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墓地感怀:历史与艺术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6 14:50
标题: 墓地感怀:历史与艺术
墓地感怀:历史与艺术
  来源: 人民日报


    我多次走进莫斯科新圣母公墓。     一跨进大门,立刻感受到一种凝重的气氛。莫斯科究竟有多少公墓,我未曾调查过,但每座公墓的形成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新圣母公墓是莫斯科最著名的公墓。早期它附属于新圣母修道院,只收葬封建贵族和宗教人士。上世纪30年代,莫斯科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封闭了一些教堂,清除了一些公墓,但新圣母公墓却保留了下来。一些杰出人士的墓便从别处迁移此地,如作家果戈理、音乐家鲁宾斯坦、画家列维坦等。20世纪,又有几座名人墓从国外迁回,如革命作家奥加辽夫、歌唱家夏里亚宾等。     对着大门是一条笔直的人行路,左右两旁,树荫下,幽径条条,墓碑座座。穿行在墓区里,诵读碑上的墓志铭,想到墓主曲折的一生,使人唏嘘感叹。     这里,只能看到行人来往,却听不到嘈杂声音。几位维护墓碑的工人不声不响地在劳作。几位老人手拿工具在家人墓地上除草、浇水,洗涤墓碑上的灰尘,擦亮碑上的照片或雕像。有人长时间地一声不响坐在围栏中的椅子上,有人默默地与亡灵倾诉心语。     这是圣地,生者在这里守护着亡灵,愿他们永远得到安息。     历史的教科书     沙皇俄国时代的政治人物,多集中在首都圣彼得堡,他们死后也葬在那里。苏联时代政治中心移到莫斯科,著名领导人逝世后有的埋在红场列宁墓后边的空场上或将骨灰盒镶入红墙里。莫斯科新圣母公墓接纳的主要是临终前不在位的历史人物。它像一部厚重的大书记载了各个时期的历史事实与事件。千姿百态的墓碑引人深思。来到这里,好像是走进了历史,也像是历史迎面走来。     阿利卢耶娃,斯大林的夫人安葬在这里。31岁时,在十月革命15周年后的第二天,她在克里姆林宫开枪自杀。她的死成为世人对斯大林时代各种猜测的谜。     以秘密报告大反斯大林的赫鲁晓夫的墓也在这里。他当政十年,死后未能安葬在红场墓区,而是在新圣母公墓园内栖息。他代表的是苏联另一段历史。     以推行“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虽然还在人世,但其夫人赖莎已先逝,并埋在这里。     1999年12月31日自动宣布下台的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去世后,当局在这个墓园里为他选了一块最显著的地方,为他立了碑,以俄国时代的三色国旗作为标志。他结束了存在74年的苏维埃国家,开始了另一个时代的俄罗斯联邦。     新圣母公墓里安葬着为数众多的“苏联英雄”和著名科学家,以航空、航天机械设计师和飞行员与宇航为例,如闻名遐迩的飞机设计者图波列夫、多种类型轰炸机设计者伊柳申、雅克型飞机设计者雅科夫列夫、米格式飞机设计者米高扬。这儿还安葬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康托罗维奇、卡皮查、朗道等人。站在他们的墓前,不能不想到苏联时代科学巨大的发展。     新圣母公墓安葬了不少苏联时代的文学艺术界人士。《毁灭》的作者法捷耶夫、《铁流》的作者绥拉菲莫维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长诗《山外青山天外天》的作者特瓦尔多夫斯基以及美术界、戏剧界、电影界的精英们。     墓园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只要细细地翻阅、深入的研究,就能悟出俄罗斯历史的进程和风云变幻。     雕塑的陈列馆     俄罗斯名人墓碑,不少都是由大雕塑家创作的。     老雕塑家科年科夫的墓碑是他晚年的自雕像,充分表现了大艺术家的风采。沙德尔为演员丹钦柯夫人创作的墓碑,更是不朽之作:黑色大理石板上一位白色女性的背影像,仿佛这位女演员刚刚演出完毕,向幕后走去的瞬间。女雕塑家穆希娜为歌唱家索比诺夫设计的墓碑是一支伸开两张翅膀伏地的天鹅,寓示着天鹅之歌。另一位女雕塑家列别捷娃为画家谢·格拉西莫夫雕的墓碑是一个梦中飞翔的少年,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科莫夫为卫国战争时期的卓娅设计的墓碑,讴歌了少女的英雄气概。她是被德国法西斯绞死的。雕像上没有绞人的绳索,但卓娅倾斜的身躯和昂首的姿态,把她壮烈牺牲的场面变成一曲震惊寰宇的赞歌。涅伊兹韦斯内为赫鲁晓夫创作的墓碑充满了历史的悬念。黑白两色的石块当中夹着极其写实主义的头像。作者在暗示他复杂的一生和分明的功过。     这儿是墓园,也是雕塑陈列馆。(高莽)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