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之友》论坛站务发展公告002号
[打印本页]
作者:
马建军
时间:
2008-6-29 19:00
标题:
《教师之友》论坛站务发展公告002号
《教师之友》论坛站务发展公告(002号)
各位坛友:
经与本站管理团队成员认真研究,征询部分热心会员意见,现公布调整后的栏目设计:
一、论坛管理区(版主:管季超0712、刘志华)
下分
:①网友签到;②名家题贺;③本站办公室三个子栏。
二、教研新闻(版主:鲁林涛、寒梅,
李学高)
下分
:①省市区教研信息;②来自教学一线的报道。
三、名师专栏与专题研究(版主:
刘捷、吕月琴
、寒梅、马建军)
下分
:①人民教育出版社刘捷博士在线
②湖北省数学特级教师罗国彬在线
③江苏省艺术课名师吕月琴在线
④《小学语文教师》“名师工作室”研究动态
⑤教研论文写作研究
⑥学校品牌管理与地方教育史研究
⑦班主任工作研究
⑧本站原创视频
说明
:
将原《教育类新书
/
专业网站推介》栏内容合并到《教研 论文写作研究》中;
将原《学校品牌管理顾问》栏与《地方教育史研究》合并为一个栏目。
四、语文教研在线(版主:寒梅、马建军、鲁林涛、
宋伟)
下分
:①理论前沿;
②备课参考;
③名师课堂;
④课例探析;
⑤教育叙事;
⑥管季超课堂观察札记;
⑦作文教学大视野;
⑧中小学生作文评点;
⑨管季超作文教学理念与实践。
五、艺教之窗(版主:
吕月琴
、寒梅
、彭小娟)
下分
:①市艺教会、区艺教会在线;
②国内外艺术教育动态;
③课例评析;
④教师书画苑;
⑤少儿书画苑。
六、幼教园地(版主:
夏日阳光、晓晖、齐秀云
)
下分
:①国内外学前教育资讯;
②案例评析;
③教养笔记
说明
:
将《孝南区直机关幼儿园在线》内容全部合并到《教养笔记》中。
七、闲情偶寄(版主:
老无
、鲁林涛、寒梅、
刘舜、豆子)
下分:
①文苑撷英;
②地域风情;
③
时尚生活(新增栏目);
④中外美术作品欣赏;
⑤图说人生;
⑥
龙夫墨趣;
⑦
老无书迹;
⑧
善渊堂雅韵;
说明
:
将原《金石翰墨》栏改名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
《
图说人生》栏可用于发表
人生感悟类
摄影作品;新增设栏目《龙夫墨趣》、《老无书迹》、《善渊堂雅韵》,试运行三个月。
★另外
:
“
友情链接
”
暂时不动,俟友情交换链接网站确定后,再一并调整。
首页下方内容为
:
本站责任人:管季超 手机:
13971958105
邮编:
432000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站务邮箱:
xnjyw123.@163.com
投稿邮箱:
htyxlsq@126.com
(语文类/图片类)
mjj589545@sina.com
(语文类)
xgsw_001@163.com
(语文类)
lltjy@126.com
(文化类
/
艺教类)
请“技术总监”、“
超级版主
”刘志华先生根据坛友要求完善网站
功能。[管季超/2008。6。28]
[
本帖最后由 马建军 于 2008-6-30 14:23 编辑
]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6-29 19:30
标题:
补注
1,
托寒版,鲁版起草网站管理‘规则’文本,讨论通过后按此操作
;2,缓设原定之一个人专栏;杨本成,罗三春,彭杉影不再设为版主;姜志敏缓设为版主;3,另有7位省内外网友申请担任版主,由管季超一一作出解释,缓行。[恳请谅解]4,
在‘本站工作室’试开/话题讨论/子栏。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8-6-29 21:15
寒梅支持网站改版!
寒梅在暑假会有较多的时间上网,开学后白天难有多的时间上网!
但是,寒梅会尽力而为!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6-30 01:05
标题:
老无专心经营‘老无书迹’,不赋予‘超级版主’责任。
志华君任意使用‘管理员’和‘超级版主’图标
。
希望老无兄专心打造品牌专栏,明快果决。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6-30 01:50
标题:
明明快快地表达建议
1,请
罗国彬先生自行上传
您乐意面世的各类文字,我代您管版;
2,龙夫/老无均为熟通网管的技术高手,请
自行上
传,自作技术处理
;善渊堂刘应宁先生作品
自行上传
,由老无和我代作技术处理;三位均为季超钦服的本土杰出艺术家,坛友有所期盼,希望本站能
独发
/至少首发诸君杰构,成为
本站最具特色的艺界‘三家
村’。本站尊重诸君艺术个性,不会干预各位的自主呈现。也希望诸君从严存帖,体察本站‘
一定要做高品质/高更新速度’的专业性/学术性网站
的既定方针,达成愉快的合作。
3
,刘捷博士,吕月琴老师图文均请自行上传/管理,本站完全尊重您二位对专栏的定位
;
谢谢各位。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6-30 01:59
标题:
刘志华先生已 发帖讲解‘视频’如何发
志华辛苦
你选的站名背景图正是我想像中的那种,会员
计分系统
开通后,各人积分一目了然。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6-30 04:02
标题:
重要提示
您进入‘本站工作室’版区后,看一下最上方;
新设了/话题讨论/分版
。您可以
畅所欲言
。目前有十个话题。相信老师们会文明‘版聊’,不会‘离谱’。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6-30 04:23
标题:
改版,新起点
专家和名师专栏
的开设,
树起教育研究新高度
;‘
艺术三家村’
的开村
,
拓展艺术新视界
;‘
时尚生活’、‘话题讨
论’
的开放,
提供更多元/开放/生动的互动参与形式
。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6-30 11:22
标题:
昨晚,我和志华为改版几乎一夜未眠
您从上帖发帖时间上就可看出来。我们一天通手机近十次。
志华辛苦了。
作者:
楚王后裔
时间:
2008-6-30 15:36
支持改版!
感觉改版后版面比以前清爽、漂亮,栏目设置更加清晰,便于查找、阅览。
各位老师辛苦!!
虽然我不是教育中人,对很多教育、教学的专业问题不懂,也不便发表意见,对管老师邀请我来此开专栏的盛情也只能表示多谢;但我还是会常常来此吸收精华、向各位老师学习。
作者:
楚王后裔
时间:
2008-6-30 15:59
支持改版!感觉比以前好多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7-1 09:19
标题:
共建/共享
欢迎各界人士参与本站
‘
建设’。转精帖,
是建设
;上传原创作品,
是建设
;跟帖评议。
是建设。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7-1 09:23
标题:
本站[原创视频]栏已发首帖
请试
视、
视
试
。。。。。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7-1 09:41
标题:
隐士型作家[峰回路转]正在本站首发原创精作
一部正在创作中的当代大学生生活纪实风格长中篇小说。。。。。。。
。。。。。您、我共同见证一部妙作的诞生过程。/。。。。。。。。。
请进[文苑]栏。
作者:
胡威
时间:
2008-7-1 20:52
支持改版,有创新!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7-1 23:3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7-2 10:29
标题:
请到'幼教园地'看杨店幼儿园孩子们的表演
视频播放/超级精彩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8-29 15:35
标题:
转/刘启卓文
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我们如何取舍
——有感于农村中小学的互联网教学应用
对于城市里的教师来说,利用互联网教学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是对于偏远农村的教师来说,如何将教学活动和互联网应用结合起来,还是一个新课题。笔者工作的小学位于甘肃省东部的会宁县,2007年当地电信运营商才开始提供宽带服务,学校在接入宽带之后,师生才有机会接触到网络,并积极利用网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网络资源应用:语文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没有应用互联网之前,笔者所在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大多停留在“说教”这一层面,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
长期以来,小学的各学科教学都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驱力,是一种情感激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效果显著。但是如何将互联网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农村教师来说是个挑战。
小学生认知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他们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分析思维的。因此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具体性的事物上。以往只靠教师的讲授,往往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应用互联网资源,发挥网络资源图片、文字、声音、影像俱全的特点,化静为动,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兼备,声情并茂,化抽象为具体,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地处西北偏远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桂林山水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只能机械地从文字字面上理解。在讲《桂林山水》一课时,笔者先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也在各种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上查阅其他先进地区同行的经验。在“人教论坛”上,笔者参阅了一位同行的教学方法,结合他的方法,在讲授这一课时,播放了一些桂林山水的图片,同时配上优美的音乐渲染气氛。学生们第一次从网络上看到了真实的桂林山水,在惊叹祖国山河秀丽的同时,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们要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可以亲身去体验桂林山水的美,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在这堂课之后,笔者安排学生写一篇学后感,学生们普遍在作文中表达了努力学习的想法,一堂语文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网络论坛交流:教学水平在借鉴中不断提高
在没有将互联网应用到教学之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所在地区的大部分教师都是按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本课本、一本教参、几本教辅,做好备课。但有了互联网之后,对于教师来说,不仅可以从网络上查阅到更多的知识资料,而且可以和许多地区的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
笔者平时比较喜欢去一些有关小学语文教育的网络论坛,和一些同行就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比如在“人教论坛”上,我们经常就基于互联网应用的语文阅读课、教学课件的设计等话题进行讨论。这种交流方式,对于笔者这样一个信息比较落后地区的教师来说,非常有益。笔者在许多教学过程中,就积极借鉴和应用了这些同行的方法和经验,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目前,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进行“数字校园”的建设,这也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加有效地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
互联网教学应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
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应用时往往容易走进误区,片面夸大网络资源,丧失语文教学的立场,忽视教材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资源的作用,避免走入误区。
一是不要盲目相信网络资源,要有针对性。网络资源铺天盖地而来,只要上网搜集,就会得到多方面的相关资料,但这些资料并非都是有利于教与学的,必须严格地筛选。如教学《桂林山水》时,一味地给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繁琐地介绍桂林山水,又谈我国的风景名胜等,就过多地引用了网络资源,造成学习资源的堆砌,对教学重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实现毫无帮助,只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
二是要有主有次,要以课本为主。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兼备,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不能过分强调网络资源,而忽视文本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网络资源只是辅助教学,应以文本作为出发点。
三是不要陷入形式化。目前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所以在网络资源运用时常常陷入形式化,为了利用而利用。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选择何种教学策略,都必须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网络资源应用时要始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以学定教。(甘肃省会宁县草滩乡中心小学 刘启卓)
《中国教育报》2008年8月29日第7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