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百年莞城老街全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2 07:13
标题:
百年莞城老街全记录
百年莞城老街全记录
东门正街:
即今日之东正路,为东莞最古主干街道之一,明代有关帝庙、祝圣台、南海卫;清末有督师祠、报功祠,新民学校、宝安书院,及东莞中学,今东莞中学犹存。今日东莞有一社区名为“东正”,实则乃东门正街之缩写。
东城街:
即今东门路,该地原是城内与城外之交汇点,城门约在今东正路口,上世纪五十年代拆除。东门城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陆续拆除,护城河亦于2002年填埋。古之东城街仅保护东城横街以北段,后以南之“龙泉街”亦汇入东城街。
东城横街:
在东门路中段,原与县后坊和龙泉一甲(后汇入上水巷)接壤,2007年拆除。
县正前街:
即今日之县正路,因有县署得名。县署自唐至德二年从南头搬迁至此,1985年东莞为县级市,1988年升格地级市,县署遂名“市政府”,后于2004年市府搬迁至南城,原址改为人大。
横巷梓:
今存,在县正路中段,至今保留民国时期之格局,当中以横巷梓一巷最为完整。横巷梓11号(现门牌为13号)共青团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今保存完好。
上水巷:
因癸水而得名。据民国《东莞县志》地舆略·川下:“癸水源出壬峰后,绕东经卫治前合到涌之水”。宋翟杰作癸水诗曰:“癸水绕东城,永不见刀兵。”上水巷本仅包括今万寿路以南,东正路以北段,后原东城横街以南万寿路以北之龙泉一甲、崇文坊亦汇入上水巷。
崇文坊:
今废,原在龙泉一甲以南,上水巷以北,一度汇入上水巷。
县后坊:
在县治后,为李家土地,有十亩园、烂大园及李祠多家。该地素为李唐之后的名门望族所居住,同治年间,东莞名医李槐芬在东门辟“十亩园”,该园楼宅建于高丘之上,坐北向南,正对旗峰,园内广种中华百花,岭南佳果,其中以单核白糖黄皮为众多莞人所称道。然而,经过时代变迁,物换星移,此地风光不再,但好在“十亩园”三字如今仍清晰可见,不至于被世人遗忘。
李家在近代可谓人才济济,自清末始达人不胜枚举:李乐山,清末著名画家;李槐芬,精通医术,首创十亩园;李仲贤,通诗书医术;李圆女,晚清著名女肖像画家;李福贤,莞邑武秀才,曾率众抗倭;李章达,李扬敬,革命抗日,功勋两全;李汉兴,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军人家属学校校长;李树英,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李国基,一代画师,享誉省港,从事教育数十年,桃李满天下。在此其中,以李章达和李扬敬最为闻名。如今两李故居至今保存完好,但故居已汇入旧市府,不对外开放。
县后横街:
为县后坊的一个分支,今废,于2007年老城改造中拆除。
烂大园:
本在十亩园南。今废,无迹可寻。
石涌一甲:今汇入石涌街。原有“溪潘宗祠”,今废。
石涌二甲:
今汇入石涌街。
石涌三甲:
今汇入石涌街。
石涌四甲:
今汇入石涌街。原有“范祠”,今废。
龙泉一甲:
在崇文坊以北,一度汇入上水巷(见“上水巷”章),于2007年被拆除。
龙泉二甲:
本在十亩园前,今废。
龙泉三甲:
今废。
杨君庙道:
不详。
东壁一甲:
在今新风路东侧,该地曾作为市收容所及看守所,约在2005年收容所被拆,改建为停车场,而看守所数年前亦不再作看守犯人之用途,但至今残存。
东壁二甲:
在东壁一甲之西,在今新风路中段,该地紧贴北城墙,本有七圣宫,今废。该地至解放初仍有屯田数十亩,后逐步改作商住用途。
文顺坊中街:
即今文顺坊之北段,附近本有屯田十余亩,建国后逐渐做商住用途。
文顺坊:
今存。该地原住民多姓丁,始祖为南雄人,宋乾德年间来此居住。光绪十四年,德国牧师受德国基督教礼贤母会之派遣,远涉重洋来到华,经两年的筹办,在莞城文顺坊之仁和里建“中华基督教礼贤会普济医院”,后移至脉沥洲之龙船塘,莞人称之为“红楼”。
解元坊:
为万寿路之分支,该地为东莞目前仅存的几个科第坊之一,据崇祯《东莞县志》“牌坊”卷,称解元为陈云。该地部分已于2007年被拆除。
万寿里:
古之万寿里即今日万寿路之西段,而东段为宣化街。后两街合并为万寿路。该地原有资福寺,旧府署,城隍庙等。清光绪二十九年,该地原有县立第二国民学校,今废。
洞口:
在今东正路二巷,正对盂山公园(今人民公园)北门。该地原属南街巷之分支,居民多姓邓,故有“南街邓”之称。该地今部分省入东莞中学,有邓尔雅故居(东正路2巷3号)。
寺前街:
今入象塔街,因资福寺而得名。
西门正街:
即今西正路之西段(东段曰“桂华坊”)。原有紫霞巷、马齿巷、紫霞里、凤来里、仓前街、赐归巷、兴贤里、松柏街贯穿其中,今只存部分。街里原有罗祠、张祠、尹祠等,今悉数废弛。莞城谚云:“东门古,西门罗,南街邓,北街何,市桥下有只大‘鹇’哥(市桥街旧多彭姓)”。该地人以姓罗居多,“西门罗”即此。据东莞英村《罗氏族谱》云:“英村罗氏传至七世孙罗亨信,致仕后,居东莞西门,是为‘西门罗’之始”。
西城下:
为紧贴西城墙之街道,本北抵张屋巷,南至达迎恩门,今废。据当地居民称,该地原有祠庵多家,至文革时被悉数拆除。
紫霞坊:
原紧靠西城门城墙南端下,沿路而行可上道家山,九十年代前期拆除,成为今西城楼广场的一部分。相传于八百年前的宋代绍兴年间,有一位叫崔紫霞之道人在道家山上修炼传道,“羽化登仙”后又葬于观旁。后人为纪念此道人,遂因人名地,为巷取名“紫霞”。
杨屋巷:
在万寿路及三角市之交界,今存。
紫霞里:
在紫霞坊东,北达西门正街,南抵道家山,典故见“紫霞坊”。该地为罗氏族人居住,本有罗祠,今废。
凤来里:
即今凤来路。道家山上有凤凰台,相传有凤凰聚集于此,而凤来里顾名思义为凤凰登台之路。明代以来,“凤台秋霁”皆为东莞八景之一。该道于07年老城改造中被扩阔。对于凤凰之传说,民间以讹传讹,众说不一。
仓前街:
北通西门正街,南达道家山,明代有广有仓,因名。2007年拆老公安局时被拆除。该地本有火神庙,今废。
松柏街:
北通西门正街,南达稳靖巷,松柏下街及松柏高街,今存。
松柏高街:
在松柏街南,东接松柏下街,西至道家山,今存。该街本有“寓园”,今废。
松柏下街:
在松柏高街之东,东接迈濠街,今存。
稳靖巷:
现汇入松柏街。本在松柏街之南,南接宝积巷。原有张氏族人聚居于此,有张祠,今废。东莞张氏为唐玄宗丞相张九龄弟九皋之后,曲江人。其后裔迁居福建福清,至北宋淳化年间(990-994)有张岘为海丰尉来居东莞之栅口(即旧莞城三中一带),遂为张氏始祖。四世张允迪,蜚声太学20年。传至六世有张元吉,张登辰昆,前者于仲淳祐六年(1246)进士,后摄东莞尉,晚年居大朗水口,后者则迁居篁村。目前,张氏子孙分支有博厦、篁村、新基、村头、水口、马坑、湛翠等地。张家玉、张敬修、张其淦,张伯祯皆其族人。其中,博厦张氏族人散居城内之稳靖巷,宝积巷及张屋巷等诸处。
宝积巷:
东抵里仁坊(今迈豪街之中段),西至道家山,今存。
集德新街:
在今“西城楼大街”,该街本在道家山中,沿路而上可达雁塔。雁塔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邑人凡举进士者题名其上。塔原5层,清康熙年间在塔外再建一六角塔,共7层,高约15米。自宋咸淳至清末,东莞凡有考中进士者,名字皆可题于塔上。雁塔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有关部门认为其砖可以用于建筑猪场,遂被拆毁,至今未能修复。
上清观街:
原在上清观旁,今废。上清观的创建年月及缘由,目前已不可考。观中本有“酥醪别院”。 明代上清观人烟鼎盛,但殆至清代,该观从未重修,由是颓废,道众亦渐渐散去。观址于光绪年间曾作工艺厂,解放后则改作工人文化宫,在城墙上开了一个大门,直通高第街。宫内设有娱乐设施,晚上游人如鲫,沉睡多年的上清观被利用于服务普罗大众。文革前夕,上清观大殿受白蚁腐蚀,终于被一拆了之。
黄堂旧址:
在道家山东南,本有一水塘,塘西便为黄堂旧址,今废,典故不详。
张屋大巷:
北至凤台街,南达南城城墙,今废。张姓来源见“稳靖巷”章。巷旁本有翟祠,如今亦不复存焉。
凤台街:
因凤凰台得名,本东达集德街,西抵道家山,今废。该街本西有社学,名兴仁社学,南有祠堂,今同废。明代以来,莞人一直把凤凰台列入“东莞八景”,美其名曰:“凤台秋霁”。从此,“凤凰台上金鸡叫”的“东莞八景”歌谣传诵至今。凤凰台早在清末就已经倒塌了,其残基以及旁边的雁塔和上清观也相继毁于“文革”时期。80年代政府重修凤凰台,在文化宫半山处建造了一座铜制的凤凰雕像。后来在建设西城楼文化广场期间,原有的凤凰铜像被拆除搬迁。2005年元旦,东莞市人民政府在文化广场二期建筑物圆形广场中央重建现在所看到的凤凰台雕塑。于是,涅槃已久的凤凰又获得了重生。
集德街:在今迈豪街之南段,北达里仁坊,南抵南城下,后汇入迈豪街。
里仁坊:即今迈豪街之中段,北抵迈豪街南达集德街。
迈豪街:古之迈豪街只包括里仁坊以北,西门正街以南。后来里仁坊及集德街相继汇入,遂成今日之迈豪街也。
南门正街:即今日新芬路之南段,该街直通南城门。街东本有邓祠及阮祠。
南城下:在南城门西之城墙,今废。
新桥街:在原到涌水道旁,因有“新桥”得名,今废。
仁寿里:不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2 07:14
果昭街:即今果蕉街,在迈豪街旁,因粤语“昭”“蕉”为谐音,故有今名。
同德街:今存,街名如故。明初,明代初,莞籍礼部侍郎陈琏告老还乡,建“万卷堂”于此,藏书万卷。清末有县立第一国民学校,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建国后一度为“城南小学”及“莞城四中”,今俱废。
同德一巷:在今同德街。
同德二巷:在今同德街
同德三巷:在今同德街。
同德四巷:在今同德街。
新芬街:今存。古之新芬路只包括三角市之南,南门正街之北,后南门正街纳入,遂成今日新芬路之模样。
榜眼坊:今废。原址在今日东正路之西段及东莞宾馆一带。所谓榜眼者,为明代弘治三年之榜眼刘存业。东莞无状地,科举之年最名列三甲之内者只有一榜眼一探花(为清光绪十八年之陈伯陶),刘为东莞科举史上名次最高者。该地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开办私立兴仁国民学校,今废。
南街巷:今东正路二巷,北达南象塔街节孝祠之祠口,南通德生桥。德生桥原名泽物,一度改宝安,建于宋绍兴年间(据康熙《东莞县志》),后到涌填塞,遂废。莞城谚 “东门古,西门罗,南街邓,北街何,市桥下有只大‘鹇’哥(市桥街旧多彭姓)”中之所谓“南街邓”即此。
德生三甲:在德生桥旁,即今人民公园北门外道及东莞中学南区一部分,该地本有三祠,最东为林祠,其余不详。
德生四甲:在三甲之西,今东莞宾馆一带,本有张祠二,温祠一,陈祠一,今废。
德生桥街:不详,疑为德生桥上之道路。据民国《东莞县志》卷八引《图书集成》载:“德生桥在县南门内,洪武十四年间,设南海卫,增筑城池,建此桥。”
钵盂山下:在钵盂山之下。钵盂山,即今人民公园之主山也。钵盂两山相距百步,盂山略高。山中本有奇石头,今不知所踪;山下本有书院,至清初废。
盂山,明代称南岗,原主人徐鹤龄,为鳌峙塘官至尚书的徐兆魁之子。他发现有石如盂,遂将南岗改名为盂山。与盂山相对者,顺势改名为钵山。盂、钵两山本来相连,因此以钵盂山统称。崇祯《东莞县志》引周一士序中详细记载云:“盂山一石隆起,初仅盈尺,主人徐鹤龄命工洗剔,巉岩错列,横亘丈许。玲珑洞壑,刻画天成。势若云水,虹龙从旁挺出,如爪如翼,隐跃飞动,凿地引泉,四面环绕,构亭其侧,亦城市一奇观也。”
民国二年,时任民国东莞第二任县长的岑学吕,率从拆除在钵盂山上建的寺院和庙宇,并利用拆卸下来的大量砖石兴建盂山公园。公署初建时,筑有风满楼、禅心院、凤凰台、红棉山庄,后来又增建净心亭,为今天的公园建设打下历史基础。
下水巷:今存,在上水巷子之南,亦因癸水而得名。
仁和坊:在县前正街之南,分三甲,今存仁和二甲。
卫前街:在今东莞中学南区,本北接东门正街,南达保安仓库,今入莞中,遂废弛。
北门正街:即今北正路,北达北门(今废),南抵西门正街(今西正路)如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2 07:15
北城下:原北城门之西侧,今废。
小横巷:本北至北城墙,南达第三巷,今废。
第三巷:原东之北门正街,西接积盛里,今小巷犹存,然巷已塞。
高坡:今兴贤里北,第三巷及积盛里南,该处本为一高坡,后因修筑民房,被削平。
积盛里:在仁厚礼东,连接高坡,今存。
西北城:不详。
仁厚里:原为积盛里庶出之小巷,今废。
张屋巷:原北东至马齿巷,西抵西城下。该地历为张氏族人居住。东莞张氏为唐玄宗丞相张九龄弟九皋之后,曲江人。北宋淳化年间(990-994)有张岘为海丰尉来居东莞之栅口,遂为张氏始祖。四世张允迪,蜚声太学20年。六世张元吉,淳祐六年(1246)进士,后摄东莞尉。张氏子孙分支博厦、篁村、新基、村头、水口、马坑、湛翠等地。张家玉、张敬修、张其淦,皆其族也。
马齿巷:在仁厚里以南,西门正街以北,今存
赐归巷:今存。赐归巷南起西正路,北至兴贤里,长61米,宽仅2.1米。据《东莞市地名志》记载,“赐归”巷名的由来与东莞著名的明代卫国英雄罗亨信有关。
罗亨信是东莞篁村人,即现在的东莞南城人,曾官至左副都御史。相传明朝永乐年间,交趾国侵犯我国边境,因为罗亨信为人正直,被朝内奸臣视为眼中钉,他们趁机向皇帝“举荐”罗亨信,让他这个文官挂帅出征,迎战交趾。意图等他打了败仗,好把他“搞下去”。
奸臣们没想到的是,罗亨信领命出征之后,屡战屡胜,最终平复交趾,受到当朝皇帝的隆重嘉奖。
年逾七旬的罗亨信上表要求回家安度晚年,皇帝批准,并御笔亲书“赐俸荣归”的匾额赠给他。据称这个匾额用红石雕凿而成,放置在罗家所住的这个巷口的墙头,巷便因之而得名“赐归巷”,记录下罗亨信这个卫国英雄一生的荣耀。1954年,因房屋拆迁,原来的匾额被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2 07:15
兴贤里:今存。有横竖二巷子,成锄头型。该地本有文源书舍,为清同治四年邑中十七文士倡建,今废。里人多姓陈,陈氏原为福建同安人。宋建炎(1127-1130年)间,陈倘卜居于莞城亭头场,第一部“东莞志”的作者陈庚即其后人。明代,陈氏迁此卜居至今。
市桥:今市桥河商业街前。市桥本名德安桥,因桥上常有人摆卖,遂成市,人皆呼之市桥。“市桥春涨”屡入东莞八景,上世纪八十年代涌塞桥没,市桥由是消亡,今唯有市桥社区,市桥河商业街等继承市桥之名。
桂华坊:狭义之桂华坊即今西正路之东段,旧有彭祠,在今彭屋巷附近。广义之桂华坊泛指该路一带,乃明代城内三坊一厢之其一也。“桂华”二字,指宋绍兴五年进士翟杰。本有牌坊,久废。
三角市:在桂华坊与万寿里之交界处,原有市曰“三角市”,今废。该地至今商业兴旺,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国营“朝阳商场”在此,今被改建为铺位。
杨柳巷:不详。
富贵巷:在原资福寺西侧,今莞城中心小学西。今残存,待拆。
永宁二甲:东临富贵巷,西至木石居,今存。该地原有小山丘,聚称该山丘下本有庵,今废,庵名不详。
仁和里:在新兴坊之南,今存。光绪年间,德国牧师受德国基督教礼贤母会之派遣,在此建“中华基督教礼贤会普济医院”和福音堂。后来医院移之莞城脉沥洲,而福音堂一直在原址。福音堂在文革中受到破坏,宗教活动被迫停止,至 1981年12月14日,县人民政府拨款6万元给福音堂作赔款和修建新教堂费用,莞城福音堂的正常宗教活动方得以恢复。
半边井:在仁和里以北,新兴坊以南,即今机关幼儿园一带。原有田地若干,居民多以制作灯笼等手工艺为生
新兴坊:亦作新兴巷,在今新兴批发市场处,附近本有两岗,曰“两边山”,后修筑民房被削平。
溪田坊:在两边山之西,今废。
河唇:在北门东南,到涌水边,今存部分,名“河唇坊”,其余属今新风市场。
河唇横巷:今存部分,原在河唇坊内。
永宁四甲:在河唇之东,西接北后街,今只余部分,部分为今日之新风市场。
北后街:为连接永宁四甲及百岁坊之街道,在今新兴批发市场之南。该地居民多姓何,何氏世居南雄保昌沙水,宋祟宁(1102—1106)间,何宏为四会令,摄东莞县令,卒于官。子孙居莞城北街,所谓“北街何”是也。
百岁坊:今存。在北街之西,本有何祠,今废。
登云坊:原在木巷之北,今属木巷。
木巷:今存,巷口犹见牌坊。
登桂里:今存。至于登桂者何人,则无考。
木石居:今存。在今莞城建设小学之后。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