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专访许仲敏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7 11:54
标题:
专访许仲敏
专访许仲敏
[zt]
对于数字艺术中国展映计划的开端,我们首先对艺术家许仲敏进行了专访,之初在我准备专访提纲的时候,会有诸多的疑问,有的是关于许的创作,有得则是对于他个人的艺术历程。走进他的工作场地,在等待至于又大致看了一下他的一些装置作品,主人很是友好,简单聊两句后,我们逐步进入的此次专访的正题。
数字艺术中国:
您近二十年在国内外参加过不少重要展览,近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有两个,一个是
2008
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合成时代: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第二个是尤伦斯艺术中心展出的“迪奥与中国当代艺术家”。您对于自己的艺术身份有没有界定?比如有时您会被称作“中国当代艺术家”,有时又称您是“新媒体艺术家”。
许仲敏
:所谓的艺术已经是一个很广义和多元的概念了,我觉得最好别把自己的身份界定的太清楚,但可能叫当代艺术家可能比较确切一点。因为我觉得新媒体艺术家也不是仅局限在新媒体范围以内的,每个艺术家有他的侧重点。因为我最早学的是版画,画过油画、做录像也做短片,然后做装置雕塑,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实际上是你可以运用的媒介是很广的,不像过去传统的方式你画画就是只画画的,现在做作品你完全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借助摄影、绘画、雕塑以及各种的装置,我这么做已经很多年了,但我更注重装置,运用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是光、机械、运动结合的装置,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你运用媒介时它会跟你的观念发生关系,要考虑到这个观念它适合用什么方式来呈现,不能太牵强了,必须要把一个画弄成一个装置,那就变得很奇怪了,作品应该是语言上的一种对应。
数字艺术中国:
您一路从传统的版画创作走到录像等新媒体以及现代装置的创作,是不是意味着这也是艺术发展的趋势?但也有人说这是技术的胜利,艺术的悲哀,您是怎么看?
许仲敏:
我觉得实际上这一切的发生的特别快,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我们是开始从传统的走出来的,但这个变化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但仍然有很多艺术家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创作。我认为每个艺术家有每个艺术家的经验和经历,这是对每个艺术家最重要的东西。对于我来说,最开始学版画是八几年的事情,
85
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我们还是学生,但那个时候那个展览是很关键的一个点。
83
年进学校后,开始是抱着一个很传统的想法,希望有很好的基本功,把形象塑造的很完美,那就是一个很厉害的艺术家了。
85
以后突然思想和观念发生了转变,虽然媒介传播还是缓慢,但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对我来说像打开了一个窗户,虽然当时一直做版画,运用了一些传统的媒介但作品与传统有很大的距离,这些作品对我来说是一个起步。毕业以后,离开四川到了北京呆了两年就去了英国,这一段经历对我个人来说更重要,去英国以后所看到真正的当代艺术的一种状况,那个时期伦敦也算是一个世界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发生地,所以在那个时候的那种经验让我对从另一个角度对自身进行了思考以及对过去的经验有一个反思。当你离开你的母体文化后,你反过来再观看你过去的时候你会看的很清楚,你曾经走过了什么样的路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当以往的经验与另外一种经验发生了一个对话的时候,对我来说会自然的想到用一些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一个新的介入点,所以后来才会做录像、电影、装置等等,它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像你刚才说的新媒体艺术是不是未来的主流或者趋势,我认为这种东西要从个人的角度来谈,我刚才说的是我的一个经验,当然也有很多人生活在当下的时代,但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在表达自己,那么我觉得也是一个可以存在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排斥。我个人认为艺术如果能够很开放、很多元更有意义。
数字艺术中国:
您的装置作品运用到光和机械运动一些新的手段,对于新媒体这种艺术形式国内似乎存在评判体系的缺位,很多批评家心有余而力不足,腾不出来时间去涉及这些宏观的背景价值研究,比如对于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艺术形式,他们一时未免能理解或接受,可能会造成误读,你认为有这种现象么?
许仲敏:
你提的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要的,现在中国的艺术批评领域的一个很大的缺陷,这里面实际上还有我刚才谈到的生活经历跟经验的差异,有很多海外发展的中国艺术家,比如蔡国强、徐冰、谷文达这批人,他们运用了一些新的语言符号,虽然主要还是中国元素生长出来的一些东西,但因为这些艺术家在国外生活过很长时间,有了其他文化生活背景的一些经验,那么这些作品对于艺术批评领域对很多人是一个挑战,我们也不能说他不能理解这个东西,但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需要重新思考在多元社会,这种作品发生和存在的原因。中国的发展跨度太大太快,不像西方是很稳健的从一个时期到一个时期的变化,当我们在那么快的时候经历了那么多东西的时候,还有多少时间吸收?中国的艺术批评领域的确存在缺位问题,那么就是说做艺术批评的职业性在哪里?当然这个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生怎么死
数字艺术中国:
通过了解您的简历知道,您
1987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
1989-1992
年在北京经历了一个创作时期,
1992-2004
年来到英国伦敦生活,
2004
至今往返于北京和伦敦两座城市。您认为对于您个人来说,创作风格影响最深的时期是哪个?这之中几个经历创作风格是如何推进的?由于什么契机或者说机遇影响了你现在的创作形态?另外如果需要解释一下你目前的创作风格和常用的方式,你想如何去谈?
许仲敏:
我觉得所有的这个,每个艺术家他关注的东西,他都有他关注的点,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家他会有很自然的关注他的区域性,从我在美院到北京到英国整个再回到北京的过程,从我最早的作品,可惜我现在没有时间做一个整理做一个很详细的回顾的清理,但是我自己能明显的看出来从我早期
84
年关注的东西到现在有很有意思的关联,不是我去了英国以后我关注的东西突然发生了变化了,从它的根本观念上对我来说是一个一贯性,从我的早期的到现在的新的对生命的一种存在的方式的关联,对我来说是有最大的吸引力的,从版画到油画只是语言上,作为一个艺术家在视觉符号上面会竭尽全力去更加的挖掘一个表达的东西,当时我作为一个学生的时候经常去体验生活,在西藏在新疆很多刚开始那时候年轻,在莫高窟在西域那条线上,原来你是在书本上看过,当你亲身体验,一路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到西藏对喇嘛教的感受,对我来说是一个最初的价值观,开始对生命朦胧的思考,为什么人可以这样生存?这样一种生存方式对我来说最感兴趣。西藏那样的生存方式也能生存,我们那时候的社会发展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的一个程度,在精神上在物质上有满足的时候,我们很渴求的东西,这个东西也没有很快的在我的作品里有什么表达,当我到了一个阶段后它会突然有个表达,包括刚回国的第一个作品《桥》,一个装置,大概有
10
米长,悬空的,能看到有人在走动,当时是对时间的一种思考,桥是带着人从这头到那头,它有生死轮回的概念,到
05
年做的《转山》直接引用了在西藏看到的他们转经轮所呈现出来的形式,你看到的人在转,经在转,人的一种状态,都是一种轮回的,这个作品是用一种很现代的带有一种未来感觉的一种形式提出一个问题,在当下社会,人还是有个根本的问题,不管你是在高科技还是在基本的社会不得不考虑,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生怎么死,转山的作品有三层,中间有个球,有个很未来的一种感觉。
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旅程
数字艺术中国:
无论是《云》、《桥》、《隧道》、《蛋形装置》这些作品中我发现都运用了“行走”、“循环”这概念元素,这是我作为一个观众体会出来的,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你作品的一重要血统,这是来源于信仰?还是某种观念?是出于什么样的思考而产生的?
许仲敏:
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旅程,对我来说,我是喜欢去很多地方旅游的人,包括在西方十几年去了很多很多地方,当你在旅行的过程中,虽然你看到不同文化不同人种不同地理环境,但是你思考的还是你自己在做什么,虽然有些东西让你兴奋有些东西让你疲惫,但最终你所看到的,还是会变成你自身的修练,在体验你自己生命的最根本的意义,在做什么反复在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作品,它有一种相似的来源,但是有不一样的感受,《隧道》那件作品它是现代社会我们的去向,后工业的感受,有金属感的,它被局限着,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形象从哪来的,它就是个三角形是个相对稳固的形式,但是又像是一个外星的的东西,不知道符号是从哪来,对我来说也是很神秘,人一直在走动,都是往一个方向走但是永远走不到一块。包括后来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的《云》,做完后我发现原来在西藏看到的蚂蚁堆上找到的雕塑很相似,很奇怪的一种链接,所以那个云是一种倒三角的感觉,是反射的关系,是生命的一种循环,实际上带来另外的一种感受,更加单纯的生命的轮回。视觉感官上来看,我的很多作品有相似之处,但每件作品给你的视觉感受是不一样的。
数字艺术中国:
在伦敦的这几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艺术方面所受到的最大影响又是什么?国内和英国的艺术环境你觉得哪个让你觉得更舒服一些?为什么?这是否是你回国发展的驱动力?
许仲敏:
在英国走了
12
年,在那段经历中,有很长的时间是处于一种迷思的状态,把你突然从一种文化里扔到另外一种文化里边,很自然你会失落,你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这儿发生了好多事它跟你有关系又没有关系,这经验是你一直走,走了十几年突然你又回来了,这是生命本身的东西。
数字艺术中国:
此次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的《各搞各的:歧观当代》展览中,你带了哪件作品去?为什么带这件作品?你是如何理解此次展览的主题的?
许仲敏:
从我个人的理解,从地域上来考虑台湾大陆包括当下的政治环境,很微妙的关系,原来顾老师在北京策划这个展览时叫“各玩各的”,那么在台北“各搞各的”把语言转换了一下,可能也有一个政治的背景吧,展览上探讨了对亚洲和西方的对话,对我来说,最有意思是各搞各的的这个说法。我带的作品叫《蛋型装置》。
作者:
魔鸟
时间:
2010-1-17 13:04
有思想的 他一定是有生命力的
----------------魔鸟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