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陶故居 |
名 称 陈伯陶故居 地 址 中堂镇凤冲村 邮 编 523226 电话 8813911 电 话 8813911 传 真 8813911 陈伯陶故居位于中堂镇凤冲村,建于道光年间,是清代探花陈伯陶的故居,祠内保留着大量清代的牌匾,古韵犹存。 陈 伯 陶 简 介 陈伯陶(1855--1930年)字象华,一字子砺,凤涌乡人。父铭珪,咸丰二年(1852年)副贡,住在莞城榜眼坊十九巷,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十七日,陈伯陶在莞城家中出生。(五岁,开始跟附老师读书。六岁广东著名学者陈澧主讲东莞石龙溪书院,陈澧是陈铭珪的好友陈伯陶就拜陈澧为师。以后,陈澧主讲广州学海堂,陈伯陶曾往就读,他的经学词章,受陈澧的影响颇大。十岁,通晓五经。一日,陈父的朋友珊美的方文炳(字荣君,一字瑚洲,东莞报功君子之一)与方应锡(字竹铭)来访,夜饮,见陈伯陶夜读,文炳出上联"半夜读书灯火细"叫陈伯陶对下联,陈伯陶应声说:"三更饮酒月轮高"。方文炳对方应锡说:"这是一个很理想的女婿"。方应锡就与陈铭珪定为姻亲,陈铭珪又将幼女许配方文炳的儿子方维基。后来陈伯陶的妻子方氏就是方应锡的次女。不久,陈铭珪带陈伯陶到罗浮山酥醪别院读书。陈伯陶20岁那年又在莞城道家山(今莞城工人文化宫)读书。光绪元年(1875年)陈伯陶考取秀才,当时他21岁。光绪五年(1879年)乡试,又考取了第一名(即解元)。这时陈澧主讲广州菊坡精舍,以对联赠给他说:"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陈澧当时已70岁了。乡试以后,陈伯陶上京准备会试。光绪七年(1881年)十一月,他的祖母刘氏和父亲隔15天相继去世,陈伯陶回莞城奔丧。此后数年,陈伯陶把教书所得的薪金供养母亲和弟妹,直至弟妹婚嫁完毕,复出应试。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取进士,殿试初时把他放在第一名(即状元),因试卷中把"宣抚司"误写成"宣慰司",被压在第十名之外。翁同和力争,认为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读书人,改为第三名(即探花)先后被委任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武英殿协修,后历官国史馆协修总纂。 甲午战争爆发,这时李鸿章听说英国协助日本,就派陈伯陶到新加波侦察虚实,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达新加波不久,得知日本攻陷大连、旅顺、威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陈伯陶就返回中国。因患病在家中医治。次年五月回北京,任云南贵州副考官。光绪二十四年(1890年)春,陈伯陶从云贵回北京,这时工部主事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保国会,以同乡关系,邀请陈伯陶入会,他避而不见。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陈伯陶携眷南回。光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陈伯陶得知慈禧挟持光绪帝逃奔西安,就从东莞起程赴陕西。中日和议达成后,随同帝后返北京。三十一年(1905年)为南书房行走,三十三年(1906年)四月,出任江宁提学使,六月,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十月回国,在南京推广实业高等学堂,创办学习外国语文的方言学堂,创立暨南南学堂,招华侨学生至南京攻读。宣统元年(1910年)三月回到北京,这时摄政王执政,既贪且聩,天下汹汹,革命火种,势在燎原,陈伯陶知道清廷大势已去,五月弃官返回莞城。 辛亥革命(1911年)九月,革命军攻破广州,东莞相继克复,革命军包围十九巷陈氏住所,陈伯陶设法逃到九龙,居住在红磡。1913年2月,母氏去世,迁居九龙官富场,把寓所称作"瓜庐"。终生从事著述工作。 1913年,内阁总理熊希龄,广东督军龙济光,省长张鸣岐先后致电致函请陈伯陶复出,被陈伯陶拒绝。1922年10月,溥仪结婚,陈伯陶捐一万银元亲到北京祝贺。1930年8月20日在九龙寓所病逝。 陈伯陶著作很多,有:《孝经说》三卷。《胜朝粤东遗民录》四卷,《宋东莞遗民录》二卷、《明季东莞五忠传》二卷、《袁督师遗稿》三卷、附《东江考》四卷、《西部考》二卷、《增补罗浮山志》五卷、《东莞县志》九十八卷、附《沙田志》四卷、《瓜庐文剩》四卷、外编一卷、《瓜庐诗剩》四卷和《宋台秋唱》一卷等。其中以《胜朝粤东遗民录》和《东莞县志》最有价值。 |
清末探花陈伯陶其人其墓 |
闫晓青 |
二、科场得意仕途通达 陈伯陶(1855~1930),字象华,号子砺,晚更名永焘、又号九龙真逸。咸丰壬子(1852年)副贡陈铭桂之子。广东东莞市中堂镇凤涌人。陈伯陶少即聪敏于学,他早年即拜粤中大儒陈澧为师,10岁通读五经。光绪五年(1879年),时年25岁,中已卯科解元,参加乡试获第一名,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取内阁中书,充咸安教习,馆李文田家中,深得书法奥秘。光绪十八年(1892年)时年38岁,中壬辰科进士,同榜者有蔡元培、张元济、赵熙、汤寿潜等,殿试获一甲第三名,钦点探花,并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云南、贵州、山东乡试副考官,文渊阁校理,武英殿纂修,国史馆总纂,宪政编查馆一等谘议等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见证了宰相李鸿章代表中国与英方代表戈登签署《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及香港地区235个岛屿99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光绪与西太后赴陕西,陈伯陶赴行在所。两宫返京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人值南书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派往日本考察学务。回国后,出任江宁提学使、两署江宁布政使,崇尚实学,黜除邪说。在南京创办学习外国语言的方言学堂和培养华侨子弟的暨南学堂。1911年他出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辛亥革命后,他隐居香港九龙城,署所居日“瓜庐”,盖以东陵侯种瓜青门外以自况。淡出官场,专心著述。其著述对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l930年8月20日,卒于香港九龙寓所,终年76岁。① 三、潜心学术著述颇丰 陈伯陶好学深思,多才多艺,精通词翰书画,旁及医l术、地理、经济。其著述颇丰,在香港九龙期间,他著有《宋东莞遗民录》二卷、《胜朝粤东遗民录》四卷、《明季东莞五忠传》二卷、《孝经说》、《吴梅村诗发微》、《袁督师遗稿》三卷、《增补罗浮山心》五卷、《瓜庐文剩>>四卷、《瓜庐诗剩》四卷等,并主持修纂了《东莞县志》。他的《宋东莞遗民录》、《胜朝粤东遗民录》,详细考证了各类志书和当时的许多著述而后编纂成的。有人物传记及其诗文。《宋东莞遗民录》共记有二十多人,《胜朝粤东遗民录》记有二百九十多人。两书分别记载了宋、明时期地方遗民的旧事,成为后人研究宋明时必引之书l《东莞县志》历时六年,是一部史志学界评价较高的县志。_ 他在香港九龙组织编纂《东莞县志》时,需要引《琴轩集》以作佐证。可惜遍寻不得,他痛心疾首,于是自己重新搜集陈琏旧文,翻遍史料文库,将重新搜集而来的陈琏诗文编为十卷,仍定名为《琴轩集》,由聚德堂交付给时的印书局纶光堂刻印。陈伯陶的好友张其淦,与陈伯陶同为东莞人,为同榜进士。家藏康熙六十年之万卷堂《琴轩集》原本。得知陈伯陶为编《东莞县志》,需引《琴轩集》为证却寻遍不获时,张其淦主动将其珍藏之孤本相借,供其参考,助陈伯陶完成了《东莞县志》一百余卷的编纂工作。《东莞县志》仿阮元的《广东通志》及近代南番诸志的体例。“阅六载方成,凡九十八卷附沙田志四卷,合一百三十余万言”。后附的沙田志四卷,对东莞明伦堂的地产——万顷沙六七百顷沙田的原由、历史、管理、用途等作了详尽记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陈伯陶曾师从藏书家李文田,性好藏书。他去世后,遗言将藏书捐置酥醪观中。其后罗浮设有道同图书馆,即以瓜庐藏书为主。 四、创办学校造福后人 上面提到的酥醪观,位于广东省博罗县西北的罗浮山幽谷之中。东晋时由葛洪所创建,初名“北庵”。传说秦朝安期生会觞神女于玄丘,于观内酿泉酣酒,共谈玄机,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醪,各乘飙车而去,而“为酥为醪之味,散于诸天”,故名“酥醪观”。,历代均修葺和增建。陈伯陶早年随父在此寒窗苦读,因注籍观中,清光绪年间,酥醪观住持陈伯陶曾四处奔走,游说劝喻国内外华人华资办学以振兴中华。结果,于l906年在六朝古都南京创办了方言学堂和广州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暨南学堂是为“宏教泽而系侨情”,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华侨学府。目的是培养华侨学生的国文、国语及各科学。“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塑南暨,声教讫于海。”意即面向海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播于五洲四海。后来迁到上海,l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l946生迂回上海。1949年9月合并于复旦、上海交通等大学。如今广州的暨南大学即为l958年在广州重建 |
(陈伯陶墓石狮刻陈探花第字样) 注释:①《清代碑传全集》卷二十一,张学华所撰“江宁提学使陈式良公传”。 ②《东莞县志》·序 ③、⑤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 ④宋《东莞遗民录·自序》 ⑥广州市白云区萝岗镇人民政府:《萝岗镇志》P84,2001年。 |
| |
|
诗言志 大儿面如猴,小儿胫如鹤。乾腊无人形,相负行郭索。问儿何为瘦若此?父兮母兮饥已死。父母未死时,儿饥有食儿不知。一朝瞑目卧沟壑,耳中不闻儿啼饥。骄阳当空,匍匐过年。道逢舆马来,叩头诉饥苦。大儿号�G刚逢怒,小儿泣血终无语。吁嗟饥儿谁复怜,曷不随父母归黄泉。 ―――《瓜庐诗剩》卷上《饥儿行》 陈伯陶是至情至性之人,对身边事物怀有深切的爱心。生于清末,兵荒马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社会现象是司空见惯的。作为诗人的陈伯陶,笔锋常带感情,别具一种魔力。他以蘸满感情的笔触,在一些诗作中,诉说了苦难百姓的辛酸。 陈伯陶:东莞探花郎的一生三叹 清光绪年间,广东几个陈姓族人,倡议在广州筹建一座全省性的陈氏合族祠堂,各地陈氏热烈响应,纷纷慷慨捐资。1892年,京城传来喜报:一名陈姓子弟被钦点探花郎。这对在建的祠堂而言,可谓锦上添花。族人惊诧四起,喜不自禁:建祠的功效竟然如此灵验!于是更大规模的筹资活动开始。1894年,宏伟而精致的陈氏祠堂宣告竣工。 这座祠堂,就是闻名至今的陈家祠;而那名高中探花的陈姓子弟,叫陈伯陶,东莞市中堂镇凤涌人,他也是修建陈家祠的几个倡议者之一。 探花及第,只是陈伯陶人生一小高潮。在这之前,他的聪慧之名幼时便已传扬四邻,21岁中秀才,25岁中解元(乡试第一名),他的老师广东大儒陈澧,以“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一联来勉励他继续努力,现在陈伯陶报之以“探花郎”,足慰恩师激赏。传说中,陈伯陶是与状元失之交臂的。 在这之后,38岁的探花郎陈伯陶,其沧桑可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春风得意马蹄疾”,随之而来的先是喜叹。无论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怎样的风云变幻,作为个体人生而言,陈伯陶可谓拔萃于芸芸众生:钦点探花,并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云南、贵州、山东乡试副考官,文渊阁校理,武英殿纂修,国史馆总纂,宪政编查馆一等谘议等职。虽没高官厚爵,而对于生性不善逢迎的陈伯陶而言,也称得上青云直立。即便在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等事件冲击下,陈伯陶也是不为所动、坐怀不乱。 而乱世之乱象终于大面积降临。庚子乱起,八国联军攻陷京师,光绪和慈禧仓惶出逃。帝国大厦终于濒临崩溃,每一位知识分子都开始面临自我人生的选择。和陈伯陶为同榜进士的蔡元培,早已经认定清廷无望,辞去翰林院编修之职,逐渐加入反抗清廷行列。而陈伯陶仍不为时势所动,早在1898年,他便亲自见证了李鸿章代表中国与英方签署《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及香港地区235个岛屿99年的耻辱之事。他奔赴帝后行在,以坚定行为证明了自己的忠贞,也预示着他在纷纭的世道中,作出了最终选择。两宫返京后,陈伯陶入职南书房,后被派往日本考察学务,归国后出任江宁提学使。在此期间,他参与创办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暨南”二字即为他所取。他与中国教育的深厚渊源,由此可见一斑。辛亥革命期间,他献计逮捕国民党人,后隐居香港九龙城,淡出官场,专心著述。民国初期,他不理会当时政府伸来的橄榄枝,拒绝复出,但在1922年,已被废的清帝溥仪大婚,他却带上一万元礼金,跋涉万里到京“跪请圣安”。遗老之心,可哀可叹。 陈伯陶“归隐”后的人生,似乎因为本质生命的回归,成了一曲高昂的咏叹调。他继续以清朝遗老自居,时常来到离住所“瓜庐”不远的宋王台,吟诗当哭,抒发内心之痛。并以此种心情,撰写《胜朝粤东遗民录》、《宋东莞遗民录》、《明季东莞五忠传》等书,彰显不屈之志。他又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清朝遗老,在香港创立学海书楼,以国学的传扬,对抗铺天盖地的文化革命热潮与混乱的人心。在逆境中,他俨然归于本位,心态也越来越趋近于高人隐士,“春寒睡苦短,推枕待天明。野火淡孤戌,村舂疏五更。风尖林鸟起,月黯路人行。老我心无事,敲门自不惊。”(《春夜起坐》)仿佛渊明再生。他对自己的家乡东莞,也因爱国爱家之心,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他“组织数十人,博行采访,详加征引”,编撰出《东莞县志》98卷,此书“为历史上东莞志书之最”。 作为东莞本土的著名文化人,陈伯陶对今天的东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像历史中的一道名菜,时至今日仍可细细咀嚼,且芳香思溢,足以慰藉城中文化负疚者忧伤的心。然而对一座新石器时代便已有先民安居于此的文化古城而言,一个陈伯陶是不够的,满足于一名文化名人带来的慰藉,更是不可原谅。好在古老的东莞并不是知足常乐之人,它在旧貌换新颜的关口,用谦逊致富的手法,让自己的视线伸向历史、触摸当代,缓慢而决然地试图挖掘出一条通往人心的文化之路。□李辉斐 东莞:这里对于陈伯陶的记忆,似乎只浓缩了对他生的记忆―――故居,与后世的记忆,就是后人为他修建的纪念馆。 生的记忆:榜眼坊十九巷探花第 今日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的莞城东正路,就是昔日陈伯陶的出生地。东正路原名东门正街,因路正对着东门城楼而得名。从明朝洪武年间即14世纪扩建东莞城开始,这条路已存在,算来有600多年历史。东正路原是一条4米宽的麻石路,上世纪50年代末,扩建为12米宽的水泥路。 路西一段原叫“榜眼坊”,明朝东莞榜眼刘存业曾在街口建一麻石牌坊,上面刻有“榜眼坊”三个字,路也因此得名。牌坊在上世纪中期被毁掉,路也在拓宽后一并称作东正路,现在的东正路还包括北侧的十九巷。说起十九巷,里面大有文章。据《东莞市地名志》记载,十九巷乃明末清初的东莞富绅李作楫所建。传说是李作楫在此建了十八栋同一式样和规格的房屋,并且是在同一个晚上上好十八条屋梁,形成了十九条小巷,所以取名为十九巷。现在走进去看,十九巷的风貌还依然可见,纵横交错成“井”字的一条条小巷,宽度仅可容两人并排通行。两边的房子一律青砖红瓦,现在东正街横巷24号、26号,据说都是昔日陈的故居探花第,如今探花第已不复存在。24号房子仍有人租住,26号房则是人去留空。当年探花第北侧的陈宅尚在,是个三进大院,最里面的一进有两层,据说是陈伯陶的书房。书房檐下的木雕还在,精致而古朴。 后世的记忆:中堂镇陈伯陶史迹陈列馆 东莞中堂镇凤涌村是陈伯陶祖籍之地,至今这里保留着陈氏宗祠和陈伯陶家祠。2007年10月,作为东莞市村史展览的示范点,陈伯陶史迹陈列馆在该村宗祠正式开馆。 在两座祠堂举办的展览中,除介绍陈伯陶的生平事迹外,还展出了“解元”、“进士”、“探花及第”等牌匾文物。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陈氏家祠,名为“胜起家祠”。据凤涌村村委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胜起”为陈伯陶曾祖父的名字,这两字为陈伯陶手书。祠内正堂中挂有“陈伯陶恭承”的“钦点探花及第”牌匾,当年的红漆已经脱落,是百余年来陈氏族人历尽艰辛保存下来的。据介绍,祠堂原来作为摆喜宴和居住的用途,如今村委妥善安排后将宗祠腾出,开办了展览馆。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免费供市民参观。 广州:陈伯陶在这里也留下踪迹,2004年,文物普查中出乎意料地发现陈伯陶古墓,一度激起千层浪。 死的记忆:陈伯陶墓之谜 2004年,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中,专家在萝岗区萝岗街黄陂村金峰岭上发现了陈伯陶古墓,其真假一度让人猜疑。据当年文物普查组成员之一、现任广州市政协文史办副主任黄淼章介绍,陈伯陶之孙陈绍南80年代所编的《代代相传》中有几幅陈伯陶墓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下面写有“陈伯陶之墓地是经过两年寻觅才找到之风水山丘,坐落东莞”等字。但对比在萝岗发现的陈伯陶墓,两座墓无论从形制、周围环境,还是破损之处都极其相似。陈伯陶究竟是葬于东莞,还是广州? 为此,文物专家们走访东莞的文物部门,得知东莞并未发现陈伯陶墓。专家们再细看陈伯陶墓的右碑碑文,碑文云“……于乙亥年三月廿四日葬君于广州长安市小金峰之阳……”。据考证,“长安市”旧称黄陂圩,又称联安市,距黄陂村里许。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以“长治久安”为意,改为长安市。由此知,碑文所载地址就是萝岗街黄陂村金峰岭。后来陈绍南先生也指出《代代相传》上所写“坐落东莞”字样是误导所致,陈伯陶墓仅此一处。 目前陈伯陶之墓占地面积约两百平方米,为山手灰沙墓,有一级护岭。由北往南分别是:墓后土碑,为青石质“陈山来龙”碑;墓正中有一块连州青石墓碑,碑上有祥云拱月浮雕图案,墓碑刻有“清赐进士及第授荣禄大夫予谥文良江宁提学使陈公伯陶墓”。墓碑前的挂榜左右两侧各有一只小石狮蹲在小方石柱上,石柱上写有“陈探花第”四字。右边有一青石墓志碑,左边墓志碑已毁。前台有七级台阶,第二级有石狮一对,石狮基座上写有“陈探花第”四字。第一级台阶有高约5米的花岗岩石华表一对,顶端各有一只小石狮。墓志原为两石,墓地仅余后石,前石已不存。 人物词典 [游说・办学・暨南学堂] 陈伯陶重视国学,曾四处奔走,游说劝谕国内外华人华资办学以振兴中华。1906年,陈伯陶协助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在六朝古都南京创办国内首个培养侨生的学堂,目的是培养华侨学生的国文及国语等,并由陈伯陶命名―――暨南学堂,也就是今天广州暨南大学的前身。陈伯陶更以提学使身份,兼任暨南学堂监督,亲自制定办学章程和经费预算。 [书楼・讲经・提倡义学] 陈伯陶在香港隐居二十年,最大的贡献就是与赖际熙等人创立学海书楼,开坛讲经,传扬国粹,倡施义学,以救当时不振的国学。赖际熙会同陈伯陶、陈望曾、苏志纲、冯博庵、罗元燮等一群前朝遗老,向香港绅商游说,劝其出巨资购经籍,并由陈伯陶、赖际熙等每周轮流讲学。起初租赁坚尼道,前半藏书,后半讲学。藏书每日开放,任公众阅览。不久得到绅商赞助四五万港元,后购中环般含道18号洋楼一座,一层讲学,一层藏书,另一层则租赁与人,收取租金以付开支,藏书四万余册。1963年,学海书楼需拆建,书楼遂把全部藏书借存于大会堂图书馆,至2001年,特藏书籍再迁移至香港中央图书馆继续供读者参阅。 [史才・县志・嘉惠乡里] 陈伯陶对东莞的贡献,在于他对东莞文献资料的整理上。特别是他历经六载编写的《东莞县志》。陈伯陶一生学养深厚,著作甚多,有《东莞县志》98卷(附《沙田志》4卷);《胜朝粤东遗民录》4卷;《宋东莞遗民录》2卷;《明季东莞五忠传》2卷;《增补陈琴轩罗浮志》15卷;《孝经说》3卷;《袁督师遗稿》3卷;《瓜庐文乘》4卷。在其诸多著作中,以《东莞县志》和《胜朝粤东遗民录》最有价值。 《东莞县志》是陈伯陶在港期间,组织数十人,博行采访,详加征引,仿阮文达《广东通志》及近代南番诸志的体例,重新纂辑,历时六载才修成。《东莞县志》为历史上的东莞志书之最,也是他为东莞乡亲作出的最大贡献。十分完善,超越前人所作,到今天仍是作为参考东莞昔日历史的重要文献,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历史文献瑰宝。 钩沉辑轶 十岁对诗,一句定佳人 陈伯陶五岁就读,六岁师从广东历史上有名的大学者陈澧。他少年勤学,生性聪慧,十岁便能背诵五经。某日,父亲的两位朋友方文炳(东莞报功祠四君子之一)与方应锡来访,夜饮,见伯陶夜读,就出上联为“半夜读书灯火细”的对联叫伯陶应对。伯陶应声说“三更饮酒月轮高”。听后,方文炳对方应锡说“此佳婿也”。方应锡即与陈家订立婚姻,把次女许配给陈伯陶。 一字之差,状元成探花 21岁,陈伯陶中了秀才,25岁时获乡试第一名。老师陈澧更以对联赠送给陈伯陶,勉励他“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可惜,此话并未“一语成谶”,光绪十八年陈伯陶复出应试,在殿试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状元。然而在试卷中,他将“宣抚司”写成了“宣慰司”,因此被压在第十名之外。所幸得到咸丰朝状元、户部尚书翁同和为他据理力争,谓此积学之士,故改列第三名,成为了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感谢杨宝霖老师提供详细线索及宝贵意见,感谢中山图书馆提供的图片资料,感谢东莞政协文史研究室提供相关意见。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