蕴是:儿时的苇塘到哪里去寻找?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而一个感叹号则启示人们: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从钢筋水泥般的森林里寻找到故土情节和心灵慰藉,要在城市中拼搏、崛起,寻找自我!
——汉川市实验中学教师王健龙:学生习作《寻?!》点评
文章紧扣“声音”这一话题行文,立意深刻,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文章把母亲为小考生准备中考作文材料这一事情作为切入口,描写了妈妈煞费苦心为自己准备中考作文材料而自己最后在考场上却毅然做出有可能改变自己人生的决定——放弃抄袭嫁接、写出真情实感的过程!文章描写细致真实,心理变化过程写得极其自然。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贯穿全文,浑然圆合,给人以深刻的警示。
——云梦县伍洛中学教师李凯:学生习作《陶行知爷爷的声音》点评
作者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围绕一个“爱”字,将三个不同场景嫁接到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叙议结合,折射出一束爱的光芒。美丽的放弃——妻子松开了自己的手,将生之希望留给丈夫和孩子;第二遍电话——一个让父母感觉最称心最如意的电话;太阳的颜色——丈夫驾车将药品送给灾民,而妻子为了让丈夫发动卡车“染上了太阳的颜色”走向天国。一个因爱而放弃,一个因爱而约定,一个因爱而选择。学会爱吧,爱自己的另一半,爱父母,爱他人,这样就爱出了一种境界。
——安陆市二中教师李亚洲:学生习作《爱出一种境界》点评
小作者把自己对受灾人民的同情和想对他们进行帮助的美好愿望通过想象表达出来。文中故事情节感人,娓娓道来,用对比的写法展现了汶川的变化,表达自己对汶川美好明天的盼望与祝愿。想象中的天使并不存在,但是每一个有爱心的中国人都是天使,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谁说汶川的明天不是更加灿烂辉煌呢?作为小学三年级的艺影虽然文笔稚拙,但能结合真实的生活巧妙立意,通过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非常不易,值得学习。
——湖北航天中学小学部教师郭艳:学生习作《我是美丽的小天使》点评
文章最突出的优点是通过平常的家庭琐事表现出真实自然、细腻丰富、浓烈纯美的亲情之爱。文章在抒情上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只通过一个“打电话”的细节就将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作者因思念父母而打电话,因打电话而了解到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已经背井离乡,而此时正在劳碌奔波的父亲仍不忘关心“我”的身体。至此,作者被彻底感动了,与父母的隔膜因之被彻底冲破了,自然而然地发出“父母之爱是人生之唯一可以凭借”的深刻感悟。
——应城市一中学教师邹礼超:学生习作《静夜灯火》点评
三、在这些精彩的习作点评中,还有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例如:
你的短信让我既意外又感动。本想找个机会和你好好谈谈——面对面地,看着对方眼睛地好好谈谈。可又怕惊吓了你。所以也就用文字和你说说话吧!
你说中考作文的格式化,束缚了你自由的思想。让你感到厌烦,失去了写作的热情,心也“茫然”了!首先我非常赞同你所说的“写作文是一种感情”。只有融入了自己真挚的感情的作文才是好的作文。我写文章的时候,也往往会任由自己情感流露,而疏忽了所谓的“结构章法”。但这和作文的某些固定格式并不矛盾。好的文章思想需要一些合理的文章结构来表达;合理的文章结构不妨碍或者说更有利于文章思想的抒发。二者是协调统一的。你只是没有找到它们的结合点而已。相信文采斐然的你一定可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走出写作的困境!
你说你对老师心存敬畏,但进入初三以后,你更多的感受到的是老师的“冰冷”。失去了花季应有的快乐。我想这也许更多的是因为你自己心境改变了吧。老师的严肃,学习的压力,在你眼中幻化成了“冷漠”。让自己试着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并把这些最真实的情感用文字记下来。给自己最美的人生花季留下最珍贵的回忆,不也很美吗?
或许,生活真如你所说,缺少快乐,缺少阳光。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变成一束阳光去感染他人,带给他人快乐呢?能给他人快乐的人,一定也是快乐的!
改变自己从“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开始!
我会用期待、欣赏的眼光看着你的每一个改变,一如看着初升的朝阳!
——孝南区陡岗中学教师骆红梅:学生习作《给老师的一封信》点评
…… ……
…… ……
总之,在孝感教育科研网上展出的那些“习作点评”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方面值得你我继续总结、归纳与欣赏。
不怕诸位见笑,我至今仍珍藏着自己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不少作文本,因为上面留有许多老师对我平时作文的精彩评语,使我能自豪地经常拿出来在孩子们面前“炫耀”——当年我是如何受老师的“青睐”的。也由于这个原因,许多语文老师让我终生感念与缅怀!记得三国时期刘备临终前嘱咐儿子刘禅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若将这种家庭教育思想引伸到现代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引用到对学生习作如何批阅的这件事情上,我认为,能否对学生习作给予认真而恰当的点评,足以看出一位语文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因为对学生习作给予认真而恰当点评的事情虽小,但它却是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位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的语文教师都不能轻易忽视它,莫因善小而不为。因为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大事是小事的积累。轻视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就不可能成就大事。正如轻视一滴滴水珠的汇聚,就不会有浩瀚的海洋;轻视一棵棵树木的积累,就不会有茂密的森林;轻视一砖一瓦的堆积,就不能盖好高楼大厦。
在现实生活中,我还了解到有不少语文教师长期陷于细琐繁杂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愁于没有专门时间或没有课题方向来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殊不知,每个语文教师平时必须完成的学生作文评阅工作其实就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与教学研究之源——只要动动脑、动动笔,顺手对学生习作写出一些有感而发的点评文字来,谁说不就是一次教学反思、或一回理论研讨、或一个模式探索、或一套方法总结、或一种理念实践呢?日积月累,谁敢断言不会诞生出某项教育科研成果呢?
综上所述,莫因善小而不为。或许,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乐趣和人生意义,就蕴含在孜孜不倦地对每一位学生习作的精彩点评之中!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9-12-28 18:47
麻辣老师和这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以他们高度的责任心,他们的智慧才情,他们的人品文品,告诉我们:莫因善小而不为!平时为学生的习作认真写下点点滴滴的评语,对学生而言或许是一种唤醒,或许是一种示范,或许是一种期待,或许是一种温暖......小小评语可以成为师生沟通情感的纽带,可以成为师生探讨习作的桥梁,可以成为启迪学生文学情怀的钥匙。聚沙成塔,日积月累,定可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
寒梅拜读,留下脚印,为你们叫好!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2-16 10:47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2-16 10:59 编辑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2-16 10:52
[attach]12563[/attach]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春景”还是“秋色”?
北宋时期山东诸城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家喻户晓,历史上对《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年代以及“上河”的涵义曾有过一些争论,但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却无异议。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和收藏鉴赏者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此画所描绘的并非“春景”而是“秋色”。
从《清明上河图》诞生至今,一般都认为该图所描绘的是北宋徽宗时代东京汴京以及汴河两岸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景象和自然风光。明代的《味水轩日记》记载,这幅画最早的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画上不仅有宋徽宗赵佶亲笔的瘦金体题鉴“清明上河图”和双龙小印,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河上春”一句。并且研究者认为,根据《东京梦华录》对清明节的相关记载,北宋时期清明时节不但要祭亡灵,还要举行盛大的郊游活动,这与画卷中所描绘的景致相吻合。如此说来,这幅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无疑。
但如果仔细观察画作,同时再对照当时历史的典籍,我们就会发现“清明节”之说令人难以置信。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左右,然而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几个小孩子光着身子在街上玩耍,河岸小贩的桌子上赫然摆着切开的西瓜、草帽等御暑御阳物品在画面上也随处可见,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此时不应该是乍暖还寒的北方初春季节。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据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仅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如果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习惯。画面上还有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中则有这样的记述:“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醉仙锦,市人争饮。”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醪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我们知道,孟元老和张择端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物,而《东京梦华录》又是记述北宋汴京风俗人情的重要历史典籍,所述史事当是准确可信的,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画面中的景致是秋色而非春光。
既然《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并非是清明时节,那么为什么又以“清明”为名呢?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人都知道,《诗经·大雅》中有“肆伐大商,会朝清明”的说法,《毛传》称:“不崇朝而天下清明”,《后汉书·班固传》也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之句,这里的“清明”都有政治开明有度、人民安居乐业之意。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画中题款“清明”语,应是作者张择端进献此画、期待获得皇帝赏识所作的颂扬之辞。金人在画面上留下的跋文说:“当日翰林呈画本,承平风物正堪传。”点明此画在于表现承平风物。根据画幅后面张著的一段题记介绍:“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教也。”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张择端是北宋时期的宫廷画家,这些服务于皇家的画家们都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并忠心为朝廷服务,描绘这种带有吉祥征兆,歌颂太平盛世的作品应该是他们分内的事。了解了这个历史背景,画中“清明”一词所代表的准确涵义就不难理解了。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2-16 10:55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2-17 11:15 编辑
[attach]12564[/attach]
横看成岭侧成峰艺 术高度却不同
——央视虎年春晚上的两个小品《不能让他走》与《捐助》之比较
文/麻辣讥士
冯巩等人表演的《不能让他走》是央视虎年春晚开场歌舞之后的第一个小品节目,赵本山等人表演的《捐助》是央视虎年春晚在零点钟声敲响之前直到整台晚会结束之前的最后一个小品节目。这两个小品节目被安排在央视虎年春晚的一头一尾,应该被看作是很有分量的。
这两个搞笑意味很浓的小品节目,尽管所表演的故事内容不同,而且所选取的现实场景也是一城一乡的,但是,这两个小品节目所弘扬的社会精神文明与思想道德却是高度一致的:《不能让他走》主要讲述的是冯巩扮演的角色主动把一位受伤老大爷送往医院、并为其垫交5000元入院费的故事,《捐助》主要讲述的是赵本山扮演的角色为贫困上不起学的学生主动捐款3000元助学的故事。
这两个小品节目的戏剧性与喜剧性,都是由一个“误”字引发的。在《不能让他走》中,冯巩扮演的角色主动把一位受伤老大爷送往医院抢救、并为其垫交了5000元入院费,却被外人和家属“误会”是肇事者而百口难辩。在《捐助》中,赵本山扮演的角色本来只想为贫困上不起学的学生主动捐款3000元助学,却因按键操作“失误”而多点了一个零,成了捐款30000元,甚至把与亲家合伙的全部存款也给捐了出去。
若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评价,这两个小品节目的创意都是不错的,在央视春晚现场的演出“笑”果也是不错的!尤其是两个小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都有精彩到位之处:一个是冯巩在《不能让他走》中扮演的被人误会的救人者,一个是王小利在《捐助》中扮演的被误捐了款却未享有名誉的捐款人。当然,也毋庸讳言,这两个小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都有“画蛇添足”之处:一个是韩雪在《不能让他走》中扮演的网络写手,一个是与小沈阳搭班的于洋在《捐助》中扮演的摄影师。个人认为,这两个人物在两个小品中几乎是多余的。
再从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角度来衡量,实事求是的说,这两个小品节目所产生的实际客观效果则是大不相同的。
小品《不能让他走》是由表现一种“崇高”——即甘当“雷管”(雷锋管的我要管)、主动救人,最后跃向一种新的“崇高”——即要做“雷人”(当好雷锋精神的传人)、将助人为乐进行到底!除此之外,即使是这个小品结尾被救者及其家属拿出10000元来加倍感谢救人者的情景,也演绎得十分合情合理,从中彰显的是一种懂得“感恩”的中华传统美德。所有这些,都能让观众的感动之泉从心底汨汨涌出……
而小品《捐助》则是由表现一种“高尚”——即主动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最后跌落为一种“庸俗”——即赵本山演的人物角色为了维护电视采访镜头前的个人面子,把本不是心甘情愿捐出的30000元(其中还含有亲家的15000元)的荣誉都揽在了一个人的名下,而且满口说的都是一些言不由衷的大话或套话。这就或多或少地给捐资助学这样一种高尚义举渲染了几分虚伪的色彩。倒是由王小利演的人物角色显得非常真实可信,尽管王小利演的人物角色的思想觉悟远不如赵本山演的人物角色那样高,但我认为,王小利演的人物角色更具审美学意义!我甚至可以这样说:小品《捐助》能够演出成功,就是因为有了王小利这样的人物角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最后,说说我将两个小品比较之后的结论:光有赵本山所演角色的“善”不是“美”,光有王小利所演角色的“真”也不是“美”,只有像冯巩所演角色以及该小品其他角色身上反映出来的“真”与“善”的统一,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美”!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2-16 10:58
欣赏学习!麻辣老师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从思想内容、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角度比较,思考深刻透彻,分析深入具体,结论鲜明,画龙点睛,乐中升华!的确“真”与“善”的统一,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美”!
问好麻辣老师,新春快乐,万事顺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10 17: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高中严启红 时间: 2010-3-11 15:54
祝贺[教师之友网]创站两周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8 08:45
由观看刘谦魔术表演而产生的联想
刘谦,这个拥有着一双充满魔力的眼睛与修长的双手的小青年,近年来在国内许多电视台出镜率极高。尤其是他连续两年在央视春晚上表演的近景魔术,把屏幕前的广大观众“摆乎”得一愣一愣的,于是有人不无嫉妒地称“刘谦带了一个诈骗团伙来,演了一出话剧” 。众所周知,魔术只是一种表演艺术,可是全国人民都喜欢被他“忽悠”,更有甚者,几乎全国人民皆“魔术”,苦心积虑地想破解他的魔术。我认为这既是魔术的魅力,也是刘谦的智慧!我在打心底欣羡刘谦的同时,不免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假如刘谦是一名语文老师,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我想他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语文老师,而且是那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
其一、他的语言是那么地自然和幽默。看惯了正儿八经的魔术表演,听惯了正襟危坐的播音主持腔调,别样的刘谦一出现在电视上,就让我们回归了生活的真实。在春晚、元宵晚会这等“国宴”般的大舞台上,他在表演的过程中,不忘记与著名的作曲家徐沛东侃大山,与名主持董卿逗乐,帮朴实的赵大叔擦手,不管对方是被冠以“著名”二字的名人,还是普通的百姓,在他,都是平等的朋友。尤其是他的赏识法用得出神入化。别人帮他拧个螺帽,他连声说:“非常完美!”听者收获的更多的应该是感动吧。他的幽默堪称经典,你看,他大言不惭地说:“我是魔术师,当然不必用钳子了。”这属于故意卖弄型。他扭过头去对本山大叔说:“请最正直的赵老师检验一下。”这属于临场应变型。我们的语文课堂太需要这种机智与灵气。
其二、他的魔术源自生活的细节。刘谦表演魔术的材料均取自于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一枚硬币、一颗螺丝钉、一张白卡片、一副扑克牌、一瓶易拉罐……多得数不胜数。化腐朽为神奇,全在乎他精巧的创意与表演。难能可贵的是,他的魔术取自生活,又还原于生活。他走进田间地头,曾经被人泼过粪;穿街走巷,遭遇过被人讨要变出的钱的尴尬。但是他仍乐此不疲,在生活中寻找魔术的灵感。其实,语文的天地又何尝不在生活中,只是考试把我们都禁锢在了课堂,要寻求真正的心灵释放,还是要回归生活的本质。
其三、他的专注和投入足以打动任何人。你如果认为刘谦只是哗众取宠,那就大错特错了。我最欣赏他的是他表演时的专注和投入。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目不转睛,“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完全沉浸在魔术的世界里。全国人民为之屏气凝神,与他一起“见证奇迹的时刻”。这是其他表演者很难企及的一种境界。专注又何尝不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基石?
其四、他把合作演绎到了极致。新课改中首次提出“合作”的理念,在我看来,把“合作”演绎到极致的不是老师,而是刘谦。为了证明配合者不是事先安排的“托儿”,他的小盘一扔,现场顿时群情激扬。闻说许多网友质疑今年春晚的“硬币穿玻璃”表演,坐在后面的所谓“热心观众”均是他的“托儿”,我想他对合作二字的运用已是鬼斧神工不露痕迹了。
我知道,让魔术师刘谦来当语文老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如果我们的每位语文老师都能像刘谦一样运用小智慧,将方块汉字的神奇与美丽展现出来,使学生们在课堂上着迷着魔,那又该多好哇!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5-16 18:47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5-16 18:52 编辑
由语文“被下岗”所想到的
近闻上海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其中四所不考语文的做法,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不仅是考生和家长觉得无法理解,更多的有识之士对此“荒唐”的举措也提出质疑和批评。
语文在四所高校招考测试中“被下岗”,决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对人文素质和教育机制对人文教育的极度不重视。招生方给出的解释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曾几何时别的学科都是必要的,母语教育却成了首先要减负的“负担”。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持有这种观念和意识的做法,只能唏嘘感叹。一位有识之士指出:“现在很多学生往往以人文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来换取专业学科知识的高积累。在专业知识的高墙之上,却面临心灵闭锁、沟通障碍和情感脆弱等人格危机。”不重视人文教育,所带来的后果恐怕还不仅仅如此吧?看看都德《最后一课》中是怎么说的:“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载体,离开了本民族的语言,就等于抽去了民族文化的脊髓,更何谈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
即使就从有没有“实用”上来考量,语文“被下岗”,也存在着短视的观念误区。钱学森晚年最惦记的一件事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认为,学校教育理、工、文应该兼收并蓄,“学理工的要懂一点文学艺术,特别要学会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科学家要有点艺术修养,能够学会文学家、艺术家那种形象思维……科学的创新往往不是靠科学里的这点逻辑推理得出来的,科学创新的萌芽在于形象的思维……”复旦大学老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就曾说,“如果哪天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我第一天先考语文,如果语文不及格,就不用参加其它的考试了。”可以举出许多例证,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具备了很高的人文修养和造诣。那些让语文“下岗”的大学招生决策者们,为什么不研究研究一部科学发展史,与人文发展史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可能在“一夜之间”。如中一个六合彩、继承一笔遗产、买了一笔突然疯涨的股票,都可能在倏忽间造就一个富翁。可是物质上的富有并不能使人“一夜”高贵起来。精神和心灵的高贵,需要长期的人文和人格的修炼。山顶上匍匐的小草,永远是小草;山涧深谷的青松,永远是挺拔的青松。看看当下,有多少中国人其实是过着一种“富而不贵”的生活啊!那些开着豪华轿车,却横冲直撞、草菅人命的“富二代”;那些利用权力非法疯狂攫取,拥有几十套房产却找不到精神家园的贪腐官员;那些送一个“三陪女”做礼物给老人祝寿的“孝子贤孙”……都在警示着我们思考,一个富裕起来的民族,如何同时是一个心灵和精神高贵的民族?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仅仅是提供创造物质财富的技能了,我们更应该关注人的心灵。人文教育的缺失和弱化,将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建议测试一下某些大学校长的人文素质,“被下岗”的不应该是语文,而是那些人文素质低下的教育管理者。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5-16 18:48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5-16 18:54 编辑
“教室”概念新解
“教室”,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传统的解读:它是教师教书、学生听课的场所。
“教室”,又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可以作出这样一些新的解读:“教室”——阅览室,飘荡着书香,充溢着阅读的自由;“教室”——工作坊,学生可以观察、实验,用各种工具操作,飘荡着问题,充溢着探究;“教室”——游戏间,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就是学习,飘荡着欢乐,充满着智慧。当然,“教室”还可以是聊天室,等等。理念变了,内涵丰富了,功能也变了。
最近,有人又从另一个维度对“教室”作了解读。在一篇《我们要什么样的孩子》的文章中,说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教室”——出错的地方。一个多好的理念呀!
这是对传统教室和教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是对现代教室和教学功能的重新认识和提升,是对教师最实在、最严厉的挑战。
其一,“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没有错,也就无所谓正确、无所谓比较、无所谓研究,也就无所谓发展。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不让出错,就是不让发展和成功。
其二,“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的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
其三,“教室”——出错的地方,说到底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是一种超越。对于学生来说,好奇心是第一要素。允许学生出错,实际上是让学生永远有“神圣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语),进而去创造。而“神圣的好奇心”有两大敌人,一是习惯,二是功利心。突破旧习惯的束缚,摒弃功利之心,让好奇心在“出错”中发出神圣的光彩,那么,人文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和体现,那么,学生才会有神圣的创新。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要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其实,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5-16 18:49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5-16 18:55 编辑
做一个会欣赏的人
五彩缤纷的世界和绚丽多姿的生活,让心怀纯真、向往美好的人得以感受无尽的自然美和人性美,欣赏便由此而生。
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动人心;涛走云飞潮涌星移,可触人思;珍器古玩诗文书画,可怡人情。人世间一切挚情真意、美德善行也让人为之心热为之神往。用欣赏的眼光看自然与世情,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大自然和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竟是那么多,以至于我们常常迷茫了自己发现美的眼睛。
因了欣赏,美就超越了自然的时空局限走进纯真的心灵并久驻人心,欣赏者的心灵也因美的净化而成为最理想的归宿。是欣赏在真、善、美与纯真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桥,让真、善、美通向圣洁的心灵世界。
因了欣赏,人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人,启迪了人。这是自然真谛与人生智慧相谐相融的绝妙境界,惟善于欣赏者才会有幸览胜其中。欣赏为欣赏者提供了足够的与美相伴的温馨感觉,让爱美之人与动人之美结下高山流水不解之缘。
真正的欣赏,是一种滤尽了一切利欲渣滓的透明情怀。对真、善、美,倾心而不盲从,礼赞而不迷信,远观而不亵玩,用可靠的理智恰到好处地调控着审美情感既不凝滞,也不泛滥,纯然一种平和心态。
欣赏是一种健康心态,非品格磊落之人不能拥有。譬如以赏花为喻。有不惜掏钱买花却疏于培育以至花儿香消玉殒者,有见花美而心动继而动手折之者,还有徒羡艳美外表而心仪于罂粟者,种种变味的欣赏或源于狂热冲动,或源于自私浅溥,使人获益不多反受累遭害。
透过欣赏之物,可见欣赏者气度、品位及意趣。凡是善于欣赏者,都拥有一颗不凡的慧心。于他们而言,观一花即观一世界,见小草可见大精神。与常见之美面对,便享有一份与故知重逢的欣慰;与罕见之美面对,则仿佛与初识知音邂逅,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惊喜。即使身处荒漠绝域亦能欣赏到平日常景常情难得体味的孤独苍凉之美。
一个善于欣赏的人自然是胸藏锦绣,感觉里天地就更开阔明朗更亮丽空灵。相反,一个欣赏细胞缺乏的人,很容易可悲地自沉于一个满目灰暗了无生气的世界。
像只有那种不含一丝尘杂平静如镜的水面才会将蓝天白云、茂林修竹、飞鸟游蝶等佳景美物不改变色地留住一样,只有没有遭受利欲渣滓的污染和浮躁之风侵袭的心灵才可以最真实地接纳一切真、善、美。有人赏物易,赏人难;有人赏远离自己生活之人易,赏身边人难;有人乐于自我欣赏而不屑于欣赏别人;还有人将欣赏异化为取悦和谄媚,异化为赤裸裸的吹捧和露骨的逢迎……种种病态的欣赏皆因心灵的水质失去了固有的洁净明澈而产生。
所以,拒绝冷漠,抛弃虚伪,远离邪恶,欣赏才会成为一块成色极好的宝石,为你折射出世界缤纷生活的绚丽。
让我们都来做一个会欣赏的人吧!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5-16 18:49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5-16 18:56 编辑
懂得珍惜
生命值得珍惜,它是人生大厦的基石。健康值得珍惜,它是奋斗的本钱、成功的前提。成绩值得珍惜,它是往日辉煌的见证、美好未来的起点。亲情值得珍惜,它是我们所有甘心付出的最直接的动力。友谊值得珍惜,它是我们生命中的又一轮太阳……
很多时候,我们要懂得珍惜。珍惜让我们的生命之旅充满快乐和幸福,使我们有足够的勇气穿越并不平坦的每一段旅途。珍惜春华,收获秋实;珍惜涓流,江海无涯;珍惜相聚时光,重逢必然欣喜;珍惜时常翩然浮现的往事,可以领略人生滋味的醇厚;珍惜一闪而过的灵感,从容谱写隽永的诗篇;珍惜最初的梦想,生命的领地将更加辽阔丰饶……
重情重意者惜缘,勤奋上进者惜时,洞明世事者惜福。懂得珍惜的人是充实富有的,因为他拥有博大的心灵,宽阔的胸怀。一个达观开朗的人,会在看似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弥足珍贵的点点滴滴。窗外飘进一片落叶,他可以把它轻轻拾起,夹在书册中成为一枚精美的书签。与好友或同事郊游,拍照留念的时候,他的笑容最为灿烂,因为他知道这瞬间将会成这定格在生命底片上的一道风景。生活上遇见困难,工作中有了麻烦,他总会沉着应对,主动把握机会,积极做出正确处理,他明白这样的时刻正是在为日后的成功做积淀。
在形形色色的心仪之物中,我们要学会自觉珍惜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自觉与不该挂在心头的东西划清界限。珍惜那些真的、善的、美的事物和人,心灵一定是美好安宁的。
真正懂得珍惜的人,其实也是懂选择、明事理的人。面对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他知道如何在心灵开辟一角作为安放这些精神财富的储存地。既不像儿童故事中下山的猴子那样,对到手的果实不分主次,不分优劣一味丢弃,不愿珍惜;也不像唐代柳宗元在寓言中描绘的一种虫子那样,所到之处,什么东西都一股脑儿背在身上,最终被活活压死。
明白珍惜真谛的人知道,值得珍惜的东西应该成为自己奋斗的有利凭借,而不是成为一种负担和累赘。
懂得珍惜,学会珍惜,你我的人生才会绚丽多姿,一片灿烂辉煌。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5-16 18:50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5-16 18:57 编辑
“无”之禅意与哲理
有时,“无”比“有”更有韵味,比如这首小诗:“松下问童子,言诗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没见到人,却使读者的想象云海茫茫,无边无际,深得“远龙无爪”之妙。
再如这首没有人的小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无人的感觉,比有人更加丰富、有韵味。
可见,“无”是一种不寻常的境界。
大书法家苏轼说:作书应当“无意于佳”,才得天趣。
大画家石涛说: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文学大师巴金说:写作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把心掏给读者。
围棋大师吴清源说:真正的围棋,没有定式。
棋手说:对弈的最高境界是“盘前无人”。
戏剧家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武学家说:无招胜有招。
智者说:心无物欲,便是秋空霁海。
禅师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六祖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说:佛所修的就是“无我”和“无心”。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庄子说:“至人无梦”。圣人无妄念,所以不会做梦。
君子说:人到无求品自高。
革命家说:心底无私天地宽。
最奇的是,姜太公的鱼钩无钩,在鱼竿上悬一根针,吟道:“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他没有钓到鱼,却钓到了周文王,风云际会,开创了八百年的周朝。
最妙的是,陶渊明的琴上无弦,他饮酒微醺时,手在空琴上拂几下,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他真是一位识趣的人。
在哲学上,“无”是万物的起源;在美学上,“无”是无限的想象;在心灵上,“无”是没有牵挂的逍遥;在人生境界上,“无”是对自我的超越。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5-16 18:51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5-16 18:57 编辑
感 悟 随 和
有不少朋友说我这个人为人随和,我听后总是随和地一笑。确实,在人生的一切美好感受之中,幸福是瞬间的,愉悦是片刻的,欢乐是短暂的,能够持续的是随和。
因为随和是一种心态和心境,只有心静才能达到随和。随和也有层次,初级的随和是只要不伤和气,宁肯抛弃原则,以使自己拥有一个宽阔流畅的情绪与生存空间。高层次的随和则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要达到这种境界,确实得经过一番磨炼和修养,经过一番自律和升华。
如何才能进入随和的状态与佳境呢?一要定心,二要气和,三要寡欲。“心静自然平”、“五心不定,输的干净”、“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这些哲语本是在讲“心静”之意之妙,而恰恰是随和的支撑点。要保持住这个支撑点,我们必须首先做到心静,其次才是和气与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人与人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磨擦与纷争,只要无损于党和人民的利益,无损于自己的人格,以一种随和的心态向对方施以宽宏大量与谦让,实在是一种正确的处世哲学。高层次的随和能够在风雨之中觅得一方晴空,在激流险滩之中辟出一块乐土。而事事处处斤斤计较的人则无异于慢性自杀,最终孤独一生。
随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素质,在随和中致远,会使人眼界开阔;随和是一笔财富,一大笔资源,在随和中多思,会使人聪明多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巨大的能量,智慧的资源,潜力的储备。由此可见,随和是幸福的源泉,是粉碎怨仇的激光,是化解矛盾的缓解剂,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核动力,是身心最高级的滋补品。
品味随和的人会成为智者;享受随和的人会成为慧者;拥有随和的人就拥有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善于随和的人,方能悟到随和的真谛:悦心、养心、补身,方能与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一道风雨兼程地走好漫漫人生路。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17 12:2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22 07:36
感悟《晶莹》中的画意诗情
感悟《晶莹》中的画意诗情
文/麻辣讥士
最近,我的一位编辑朋友黎修彦先生寄来了一期他主持编辑的杂志,在该期杂志的封面内页上,我看到了一幅以“晶莹”为题的水粉画和我的编辑朋友配写的一首以“晶莹”为题的哲理诗。
观赏画面,明艳美丽;品读诗歌,意味蕴藉。
如果单看画面,我们的联想、想象也许不会太深远;可细品诗歌,我们的生活体验就起重要作用了,它使人从中深刻感悟到了某些对于我们应如何做人的一些思考。下面是我品读诗歌之后提取的的四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做人要有人格自尊——这可在诗的第一小节中去品味。
关键词之二:做人要有理想追求——这可在诗的第二小节中去品味。
关键词之三:做人要会欣赏别人——这可在诗的第三小节中去品味。
关键词之四:做人应当纯洁善良——这可在诗题“晶莹”中去品味。
我把以上的感悟说出来与大家共勉,但不作阐发,任凭观者和读者自己去感受、去咀嚼、去体会……
(补记:《晶莹》一诗的作者黎修彦,系湖北省青年作家、诗人,出版过多部散文集、诗歌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7-6 21:03
作文题目莫以“最”论 借“题”发挥方显高下
文/麻辣讥士
自全国部分省市实行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每年全国都会同时出现十多套高考语文试卷,对于每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起初几年在社会上并未见到多少对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的专门点评。不知从哪一年起,在报纸上、网络上出现了一种用 “最××的作文题”来评价当年全国十多套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的现象,有些评价用语几乎到了刻薄的程度。往年的情况就不提了,仅以2010年为例,在全国高考的第一天上午语文考试时间一结束,立即就有全国各自主命题省市的高考作文题被陆续贴到网上,之后,开始出现了“最××的作文题”的一句话点评,如台海网(厦门)6月9日有人发贴认为:“最有思想有空间有时代性的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有鱼吃还捉老鼠’,最做作的陕西省高考作文题‘狼和人成长的启示’,最老掉牙的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路径’和湖北省高考作文题‘幻想与现实’,最有争议的辽宁省高考作文题‘幸福是’,最有心机的山东省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和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点’……” 2010年6月11日《北京晨报》第23版刊载佚名文章《2010年高考作文七宗“最”》,其中认为:“最励志的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最雷人的湖南省高考作文题‘早’,最难写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最走红的全国1卷作文题‘有鱼吃还捉老鼠’,最无聊的江西省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最开放的广东省高考作文‘与你为邻’,最抓不着北的山东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对高考作文题是如此“最××”的评价,对中考作文题亦有如此“最××”的评价。如湖北省中考结束的第二天,《楚天都市报》上就刊登出了《2010年湖北中考作文“最之榜”》,其中这样评价道:武汉卷中考作文题“最能打开心扉”,黄石卷中考作文题“最诗意”,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卷中考作文题“最做作”,襄樊卷中考作文题“最没有创意”,随州卷中考作文题“最有话说”,黄冈卷中考作文题“最能激发学生激情”,孝感卷中考作文题“最平庸”,恩施卷、十堰卷中考作文题“最难为学生”,咸宁卷中考作文题“最合适”,荆门卷中考作文题“最平常”……
从上述那些对高考作文题、中考作文题进行“最××”点评者的身份来看,其中不乏中学名师、写作大腕和高校教授等。但无论点评者的身份如何显贵,我都认为,用一句“最××”的语汇来为任何一个作文题目定性的做法,是十分可笑的!因为任何一个高考或中考的作文题目不是能用一句“最××”就能定性其优劣的。某些“名师”、“大腕”“教授”对某个作文题目写不出或写不好,就认为人家的高考作文题或中考作文题出得有问题,这如果不是一种武断也是一种肤浅!君不见,哪一年的各省市的高考作文中和各地市的中考作文中没有出现过精彩之作、感人之作、满分之作呢?
我认为,任何一个作文题目(而非具体的作文标题),并无“最××”的优劣之分,而只有或难或易之别。因为不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无非就是某种思路提示,或某种情境规定,或某种表达限制。关键是看写作者在某种提示、规定、限制中如何“戴着脚镣跳舞”,如何在某种提示、规定、限制中施展各自的思想才华和语言技巧。某省、某市、某地区的一个统考作文题目,是某省、某市、某地区的一个客观的检测平台,它对该省、该市、该地区的所有学生来说是相对公平的,因此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更无所谓“最××”之定性。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任何作文题目有一定程度的难易之别,这是因为该省、该市、该地区的所有学生之间存有必然的个体差异。生长在城市里的考生与生长在农村里的学生,生长在沿海开放地区的学生与生长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即使同是生长在城市这个环境里,生活在干部、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与生活在普通工人、市民家庭里的学生,由于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环境熏陶、信息渠道,以及不同学校的教学目标落实、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差异等情况的不同,当面对同样一个作文题目的具体写作要求时,他们各自的理解、感受与表达是决不相同的。比较贴近一部分学生生活体验与知识积累的题目,他们一定觉得题目易,好写好发挥;而让一部分学生感到陌生的生活经历与知识盲点,他们一定觉得题目难,不好写不好发挥,从而有了作文的深刻与肤浅、生动与平淡、自然与造作等一些内容上的高下之层次区别。
纵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举考试,哪次不是就从“四书五经”中摘取某个句子、某个词语来作为写作命题要求的?多少举子不是通过借“题”发挥来阐发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经略之才的?何以从古至今就没人来对某考题进行一下“最××”的“标签式”点评呢?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都不是正确的科研态度。我重申:任何作文题目都不能简单地以“最××”来论其优劣,是难是易要视不同类型的学生而定。例如,2009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站在的门口”,武汉考生周海洋竟别出心裁地用古体长诗形式,写出了一篇被称为“最牛高考作文”——《站在黄花岗烈士陵园的门口》,全诗1080字,诗前小序是一段170字的文言文,介绍写作背景,长诗由51行共102句的七言组成,后记也是用文言文写作。全文一韵到底,文采飞扬,思想深刻,显示了作者厚实的文字功底。该作文获得了众多高考阅卷老师的交口称赞,一致打了满分60分。而这个当年被普遍叫好的高考作文题目——“站在的门口”,据说在当年的湖北省高考作文中也不是没有一定数量的不及格作文甚至零分作文。我们可以看看考生周海洋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以及写作背景:“他就读于武汉市远城郊区汉南区的一所偏向职业教育的普通中学,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加工棉被,母亲在外务工。听父亲讲,他从小便喜欢读书,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在他屋里,就有很多翻烂的旧书,特别是对于文史,周海洋更是充满了浓厚兴趣。上高中后,学校图书馆大量文史类书籍让他如获至宝。《古文观止》、《战国策》、《庄子》、《论语》、《史记》、《离骚》,他都细细品味,不少名句反复斟酌,烂熟于心。周海洋说他从没有去过黄花岗,只是在初二的时候曾经读过孙中山先生写的黄花岗。关于黄花岗的祭文,他曾经感叹黄花岗上一抔土,犹埋没于荒烟蔓草间,黄花岗的烈士们奋斗在民国时期没有得到很多人的一种追念或者一种悼念,他为此感到叹息,而现在,时代变了,我们应怀念英雄、纪念英雄。于是采用一种苏轼说的‘故国神游’的方式,写出了这篇考场作文。”(引自 央视2009年6月27日《新闻周刊》人物报道:《周海洋——奇文奇少年》)又据湖北大楚网6月7日讯,2010年湖北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的当日,大楚网特邀请已是三峡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周海洋在线挥毫,在高考规定时间内,再次运用古体长诗形式,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一篇高考下水作文《古风·幻想曲》(原作见《楚天都市报》2010年6月8日第17版)。被某些人讥讽为“最老掉牙”“最不着边际”的湖北省高考作文题何以能在有些人的妙笔之下生辉呢?我认为,关键是看写作者会不会借“题”发挥,善不善借“题”发挥。只有在借“题”发挥中,方能显出写作者的思想认识之深浅、表达技巧之高下。像那些被认为“最难写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最无聊的江西省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最抓不着北的山东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等被定性为“劣”等的作文题目,在不同学生的笔下,一定能呈现出不同的气象,一定能体现出不同的精彩。
例如,来自2010年6月23日《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称,江苏考生王云飞用文言骈体写的高考作文《绿色生活》(原作详见2010年6月26日《扬子晚报》第3版),也就是被某些专家称为“最难写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竟让一些“专家为看懂而写了4页注释”,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赞其“简直绝了”,古典文献专家也“惊呆”了。来自东方网2010年6月28日的一则报道称:“江苏理科生骈体作文获高分,专家赞其可读硕士。”由此可见,在某些“名师”、“大腕”、“教授”眼里“最难写的作文题”,在某些考生手里还不是一样可以化为一种“绕指柔”。
再拿2010年湖北省各市州的中考作文题来说,被称为“最能打开心扉” 的武汉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能让每个学生写出“打开心扉”的作文吗?被称为“最诗意”的黄石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在每个学生笔下显现出“诗意”吗?被称为“最做作”的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不会有学生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吗?被称为“最没有创意”的襄樊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被所有学生写得死气沉沉吗?被称为“最有话说”的随州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吗?被称为“最能激发学生激情”的黄冈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被每个学生写得神采飞扬吗?被称为“最平庸”的孝感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没有学生写出高雅深刻之作吗?被称为“最难为学生”的恩施卷、十堰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是让每个学生束手无策、无言以发吗?被称为“最合适”的咸宁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合适”每个学生吗?被称为“最平常”的荆门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写不出精彩、独特之作吗?所以,用“最××”来定性某个作文题目无疑属于一种主观唯心论。
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大家一定要明确,作为一种选拔性的高考作文题目,或中考作文题目,命题者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从中拉开学生之间的距离,绝不会去“迎合”与“兼顾”每一位考生的口味,它必然会以某种貌似不公平的客观现实来体现一种本质上的公平性。所以,每当一个作文题目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教师首先不应当一味对作文题目进行“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而应认真思考作文题目的内涵,仔细推敲作文题目的特点,力求吃透作文题目的精神,然后具体指导学生应当怎样根据题目所有的某种思路提示,或某种情境规定,或某种表达限制来进行立意、构思、行文,以借“题”发挥。即使遇到一个“老”的、“平庸”的、“无新意”的作文题目,难道就不能“旧瓶装新酒”,写出“让人起鸡皮疙瘩”(此为阎肃先生在央视青歌赛上的形象点评语,意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创新文章吗?任何一个作文题目(而非具体的作文标题),并无绝对的“最××”的定性和优劣之分,关键是如何选取切入点来借“题”发挥,以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当然,如何才能借“题”发挥把文章写好呢?我认为北京师范大学写作学教授刘锡庆先生的学术观点值得参考。他认为:“文章写的好,每个人的‘得力点’并不完全一致。”(《基础写作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综合概述:
欧洲有句谚语,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通向会写文章、会借“题”发挥的路子也不止一条。如果只有一条,那倒也简单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一律如此,概莫能外”,我们照着前人的足迹走去就是,哪还有什么“麻烦”可言?我们考察前人的足迹,他们能登上“写作”之巅,但攀登的路线却并不完全相同:如有人得力于“阅读”,有人得力于“生活”,有人得力于“学识”,有人得力于“思想”,有人得力于“多写勤练”,等等。除了这些方面之外,在“能力”的表现上也是有不同的“得力点”的:如有人得力于“观察”,有人得力于“想象”,有人得力于“理解”,有人得力于“表现”,等等。
当我们的初中生、高中生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的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与指导,及时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如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对一些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没有明确的观点和看法,或对一些感人的人与事产生不了激动,这既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阅历、见识有关,也与这些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不够有关。所以,要让学生面对作文题目能产生一种想借“题”发挥的冲动,能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要抒,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拓宽学习空间,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进行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方面的积累。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的旖旎、夏的火热、秋的华硕、冬的含蓄,感受云出雾散、日出日落、潮涨潮落;带领学生走向植物园、郊外公园,组织学生参观军营、博物馆、祭扫烈士墓、走访老革命、慰问敬老院、请交警做讲座;组织运动会、演讲比赛、珍爱生命签名活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真心地热爱生活,多一点兴趣、爱好,例如多看些有益的书,弹弹琴,练练书法,打打球,听听音乐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热心参加公益活动,热心参加集体活动,多一点爱心,例如多为老师、父母、同学做些好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话题”、“实话实说”等节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实践,多动手做一做,让学生真正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的道理,等等。只有让学生丰富了生活阅历,积累了生活感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情感积淀,他们的观察视野自然会开阔起来,他们的思考探究自然会深刻起来,他们的作文素材自然会丰富起来,他们的情感抒发自然会真实起来。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我们的学生面对任何一个作文题目,能产生一种想借“题”发挥的冲动,想通过借“题”发挥来阐发自己的独特见解,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任何一个高考作文题目或中考作文题目对于考生来说,就不再是动笔的难易之分了,而是内容的高下之别了。请诸位仔细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呢?
麻辣讥士/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8-29 21:01
作文题目莫以“最”论 借“题”发挥方显高下
文/麻辣讥士
自全国部分省市实行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每年全国都会同时出现十多套高考语文试卷,对于每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起初几年在社会上并未见到多少对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的专门点评。不知从哪一年起,在报纸上、网络上出现了一种用 “最××的作文题”来评价当年全国十多套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的现象,有些评价用语几乎到了刻薄的程度。往年的情况就不提了,仅以2010年为例,在全国高考的第一天上午语文考试时间一结束,立即就有全国各自主命题省市的高考作文题被陆续贴到网上,之后,开始出现了“最××的作文题”的一句话点评,如台海网(厦门)6月9日有人发贴认为:“最有思想有空间有时代性的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有鱼吃还捉老鼠’,最做作的陕西省高考作文题‘狼和人成长的启示’,最老掉牙的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路径’和湖北省高考作文题‘幻想与现实’,最有争议的辽宁省高考作文题‘幸福是’,最有心机的山东省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和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点’……” 2010年6月11日《北京晨报》第23版刊载佚名文章《2010年高考作文七宗“最”》,其中认为:“最励志的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最雷人的湖南省高考作文题‘早’,最难写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最走红的全国1卷作文题‘有鱼吃还捉老鼠’,最无聊的江西省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最开放的广东省高考作文‘与你为邻’,最抓不着北的山东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对高考作文题是如此“最××”的评价,对中考作文题亦有如此“最××”的评价。如湖北省中考结束的第二天,《楚天都市报》上就刊登出了《2010年湖北中考作文“最之榜”》,其中这样评价道:武汉卷中考作文题“最能打开心扉”,黄石卷中考作文题“最诗意”,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卷中考作文题“最做作”,襄樊卷中考作文题“最没有创意”,随州卷中考作文题“最有话说”,黄冈卷中考作文题“最能激发学生激情”,孝感卷中考作文题“最平庸”,恩施卷、十堰卷中考作文题“最难为学生”,咸宁卷中考作文题“最合适”,荆门卷中考作文题“最平常”……
从上述那些对高考作文题、中考作文题进行“最××”点评者的身份来看,其中不乏中学名师、写作大腕和高校教授等。但无论点评者的身份如何显贵,我都认为,用一句“最××”的语汇来为任何一个作文题目定性的做法,是十分可笑的!因为任何一个高考或中考的作文题目不是能用一句“最××”就能定性其优劣的。某些“名师”、“大腕”“教授”对某个作文题目写不出或写不好,就认为人家的高考作文题或中考作文题出得有问题,这如果不是一种武断也是一种肤浅!君不见,哪一年的各省市的高考作文中和各地市的中考作文中没有出现过精彩之作、感人之作、满分之作呢?
我认为,任何一个作文题目(而非具体的作文标题),并无“最××”的优劣之分,而只有或难或易之别。因为不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无非就是某种思路提示,或某种情境规定,或某种表达限制。关键是看写作者在某种提示、规定、限制中如何“戴着脚镣跳舞”,如何在某种提示、规定、限制中施展各自的思想才华和语言技巧。某省、某市、某地区的一个统考作文题目,是某省、某市、某地区的一个客观的检测平台,它对该省、该市、该地区的所有学生来说是相对公平的,因此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更无所谓“最××”之定性。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任何作文题目有一定程度的难易之别,这是因为该省、该市、该地区的所有学生之间存有必然的个体差异。生长在城市里的考生与生长在农村里的学生,生长在沿海开放地区的学生与生长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即使同是生长在城市这个环境里,生活在干部、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与生活在普通工人、市民家庭里的学生,由于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环境熏陶、信息渠道,以及不同学校的教学目标落实、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差异等情况的不同,当面对同样一个作文题目的具体写作要求时,他们各自的理解、感受与表达是决不相同的。比较贴近一部分学生生活体验与知识积累的题目,他们一定觉得题目易,好写好发挥;而让一部分学生感到陌生的生活经历与知识盲点,他们一定觉得题目难,不好写不好发挥,从而有了作文的深刻与肤浅、生动与平淡、自然与造作等一些内容上的高下之层次区别。
纵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举考试,哪次不是就从“四书五经”中摘取某个句子、某个词语来作为写作命题要求的?多少举子不是通过借“题”发挥来阐发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经略之才的?何以从古至今就没人来对某考题进行一下“最××”的“标签式”点评呢?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都不是正确的科研态度。我重申:任何作文题目都不能简单地以“最××”来论其优劣,是难是易要视不同类型的学生而定。例如,2009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站在的门口”,武汉考生周海洋竟别出心裁地用古体长诗形式,写出了一篇被称为“最牛高考作文”——《站在黄花岗烈士陵园的门口》,全诗1080字,诗前小序是一段170字的文言文,介绍写作背景,长诗由51行共102句的七言组成,后记也是用文言文写作。全文一韵到底,文采飞扬,思想深刻,显示了作者厚实的文字功底。该作文获得了众多高考阅卷老师的交口称赞,一致打了满分60分。而这个当年被普遍叫好的高考作文题目——“站在的门口”,据说在当年的湖北省高考作文中也不是没有一定数量的不及格作文甚至零分作文。我们可以看看考生周海洋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以及写作背景:“他就读于武汉市远城郊区汉南区的一所偏向职业教育的普通中学,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加工棉被,母亲在外务工。听父亲讲,他从小便喜欢读书,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在他屋里,就有很多翻烂的旧书,特别是对于文史,周海洋更是充满了浓厚兴趣。上高中后,学校图书馆大量文史类书籍让他如获至宝。《古文观止》、《战国策》、《庄子》、《论语》、《史记》、《离骚》,他都细细品味,不少名句反复斟酌,烂熟于心。周海洋说他从没有去过黄花岗,只是在初二的时候曾经读过孙中山先生写的黄花岗。关于黄花岗的祭文,他曾经感叹黄花岗上一抔土,犹埋没于荒烟蔓草间,黄花岗的烈士们奋斗在民国时期没有得到很多人的一种追念或者一种悼念,他为此感到叹息,而现在,时代变了,我们应怀念英雄、纪念英雄。于是采用一种苏轼说的‘故国神游’的方式,写出了这篇考场作文。”(引自 央视2009年6月27日《新闻周刊》人物报道:《周海洋——奇文奇少年》)又据湖北大楚网6月7日讯,2010年湖北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的当日,大楚网特邀请已是三峡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周海洋在线挥毫,在高考规定时间内,再次运用古体长诗形式,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一篇高考下水作文《古风·幻想曲》(原作见《楚天都市报》2010年6月8日第17版)。被某些人讥讽为“最老掉牙”“最不着边际”的湖北省高考作文题何以能在有些人的妙笔之下生辉呢?我认为,关键是看写作者会不会借“题”发挥,善不善借“题”发挥。只有在借“题”发挥中,方能显出写作者的思想认识之深浅、表达技巧之高下。像那些被认为“最难写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最无聊的江西省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最抓不着北的山东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等被定性为“劣”等的作文题目,在不同学生的笔下,一定能呈现出不同的气象,一定能体现出不同的精彩。
例如,来自2010年6月23日《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称,江苏考生王云飞用文言骈体写的高考作文《绿色生活》(原作详见2010年6月26日《扬子晚报》第3版),也就是被某些专家称为“最难写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竟让一些“专家为看懂而写了4页注释”,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赞其“简直绝了”,古典文献专家也“惊呆”了。来自东方网2010年6月28日的一则报道称:“江苏理科生骈体作文获高分,专家赞其可读硕士。”由此可见,在某些“名师”、“大腕”、“教授”眼里“最难写的作文题”,在某些考生手里还不是一样可以化为一种“绕指柔”。
再拿2010年湖北省各市州的中考作文题来说,被称为“最能打开心扉” 的武汉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能让每个学生写出“打开心扉”的作文吗?被称为“最诗意”的黄石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在每个学生笔下显现出“诗意”吗?被称为“最做作”的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不会有学生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吗?被称为“最没有创意”的襄樊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被所有学生写得死气沉沉吗?被称为“最有话说”的随州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吗?被称为“最能激发学生激情”的黄冈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被每个学生写得神采飞扬吗?被称为“最平庸”的孝感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没有学生写出高雅深刻之作吗?被称为“最难为学生”的恩施卷、十堰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是让每个学生束手无策、无言以发吗?被称为“最合适”的咸宁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合适”每个学生吗?被称为“最平常”的荆门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写不出精彩、独特之作吗?所以,用“最××”来定性某个作文题目无疑属于一种主观唯心论。
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大家一定要明确,作为一种选拔性的高考作文题目,或中考作文题目,命题者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从中拉开学生之间的距离,绝不会去“迎合”与“兼顾”每一位考生的口味,它必然会以某种貌似不公平的客观现实来体现一种本质上的公平性。所以,每当一个作文题目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教师首先不应当一味对作文题目进行“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而应认真思考作文题目的内涵,仔细推敲作文题目的特点,力求吃透作文题目的精神,然后具体指导学生应当怎样根据题目所有的某种思路提示,或某种情境规定,或某种表达限制来进行立意、构思、行文,以借“题”发挥。即使遇到一个“老”的、“平庸”的、“无新意”的作文题目,难道就不能“旧瓶装新酒”,写出“让人起鸡皮疙瘩”(此为阎肃先生在央视青歌赛上的形象点评语,意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创新文章吗?任何一个作文题目(而非具体的作文标题),并无绝对的“最××”的定性和优劣之分,关键是如何选取切入点来借“题”发挥,以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当然,如何才能借“题”发挥把文章写好呢?我认为北京师范大学写作学教授刘锡庆先生的学术观点值得参考。他认为:“文章写的好,每个人的‘得力点’并不完全一致。”(《基础写作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综合概述:
欧洲有句谚语,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通向会写文章、会借“题”发挥的路子也不止一条。如果只有一条,那倒也简单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一律如此,概莫能外”,我们照着前人的足迹走去就是,哪还有什么“麻烦”可言?我们考察前人的足迹,他们能登上“写作”之巅,但攀登的路线却并不完全相同:如有人得力于“阅读”,有人得力于“生活”,有人得力于“学识”,有人得力于“思想”,有人得力于“多写勤练”,等等。除了这些方面之外,在“能力”的表现上也是有不同的“得力点”的:如有人得力于“观察”,有人得力于“想象”,有人得力于“理解”,有人得力于“表现”,等等。
当我们的初中生、高中生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的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与指导,及时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如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对一些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没有明确的观点和看法,或对一些感人的人与事产生不了激动,这既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阅历、见识有关,也与这些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不够有关。所以,要让学生面对作文题目能产生一种想借“题”发挥的冲动,能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要抒,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拓宽学习空间,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进行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方面的积累。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的旖旎、夏的火热、秋的华硕、冬的含蓄,感受云出雾散、日出日落、潮涨潮落;带领学生走向植物园、郊外公园,组织学生参观军营、博物馆、祭扫烈士墓、走访老革命、慰问敬老院、请交警做讲座;组织运动会、演讲比赛、珍爱生命签名活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真心地热爱生活,多一点兴趣、爱好,例如多看些有益的书,弹弹琴,练练书法,打打球,听听音乐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热心参加公益活动,热心参加集体活动,多一点爱心,例如多为老师、父母、同学做些好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话题”、“实话实说”等节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实践,多动手做一做,让学生真正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的道理,等等。只有让学生丰富了生活阅历,积累了生活感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情感积淀,他们的观察视野自然会开阔起来,他们的思考探究自然会深刻起来,他们的作文素材自然会丰富起来,他们的情感抒发自然会真实起来。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我们的学生面对任何一个作文题目,能产生一种想借“题”发挥的冲动,想通过借“题”发挥来阐发自己的独特见解,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任何一个高考作文题目或中考作文题目对于考生来说,就不再是动笔的难易之分了,而是内容的高下之别了。请诸位仔细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呢?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3 22:33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网上读帖有感
文/麻辣讥士
自今年5月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报道“大别山师魂”——汪金权老师的感人事迹以来,在一些网络论坛里老见某些人发帖借汪金权来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冷嘲热讽。如今不少人对教育现状不满意本无可厚非,但若拿汪金权老师说事,看似是在替汪金权抱不平,其实是在否定汪金权其人和否定汪金权精神,我实在有点看不过去了。
我们可不去深入探究汪金权在20多年前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百年名校——黄冈高中任教,是为什么原因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而要自动提出调回家乡山区,到一个位于乡镇的蕲春四中去任教,并且一干就是22年;我们也不用去为汪金权老师的思想境界与精神动力贴什么伟大崇高之类的标签。反正,汪金权这22年来是实实在在地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并且没有得过且过地混日子、混工资。他在蕲春四中的语文课的确上得好,这是他的许许多多的学生告诉采访者的,并且汪金权老师教出的学生也屡屡在历年高考中榜上有名。据统计,汪金权老师22年来亲手培养了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如今,他的学生们分布于全国各地,很多人成为单位的骨干。他们中的很多人家庭都十分贫穷,而他们的成长,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贫寒家庭的命运。若说是汪老师当年要到基层教书是为了能多拿一点津贴、补助吧,那么蕲春四中的福利再好、课时津贴再高,能与在黄冈高中同日而语吗?何况,汪金权老师22年来,把他10多万元工资的大部分都资助给了他的学生。据说他在蕲春四中到底资助了多少贫困生,没有人清楚,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像这样教学敬业、成绩不凡、关爱学生、不图回报的好老师,我们平时能见到多少?就凭这些,汪金权其人和汪金权精神就不愧称为“大别山师魂”,也足以作为我等教师的楷模!
汪金权老师22年来,有没有过懊悔?有没有过怨艾?发没发过牢骚?各种报道中没提。我想,即使汪金权老师在22年间有过懊悔,有过愁艾,发过牢骚,也丝毫不影响他作为“大别山师魂”和我等教师的道德楷模。
汪金权在他出名后的各种表彰大会上和事迹报告会上,他对自己这22年来的所作所为无怨无悔,可在一些网络论坛里,总有人不断地发帖为汪金权申诉不值,甚至竟然否定“德高为师”,认为媒体大力宣传报道汪金权其人和汪金权精神是在“日哄人”,是在“用汪金权给官方遮丑”,对这样混淆是非的言论,一些网络论坛里却有人听之任之,实在悲哀!
记得在《庄子·秋水》的结尾段这样写道: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原文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我们可能真搞不清白鱼儿在水中是不是快乐,但是,汪金权老师本人却亲口告诉我们——并且是在面对大庭广众和各种媒体记者访问时自豪地告诉我们:他自己是快乐的!空口无凭,下面就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汪金权老师的原话,如若不信就去网上搜一搜,下面的话可不是我杜撰的哦。
汪金权老师说:“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也许我是荒原上的一根电线杆,只能永远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也许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但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引自http://www.cnhubei.com/xwzt/2010zt/scjs/)
既然汪金权老师自己都觉得他这20多年来过得“心满意足”,那么,某些人就不要再替汪金权老师感到不值了。“值”与“不值”,说到底,反映的是各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这就好像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和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一样。汪金权老师用他自己的人生选择与内心快乐,感动了荆楚,感动了中国。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如何追求各自的生命价值与人生快乐,没人强迫,全由我们每个人自己选择。能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选择,就是一种伟大;能常年坚守并作出一定成绩,就是一种崇高。而这些,汪金权老师都做到了!我却做不到汪金权老师这样,我估计许许多多的人也做不到汪金权老师这样,所以,我对汪金权老师唯有崇敬而已,容不得有人对“大别山师魂”、对汪金权精神进行任何形式的嘲笑甚至贬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0 15:42
一场“雅俗共赏”的专家教授论争
文/麻辣讥士
众口难调的每年央视春晚,每年落幕后即要被人议论纷纷本是司空见惯的事——“狗咬人”——不算新闻;而倘若春晚过后风平浪静地无人说长道短,那倒成了“人咬狗”——新闻。可兔年央视春晚过后,能把除夕之夜的“热闹”气氛继续延续的,却不是春晚中的某个节目,而是发生在一对专家与教授之间的对掐。我认为这是一场雅俗共赏的论争,颇有意思。
说它“雅”,一是因为论争者的双方身份不同凡响:一位是著名相声大师马季的公子、央视节目主持人、兔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马东,被称为“专家”毫不为过;另一位是我国最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美学教授肖鹰。二是观看或欣赏这一对发生在专家与教授之间的论争,本身也是一件雅事。因为它与市井百姓的一般争执吵闹骂大街不同,完全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彼此都竭力用语言来揶揄、挖苦、嘲讽对方。尤其是身为相声大师之后的马东,在对美学教授肖鹰的唇枪舌剑中,还不忘秀出一两句古诗来,为这场火气十足的论争平添了不少文化色彩。
说它“俗”,是因为发生在一对专家与教授之间的对掐,原来也如同我们平常百姓那样,人急了也会老羞成怒、口不择言,说出一些有伤“大雅”的话。如肖教授说:马东导演的“造谣生势”与“苏紫紫”的“裸体炒作”又有何区别?而马东则反唇相讥:“你不是酒后信笔,就是事后无力,反正已经不听使唤了。”“逗哏”“捧哏”间的彼此配合自然而有趣,世俗生活气息很浓,不仅让我等欣赏到了一场现实生活中的原生态“相声”,而且也让我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无比正确: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艺术真实的基础源于生活的真实。不然哪会有兔年春晚上的那个群口相声《专家指导》呀!
我才不关心发生在这一对专家与教授之间的论争与对掐孰是孰非呢,“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年的央视春晚是不是办得雅俗共赏,自有不同层次的“雅”人或“俗”人的来发表他们的看法。
我只觉得,美学教授肖鹰被马东导演所能抓住的论战中的最大破绽,就是不该这样说:“我今年没有看春晚,这是春晚举办28届以来,我第一次没有看。今年我没有看,因为去年观看后对春晚的彻底失望,更因为今年春晚筹备过程中透露的种种信息让我没有任何理由再期待春晚。2011年春晚播出后我得到的所有信息都在证明我不看的正确选择。”
早有比肖鹰教授更权威的人士这样说过:“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先亲口尝一尝。”你肖鹰教授连今年的春晚节目看都没看,就凭着自己过去的一些陈见来大发议论,来批评今年的春晚,甚至“攻讦”某个导演与演员,那就没有丝毫道理了。如果你说自己今年从头到尾把春晚节目看完了,而且对你重点不满意的节目还反复看了多遍,然后再发表你的辛辣尖刻的批评意见,或再对某些导演、演员、节目、现象等进行猛烈抨击鞭挞,那时我倒是会力挺你一下的。
最后,用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趁着还带有过年的一些闲适心情,特发此游戏帖。
★后附引发本人感慨的原帖网址:http://cctvmadong.blog.sohu.com/166894130.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0 15:50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有不同
——央视虎年春晚上的两个小品《不能让他走》与《捐助》之比较
文/麻辣讥士
冯巩等人表演的《不能让他走》是央视虎年春晚开场歌舞之后的第一个小品节目,赵本山等人表演的《捐助》是央视虎年春晚在零点钟声敲响之前直到整台晚会结束之前的最后一个小品节目。这两个小品节目被安排在央视虎年春晚的一头一尾,应该被看作是很有分量的。
这两个搞笑意味很浓的小品节目,尽管所表演的故事内容不同,而且所选取的现实场景也是一城一乡的,但是,这两个小品节目所弘扬的社会精神文明与思想道德却是高度一致的:《不能让他走》主要讲述的是冯巩扮演的角色主动把一位受伤老大爷送往医院、并为其垫交5000元入院费的故事,《捐助》主要讲述的是赵本山扮演的角色为贫困上不起学的学生主动捐款3000元助学的故事。
这两个小品节目的戏剧性与喜剧性,都是由一个“误”字引发的。在《不能让他走》中,冯巩扮演的角色主动把一位受伤老大爷送往医院抢救、并为其垫交了5000元入院费,却被外人和家属“误会”是肇事者而百口难辩。在《捐助》中,赵本山扮演的角色本来只想为贫困上不起学的学生主动捐款3000元助学,却因按键操作“失误”而多点了一个零,成了捐款30000元,甚至把与亲家合伙的全部存款也给捐了出去。
若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评价,这两个小品节目的创意都是不错的,在央视春晚现场的演出“笑”果也是不错的!尤其是两个小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都有精彩到位之处:一个是冯巩在《不能让他走》中扮演的被人误会的救人者,一个是王小利在《捐助》中扮演的被误捐了款却未享有名誉的捐款人。当然,也毋庸讳言,这两个小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都有“画蛇添足”之处:一个是韩雪在《不能让他走》中扮演的网络写手,一个是与小沈阳搭班的于洋在《捐助》中扮演的摄影师。个人认为,这两个人物在两个小品中几乎是多余的。
但从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角度来衡量,实事求是的说,这两个小品节目所产生的实际客观效果却是大不相同的。
小品《不能让他走》是由表现一种“崇高”——即甘当“雷管”(雷锋管的我要管)、主动救人,最后跃向一种新的“崇高”——即要做“雷人”(当好雷锋精神的传人)、将助人为乐进行到底!
而小品《捐助》则是由表现一种“高尚”——即主动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最后跌落为一种“庸俗”——即赵本山演的人物角色为了维护电视采访镜头前的个人面子,把本不是心甘情愿捐出的30000元(其中还含有亲家的15000元)都揽在了一个人的名下,而且大话、空话连篇。倒是由王小利演的人物角色显得非常真实可信,尽管王小利演的人物角色的思想觉悟远不如赵本山演的人物角色那样高,但我认为,王小利演的人物角色更具审美学意义!我甚至可以这样说:小品《捐助》能够演出成功,就是因为有了王小利这样的人物角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最后,说说我将两个小品比较之后的结论:光有赵本山所演角色的“善”不是“美”,光有王小利所演角色的“真”也不是“美”,只有像冯巩所演角色的“真”与“善”的统一,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20 09:26
2010年12月22日,湖北省教育学会在湖北武汉召开各地市州秘书长会议。来自全省各个地市区、州县的秘书长参加了这次会议。
谭细龙秘书长首先通报了省教育学会今年的几项重要工作:一是论文和案例的组织申报。并对宜昌地区等在这两项工作的组织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作出了表扬。二是首届《湖北省教育学会基础教育科研之星》、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报送。三是省学会咨询服务部的工作情况。四是学会网站的建设工作。将设立网络信息员工作制度,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加速会员管理的快捷方便。
黄元棋常务副会长在会上传达了2010年11月26日在河南登封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的23次学术年会的会议精神,并对湖北省教育学会2010年的工作做了重点总结,对2011年的工作要点进行了安排。他指出:2011年我们要在围绕落实《规划纲要》和省里制定的“义务教育条例”,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个角度出发,组织大家从“小学培养什么人,中学培养什么人,大学培养什么人”来进行研究。规划纲要的核心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我们要把征集案例和论文做为突破口,继续推进新建康教育,继续推进教育家办学研究,继续推进学会系统建设。
各地市各市州秘书长分别汇报了2010年本学会的工作情况,并就关心的事项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7 06:18
“孝感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擂台赛”第二、三赛季
参 赛 作 文 评 选 结 果 通 报
由孝感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孝感市教育局联合主办,《楚天声屏报·槐荫周刊》报社、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孝感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擂台赛”,分设小学三四年级、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组。
第二、三赛季(2010年12月1日—2011年5月31日)共收到学生参赛作品1000多篇,经过《槐荫周刊》编辑部初选、专家评委会评审,现将第二、三赛季的作文评选结果通报如下(见附表)。
所有获奖的学生和其指导教师均可获得奖励证书和纪念品,具体领奖事宜请与“《楚天声屏报·槐荫周刊》报社”联系,电话:2311040 ,地址:孝感市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大楼10楼。
“孝感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擂台赛”
组委会办公室
二○一一年六月六日
下附通报网页——
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9019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1-12-29 13:36
人在梯子上……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首诗《相遇》。诗不长,全文如下:
在楼梯
我低你一级
你高我一级
瞬间
有多少话语
都未说出
我仰头看你
在沉默中
擦身而过
听得见对方的呼吸
突然
有一句话要告诉你
回头一看
我高你一级
你低我一级
这是一首哲理诗,让我心动的是诗中描述的两个瞬间感觉,一是抬头时“我低你一级/你高我一级”,二是回头时“我高你一级/你低我一级”。这样的瞬间感觉,在任何人的心里都能造成强烈的反差。同一个人,因为地位不同,立足点不同,对人对己都有了不同的看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人生感受。
我想起了过去曾无数次温习过的几个格言警句,这些句子都与梯子有关,像“梯子上的横档从来不是用来休息的,只是为了在一只脚迈向更高一格时,另一只脚可以落一下脚……”这样的格言,曾经激励过许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让他们去奋斗,力争上游,在人生道路上朝着更高的目标不顾一切的前进。但现在重新审视,才发现,几乎所有借梯子说事的格言,都是单方向的,都是劝导人们向上爬的,从没有一句格言告诉过我们,梯子,能把人送到高处,同样也会把人送到低处。
是的,梯子本身是双向的,但在许多人的眼里,它只是单向的,它给出的启示,仅仅限于到达高处,这对于梯子来说自然有失偏颇。梯子,可上可下,对于人的生命历程来说,它只是一种“通过”的过程。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走过许多实实在在的梯子:金属的、石头的、木头的……同时也走过了许多象征性的梯子——荣誉、金钱、职位……这么多的梯子,有通往楼层的,有通往山顶的,有通往金字塔的尖顶的。但就像梯子一级一级的错格一样,人有时也会在梯子上产生晕眩感,迷失自己,忘记了自己的身高,以为脚下的台阶就是大地,于是,有的人因仰望而自卑,有的人因俯视而目空一切。
人在梯子上,毕竟只是一种短暂的停留,站在哪一级台阶上是重要的,比这更重要的是心态,是保持好不以高喜、不以低悲的心态。在梯子上,我们可以看到纷纷的背影,看到无数的脸谱,生出万千感慨。但最终,我们仍然要回到平地,平视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3-8 23:09
原文作者就一定能回答出以自己作品为阅读材料的鉴赏题吗?
文/麻辣讥士
《楚天都市报》2013年3月8日第20版上登载了一则由记者罗欣、实习生张晴、韩丽娟合写的消息,主标题为“高中阅读题难倒原文作者”,副标题为“湖北作家陈应松痛批‘解剖式命题’”。仅从醒目的主、副标题来看,这是又在诋毁我们的语文教师或语文教研人员呢!
消息报道的核心内容是这样的:在最近的上海部分高中联考语文试题中,将湖北作家陈应松新发表的散文《雪夜》作为了阅读试题的材料,引来一些学生大呼“太难”,并向原文作者“求助”。如有考生在陈应松的微博上留言:“亲,做得我要崩溃了,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面对学生们的困惑,原文作者陈应松感慨万千:“网上看到,不知哪个学校把我刚发表的《雪夜》弄成考题,弄出几个问题让回答,坑爹啊!我好心写了个散文,却让老师去害学生。无语……”“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应松说:“我一看题目就懵了,全不会做。不知道这样考学生有什么意义。”
在这篇消息报道的最后,还专门附上了一段题为“大作家做不好语文卷”的相关链接文字:“媒体曾报道,作家王蒙数次做中学语文标准化试卷,成绩最好的一次也只有60分。……韩寒也曾称不会做用自己文章出的高考题。”
我特意详细地引述上面两段文字,就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文学作品的原作者是不是就一定是仲裁以他本人作品为阅读材料的鉴赏题出得好不好的绝对权威?我的看法是:未必!
这里且不细究以湖北作家陈应松新发表的散文《雪夜》作为阅读试题的材料,引来一些学生大呼“太难”到底是材料难还是题目难,光是从这大呼“太难”的“一些学生”人数来看,其比例显然只是“部分”而不是“全体”。若拿“一些”和“部分”来说事,本身就带有严重的片面性。
再从文艺理论的基本常识来看,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应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领域。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分别具有各自的运作规律,如文学创作比较偏重于激情、偏重于感性,而文学鉴赏则比较偏重于冷静、偏重于理性。作家彼时彼刻在某种激情状态下创作的作品、宣泄的情感、表达的看法、运用的技巧等,其实很多都是作家当时没有意识到的,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作为后来的阅读者、鉴赏者、命题者,他们大都是结合此时此刻的心境、认识、经历等来细细地品味、体会、理解、赏析作家彼时彼刻在作品中所表现或再现的一切的,所以,在认识和感悟等方面,理所当然地会跟原文作者有所不同,甚至会有新的思想发现和新的情感升华。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者、鉴赏者、命题者,能从作家原文中发掘出原文作家先前没有意识到的一些东西,是绝对可能和十分正常的。
用个譬喻来说,作家创作出了作品,把作品发表出来,就像是生产了一件“产品”,并把它推向了市场。评价这件“产品”(作品)是好还是差、是深刻还是肤浅、是内涵蕴藉还是索然寡味,最有发言权的是广大的消费者——读者,其中包括那些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鉴赏并确定选来用作考试阅读材料的语文考试命题者。如果真像报纸上所引述的是陈应松原话:“不知哪个学校把我刚发表的《雪夜》弄成考题,弄出几个问题让回答,坑爹啊!我好心写了个散文,却让老师去害学生。无语……”那么,这人除了不识抬举外,还真没道理去指责人家上海的学校和老师。
山不言自高,水不语自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部《论语》能让古往今来的人们研读不已,甚至在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能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命题依据和材料来源,任人来解读,任人来阐发。一部《红楼梦》,在无数人的不同解读和独特鉴赏中,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红学”。还有那位英国的莎士比亚,几个世纪以来仍让全世界的研究者和鉴赏家说之不尽……所以,像王蒙、韩寒、陈应松等我国当代作家们,完全没有必要为回答不出以自己作品为阅读材料的鉴赏题而感到惭愧,甚而去贬斥考试命题者——那些富有辛勤探索、勇于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们!
最后,我十分赞同下面两位老师的观点,特抄录如下,与大家共享——
“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思想的表达,而语文阅读命题是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考点来出题,二者很容易有出入。”武汉市武昌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认为,语文命题上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作者本人答不出题目,也很正常。
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周文涛说,现在高考、中考或平常的考试命题中确实存在钻牛角尖的情况,有的对阅读材料进行了过分解读,“认为对学生有难度的题目,才说明命得有水平。”他们把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设定为标准答案,学生答不到他们心坎上就算错,这样的命题和答案很不科学。在他看来,阅读文的考试,本应该是引导学生热爱文学,激发他们的思考,现在却变成了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兴趣索然”。
周文涛表示,阅读命题应该有两种思路:一是遵循文本为先的原则,立足于学生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命题,问题的设置答案应该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另外一种是开放性的,考学生的见解、探究能力,让学生回归为一个普通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文学作品。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