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由与教学美的创生(《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 |
摘 要:美和自由相伴随,美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教学美是教学自由的产物,教师自由是教学美创生的基石。只有去除种种羁绊,让教师拥有更大程度的教学自由,才有可能创生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美。 关键词:教师自由;教学美;创生 作者简介:皮武,男,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江苏淮安 223300)。 美的存在是人的自由程度的标志,换言之,人愈是自由,美就愈是丰富。在教学活动演进的全过程中,教师作为“首席”,他导引着教学的航船,或越浅滩,或渡激流,师生共同领略千姿百态的教学风光。只有教师体验到充分的教学自由,他才能感受到教学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胸中澎湃着激情,心底流淌着诗意,进而启迪和感染全体学生,共同创造、体验和享受教学美。 一、美和自由的相互关系考察 1.人类历史上,美与自由相伴而生 人类历史是追求和探索自由的历史,也是追求和探索美的历史。“自由”一词产生于古希腊,意思是“从被束缚、被虐待中解脱出来”。后来,自由概念泛化至人的活动的一切领域,意思是“不受外在束缚,由自己做主”。洛克认为自由是一种自主的能力,是主体有能力按照自己的心理决定或思考。休谟认为,自由是一种选择,“我们所称的自由,它的意义只能是依照吾人的意志决定作某事或不作某事的权力”。[1]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因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所谓自由,是人的劳动不再是本能,他不仅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且能够创造新的对象世界。人在劳动实践中,不仅能够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而且能在此基础上突破自然的限制,把自己的主观目的化为现实的存在,达到自由的境地。因此,萨特说,“人的本质实现于一系列自由的选择之中,人的本质就是自由的存在”。[3]自由是人类一切活动包括功利活动、政治活动、学术活动、宗教活动的最终旨归,是它们的内在精神,“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4] 人类的脚步总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类有着明确的意识与目的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所在。人将自己创造的对象和生活以及他所生活的周围世界当作他的作品来欣赏,即为审美。美在于创造,创造之所以是人自由的主要表现形式,就在于它不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而是从现存的现实世界中超越出来向未知的事物探索,不断地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一个充满创造的世界必然是充满自由的世界,自由的丧失,就意味着美的丧失。 2.教学美的创生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自由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着教学美。表面上看,教师每天的重复工作与工作的结果都是不自由的,甚至可以说受到极大的限制,似乎难以衍生出美。但是,当教师以极大的耐心克服或者说忍受了这种单调乏味之后,教学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对于进入教学自由境界的教师来说,教学已不是单纯的语言、手势、操作,而成为一种艺术。此时的教学甚至不需要思考,在何处强调,在何处停顿……就如同鱼如何游,鸟如何飞,人如何走一样,教与学成为在自由自在状态下完成的再自然不过的东西,教师在创造教学美的同时也进入一种欣赏的状态。学生在欣赏教学美的同时也积极参与了教学美的创造。于是,教与学浑然一体,师生开始享受“自由”带来的亲切、自然和美好。 二、教师自由缺失的原因分析 赵汀阳先生认为,个体的自由有三种型态——否决权的自由、选取权的自由和创造权的自由。[5]本文所称的教师自由仅限于教师的教学自由,即教师在教育世界中自己做主、自我决定的自由,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教育规律表现出的一种超越权力、制度、传统、环境等因素干扰,主动进入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教师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并不能享有充分的自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的形塑 “为人师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都是当今社会加在教师头上的光环,其隐喻就是:你是“园丁”,就必须辛勤耕耘;你是“蜡烛”,就要燃尽自己。这种文化给教师限定了社会角色,尽管他们可以选择,但总是在这种文化所提供的非常有限的范围内选择。事实上,教师从不曾有“自由”的选择。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教师本来也是普通的人,他们既承受着社会所赋予的“完人”角色压力,又背负着普通人承受的一切源自生活的压力。当教师别无选择地被一套文化价值社会化后,这种价值就成为无形的束缚,使他们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强行把自己的个性特征压进潜意识的深层。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机械作业中,心头只会不断滋生无形的疲惫困乏,最终就靠着一种惯性来工作,从而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教师根本无法释放自由的精神,无法彰显自我的气质、性格以及人格魅力时,教学也就失去了个性,失去了孕育美的可能。 2.当下教育体制的束缚 在日益行政化的学校里,教师总是处于科层体制的底层,处处受到控制。他们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学校的规章和教育当局的方针、政策,使用官方教科书,按照教研部门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料、介绍的教学方法和编制的标准答案去教,从而极大地挤压了精神自由的空间,逐步沦为执行课程计划的“技术操作员”。如此“戴着镣铐跳舞”,何谈教学美的创生?而且,体制总是使用奖励和惩罚手段迫使人们强制执行相应的制度——那些“长着牙齿”的价值。因此,在现行教育体制内大胆追求精神和行动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当下评价一所学校和一位教师的教学价值的硬性标准仍然是升学率,相应地,应试化、技术化的教学就大行其道,对教学内容是“掰开揉碎”、反复操练,一切不能立竿见影使考分提高的教学方式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间。由于教师自由的束缚和创造性的丧失,使得本应是百花齐放,充满个性美的教学过程难免因失去人性人情的滋润而变得面目可憎。“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和学生,让他们围绕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6] 3.师生关系的因循守旧 知识传递、能力迁移和学生的精神熏陶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往往重视前两者,对学生的精神熏陶则很少关注。课程知识被用高度概括、条理井然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学生考试时再全盘倒出,从而造成“教师是发货员,学生是收货员”的局面。而在拥有精神自由的教师看来,这种做法不仅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限制了学生精神自由的萌发。须知“教学美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共同创造的审美因素和美感效应综合而成的整体”,[7]它的创生同样离不开学生的精神自由。现代教育呼唤平等、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的精神不自由,就会陷入权威主义和课堂上的霸权主义,从而大大压制学生的精神自由,学生的个体经验将被排除出课堂之外,变成一个个能够准确无误地接受标准答案的智力容器。因此,教师在师生关系上的因循守旧最终给教学美的创生带来的是双倍的戕害。 4.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 目前,仍有不少教师仅仅依靠教材、教参教学,思维方式局限于现有的模式,教学方式囿于常规。不少教师在掌握了学科知识、结构以及必要的教学技能之后,往往就不思进取,缺乏“扩展的专业特性”。这些局限都导致了教师的视野狭窄、思想狭隘、功利,最终形成惯习而难以自知也难以摆脱。在一般的学校甚至学区里,以一本教参作蓝本,教学示范课的推行,集体备课,或统一学习某种优秀的教学模式等等,固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也会导致部分教师疏于对教学作个性化的思考和设计,课堂教学千人一面,迷失了自己的个性特征,也无形中失去了精神自由和教学个性的自由。如果舍弃了对师生的人格尊严、精神自由的关注,教学就沦落为机械的工艺操作流程。在现行教育教学的研讨中,在许多教育专家那里,他们更关注的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技巧、教育机智,却不关注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师与课程的关系当中,教师的自由常常处于缺失状态,使教学美失去了创生的根基。 三、教学美:教师自由的诗性升华 在审美的视角下,大部分的教学实践深陷功利的泥淖,导致自身的诗意黯然褪色。教师是教学美创生的枢纽和关键,教学美是教师自由的诗性升华。因此,扩展教师教学自由,是最有价值的努力方向,最有利于催生丰富多彩的教学美。 1.克服社会性因素的压迫,为教师的教学松绑 福柯曾用谱系学方法具体考察了“主体”在社会中的处境:人根本没有自由自觉的主体性,而是处于权力网络之中。当然,这里的权力,不是暴力,而是涉及众多方面的一种复杂关系网络。借用这一论点,我们同样可以说,教师从来不是单一的个体,他总是处在复杂的网络之中,承受着来自各个方向的“权力”的压迫。 第一,努力克服教学权威的固化效应。对教师成长轨迹的实证研究表明,一个新教师的成长,并不依其个人意愿,而主要受已有传统影响,特别是教学权威的影响。“一个教师的能力经由权威的认可之后,似乎才具有真正的能力和水平。”[8]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一个教学权威意味着他可以约束他人,成为他人的榜样。许多青年教师眼界宽、素质高,但却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美的创造上并没有显出优势。其原因源于他们的地位较低,虽有对教学的独特看法,却很难坚持,他们必须考虑到更多的因素、更复杂的关系和已经固化的结构规范。一句话,他们必须接受传统和权威的“压迫”而很难达至“自由”境界。因此,要提倡教学风格上的百花齐放,决不能定于一尊,而是要结合教师个人素养,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过分整齐划一只能扼杀教学美,在多元共生状态中才能展现教学美。 第二,改变单一僵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传统教学评价大多是围绕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的,而且实际上常常把教学评价窄化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其他的层面皆游离于评价之外。在评价手段上,过分强调量化的评价手段,忽视质性评价的方法,似乎只有量化才科学、合理。在这种评价导向上,教学中的美就很容易成为一种奢侈品而被束之高阁了。实际上,一味的量化评价只能“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只评价简单的教育现象,它不仅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这样,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被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学生的丰富性则泯灭于其中”。[9]鉴于此,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李如密教授就曾建议将“审美性指标”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从美学角度,采用美的标准对素质教育课堂进行评价,可以很好地评价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多目标性,能够有效避免教育目标参照评价方法的不足。”[10]把审美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维度并逐步实行,必将为教学美的创生提供强大的动力。 2.从教师自身做起,为教学美的创生赢得先机 社会体制影响的改变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然而教学本身却每天都在上演。作为教师,不能消极等待,而是要在可能的范围内自己解放自己,而不能把自我禁锢在工具理性统治的“铁笼”之中,从而为教学美的创生赢得先机。 第一,转变观念,给自己一片天空,也给学生一片天空。在师生关系上,教学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结果,在教师审美创造的诱导下,学生也必然会萌发出创造性参与意识,投身于课堂审美创造之中。学生常常以自己的美的创造,比如新奇的幻想、独到的见解、全新的方法等,给教师以启迪。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课堂不再是固定、呆板的知识发布和接受,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和生命活力的美的课堂。在课程理念上,要使课程事件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自主发展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合法拥有者和诠释者,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情境创设、学习资源准备、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的组织引导上,学习从本质上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 第二,提升专业技能,从禁锢迈向自由。教学美的创生固然需要人为的努力,但也不可刻意追求。教师一旦拥有了娴熟的专业技能,束缚着的意识就会被解放,课堂获得了充分的自由,而教学美也就得以彰显。他们不用为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美而煞费苦心地经营和谋划,甚至没有将美作为目标去完成,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有足够的自由来创造真正的教学美。所谓美,归根到底是与“自在心”相关联的,美总是在“自在”时出现,离开了“自在心”就不可能有美。这里的“自在心”即是无拘束之心,所表现出的美是自由之美。因此,教师在教学美的创造活动中,最好不要把美的追求看成一个外在于人的功利目的,而要进入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境界,使自己的创造能力处于自由发挥的状态。 第三,提升审美素养,培养对美的精细感觉。教师的审美素养对教学美的创生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正是一种审美的选择,缺乏审美感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者。教师具有了审美素养,就会和谐并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他的教学活动中去,不仅把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技巧作为教学手段,而且会把教学当作艺术来看待,就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普通人视为寻常的教学活动,自觉地使教学按美的规律来运行,把教学提升到审美化的境界。可以说,能否发现和感知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美,是衡量一个教师优劣的重要标志。正如罗丹所言:“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同时,学生在教师审美素养的陶冶下也会逐渐养成审美兴趣,提升审美能力,最终形成审美修养,从而享受教学中的美,变苦学为乐学。 当然,人的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教师教学自由也不例外。海德格尔说:“自由不在于毫无约束的为所欲为,也不在于纯粹法律的约束。自由是澄明着的遮蔽,在此澄明中飘进些许雾霭,这雾霭遮住真理的本质,并让雾霭作为遮蔽之雾呈现出来。”[11]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去除教师教学中不应有的“雾霭”和“遮蔽”,打通教学美创生的重要通道,以促进“享受教学”时代的早日到来,使师生心灵因为创造美、欣赏美而获得解放。 参考文献 [1](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0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3]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697. [4](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57. [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2.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A].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9:223. [7]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1,32. [8]郭华.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9. [9](美)比尔·约翰逊.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贺达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10]余明友.素质教育课堂教育评价的一个思路——美的标准[J].教育科学研究,2002,(2):20. [11](德)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9. 责任编辑:程方生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