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17日 |
◇陈 翥 对于裴显生教授的大名笔者一直有所耳闻,也有不少人对我说你做文化周刊为什么不采访裴教授呢?待得遇见裴教授是在一次出差苏州的过程中,正所谓相请不如偶遇!裴老是谦逊温和的,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一场关于写作、语文教育、天台山文化建设等问题的谈话就此展开。记者:您作为中国写作学会的主要创始人,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下,特别是网络时代,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兴起的博客、QQ空间等多种个体写作形式? 裴显生: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由于电脑这一现代化工具的介入,使人们的写作观念、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网络写作是写作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大飞跃。 近年来兴起的博客,QQ空间,它有利于青少年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为他们提供了灵活、自由的写作空间。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滥用自由、膨胀个性、淡化责任,冲击写作的道德和规范等等。对此,我们不能谈网色变,而是要引导青少年扬长避短,使网络写作不断完善,健康发展。 记者:在网络时代,写作学又将何去何从? 裴显生:网络写作向写作学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从理论上回答的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学科建设产生质的飞跃的新机遇。近几年来,写作学界积极投入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已经出版了一些论著和教材。今年5月16日至17日,中国写作学会现代写作学委员会在临海召开2009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网络时代写作的新进展和写作学的改革创新”。我参加了这次会议,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深感网络写作的研究和教学已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果,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会不断取得新进展。 记者:您是出于什么原因对写作学如此感兴趣?写作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占据怎么样的地位?真有那么重要? 裴显生:我从小喜欢写作,进入天台中学后,在课余时间,写点散文、小小说向报刊投稿,高中时得过作文比赛第一名。参加工作后,也经常投稿到《浙江日报》、《农民大众》,获得发表。1952年,组织上保送我作为调干进南京大学读书,读的是中文系,三四年级时还兼任《南京大学报》编委,既编稿件,也自己动手写稿。 要说对写作发生兴趣,那应该是在我留校当教师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中国的汉语写作大有学问,值得用毕生精力去研究,可以说迷上了写作学,不管在文学专业、新闻专业等不同专业工作,我都亲自教写作,编教材,写论著,很难说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对写作学感兴趣,反正我这一生和写作学结缘,再也分不开了。 记者:有不少人感到疑惑写作何以成为了一门学科?他们认为写文章谁不会,那些著作等身的伟大的作家思想家似乎也没听说过哪位曾经学习过写作学,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裴显生:这个问题过去也有人提过:1980年前后,有人提出:“写作无学问”,“搞写作研究无作为”、“当写作教师无前途”。这种“三无”论,引起了一场大讨论,一批有胆识、有作为的写作教师奋起与之争鸣,在大辩论中坚定了建立现代写作学的信念和信心,经过策划、奔波,于1980年冬宣告成立中国写作学会。1984年,《写作》杂志第5期发表了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的题词:“振兴写作学科,为四化建设服务”,增强了写作学科建设的紧迫感。此后,写作学界沿着“现代化、科学化”之路,在写作学基本理论体系和基本功训练体系的建设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应该说,写作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 记者:写作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占据怎样的地位?真有那么重要? 裴显生:写作是储备、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从小学到大学都得学习写作,一生都要写作。小学、初中要学习用母语——汉语从事基础写作,高中要学会用写作处理公、私事——公民写作,大学则按不同专业学专业写作。一句话,写作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生存能力。“三百六十行,行行要学写作,会写作。” 记者:您如何看待咱们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 裴显生:关于这个话题不是几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在上世纪20——40年代,在陈望道、叶圣陶、夏丐尊、朱光潜、朱自清为代表的语文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区别于古代语文教学理念的新的语文教育思想。今天,我们把它作为传统语文教育思想来看待了。 其中的代表当推叶圣陶先生,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以生活为源头,以学生为本位,以阅读为基础,以“求诚”为文情……给当代语文教育以巨大影响。应该说,其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局限。有些人没有全面理解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抓住其时代局限大做文章,我不能同意。这不是因为叶圣陶先生是我的恩师——我读研究班的班主任,我们中国写作学会的名誉会长,而是因为我坚持“守正出新”的理念,主张在继承的基础上出新。多年来,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一定要继承发扬光大;同时要鼓励创新,与时俱进,研究学科建设中的新问题、新领域,发现前人尚未发现的新规律、新方法,但不是求怪、赶时髦。那种否定传统,说什么“从零开始”,打出各种新旗号,却没有什么新货色,是靠不住的。 记者:现在社会上写作教学班层出不穷,对低龄化写作这种现象您持什么态度? 裴显生:对这一现象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这说明社会对提高青年写作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关注,有这个社会需求,也有一批热心的写作学者和教师,尽心尽力投入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好效果。另一方面,的确有一些校、班,只注重经济效益,不在育人上下功夫,在教学上缺乏有效的举措,用培养“小作家”、提升作文考试成绩等“广告语”来吸引青少年入学,占用了学生假日和晚上的时间,收效甚微。对此,家长和孩子要慎重选择,不要盲目跟风。 说到写作低龄化现象,近些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青少年热爱写作,出版作品是件好事情,要加以关心和鼓励。我曾多次参加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的评选工作,为入选的“十佳”颁奖,结交了许多少年朋友,为他(她)们出版的书写《序言》。同时,我也希望小作者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目标前进。宋代王安石在散文《伤仲永》中说的方仲永从“神童”沦为“众人”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