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平:“三来一补”企业的开拓者 |
□ 陈伟华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8年第12期 |
2007年5月,伴随着一阵阵巨响,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虎门镇太平手袋厂厂房轰然倒塌,短短几天被夷为平地。在经历了近30年的风雨之后,这家当年风光无限的“粤字001号”企业,已经在人们眷恋的目光中消失,成为历史。太平手袋厂是珠三角“三来一补”企业的缩影。 1978年,唐志平在东莞市太平服装厂任业务负责人,参与创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的谈判。1985年,唐志平成为太平手袋厂首位民主选举的厂长,是太平手袋厂第三任厂长,也是在任时间最长的厂长。1990年,唐志平离职,下海创业,目前是虎门镇一家玩具厂老板。 唐志平说,经济发展始终是“后浪推前浪”的残酷。1996年,太平手袋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闭。太平手袋厂命运的不断转变,探索出的是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由只做加工变成采购兼加工,再变成采购、加工、销售一条龙,从“三来一补”到自主品牌。直到今天,不少城市还在沿用着这样的发展模式。 下面是唐志平的讲述: 开放才几天港商就来了 1978年7月30日,香港老板张子弥来东莞找到了我们太平服装厂。当时陪他来的,还有华润公司老总和广东省轻工的老总。 张子弥是香港信孚手袋有限公司的老板,他在那边有两三百人。当年7月发了一个文件,规定广东可以试点搞“三来一补”。文件下来没有多少天,他就到了。 其实那个时候,香港的人工成本高了,张子弥可能是已经面临破产。他听到中国搞开放,他就第一个来了。他是先通过华润公司找到广东省轻工,省轻工正好有个东莞人,就介绍他到东莞来。 当时太平镇是个小镇,跟虎门镇是不同的两个镇。太平到处都是田,只有一条马路可以通车。那个时候我在太平服装厂做供销业务,太平服装厂是东莞二轻局下属的企业。香港老板来的时候,我也是负责跟他谈业务。 张子弥原籍是上海的,长得很高,他做生意很聪明。7月30日下午,快到晚上的时候,他找到我们,拿了一个做好的黑色手袋,又拿了一些手袋的配件,就是些半成品的裁片,什么都不教,叫我们看着做,问我们能不能做。 当天晚上,我们3个人通宵,用缝纫机把它做出来了。他觉得很好,做得一模一样,而且速度很快,他要的就是速度。过去中国人都是很散漫,没什么时间观念的。他投资就是怕不能及时交货,要赔钱。他看我们这么快,这么认真,第二天(1978年7月31日)就跟我们谈判了。 当时这边是太平服装厂一个老板、二轻局的局长,我也在现场。张子弥问我们有没有兴趣搞来料加工,大家互利互惠。我们还是把他当成谈判对手,但大家有共同利益,马上就拍板了。他赚的是大头,我们赚小头,当然很快谈得下来。 当时服装厂的厂房张子弥看不上,他看中了太平竹器厂的厂房。因为竹器厂是个两层的旧楼,旁边有个大鱼塘,将来可以填平。张子弥就在服装厂挑了三十几个年轻人,在竹器厂挑了3个年轻人,我们就用了太平竹器厂的厂房。那时很复杂,同一个门进去,一边是竹器厂,一边是手袋厂。 当时是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我们是中国第一家。那时都是“工业学大庆”,我们搞“三来一补”,是很先进的。 那时还没有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担心是很多的。跟外商一起做,有没有资本主义的成分?搞“三来一补”对不对?会不会犯错误?这些担心都有。但中央号召我们开放,应该是没错的,不管外边有什么闲言闲语,我们就抱着虎门人“敢为天下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就这样定下来。 计件工资引来走后门的 15天后,设备就进厂了。刚开始是小部分设备进来。设备很多是旧的,有七八成新,从香港运来。原材料、所有设备都是张子弥的,我们一分钱不投资,就是出厂房、人力,工厂的主权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赚加工费,每个月加工费的20%偿还给他做设备款。当时平均一打手袋是20元左右,我们收12元的加工费。发到工人手上,一打大概是几毛钱。 张子弥一开始在东莞待了好几天。他从香港带了几个电工、机修工和技术人员过来,教我们用设备。我们之前都是用脚踏的,他的全部是电动的。有些比较难学的,他就亲自示范给我们看。大家学会后,他就偶尔来一下东莞。 半个月后,我们就投产了。我们保质保量,合作愉快。他在不到半年之内,把香港整个工厂都关闭了,几百台车都进到我们这里。 在服装厂的时候,我们工资很低,分等级,一个月18元、28元,很高级的工程师也就是几十元。但是我们一开始,就接受张子弥的建议——计件,多劳多得。管理上我们要学他的。当时都是“大锅饭”,我们这么做也是很够胆的。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