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火了楹联教育 | |
□ 本报记者 冉阳 | |
2010-1-10 现代教育报 | |
贴春联、剪窗花、吃水饺、穿新衣……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新春佳节总是少不了一副红红火火的楹联,贴在门柱上的楹联似乎能够带来吉祥和如意。近年来,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经悄然走进了各中小学校园。 片段一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中心小学的学生们针对“过年”的话题摆下了擂台挑战老师。“谈天说地话新年”擂台赛上,一位学生出对联“为难”老师:“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我现在就出个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想让老师来接个下联。” 片段二 日前,在江西省安远县九龙小学楹联兴趣班的课堂上,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跟老师交流对联。为传承和发扬楹联这一传统文化,从2008年开始,江西省安远县将楹联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语文课程,在全县中小学校建立了楹联教学基地,开设了楹联兴趣班。 阅读小贴士—— 楹联,通称对联。《辞海》: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楹,即房柱或门柱。过去对联经常刻写在楹柱上,楹联名称由此得来。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起来有强调其文学性质的意味;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和俗称。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此外,楹联还有联语、联句、对句等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别称。 专家:学习楹联至少可以说出20种“红” “加强楹联对青少年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青少年学习楹联,作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刘育新绝对是举双手赞成的。 他告诉记者,作为中国的特产文学,楹联既是高雅的文化,又与广大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作为一种文体,楹联历经千年而不衰,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讲,青少年学习楹联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此外,对于青少年学习楹联的现实意义,刘育新也是如数家珍: “学习楹联对青少年开拓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楹联既对又联,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能教人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同时,刘育新还提到,青少年学习楹联还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培养审美能力。“楹联创作需要广泛涉猎知识,好的楹联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政治、军事、神话、典故等多方面知识。此外,美妙的意境,优美的语言、音韵美,与书法结合的形式美……一副优秀的楹联,能让学生在熏陶感染中提高审美能力。” 具体到学科学习,楹联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刘育新以词汇量的多寡举例:我曾给学员出过一个题,让他们说红有多少种,他们说:深红、浅红、粉红、大红、西洋红,没了。我说还有矾红、枣红、猩红、杏红、棕红、铁锈红、牛血红、鸡血红、豇豆红、野鸡红、胭脂红、珊瑚红、鹤顶红、蟹壳红……刘育新指出,通过楹联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大量的词汇,在作文时也就不再捉襟见肘,作文水平也自然得到提高。 学校:开展楹联教育可通过四种方式 刘育新很欣慰地告诉记者,目前有很多学校都已经发现了楹联所富含的教育意义,并且在开展楹联教育方面摸索出了一些很好的方法。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二其营子小学的楹联教育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了。作为“楹联特色学校”,二其营子小学的楹联教育“如鱼得水,似鸟归林”。未入校门,学校大门门柱上用合金牌匾制作的一幅嵌有“二其”校名的对联跃入眼底。此外,校园领操台及小活动场的墙壁被布置成了“楹联文化墙”。学校教学楼内也能处处感受到浓厚的楹联文化氛围。校长闫海明说:“我们希望学生在这个充满了楹联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学习,耳濡目染地认识楹联、喜欢楹联,进而自觉地学习楹联、创作楹联。” 此外,记者通过对二其营子小学、江西省安远县九龙小学、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等几所楹联学校的调查发现,目前学校开展楹联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 首先,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儿童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师生创作。其次,以国家或家乡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组织征联活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二其营子小学组织了征联大赛,为四川人民重建家园加油助威。“抗震救灾手牵手,舍身忘死心连心”、 “川府真情涌,同胞友爱传”等对联充分表达了学生们爱国爱人民的情感。再次,学校还通常以日常活动为载体,组织征联并在活动中使用应征对联。比如,运动会、歌咏比赛,小小楹联都前往助兴。此外,不定期开展楹联竞赛活动也是学校开展楹联教育的形式之一,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长期的竞赛、奖励机制,从而调动师生学联、作联的积极性。总之,在学校的各个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可以看到楹联的身影,正是“时时雅韵时时景,处处联花处处春”。 教师:课堂上空出5分钟 “楹联时间” 在学校风风火火开展楹联教育的同时,师资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学校主要是把文学功底较好的教师组织起来,由个别教师或外校专业人士进行楹联知识与创作技法的系统培训。 其中,语文教师成为楹联教育的主力军。他们在学科教学中不断创新,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兰瑞平是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作为有着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语文特级教师,他非常认可学生学习楹联的意义。在他的语文课上,一直坚持空出5分钟的“楹联时间”,让学生完成楹联创作。据兰瑞平介绍,楹联的内容可以是对本堂课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学习内容的描述,还可以是对社会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的反映。 除去课堂之上的楹联教育外,辽宁省朝阳县松岭门乡二台交通希望小学的语文教师张德仁将楹联教育拓展到了课堂之外。去年暑假期间,他带着班里的几名学生一起对家乡的悠久文化进行了探究。通过拜访老人,查阅资料,得出了朝阳县松岭门乡名称的由来与一副对联有关。于是,学生们由对联开始探究,得出了古代家乡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并完成了一篇质量较高的征文。 事实上,楹联教育的内容还涉及语文之外的不少其他学科领域,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社会、计算机等。采访中,很多教师都提到了楹联在教育教学中的妙用:比如:“课堂导语用楹联,简洁明快,突出重点,直入主题,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课堂分析、总结时也可以引用对联,精辟实用的对联能成为点睛之笔,使课堂充满生气”、“课后诵楹联,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对于楹联教育,很多教师都持肯定态度。一位教师网友的留言也许正反映了对于楹联教育的认同和期待:杏坛沐春雨、联海泛新舟!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