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实小听课随感 |
[ 2008-5-4 15:24:00 | By: nongnong ] |
对于艺术教师而言,能够出色地上好一堂美术课,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和学生欣赏得到身心启示并内化为自己的艺术素质,那是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有幸在常熟市实验小学参加美术教学活动,听了两节骨干教师的美术课,受益非浅。 在这次活动中我听了两堂美术课《太阳》,分别是常熟市实验小学吕月琴老师的手工泥塑《太阳》和张家港实验小学俞亚萍老师的绘画《太阳》。在这两节课中,两位老师上得各有特色,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在这里随便聊两句,与大家一起学习共勉。 第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遗憾的是两位老师的课堂导入都有些牵强,尤其是吕月琴老师的猜字谜游戏导入,有点罗嗦了,不需要将语文的内容在美术课上讲太多,以至于后面的内容上的又多又急,学生来不及消化。 第二,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视觉艺术的特点,用图片、实物等感性直观的物体直接作用于人的眼睛,使人产生联想,美感得以升华,才能得到在理解美的基础而产生联想、通感等艺术美的感受。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借以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制作一些精美的课件。在这两堂美术课中,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充分的视觉刺激而产生美的想象,同时在课件中融入课堂内容的关键性知识及操作要点,层层深入,推波助澜,让课堂在课件的衬托之下渐入教学佳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展示了上课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三,美术课非常重视课堂内在的整体性、结构性、逻辑性,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所谓的条理了。俞亚萍老师的课条理性很强,衔接过渡自然流畅,没有丝毫“涩涩”的感觉。在课堂内在的环节中上,也是细节处理讲究,适到好处,尤其是用奥运五福娃来贯穿整堂课,给太阳化化妆等儿童画语言完全吸引了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课堂气氛也非常融洽。而吕老师的课就稍显欠缺,整堂课内容太多,前松后紧,后来展示了很多泥塑兴趣小组的作品,让学生眼花缭乱,或许一开始就让学生欣赏这些太阳的泥塑作品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通过对两堂美术课的剖析,个人认为,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不要因教材而教教材,要因学生的认识实际出发,由浅入深,找到教材的切入点,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在学习美术技能的同时也要悟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再者作为教师,教师对课堂高超的驾驭艺术水平是课堂成功的关键,扎实基本功的精神展示可以给学生回味无穷的想象与对教师个人的崇拜,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使整个课堂趋于理想化的状态,师生的成功互动和精彩课堂生成从而使美术课堂走向成功。 怎么样上好一堂美术课,时时刻刻一直都激励着我,不断地在课堂中更新教学方法、手段以及上课的语言,努力向着一堂高标准的优秀美术课前进。 |
|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