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追求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1 09:36
标题: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追求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追求
——访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程翔
编者按:很多人说,中学教师是万金油,什么都懂一点儿,什么都不精通,因为教师整天都在忙着备课、应付考试,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作研究。做研究型教师,很多时候是空话。
当然,这不能成为教师放弃研究的借口,相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越应该去读书、去研究,甚至要实现对“研究型”教师的超越。我们现在所谓的研究,注重的是教学技术。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就不过是优秀的教书匠,还不能给予学生精神、人格上的极大影响。教师还必须有“形而上”的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做文化之师,做有思想的精神导师。所以,教师还要超越“专业成长”,谋求“精神成长”。而教师实现精神成长的营养在丰厚的文化资源中。
为此,本版开辟“关注教师精神成长与文化素养系列”,探讨文化素养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杨桂青
程翔与学生们在一起
“至德为恕,上善若水,大爱无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语文特级教师程翔在他备课本的扉页上,用毛笔写下这12个遒劲的大字。在第二页上,他这样写道:“课程改革,由此开始;更新理念,探索佳径。”
与其说这是毛笔写就的备课本,不如说是文化浸泡的语文课。程翔借以明志,要从文化传统中寻找现代语文教师的来龙与去脉。
前不久,他近百万字的学术著作《说苑译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进入古代文献领域,对于中学教师和文献研究来说都可能是一次“意外”,但是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却是一次重要收获。语文在程翔这里,多了一个观察的视角。
程翔说,新时代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向着学者化教师的方向迈进,语文教师的最终目标是“文化人”,而学者是“文化人”的要素。
直追现代语文教师的文化传统
“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自己语文教学的春水,语文教学的春水就是成为一个文化人,具备一个文化人的基本素养。”程翔这样理解自己近30年来所从事的语文教学,“我做《说苑译注》,前后5年多时间,读了很多古书,这是个学习的过程,是文化素养提升的过程。”
高中《语文》课本的练习题中有一段《愚公谷》,出自《说苑·政理》,程翔发现《教参》提供的译文有误,就找来《说苑》的相关材料核实。“谁知,这竟然激发了我对《说苑》的浓厚兴趣。我了解到大陆学界对此书的研究‘简直就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于是我决定将此书全文注释、翻译,并加点评。”
很多人也许会问,这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任务吗?
对此,程翔一笑。
“应试教育掩盖了教育的本质。学生和老师的功利思想都很明显,老师显得很浮躁。”程翔说,“但过去的中学老师不是这样的。比如朱自清,既是教师又是学者、作家,把三者结合得很好。在教中学的时候,他的古代文学研究、散文写作就已经很有影响了。鲁迅、叶圣陶、夏丏尊、俞平伯等也是这样。而今天的中学教师,能把这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人,几乎没有。”
原来,程翔心里想的是一个几乎中断了的现代中学语文教师的传统。
朱自清这位“古人”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程翔的教学生涯,程翔也时刻以朱自清激励自己。程翔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泰安六中工作,第一堂课讲的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生动的朗读、细致的分析和恰当的引用,受到学生的喜欢,也使程翔第一堂课就牢牢站稳了讲台。1988年的秋季,程翔执教的第六个年头,山东省第二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在济宁拉开帷幕,程翔参赛的课便是《荷塘月色》。为了讲好这一课,他看遍了馆藏所有关于《荷塘月色》的资料。他曾写信向《朱自清研究资料汇编》的主编朱金顺先生、北京大学的季镇淮先生请教,两位先生都回了信。他曾经打电话向华东师范大学的朱自清研究专家陈孝全先生请教。后来,他偶然在书摊上看到了陈孝全的《朱自清传》,当时他身上一分钱也没带。妻子说,离她娘家近,去家里拿吧。他就把手表留下作抵押,然后去岳父家拿钱,回来换回手表。那次比赛,程翔得了综合一等奖和讲课单项第一名。
朱自清对程翔的影响,不仅仅是“机缘巧合”,让程翔凭借讲授他的作品获了省里的大奖,让当代语文界对他刮目相看,奠定了一位地方语文教师走向全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同为语文教师,朱自清的某些思想和做法内化成了程翔的追求。在近代语文教学的精神谱系中,朱自清等人代表的语文教学传统,成为程翔自觉的追求。
“一个中学教师如果对自己要求高的话,首先要做好中学教师工作,能把课教好,让学生喜欢他、爱戴他;其次,他能领导一方学校,使学校能够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培育杰出人才,如果他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称他为教育家;再其次,他应该有学者的风采,具备学者的素养,有自己的学术阵地;最后,他要有一点儿文学创作,特别是对语文教师来说。”
程翔在学生时代就对写作怀有浓厚的兴趣,写过散文、小说、剧本。“记得我参加泰安市语文教师征文,我的散文《黄河情,儿女的情》获奖。有位作家马昭写过长篇小说《醉卧长安》,我就把它改编成电影剧本寄给山东师范大学的宋遂良老师。我还写过一部电影剧本《息壤》,当时峨眉电影厂的一个摄制组正在我家旁边的宾馆住着,他们在拍摄电影《吕四娘》,我就把剧本给导演送去。导演说:‘我现在忙着,你寄给我们的文学编辑部吧’。后来,我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美文》、《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散文。”
自1994年起,程翔的《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播种爱心》、《语文人生》、《课堂阅读教学论》、《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等专著相继面世。
程翔说:“我对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的话很赞同。他说:‘夫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在我的心目中,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都没什么,但要有思想和精神,要在文化学术上有建树。”
程翔爱好广泛,特别是对于传统艺术形式。他喜欢听古典音乐,上课的时候也会适时给学生放一放古典名曲。他讲《孔雀东南飞》时,给学生放《梁祝》。他在泰安六中任校长期间,正逢电视台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放到“隆中对”一段时,他下通知,要求全体师生在家收看“三顾茅庐”。
“语文老师要浸泡在一种文化之中,要‘语文式地’栖居着,周围的生活都是文化,都是语文。”程翔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1 09:37
站在文化制高点教书 “中国的语文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文化有广泛、深入的涉猎,对传统文化起到传播作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能不断地创新。”这是程翔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当然,这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达到的,但应该有这个目标。
“只有真正成为一个文化人,才能从原来的仰视传统转变为平视或俯视传统。朱熹有一首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斗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中流自在行。’为什么枉费推移力呢?因为你在仰视它,没有看清楚它的整体面貌。”
《说苑译注》是他的第七本专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意味着他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更加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刘向的《说苑》以先秦著作为依据,以宣扬儒家文化为主旨,汇集了700多篇历史故事,共20卷。该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明代洪武年间曾一度列为太学教材。”
“对于国学,或者传统文化,我确实很钟爱。我觉得一个中国语文老师,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甚至研究。有了这样一个基础,你才有资格说是教母语的。对于传统文化,第一要了解它的基本内容,了解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第二要对传统文化精神有基本了解。”
除了《说苑译注》之外,程翔还注译过《论语》。程翔从孔子身上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孔子有积极入世的思想,只要有机会他肯定要为国家作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他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颓废、失望,而会进入到另外一个精神世界,所以‘用行舍藏’,‘无可无不可’。孔子作为一个大知识分子,不畏权势,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非常令人感动。这种独立人格,到了孟子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如果老师对这些经典有了了解,他本身就具有健康向上的精神底子,有独立人格、热爱自己的国家。有了这个,才可能去影响学生。”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基本了解之后,程翔再去教语文,视野就不一样了。
比如教苏轼的《赤壁赋》,一般的讲法是,就文本来教,疏通文字,交代写作背景,指出苏轼的豁达,等等。而程翔没有仅仅就这篇文章来教,而是回归到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灵之路的角度来教。
苏轼原来是在皇帝身边,皇帝对他非常欣赏,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出现人生的重大转折。怎样面对这种转折?程翔先讲起历史上著名文人在这种人生关头的选择。比如,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被贬之后,“大发牢骚”,写下《离骚》,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痛哭流涕”,岸上一曲琵琶,引来“江州司马青衫湿”。可以说,在苏轼之前,文人们面对仕途转折、人生落魄,往往在心灵上化不开。程翔认为:“苏东坡把儒、释、道三家打通了,冲破了封建制度对知识分子心灵枷锁的包围,真正走向了心灵的解放。什么得与失、进与退、名与利,都看透了,‘胜故欣然,败亦可喜’。余秋雨写《苏东坡突围》,主要是写苏轼从一帮小人的包围中突围。实际上,苏轼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灵突围问题。”
程翔,自觉地接续着知识分子的传统,并把它呈现给自己的学生。他不仅让学生通过课文关注大知识分子的命运,也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1991年,程翔以《孔乙己》一课获得“全国首届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一等奖,他在结语中说:“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在笑声中死去。他活着的时候,别人侮辱他、损害他;他盲目地挣扎了一辈子,被别人践踏,自己也践踏着自己。这个可悲的下层小知识分子啊,他的人格、尊严、价值被剥夺得干干净净。”
为什么程翔能够上出这样的风采,发现文本的精妙之处?因为他有一双不同于一般老师的文化慧眼。有了这双眼睛,教师就“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
程翔说:“语文老师必须站在文化的制高点来教课文。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就字讲字,就义讲义,就很单薄。现在很多语文老师缺少这方面的素养。怎么补?我想就是认认真真读书、思考,在心里反复揣摩、玩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1 09:38
培养学生心中的太阳 “我有一个观点,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心中的太阳。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如果能够拥有自己心中的太阳的话,他就会用自己心中的太阳去照耀别人,在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不会去依赖别人。”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心中的太阳。教师心中首先要有太阳。”程翔对这个问题思考了许久。“这个太阳就是对于传统文化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对于整个人类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发扬。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底子,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发展。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师作为文化人的概念才能真正树立起来。”程翔说,“任何学科都要使学生身体健康、知识发展,但路径不一样。语文学科选择的就是母语的角度。第一,一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我教《最后的一课》时,告诉学生,汉语也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汉语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外来文化有强大的包容力,非常值得我们骄傲。我们所写的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要敬畏我们的汉字。第二,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为将来幸福地生活奠定一个坚实的文化基础,包括升学考试。第三,在情感、精神、心灵的层面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时存在,缺一不可。语文教师如果在这三个方面做好了,他就完成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程翔在泰安六中教书时,他的语文课代表董蕾曾说:“每当我写出一篇作文,程老师不但从文章的写作技巧上进行指点,而且从思想主题上给我以启迪,使我在写作时更加注意作文思想的深度和力度。尤为重要的是,程老师不仅教授书本上的知识,更注重教我们如何做人,使我们能够认真面对社会和人生,思考人生价值。”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程翔曾临时带过一个班,一个学生担心程翔不教他们了,就说:“谁把程老师从我们班调走,我就和谁拼命!”学生杨斌说:“很幸运,可以做您的学生,您交给了我可以一生受用的东西。”
程翔说,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比重明显加大。中学教育亲近国学,是很有道理的。必修课有五个模块,用1.25个学年学完,剩下的时间学习选修课和复习考试。程翔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的时候,首先讲先秦诸子百家,把不同的思想观点聚集在一起,让学生去了解、研读。程翔还选了一些有个性特点的文章,让学生在接触主流思想的同时,也接触非主流的思想。比如李贽的《童心说》,充满了叛逆性,这样的文章在过去的课本中是不多的。如果能培养出具有批判性眼光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个民族真正是有“钙”的。
程翔说,在这门课上,他也会借助一定的篇目和学生一起讨论传统文化中一些重要话题,比如民主问题。程翔选出黄宗羲的《原君》一文,搜集相关资料,探讨君主制度与民主精神。“中国古代体现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东西很多,但是真正谈到民主的很少。有对君主制度的质疑,甚至提出,如果君主不好的话,可以不要这个君主。但是始终没有捅破民主这层窗户纸,没有回答废除君主之后怎么办,更没有提出民主、选举等概念,民主是很晚才出现的。这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懂得了中国的民主进程是漫长的这一道理。”
有很多老师会说,经典不是想读就读得了的。的确是这样,“就像现在的孩子,喜欢京剧的太少了,但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很多人自然而然会喜欢京剧。我‘文革’时看样板戏,就喜欢最后武打的场面,像鲁迅先生小时侯看社戏。现在正好反过来,不太愿意看武打场面了,愿意听唱腔。一个中国人,只要认认真真读点书,必然会有文化回归的精神需求。所以,不用担心孩子现在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相反,如果现在不让孩子去玩、去上网、去看动漫,对他反倒是个折磨。我儿子上高二了,也不怎么读经典著作。我想,他进入中年之后肯定会有一个文化的回归,他那时就需要用厚重的传统文化来压住自己人生的阵脚。中国人肯定有自己的精神归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1 09:38
程翔文化小档 喜欢看的电影:《青春之歌》、《刘三姐》、《渡江侦察记》、《鸡毛信》、《地道战》、《地雷战》等。
喜欢唱的歌:《洪湖水浪打浪》。
喜欢的戏曲:《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铡美案》、《杨门女将》。
青春“乐事”:给名人写信。比如,曾经给吕叔湘老先生写信请教语言文字问题,吕先生竟然回信了,可惜再也找不到那封回信。曾经给王运熙、季镇淮先生写信,这些人都给他回了信。他还“冒昧”地给钱钟书先生写信,但是始终没有等到回音。
喜欢的“运动”:上下班路上,一边骑车一边背《离骚》。大年初一捂着耳朵背《诗经》。
喜欢的诗:《教师之歌》(佚名)
清晨的阳光,/把山川河流染上一片金黄;/祖国的大地上,/汽笛轰鸣,钟声悠扬!/在这劳动的交响乐里,/我走进教室,/明天,听着同样的钟声,/我将踏上讲堂。//一切都在开始,/一切都在成长,/我有一支教师的歌儿,/在这美好的时光歌唱!//虽然我没有穿上军装,/可我一样保卫祖国;/虽然我没有站在炼钢炉旁,/可我一样给长江大桥输送钢梁!//医生、作家、演员、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他们都曾是我的学生,/在他们的事业里,/有着我的劳动。//我的岗位永不调换,/我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我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我的青春却千百倍地延长!//鲜花一样的笑脸,/开满我的身旁;/火苗似的红领巾,/炫耀着我的眼睛。//给孩子们一把钥匙,/去打开宇宙的秘密;/把学生编成队伍,/向共产主义进军!/也许多少年以后,/天天我会收到/——许多不同模样的照片/——许多不同语言的问候//从昆仑发电站,/从戈壁新绿洲,/从冰冷的北极,/从遥远的星球……//熟悉而亲切的目光,/和我一起回忆往日的岁月,/神采焕发的英姿,/站在更高更远的前面向我招手!//这就是我一生的幸福,/这就是我劳动的结晶!//我愿以满头的白发,/种得人类的花朵灿烂如锦;/我愿以毕生经历,/换来祖国的栋梁成阴成林!//我多么想一直工作三百年,/如果我有五倍的生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1 09:39
以学者精神做教育事业
——程翔们的意义
■赖配根
作为中学教师,程翔竟然用5年时间写成一部近百万字的《说苑译注》,丰富了学术界的成果。
作为语文老师,他带领学生走进文化的海洋,比如他讲《赤壁赋》,不是简单地疏通文本、讲解文章主题,而是将文本置于传统文化的脉络之中,引导学生亲近优秀的文化传统。
作为教育者,他主张基础教育要奠定学生的文化底子,塑造学生的文化人格,为此,教师首先要“浸泡”在文化之中,比如他用毛笔备课,上课努力体现教师的“背功”(比如他能一口气背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欣赏经典电影、音乐等艺术,痴迷于读书,等等。
这一切都使程翔显得“另类”。
然而,我们的中学教育多么需要这样的“另类”!
在他身上,有一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这是一种不计功利、以求知求真为最大乐趣的精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希腊先哲把对真理的追求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朝闻道,夕死可矣”、“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国先哲也以求知为人生第一要务。一个不崇尚学习、不懂得求知的乐趣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文明的发达,人才的陶冶,都仰赖于一种社会风气:以博学为荣、以无知为耻。对知识的渴求就是对文明的尊敬。中学教育关注一个人的青春阶段,尤其应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对学术的尊重、对文化的守护。然而,受社会浮躁风气、功利思想的影响,中小学教育看重的是升学,是应试。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是人民精神的“圣地”。如果我们的中学教育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求知求真的乐趣,不能培育大批以追求知识为终身志向的学生,那么,学校就不过是职业训练所,是精神的荒草地。
这是一种独立思考、我思故我在的精神。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能够自由、独立地思考,是一个现代公民健全人格的标志。没有自己的思想,就没有独立的创造。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首先就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自觉不自觉地大量制造“两脚书橱”:教师自己不研究、不思考,以教材为“圣经”,所谓教研不过是研究如何把课本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的技巧、方法,而于开阔学生知识视界、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精神疆域等更重要的教育问题,则漠不关心。于是有钱学森之问: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如果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没有给高校提供可造之才,高等教育又岂能做好“无米之炊”!只有千千万万的中学生都能自由思考、独立思想,那么英才辈出的局面就指日可待。
这是一种沉潜敬畏、计白当黑的人生精神。在许多人眼里,程翔这么多年都在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是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是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它于教学有多大帮助呢?似乎没有。它于学生的考分有多少助益呢?似乎更没有。它于程翔带来什么经济利益呢?不但无收益,还要“赔本”(为研究《说苑》,他大量买书,还要异地搜集资料,个人花费好几万元)。这是“傻子”精神。现在我们多的是“聪明人”。就连教育,也多了喧嚣而少了沉静、多了漂亮而少了朴拙、多了经营而少了自然。教育不是买卖,然而有一些学校却充满市侩气。老辈学者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当年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据说曾立誓40岁前不写文章。这样清贫守道的精神,在高校里还保留了多少,在中学里还留有痕迹么?
少一些“聪明”,多一些质朴,教育就可能多结出一些硕果;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虔诚,学校就可能多造就一批人才。
只有更多的老师、校长,像程翔这样,保持一份“学者精神”,教育的文明之光才会照亮千万颗可爱的心灵。
《中国教育报》2009年12月30日第4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