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祝站学区姜窑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7 14:49
标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祝站学区姜窑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祝站学区姜窑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今日开通
[教师之友网]创站者管季超附言;

公益服务网站,欢迎阅看,自由下载。欢迎以此平台发表您的专业性文字,尤为欢迎普通教师的原创文字。长短均可。

公益服务网站,禁止一切有违法律/道德/有违本站创站宗旨的主题帖及跟帖。

对本地教管工作提意见的帖,批评某个具体领导的帖或为官人抬轿子献媚的帖,都请勿发本站。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7 15:01
孝南区小语教学现状与发展战略问卷调查



一、关于您个人教学情况的介绍部分:

   1、你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入职以来的工作简历。现任教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或学校其它工作。在语文教学工作之外是否兼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每周课时量是多少。

   2、你所在的教学班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住地与学校之间距离(路程)分布、上下学的交通方式。留守儿童(或流动人口家庭)占多大比例。

   3、你从事小语教学工作以来,在哪些方面有过自认为较为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值得向同行推广介绍的教学经验?你目前在教学上最感困惑(困难)的部分是哪些?为什么?
   请你推荐一位你身边最熟悉的优秀小语教师同行,介绍一下他(她)不一定为人所知的工作业绩、业务探索。

    4、你在岗自修的情况介绍(订阅的报刊、自费购藏的书刊、自学读书、写作的基本情况等)。

   5、你的工余闲暇时间一般如何使用?在教学工作和工余闲暇与哪些同行交流较多?获得的启发较大?

    6、其它你乐于介绍的个人基本情况(如较为突出的个人特长等)。


二、关于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现状的分析部分:

   1、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习作教学的基本做法,并对本校/本班学生习作现状作些分析。

   2、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校本教研”、“教研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对其得失作些分析。
   你所在学区开展过哪些跨校的“域本教研”活动,主要做法是什么?效果怎样?

   3、你认为目前区级教研活动是否频次过密?
    应该在提升学术质量、增强实效性、把握必要的评奖学术尺度、形成应有的工作节律和逻辑系列上作哪些改进?(请详细阐述)
   你认为目前我区小语教研的区级评奖学术标尺是否适当?(宽了还是严了?)为什么?可举例证之。

    4、若干年来,我区各小学、各语文教研组都编印过各种各样的文集(打印件),总数估计在数百册,所耗打印费也是相当不少的。
      若干年来,我区小语教师也向区、市教研部门交送过总数至少在千篇以上的论文、案例、教案、具规模的教研活动发言稿。
     请问,你看过这些打印件中的哪一些?看后受到过启发吗?试举例证之。
    假如将这些已录成电子文稿的各类文集、论文、案例、教案,教研活动会议发言稿全部上传《槐荫学苑》、《孝感教育科研网》或《教师之友网》等网站,想来应该使原创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发挥应有的交流实效、更大的社会效益,起到很好的学术交流作用。

    请你分析一下:为什么很少有老师将自己的这些电子稿上传到网站上,连向有关报刊投稿的情况也并不多见呢?区教研室去年组织过一次“零费用”的《小学语文、艺术课网络教研评优》活动,在近一年时间里,也只有不到50人参加,请问原因何在?

   5、请你介绍一下你校在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电子备课室的使用等方面的实况。
    请你详细介绍一下自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否会使用电子邮箱、QQ,是否会上网发帖跟帖交流,是否会制作电子课件等等)。

    6、你是否浏览过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创办的公益服务专业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
    请你对《教师之友网》的栏目设置、存帖质量、学术品位、网管风格、资讯服务能力作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

    你认为如果依托该公益服务学术网站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跨域跨校小学语文网络教研”工作有必要吗?为什么?有可能吗?为什么?

    你认为目前可以依托该网络平台先着手做哪些工作?你认为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担任该网站各栏目的版主?
    你乐意参与依托该网络交流平台的“课例讨论”、 “习作评点”活动吗?

   《教师之友网》一直设想义务为本土帖多质高的网络交流高手设立个人专栏,以此促进“教育网络人”之间的学术交流。请你推荐几位这样的“专栏作者”(可以列网名/非孝南教师同样欢迎)。

    你平日最喜欢浏览哪些教育类网站?为什么?

三、关于孝南区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发展战略构想部分:
     1、你认为“小语校本教研”、“域本教研”、“区级教研活动”该如何各自找准着力点,分工合作,形成点面结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能、各彰其效的新格局?

     2、你对改进区级小语教研活动的“四优评比”工作有哪些期待和建议?如何兴利革弊,真正发挥其公正公平地选拔优秀教师,引导教研工作正确方向的效能?

     3、请你对“加强小学语文教研组建设、活跃以校为本务本求真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发表意见。

    4、在对我区小语教研现状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询一线小语教师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将在今年暑期起草一份《孝南区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寄达全区各小学语文教研组征询意见,积思广益,寻求共识。
    请你为这份拟议中的《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谈一些设想。即或不太成熟的意见也可以先谈一谈,贡献你的智慧。

    在此,先感谢你为全区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的改进所作的思考。
    谢谢你认真、坦率地发表意见,真实地描述目前的小语教学教研现状。谢谢!

管季超为您服务:13971958105
                  QQ:1309586706

                   E-mailxnjyw123@163.com
            公益服务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http//xnjyw.5d6d.com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7 15:35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10-1-1.html



作者: 王小军    时间: 2010-5-24 08:33
      教研活动,我们一直乐于参加,但我们不仅要“研”,更要人“带”、“导”。

         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但现在能熟练使用网络进行教研的教师实在有限,受硬件

和软件的制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 王小军    时间: 2010-9-26 16:07
                    守住心灵的宁静

                                                                         文/湖北,孝感,孝南,王小军 [原创首发]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1374&highlight=
      自始至终,深深地被汪金权老师的精神所感动着。他扎根乡村中学22年、坚持助学的感人事迹再次验证了——教师要守住心灵的宁静,才能把教育这件事做好。

      在人生旅途中,难免有许多矢志和困惑,生命在宁静中孕育,也终归宁静。

       所以,宁静是一种伟大孕育的结果。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有了金钱你就幸福了吗?不见得,你可能为了爱情而苦闷;有了爱情你就舒心了吗?不见得,你可能为了生活的淡泊而忧虑;有了权利你就惬意了吗?不见得,你可能为了上司的脸色而不安。”

      我说,你如果有了一颗宁静的心灵,就可以比较超脱地看待一切,就能够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

     宁静是一种悟性。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人世间真玄机,惟静者能看得透。宁静其实也是人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宁静的心情会使喜怒哀乐如清风般淡淡远去,会使名利得失如浮云般慢慢消失。

      宁静是一种执著。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会对我们产生诱惑,而我们不可能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我们必须让心灵保持宁静,保持一份心的执著,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最值得做的事情。

      然而,要做到心灵的宁静,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面对纷繁负责的世界,要能“守得住”。这三个字,平常简单,然而又何尝不是震撼心灵的真理?守得住,守得住自己,守得住自己心灵的简单宁静,去做自己该做、能做、做得对、做得好的事情,守得住自己做的这些事,坚持做定会将之做大。以心的宁静笑对人世纷争,做好一个平凡的自己。静中拥有了坚定、真实、强大的自己。守得住自己,以一颗平和、宽容、愉悦之心来对待我们所从事的事业。

       当我们全身心地付出真情与真爱,爱到深处,情真意切,我们就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当一位平凡的教师的快乐与幸福了。对待事业,用力只是合格,用心才是优秀。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而相形之下,教师这份职业却显得那么淡泊和深邃,淡泊到无色无味,无功无禄;深邃到无穷无尽,无止无休。如果我们教师懂得感恩,教育学生感恩,学会珍惜,学会守住自己内心的宁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自己拥有的净土上尽情撒播爱的种子,那么我们就会收获到最多的最纯粹的爱与快乐。

      事实上,教育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有太多的艰难,太多的尴尬,但教育毕竟是一种追梦的事业,只有心灵宁静的人,才能坚守这块舞台。汪老师用付出和坚持牢牢地守住了自己心灵的宁静,因此他的生活处处洋溢着幸福,即使这种幸福来自于贫穷和疲惫,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是如此的光辉耀眼。

       每当城市中古老的元素被现代元素所取代时,我总会想起《道士塔》里的王道士。我想自己并不是墨守成规,只是觉得如此的改变有时还不如不变呢。变的喧哗,变的浮躁,如此的改变渐渐模糊了不安分的双眼,从而丧失了心中的静土。

  尘世的繁华泯灭了纯真的热情,物质的奢靡动摇了甘于奉献的理想。谁能无怨地守着一颗宁静的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无悔地独自聆听生命的真谛。心中的那份静土真的需要去呵护。

  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有自己的追求。有的追求美好的物质享受,有的追求功名利禄的取得……又有谁去追求去呵护心中的静土?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心中的静土需要平静的心态。

  追求是无罪的,是无拘的。没有权利去限制或改变他人的追求,但若任凭那些无度的追求蔓延下去,我们的世界会更加不堪。将会有更多的人醉心于嘈杂的市井生活中,将会有更多的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苟延残喘……这是很可悲的!

  有人说无力改变周围的环境时,就应改变自己,不要同流合污。周围的环境已如此,就算再浮华,我们也要生存在此。所以我们应带份宁静的心态去改变自己的追求。呵护心中的静土,找到心灵的归宿。

  “生活本身就是一条河流,它需要激流,但更多时候,它得平静向前。”让我们铭记歌德的教诲,守住心灵的宁静吧!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1374&highlight=

作者邮址;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姜窑小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9-26 16:38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21374&goto=lastpost#lastpost

〈教师之友网〉声明;
          公益网站/免费阅看/原创转帖/请留作者之名/若蒙报刊登载/请寄作者样刊稿费。


作者: 神舟8号    时间: 2010-9-27 07:00
     事实上,教育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有太多的艰难,太多的尴尬。

        教育是一种追梦的事业,只有心灵宁静的人,才能坚守这块舞台。

        汪老师用付出和坚持牢牢地守住了自己心灵的宁静,因此他的生活处处洋溢着幸福,即使这种幸福来自于贫穷和疲惫,精神世界却是如此的光辉耀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9-27 09:51
事实上,教育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有太多的艰难,太多的尴尬,但教育毕竟是一种追梦的事业,只有心灵宁静的人,才能坚守这块舞台。汪老师用付出和坚持牢牢地守住了自己心灵的宁静,因 ...
神舟8号 发表于 2010-9-27 07:00



     三汊学区李学高先生的提要式好跟帖。赞一个。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9-27 11:4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1147&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thread-24762-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4790-1-1.html



作者: 胡佩    时间: 2010-10-2 11:57
支持管先生的公益网站


            
作者: 王小军    时间: 2010-11-8 11:31
        与管老师的交流

       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我到孝感办事,中午到教研室管老师处拿获奖证书。11点00到教研室,11点20(上午管老师在教育局开会)与管老师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交流。管老师与我集中交流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现整理如下,共各位同仁探讨:

——《教师之友网》的建立。《教师之友网》是管老师花费万余元、耗时几千小时,历时近三年建立起来的一个公益性的网站,旨在服务广大语文教师。
       这个网站的建立,填补了我区教研网站的不足,为广大语文教师,尤其是爱学习但又无法获取跟多机会的农村教师提供了更多平等交流学习和参与的机会。今天又再次了解了管老师创建此网站的艰辛,对管老师的这种无私、执着的精神深表敬佩。在此,我也呼吁更多的教师关心我们的《教师之友网》,让这个网站不断壮大,健康成长!

——教师之友网的管理。《教师之友网》站的管理工作先是两三人参与,到现在有多人参与,这其中经历了很多我们并不知晓的艰辛。由当初几人浏览到现在的比较多的访问量,与管老师的严谨工作态度和不言放弃的工作精神是分不开的。
        对于《教师之友网》今日的成绩我也感到高兴,今后也会更多参与进去,为她的成长贡献一点力量。

——年轻教师的学习。管老师一直很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教师之友网》也给我们提供了几个平台,对此,我们很感谢。但很惭愧我们的进步不大,没有达到管老师对我们的期望。但我们会继续努力,也像管老师一样坚持不放弃,也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姜窑小学的作文教学。管老师一直很关心作文教学,对姜窑小学的作文一直赞不绝口。
       但很惭愧,我们并没有积极与管老师配合,把这件事办好。
       在此,我也想跟管老师就这个问题交流一下。姜窑小学的作文管老师一直很赞赏,但我们语文老师却不那么认为,可能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眼光“高”了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那批作文好只是[个案],尚不是我校的普遍现象,因为其他几个年级的作文还不是很高。
        虽然我校也在搞[作文个性化研究],但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成功。虽然学校有总体的实施方案和步骤,但在真正执行中,受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师综合素质的影响,效果参差不齐。有的教师从内心就不愿意搞,只是应付,平时还是按他自己的方法进行教学,基本上没有进步。有的教师想搞,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学校也没有专家指导、帮助,也只能是摸索。所以说到底还是教师的一种个人尝试。
        那批学生是吴红娟老师从四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是她自己尝试的结果,而其它班级研究的效果几乎就没有。
          在此,我也把吴老师的个人作文教学的探索传上来与其他老师交流,望能给予宝贵意见,不胜感激。


           获取作文材料能力的培养
                                             孝南区祝站镇姜窑小学/吴红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其语文素养的高低。特技教师贾志敏老师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学生缺乏想象和创新精神,主要是因为知识面狭窄。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厚,见识渊博,写作时就会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就会有话可说,就会用真实而纯美的儿童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储备丰厚的知识呢?

       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做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可见,写作材料的积累,要靠课内外阅读的结合,要靠学生生活的积累。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习作资源

         语文教材是学生最频繁最直接接触的语文材料。巧妙挖掘语文教材的习作资源,灵活构筑习作训练场,让学生就文取材,开展练笔活动大有可为。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主要有以下形式:

①图文转换式。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插图,教学时。课启发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与课文不同的文章。写完后,请同学帮助,共同探讨自己的习作,与原文相比,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应怎样改进,在讨论与修改中,学生的习作能力将得以提升。

②文尾续写式。
      读完一篇完整的文章,根据该文的结尾部分内容,续编以后发生的事。如根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的结尾,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 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让学生想象描写,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时提示学生续写本课要注重台湾青年的无私、关爱别人的优秀品质。根据《桥》一文的结尾,洪水退了,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老伴,一个是她的儿子。文章到这里嘎然而止,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老太太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乡亲们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续写以后将会发生的事情。

③长文缩写式。
      将长篇的文字材料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删减,把它缩减成较短的文章。如《小英雄雨来》缩写程400字左右的短文。

④相关迁移式。
        这种形式就是抓住课文的原型特征,调动已储备的表象,把思维的触角甲迁移到相关或相似的乙上来,例如,学了《少年闰土》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童年趣事》、《我和闰土比童年》,从相关的练习中既感悟了生活又进行了一次习作训练。

⑤仿写片段式。
          例如;《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我在教授这篇课文后,让学生挑取其中的某些片段进行仿写,仿写后再进行交流。《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中,有一段描写作者看到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时的复杂心情。学了这段课文后,教师随机设计“考试以后”这一片段练习:“单元测试后,你感到自己考得不理想,当老师发下试卷后,果然不出你所料”。描述出那种心揪得紧紧的,透过手指缝想看又不敢看试卷的情景。阅读教学,只有让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才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才能有意识地去炼词锤句。

                                           二、善于捕捉生活素材
      习作来源于生活。我们要重视学生情感。活化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写作欲望。那么,我们应怎样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呢?

       ①组织学生活动。
       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如小制作、健身活动、观察校园一角、参加公益活动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还可帮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生由于亲自参与体验了,那种内心情感也就容易描述。

②善于发现、正确引导。
       教师还可以尝试结合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例如,今天召开了运动会,我会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或参后感;今天,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我会让学生仔细观察雪景,然后描述出来;当学生丢失了一只钢笔,我会让他写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寻物启事”;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得到他人帮助过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作文是“成品”,小练笔是“组件”,“组件”精良了,“成品”质量也就是可能高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挖掘,精于训练,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习作、会快乐习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8 12:23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26626&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26626&goto=lastpost#lastpost

红娟老师
     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向你学习。
     你班的孩子作文很活,很有生活气息,我喜欢看。
     再努力啊。
     我陪你到车小[参观]哈。
                                                     管季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8 12:38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3815&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3815&extra=&page=1

这位来自武汉市郊农村初中的80后青年教师,以他的敬业/好学/朴诚/友善感动了我。
作者: 吴红娟    时间: 2010-11-10 22:06
       谢谢管老师和学校领导的鼓励!
      对于今年新接的这个班,在作文教学上,我会作进一步的努力和尝试!


http://xnjyw.5d6d.com/thread-26816-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6816-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6816-1-2.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18 08:44
小学语文宜昌会议:学术研究的盛会 展示魅力的舞台1


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系列报道;整理: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小语室
    4月25——26日,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在宜昌市三峡大学胜利召开。课例观摩与专题论坛是本次研讨活动的主要内容。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通过观摩“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及“口语交际教学”等九节课例,围绕“如何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如何全面达成阅读教学的目标”、“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表达愿望,引导学生乐说乐写”三个专题,采取“嘉宾访谈”及“短信评课”等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在课例观摩中,识字、阅读、习作与口语交际交相辉映;在专题论坛时,特邀嘉宾访谈与手机短信评课相得益彰。台上,教坛新秀精彩演绎课程实践,尽显风采;台下,与会代表踊跃发表听课感言,涌动激情。与会代表认为:本次活动,是一次集中展示和分享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成果的盛会,是一次总结和升华课堂教学实践认识的盛会,是一次引导和激发广大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加快专业成长的盛会!
    为让更多未到会的老师了解本次会议情况,为引发参会教师对“多课型”课堂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更为深入地研究与争鸣,应广大与会教师、教研员要求,现将参会教师在网上发布的会议信息按“综述篇”、“侧记篇”及“感受篇”三个方面发布如下。
(一)综述篇:
专题论坛   共话课堂
——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综述
武汉市江汉区黄陂街小学   吕婧芬
2008年4月23日至25日,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小语室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举行了“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湖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成员、“新课程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评价实验”课题实验学校的校长及实验教师代表,以及广大一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小学刘丹老师、黄冈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鲍爱霞老师、黄石市沿湖路小学沈凯星老师、荆州松滋市新江口镇二小梁赟老师、宜昌市葛洲坝实验小学汪蓉老师、恩施州芭蕉侗族乡中心小学唐清碧老师、荆门市象山小学张庆洪老师、仙桃市第二实验小学袁志博老师、潜江市龙湾小学吴明妮老师,分别就专题识字教学、随文识字教学、中高段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及中高年级习作教学,做了精彩的现场课展示。与会教师认为,这九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生动而富有活力,用先进的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普遍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大的语文课程观。特别是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加强识字、学词、学句的联系以及在情境中有层次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等方面,创造了一些新颖独特、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使大家深受启发。
此次研讨活动的最大亮点,就是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开展的三个专题论坛活动。“手机短信评课”、“师生心中的好课”观点播放与“特邀嘉宾访谈”同步进行,交映成趣,给与会教师以丰富的教学营养。省小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科教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张凤英老师,省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副主任、东风教育集团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董林涛老师以及省小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仙桃市科教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向爱平老师,分别担任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三个专题论坛的主持人。
专题论坛活动中,执教教师谈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达成目标采用的具体方法,并且反思自己教学活动的效果。省小语会副理事长、孝感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赵洪老师,省特级教师、天门市教研室危文品老师,省特级教师、襄樊市樊城区教研室主任张运敏老师,省小语会副秘书长、省特级教师、十堰市教科院教研员吴定时老师以及省小语会副理事长、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副局长冯发柱老师分别对现场展示的识字课、阅读课、口语交际及习作课作了深入的剖析,针对“如何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如何全面达成阅读教学目标”、“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表达愿望,引导学生乐说乐写”三个专题,对几种课型的教学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与会教师的提问、短信评课内容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同时,“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评价实验”子课题负责人及实验教师——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杨东山校长、江汉油田教育集团周矶学校李萍校长、武汉市新洲区阳逻中心小学的罗玲玲老师及黄石市下陆学校华先道老师分别就一节好的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尺度与大家进行了现场交流。
会议期间,与会教师积极参与整个研讨活动,并通过短信互动和现场提问两种形式,发表自己对现场展示课的看法,交流自己对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习作教学的经验和问题。台上台下,执教教师与听课教师面对面,听课教师与教研专家面对面,共话课堂教学,共议课题研究,共思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与会教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思考,教研专家精彩的阐述、有针对性的解答,博得了代表们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此次研讨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广大与会教师殷切地希望,今后还能继续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以推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00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二)侧记篇之一:
手机短信评课——为教师架设及时沟通与分享的桥梁
——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侧记
短信传送:宜昌市得胜街小学奚海英/葛洲坝实验小学徐小玉
会议期间,执教教师生动的课堂教学、特邀嘉宾有针对性地剖析,使与会代表不仅有所观,有所听,更有所感。教师短信评课内容及“师生心中的好课”观点集萃通过大屏幕与“嘉宾访谈”时同步发布,搭建了交互性强、及时快捷的交流平台,极大地丰富了会议的信息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研讨专题的深入思考。
1399780****十堰市郧西县:刘丹老师真美丽,教生识字突出趣;用比较、做游戏,生动形象助记忆;听录音,放图片,声影并用堪称奇;生字融入古诗里,体会意境读中记。
1347785****:动耳、动眼、动口、动脑、动手,这样的识字教学才是生动扎实的,谢谢刘老师带给我们这样一节真实、扎实的展示课。
1399575****襄樊市磁器街小学张巍:刘老师的展示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多样的形式,大大提高了识字量和识字效率。
1398674****:《北京亮起来了》一课在解决大量识字的问题上做了很好的尝试,容量大,办法多,效果好,也真正锻炼了学生。
1587166****: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刘老师的这堂展示课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培训和启发,方法多样,逐步深入,再加上多媒体的介入,完美至极。
1397111****:处理教材很新颖!将本课帮助识字的诗句中的画面美与语言美巧妙结合,人文性强。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对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的梳理和归纳,强化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1597166****宜昌市西陵区向老师:刘丹老师的识字课:教师字字含情,句句激趣。游戏、魔术、课件,形式多样,识字、短语、诗句有机整合,是一次视听的盛宴。结尾处能否出示或鼓励学生去阅读或查找文中诗句相关的完整的古诗?
1303517****孝感市刘老师:刘丹老师鲜活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充满智慧、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展示了一节优秀的识字课。
1339719****:《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有很多好方法。但是令人疑惑的是随文识字目标是什么?我感觉课文是为识字服务了。
1387255****:整节课紧紧围绕识字展开,随文实在落到实处,词句紧密结合,注重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1398691****:低年级的识字是教学重点,我们如何让识字教学更有趣味性,更有实效性?
1379756****襄樊市新华路小学郭老师:
识字教学离不开“境”:一是语境,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二是生活情境,任何学习,只有结合生活才是找到了根本;三是快乐场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597254****:请问:随文识字课是重在识字还是学习理解课文?低年级都要随文识字教学吗?怎样教学才是最合理的?
1327754****:随文识字的优点是把字、词、句结合起来,有利于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但我觉得任务多而杂,学生跟的上节奏吗?
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曾朝平:
生字教学抓得实,横平竖直写汉字,重点难点抓得准,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设计巧又精,水到渠成生共鸣,教师收放讲得少,学生读思收获多。
1399753****:口语交际课的层次很分明。但是师生合作扮演欣雨母女对话时,教师本人没有很好地进入情境,角色体验不够。
生生合作表演环节,如果能够提几个具体的生活场景,用文字或其他形式出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表演,可能效果会更好。
1387290****:口语交际课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想说。即要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话语权在学生,否则无病呻吟。
敢说则要激励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望,引导责任在老师。会说是课堂的终极目的,回到语文课本身的性质,取决于教师的语文素养。若能达成此三者,应是成功的课。
1398674****:高年级的口语交际有深度也有难度,特别是让孩子们说真心话,不迎合老师并不容易,沈老师做了有意的尝试。如果把课题再拓宽一点就更好!
1387274****:风趣的唐老师引领着孩子们在浓浓的兴趣中圆了做诗人的梦!
1340273****:在唐老师的课上,在他风趣的话语、耐心地指导,真诚地鼓励下,使得孩子们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眼里充满着智慧的光芒,孩子们能不爱说乐写吗?
1387296****:唐老师睿智、风趣、幽默,用自己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用诗一样的语言演绎诗一样的课堂,非常精彩!
1363628****:习作是学生的怕点,习作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唐老师的这节课让我茅塞顿开,给我今后的作文教学作出了示范。
1363628****:唐老师的课堂给了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挖掘了学生潜在的才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当了一次真正的诗人,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1388678****:听完唐老师的课,我的感觉是老师是一首诗!学生是一首诗!听课的老师也趁了一首诗!原生态的习作教学,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一绝!
1397187****:教学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要把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使之有思维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和愿望。
唐清碧老师激情有法、指导得法、点拨恰当,诱发了孩子的天才诗情,没有多少诗歌理论的孩子在短短的时间里居然创作出了“不朽”的诗歌杰作。
1387296****:诗一样的语言,诗一样的课堂引导孩子走进诗的天堂。
1390869**** 课的好坏,无法用固有尺度去恒定,感觉吧!感觉师生的状态,快乐并成长着!
1397261****:张老师的这节《感动》,也深深感动了我。老师利用课件的辅助,渲染了课堂的氛围,用深情朴实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1397200****:请学生互评是张老师整节口语交际课的亮点,体现了人文关怀,孩子们的口语交际不知不觉提高了。
1399766****:对张老师的课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能否在学生充分说,然后评议的基础上再出示表达要求,这样就不会一开始给学生过高的门槛,让学生不敢畅所欲言。
1390869****:张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对语言的发展更加关注。
1313593****:张老师激情洋溢的引言,是成功课堂的催化剂。
1390869****:《感动》是深情而灵动的。思维的整理,语言的组织,交际中的礼仪,原来口语交际如斯也!
1399766****:口语交际不能搞成交流的“单行道”,也不能让老师成为唯一的观众,应该成为交流的“双行道”。
1387168****:口语交际课如何体现交际特点?它与习作指导课有何区别?教师应把握好口语交际与口头作文的关系。
1387125****:仅仅只是受感到关爱才会感动吗?当同学们的发言指向同一方向时,老师应善于引导,打开学生思路,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课堂上主体和主导的和谐统一。
1395757****: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很多,当学生走进病圈时,老师应当想方设法拓展学生话题范围。
1388641****:张老师的口语交际课很扎实,很朴实。一是创设了表达的情境,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二是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三是设计有坡度,有层次,说和听的要求明确。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表达。如果能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课堂感染力,就更好了。
1340962****:交际应表达真情流露,这是起码要求,对学生不符合实际的描述教师要作评价与指导。
139723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才真正地让人感动,震撼!
1399780****:张老师的课,画面意,教师情,学生感悟情景交融,学生说学生评,教师点拨,教学相长。
1303515****:要感动学生,感动大家,教师要先感动自己。多媒体的运用不应该流于形式,而应有效为内容服务。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自由表达,真情表达。
1387168****:口语交际如何体现“交际”特点,它与习作指导课有何区别?教师应把握好口语交际与口头作文的关系。
1340273****:口语交际课就是教学生说话,老师时时不忘这种课型的特点,说一句完整的话,注意礼貌,用词要准确等,细微之处见功夫。
1359398****:口语交际课旨在培养学生大方、大胆、大声地表情达意。课堂上,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那拨动心弦的乐曲,那生活中刻骨铭心的一个又一个细节,让你感动,让我感动!孩子们就这样在感动中成长着!
1363574****:能让所有人感动的课,一定是一堂优秀的课!
1363605****:袁老师的课上得真诚、朴实、让我感动。怎样的课才算一节好的习作课,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
潜江实小教师:一节好课应该是教师激情四射,学生思绪飞扬。教师挥洒自如,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娓娓道来,学生津津乐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演绎课堂精彩。
1363574****:课堂开始要引人入胜,结尾要意犹未尽,这样的可我觉得是好课。
1340273****:我再一次被真实而真切的作文感动了,被袁老师的精炼而严谨的语言打动。
1345113****:吴老师在润物细无声中创设协作情境;用画写相结合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激发真情,将敏锐与智慧贯穿与点评中。
1345113****:吴老师的课为我们充分有效地展示了作文教学的两个环节,其可操作性让在习作教学中迷茫的我们豁然开朗。
1339617****:唐老师的课与他的讲评风格太不一样了。
1387294****:请问习作教学中方法的指导重要吗?我认为如何让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悟、袒露心声、真情表达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1599766****:唐老师最适合兼职导演、主持。风趣幽默。磁性的声音给人美的享受。做教师更棒!
1397292****:吴老师的课真诚无浮华,天然去雕饰。
1532760****:在平凡中寻真情,在生活中觅感动!
1387294****:张老师真棒!创设情景,入情入境,教师投入,学生敢说、会说!
1359772****:口语交际课应该指导学生与人交流的方法、技巧,昨天沈老师的课,指导学生扣住生活的种种烦恼与家人交流,指导交际方法。
1399753****:《感动》一课,我们看到学生交流时出现两个极端,有的说得行云流水,好象在朗诵一篇优秀作文;有的说得磕磕绊绊,没有头绪。我觉得作为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
罗田实小教师:我认为吴老师在评课过程中,指导多于鼓励,忽略了小听众的评价愿望。
1387296****:吴老师的课给人清新实在的感觉,指导得法,评点到位。
139261****:口语交际课中,教师会提供契机,放飞心灵,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想说爱说!
1399798****:吴老师敏锐地捕捉了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七日

(二)侧记篇之二:
畅谈好课标准   深化课堂评价
——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侧记二
怎样的课算得上是一节好课?一节好的语文课有哪些基本的尺度?为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湖北省教研室小学语文研究室于2007年在襄樊正式启动了“新课程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究,从“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评价”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探讨相关评价的标准、工具、方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一年来,实验学校立足教学实践开展研究,积极探索着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本次会议,为广大实验学校架设起交流、分享与研讨的桥梁,引导实验教师在多种课型的教学观摩中,进一步探索有效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探讨一节好的识字课、阅读课、习作课及口语交际课应具有的基本的要求,深化教学评价实验研究工作。会议期间,实验教师、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的骨干教师及全体参会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心中一节好课的标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了广大教师的可贵探索与思考。
◎武汉市江汉区华中里小学徐祎: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本的识字写字课堂教学,必须重构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以“识字写字总关情”评“教”,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以“识字写字有声有色”评“导”,点燃师生生命的智慧;以“见字也见人”议“效”,关注师生全面的发展;以“汉字方寸天地宽”论“整合”,拓展学习的外延。
◎宜昌市远安县鸣风中心小学胡国芬:我心中的识字课应该是生动有趣,扎实高效的。一是课堂气氛轻松愉悦;二是教学形式活泼多样;三是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中心小学罗玲玲:一堂好的识字课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充分发挥教材优势;遵循儿童认识规律;教给方法自主识字;重视营造写字教学环境。
◎武汉市武昌区育红小学曾胜:低年级语文识字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合·趣·实·活。以“合”驾驭课堂,使学生识字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教师要对文本及学生、教学手段纯熟驾驭;对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地整合。以“趣”贯穿课堂,使学生识字轻松愉快——发掘教材蕴涵的趣味性,指导学生有趣地识字;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能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运用积极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实”扎根课堂,使学生高效率识字——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学生识字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以“活”围绕课堂,使学生自主识字——教师的亲和力;学生的参与状态;师生在时空和容量上的互为拓展程度。
◎黄石市铁山区铁山小学柳小将:一堂优质语文阅读课,应当有“读”、“悟”、“辨”、“辩”、“书”五个方面的感性表征。
◎咸宁市实验小学甘霞:对于充满诗意的一堂阅读课,分析得越细,描述得越多,可能离它的本来面目更远。我想引用一句诗来描述我对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的理解:“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它应该是“热闹与沉静”有效结合、“主导与主体”有机相融、“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完美与遗憾”相互共存。
◎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项菲:对一节好的阅读课,我认为一是培养兴趣,彰显阅读魅力;二是自主感悟,体现阅读个性;三是品味体验,提升阅读质量;四是鼓励想象,拓展阅读空间。
◎天门市实验小学程海霞:一是教学目标适度可行。二是教学方法择优而行:创设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挖掘语言,“字里行间情涌动”。三是教学过程“情理”并行。
◎武汉市江汉区教研室陈峰:一节好的阅读课应有这几项基本尺度,即有点、有线、有法、有味——
“有点”,就是指准确把握教材的语文训练点。“点”找得准不准,是衡量教师解读教材能力的尺子。“有线”,指教学过程应融会贯通;这根“线”可能只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问题,一种感受,一个形象,它都会将整个教学过程贯穿起来。“有线”更侧重于评价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各部分内在逻辑联系的能力,是教师解读教材深度的体现。“有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通过教师精心预设学情,认真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指导及时点拔有效调控,在课堂上展现出学生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知到知的学习过程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点拨。“有味”,是就教学效果而言,即学生学有所获,能嚼出“语文味”。阅读教学要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形象,鲜活的语言,阅读的方法,至真的感悟。
◎黄石市下陆小学华先道:我认为“六导四能”是评价一节口语交际课的间接指标。“六导”即:教师话题导说、情境导说、层次导说、互动导说、激励导说、情理导说;“四能”即:学生能说、会说、会听、善评。
◎随州市曾都区均川镇小学包玉玲: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课才称得上是师生心目中的好课呢?一看教师是否紧紧把握教材、认真备课,并就文本所定的不同交际话题,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二看是否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学生表现的欲望;三看是否对个体的口头表达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口头表达能力;四看是否在课堂上进行了交际礼仪的训练与培养。
◎宜昌市远安县洋坪中心小学谭朝秀:好的习作课堂应该是这样的:一是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二是强调交流对话,放飞儿童个性;三是重视归纳梳理,点拔得法;四是重视赏识评价,增强习作信心。
◎咸宁赤壁市实验小学李明芳: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源头活水,是充满和谐、灵动、智慧的:第一,是把握学科特点,回归语文本色的课堂。第二,是互动、和谐的课堂。
◎宜昌市远安县安鹿小学齐家兰:好的课堂应体现“五性”——民主性、真实性、趣味性、情感性、发展性。
◎宜昌市旧县中心小学肖娟娟: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享受着快乐;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洋溢着个性;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一堂好的语文课,目标应该是简明的;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学结构应该是简单的;一堂好的语文课,教法应该是朴实的;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高效的。要追寻简单语文,首先要求我们首先要把自己武装得“不简单”起来。
◎荆门市实验小学熊满琳:在我看来,语文学科是一门感性的学科,所以我更愿意用一个感性的词语来界定一节好课,那就是:快乐。
◎宜昌市康庄路小学彭玉芳: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力求做到:一、学生在课堂上要学有所获。二、课堂学习要有效率。三、课堂又有自然生成的鲜活性和灵动性。课堂要有浓郁的“语文味”。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重视情感的体验,重视文学的熏陶与感染。
◎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陈吕秀、王丽琼: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有三点。一是参与:激发内在的动力;二是交流:焕发生命的活力;三是体验:提升生命的智慧。
◎荆门市实验小学吴晓梅:我认为一节好课具有以下特征:好课是一次知识的储备;好课是一次能力的延展;好课是一次思维的解放;好课是一次情感的融通;好课是一次精神的旅行;好课是一次个性的飞翔;好课是一次兴趣的提升。
◎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杨莉:实——基础落实;活——方法灵活;简——流程简单。做到这三点,就应该算是一节不错的课。
◎宜昌市西陵区红星路小学潘红玉:优秀的语文课就是一株美丽的树,枝叶茂盛,鲜花盛开。它的叶,闪耀着人性光芒;
它的根,深深地扎入生活的土壤;它的花,绽放出诗意的笑颜。
◎潜江市熊口镇小学胡其涛、何翠玲:“好课”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或者是获得了知识技能,或者是掌握了规律方法,或者是增进了交流体验,或者是拓展了思维,或者是触动了情感心灵,甚至是提升了人格、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好课就应该是“实惠课”。
◎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熊艳云:我心中的优质课,可用二十个字概括,即“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激情四射,写写练练,超越文本”。一堂课如果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手脑并用。”就不失为一节好课。
◎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鲁红:在我看来,一堂理想的好课,能让师生共同经历愉快的“旅程”,感受到阳光滋润心田一般的温馨和甜美:学生轻装上阵;教师游刃有余;教学平实有效。
◎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魏惠玲:“这样的课,真好!”——激情洋溢,彰显个性;以人为本,锐意创新。
◎黄冈市罗田县实验小学刘晓娟:好作文课之我见:能激情激趣,调动学生真实情感——激发写作动机、调动内在情感、培养写作兴趣、调用内部积累、充实内部储备;有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人性化评价、个性化评价、多元化评价。
◎黄冈市团风县上巴河小学陈建新: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课堂:用诗意的语言打开快乐的心扉;用诗意的画面装饰快乐的心田;用诗意的活动点亮快乐的心灯;用诗意的练笔拨动快乐的心弦。
◎随州市曾都区实验小学王佳红: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呢?我的观点:教态得体、内容充实、教法灵活、学有所获。
◎随州市曾都区草店镇小学黄培霞、刘荣:“我心目中的一节好课”是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合理的;教学材料应是适切的;学习环境是宽松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教学策略是科学的;教学评价是宽容的;课堂应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教学应是高效的。
◎随州市曾都区草店镇小学陆正祥、华星:好课有德。我认为每位学科教师应该首先自身有德,能力再强无德也终难服众。好课有效。上完一节课后学生变了吗?变化又是怎样的?好课民主。要求教师抛开预设教案与学生一起去探讨一些教案以外的问题。好课求真。要时时关注那些调皮捣蛋、行为偏差的学生,从他们的表现中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补救。
◎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实验小学伊小玲:一堂好课更多的是以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
一堂好课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绝对安全的,主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对话,给学生时间去体悟,给他们空间去创造,给他们舞台去表演,充分体现陶行知的“六大解放”。
◎随州市草店镇小学张玉琴:首先,课堂教学应为了学生的学习;其次,学生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第三,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共同提高;第四,教学效果是否好;第五,教学要有特色、创新;第六,好课应有益于学生的成长与终身发展。
◎随州市草店镇小学罗忠秀:课堂上有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有琅琅的书声,在课堂评价中提高升华;写练结合。
◎黄石市中山小学熊昭:一节好课:导在一个“学”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立在一个“主”字——建立崭新的“学生观”。
◎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实验小学黄蓉:要使学生觉得教师的精神脉搏同他们一起欢跳。要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要让学生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黄石大冶市新街小学陆红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语文阅读课呢?笔者的观点是:能让每个学生都快乐主动地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兴趣盎然地读书、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助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敢于大胆交流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一定发展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语文阅读课。
◎黄石市经济开发区汪仁小学王继承:好课关注学生准备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
◎宜昌市西陵区刘家大堰小学柯艳:不和谐中蕴含机智,不完美中创造完美。
◎东风教育集团51小学孟群林:一堂好课,首先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一堂好课,应该有“个性化”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一堂好课,应该是网络中的一个点,而不是直线中的一个点;一堂好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东风教育集团第一小学黄世菊:课堂真正作到“尊重学生的需要,着眼学生的发展”的课才是好课——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不是仅从教材或教师的假想出发;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尊重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
◎宜昌市西陵区红星路小学谢艳琳:好的语文课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在画里、在歌里,都藏着孩子们可爱的心。
◎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彭蓉:理想的课堂是学生心花绽放,生命拔节的课堂,是学生情感迸发,智慧生长的课堂;是学生栖居、精神畅游的课堂,是生命意识被唤醒,精神世界被启迪,生命潜能被开发,生命活力被激活,并以此渐臻生命完满与幸福的课堂。
◎江汉教育集团实验小学袁丽华:好课的误区。误区之一:电教辅助教学手段越多越好;误区之二:课堂教学越活跃越热闹越好;误区之三:课后拓展延伸越长越见功夫。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18 08:45
小学语文宜昌会议:学术研究的盛会 展示魅力的舞台2


(二)侧记篇之三:
探讨有效识字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省教研室小学语文研讨会识字教学专题分论坛“嘉宾访谈”纪实
武汉市江汉区花苑小学  蔡昀
2008年4月24日上午,来自湖北省各市州的老师们齐聚一堂,认真聆听了两节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识字课:一节是武汉市邬家墩小学刘丹老师执教的专题识字课;一节是黄冈麻城第二实验小学鲍爱霞老师执教的随文识字课。
课后,由省小语会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张凤英老师主持了识字专题论坛活动。围绕“如何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个问题,通过现场互动和短信互动两种方式,执教教师与听课教师面对面、执教教师与教研专家面对面、听课教师与教研专家面对面,共同探讨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课题。
现将识字专题论坛的活动情况记录如下。
张凤英:《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年段或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完全忽视识字教学。下面,我们就以现场的两节识字课为引子,共同探讨“如何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个话题。
张凤英:非常感谢刘丹老师和鲍爱霞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生动的识字课例!首先,我想请两位老师分别谈谈这两节识字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你们又分别采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你们觉得教学的效果怎样?
刘  丹: 我是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小学的老师。我执教的是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个的专题识字课。这个识字课,图文并茂:文中既有识字的口诀,每一句口诀都揭示了“口字旁”的构字规律;又有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美景;还精选了与识字内容有关的、描写这些美景的诗句。这节课教学,我主要是让学生识记这些“口字旁”的字。而“鸣、吟、啸、啼、吠”这些字都是动物发出的声音,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创设情景,运用不同的声音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去了解这些声音的欲望。其次运用生动的活动“变一变”,用变魔术的方法把“门”和“耳”加起来,突出这节课要学的“闻”字,并通过动作让学生知道“闻”的意思。在“变一变”、“闻一闻”等活动中加深对这个生字的印象。
鲍爱霞:我来自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今天我上的是一堂随文识字课《北京亮起来了》。一篇课文拿到手,老师们都会重阅读、重理解;而对识字通常是忽略了,所以这次我们选择了这堂随文识字课,希望和老师们一起探讨随文识字课的上法。二年级人教版课文的识字量非常大。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既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第一,正确把握识字课的课型,把力量集中在引导学生会认、会记、会写以及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第二,把握二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随文识字,以及自主识字,想要达到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目的。一是将要求会认、会写的“辉煌、幕、烁、装、由”随文识字。二是运用多种方法巧记字形,鼓励学生用图片、声音、查字典、比较形近字、读儿歌等方法引导学生识记一部分字形、理解字义。三是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并正确书写生字。最后应让学生进行写完后的评价。
张凤英:两位老师的教学有明确的目标,采用了多样的方法,学生识字的效果也不错。
张凤英: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老师们对这两节课的短信评论。
手机尾号为3199的老师:“刘丹老师真美丽,教生识字突出趣;用比较、做游戏,生动形象助记忆;听录音、放图片,声影并用堪称奇;生字融入古诗里,体会意境读中记。”
手机尾号为7825的老师:“《北京亮起来了》一课,在解决大量识字的问题上做了很好的尝试,容量大,效果好,也真正锻炼了学生。”
张凤英:这里,手机尾号为6477的老师提了一个问题:“随文识字课是重在识字还是重在理解课文?低年级都要随文识字吗?怎样教学才是最合理的?”接下来我想请赵洪老师就今天的两节识字课谈谈你的看法,以及刚才这位老师的提问你有什么看法。
赵  洪:今天的两节识字课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两位老师定的目标都非常合理、科学、准确,都把识字、写字作为识字课的重点,运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如刘老师猜谜、联系生活的方法,运用偏旁加一加、减一减、图片等方法,都运用得非常有效。我认为两位老师都体现了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新的要求。提倡认、写分开。低年级提倡多认少写。同时今天的两位老师都能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使课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识字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高效?需要加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目标的制定要合理,要依据课时而定,课时的分配要合理。大家千万不要把识字、写字放在两课时之外,让学生自己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写字的姿势、习惯都应由语文教师来积极引导。目标一定要在课时中落实、体现。第二,我认为写字教学要加强。现在很多课尤其是公开课由于时间关系总是重于感知课文,而写字却总让人感觉时间短,落实不到位。每课时你要让学生写多少个字,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一课时写三个,第二课时就要写五个字,安排要合理。不要把八个字安排在一课时里这样很不科学。每课时都要安排五到十分钟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练习如何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对于写字我要强调五个方面的要点。第一,要让学生认真看你写的范字。第二,要描,强调先描后写。第三,认真写。第四,要评价。学生先自评,再小组评、老师评。第五,改。要好好落实这五步,充分引起孩子们写好字的重视。对于随文识字的问题,我认为随文识字就是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如鲍老师今天的课首先它是一个阅读教学,按照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般步骤去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你一定要体现识字教学的特点。就是不应把识字、写字从阅读中分离。应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来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我们可以达到这样几个目标:第一,识字、第二,读好课文,第三,积累语言。
张凤英:那么,究竟怎样才算一节好的识字课呢?一节好的识字课,究竟应该有哪些评价标准呢?我们请“有效性教学评价实验”课题实验教师罗玲玲老师谈一谈这个问题。
罗玲玲: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怎样引导学生既减轻负担,又能轻松快乐识字,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这是广大低段教师探索的问题。我认为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许多新教材编排本身就有意识地突出多元开放的识字形式:一是随文识字,二是诵读古诗识字,三是在语文园地中识字,四是编排了单独的识字课。刚才刘老师的这篇教材里有识字的方法,有声音,入情入境的诗歌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第二,识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是低年段老师所要关注的问题。如调动孩子们的生活积累,鼓励了孩子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再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一些字,利用生活经验分析一些词语,借助插图、实物识记生字。然后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样体现了一些层次性。让孩子们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孩子们就能产生自主识字的愿望,乐于参与识字的过程。
第三是要重视教给方法自主识字。一要识字与汉语拼音相结合。二要注意识字与音形义相结合。
张凤英:目前的识字教学,老师们普遍反映效率比较低。识字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就这个问题,我想请张运敏老师谈一谈。
张运敏: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改革力度最大,讨论最活跃的板块之一。目前识字教学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即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过于花哨,收效甚微,二是对识字教学要求把握不准。我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主要把握六个关系。
第一,创设情境与提高识字实效的关系。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识字欲望,拉近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但是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把握好度。这个度就是你的情境一定要为识字服务。第二,要把握多认和少写的关系。怎样做才叫会认呢?读准字音、在语言环境中大概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仅此而已。不要求精细,不要求花太多的时间去分析字形结构,只是整体模糊记忆。要求会写的字我们就必须要求四会:会音、形、义,会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是是拔高了对会认字的教学要求,对会认字也反复指导识记字形,花了很长时间。第三,要把握好“识”与“用”的关系。为什么我们的识字教学会出现生字回生率高的现象,我想要引导学生多次用。一是用字阅读,二是用字表达。第四,要把握好学会和会学的关系。识字教学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就是学生能否独立自主的识字才是识字教学的关键。如刘丹老师教学带口字旁的字就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这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有战略意义的。
第五,立足教材识字和在生活中识字的关系。在生活中识字要把握好四个原则:第一是顺其自然,按时识字,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第二是以识促写。第三是不求理解,对部分深奥的字不求理解。第四是不加指标。第六,把握识字与提高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即引导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自然地感受汉字的丰富内涵。
张凤英:谢谢张主任!六大关系,归纳得非常精辟,为我们研究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打开了一扇窗。
张凤英:我希望今天在座的老师们不要仅仅满足于今天这些专家和嘉宾提供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经验,而是要自己在识字教学中去研究识字教学,努力探讨提高学生识字教学的效率的方法、策略。关于识字教学的研究,希望我们今天的专题论坛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老师们关注识字教学、研究识字教学,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改善识字教学,从而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感受篇之一:
不虚此行   不负众望
——参加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感受
东风教育集团52小学   石红丽
4月24日8:00整,在省教研室李作芳老师的闪亮登场主持下,紧张的学习交流活动拉开了序幕了。专题论坛互动环节中的手机短信是我见到的另一新鲜交流形式,让我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虽然我担心粗浅的认识让人见笑,但手机短信的形式不失为一种遮挡露怯的好箭牌。
一上午听了两节识字教学——专题识字鄂教版二年级的《识字四》和随文识字人教版二年级《北京亮起来了》,还听了一节口语交际课《亲情沟通从心开始》。上午的专题论坛是《如何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围绕这一专题,激情澎湃的我连发了三个手机短信,结合两节识字教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更没有想到的是我的质疑“随文识字教学难道仅仅重视识字而不重视文本了吗?”竟然被主持人提炼并作为特邀嘉宾答疑的问题,还在专题论题中展开了讨论。我为自己能与与会老师有同样的看法而高兴。
下午,我看到我们东风教育集团小语界的泰斗董林涛老师主持会议,心中无比亲切,也异常兴奋,几次拿出手中的照相机“咔嚓”,想把董老师潇洒的瞬间留下。听了两节阅读课《鱼游到了纸上》《她是我的朋友》和一节习作教学《写给太阳的小诗》后,进入了专题论坛《如何全面达成阅读教学目标》互动环节。在专题论坛互动环节中,董老师示意与会老师能举手参与评课,可羞涩的老师们更青睐运用“手机短信”参与互动。情急之下,我站了起来。传递话筒的工作人员竟然就在我的旁边,根本不容我思考片刻。我接过话筒,一番自我介绍后便开始讲道:“执教《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的老师用教师个人魅力引领学生走进了阅读,教学层次清晰,层层递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两节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说实话,我说了些什么现在几乎已经不知道了。董老师当着密密麻麻的与会老师说评得好,可我心里知道:我紧张得有点过了。后来,特邀嘉宾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的杨东山校长也肯定了我刚才讲的朗读训练,我那颗不平静的心总算平静了一些。
4月24日的上午,听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感动》和《一件让人感动的事》、《介绍我的朋友》两节习作课。每节课后,我都及时写下来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知为什么,今天的我有一种想举手说的冲动。在《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表达愿望,引导学生乐说乐写》专题论坛中,我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奋笔疾书记录着专家精辟的意见,这将会是我打开了另一片窗的理论基础。
两天的听课安排紧凑,课型多样,信息丰富。观摩一线教师课堂实践,我跃跃欲试,也想一展风采;聆听一线教师的经验,倾听专家的声音,饱受洗礼;反思自己,成功与不足并存。教学教研,任重道远;专业成长,永不懈怠!
                   二00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三)感受篇之二:
乐在其中
——参加省教研室小学语文宜昌研讨会有感
黄石市老虎头小学   梁兰芳
听了一天的课,笔记本机的漫漫的,脑袋里也装得满满的,虽说有点累,但执教教师在课堂中的风采,那充满诗意的课堂;特邀嘉宾精辟的分析,中肯的评价,热情的鼓励;那一个个充满灵性的学生……我的倦怠立即烟消云散,不知不觉翻开笔记本,独自享受那一份快乐——
这第一乐呀,我终于明白了,识字教学这样丰富多彩!我们观摩了武汉刘老师的专题识字课和黄冈鲍老师的随文识字课,原来识字教学是这样生动有趣!特别是随文识字课,不要像高年级那样去逐字逐句分析课文。在专题论坛时,从嘉宾访谈中我进一步明白:语文教学一定要把握好各年段的教学目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识字教学,切不要像要求中高年级那样去教学。随文识字课,重点是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学习积累语言,不要分析多,积累少,要从“低不低,中不中,高不高”的“雾”区中走出来。我明白了,我真高兴!
这第二乐呀,我终于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受。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但总是做不到,教师喋喋不休、学生马不停蹄“思考”着老师提出来的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的现象很严重。像今天唐老师的课就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他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说,让学生想,让学生写。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动起来了。是啊,在课堂上,亲爱的老师们,请等一等学生吧!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吧!
这第三乐呀,得从我一直以来坚持并遵循的教学原则说起。几年来,我在平时的授课中(主要是阅读教学),总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模式授课,不论有没有人听课,这个思维习惯一直不曾改变。听了今天几节阅读课,我发现这几位教师也是这样讲的。更让人高兴的是,省小语会副秘书长、特级教师吴定时老师在专题论坛中也谈到一堂阅读课应遵循这个原则,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破坏课文的整体美。看来这几年我的尝试是对的,我特高兴!
今天让我高兴的事情确实太多了。我乐在其中,乐在语文教学的艺术中,使我今天听课一天最深切的感受。尽管有的课还有待改进,但我从执教教师的眼睛里看出了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与执著。这更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所应学习的。希望圣教研部门今后能多多组织这样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我经常提醒自己:自己是一名教师,是一名语文教师,是一名叫祖国语言的教师。那样,就会更加明白自己:究竟该怎样教语文!
                  二00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三)感受篇之三: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满园
——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参会感
黄石市广场路英才学校  季青
    春天的脚步已经向我们走来,在有幸参加了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活动之后,更是感受到一股春的气息,朝气蓬勃,令人欣欣然。这次活动的研讨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分为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三个专题进行研讨。既有课堂教学展示,又有嘉宾访谈,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首先开展的识字教学专题。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的高低,因此,识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这次识字专题展示了两节不同类型的识字课,分别是刘丹老师的专题识字《识字四》和鲍爱霞老师的随文识字课《北京亮起来了》。两位老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让我感受颇深。
“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创设好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刘老师在教授“鸣、啼、吠”等生字时,播放了生动逼真的声音课件,变抽象为直观。这些鸟叫声,乌啼声,犬吠声让孩子们兴趣盎然,极大地调动了识字兴趣。鲍老师在教“幕”字时,利用了一个大幕开合的课件,这一开一合,联系到“幕”字下面的“巾”,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和“墓”、“暮”进行区分。这些声音、画面的情景创设,有助于学生对生字的联想和记忆,把一个个抽象的生字,变成了可闻,可看,可感的具体形象。这些识字情景的创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通过交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两节识字课,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为我们展示了大量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偏旁,归类识字,对比识字,儿歌识字,随文识字等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种识字方法的传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认字,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仅仅靠40分钟的课堂识字,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识字需求的。只有当他们掌握方法后,才能走出课堂,走入生活,学会自主识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在日常识字教学中,常常把识字单独地孤立起来。结果文离了字,字离了文,识字无助学文,读文不能巩固识字。还有的是死按生字表的顺序去教识字,殊不知在检测评价时,学生是“哇啦哇啦”能把课文背了下来,似乎是认识了生字;但一把字从文里拿出来调换一下顺序,反而不认识了。这两节识字课,都把生字放在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刘老师把字放到了古诗句中,学生在认识生字的同时,也品味到了诗词之美。鲍老师则把生字放到词语中认知,再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来学习。这样,在语言环境中开展识字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词语和句子中识字,在阅读故事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和积累生字和词语,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归根到底,我们识字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学以致用。通过识字,能满足学生的读与写的需要。这次展示的虽然只是短短的两节识字课,但对我们的启迪是深远的。这次“多课型”研讨活动給我们全省小语课堂吹来一阵课改春风,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种“一花独放”,而是借助这股春风,把新的理念带入每个人的课堂,形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百花齐放”。
(三)感受篇之四:
回归课堂“真”本色
—— 省小语“多课型”教学展示的学习感受
潜江市实验小学  周  琼
为期两天的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教学展示活动,在美丽的宜昌圆满结束了,我带着满心的期待而去,载着满满的收获而归。此次活动向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基本课型: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认真聆听了九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简单中不乏智慧,平静中不乏灵动,就像仙桃袁志博老师执教的习作课《一件让人感动的事》中讲到的作文要“真实、真情、真切”一样,这次的课就让人走进了真实的课堂,找到了课堂的“真”本色,没有浮华,没有矫作,没有表演,一切都那么真实,真正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指点了迷津,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正确航标。
一、课堂真实
听过许多的教学比武课、公开课,那些看似热闹、完美的课堂教学总给人一种“虚”的感觉:花架子多了,学生高兴了,知识是否落实了呢?相比以往,这次的课就让人觉得实在,没有过多的伪装,没有预先的铺垫,没有不必要的辅助手段,虽然课堂上有时出现了一些不完美的小“意外”,但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才是真实的语文课堂。如潜江吴明妮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讲评课《介绍我的朋友》,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文时,有个孩子的文章写得不是很好,上台后不敢大声地念出自己的文章,吴老师鼓励他勇敢点,大声点,并及时给他的作文做了批改。试想,如果老师事先就让学生写好改好,专门点那些优秀的学生上台交流,没有修改的地方,那作文讲评又有何意义呢?学生又能学到什么呢?
二、师生真情
语文是情感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要悟情就要求读者、教者先入情,只有教师饱含深情,用满腔的激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才能进入情入境,悟得真情,最终才能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如恩施唐清碧老师执教的习作课《写给太阳的小诗》,荆州梁斌老师执教的阅读课《鱼游到了纸上》,荆门张庆红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课《感动》,三位老师都能用自己情真意切的诗一样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真情流淌,学生的读、说、写也饱含真情。教者有情,学生入情,这样的语文课才真挚感人。
三、教学真切
一节课是由多个教学环节组成的,一环扣一环,丝丝相扣。完美的课堂希望每一个环节都按部就班,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影响整节课的效果。可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在我们的预设之外,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参差不齐,如果我们只注重课堂展示的“天衣无缝”,把那些“瑕疵”掩盖在华美之后,我想这样优秀的展示实际上是偏离了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只有真真切切地教,扎扎实实地教,让每个孩子都有思考、说话的机会,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如吴老师执教的《介绍我的朋友》一课,让学生说说自己从电视、书本上了解到的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学生说出了“贪吃、贪睡、不讲卫生”之后,有个孩子站起来说了句“猪八戒还很好色。”惹得学生当场哄堂大笑,此时的吴老师并没有责怪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这样“不雅”的词,而是微笑着鼓励了该学生。“关注细节就是关注质量。”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语文课理应如此。
揭开面具,撕下伪装,还语文课堂一个真实的面孔;倾注真心,融入真情,让语文课堂激情四射;关注细节,平等对话,使语文教学真切自然。以上是我学习的一点感受,愿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三)感受篇之五:
生命中这位难忘的朋友
——《介绍我的朋友》习作教学磨课心得
潜江市龙湾小学  吴明妮
题记:只要上过公开课的教师,都会把执教公开课的体验称作“痛并快乐着”。这种“痛”是孩子成长中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孕妇临产时撕心裂肺地“甜蜜阵痛”。这种“痛”是精神上的磨砺,是心灵上的拷问,是理想与实践之间的艰难跋涉。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快乐:菩提树下醍醐灌顶般的顿悟,山穷水尽后柳暗花明时的惊喜,“无心插柳柳成阴”的万般激动。这些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成为其精神成长的不竭动力。
前言:
三月初,市教研室安排我于4月23日在宜昌举行的“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上一节作文教学课。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我忐忑不安:一半庆幸一半慌乱。庆幸的是可以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不安的是我感到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我们潜江市的,全省有那么多同行来听课,我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有这么一桩心事担着,那几天每天回到家总觉得心里不痛快,总觉得无形中有股沉重的压力。经过一番斟酌后,最终确定了课题——三年级习作教学《介绍我的朋友》。开始备课了,先把《课程标准》细细琢磨了几遍,接着上网下载了多篇关于小学习作教学的经验文章。因为这篇习作教学是对《介绍我自己》这一教学内容的拓展,我找不到多少可以直接借用过来的资料,只能“自力更生”,终于在好几个夜晚的奋斗中,“逼出”了一个初步构想。
接着是磨课,那真是一个痛苦而又充满了希望的过程。在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杜澄清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在好几个学校进行了试教。试教的那种感觉,常常让我联想到数学中的无限循环小数——周而复始,无休无止。可谁知,这种循环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每一次试教都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的一次检验,一串串问题如列清单似的被罗列出来,问题的指向由最初针对每个教学环节和每个情境的创设,到最后哪怕是一句过渡语、一个神态动作都进行精雕细琢,力求精益求精。即使这样,心里还是不安,自己总是在脑海里重放我上课的片断,睡梦中也总是在自己的课堂上惊醒过来,一遍遍修改,不知道改过多少遍了,我只是知道,我每天都会带着一张重新修改过的教案回家。第二天坐在电脑前仍然是一字一句地修改。
·信心在鼓励中坚定
为了熟悉教案,我把课堂搬进了家里的书房——手持教案,一遍又一遍地说课。十六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投入的神情、适当的体态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都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是调动学生情绪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说课时,哪怕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句话的语调,我都要仔细琢磨,只要我觉得不到位,都会重新来做。此时,书房就是课堂,每一样物品都是我的学生,静静地聆听我的讲课。在家里我还有一位很好的指导老师,那就是房间里的那面大镜子。它是听我上课遍数最多的,它会忠实地为我纠正每个动作神情。如果说我在课堂上的教态是亲切的、自然的,这位指导老师肯定功不可没。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所谓的磨课就是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这是一个“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这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这是一个走进学生,熔炼自我的“重生”过程。就像化蛹成蝶,这一过程的确是痛苦的。特别是当试上过后,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却一时无从下手,心情就跌落谷底,放弃?坚持?一次又一次。
·亮点在意外中生成
那是在第五次试教时,因为想着上课别让学生出“意外”:一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二是怕学生说多了,影响自己的思路,所以不自觉地想牵着学生跑,于是我总是自己讲得多,学生说的少。第五次试教时,学生在课堂上居然都不开口了,你望望我,我瞧瞧你,就是没有人举手回答问题。
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学区赵主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她让我面对学生的回答作好两手准备。如果学生能回答准确当然可以,如果不能则是亮点生成之时,他让我启发学生来说,变大问题为小问题,面对课堂上的意外,教师要有教学机智,要学会启发,要学会示范,学会给自己和学生“找台阶下”。
·困难在矛盾中化解
现在回想着长达两个月的“折磨”,还真令人难忘。白天,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就是磨课。有时候碰到一个问题,一句话,反复推敲. 在餐桌前吃着饭,偶尔间家人会奇怪我的眼神在游离,他们不知道我在思索着其中的一个问题,在推敲着一句过渡语。
就这样每一天都过得痛苦而充实,其中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令我难忘。且不说我几次手写教案(手写一遍印象深刻),浪费无数纸张。另外此次事件牵涉人员比较多:杜澄清老师在自己繁重的视导工作期间,一次次听我的课,一次次给我提建议;我们学校的蔡老师几次三番地帮我修改课件,一个原本对他来说不算太复杂的课件,而由于我的“朝三暮四”,浪费了他很多时间;和我配班的郑老师,忍受我反复无常地换课行为;还有学区的赵主任、周主任,学校的杨校长、尹老师、周老师为我的课也提了不少中肯的意见,提供了许多帮助。
·好课在磨砺中成长
磨课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让心灵承受痛苦的煎熬。但磨课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历程,一次次地反思修改,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理念上的冲击,能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审视自己,好像对于教学又重新认识了一番,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待问题了。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变蛹化蛾、脱胎换骨”。
现在我才恍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真不是吹的。特级教师们也是一样,当我们在台下欣赏他们台上的那份潇洒的时候,可能很多时候都忘了他们曾付出过的那份努力。在钦佩他们的时候,也应该提醒自己,其实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努力,说不定也能像他们一样收获。我现在真正体会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你必须向对待你的情人一样,时时想着她,时时念着她。是啊,王崧舟老师所说的那句——“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的话语不也正有异曲同工之美吗?
终于,我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观众,面对只熟悉了几十分钟的学生,有一丝紧张,但更充满自信。站在舞台上,我的心中已没有了厚实的教案,只留下清晰的教学环节,我眼中心中只装着面前的每一位学生。我把全部的注意力用来倾听学生的回答,捕捉亮点,引导生成,让每一位学生融入课堂,让课堂生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精彩。此时,我对“厚积薄发”才有了真正的感悟,没有那痛苦磨课过程的积淀,怎会有课堂上的精彩展现?
结束语:
在午后的阳光下回想磨课的经历,我想是幸福的,回头看看这条路,它不像泰山的十八盘那样需要一鼓作气,勇往直前;也不似庐山的烟雾那样迷人视线,它是一条没有尽头却充满风景的登山路,要我们走走、听听、看看、想想,其乐无穷。细细回味“磨课”的美好时光,我因《介绍我的朋友》一课而无比充实。《介绍我的朋友》,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朋友。我相信这种磨课的教学历练最终会化作我人生的修炼,她必将启迪我在教学路上奋斗不息,耕耘不止……
后记
湖北省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实验课题研讨会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们对小学语文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研究永不停歇。如何借此契机,引发教师持续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会后,与会教师已经在省教育厅、省教研室联合主办的“网络教研中心”(wljy.e21.edu.cn)的“小学语文”之“案例沙龙”栏目开辟了专栏,展开了又一轮的后续研讨……
二00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18 09:15
语文教师的“书巢”细目[商友敬]


    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书巢”,就等于没有家,就会心神无所安;商友敬先生的“书巢”建议,非泛泛而谈,而是有他多年的阅读、研究做支撑的。当然,他更提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书巢”。                          ——编者
    暑假期间,有几位青年语文老师到舍间闲谈。他们都有志于语文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对我这小小书房中的藏书颇感歆羡,而且都有为自己营建“书巢”的愿望,于是作此“书目答问”,供青年语文教师参考。
  要有历史的眼光,鉴往知来——读一点语文教育史的书
  语文不只是工具,语文教师更不是操持工具的工匠,为此,对自己从事的语文教育,要有历史的眼光,才能鉴往知来。张志公先生虽然限于历史的原因,主张过“工具说”,但他有一部相当精彩的著作《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后来又增补改写成《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看了这本书至少可以明白:一百年前的教师是怎样教书的?使用的是什么教材?然后才可以思考:这些历史遗产对我们还有多大用途?怎样用它们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白话文运动)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要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演变,可以读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的专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而对于这一百年语文教育历史要作一个综览,则可以读一本大书:顾黄初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了解了过去,还要展望世界,面向未来,华东师大倪文锦教授等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正是一部闳中而肆外、鉴往而知来的大部头著作。
  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
  “五四”以来,思想、文化和学术的大师们,对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十分关注的。他们有的专门为此写过文章,发表过专著。如梁启超就曾作过《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的演讲(见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胡适也先后作过《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国文教学》的演讲(见《读书与治学》,三联书店1999年第一版),他还主持过高中国文课程标准的制订。
  把主要精力放在大中小学语文教育上的大师,当然是三十年代以后的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陈望道、黎锦熙、吕叔湘等人。
  叶圣陶的名字在三四十年代,往往与夏丏尊连在一起。他们志同道合,又是儿女亲家。他们以开明书店为基地,编教材《开明国语课本》、《国文百八课》;编杂志《中学生》;共同编写小说体学习语文的专著《文心》,具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他们开拓的这条语文教育之道路,是一条正路,一条大路,我们应该沿着这一条“开明之路”走下去。叶先生关于语文教育的论著,收在《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之中,而第16卷则是他编选的教材。这么多著作当然难以读遍,我以为《文心》一书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一读的。至于在教学实践方面,叶先生又与朱自清先生在40年代初合作编写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精读”是对经典名文的品赏和分析,如课堂实录一般;“略读”则是对一本本名著所作的介绍,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我认为他们开启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今天也应该参考、学习和继承。
  朱自清先生更多的工夫是在大学教书,但也没有离开语文教育的大范围。在《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有关语文教育的文字放在第二、三卷之中,其中以《国文教学》和《标准与尺度》这两辑与我们的关系最为切近。
  朱光潜先生是一位美学大师,但他对语文教育的关注和影响甚大。上个世纪20年代末,他先是在叶圣陶主持的开明书店出版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然后在30年代初又在《中学生》杂志上写了“第十三封信”即《谈美》,是最通俗易懂的美学论著。然后又有了《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40年代则有《谈修养》和《谈文学》。我建议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可以通读朱先生这六本书(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印的单行本)。他的文字十分流畅明白,文理清晰,许多深奥晦涩的理论被他一说就清楚了。尤其是《谈文学》中的几篇论写作的文字,对我们从事写作教学大有帮助。
  陈望道先生是修辞学家。他的《修辞学发凡》,应是我们语文教师案头必备的著作。另外他也是第一个写“作文法”的人。他的《作文法讲义》(1922年上海民智书局版)中的主要部分收在《陈望道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之中。
  一般人只知道郭绍虞先生是文学批评史家,其实他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方面也花了不少工夫。他的《学文示例》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大学语文教材,尤其是对文章的比较阅读方面,别开生面。他有关语文教育的论著收在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郭绍虞论语文教育》一书中。
  在上一个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师中,黎锦熙先生是十分重要的一位。他早在1916年就倡建“国语研究会”,至1978年3月21日逝世那一天的上午,还在准备“语言学科规划会议”的讲稿。他的论著有具体入微的特色,读了之后会发现,我们今天讨论的不少问题,这位老先生早就谈过了。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女儿和门生编缉了一本《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吕叔湘先生当然是语文教育的大师。别的方面姑且不说,就这一本薄薄的《语文常谈》,真是写得好极了。我认为拿它作教本来教学生,不论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可以一学就通,久久不忘,是“大家”写“小书”的典范之作。此书有三联书店的本子,小巧玲珑,读来饶有情味。顺便说一句,语言学家陈原先生的小册子《语言与社会生活》,也有三联的小本子,更有情趣,语文教师也可一读。
  健在的大师中我崇敬的是96岁的张中行先生。他的本业是语文教学。他的回忆录《流年碎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其中有好几篇,都与他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有关。张先生的专著中,《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作文杂谈》等都是关于语文教育的(见《张中行作品集》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另外有一本《谈文论语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比较少见,收集了他关于语文的零星文章。我以为,张先生对文言文教学有极为精辟的见解。他编的《文言读本续编》(与吕叔湘合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尤其是三本《文言文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最适合教师的教学。
  说到张中行先生,不能不提到新近去世的启功先生,他们是一对好朋友。启功先生治学涉及的面很广,他的那本《汉语现象论丛》是极有功力极有见解的好书,语文教师最好能通读一遍。他与张中行先生以及前几年去世的金克木先生三人合著的《说八股》(中华书局1994年版),有兴趣的语文老师也应该读一读。有什么用呢?长学问长见识呀!
  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的论著和教学实录
  现在说,语文教育界“诸子百家”的著作。
  有一本书要先说,名叫《我和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它在“改革开放”之初,集中了当时还活跃在语文教坛的名师,让他们作一番自述。名单为:于满川、于漪、叶圣陶、叶苍岑、江山野、吕叔湘、刘国盈、向锦江、何以聪、辛安亭、张毕来、张传宗、张志公、张寿康、卢元、张孝纯、张隆华、陈哲文、时雁行、沈蘅仲、罗大同、林炜彤、闻国新、徐中玉、黄光硕、钱梦龙、程力夫、蒋仲仁、曾仲珊、谭惟翰、黎思明、颜振遥。共32位。如今,21年过去了,不少老先生都已归道山,健在者中最年轻的大约是钱梦龙先生了。这一个群体在近20年来为语文教育事业的确是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作用的。
  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华东师大瞿葆奎老先生主持编成的《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集中了上海地区的名师:于漪、高润华、陆继椿、钱蓉芬、陈钟梁、徐振维、朱兆麟、杨墨秋、过传忠等人的25篇课文的“上课实录”。这在当时是首创的,更是许多中学老师竞相购买的最新鲜的资料。以后这类书出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于漪老师,德高望重。她有《于漪文集》传世,那套书相当厚重。我觉得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于漪教育文丛》四种(《站大写的人字上》、《给语文教学加点钙》、《可以做得更好》、《和中学生交朋友》,2001年版)读起来更方便一些。
  钱梦龙老师的课上得潇洒自如,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像看马连良的京剧,入情入理,入筋入骨。他的著作我手边只有《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学习他的教学艺术,光读著作不够,还应该看教学实录的盘片。
  小学语文教学,老一辈的,我认为以李吉林老师最好。她把儿童的语文学习放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如鱼在水,如鸟在空,活泼生动,自然成长,这是小学语文教育之坦途。她的著作不少,最近的这一本《情境教育的诗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是集其大成的,也值得小学以外的老师读一读。
  新生代小学语文教师以窦桂梅最为杰出。她的课上得好,有思想、有追求,还健于写作。她最近的这本著作《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写得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我觉得中学、大学的老师也不妨读一读。
  我还要特别向中小学语文教师推荐一类书,那就是大学教授的“上课实录”。仅就我所见到的,最远的当数上个世纪20年代胡小石教授在南京中央大学所讲的《中国文学史讲稿》,由学生苏拯提供的课堂笔记,见《胡小石论文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三四十年代,则有闻一多、罗庸两位先生在昆明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笳吹弦诵传薪录》(郑临川记录,徐希平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942年至1947年,顾随先生在北京辅仁大学讲授古代文学,学生叶嘉莹记了6年的笔记,共十余册。80年代从海外携带回国,整理成书,是为《顾随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从这些笔记中,可以看到名师授课的精妙和严谨,虽然没有录音录像的设备,但也会使人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感染。
  当代大学名师的上课实录,最近整理出版得不少。三联书店编了一套《三联讲坛》,已出版的有北京大学洪子诚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大学钱理群的《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之一”则是《话说周氏兄弟》,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陈平原的《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二十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清华大学葛兆光的《思想史研究课堂实录》、华中科技大学王乾坤的《文学的承诺》;广西师大出版社也紧紧跟上,编了一套《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已出版四种:张世英的《新哲学讲演录》,王一川的《文学理论讲课录》,吴炫的《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邓晓芒的《康德哲学讲演录》。最近,北京师大出版社也出版了《启功讲学录》,读这本书等于当了一次启功先生的研究生。
  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论著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书店偶然买到一本浙江师范大学的语文教学法教授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书不厚,花一夜工夫快读一遍,如闻空谷足音。以后又读到他赠我的前于此书的《语文教改的三个浪潮》(此书印书极少,我的一本签名本也被学生取走,看来是不想归还了)。他是较早不满“工具说”而提出“人文说”的,由此而进一步写了《语感论》,到了200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老编辑韩焕昌君一下子推出了《语文教育新论》丛书,先是三册:王尚文的《语感论》(修订本)、李海林《言语教学论》和李维鼎的《语文言意论》,以后在2001年又出了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原理》。这样,语文教育的理论界形成了一股崭新的力量,打开了新的局面。
  有关语文课程理论的著作,我看到的以下列两种最重要:一是2003年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面第一位博士王荣生的博士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可谓体大思精,对语文教育的整个大厦,作了认真的清理和评估。还有一本是北京师大郑国民教授的《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此书写得通俗易懂,而且多从实际教学取例,深入浅出,也颇见功力。2004年,浙江教育出版社也推出了《语文课程改革理论探索书系》,先出三种:王尚文主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李维鼎的《语文课程初论》和《语文教材别论》。我认为:将对话理论引入语文教育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请第一线的老师不要忽视。
  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以其真诚率直的性格和深沉厚实的学养积极投入语文教学的改革之中。2003年,他把自己的有关论著编成《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其中确实有许多远见卓识,这是一本是感时伤世的忧患之作。无独有偶,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参与意识更浓,笔端的感情色彩与其理论的阐述相得益彰。
  最后介绍的一本好书是南京师大附中王栋生(吴非)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这本书是最近读书界争相阅读的热门书,不用我赘言了。
  阅读学、写作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著作
  最近这这一两年,我到处推荐美国学者艾德勒的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更简洁一点的话,可以读复旦大学郜元宝博士辑录的海德格尔语录《人,诗意地安居》(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接下来是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读起来也太艰难,我用简便的办法,读洪汉鼎先生主编的《理论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有关各家的重要论著都在这里了。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的解释学。我读到的有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周光庆的《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而更切近我们语文教学的,是浙江大学蒋成瑀教授的《语文课读解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此入门,可以;但还应该进一步探究,不能像我这样浅尝辄止。
  在阅读教学方面,还有一方面最被忽视,就是教学生诵读。当然不是照过去私塾老先生的办法摇头晃脑吟咏,也不必如今日的话剧演员拿腔拿调地朗诵。我建议老师们不妨看一看南京师大陈少松教授的《古诗词文吟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一书,肯定能为你打开吟诵之门。
  下面讲写作。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写作的,以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用力最勤。他的《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读了之后可以鉴往知来。再打开眼界,则要了解国外的写作教育情况,我手边有一本刘锡庆教授组织编写的《外国写作教学理论辑评》(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写作学”是每个大学中文系都开的课。讲义内容大同小异,搬到中小学来用,方凿圆枘,有生搬硬套之弊。而坊间教中小学生做作文的书已泛滥成灾。我看有两本书最好。
一是叶圣陶和夏丏尊在30年代写的《文章讲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二是张中行的《作文杂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虽都是薄薄的小册子,但都说到根子上,说到点子上,远胜那些大部头的专门论著。教学生写文章,明白这些基本的道理就行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文章是写出来的,多说没有用,至少不起关键的作用。
  中西文化及其经典的介绍
  西方名著浩如烟海,难以赘述,不如删繁就简,只介绍一套书《西方名著入门》。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和阅读学专家莫蒂默·艾德勃合编的一套丛书,共九册。第一、二、三册是文学,第四册评论,第五、六册是人与社会,第七册自然科学,第八册数学,第九册哲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一版),此书精选了自古希腊以来的的名著片断,并加以解说。原是供西方中学生阅读的。特别值得介绍的是第一册书前有主编撰写的《致读者》(16页)和《导言》(114页),务请各位读者认真一读,真可谓“金针度人”、“指点迷津”之作。如果要对西方学术思想有一简略的了解,也不妨读一本《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再说中国传统文化,最近倡导“国学”的风头很健,目前除了被按下头去读经的儿童之外,真正潜心研读者不多。我们语文教师不能随波逐流,还是应该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己去拿”。对中国文化作系统讲述的著作不少,但我却愿意介绍两本简而明的读物:一是1947年曹伯韩先生的《国学常识》(三联书店2002年版)。此书原是供中学生读的,文字浅易而清晰。但你一读会发现,该介绍的他全介绍了,而且功力相当深。比读《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录》收效大,而曹聚仁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1986年版)又枝蔓太多、琐碎。
  还有一本则是台湾学者韦政通的《中国的智慧》(岳麓书社2003年版),它是与美国艾德勃《西方的智慧》相配套的普及读物。他不以时间为线索,而列出一个个问题(哲学、科学、政治、道德、教育、宗教、社会、经济、美与艺术、爱情友谊、人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讲述,最后对中西智慧的异同作一对照表,读起来饶有趣味。韦先生另有《中国文化概论》(同上出版社)也值得细读。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很重要,有朱熹的权威注本《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不管怎么说,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作用是没有一本书可以与之抗衡的,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还是应该读一读的。另外,杨伯峻先生有《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左传译注》,都是中华书局出版的,读起来更简便。最近还看到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也出了《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读下来也不错。至于台湾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差错不少,不敢恭维,比他差的还有,那就不说了。
  《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开山之作,我们语文教师是需要备一部在手边查查的,中华书局有影印本(1963年版)。最近上海教育出版社还出了一种排印大字本,读起来更清楚。
  《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是可以备一部的,如嫌它10本太多,可以精读王伯祥先生注释的《史记选》共20篇(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他的注释极精,来历都说清楚的。《汉书》以下,非研究古代历史的,不必多花工夫。还有一套编年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纪》。也卷帙浩大,难以全读,可以读选本。
  《老子》只有五千字,却十分费解。如果拣看得懂的说,方便;通盘了解极难。中华书局有朱谦之先生注本,我看台湾陈鼓应先生的《老子今译今注》和《庄子今译今注》都不错,有中华书局的印本。《墨子》的权威注本是清末大儒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其中《非攻》篇选入中学教材。《荀子》中有《劝学》篇选入中学教材,《韩非子》则有一些寓言选入中小学教材,还有《晏子春秋》中也有一些故事选入教材。教师都应该窥其全貌,心中有底。
  《世说新语》,虽说是一部笔记,可它的确是中国古代语言艺术的精品。往往一两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甚至达到它的内心深处。阅读和写作,都应该以它为典范。
此书有两种注本,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详细些;徐震堮的《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简约点。都值得一读。
  《昭明文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好的一部文学总集。所选诗文上至汉代(诗则从屈原宋玉开始)下至南朝,最优秀的作品都搜罗殆尽了。譬如《古诗十九首》就首次出现在《文选》之中。此书有通行的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是唐代李善所注,共六册。
  唐代以后,诗人文士辈出,各种别集众多,尤其是宋代以后能够刻印成书,更便于流传。我们由此可以转入文学作品的选注本中去了。
  古代文学作品的选本和注本
  要说正宗地系统地,如同大学中文系那么沿着先秦两汉的顺序研读中国古代文学,(这当然要在很大的工夫和精力)那就要把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甚至文学批评史与历代文论选串在一起读。但这些年来,大学生立志者不少,真学有所成者不多,“心有旁骜”也。如今亡羊补牢,再潜力来读,也未尝不可,但不必急于求成,日有所获,数年之后也大有可观。
  我读到的文学史都是老一代人写的,新的所知不多,而得益最多的则是刘大杰先生1957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三册,我曾将它抄过一遍,至今抄本还珍藏在柜子里。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一根线贯串在心中,有“历史感”。作品呢?我看以50年代北京大学编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比较完备。好处是选得多而精,注得详细又有来历,不同的解释放在一起供你选择,还有不少背景材料。可惜唐宋以下就断掉了。
  唐以前的诗,《诗经选》(余冠英选注)、《楚辞选》(马茂元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都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读本丛书”本子,到处都能买到。
  唐诗选本极多,有名的是《唐诗三百首》,其实远远不如马茂元先生的《唐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马先生此书的好处是注释要言不烦,评析短小精要,都能点到要害上。沈祖棻先生的《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也有同样的优点。
  同样的,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读本丛书”本)也是注得好,评析得更好,而且钱先生的解说语言出神入化,自有一种独特的趣味。
  宋词的正宗选本是朱祖谋老先生的《宋词三百首》,唐圭璋先生加以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龙榆生先生是朱祖谋(彊村老人)的嫡传弟子,他编选的《唐宋名家词选》和《近三百年(即清代至现代)名家词选》,都十分精到,可以买来读读。
  《古文观止》流行数百年,先秦两汉收得太多,唐宋八家以后又收得太少,清代以后一篇没有。为了教师进修备课的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曾编过一套《古代散文选》三册(1962——1980年出版)这书选得精,编得严,便于教师备课参考,也可以用来进修。
  明清两代的诗文,有好作品,但缺乏好的选注本。如明末的小品文,实在是好。张岱的《陶庵梦忆》,篇篇精彩,好在也不古奥,直接读下去,也能懂。
  笔记小说是明清两代文人最喜欢的东西,老师们没事随手翻翻,如《聊斋志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等,谈狐说鬼,庄谐并出。还有谈掌故的,讲见闻的,以及读书札记,都能增长知识,读着读着,古文就过关了,甚至还能下笔写上一小段。何乐而不为呢?
  对我们教师来说,鉴赏比批评重要。这里要向老师们郑重推荐我的老师刘衍文先生和他的儿子刘永翔教授合著的《古典文学鉴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他们好像在组织一场场讨论会,对古典文学中的一连串问题,召集古代的名家,各抒己见,然后再总结出自己的见解。看起来生动灵活,有趣又有道理。他们的话锋,穿透二三千年历史的迷雾,往往能显现古代诗文的真面目,功力是深透的。
  杂学旁搜
  有些书,很难归类。但我们教书时少了它就显得底气不足。为了补充,就得多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知识性读物。有些大师,有专门的学问,但能写出极浅近通俗的普及型读物,这就大有益于后辈。最近,北京大学的袁行霈先生等,主编了一套“大家小书”交给北京出版社出版,就是这一类最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收藏和研读的好书。现已出版四辑:
  第一辑: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夏承焘《唐宋词欣赏》、王力《诗词格律概要》、陆宗达《训诂简论》、柴德赓《史籍举要》、张中行《文言津逮》、李长之《孔子的故事》、季镇淮《司马迁》、周汝昌《红楼小讲》、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共10种。
  第二辑:俞陛云《诗境浅说》、江绍原《民俗与迷信》、孟超《<金瓶梅>人物》、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李长之《鲁迅批判》、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沈祖棻《宋词赏析》、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说》、黄裳《旧戏新谈》、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共10种。
  第三辑:朱光潜《谈美书简》、朱自清《经典常谈》、罗常培《语言与文化》、龙榆生《词曲概论》、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姜亮夫《敦煌学概论》、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林庚《西游记漫话》、陈从周《梓翁说园》、黄裳《笔祸史谈丛》,共10种。
  第四辑:周作人《我的杂学》、竺可桢《天道与人文》,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朱光潜《诗论》、朱自清《论雅俗共赏》、翦伯赞《史料与史学》、龙榆生《词学十讲》、沈从文《野人献曝》、费孝通《乡土中国》、白化文《三生石上旧精魂》,共10种。
  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们教书的人要在讲台上直挺挺地站着,肚子里没有一点书撑着是不行的。反正,我能说的都说了,读不读是你自己的事了。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0日第4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18 09:20
“教师学习”行动计划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    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很多期望,比如“教师成为研究者”;“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叙事研究”,等等。这些新的期望经常被转换为一系列教师培训的主题,比如“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与教研方式的转变”或“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简称“校本教研”),等等。校本教研原本为了化解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但中小学教师却似乎普遍不那么领情。任凭校本教研的呼声如何高昂,中小学教师似乎不以为然,“不愿起哄”。
????当“校本研究”被提倡时,中小学教师究竟该做些什么?
????1980 年代,中国教育界因《学会生存》的出版而流行“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教育宣言,但这个宣言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似乎一直是很遥远的事情。
????1990 年代,中国教育界因《第五项修炼》的出版而流行“学习型组织”的教育理念,但这个教育理念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似乎更加遥远。
????2000 年代,中国教育界因“新课程”的实验而流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但这个制度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仍然是遥远的事情。
????如果我们完全不理会“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再加上一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不过是在流行的教育概念中再增加一条热闹而孤寂的教育口号。“教师学习”是重要的,但显然这是个难题。因为“教师不学习”有时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制度(如校长的管理方式以及教育考核制度)的问题。
????不过反过来看,如果我们突破“教师学习”的困难而使“教师学习”成为可能,“教育改革”就会有新的希望,有可能开辟一条新的学校教育改革的道路。当我们将这种新的希望托付给“教师学习”时,主要是指“教师读书”。“教师读书”与一般的“读书”方式不同,有效的“教师读书”应该采取类似彼得?圣吉提倡的“学习”概念。我认为这种“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真正能够以“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相当于彼得?圣吉提到的 reflection in action )的方式引起教师的“教育信念”(相当于彼得?圣吉的“心智模式”)的改变。
????一旦学校能够引导教师展开“教师读书”(“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活动,教师将由读书而获得“自我超越”的热情。在教师有了“自我超越”的热情之后,学校管理者接下来的责任就是在适当的时机“与教师一起”提升出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当于彼得?圣吉的“共同愿景”)和相关的“教育信念”。学校整体的“办学理念”和相关的“教育信念”必须以各个教师的“自我超越”的热情为前提并使之成为各个教师的“自我超越”的一种需要。
????于是,所谓的“教师读书”,实际上是为了让教师针对自己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而获得“自我超越”的热情;是为了让学校针对教师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提升出“办学理念”以及相关的“教育信念”。
????教师一旦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教师一旦获得“办学理念”和相关的“教育信念”的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将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先开发理论然后推广实验”的“教育实验”模式(英语国家称之为“ RDD 模式”),转向“自下而上”的、针对“教育问题”的“教师读书”并引起“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称之为或“校本教研”模式)。可以将这种“行动研究”(或“校本教研”)模式的基本“环路”表述为“问题―设计―行动―反思”:
????第一,问题。暴露教师的“问题与困惑”。这需要通过“深度汇谈”的方式让教师把“工作压力”、“专业疑难”或者“人生困惑”等摊出来。这一步的重要意义在于:如果教师不将自己的工作压力、专业疑难、人生困惑“暴露”出来,教师将感到没有改变的必要,或者感到没有改变的可能。性格温和的教师将因为“没有改变的必要”而沉湎于自己狭窄的“个人经验”;性格激进的教师将因为“没有改变的可能”而陷入牢骚、抱怨、批评、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生活。
????第二,设计。教师针对“问题与困惑”寻找、设计相关的方案。“设计”表面上看是拿出一个技术性的方案,但很多教育问题的解决与其说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如说是“人生信念”以及相关的“教育观念”问题。这正是为什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读书”的原因。“教师读书”旨在实现“观念转变”,包括“自我超越”以及相关的“人生信念”、“教育信念”和“办学理念”。这一步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教师不调整自己的“生活心态”、“生活信念”,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选择某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技术,很多教育问题将不可能获得解决。
????第三,行动。在“自我超越”、“办学理念”、“教育信念”的支持下采取教育“行动”,尝试着解决教育问题或教育困惑。
????第四,反思。行动中不断“反思”发现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 ????总体上看,“教师学习”直接指向教师的“问题解决”,但为了解决问题,教师需要通过“读书”而调整自己的“人生信念”、“教育观念”,进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人生信念”?无论身处何种职业领域,每一个人的“人生信念”都在两种活动中诞生:一是个人的“生活实践”及其“体验”;二是对他人的生活实践的“观察”和“领会”。而积极的“人生信念”却在这两种活动的“关系”中形成。也就是说,积极的“人生信念”既缘自个人的生活实践的“体验”,又来自对他人生活实践的“关照”。二者相互推动而形成自己的“阶段性”的“人生信念”(所谓“阶段性”,是指“人生信念”在不同的时期会因自己的生活实践和他人的生活实践的改变而发生“动态调整”)。对于已经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相当于彼得?圣吉说的“心智模式”)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观察和领会他人的生活实践和生活态度并从中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
????如何观察和领会他人的生活实践、生活态度?对于教师来说,最紧要也是最困难的,是走出自己个人狭小的生活世界,出去看看“他人”在做些什么。看看在同样的条件限制下,“他人”正在做什么努力,“他人”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教师如何走出去呢?不是说教师一定要离开学校,也不是说教师一定要争取更多“观摩课”的机会。重要的,是看书。不只是看时下出版的专著或文章,而且包括已经成为历史的经典性教育文本。“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 苏 ]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7 页。)
????可是,当教师寻找阅读的书籍时,书市上“为了教师”的书太多,而“适合教师阅读”的书又太少。很多书的“前言”都指明“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和参考”,但真正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和参考的书却显得稀稀落落。
????当我们想找一些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时,竟发现书架上的相关专著或教材似乎与教师的阅读期待相距遥远。很多书倒适合大学本科生在教室里安静地琢磨,而且一定要有期末考试作为威胁,否则这些书很难说有多大的可读性。
????中国教育界尽管从来不乏“为教师写作”的人,但真正“为教师写作”的书并不多 , 不少形式上是写给中小学教师的,实际上中小学教师并不在场。这导致了大量的教育写作几乎是没有读者或者说读者缺席的写作。我们期待教师在行动研究或校本教学研究不断地“与历史对话”。但当教师坐下来愿意“与历史对话”时,却找不到谈话的“对象”(作者)。
????为此,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中小学教师的推荐和我们几位大学研究者的多次讨论,暂时设计了一个“教师学习行动计划”。这个“教师学习行动计划”并不理想,只是提供参考和选择。所列的书目将根据中小学教师的“阅读指数”(我们打算做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做出调整。
????虽然以“读书”的名义,实际上我们是建议教师读“文章”。一般所谓的“好书”,也并非字字珠玑。只要这本书中有一篇或几篇好文章,已经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建议教师拿到一本书时,首先要学会从书的整体结构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有阅读价值的“章”、“节”。教师名义上是买“书”、读“书”,实际上是买“文章”、读“文章”。教师的时间一般无法保障教师整本书整本书地“系统阅读”(适合教师阅读的“书”,也许是“读者文摘”类的)。我们宁可建议教师读“文章”,不要读“书”。文章从哪里来,可以从《读者》、《师道》、《教育参考》、《福建论坛》等杂志来,但大量还得从“书”中来。教师需要将书当作文章读,需要学会将一本书拿起来之后通过目录、前言以及相关的整体浏览而迅速决断最值得自己阅读的“章”、“节”。将厚书读薄,这是一种读书的艺术。当然,如培根言:“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 英 ] 培根著,何新译:《人生论》,中国友谊出公司 2003 年版,第 181 页。)
????“教师学习行动计划”将教师的阅读书目分三个“类型”:“生活智慧类”(或者称之为“实践智慧类”)、“教育新理念类”(包括“课程改革”)和“教育散文类”(主要是反映教育生活实践的“教育随笔”、“教育手记”、“教育日记”、“教学录像”、“教育电影”)。在“教师阅读”的过程中,第一个阶段最好先阅读“生活智慧类”的书。比如哈伯德的《自动自发》、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等等;第二个阶段再阅读教育新理念和教育随笔类的书籍。第三个阶段是将自己的“自我超越”的热情和最新形成的“教育信念”付诸“行动”并在行动中反思调整。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生活智慧类”的书或文章应该成为教师改变和行动的前提。阅读这些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信仰之旅”。先调整和形成人生的信仰和追求,然后才有可能学习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来说,先有“生活态度”、“生活信仰”的转变,后有“教育观念”和“教育行动”的跟进。
????“教师学习行动计划”中列举那么多的书,并非所有的书都得完整地阅读。教师个人在某个阶段可以从中任意选择“三本书”重点阅读,也可以普遍浏览之后确定适合自己阅读的个性化的“三本书”。而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调整、变化自己的“三本书”的结构。但愿教师在阅读之后的某一天感叹说:在我人生的道路中,有“三本书”对我影响很大。
????教师在没有形成独立地读书习惯之前,需要学校安排阶段性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类似“读书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的形式,使“读书”过程成为寻找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的解决方案的“设计”过程。附:“教师学习”行动计划:推荐书目第一类:生活智慧 / 实践智慧类
????1. 《论语》。相关材料可参考李泽厚著:《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
????《论语》实在是绕不过去的经典名著。不读《论语》,几乎无法找到“如何成为一个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的“人”)的答案。如何成为一个人?《论语》前三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几乎成为《论语》的三个标题,后面的话几乎可以视为这三句话的“补充说明”。比如“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
????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原本是具体的,但长久地浸泡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会使人狭隘而浅薄。人长久地活在过于具体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一种超越的冲动。超越是暂时“离开”教师关心的“接受学习”或“发现学习”等主题,去寻找教师自己的“人生信念”或“生活态度”。比如当一个教师有了“敬畏生命”(主要是“敬畏学生”)的冲动,无论他 / 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会成为一个“进步主义教育者”。比如当一个教师有了“自己的自由以不影响他人的自由为前提”或者“自己快乐,不让周围的人感到痛苦”的“人生信念”,无论他 / 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会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如果教师有了“人生信念”,他 / 她从此就获得自由选择“教学方法”的权力。
????对某些教师来说,教学方法是学不会的,除非这个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的“人生信念”。市场上关于“人生哲学”书满目皆是,以“哲学史”居多。“哲学史”是对各色各类哲学家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记录,读者可以从这些记录中阅读理解各色各类哲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信念;“哲学史”并不明示人应该如何做人,它只是尽量以中立的姿势记录各色各类哲人的想法和做法,“把选择的权力还给读者”。“把选择的权力还给读者”是一种时尚,但哲人素以诡辩出名,在东西方哲学家的众声喧哗(诡辩)中,教师很容易在选择中迷失。比如,当叔本华宣称“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和无聊”,快乐是痛苦与无聊的“间歇”时,作为教师,应当做何种人生“观”?叔本华的哲学显然是深刻的,但深刻不一定智慧,尤其不一定有“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生存的智慧”、“快乐的智慧”和“实用智慧”)。适合教师阅读的,是那些具有某种宗教启示性的、整体连贯的哲学原典,比如《论语》、《老子》等(西方人常选择《圣经》)。因为《论语》、《老子》等书大体是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圣经》是典型的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它往往将某个人生的生活信念“一以贯之”。
????2. [ 美 ] 卡耐基著:《人性的弱点》,海潮出版社 2003 年版。
????卡耐基堪称智慧而富有演讲才能的成人教育家,世界范围内能够像卡耐基这样智慧而受人欢迎的成人教育家寥若星辰。
??? 本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抱怨、仇恨),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当你通过本书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拿破仑?希尔语)。比如,卡耐基建议:第一,“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因为没有人会因别人的批评而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二,“真诚地赞赏他人”。因为人有两个最基本的需要,一是性满足;二是“希望成为重要人物”。据说,精神失常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脑部器官完全正常,但“被赏识”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第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需要”。
????如此等等。相关材料可参考卡耐基著:《人性的优点》,海潮出版社 2003 年版;卡耐基著:《快乐的人生》,海潮出版社 2003 年版; [ 美 ] 希尔著,张红霞、张石森译:《积极的心态决定一生》,远方出版社 2003 年版。
????3. [ 美 ] 哈伯德著,陈书凯编译:《自动自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年版。
????哈伯德说:“世界会给你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有这样的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什么是主动?让我告诉你: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次之,就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也就是说,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些能够送信的人会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再次之,就是这样一些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更次之,就是有些人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这种人是在磨洋工。最等而下之的就是这种人,即使别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人总是事业,遭到别人蔑视也是咎由自取。”哈伯德所言,忠言也。
??? 可参考的相关材料之一: [ 美 ] 哈伯德著,路军译:《把信送给加西亚》,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2 年版。这本书的主题与其说是“一旦得到任务就全身心地立即执行”的“忠诚”美德,还不如说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的“主动”精神。更有趣的是,本书对那些素有“爱发牢骚的恶习”的人是一个严重的提醒。“主动”成就人,“爱发牢骚的恶习”毁灭人。有些人之所以无所作为,不是因为没有智慧,而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他们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愤愤不平。那是他们性格上的缺陷给他们造成的麻烦。他们自毁前程、自食其果。他们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无所作为。所有的雇主都在寻找能够助他一臂之力的人,他却在冷眼旁观。对于那些无所作为的人,碍手碍脚的人,让其趁早离开,这是商业上的规矩;基于自然的法则,奖赏只能属于那些得力的人。为了能够得到提携,你必须具有同情之心。”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当你告诉别人说你的老板是一个性情乖戾的人,那么你就暴露了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你告诉别人说机构的政策‘不可救药',那么显然你也是这样的人。”这个世界到处都在寻找忠诚、有责任感,一旦得到任务,就立即行动,全身心投入的人。这个人就是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可参考的相关材料之二: [ 美 ] 伦丁、保罗、克里斯坦森著,秦玉熙译:《鱼》,中信出版社 2002 年版。这本书让我们学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是一份不太喜欢的工作,也能心甘情愿去做。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去发觉每个人内心蕴藏着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任何人都不得不做一些令人厌烦的工作。……即使给你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但是如果总是一成不变的话,任何工作都会变得枯燥乏味的。”当模特儿怎么样?其实这种工作的全部内容几乎从头至尾都得站着、等待上台。做新闻播音员怎么样?除了念别人写的文章以外,什么事也做不了。“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工作态度,即使你无法选择工作本身。”你可以辞职。但频繁地变换工作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的,是你的工作态度。“我们可以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地度过一天;我们也可以带着不满的态度,毫无耐心地去激怒同事和顾客。但是如果我们带着阳光、幽默,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上班,我们就会拥有美好的一天。”在“世界上著名的地方”度过一天总要比在平凡的地方度过一天更快乐。“在寒冷、潮湿、腥臭、污浊的鱼市场工作并不舒服,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工作的态度。”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玩”、“让别人快乐”、“全身心地投入”。
????可参考的相关材料之三: [ 美 ] 康维尔著,北极星译:《钻石就在你家后院》,华夏出版社 2003 年版。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另类故事:有位佛教僧侣跟阿尔提到钻石宝藏的事情,阿尔听了就受到诱惑,遗弃自己肥沃的土地,动身前往神秘的钻石田去寻找巨大的宝藏。他漂泊到很远的地方,直到双脚疼痛,疲惫不堪,青春和财富都挥霍殆尽,只剩下衰老和穷困。在所有的幻想破灭之后,他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死去。不久之后,竟然有人在阿尔的土地上发现了不计其数的钻石。
????可参考的相关材料之四: [ 美 ] 约翰逊著,吴立俊译:《谁动了我的奶酪》,中信出版社 2001 年版。这本书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变化”或者说“如何让自己走变化的前面”。据说,书中简单的寓言故事,能够提示你在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成功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你就能够获得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无论它是一份工作、健康、人际关系,还是爱情、金钱……。 [ 美 ] 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 1994 年版。“这是一本不寻常的书。值得有心改变自己,并进而改善周围世界的人一读再读。”本书真正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暗示你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们要找到真正重要的事做,从工作中找到乐趣,不让自己陷入不得不接受而又无可奈何的生命状态。这本书似乎更适合学校管理者阅读。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18 10:26

作者: 吴红娟    时间: 2010-11-18 20:41
管老师辛苦了。
字细而密,看起来吃力。



作者: 吴红娟    时间: 2010-11-18 21:40
  事实上,教育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有太多的艰难,太多的尴尬。

        教育是一种追梦的事业,只有心灵宁静的人,才能坚守这块舞台。

        说得好,赞一个!
作者: 王小军    时间: 2010-11-19 16:12
http://xnjyw.5d6d.com/thread-16612-1-1.html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3815&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27045&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xnjyw.5d6d.com/thread-26930-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6746-1-1.html

《教师之友网》不是《槐荫论坛》。

  管老师年近半百。

《教师之友网》创站已近三年。




作者: 王小军    时间: 2010-11-23 20:05
http://xnjyw.5d6d.com/thread-27368-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7368-1-1.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4 16:44
评课用语21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8 13:03

作者: 王小军    时间: 2010-12-9 08:12
很受用,对评课有指导作用。

[教师之友网]诚征专栏作者


本市教育界权威网站友链公益网站《教师之友网》
http://www.xge21.cn/

http://www.xgjy.cn/JYKY/Index.asp

http://www.xxkxjs.lingd.net/

http://www.sj-yj.net/


http://www.hbxgyz.cn/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2-9 11:17
[教师之友网]诚征专栏作者


http://xnjyw.5d6d.com/thread-20665-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0665-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0665-1-2.html

公益网站/共分享

作者: 王小军    时间: 2011-2-22 08:20
留一份清澈在心头
                              ——《给心灵洗个澡》读后感

                        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姜窑小学   王小军

   因为心灵上有了灰尘,于是就有了一本书《给心灵洗个澡》。细细读来,生活中许多浅显但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就一下子明白过来了。顿觉心灵敞亮了,心里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片净土,就像歌里唱得那样“那白云、青草,天空透彻,一切也都是透明的,真好。”
    仔细回味,更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虽是由多个故事拼凑而成,但每一个故事,绝对是可以敲击心灵的重锤。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自知自己的心里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心态也成为了决定成败的重要原因。而一些心理问题常常会影响工作、生活、感情、人际交往各个方面。
   心态是否放平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生活并不是处处诗情画意,时常会有烦恼,如果摆脱不了,它会如影随行伴你左右,成为生活的负担。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生活中的调节剂,坦然面对,笑看云卷云舒,就会愉快地去过好每一天。
    我记得有个故事讲一个小女孩,她开了一扇窗,看到院子里有个孩子正在埋葬他养了多年的猫,女孩觉得很可怜就开始哭泣,她爷爷过来关上了那个窗户,打开了另一扇窗,女孩看到窗外是一个充满玫瑰花和阳光的花园,她立刻擦干眼泪,笑了。我们是不是也经常打错了窗,而把自己的心情弄得一团糟?给自己的心灵开一扇窗,让阳光进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在心中种植属于自己的阳光。拥有它,你就会拥有阳光般的笑容。
    心情的好坏,有时是可以自己来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快乐,选择自由,选择尊重,但绝不能让别人的态度来左右自己的心情,也不能让周围的环境影响自己的情绪。心态是要靠自己去把握的,它会影响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当我们的心态是积极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而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向好的一面转化,反之,一切便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记住,今天的你由昨天造就,明天的你由今天的心态铸成。如果想要在未来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学会调控心态,就如古人所说:“成大事者不拘泥于小节。”不要让今天的心情改变了你,不要让泥沼砖石挡住了自己前进的道路。
     通过阅读让我明白: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他所处的环境,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有个良好的心态,是否懂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清洗自己的心灵,以便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
     人生一世,活的就是一种精神。我们要适时地给心灵洗个澡,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养成一种良好的心态,过着一种从容安适的生活。心灵安顿了,平衡了,丰盈了,我们的人生也就就快乐了,美好了,无憾了。

    给心灵洗个澡,留一份清澈在心头,给自己一个希望,引导人生
    去克服千难万苦;调整自己的心态,吹去心头遗留下的尘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9 20:46

作者: 王小军    时间: 2011-10-17 13:27
2011年10月18日
祝站镇小学作文教学研讨活动
全程关注

http://gjczwjxf.30edu.com/
http://gjczwjxf.30edu.com/
作者: 王小军    时间: 2011-10-21 19:21
今天我们该怎样备课
                              孝南区祝站镇姜窑小学  王小军

      关于备课,写教案,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早已经被教师同行们认同,就其本身而言,是绝对没有错的,也正是因为写教案有其科学性、合理性的一面,才被众多的教育界朋友认可。
不否认教师“备课”的重要性,恰恰相反,我觉得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备课都很重要,它是教师成长的摇篮。诗人陆游谈做诗的经验为“功夫在诗外”。同样,在备课与上课之间,我觉得也是“功夫在课外”。备课是教师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认真备好课,是我们一线老师上好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教师由于工作任务的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可是上级又要检查,怎么办,于是,就开始“抄教案”,因为这相对来说要节约时间些。“抄教案”就堂而皇之地变成了教学常规“备课”的代名词,成为上级或学校考核教师实绩的重要依据,有了这一规定,我们的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勤恳恳地抄写课时教案,使教师成了“抄写”的机器,并且出现检查之前“赶教案”的流行病。这一“抄”一“赶”都是对现行备课管理的“有效”否定,使备课成了教师“劳命伤财”工作环节。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教育的挑战,备课也因该进行改革了,以适应教育的需要。当前大多数老师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备课方式,这种备课方式更多的作用是给领导检查,因此它的目的很单一:搞好教学,教会学生。这不是以人为本的教案,因为中间最重要的人物——活的教师“缺席”了。因此要提倡写自主式教案。
自主式教案是教师写给自己看的,它相当于自己的业务日记,自己能懂就行,对自己有用处就行。这是充满自尊、个性和创造性的东西,是教师本人智慧的结晶,甚至是研究成果。写自主式教案有两个目的:一是搞好教学,二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第二条甚至比第一条更重要。因为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了,自然就能搞好教学。看一个教师的教案,应该能看出他自身的教育观念、教学观念的不断发展,甚至能看出他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
自主式教案怎样写?没有固定格式,可以是情境式:写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案(有时有好几种,以应变);可以是提纲式:写教学过程的几个关键点;可以是问题式:写能统领教学过程的几个关键问题;
也可以是讲稿式:详细写出自己在课上要说的关键语言;还可以是预测式:写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方案。甚至是作业式:写有特色的作业,其他都略去。以上种种都可以作为参考。
    教案的书写不应在于如何的规范化,有哪些环节,而应在于实用性,平时把主要流程写写,一些重要之处用记号稍作批注,提纲式,表格式和流程图式也未尝不可。这些都可以使备课不再流于形式,既减轻教师的负担,也体现了教师的个性、风格,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何乐而不为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革:
  1、取消固定的格式和框框架;取消文字量上的要求;注重实质性。
  2、不求规范求创新;不求形式求实用。
  3、不以教案论英雄,重课堂实效性。
4、减少抄写教案时间,增加备课时间。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的课堂行为表现与其备课工作密切相关。备课过程是教师自我矫正、不断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它是教师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地方。因而正确理解备课的作用,把握和认清新形势下的各种备课新形态,是我们教师也是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attach]16849[/attach]
[attach]16849[/attach][attach]16865[/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6 00:49
尴尬的语文教师

作者:苗金德


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 语文教师不擅长语文 语文教师半桶水 尴尬之后的非分之想
  将语文教师推到历史前台,成为众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是几年前的事了。我以为在应试教育达到鼎盛时,语文教师扮演的角色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这样那样的不足,实在不算什么,或者说语文教师本身并没有错。但时间转到现在,相对重视人文性的语文新教材已于2000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强调素质和能力的“3+X”高考已扩大到全国半数以上的省份,而喊得响做得也有成效的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在如此大背景下,呼唤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已成为势所必然。今后的语文教师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者说现在的语文教师将面临什么样的尴尬问题,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
  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这是让局外人感到困惑而又不可思议的事,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不喜欢语文的语文教师可以教出好成绩的学生。这是一个悖论?也不是,因为这里教育的最终结果已经异化为卷面成绩,而这卷面成绩是很难体现一个人的真正水平。在我们的想象中,语文教师喜欢语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语文是什么?你看语文教师办公桌上,翻烂的课本、教参和与课本配套不配套的试卷(附所谓的标准答案),真正的语文连个影儿也没有。
  语文教师,现在仍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你跟语文的差距有多大,或者说你是真的喜欢语文而当上语文教师的吗?回答几乎是让人失望的。
  语文本来是众多学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这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决定了要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首先是喜欢这一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自己必须对语文有热烈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浙江教育出版社《教育过程》1993年版)的确,一个不喜欢语文、不喜欢广泛阅读的语文教师,一个不懂语文“妙处”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使他的学生感到语文学科的“刺激力”,自然也无法使他的学生热爱语文学科。有人对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看过“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其中一部的人不到10%,至于国外的名著,如《复活》、《红与黑》、《老人与海》、《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在126名问卷者中竟无一人涉猎。为什么会这样?只要看一看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是怎样的就明白。从对初高中语文教师的调查来看,真正看过“四大名著”的是少而又少,仅占调查数的20%,至于利用休息时间看现当代的中外文学作品的,更属凤毛麟角。不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就是获得国内知名度最高的“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又有几人在看呢?语文教师不看书,对“名著”不感兴趣,又怎能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呢?语文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然而,我们上语文课,如工人做工一般机械;做语文教师,已成了一种谋生手段,其职责就是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即肢解一篇篇有价值无价值的文章,应付一次次乏味得令人窒息的考试。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然而课堂上已见不到“文”,至于“神韵”、“领悟”更是无从谈起。“名篇”不名已是不争的事实,多少名篇为一个个语段所代替,而对语段也不过是采用肢解的方法,抠这个词,辨那个句,左一个层次,右一个句序;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少了,师生沉浸在课文中创设的文情并茂的佳境少了。多少作家用心血凝结成的篇章,被教师讲得平平淡淡,毫无滋味,使之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破坏,语文失却魅力。无怪乎学生说不少文章我们自己去读倒很激动,可一经课堂上教师的分析,就提不起精神。这不是语文之故,而是我们做语文教师之错,因为我们进行的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真正的语文教学,做教师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问题,更是将自己对文章的领悟、评判(当然这领悟、评判能更大程度地切近文章的本意)传达给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语文的熏陶,从而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教师不擅长语文
  语文教师不擅长语文(写作),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说白了,语文教师不会写是很正常的,因为考试的方式不正常,才使不正常的事成了正常。语文教师会写、善写应该是份内之事,如同美术教师画画,音乐教师唱歌。然而,美术教师要画画给学生看,音乐教师要领唱给学生听,语文教师却可以不写给学生看。于是,不会写文章的人大可以去做一个说不定蛮称职的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能写是理所当然的事,一所学校,最会写的应该是语文教师,相比较而言这判断可能是对的。但事实又明摆着,发表文章最多的往往不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中除有人偶尔发表过所谓的教学论文之外,又有几人在写散文或其他,这里只是说写,而不是发表。实实在在说,现在是语文老师的,能写的几近没有。这话语文老师听了最要动气,我自己也要动气,但动气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我们没有底气。
  虽然我们没有什么底气,但在学生面前似乎又显得底气十足。我们常常是这样说,作文要怎样构思、怎样布局,要怎样琢磨、怎样去写,这样说几乎没有讨价的余地,于是听话的学生会奉为圭臬。而令人忧心的是我们没有感觉到这样做是在“误尽苍生”。真的很难想象,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能写,却去指导学生作文;自己构思不出一篇文章,却能让学生去琢磨文章的写法。语文教师本事不小,尽管自己平时不作文也写不来作文,但评点起学生的作文时,又显得无比的“大气”,空洞说教者有,隔靴骚痒者有,甚至错对颠倒者也有,把作文中许多精妙之处作为“劣质品”处理掉。记得前年《浙江教育报》登过一篇题为“老师,你能作文吗?”的文章,用语尖刻,但确是实情。如此景况,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做语文教师的震惊和深思。语文教师会写理应不成问题,不成问题现在却成了大问题。上海《语文学习》举办过一次教师、学生的同题作文竞赛。出人意料的是教师的作文,总体水平竟不及学生,令评委们瞠目结舌。
  从道理上说,语文教师能写,不仅在于指导学生作文,还可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桃李效应”。教师若能写出好的散文,学生也能写出好的散文,教师的文章若能发表,学生的文章也能发表,这种事俯拾皆是(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至少在“文革”以前)。冯骥才、从维熙同读于北京四中,受同一语文教师的影响,使他们爱上语文,爱上文学并成为作家,至今回忆起他们的语文老师来也感慨系之。语文教师能写,更深层的是影响对教材的分析把握,抑或是讲课的层次安排,语言表述和课堂结构设计。法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确实,能写的人对教材的分析往往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深受学生欢迎。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因为没有写作的体验,更多的是对教材表层的理解,或依照教参的说法人云亦云,整堂课中没有“我”的主体意识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上课冰冷,刻板,乏味。学生不喜欢语文,语文教师不受学生欢迎,也就不值得惊呼了。

语文教师半桶水
  有人说,语文老师是最容易当的老师,识几个字,讲几篇有统一说法的课文,做几张有标准答案的试卷。这话不假。但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不是容易当,最容易当,而是难当,最难当。
语文老师难当,现在已基本上在业内达成共识。它不仅是要语文老师喜爱语文、擅长语文(作文),还需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如果说前者表现为语文老师要“作家化”的话,那么,后者则要求语文老师要“学者化”。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除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外,应当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事实是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关注美学、哲学、经济、社会、自然等学科的常识。《庄子》上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但说到底,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考试“专家”容易,而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实在困难。
  因为语文教师缺少相应的知识,使之出现一种怪象,各学科中最热闹的要算是语文,效果最差的也要算是语文,这也是业内业外人士对目前语文教学的评语。我们语文教师上课,相当多的是对知识的低层次重复,自小学至高中,反来复去的是在字、词、句等上面做文章,或者让学生花很多时间去反复做一些没有多少意义的“标准化”试题。这不仅使自己成了试题“专家”,也使学生成了只会做题的试题“专家”。试题畸形了,语文畸形了,语文教学的效果还能好吗!我以为与其说学生不喜欢语文,还不如说不喜欢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教师的简单的知识结构。

尴尬之后的非分之想
  尴尬语文教师,肯定不止这三种,但可以说这三种是最关键的,甚至是致命的。尽管我们可以喊得很响,但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多么的难呀。因为这是几十年来对语文的误解,使语文教师积重难返,而更难的是本不应成为语文教师的人(对语文没有兴趣)成了语文教师。“语文最容易”、“语文教师人人能当”,是以牺牲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为代价的,这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因此本文在反观我们语文教师的现状之后,也顺便作几点非分之想。第一,对未来的语文教师进行素质测试。为了让下一代能真正意义上接受语文教学,为了使素质教育顺利进行,为了使语文的人文性的地位得以确定,为了使以后来做语文教师的人不再尴尬,我想师大中文系在录取新生时是否象音乐、美术一样,进行素质方面的测试,而这测试不求复杂,让测试的学生当堂写一篇作文即可。第二,语文教师要耐得失败。现在对学生的考试,还是沿习应试教育的模式,哪怕以后完全是素质教育式的考试,语文不同于数理化或政史地等学科仍是非常明显的,即知识之间的衔接不是很严密,教学效果(主要指语文能力)也不可能是立竿见影,但教师的高素质一定能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更多的耐得寂寞和牺牲精神,这不仅是对教学学生而言,其实也是对我们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而讲。第三,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语文炽热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终日以书为伴,这个书最好不是教参、教材和其他考试资料,而是一些所谓的“闲书”,即“三教九流”之类的,哲学、美学、社会等大部论著,抑或小说、杂谈、书评等短章残篇,那么,这个语文教师往往是很合格的。同时,作为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写一些文章,文学的学术的,长的短的,只要在写(当然最好发表),自身的文学水平就会与日俱增,理论修养也会蒸蒸日上。如此,语文教师的素质一定能得到充分保证,而语文教师中出几个鲁迅、叶圣陶、朱自清也成为可能。
 
《大地》 (2001年第二十三期)

http://www.being.org.cn/cla/ggywt.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6 20:06
中国乡村教师的伟大觉醒

  
    教师为什么要写博客(Blog)?教育博客应该怎样运作?博客文化能为教育带来什么?怎样的教育博客才是好博客?虽然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加入博客耕耘者的行列,但在大多数教师眼里,博客仍是网络逐浪者的新宠,还没有成为教学和成长必不可少的工具。让我们一同见证和评说——
         ——中国苍南 长三角教育博客文化论坛见闻

□《教育信息报》记者 池沙洲 文/摄
  
  红地毯、闪光灯、现场直播、巨幅海报、群星闪耀、风趣的主持人、激动的获奖者、大屏幕视频……2006年12月23日,记者步入苍南中学校园,从环形回廊走到阶梯报告厅,宛如置身“奥斯卡”颁奖盛典。华东地区著名的教育博客精英汇聚一堂,共论博客文化推动教育发展的时代意义,同时为苍南县的优秀博客颁奖。中国苍南 长三角教育博客文化论坛的高雅和精致,令到场的嘉宾印象深刻。苏州教育博客的领军人物、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金陵在个人博客“金陵叙事”(
www.szeblog.cn/user1/3)中满怀眷恋地写下了《感受苍南》和《感受苍南之二》,由衷地感叹,这是“中国教育博客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注定要成为我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被誉为“当代中国教育博客研究第一人”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教授,在“东行记”自己的博客(www.jeast.net/teacher/jiahou)中盛称此会是“中国乡村教师的伟大觉醒”。
  小县城 大手笔 话语权
  一个多月前,论坛刚开始筹划时,主办方邀请了华东地区顶尖的教育博客社群:东行记(www.jeast.net)、新教育博客(blog.eduol.cn)、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www.szeblog.cn)、上海惟存教育实验室(www.being.org.cn)、海盐教师博客(www.jsblog.cn)、苍南教育智客(www.cnpkm.com)等,谁料消息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其他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博客社群也慕名前来,其中就有山东淄博的博客社群,它包括淄博网络教研(www.zbedu.net/blog)、淄博校园博客(zbsc.zbedu.net)、淄博幼教博客(www.zbsychild.com/syblog3)、博山教育博客(blog.bsjy.net),另外还有广东中山教师教育网(www.zsjxxx.net)。以至于“长三角”这样一个地理概念,已不足以承载和称谓这样高规格的教育博客盛会。
  令众多嘉宾感到疑惑和吃惊的是,这一具有高端人物、前卫意识的大型活动,发起者和主办方竟不是一座省会城市,或是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而是偏处浙南海隅的苍南。苍南至今仍居浙江25个经济欠发达县之列。
  外省人士在一番合理想象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苍南属于温州地区,而温州民企作为浙商的代表,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因此苍南教育博客的做大做强也是基于温州式的开拓精神。
  浙江省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惊人,优秀教育博客社群绝不止苍南一家。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研训部主任方张松在论坛中提到了三大典型:苍南教育智客、海盐教师博客、象山教师博客(
www.xsjs.cn)。不难找出这“三驾马车”的共同点:它们都腾飞于东海之滨的小城,都蕴藏着海洋的开放和包容性格。
  苍南、海盐、象山稍稍偏离大城市中心区位,未必是件坏事,反倒促成了它们谦逊、自强、对新生事物积极吸纳的心态。海盐教师博客创始人、海盐县教研室主任陆李松在论坛中指出,教师博客促成了“精英教研”向“大众教研”的转变。传统的教研活动只局限于一小部分精英教师,普通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机会甚少。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周期漫长,且依赖主流推荐渠道,易受官员个人好恶影响。而区域性的博客社群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平等的成长环境,真正实现教师话语权的回归。如博客“阿汤的味道”(
www.jsblog.cn/user1/11)在海盐天宁小学教师汤燕萍的悉心经营下,现已成为全国“名博”。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研究员柳栋先生对上海教育的“城市中空”现象表示担忧,他觉得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向优势学校集中,会造成教师培训的功利化、表面化和惰性倾向。城区教师疲于应付上头的各种指令,少有时间和兴趣静下心来“写博”;而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教师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踏踏实实地教学、阅读、思考,在博客上真诚地感悟和交流,从而达到教师个人素质的修炼。
  金陵也承认,当前有关博客文化的文章,讨论最多的就是话语权。博客在使用技术上是“零障碍”的,一个人只要学会操作电脑和文字录入,就能真正享受到古人梦寐以求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人文关怀。事实证明,黎加厚、金陵、朱永新等教育博客界名人受邀赴会,就是苍南教师用博客与大师沟通和联系的结果。苏州电视大学电子工程学系主任、新教育实验数码社区项目负责人张欣公布了“教育在线”(
www.eduol.cn)的一些发展数据,列举了李镇西、薛瑞萍等一批通过网络成长起来的全国一流名师,佐证了只要教好自己的学生、写好自己的博客,同样可以赢得同行尊敬,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
  自发性 草根性 实用性
  然而,博客现身世间的时间毕竟过于短暂,加之媒体上对名人博客的爆炒,让不少人对这种新的网络生存方式心生疑惧,认为它是一种华而不实的玩意,只有不务正业的人才会在博客上浪费时间。许多教师没能分辨教育博客与社会博客的区别,虽在网上注册了自己的博客,但至今仍作壁上观,博客上空空如也。
  “前提是教师要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否则硬逼着他去写是没有用的。”当天下午,金陵的讲座《从话语权走向开发教育智慧》开讲了。金陵指出,以前教师说的话都是教材上的话,教师个人的智慧和魅力不被承认。博客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对话,是教育资源的分享。如今在课程改革的旗帜下,教师专业发展与博客走到了一起。教师如果只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者。博客流淌着心灵絮语,引发着头脑风暴,宣泄着教师的情感。教师充分利用博客完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他人的欣赏、认同和鼓励。
  现在教育博客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发泄和争吵能引来高点击率,这就像马路边的鸡毛蒜皮也能造成围观拥堵,这种盲目的追求毫无意义。自发而产生的热情,总有一天会趋于冷却;只有依靠组织而保持理智,才能让博客可持续发展。所以,教育博客要走出“话语权崇拜”的低级阶段,走上“专业成长——功能开发——激发教育智慧”的良性发展道路。
  博客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会呈现出个人资源库的特征。金陵对温州一位教师的博客大为赞赏,该博客的名称是一个课题的名称。博客主人将课题研究过程中生成的所有文本都分门别类地放在博客里,到结题写论文时就有案可查,方便可靠。他建议教师们不要单纯地把博客当成漂亮文章的发布平台,而是作为一个过程性的研究工具来使用。每天坚持撰写可长可短的日志,最后形成完整的教育叙事。
  由是观之,苍南教育博客的崛起,正是体现了教师网络成长和网络教研的个性化特征。最初,几名教师在全国各地的服务器上筑巢垒窝,东游西逛,获取最新的教学理念和研讨信息;随着全省校园网建设的勃兴,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率先建起了“绿苑博客”(blog.cnsyyx.com),受到苍南县教育局的关注和支持,并将这一经验推广到全县,建立了苍南教师自己的精神家园——苍南教育智客。黎加厚教授极力称赞:“‘智客’是一个美丽的博客名字,是苍南教育博客的创造。”民间与官方携手,自发与统筹结合,教师们不再是“散兵游勇”,不用担心不可预知的网络技术故障。一篇篇日志精彩纷呈,一个个观点见解独到,博客消除了现实中人与人的隔阂,不论职务、职称,不论年龄、教龄,不同学校的博客主人从相识到相知,欢畅自如地谈论教育、教学、文化、人生,形成一个氛围和睦、协作紧密的跨校团队。团队的主力是一群燃烧着教育激情的青年教师,人人拥有一技之长:有的是教学行家,有的是策划高手,有的懂网络管理,有的会平面设计,有的文字功底深厚,有的社交能力显著……每遇重大活动,真是一呼百应,个个争先,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资源,把活动打理得井井有条、令人耳目一新。就说本届论坛期间,一批教师和校长自发担任“博客义工”,开着私家车在温州机场和灵溪镇(苍南县政府所在地)之间往返接送嘉宾,一车只载一客,并负责导游介绍,让嘉宾们备感温暖和感动。嘉宾在酒店下榻后,一批“博客记者”分散到各个房间采访,当天就写出人物专访报道。“智客网”得以实时更新消息和图片,让不能到场的教师远程了解盛会实况。
  教师们尝到了博客的好处,“智客网”开设仅两年,全县已有5600多位教师写起了博客,占教师数的三分之一,文章总数超过10万篇。从2005年始,苍南教育局举办优秀教师博客评比,并开出极具诱惑的奖励——享受县级论文同等待遇。长三角教育博客文化论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苍南县第二届优秀教师博客评比的颁奖仪式。“博客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使学习和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苍南县灵溪一中“一中七剑客”博客主人之一“涤心剑”、浙江省特级教师朱郁华在获奖感言中对博客满怀感激。

  从Blog到Moodle 紧随世界潮流
  “生命彼此感应,火花彼此碰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博士庄秀丽的妙语,已成为教育博客的经典注解,在本届论坛上广为引用。博客除了满足教师表达和互动的需求,还是行动研究最好的电子载体。案例、课例、反思、日志、叙事……教师捕捉到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在博客上留下串串足迹,作为日后继续前行的参照。“书籍让人类站在了大师的肩膀上,博客让教师站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这是黎加厚对博客的诠释:大脑是靠不住的,如果教师不把稍纵即逝的想法沉淀下来,在博客上记录、整理、征求意见,思想水平将永远在原地停留。
教师可以用博客发布通知、布置作业、提供资料,学生也可以用博客上交作业、请教问题、制作成长档案袋。博客具有平台、仓库和助手多种功能,目前我们只开发了其中很小一部分。金陵在讲座中提出教育博客面临的四大挑战:“扩大教育规模、提升教育质量、助推均衡发展、支持终身学习”,并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论:“我们只会用超过博客更好的工具,而不会把它丢掉。”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到底有什么工具会比博客“更好”呢?
  黎加厚教授从金陵手中接过话筒,下一场讲座《站在新的平台高度》开讲。模糊的题目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让人以为这将只不过是对博客文化的又一种高调解读。黎教授列出了高质量课程、学习动机等学生高效学习的11个因素,欲擒故纵地问大家:“在这中间,博客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会场骚动起来,人们窃窃私语。几位大胆的听众与黎教授面对面交换了意见。
“我们要把任何一件工具擅长的方面用到极致。”黎教授在多媒体上放出几幅照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风景、国际会议中心的外景、自动扶梯上人山人海的场面。他讲解道,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组织的NECC2006年会于2006年7月5日召开,它受到全美教育界人士高度关注,会场中聚集了8万多人,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师。搜索2006年美国教育博客网站上,出现高频率的一句话是:“Moodle is a hot topic at NECC2006!(Moodle是NECC年会上的热门话题。)”
  Moodle的英语全称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是一个全新的教学平台系统,它分为内容管理、学习管理、课程管理三大功能,基于建构主义教学原理,采用与国家新课程类似的模块教学,可以嵌入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作业、聊天和博客。简单地说,教师们只要在实际教学中操作Moodle,就能及时了解和弥补课堂缺漏。不用再去啃那些枯燥的教育学专著,因为Moodle的每一个命令都渗透着设计者国际化的教学理念。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缺乏色彩感的美术专业学生通过操作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来学习色相、色温、明度、饱和度、对比度、色彩密度等概念。熟悉和掌握专业软件的过程也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过程。
  在课堂上使用Moodle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随时用合适的标准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临时生成新的课程目标。而且,Moodle是一个开源软件,即源代码完全开放,全世界的教师都可以轻松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程序编写。与Moodle类似的另一款课程管理系统软件是Blackboard,它的缺点是价格昂贵,目前只有少数经费充足的学校购买。而Moodle是免费软件,可以从官方网站
www.moodle.org上自由下载。
  看来,整合了教学理念的软件终于问世了,Moodle必将带来一场新的教学革命。“Use your noodle, learn Moodle.”(用你的头脑,学习Moodle。)Moodled教学在美国已经流行一年多了,而在中国,连教育博客都还没能普及。黎教授说,2006年美国和日本都出台了全面改革教育的行动计划。既然Moodle是世界公认的好软件,则不妨拿来试试。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个别中小学在开展Moodle教学实验,黎教授当即请出在场的广东中山教师进修学院信息技术部宋士伟老师介绍经验:中山市已有高级研究培训班的骨干教师开始使用Moodle。
  有不少人建议黎教授为Moodle起一个中国名字,黎教授想到了谐音“魔灯”,它取材于《一千零一夜》故事“阿拉丁神灯”。一旦“魔灯”在手,教师们就成了课堂上的魔法师,尽情利用“魔灯”强大的功能来安排教学活动。
  黎教授根据艾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绘出了新技术采用者数量的S形曲线,分别有革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落后者5种人群,“博客”标示在早期采用者附近,“手机”标示在晚期追随者之后,而“魔灯”位于整条曲线的尖端,黎教授称之为“先驱者”。
  不要等待,不要观望,不论什么新技术、新思维,只要它是有利于教学,一定要拿来为我所用。记者遇到的每一位苍南教师都有相同的感受。“当一个人感觉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行。”黎教授把海伦.凯勒的这句名言作为大会的结束语,与全体博友共同展望世界教育信息化大势。


资料来源:苍南教育网,
http://www.cnjyw.net/cms/data/html/doc/2007-01/11/36055/index.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6 20:09
我和BLOG(博客)的故事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李志伟
BLOG,又称博客,是WebLOG的简称,代表了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新兴事物,构建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网络,不断发挥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独立性和自为创造性,BLOG简单易用,技术门槛很低,在课内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有着其充分的应用价值。
2004年9月,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以OBLOG程序为技术核心,创建了“郑小教育网志社群” 平台: http://blog.zlxx.net。10月25日,组织了全体教师对于BLOG的注册、书写、管理的培训,教师们对它一见钟情。在规划分类上,博客以学科类别分类,日志分十大类:读书札记、学校管理、教学叙事、课题研究、班队德育、学习交流、闲言碎语、心情故事、教育技术等。在2007年我参与了“武进教育博客”的建设,也参照了这十项日志分类。
2005年初,庄秀丽博士的BLOG发表文章《新年新气象》,黎加厚教授的BLOG “东行记”发表文章《中国教师们的Blog社群
》,两位专家查找了国内做的比较好的一些博客社群,“郑小教育网志社群”名列其中,成为国内最早的校园博客群之一。

BLOG激起了教师们自我发展的新体验。教育叙事牵动了教师多年心底的梦幻和思绪,学校掀起了书写博客的高潮。2005年5月前,学校开展“北塘童韵”教育节活动,推出 “六个一”,其中有“一本书”就是教育网志集萃,书名取为《百年银杏——灵动的叶片》, 区教育局局长朱建康在序中写道:“书名很诗意,内容也很丰富。教师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经历和教育积淀,或在叙事中触摸教学的规律,或在现象中洞悉问题的本质,或在反思品味中探究教改新路……每篇文章都彰显着真实、亲切、智慧与自信,我从中看到了教学研究回归本真的美丽与魅力,加深了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与理解,并由此引发了对学校管理的联想与思考”。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学生在也在序中写到:“郑陆”的可贵:这是一所农村的学校,由于是自觉的,所以教师们的心得是 ‘心’里的感悟,用‘心’去提炼的,是真正的‘心得’;由于是自觉的,所以是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故事,真实、具体、鲜活,没有‘做秀’的感觉。
2007年,学校为蒋建春和邱金兰两位老师选编部分优秀日志,作为学校刊物《百舸争流》第22期的专辑, 常州市电教馆馆长华泽峰馆长为我校《百舸争流——郑小博客之星》写了序言:“老师们利用博客诉说着他们对教育智慧的追求,并以Blog为技术平台撰写教育叙事逐渐形成了生活习惯,Blog成了郑小教师头脑风暴的场所。作为一个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团队,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全部的成功在于思想。郑陆中心小学年轻的教师们,读书、实践、思考、探究,努力在思想中创新生活的高度、生命的高度、教育的高度、未来的高度。作为一个专业发展的团队,共同的愿景以及理想的践行、经验的分享,诸多优越性在教育博客中彰显出来。经过他们的精心打造,郑小教育博客现在成了武进教育信息网上一个特色网站,并且业已成了该校的一块“招牌”,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2006
年4月,我和分管电教的张校长参加“学生电子成长记录袋”的推广工作会议,两人一合计,“博客”不就是学生电子成长记录的平台吗?我们借助BLOG网络环境,建设了“学生成长博客”网站(http://sblog.zlxx.net)。在博客平台里,主要由教师博客、学生博客、家长博客以及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博客组成。学生日志分类也拓展有:分学科类,语文园地、数学小屋、英语之角、科学探究、书画展厅、电脑作品……;反思类,读书笔记、学习反思、心情故事、对您倾诉……;特长类,书法展厅、小小画家、练琴日记、……。教师日志:班级报道、家长必读、语文辅导、数学辅导、英语辅导、科学知识、书画指导、电脑培训、体育健康……;
博客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发现,学会感恩,学生在博客中记录下童年生活的和学习中有趣的故事,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即便只有三言两语,也是成长的轨迹,一种心灵的共鸣。博客展示学生的成功,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自信来源于周围人对其的信任,学生需要得到同伴们的赏识与鼓励,在人人平等的博客网络氛围中,会因为发表的博文受到关注而欣喜不已,会因为博友的鼓励在这个网络大舞台而积极向上、尽显风采。在不断的锻炼中,孩子们收获了成功,也增强了自信。学生博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互动平台,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郑小博客群在经历了“教师博客-学生博客-家长博客-班级博客—专题博客—教研博客—博客课题”几个阶段的发展。随着运用的深入,我们不断赋予博客新的内涵,不断创新博客运用的模式。2006年8月,我执笔撰写了《专题BLOG网站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方案,申报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被正式立项。我们构建了课题管理BLOG网站:http://www.zlxx.net/ktblog。2010年课题结题,被评为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为什么选用BLOG程序来制作课题管理网站?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实现预期目标,就必须提升课题管理和指导的质量,实现过程管理的优化。以往的课题管理网站,缺少交流与个性发展,应用专题BLOG网站管理课题能及时反映出研究过程的记录,从而确切地反映出各课题组成员各阶段工作、思想的动态表现,真正展示课题研究的真实的各阶段的研究轨迹,为进一步课题研究的方向起借鉴作用。通常我们用纸笔来做笔记,而记录和交流正是博客的优势,博客简单易用, BLOG所具有的交流和记录等主要特征为课题研究过程提供了绝佳的工具平台,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规范课题研究,促进教育科研的深入发展。
2006年11月28日《武进日报》第5版专版报道我校教育博客,题为《走进全区首家<教育博客>》,2006年12月至今,武进教育网、《武进日报》、《常州晚报》多次连续报道了我校博客的发展状况:《郑陆中心小学让每位学生“博客”》、《郑陆中心小学让家长学会博客》、《郑陆中心小学班班都“博客”》、《博客之星
我最闪亮》等等。2007年《郑小学生成长记录博客》荣获全国主题网站评比一等奖。2008年专题电视片《博客:郑小师生的网上家园》荣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视节目评比“铜奖”。《构建社区博客平台,共促孩子健康成长》在区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评比中获一等奖。

我的博客我做主,学校博客群如何发展,“一路走来,精彩还在后头!”我也一直在思考,期待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9 08:05
我们,年轻的乡村教师
姜广平
我们吵吵嚷嚷故作深沉故作潇洒地挥手告别镶着闪光金字的师院大门,然后便咬咬牙挺起胸脯或者暗弹几滴青春的眼泪来到乡村中学,以应验《圣经》中那有名的“人啊,你始自泥土,终将归于泥土”的名言。
  于是挥手之际,我们不再是傲视万物的天之骄子,在进入乡村中学那一方没有大门、长满青草的土地时,我们便成了朝气蓬勃难免暮气沉沉、热情似火却总自叹飘零、硬挺坚强而又文弱稚嫩的年轻的乡村教师
  从此我们打破乡间的宁静,在乡民们欣羡的眼光里觅到学院青春的惯性,在父老的絮语中播下一个又一个农家子弟的希望。我们仍然风风火火,快节奏地备课,快节奏地上课,我们从不听老校长要我们稳重的劝告,我们仍然下围棋下象棋、开展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排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我们挖空心思总要写几篇歪诗然后宣告中学生文学社团成立——打头的当然是我们,我们仍然弹吉它、拉小提琴、开篝火晚会……
  是我们使乡村中学变得吵嚷年轻热烈。
  但我们不久以后便发现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宁静,我们已经从玩深沉学会深沉。我们不再“砍”了,老校长的沉默磨钝了了我们在沙龙里谈锋的锐利。我们也不再开展这个比赛,创办那个社团,政教处冰冷的条例使我们青春的火焰渐渐缩小。我们无可奈何地收藏起那把暗哑的老吉它,头发花白的教导主任总让我们记起一个冬天的故事。
  我们遇到了更多的困惑,有了困惑便意味着我们不再年轻不再青春不再热情。
  我们这时需要恋爱,倒霉的也正是我们这时却需要恋爱。
  我们已不再可能把浪漫放进信封寄给我们心中的公主,我们只能在乡办厂的姐妹们中寻一个过日子的老婆,找到一个大集体的是走运,能扯上小学里的那几个师范女生便是天字第一的白马王子。我们再不能在周末到女大学生宿舍拘谨地坐下大方地谈吐,也再不能像以前约一个女生到咖啡店里品尝那一份苦涩。
  我们,现在只是我们,年轻的乡村教师。我们开始走向田间,在田塍上让早晨的露珠在我们的足下一个个破裂,看见每天有太阳升起,然后在傍晚我们一人出行,负手散步低头不语,知道西边红霞满天知道这时夕阳衔山。
  晚上便时常把自己关在单身宿舍里享受那份黑暗中的宁静,同时侧耳静听,希望有一阵异样的足音停在我们的门前,然后有一阵动情的叩门声。
  我们已不会暗弹青春之泪,我们也再不会抱怨命运的差错。
  我们每天默默地把青春的浪漫化作热情与责任感,播种给曾如自己一般的渴求的心田。
  我们不分冬夏,无论寒暑,在宁静中送一批农家子弟,又迎来一批更为稚嫩的男孩女孩。
我们在送走迎来中也送走自己的青春。
  我们一天比一天老,我们有一天头发终于斑白。
  明,我们,零趸发卖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很难拿到五一奖章很难捧出科研成果很难成为特级教师很难壮阔地谱写人生,很容易动情很容易衰老,永远宁静地守着一方土地占着三尺讲台,不恨不悔不怨让粉笔灰渐渐染白头发的年轻的乡村教师们。
  啊,我们,年轻的乡村教师们。




(发表于1991年《中国校园文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4 09:33
课题研究半年路——浙江省农村青年教师课题实施的心路
作者:毛娟红 来源:鄞州区望春小学
从课题立项至今的半年多时间,我经历了苦涩迷茫的煎熬,体会了茅塞顿开的喜悦。
一、金秋十月,美好的初愿
如果说申请省农青课题是自己内在的意愿,不如说更多的是来自区教科室的鞭策力量。这次课题申报的时间短、任务紧,又逢开学初,我所负责的学籍工作很繁琐,原本是想放弃的。区教科室的一个电话把我“逼上梁山”。也好!申请一项课题,一来可迫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更有意思,二来可聊以安慰病重的父亲。
所以,思考了几天,将课题研究内容定位为“提高小学生有效默读能力”。初想这课题的研究是多么的有意义,因为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日益增长,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必然会越来越强化阅读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一个人的默读能力高低决定着这个人日后吸收信息量的大小,决定着这个人终身学习的能力。于是我通过查阅资料,将课题研究内容划分为“习惯、能力、速度”三方面,并进行具体阐述。随后,经过与区教科室老师的四五次交流,回来改了四五稿,最后被限期上交。
几天后,学校老师先打电话来告诉我,我的课题居然在省里立项了,真是天大喜讯!在我满心欢喜的瞬间后,觉得自己的压力好大,同时也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研究,认认真真实施这项课题。
10月19日,来自全省的整整100位农青课题的主要承担教师在杭州的山水宾馆济济一堂。省教科院、浙江教育资源站的领导和专家向我们作了介绍,为我们指点了研究的途径和方法,特别令人欣慰的是,还专门派了导师为我们出谋划策。于是,满怀着喜悦和憧憬,走进了课题。
二、渐入深秋,实施前的困惑
回到学校后的第五天,区教科室舒老师特地来到我们学校,对我们如何开题进行指导,他的思考使我们打开了视角,拓宽了研究的内容。他为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更多内容设计,例如默读客体材料的选择(默读文本的体裁对默读速度的研究,默读文本的长短对默读速度的研究);默读能力的训练(定时间和不定时的训练对学生默读速度提升的研究,有意识和无意识训练对学生默读能力提高的研究,强刺激和弱刺激训练对学生默读实效提高的研究),这些内容的研究都有助于我们对课题理论的深入,准确地找到研究的方向。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课题的开题报告初稿。
把课题开题报告传给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叶林博士后,叶老师在百忙之中逐字逐段将我的课题做了大量修改,他还教给我从未接触过的术语——技术路线、研究创新点。在那一份密密麻麻的修改稿中注满了叶老师的建议,特别是当我看到叶老师在子夜一点钟还在修改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敬业的精神更鞭策我好好实践的决心。
随着思考的深入,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就要实施了,作为课题研究,我想用默读的有效读速加快来说明我的课题实施是有效的,我得留下实施前的数据,这样才能说明我课题实施后的效果。于是,我找来了默读材料,并召开了课题组会议,设计了预定的方案:(1)计算速度,即计算单位文本客体的时间和计算单位时间的阅读字数,用G表示为阅读字数,M为阅读时间(秒);(2)测算默读的理解力,根据文章设计10道理解性测验题,题目类型为是非题,每题10分,批改后计算出得分率,用L表示,L≤1;(3)计算有效率,计算公式为S=G/M×L。技术上采用平行班级横向对比法和学生个体纵向对比法来检验学生的默读实效。
但是这样行吗?在困惑中,我们还是开始实施了。
三、隆冬腊月,实施初的陷阱
课题开始实施了,从三方面入手:其一,午间阅读时间开展“持续默读”,师生同读一本书,还和其他班级开展“图书漂流”的活动,活动持续开展一个多月,效果很好,我写了几篇关于“持续默读”的感想挂在浙江资源网农村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上;其二,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例如“读书手抄报”、“读书积极分子”、“ 计时默读赛”、“默读指导课”等活动;三是进行测试,选了一个阅读材料,对四个平行班级和高低段各两个班级进行测试。
当6个班级的默读检测成绩拿出来时,我觉得自己好失败,几乎所有班级的有效默读的平均速度都高于我的“实验班” (我的502班的有效默读速度是361.6字/分,503班633字/分,602班457字/分,连404班也有369.9字/分),这可真是让人头痛!也就是说,从目前的六年级推断,我班如果不进行这项课题的研究,到了六年级,学生也会自然接近这个水平,但是其它三个班级的平均分值都比我们班高,甚至比我们低一级的四年级的平均分值也比我们班高,这作何解释?
想九月份时,满怀憧憬,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对学生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培养学生默读能力,让学生一生受益。现在看来是徒劳?
进入了隆冬腊月,测试的失败,而父亲病情恶化,撒手归天。我已无心思和精力去思考、去探索……
四、春回大地,专家及时点拨
这学期开学以后,在安定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后,自己也稍安心下来,思考着这个问题。光从成绩上看,我们班确实比其他三个平行班要来得低,我想主要原因是她们重复了我第一次在班级里的测试。记得我在课题实施之前进行了两次小测试:第一次测试为无意测试,即在没有提醒计时的情况下,让学生默读,结果默读速度偏慢,而第二次告知学生要计时的情况下,学生速度是快了许多,可是对文本却缺失了理解,有60%左右的学生存在只读不思的习惯,1000个字在一分钟内看完的虽然居多,但问他其中的内容,80%的孩子表示自己在求快的时候,没有沉心于内容(注:详看我的工作室三篇连续日记《失败后的探索》)。
显然,这次平行班级成绩能这么好,是“无拘束”的结果,而自己班级因为被“教训”过而紧张,反而过度“认真”,结果又因全是“是非题”式的测试,“马虎式”的默读也能应付。
为此,我把从图书管理借来的书又拿出来翻阅,书中的话也许最能解释我的心中困惑。天津师范大学闫国利教授在《阅读发展心理学》第七章第三小节关于《快速阅读与训练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到:“一般而言,阅读速度同阅读理解率是一种权衡关系,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要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率必然要降低;如果提高阅读理解率,阅读速度就会慢下来。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也就是增加单位时间内阅读汉字的数量,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可知,人的阅读知觉广度是有限的,所以阅读速度的增加肯定会导致读者在阅读中漏看了一些字词,进而使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闫教授也对我国一些快速阅读中,理解率高这一现象做了解释。教授认为问题出在对阅读理解标准的把握上。我们的计算公式是“有效默读速度=阅读速度×理解率”。默读测试时,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的题目在测试中起关键作用,就类型而言,有的问题是直接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有的需要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的,有的问题是针对文章中的细节而问的,有的是针对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问的,有的问题凭借读者已有的经验,就是不阅读也能解决。不同实验所得的阅读理解率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与在不同的快速阅读实验中阅读理解题目的难易、类型等的不同可能有着直接的关系。
也就是说,考察学生有效默读能力的题目是这次测试的关键。但是,默读测试的题目该怎么出呢?出得简单可以“蒙”,出得太难则“全军覆没”。那默读测试的标准时该是什么呢?我又犯迷糊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曙光。4月9日下午,省教科院方展画院长和朱永祥副院长亲临我区开展2010年的省级课题开题论证。在开题论证会上,朱副院长一针见血指出,以往关于默读的研究都关注阅读心理学,包括跟默读相关的“速读”研究,也只是停留在速度的追求上。朱院长认为,默读虽然与速度相关,但更应该关注默读的理解,不是关注读了多少的问题,而是关注读了以后留下些什么的问题。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不是自己一开始所追求的吗?原来我在课题实施后,为了求得有效数据,结果走进了“胡同里”——在读速上辗转。课题组成员回到学校后,重新定位,就默读的三个目标——速度、能力和习惯,重点落实到“能力”上,而不再平分秋色。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的特点,把习惯的培养放在中低段,把速度的训练作为次要内容,由此我们重新把有效默读定位为“保持一定速度,求得有效理解,沉淀适度积累,指导有效运用”。
那么如何来检测自己的课题实施是否有效,我们想到了每次的期中、期末考试。试卷中都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题目,分项统计成绩(例如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考查理解能力,同类文章比较异同——考查评价能力等等),这些成绩正好能说明课题实施后,学生的有效默读能力是否提高。
五、红色五月,激情的操练
就这样,渐渐地,在头脑里思路明确了——我是一个教书的,并不是研究心理学的专家,我所能做的就是探索在教学中怎样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有效默读能力。
下阶段,我想在“习惯、速度”的基础上(开题报告有介绍),着重抓默读的能力训练,三条路线同时进行:
(一)课内“得法”
首先在语文课堂上渗透默读训练,将默读的各种方法灵活运用;其次在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专门进行默读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就一般方法上说,我们主要训练意群法。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学生缩句能力,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概括能力很差,我们教师讨论后,认为主要问题出在这套教材上。浙教版教材对学生的概括能力需求要比现在人教版的强,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教版教材没有系统的教给孩子概括的方法。所以在阅读课、语文课上要落实,要训练。

就读书的方法训练,可以分为读前引导、读时指导(品读、比较读、批注读、浏览读等各种读书方法)及读后反馈交流。

我们还需要邀请语文教学名师,课题组老师展开讨论,细分有效默读的能力——也就是说,有效默读能力到底达到什么要求。高段小学生默读的实质要求包括理解、识记、评价和速度。那么,理解应该达到什么程度,识记按照学生年龄特点该是什么标准,评价又能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我们该对课题作出操作性的概念界定。
以上这些思考,需要课题组老师不断提炼,有效落实,只恨自己学术不高,书到用时方方恨少,下阶段我们要边学习、边探索。
(二)持续默读
上学期我和学生同读一本书,效果很好,但是持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坚持,排除各种干扰。
首先,老师要有毅力。不是说老师不愿意读书,而是老师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比如作业批改,比如纪律管理,这就导致了榜样的中止。
其次,要有书可以读。持续默读开展的起先一段时间里,师生同读一本书的效果比较好。如何能借到这么多同样的书呢?因此,就要继续开展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图书漂流”(说明:我们学校的“图书漂流”有别于其他学校,为了便于教师引导,我们让四到六年级每个班都买一本同样的书,那么全校就有12种同样的书,一个孩子买一本书,他就可以读到12本书)。
其三,要形成“静静默读”的氛围。为此我运用情景创设法——带孩子在操场中默读,看孩子们是否能在嘈杂环境中静静读书;利用名人效应学习名人读书的精神等方法,培养孩子们的专注性。
最后,便是有时间读。自从学校的食堂分两批就餐以后,我们被分在第二批吃饭,孩子们的午读时间放在了吃饭之前,现在,我向教导处提出请求,把所有的午读时间归还给学生,并且自己和他们共同默读。
(三)课外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会朗读需要200小时,学会默读需要2000小时。可见有效的默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必须经过的大量的训练。所以课外要加强阅读实践。
1.记录读书经历。为了检查孩子们的读书情况,我请家长帮忙记录孩子的阅读时间,阅读书目和页数。一学期结束后统计评比了“读书积极分子”。
2.积累好词佳句。读了一本书能留下些什么,这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所以这学期,我让孩子积累好词佳句,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词句摘录下来。为了能使学生有效积累,我在批阅读书记录本时,写上批语,如:“谢谢你,让我分享了你的读书收获。”打上五角星,表示这个词语摘得很好,很有水平。
3.概括所读内容。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我们让学生把文章内容加以概括,写一写故事的主要内容。有时,还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将读书的感受写下来。
4.评比“读书达人”。为了激发学生读书乐趣,班级后墙上设立“读书擂台赛”,看谁读的书最多,字数累计最多,最后评比“读书达人”。
5.拓展阅读途径。上学期,我让家长带领孩子们去图书馆借书,但是,我们班级的孩子大多数是外来务工子女的孩子,家长平时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这学期,我联系了鄞州图书馆“流动书库”,让他们定期到我校来,这样孩子们可以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看的书了。
这些经历也许在常人看来是那么无聊,但是真真实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研究经历,我本凡人,我所做的,就是为孩子们服务,做一名有意义的“教书匠”。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4 10:28
小专题研究
——“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而可行的方式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玮光

  [摘要]“小专题研究”是介于一般性课题研究和教师教学反思之间的一种“校本教研”的形式。因其“小”和“专”而更易于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小专题研究”的行动原则是“理论上不求深解,行动上不一蹴而就”。它更侧重于操作与实践,更看重行为效果。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实证研究、许多研究以及叙事研究等——更易于为广大教师所掌握。在研究成果上亦可大可小,既关注于一节课、一个阶段的成果总结,也放眼于每一位研究者长期的专业发展和素养提升,因而,理应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应重视采纳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小专题研究  重要  可行
                                                                                
*王玮光,宁夏银川市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750001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纵深推进,“校本教研”制度也在广大中小学得以普遍确立。学校、教师在落实“校本教研”制度的探索实践中,涌现出一些好的途径和方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积极影响,但新目前来看,广大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很难寻求到最奏效的方法,依然不能有效解决如何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策略的问题。
从目前看,落实“校本教研”的制度,最流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依托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途径虽好,,但目标过大,所确立的研究问题(课题)的内涵往往较深,外延也较宽广;教师在理论层面上的学习与思辩往往难以达到较高的层面,而“急功近利”的动机又往往让他们为自我的理念学习和问题解决产生更大的茫然。对于如何操作实践,也一时难以找到可以切实操作、并且收到明显实效的策略和途径,这反过来又让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产生了畏难情绪。同时,课题研究也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参加的(“人人有课题”实际上只是一句口号)。这也决定了不能从体制上真正落实“校本教研”。这是一。二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教后记”的形式。它更多地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理性反思。在日常教学中,也呈现出不少具有生动真实的“个案”。与教学论文相比,它更具实践性,真实性,实效性,但“教学反思案例”往往给人以“浪花”之感,稍纵即逝。呈现的面虽广,但可提炼的“养分”较少,内涵尚浅,对教师的理性归纳及专业素养的提升缺乏应有的力度和效度。因此,也似乎不能把这种方式作为“校本教研”的单一方式。
“小专题研究”正是介于两种方式之中的中庸的,也是适度可行的方式。下面就个人对小专题研究的理解和行动策略谈几点思考,以供教育界同仁参考。
一、 对“小专题研究”的理论定位
“小专题研究”的行动原则是:理论上不求深解,行动上不一蹴
而就。
对于“小专题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因其“小”——比较容易操纵驾驭,让教师多从局部、具体、微观、实践中来考虑,容易见效果。
因其“专”——它绝不等同于一般的泛化的问题。专在哪里?专在实践,专在操作。它应该是问题,但在问题的“度”上有明确的阈限:它不是大问题,大了则不专;但也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上升为“专题”。它不强调过多地沉陷在对理论的探讨与思辩上,广大教师往往可以就某些很好理解的理念入手来设题立项,而这些问题在操作上又往往不是一蹴而就便能把握或解决的问题,因为简单不等于容易。如: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对于“自主学习”,广大教师耳熟能详,无须再细究文献,但在课堂上真正能落实好“自主学习”,则不是一节课、两节课,甚至一个月、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就敢言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它需要广大教师建立一定的理念认识,但更看重如何去操作实践,去呈现,走出由不理想到理想,不成功到成功,由失败多到成功多,由失望到吻合的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往往伴之以成败得失的反复与曲折,效果的呈现是曲线状的,不是柱型上升状的。又如:设立“如何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这个小专题,也不是一节课能奏效的,它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有始而无终的过程。个中更多的是关注于积累——体验的积累,有效性逐步提高的积累,认识与方法的积累;既有成功的积累,喜悦的积累,也有失败和遗憾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在积累中使得教师的自信心逐步增强。正是在这样的积累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小专题研究者”由设计到实施效果的“心中有数”。在积累中,又总是伴之以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成功、不完善中就一定会让你产生问题。解决了老问题,又产生了问题。或许在确立这个专题时,你是没有问题的(零度问题),或者说,实施之前的任何问题都是假设的,纸上谈兵的。而只有在“做”中才会真正地面临问题。因此,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地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综上所述,小专题研究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另一个是基于积累(经验和素养)的研究。而二者的共同特征是基于理念,更多地是认定理念后的求证与实践。
二、“小专题研究”的专题确立:
基于上一个问题的思辩,“小专题研究”的专题确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教学问题中选择专题。这里所说的问题多是指操作层面上效果不好、成功率不高的现象和状况,有些是有意要强调的问题,不一定是自己的问题——也可以是别人、别的学校、别的地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确立它可以让自己引以为戒。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强化知识与技能”,“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应把握好‘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
2、从经验积累、提高效果入手。不一定非要建立起清楚的问题意识,亦可只为了改善、优化、积累,让问题伴随着实践而产生和解决。如,“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专题的“文眼”是效果。在实践中就会在意,甚至刻意于“效果”,“效果”不好就是问题;问题解决了就是效果。于实践中积累,于实践中反馈矫正。实践到一定阶段,便可以总结——一学期也行,一学年也行。总结完了还可以延伸,从低级到高级。时日长了,我们便可以把它上升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这个大课题的高度来立项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当经验积累与理论结合时,便可以一步迈进科研的门槛了。
3、多从微观处着眼,从具体实践中入手。小专题是从“无形”中呈现为“有形”的。言之“无形”,是因为它融汇于你的教学工作中;呈现出来后,还应“放鱼归水”,在“水”(教学工作)中培植它,养育它。所以小专题研究更多地是在工作之“水”、课堂之“水”中去实施。是一种有意味、动心思、常琢磨的“常规”工作。因此,始终关注怎么干的问题,是小专题研究的认识论原则与方法论原则。
4、“跳一跳摘果子”。小专题研究不能等同于一些琐碎的工作化的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列为专题。常见到的所谓的“课题研究”,就是把课题研究混同于一般的教学工作或活动。纯工作状态的问题是不能成为研究专题的,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就无须动太大的心思,只须注意即可。又如“课改实验课还要不要课堂纪律”,这是个思辩性问题,也无须去于实践中验证。总之,在可操作的层面上还要考虑到有一定的研究含量,需要动心思去设计,在实施中求证。且在求证中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拿下”。上面的例子如“自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问题,便符合这个标准。小专题虽然不是规范课题,但个中应富有一定的科研因子,具有不难掌握的理念但又是必须建立的理念,是更多地关注于具体操作与实践的“教科研”。
三、“小专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1、 更多地是设计操作,在操作中研究。“设计→实施→反思”
是“小专题研究”的基本模式。
2、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中进行,具有随机性和灵活性。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研究,并不意味着天天、时时都在搞研究。便于实施则实施,不便于实施则可不注入。如“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这个专题,因为我们的教学工作不可能做到天天都与现代教育技术发生联系,那就仅作用于该运用时的设计、实施与验证即可。在某一节课上我没有安排“自主学习”,或自主学习的因子不明显,我们也不必硬去求证。总之,日常不是日日,时常也不是时时,但“常”则不能失却;不能把“常常”变成了“偶尔”。如是,便失却了它“实践”的意义内涵。
3、 应重视研究中的关注、期待、反馈、验证和完善,以研究
的心态去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我们在实践前去注入了,设计了,就会十分在意实践中的效果——是吻合,是失望,还是意外?就须高度关注。在实施中伴之以期待,有期待之热望,才会十分在乎“期待”的实现与否,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反思。及时的反馈又可以让我们及时纠正、修改,这就是在培养我们的教育机智与艺术。实施后的反馈有助于我们取得真实的效果,这又是在做理性的验证。验证的目的在于纠正和提高,是我们进行某一次活动的终极目的,也是归宿。以这样的心态去进行某一项“有意味的实践”,便是小专题研究。
4、 “小专题研究”应采用的特殊方法
小专题研究应该属于教科研“家族”,但不是这个家庭的“成人”。
因此,它所采用的方法一般不等同于课题研究所关注的方法。常规的教育科研方法或许对小专题有启发,但还应从以下方法中多考虑采用:
1) 质的研究:“是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环境
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来从事的一种活动。”它的研究环境是自然的,结论与理论的形成是归纳法,研究关系是互动的,在手段上使用语言、图象、描述分析,抽样样本较小,强调研究者的个人反省。
2) 实证研究:其特点是“反复寻找”。在实践中寻求问题
的解决,效果的提高。并通过实践来验证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丰富性。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实证研究是将经验理念转化为行为、策略,继而提升为个人专业素养的有力途径。
3) 叙事研究:综合多种定义,可以概括为:(1)以实践为
驱动,以学校为本,以人为出发点,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2)强调民主平等,研究者与参与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平等对话;(3)强调经验的意义,要求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密切联系自己的实际知识,较准确地把握经验的内容、意义和价值;(4)以“故事”为研究载体,以叙事为主要途径;(5)把研究过程看作是经验反思与创造发展的过程;(6)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教育事件,故事中的人物与讲述者都是一个人;(7)故事有一定的情节,且有意义,相对完整;(8)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
4) 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是通过实践
者自身的实践,将“学、思、做”三者有机结合的一种研究方式。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具有以下4点好处:一是强调合作,克服教师自身理论不足的局限;二是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对改进教育教学有较强的针对性;三是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四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5、 关注效果.“小专题研究”的一切操作与实践,最终都十分
在乎研究的效果。因为我们目的就是追求效果。效果是试金石。只追求做法,不看重效果的研究是低效的,形式化的。当然,验证效果还要有一定的“慧眼”,最担心的是看不出真正意义的效果来。效果的意义看不到,好的效果未能认识且深切体验,不好的效果自己不能看到,甚至还自以为不错,这样的验证就十分成问题了。为避免个人反思效果的局限,研究者应多邀请同行、资深教师,甚至专业教研人员来会诊,用“旁观者”的冷眼来为自己“淬火”。另外,一个教师的“眼高”,尚须素日里不断通过学习理论来达到。有了“眼高”,就会目标更远,追求更高,不满足的成分会多,否定之否定的成分会愈重,在不断地不满足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小专题研究”的成果界定
“小专题研究”的成果也具有“小”的特征。它很灵活——它可
以以一节课来呈现,也可以是一组课(数节课)的积累。一节课可以是成果的“平台”,而数节课又可以构成的“串”或“线”,从中看出“递进”的过程。在实施中,实施者的每次尝试,都能体味到研究效果的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在专注于不断反思中逐步提高,在实证中逐步走向成功的彼岸。因此,成果更多地体现在研究者自身的“内化”与“外显”上。
“小专题研究”成果的“物质化”,亦同样具有小而活的特点。它可成为每节课课后的“反思案例”,也可以是简短的“教后记”;可以成为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成为一学期下来的“专题总结”。如果有提练之迫切必要,教师还可以就自己的专题研究而构成一篇论文。
我们面对小专题研究的成果还应放开眼界,以教师为本,更多地看到他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不应仅仅看到某一阶段是否做出了总结,写出了论文。或许其“专”并不突出,但“专”与“小”在他的全面发展、提高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则是无可估量的。犹如一盆水放入江河之中,它的“养分”则永远不会消失。甚至可以说,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是“小专题研究”、也是一应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是最有价值的“校本”财富。
针对“小专题研究”,无论是作为学校,还是上级部门,都不能因
其小而看轻了——把所有的小事做好,学校的发展才有最大的可能——它应该是广大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或缺、滴水石穿的一条提升之路。尤其是学校,要长期坚持这样走下去,不断地让教师大胆实施,勤于总结反思。从而逐步形成教师“终生学习”的一种意识、习惯,乃至于品质。这也是教师逐步成为“学习型公民”、学校营建“学习型组织”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得力途径。从这个意义来讲,“小专题研究”的确是值得开展的一项活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4 22:36
小学六年级数学资料http://www.math163.com/Soft/6/6-3/Index.html
小学五年级数学资料http://www.math163.com/Soft/5/5-3/Index.html
小学四年级数学资料http://www.math163.com/Soft/4/4-3/Index.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26 05:25
关于开展湖北省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江汉油田教育集团教研室(教科院)及省直各小学: 为引导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全面总结课程改革中的成绩,深入反思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进一步研究新课标,实施新课程,提升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全省小学及教研部门从事语文教学教研工作及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均可撰文参评。
二、撰文主题
1.学习、践行新课程标准的心得、经验;
2.十年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度反思及实践进展;
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4.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方法、策略指导的研究;
5.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研究;
6.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研究;
7.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8.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序列研究;
9.有效的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基本模式研究;
10.推进儿童课外阅读的研究与实践。
三、写作要求
1.论文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有新意;
2.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多的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提炼,尽量少谈空泛的理论;
3.论文写作要求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选取自己深有体会的某一个方面展开,尽量谈深谈透;
4.字数不少于3000字。
5.严禁剽窃、抄袭,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
四、评选办法及程序
1.本次教学论文评比,由市(州)教研部门组织初评,再统一报湖北省教学研究室评审,优秀论文将选送参加全国第九届学术论文评选。

五、指标分配
武汉市30篇,黄冈市、宜昌市、恩施州、襄阳市、孝感市、十堰市、荆州市、咸宁市25篇;荆门市、黄石市、随州市20篇;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鄂州市10篇;东风、油田及省直各小学5篇。
各地初评后推荐复评的教学论文,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及主管语文教学工作的管理人员的论文不得少于30%。
六、其他事宜
1.各市(州)按照分配的名额送报参评论文。希望各地接此通知后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思考、撰写,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研究新课标,扎实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2. 各市(州)于6月20日前将整理好的“市(州)教学论文参评目录”及所有教学论文的电子文稿按顺序编辑为一份文件,发至邮箱hbwhlzf@163.com。不接受个人送报。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2-3-28 01:33
三种视觉看童书






赵永攀   




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养成了与学生一起看童书的习惯。只要是要求学生必看的书籍,我一直坚持做到与学生一起阅读。这样做有利于给学生树立榜样,也有利于和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正确地读书引导。然而,这些写给孩子看的童书,作为成年人,作为教师又该如何阅读呢?我以为有三种视觉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站在孩子的视觉。同一本书,成年人和孩子的阅读视觉肯定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教师阅读童书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孩子的阅读思维可能会出乎老师的意料。曾经就有学生问我:文中说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爸爸一定会打她的,那小女孩的妈妈呢?她也不疼爱自己的女儿吗?站在成年人的视觉,我们是不会关注到这个问题的。因为,这原本就是一篇童话,它并不是现实存在的。我们所关注的只是小女孩悲惨的生活。但孩子却不一样,因为他们本身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所以更关心一个家庭的完整性,特别是母爱。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就必须站在孩子的视觉,用成年人查阅分析资料的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查找原文,文中这样写到:“小女孩好想回家,可是没卖掉一根火柴,她那什么钱去给妈妈买药呢?”原来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即使疼爱自己的女儿,也无能为力。站在孩子的视觉阅读童书,才能更好地带领孩子走进书的世界。
第二,站在教师的视觉。调动学生阅读童书的积极性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参与阅读。一本童书,孩子可能只关注精彩的故事情节,而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仅和孩子一样,就失去了看童书的意义。教师的作用是育人,如果能从一本童书中转变育人观念,扭转育人模式,我想就达到了教师阅读童书的真正目的了。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在中国极为畅销的日本童书。学生之所以喜爱它,是因为巴学园里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与众不同的学习方式。这本书,我先后看过四遍,每看一遍,都会不同的启发。读第一遍,我的收获是巴学园关注每一个孩子,注重每一个的孩子的全面发展;读第二遍,我将小林校长的办学理念和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联系起来加以分析;读第三篇,则是从一个校长的角度进行阅读,并写出了《校长——一所学校的灵魂》的读书体会;读第四遍,是从理想的民办学校入手,巴学园其实就是一所民办学校,它办学的成功是不是值得我们现在的民办教育工作者学习呢?有人说,常读常新,经典如此,一本好的童书也是如此。站在教师的角度阅读童书,它会带给你对教育的全新思考和全面认识。
第三,站在育人的视觉。任何书籍都有育人的功能。童书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孩子的阅读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因为阅历的浅薄或理解的不到位,对于一些童书也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解读,这样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巴金说过:“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当然也会做出腐蚀心灵的坏事。”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段时间,班上的孩子迷上了法国作家让·克劳德·穆莱瓦的《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我暗自窃喜,因为这是一部获得过国际大奖的小说。但是,后来与孩子的交流中,我却感到一丝忧虑。因为孩子们认为书中的主人公罗伯特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老师。真的是这样吗?我向学生借来小说反复地阅读了几遍。在细细品味中,我发现了一些端倪,文中很多的细节描写是不真实的。比如罗伯特不知道7乘以9等多少,胖女人爬上吊灯,狗吃掉照相机、抹布等。于是,我明白了作者的真实意图,原来所有的一切报复行动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罗伯特所有的报复行动都是纸上谈兵。接下来,我通过班级读书会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让学生明白了罗伯特其实是一个尽职尽责、宽容大度、慈祥和蔼的好老师。这样的老师是永远也不会报复学生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31 05:40
南京市中小学语文教研员新课标解读研讨会报道
  2012年3月19日,在南京溧水大金山国防教育基地,我市及各区县中小学语文教研员齐聚一堂,举行了新课标(11版)的解读研讨会。
  上午,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小组成员,著名语文教学研究专家陆志平先生为与会的五十多位教研员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陆先生以11个关键词,将新课标的核心精神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并做了详细精当的阐释,给参会者深深的启迪。下午,市教研室汪笑梅主任,就课程目标分解,做了一个简短的讲座。汪主任的讲座将华师大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化作具体可操作的方式,引领老师们对课程理念与实际教学的关系做深入的思考,形成真正的实践智慧。汪主任讲座后,教研员分中学组和小学组进行了讨论。讨论过程中,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实际培训中的问题,相互探讨,彼此取经,气氛热烈。
  这次会议,首次将同一学科的市区(县)中小学教研员集中到一起,使大家在课标学习中,更明确了各自学段的任务,也加强了沟通与交流,增进了友谊,为真正打破语文教学的年段界限做了铺垫。
陆志平先生做课标解读报告
汪笑梅主任做目标分解讲座
与会教研员认真听报告
教研员积极参与分组讨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31 05:41
南京市教育局文
宁教研[2011]4号
关于评选第七届“南京市普通中小学、
职业学校先进教研组”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市直属中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推动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校本教研进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持续提高我市教育质量,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七届(2009年-2012年)“南京市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先进教研组”的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对象
  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中专任教师在三人(含)以上的学科教研组。
  二、评选条件
  1.教研队伍:全组教师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团队和谐,协作意识强,组里研讨氛围浓厚,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实在到位,教师成长环境良好;教研组长工作务实、创新,在本组内威信高。
  2.常规工作:教研组、备课组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计划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完成程度较高,总结有一定深度、有启发性;各项教学常规工作规范、到位;注重学科教学资料的积累,教研活动记载及时,档案齐全。
  3.校本教研:注重集体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注重理论学习和集体研讨,能基于教育教学问题开展教研活动,且主题明确,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努力探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个人(备课组)有教研教改专题(课题),专题研究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定期开设研讨课、观摩课等,同时,开展其他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优课率和学科教学特色;善于反思总结和提炼,组内教师能积极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与教科研论文,并进行交流、发表;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组内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并有计划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工作。
  4.承担任务:认真参加各级教研和培训活动;组内教师能积极承担区县级(含)以上范围的公开课、讲座、经验介绍、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等任务,发挥较好作用,受到好评。
  5.教学水平: 组内教师有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整体水平较高,学生满意度高;组内教师在各种教学活动(教学检查、评比、验收等)中优课率较高;全组能踏实开展兴趣小组或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并取得较好成绩;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学竞赛、评比活动,并获得较好成绩。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的具体要求,由市职教教研室拟定。
  三、评选程序
  按教研组自评、学校推荐、区县教育局初审、市教研室学科组评审、市教育局终审顺序,自下而上逐级进行。
  1.教研组自评
  各学校组织教研组认真学习本文件精神,积极营造创建先进教研组的氛围。各教研组对照评选条件进行自评,条件优秀的教研组可以向学校申报。
  2.学校推荐
  各学校审核教研组自评情况,在2011年10月12日之前完成校教研组建设交流会,确定先进教研组推荐名单,并于2011年10月18日前完成向区县教育局报送先进教研组推荐名单和材料的工作(各校推荐数由所属区县确定)。
  3.区县教育局初审
  各区县教育局要组建专门的评审工作小组,根据评选条件,深入学校,对学校报送的推荐学科组进行全面考评。各区县教育局于2011年11月16日前,按附件中的推荐名额,将本区县的市先进教研组推荐名单报送市教研室教务管理中心(按规定的格式交电子文档),同时报送推荐的教研组的材料。
  各市直属中学依据评选条件,认真开展教研组自评、交流以及校内评审等工作,确定本校市先进教研组推荐名单,并于2011年11月16日前将推荐的教研组名单(按规定的格式交电子文档)和材料直接报送市教研室教务管理中心。
  各区县教育局、市直属中学,于2011年10月11日安排人员到市教研室教务管理中心领取第七届(2009年-2012年)“南京市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先进教研组”评选推荐表。
  4.市学科评审组评审
  市教育局成立市级各学科评审组。在2011年11月17日-2012年1月10日期间,评审组依据评选条件对区县教育局、市直属中学推荐的先进教研组进行评审。评审采用材料审阅和教研组发展实际情况调查(到学校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或参与一次校本教研活动等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5.市教育局终审
  市教育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领导、专家召开评委会进行终审。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终审工作,并将评选结果进行公示。2012年9月教师节表彰评审通过的教研组为第七届(2009年-2012年)“南京市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先进教研组”;如受表彰的教研组组长任期在两年(含)以上,则同时表彰其为第七届(2009年-2012年)“南京市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先进教研组长”。
  职业学校先进教研组的评审要求、评审安排等由市职教教研室通知。
  四、工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1.市教育局成立评审工作小组,由市教育局分管局长、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学科评审组由市教研室负责组建。
  2.各区县教育局须及时向本区县所属学校转发该通知,制定相应的区县初审办法。各区县教育局、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评审推荐的组织实施工作,明确分工,专人负责。
  3.评审工作中,要坚持激励性原则,充分发挥评选的促进作用,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教研组建设工作,考察教研组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有效地引导学校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在评价过程中,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主评价与检查评估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4.市直属中学分校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均参加所属区县评选。各区县、市直属中学的市先进教研组推荐名额数须控制在规定名额内。
  5.各区县在推荐市先进教研组时,要根据本区县目前中学的实际状况,合理划分初、高中推荐组数比例。应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兼顾学校平衡、学科平衡,并关注特殊学校。一所学校的推荐学科组数原则上控制在两个以内。
  6.获区县、直属中学推荐的教研组必报的材料:
  ⑴第七届(2009年-2012年)“南京市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先进教研组”评选推荐表(一式两份)。
  ⑵2009-2010学年度及2010-2011学年度四个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⑶反映本组教研科研能力的教科研成果材料:
  ①2009年以来本组教师的论文、论著、教育教学案例、经验总结等6-8篇,其中至少有3篇是学科教学案例,3篇是在省辖市及以上正式刊物发表或在省辖市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学科专业性论文。只需提供获奖证书、刊物封面、论文、教学案例等材料的复印件;
  ②2009年以来本组或本组教师进行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1-2份(复印件)。
  ⑷2009年以来本组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计划及相关材料1-2份。
  ⑸本组在学科建设、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特色材料1-3份。
  ⑹2009年以来组内教师在区县及以上范围开设公开课(讲座)的证书(证明)复印件,以及其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公开课(讲座)的教案(讲稿);或在区县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教学竞赛、技能竞赛中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7.为加强教研组建设,各区县教育局可评选区县级“先进教研组”。
  附件:第七届(2009年-2012年)“南京市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先进教研组”推荐名额分配表
 
南 京 市 教 育 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抄送:各区县教研室
 
附件:
第七届(2009年-2012年)“南京市普通中小学、职业
学校先进教研组”推荐名额分配表
 
单        位
名   额
中 学
小 学
鼓 楼 区
23
13
玄 武 区
24
10
白 下 区
19
10
秦 淮 区
10
7
建 邺 区
15
5
雨花台区
9
5
下 关 区
15
7
栖 霞 区
22
10
江 宁 区
50
11
六 合 区
35
13
沿江开发区
12
6
浦 口 区
32
13
溧 水 县
23
10
高 淳 县
22
12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

南京外国语学校
3

南京市金陵中学
3

南京市第一中学
3

南京市中华中学
3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
1

特殊教育学校(市直属)
3(聋校、盲校、工读学校各1个)
中等职业学校
30


访问
点击
今日:80
本月:138509
总数:5054382
教研
信息
今日:0
本月:118
总数:7744
教学
资源
今日:0
本月:99
总数:353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31 05:42
南京市教育局文
宁教研[2010]2号
关于开展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直属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励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加快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现就评选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对象
  197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的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在职在岗教师。
  已获得“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的教师和市、区县教研室教研员不参加评选。
  二、评选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遵守“三要八不准”有关规定。
  2.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具有中(小)学一级教师(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5年(含)以上教龄,能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
  3.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具备比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胜任本学科教学,担任过1次循环教学工作(小学可以是担任1-3年级或4-6年级小循环),或担任过3届毕业班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效果好,教学成绩显著,所教学生对其教学评价高,是学校公认的教学骨干。在区县级(含)以上范围开设过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或学科讲座并获得好评,或在区县级(含)以上优秀课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中获过奖。
  担任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的专任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
  4.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研科研能力,掌握教学改革最新动态。积极参加校、区县、市级教研活动和教学课题研究,积极撰写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论著。须有自2007年1月1日以来的教研科研成果3项,可以是论文、论著、译著、教育教学案例、经验总结、教材(由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或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并正式出版)、课题研究报告、教改实验报告等,其中有1篇是所教学科案例,1篇在省辖市(含)以上正式刊物发表或2篇在省辖市(含)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含)以上申报学科的专业性论文。
  5.工作量饱满。自2007年9月以来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量符合有关规定。积极参与学生教育工作,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或团、队辅导员工作3年(含)以上并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受到过校级(含)以上表彰。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要求另文下发。
  三、评选名额
  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共评选320名(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40名)。各区县、直属学校推荐名额根据在职在岗青年教师数,并参照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分配(各区县、直属学校推荐名额分配见附件)。
  四、评选程序
  按个人申报与学校推荐、区县教育局初评、市教研室组织专业基础知识与教学基本理论水平考核(笔试)、市学科评审组评审、市教育局终评顺序逐级进行。
  (一)个人申报与学校推荐
  符合评选条件的教师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参加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各学校在个人申报的基础上对照评选条件,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通过述职、材料评审、评课、教学质量考核等,提出候选人建议名单,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无疑义后,上报区县教育局。
  各学校向区县教育局报送候选人推荐名单和材料的时间由各区县教育局确定。
  (二)区县教育局初评
  各区县教育局成立评选工作小组,根据评选条件,深入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民意测评、听课、查看备课(听课)笔记、审阅论文论著等,对学校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全面考评,特别要注重对候选人教育教学实绩的考评。根据考评情况,区县教育局评选工作小组集体讨论确定候选人名单,并进行公示。
  直属学校依据评选条件,参照上述办法进行初评。
  各区县教育局、直属学校于2010年10月20日到市教研室教务中心领取《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候选人推荐表》。
  各区县教育局、直属学校按照确定的推荐名额,填写本区县(学校)《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候选人基本信息表》(从《南京教研》网站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专题中下载,《南京教研》网站地址:http://www.njsjys.comhttp://www.njsjys.cn),加盖区县教育局、直属学校公章后,于2010年11月25-26日,报送市教研室教务中心,同时报送候选人的申报材料。候选人基本信息表的电子稿发至市教研室教务中心电子信箱njsjysjgk@163.com
  中等职业学校将候选人材料直接报送市职教教研室,具体要求由市职教教研室通知。
  (三)专业基础知识与教学基本理论水平考核
  市教研室组织对由各区县教育局、直属学校推荐的候选人进行专业基础知识与教学基本理论水平考核(笔试),笔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等。笔试时间初定2010年12月19日,具体安排由市教研室另行通知。
  (四)市学科评审组评审
  市教育局成立市级各学科评审组。2010年11月29日-2011年3月30日期间,各学科评审组对区县教育局、直属学校推荐的候选人分两个阶段进行评审。
  1.第一阶段评审主要工作为对候选人提交的论文、论著材料进行评审,满分为100分;审核候选人必备的申报条件,考核候选人的教学实绩,满分为150分。
  根据候选人专业基础知识与教学基本理论水平考核(笔试,满分150分)和第一阶段评审得分,确定进入第二阶段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2.第二阶段评审主要考核候选人的课堂教学水平(含教学基本技能考核),满分为100分。
  在各学科评审组评审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复审,最后统计出候选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评审得分和专业基础知识与教学基本理论水平考核的总分,并给出综合评价意见。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笔试时间和考核方式另行通知。
  (五)市教育局终评
  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专家召开评审会议进行评审。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终评工作,并在《南京教研》网站上公示评选结果,于2011年9月教师节期间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1.市教育局成立由分管局长、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工作小组,市学科评审组由市教研室负责组建。
  2.各区县教育局要将《关于开展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的通知》传达至本区县学校(包括民办学校)教师。要切实加强对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本次评选活动的初评与推荐的组织实施工作,明确分工,专人负责。
  3.严肃评审纪律,严格坚持标准。评选工作过程中,要按规定程序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确保评选质量。
  4.对有伪造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教研科研成果,或以不正当手段拉拢、贿赂评审组成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等行为的申报人员,取消其参评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理。
  5.民办学校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参加所在区县评审。
  6.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各区县推荐候选人应适当兼顾学校平衡、学科平衡,合理推荐中学(初中、高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候选人。
  7.各区县教育局、直属学校推荐的候选人数不得突破规定的分配名额。
  8.送审材料包括:①《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候选人推荐表》(一式两份)。②2007年1月1日以来教研科研成果3项(具体要求见“评选条件”第4条)。只需提供获奖证书、刊物及书籍(专著、教材、教参)封面、论文论著、案例等材料的复印件。③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复印件)。④候选人所在学校出具的班主任或团、队辅导员工作年限的证明及受校级(含)以上表彰的证书(证明)。⑤在区县级(含)以上范围开设公开课(讲座)的教案(讲稿)、区县级(含)以上教研部门证明等材料(复印件);或在区县级(含)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业务竞赛、技能竞赛中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候选人也可提供确有特色的个性化材料,作为参考。
  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各类获奖证书、证明材料、发表(出版)或获奖的论文(论著)等材料的复印件均需学校审核原件,确认复印件与原件相符无误后,加盖学校公章。
  在市学科评审组进入“课堂教学水平考核”程序时,参评教师需根据学科评审组的安排提供评选时开课的教案。
  9.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各类获奖证书、证明材料、论文论著应在2010年9月1日之前获得或发表(出版)。每位候选人的申报材料必须分类整理装订,并提供材料封面。所有申报材料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六、荣誉与管理考核
  1.通过评审的教师,由市教育局授予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2.各区县教育局、直属学校对获得“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的教师实行年度专项考核;学校负责过程考核和日常管理。
  3.获得“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的教师要戒骄戒躁,树立新的奋斗目标,每年要做到“五个一”,即在校级(含)以上范围开设研究课一节,撰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论文(教学案例)一篇(每三年至少要有1篇在省辖市及以上正式刊物发表或在省辖市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撰写一个立意新颖、可供交流学习的教案,命制一份较高质量的试卷,精心制作一个可供应用的教学课件,为提高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示范带头作用,作出更大成绩。
  附件:《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推荐名额分配表》
 
南 京 市 教 育 局
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抄送:各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
 
附件:
第七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推荐名额分配表
单位(学校)
推荐数
鼓楼区
55
玄武区
45
白下区
45
秦淮区
25
建邺区
30
下关区
25
浦口区
40
雨花台区
20
栖霞区
35
六合区(含沿江开发区)
65(含沿江开发区20)
江宁区
75
溧水县
35
高淳县
35
南师大附属中学
6
南京外国语学校
6
南京市金陵中学
6
南京市第一中学
6
南京市中华中学
6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
1
特殊教育学校(市直属)
3(聋校、盲校、工读学校各1人)
中等职业学校
6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31 05:59
淡妆浓抹总相宜
——孝感高中语文组“课内比教学”述评
孝感高中 罗才发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达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创新为重点、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以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教学目的。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孝感高中2011年“课内比教学”活动如期举行。初赛阶段,语文组50名教师,在各年级备课组组长的认真组织下,个个精心准备,人人登台比武。经评议,高一年级谈静、王艳平,高二年级金雅萍、李诚,高三年级鄢子华、李岚、梅金梅等7位教师脱颖而出,代表语文组参加学校决赛。
语文组决赛于2011年12月17日举行,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所选授课篇目为《语文读本》第二册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现就决赛情况作简要评述。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性十足而又充满灵性和智性的散文精品。作者余光中根在大陆,但他辗转于美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因此,在文中蕴含了对祖国大陆的浓浓思乡之情,渗透了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念。该文意象具有多样性,语言具有多变性,情感具有丰富性。授课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既有宽度,又有深度,更有难度。尽管如此,在课堂展示中,各位选手那宏阔的思维、精细的解读、别具匠心的构思、精彩纷呈的赏析和挥洒自如的教态依然让我们记忆犹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精深而又准确的解读,体现选手很高的业务素养
  7位选手,无论是从题目剖析分解入手,还是从中间段落展开;无论是对“凤头”的解剖,还是对“豹尾”的透析,都能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在品析和解读文本中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为学生开拓深广的探究空间。如:梅金梅和李诚老师从题目入手,娓娓道来,把学生引入到作者余光中先生的情感世界里;鄢子华老师将本文的结尾与苏教版进行比较赏析,将课堂推向高潮;王艳平老师对文本主体部分的精深解读,让学生在品析文本的同时,创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多维度分析语言,将语文这一工具学科艺术化
  余光中先生是一个“右手写诗歌,左手写散文”的文化人。其作品中多变的语言,精当的修辞和灵活的句式俯拾即是。这给施教者解读文本和品析语言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是在课堂上,7位选手在品读和赏析文本方面体现出较高的功底。如,李诚老师紧扣一个“冷”字来分析作者的思乡之情,丝丝入扣,合情合理;梅金梅老师则通过对“听”和“听听”的比较,品析了作者深层次的创作意图。我们知道,在创作中,学会拟题是一种能力。那么能对课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解析,则更体现了授课者的智慧。再如,金雅萍、李岚两位老师对文中叠词的范读和赏析,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欣赏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鄢子华、王艳萍和谈静老师对“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这个长短交错的句子的句读分析和文意解读,一方面让学生感知了整句和散句结合的语言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真切地品鉴写景状物的不同方式方法。还有对文中修辞的分析也十分精当,在此就不加赘述了。
三、从容自如的教态,声情并茂的表达极具亲和力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近距离的交流,既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交流需要语言,语言取决于教师的表达水平。本次课堂决赛,7位选手可称作我们同行的典范。如:金雅萍老师简洁明快的表达,举重若轻的讲授,极具启发式的提问,很有特色;李岚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回答问题结果的评析等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恰到好处;谈静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其友善、亲切的教态给学生很深刻的印象。
四、以生为本、自主探究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三个方面有所收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有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身份,既引导学生探究,又要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在探究中拓展学生思路,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热情。本次决赛,7位选手在这些方面都有上佳表现,可圈可点。
  有阳光就一定会有阴影。本次语文学科“课内比教学”决赛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放手但不太放心”,即讲得过多,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分;有的教师对文本牵涉面太广,希冀面面俱到,但结果重点不够突出;有的教师脱离文本的现象较重……
  总之,本次“课内比教学”语文学科决赛是很成功的,亮点多多,不一而足。7位参赛老师用智慧激活了语文课堂,用技能丰富了语文课堂,用情感优化了语文课堂。他们都是成功者!我认为:比赛只是一种手段,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和语文素质提高才是目的。通过教学比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所收获,同行在学习品评中能有所启发,这就达到了比赛的效果。   
每一节课都是精彩的,每一个选手都是优秀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就是我对这7位参赛老师的评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 16:12
一根网线会有多大的能量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7-12
——江苏扬州探索学校网上结对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学校网上结对让一根纤长细小的网线,连接城乡学校、串联城乡课堂、牵手城乡教师、挽手城乡学生,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美好期望不断变为现实。
在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的教室里,数学特级教师李丹正在讲授《黄金分割》,听这堂课的学生不仅有现场的40多名学生,还有远在高邮车逻中学和周巷初中分校的两个班学生。这是记者日前在扬州市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推进会上看到的三地视像互动上课的情景。
像这样城市学校的教师上课,结对农村学校学生异地听课、视频互动的形式,已经在扬州市343所中小学成为常态。城乡学校网上结对让一根纤长细小的网线,连接城乡学校、串联城乡课堂、牵手城乡教师、挽手城乡学生,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美好期望不断变为现实。
既“授鱼”又“授渔”一根网线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试过的人最有发言权。
每周五下午,远在江都市吴桥中学的教师,只需轻点鼠标,输入账号,登录网络备课平台,便可以与市区文津中学的教师一起备课、教研和示范交流。
网上集体备课是吴桥和文津这两所学校的结对特色。每周由主备课人设计导学稿初稿,晒到网上后,由两校的教师对初稿进行研讨,并由校外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主备课人根据研讨意见和专家建议进行优化设计,完成备课定稿,供教师下周使用。
对结对学校的教师来说,虽然最初尝试网上交流都觉得有些别扭,但随着结对学校的互访不断深入,教师交流也从虚拟走向现实,现在这种全新的学习和备课方式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吴桥中学的教师说:“不出校门,我们就可以与名师对话,与专家切蹉。小小网线,把城市里的好教案、好课件,都送到了我们手上。”
负责该项工作的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应华认为,传统的教育帮扶只是“授人以鱼”,现在用一根网线,将城乡学校紧紧地拴在一起,更加注重城乡学校办学过程的互动,走的是一条“授人以渔”的特色之路。
细细观察,扬州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在城市优质学校的引领下,一批以农村学校为主体的学校群围绕在其周围,“龙头”学校传播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方式。除了“线上”的互动教学、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实时互动,还有“线下”的城乡学生互动体验、教师面对面结对帮扶,双管齐下,结对学校亲似一家。
如今,扬州城乡网上结对工作从单一的结对活动,发展为由结对学校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集聚在一起,合作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共同开展教研、科研活动,逐步形成了发展共同体。例如,扬州市育才小学与高邮菱塘回民中心小学、江都市吴桥中学3所结对学校共享育才的“智慧数学”、菱塘的“美术指导”和吴桥的“书香校园”3个学校特色;梅岭小学依托“共享+共研+共读+共长”四共模式与结对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等。农村学校借助信息技术这部“电梯”,与结对学校实现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研、一体化活动和一体化管理。
重在“联合”根在“改变”扬州城乡学校网上结对绝不仅有“联合”这么简单。“这应该反映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队伍的提升以及管理者思维的转变上,并最终反映在城乡学校教学质量的变化上。”在扬州市教育局局长余如进的眼里,结对的最终的落脚点是两个字:改变。
城乡学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余如进认为,一是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差距,二是教育管理水平的差距,三是教师水平的差距,四是学校文化的差异。要提升农村学校的软实力,就必须多管齐下。
这是一组普通的网上结对,成员有扬大附小、扬州市郊区的文峰小学、仪征市龙河小学和新集小学4所学校,他们将结对的着眼点瞄准教育管理和教学科研,将结对的触角伸向了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教师、班级和学生,目的在于“生产”更多各级别的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育名师,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
“我们让所有的年级组、教研组结上了对,语数英各组织了一对异地师徒结对,以点带面,分层推进,整体提高。”扬大附小校长李菊梅说,“这就使得结对的外延得到了拓展,内涵得到了提升。”
于是,教案、课件、练习、备课资料……在QQ群里,在论坛上,上传的内容越来越多,而跟帖的人也越来越多,由此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有关教科研的研究成果。
结对两年来,仪征新集小学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从论文发表数为0,到如今已有6篇文章在省级刊物上发表,4所学校的“小公民意识教育”更是齐头并进。刚刚被扬州市教育局表彰的五年级语文教师谢素梅说:“真没想到我的课堂居然被拍成视频,收入扬州市优质课资源库中,这真要感谢扬大附小教师的帮助!”
低成本 高效益悄然改变这一教育格局的背后“推手”,正是在扬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活动。2009年4月30日,这场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的网上结对拉开了大幕,《扬州市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实施意见》正式颁布,全市首批26对52所网上城乡结对学校现场签约,结对内容包括8个层面:校长(书记)结对,部门结对,教研组、备课组结对,年级组结对,教师结对,班主任结对,学生社团结对,班级和学生结对,实现了师生网上结对“全覆盖”。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成为抹平扬州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
过去,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城里现代化的教学楼与农村学校简陋的砖瓦土坯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后,呼之欲出的便是如何让他们“上好学”。如何进一步实现城乡学生优质资源共享,如何在新的平台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这是新形势下扬州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扬州教育追求的目标。
破解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教师流动是途径之一。“教师流动的课题比较复杂,不是一句话、一项举措就能解决的,也不是破解城乡教育公平的唯一途径。”市政府副市长董玉海认为,目前条件下,优秀教师的流动,能够雪中送炭,能够暂缓燃眉之急,但不是解决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唯一途径。
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有!而且就在我们身边。信息化,最大的一个便利就是资源共享。”余如进局长告诉记者,扬州的信息化建设在全国独树一帜,这一超前部署为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03年,扬州推出“教育信息化工程”,2004年完成区域内的“校校通工程”,2006年,在扬州大区域内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2009年开始的城乡学校网上结对从最初的自发帮扶结对发展为自觉的理念、文化和管理等全方位互助,目标直指结对学校软实力,网络的巨大优势得到彰显。
2010年,扬州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更被列入该市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1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一年来,不少城乡学校已经实现了管理、备课、培训以及课堂教学等全方位、立体式的资源共享,这项工程让数以千计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按照计划,到2012年底,扬州的农村中小学校将普遍实现与优质学校的结对共建,网上结对正成为扬州教育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战略。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7月4日第3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 08:37
语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策略

  ○张香竹     

 摘   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首先要树立明确的课程资源意识,这是改变语文教育现状的需要,是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提高语文课程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还要形成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了解课程资源的层次,避免将课程资源泛化。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包括拓宽备课中的预设性课程资源、关注课堂上的生成性课程资源、积累教学后的反思性课程资源。  
 关键词: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语文课程;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提出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它很好地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更加关注课程与生活相联系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成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语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策略做了一些探讨。    

 一、树立明确的课程资源意识 语文课程资源根据功能,可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语文课程资源是指直接作用于语文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语文课程的素材或来源的那些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各种因素;条件性语文课程资源是指那些间接作用于语文课程的资源,它们并不是学生语文学习和掌握的直接对象,却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和掌握的效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场地、媒介、设备、环境等因素。由此可见, 语文教师既是条件性课程资源又是素材性课程资源,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既要注重自身的资源又要注重自身以外的资源。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语文课程资源意识,用自己的慧眼、灵巧的双手去发现、挖掘丰富多样、富有个性、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课程资源,不断更新、拓宽课程内容,使语文课程永远丰富多彩。   (一)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是改变语文教育现状的需要 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除受应试教育影响外,还与教育观念陈旧、语文教学环境封闭关系极大。树立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二)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是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语文天然与生活密切联系,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扎根于生活,使学生课内得法,夯实基础,课外练功,增强实力。只有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其他学科及家庭、社会、自然等领域的实践活动中,并将这些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呈现于课堂,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语文实践能力,丰富情感世界,领悟人生真谛,积聚人文底蕴。

  (三)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是提高语文课程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 以往的教育偏重于有形的和有意识的方面,对于无意识的、下意识的和无形的课程资源挖掘、利用得较少。教师对学生成长的非智力因素无法施加影响,进而削弱了教育的效率及作用。由于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许多教师,尤其是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教师,除了课本、课堂和学校外,很少顾及其他,更不用说主动开发课程资源。其结果,一方面是课程资源(尤其是条件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大量素材性课程资源被浪费、埋没。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课程资源意识,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将现有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优化,提高其利用效率。  

 (四)树立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1]过去,语文教师在一纲一本的教育环境下,不需要开发课程,也不需要培养课程开发意识。新课程实施后,要求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等显性资源,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以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各种隐性资源,做课程开发的主体,做教学的主人。可见,新课程实施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强化课程开发意识,提升现代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二、形成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观就是人们对课程资源的态度和看法。课程资源观直接影响人们认识和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也影响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和效果。可以说,正是课程资源观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起着导向、维持和监督作用,成了影响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关键因素。“课程资源相对于人来讲是外在的、对象性的,它不会自觉地进入课程领域,需要主体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去认识和开发。同时,课程资源具有价值潜隐性,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活动,课程资源隐藏的价值就难以被认识,更谈不上有效开发与利用。”[2]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立足于学生发展,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学校、教师,课堂教学则是主渠道。因此,位于语文课程资源核心地位的当然是语文教科书,它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许多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教科书的选文具有典范性,知识具有相对的系统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其次是语文教材,它与教科书密切相关,是语文的辅助学习材料,能帮助教师理解课文,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再次是教师、学生,正如前面论述的一样,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和方法都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资源要素,尤其是语文教师要素更要引起重视。校内与校外的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对改进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它们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语文教师在开发各层次课程资源时应把立足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优先选用对学生发展有直接作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目前,还存在着语文课程资源泛化的问题。语文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并不是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都是语文课程资源,比如物理、化学的实验数据就不能看作语文的课程资源。将语文课程资源泛化,会使教师、学生的课程资源观念处于混乱的状态,使非语文的或次要的资源进入语文课堂,而真正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却被排斥在课堂之外,造成课程资源的误用。 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形成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增长和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要促进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形成不能急于求成,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要抓好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广大教师要注意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3]   


 三、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语文课程资源丰富多彩,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才能把这些资源带入课堂,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具备以下几种能力:拓宽备课中的预设性课程资源、关注课堂上的生成性课程资源、积累教学后的反思性课程资源。  

  (一)拓宽备课中的预设性课程资源 预设性课程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对教材的研读,为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所需的资源。课前预设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正确理解文本,就要对文本的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等进行深入了解,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与文本有关的材料,这就成了预设性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更要借助多方面的课程资源的占有。因此,要实现学生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就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讲究效率的师生互动。课前的预设性课程资源就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作用。 语文教师进行课前预设,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做文本的知音。教师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应认真地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越深入越好。教师自己有了一番深切的感悟、一番真情的感动,才能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导者。如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体味文本的审美意蕴,领悟文本的基本意义,疏理作者的思路,把握文本的重点、难点和语言特点。哪些地方画龙点睛,蕴含丰富,可细细体味;哪些地方留有空白,可驰骋想象;哪些地方词句精炼,值得推敲等等。这样,也就找准了文本中学生人文精神和语言发展的生长点。此外,还要思考哪些地方该拓展相关的资源,这些资源有的可以作为课堂中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有的可以向学生推荐。其次要精心设计教案,思考应如何开发学生及教师身上的课程资源。预设教案要有弹性,要疏密有致、动静结合,特别要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充裕的自读自悟、小组交流和个别指导帮助的时间,充分发挥预设资源的作用。

  (二)关注课堂上的生成性课程资源 生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及由此而形成的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教师自我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师的灵感就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灵感是指教师在处理课堂突发性事件时采取具有突变性措施所取得的一种突破性的创造性认识活动。”[4]它能打破人的常规思路,为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开辟一个全新的境界。如有一位教师,在分析《祝福》一课中的祥林嫂形象时,有同学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样林嫂已经嫁给了贺老六,可人们为什么不叫她贺六嫂?”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可是,这位教师从学生的提问联想到了祥林嫂改嫁时在花轿中、拜堂时的一系列举动,顿时感到祥林嫂最大的不幸不在于遭受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而在于精神上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以至于她身受其害而不知其害。人们在她再嫁后仍称她为祥林嫂,从表面上看是人们的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已深深地印上封建礼教思想意识的烙印,暗示着人们只承认她是“祥林嫂”,所谓“一女不配二夫”。教师立即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同学,又让同学们在祥林嫂称呼问题上深入讨论,使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向纵深发展下去。由于教师的灵感作用,学生达到了顿开茅塞的境界。 在开发这些课程资源时,教师要顺学而导、学导结合,要把握好学生自主性充分彰显的教学环节。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他们学习需求的反映和探究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时机。另外,教师还要发挥教学机智,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学机智反映在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及时捕捉和反馈上,也反映在点拨教学艺术上。  


 (三)积累教学后的反思性课程资源 反思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思考后而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能等素材性课程资源。教学反思是对原有教学设计的检查和评价,是教师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坚持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反思性课程资源分为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和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在备课阶段进行的,备课阶段的反思性课程资源主要是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并结合其他老师上课的经验以及时间变化和班级学生实际,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自己的课程资源库中选择适当的材料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教学中的反思主要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因为这一阶段的反思决定发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一切问题的解决。课堂上教师要面对活生生的有思想的生命,在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时,就要进行课中反思,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处理教学中发生的种种问题,随时调控和调节教学进度,对某些教学内容和环节作适当的伸缩和取舍,既要给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其思维,又要把握教学的主动权,使学生的思维不游离目标。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为以后的教学积累资源。反思可以通过阅读反思、录像反思、写作反思和研究反思几种方式进行。    

(1)阅读反思指的是通过阅读丰富的资料,深刻领会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意义、措施和方法,了解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流程,为反思自身建立一个支点和参照系,也就是建立一个与自己比照的对象;  

  (2)录像反思指的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活动中先构思课堂结构,提出教学设想,再将自己依据构思和设想运用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实际场景和过程进行录像。教学活动结束后,与其他教师一起观看录像资料,进行讨论,发现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3)写作反思指的是教师通过写作的方式系统反省自己的教学。既可以对自己的整个教学生涯进行梳理,明确收获,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将自己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对照,从而获得认识上的提升和实践方面的提高;也可以对某一项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写成败、得失,写出真实的感受,并与课程改革及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相比较,以达到思想和方法上的升华;

   (4)研究性反思应与前三种方式紧密结合,指的是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教师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的认识,为加深对实践及其依赖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特别是批判性反思更具有研究的特性。 反思的目的是实现变革。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教师要实现由上级计划的坚定执行者到课程资源开发的组织者、推动者的转变;由课程的被动实施者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课程理念的创造性实践者的转变;由教材内容的传授者到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决策者的转变;由课堂教学的操纵者到参与者、合作者的转变。教师只有通过系统的反思才能从内心体会到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与课程改革目的的落差,才能对课程改革的内涵和行为要求有深切的理解,才能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有一个深入的体会,也才能拓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5. [2]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Z].课程·教材·教法,2003,(3). [3]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4]张玉新.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灵感[J].中学语文教学,2002,(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1 06:51
教师自主校本研修的瓶颈及破解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教师进修学校
王志军


摘要: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校本研修,是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因此,须全面正确分析阻碍其正常开展的瓶颈因素,并采用切实有效的破解举措,确保其顺畅、持久和高效地展开,促进专业迅捷而持续地提升,切实提高教书育人质量。
关键词:重要途径、“瓶颈”分析、破解方法、专业发展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譬如许多地区实施的“一体两翼”的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一体”是以教师自主校本研修为主体,“两翼”分别是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此种多维立体模式,涵盖了教师参与人员的多与少,时间的长与短,方式的集中与分散,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式,便于学校和教师因地、因时灵活选择,深受一线广大教师的欢迎,对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意义深远,作用巨大。其中的教师自主校本研修,是占第一位的和基础性的,与教师的职业生涯始终相生相伴,况且教师在远程培训、集中培训中所学习的内容,还需经过多种校本研修活动来重温、理解、吸收、实践与创新。故此,教师自主校本研修,是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至今仍有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却因诸多种原因,致使校本研修不能正常开展或质效低下,成为阻碍教师自主校本研修、专业发展的瓶颈,我们须全面正确地加以分析,并采用切实有效的破解举措,来确保教师自主校本研修顺畅、持久和高效地展开,促进专业迅捷而持续地提升,切实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乃是教师、学校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必尽的重要职责和义务。本文欲就此与大家展开研讨与商榷。
一、教师自主校本研修是专业成长的最重要途径
有学者作过统计,中小学教师在所有的研修和培训的活动(包括形式、内容、次数等)中,其中校本研修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每一位教师的大半生时间,是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度过的,即教师的职业生涯。此年龄段是教师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间,此段教育人生经历是教师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因此,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志高存远,爱岗敬业,有长远的专业发展规划,在平时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能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针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自愿自主、自始至终的进行有效的各种校本研修活动。果能如此,那么,历经日积月累,长期积淀,其专业素质必将日臻成熟精良,步入巅峰,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教育人生必将更加精彩、幸福和快乐。这也是优秀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定律。
北京师范大学胡定荣教授曾以36位特级教师成长的人生经历为样本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优秀教师的成长主要不是天赋,而是后天的因素”,“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依次为教学研究与反思、专业学习、教改实践和教育理想与信念。读书、教学和研究生活是教师生命存在的主要方式,教育理想和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职业幸福感的来源。”著名教育专家朱小蔓教授等业已提出了教育人才培养、成长的新理念:“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她(他)们都认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是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 从本质上揭示了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引领着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中小学教师自主校本研修,能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及特点,扬长避短,查漏补缺,自主地选择合适的研修内容与方法,自主地利用研修的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地掌控研修的时间,自主客观地评价研修的状态,自主改进与提高研修的质效,自主制定专业发展的远景等。因此,它具有针对性、普适性、高质效等特质。正如著名教育专家顾冷沅教授说的:“校本研修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
二、阻碍教师自主校本研修的瓶颈分析
(一)、教师自主校本研修的意愿缺失
   有的地方,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淡漠,未有自己长远的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进入“高原期”,职业怠倦严重,满足现状,不再进取,自主校本研修的意愿缺失,即动力源缺失,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缺位,终身研修意识淡漠,未能把它当作是终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未能结合自身在专业素质、教育教学、学生学习中的现状,来自主、持续和有效地实施个性化的校本研修活动,不搞深入研究,专业阅读浅薄,导致师德水平、专业素质平平,教书育人技能一般,更缺少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不快,学生在诸方面进步不大。
(二)、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
至今,仍有部分地方教育行管部门、中小学校长把单纯追求高升学率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作为提高学校声望的重要手段,给教师造成过度的工作压力与心理负担。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则强调教师只搞教学,限制教学研究和专业阅读活动,误认为教研和学习会影响教学成绩的提高,人为地使教学和研修相对立;作为教师,迫于高升学率的巨大压力,认为还是直接专搞教学成绩上的快,“别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搞校本研修、专业发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出力不讨好”。因此把校本研修、专业发展丢在一边,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据资料统计,近几年来,中小学教师日常的工作量,正在年趋减轻。然而,在有的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仍有部分教师工作重,压力大、时间紧。有的教师平均一周上二十几节的课(甚至更多),有的班级虽然学生较少,但教师同时任几门课。除此之外,还担任着班主任,整天从早到晚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处理其它日杂事物,忙的团团转,披星戴月,筋疲力尽,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忙不完的事儿。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教师哪有心思和精力再搞校本研修呢?
(三)、阅读资源配置匮乏、使用不足
校本研修包括教育教学研究和专业阅读进修两个方面。教师的专业阅读资源应主要包括:1、上网查阅培训;2、阅读教育专著;3、浏览专业报刊; 4观看教学光盘录像;5、学科本体性知识的巩固更新等。诸多种阅读学习资源的综合配置交叉使用,能极大方便于教师的校本研修,能多层次、多角度地迅捷提升专业水平。
但是,在部分学校(尤其是农村),这些专业阅读学习资源,无论是在配置上,还是在使用上,都还存有诸多问题,远不能满足教师校本专业阅读需求,致使校本研修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专业发展缓慢。譬如:在配置上,有的学校电脑设备陈旧老化不能使用,订购的学科教学报刊、教育专著数量过少或空白,储备的优秀课堂教学光盘录像带过少或空白等。在使用上,有的乡镇中心中小学校虽配备有较完备的信息设备,但使用次数过少,或因故障长期停用;对学科报刊、教育专著浅阅读,很少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光盘录像,很少聆听专家讲座等。
(四)、重研不重修
教育教学研究和专业阅读学习,同存并行,仿佛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一只鸟的两只翅膀。然而,在现实中,重研不重修的现象极为普遍,例如常见的欠缺教育教学前沿理论的学习、借鉴、指导与运用的观议课活动,缺乏深度,观不出主要优缺点,议不出需改进的地方,“萝卜煮萝卜,还是一锅萝卜”,表面化、封闭化、无效化,教育教学行为依旧,质量依然。另外,教师如果不专业阅读,专业素质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就很难根治,譬如:学科本体性知识的缺陷、课堂教学技能的低劣、师德水平的低下、教科研方法的缺失等。因此,须校本研与修结合,相得益彰。
(五)、校长激励、引领与服务作用的丧失
至今,只抓教育教学成绩、不管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校长仍不乏其例,他们虽然懂得只有教师的高专业素质才能根本提升教学质量,但却长期忽视教师的校本研修,未能担当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丧失了引领、激励、服务的作用,置身于校本研修之外,对教师自主校本研修遇到的各种困惑与问题视而不见,不愿下工夫、花气力帮助解决。诸如本校教师专业阅读资源的配置不足、使用过少的问题,无不与他们有直接的关联。
三、教师自主校本研修瓶颈的破解方法
(一)教师要有自主校本研修的内心意愿
校本研修应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要志高存远,追求远大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有长远的专业发展规划,奋发进取,终身研修,像于漪老师那样:“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始终将工作、研究、阅读三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循序渐进,让研修始终伴随自己的职业生涯,把研修作为解决工作问题的金钥匙,专业发展与成长永无止境。
(二)工作量适中,留有研修时间
各级教育行管部门和学校,应根据新时期对教师专业素质的高要求,因时、因地制宜,改革编制体制,切实解决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的缺员、缺编问题,补足师员,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继续给城乡教师减负释缚,减轻过重的工作负担,合理安排课时量,留有充足的自主校本研修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自主研修。同时要尊重教师自主校本研修的意愿,适时适量,切忌成为教师新的负担。
(三)配置、使用好多种专业阅读资源
在教师各种阅读学习资源的配置上,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起到主体作用,发挥整体优势,继续加大对学校的资金、设备与实物的扶持力度,且向农村学校倾斜,每所学校也要尽其全力,为教师配备数量充足的电脑信息设备,教育教学专著、学科教学报刊、优秀教学光盘录像带、学科本体性知识书籍等。同时,作为学校公用阅读资源的补充,教师也可自费配置、订阅,进行个性化阅读,自我研修和培训。
在使用上,学校要创设条件,真正做到信息设备尽其用,图书报刊尽其读,光盘录像尽其看,充分满足教师的多种专业阅读需求,助推专业提升。要搞好技术服务,保管维修好,使其能正常、持久使用。
与此同时,也要搞好学生各种校本阅读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用教师的阅读来引导学生的阅读,用教师的成长来引导学生的成长。
(四)即重研又重修,研读结合
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是增长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手段,专业阅读是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要使研究行为在教育知识理论的指导与借鉴下,更具理性、智慧和便捷,避免盲目性和低水平重复。研与修的有机结合,必将促进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使本职工作如虎添翼,使教育教学质量有质的飞跃。
(五)校长要搞好激励、引领和服务
基层校长要切实履行校本研修“第一责任人”的重要职能,转变观念,采取措施,搞好激励、引领和服务,保障全校教师自主校本研修的各种活动能顺畅、持久与深入地实施,促使专业素质全面、快捷、可持续地提升。
一要科学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不仅要看教育教学的成绩,还要看校本研修、专业发展的状态,对于那些工作和研修成绩突出的教师,要给予荣誉鼓励和物质奖励。二要把自己视为普通教师中的一员,不做旁观者,主动积极参与,身先士卒,树立终身研修意识,将研修与工作相结合,引领本校教师校本研修活动规范实施。三要为本校教师自主校本研修搞好各种服务,诸如配置好和使用好多种阅读学习资源,帮助教师减负释缚,提供充裕的研修时间与空间,提供周全的技术服务。与此同时,要将校本研修与远程培训、集中培训结合在一起,利用“人网”、“地网”、“天网”综合培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师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让其身心愉悦地投身到工作和研修中去。
参考文献:
[1]
周冬祥.校本研修:教师自主成长之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
[2]
胡定荣.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J].教师教育研究,2006(4).
[3] 顾泠沅.校本研修应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EB/OL].[2007-08-15].http:// www.teacher.com.cn
见当前位置>>首页>>教师培训>>教师培训信息>>校本培训方向。
(注:本文原发表于“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09年12月14日,见教师培训>>教师职业素养)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7 12:49
也说语文老师的难处 

李艳华



我,不是“吐槽帝”,这里讲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当老师难,那语文老师是更难,更痛,还有快。
1.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最看重的是什么呢?会不会成为分数的囚徒?然后不仅把语文成绩、而且把语文本身甚至自己也弄丢了呢?
语文,面对中高考,面对分数,语文被数理化围剿,语文课时被削减,地位被降低....语文学科甚至老师也被边缘化.......学生、学校、家长、大环境“弱化”语文....... 谁把“汉字教育”当作了“附庸”?一个司空见惯的“汉字教育”现象是现代文阅读教学,重“文”轻“言”,而古文教学则与此相反,重“言”轻“文”。“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言”是“文”的“附庸”吗?谁“败坏”了读写的口味?是应试吗?日益边缘化的语文又该如何杀出重围呢?如此种种,非语文老师之难也,实为语文老师之痛也!
2.中高考语文的指挥棒没有握在我们手里,这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仍有可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语文爱得深沉。
    我想,语文:实干比口水更低碳。
     许多老师正在竭力让语文变得有趣。除了把上课的气氛调节好、安排好课堂内容及节奏外,如果时间允许还把课外的好东西介绍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语文是有意思的,必须让他们体会到趣味与快乐。还有就是不能嫌弃他们,有耐心等待他们慢慢进步起来。最重要的是不能总把分数挂在心上(引自中华语文网《”语文“到哪儿去了》
作者:“行走的花儿”回复“小鱼”

2012-4-13 9:33:00)。
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论诗当以文体为先……警策为后。”“阅读语文人,阅读语文课堂,方可深入堂奥,得其中三昧。
以诗歌教学为例:只要闭了眼,想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吧:许多年,在路上,去长江,百舸争流:下黄河,欲渡黄河冰塞川。去清明上河,去黄鹤,白云千载空悠悠;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上草堂,去武侯祠,去阅江楼阅尽锦江的秋色。也去东京,去巴黎,纽约……有时无法行走,有时生命如沉舟侧畔千帆过,万水千山的梦,抵不过生活的颠簸,尘世的纷扰,倒是那语文之美的种子在梦境里,依然闪烁。
痛语文之痛,快语文之快。
:
关于“语文老师的难处”的讨论
整理
小鱼

由贡如云
辅导教师发表于2012046
星期五 20:25
语文老师要当好着实不易,因为他既要完成好日常教育教学的俗务,又要挤出少之又少的时间阅读和写作,而思考的时间则更少。在中学一线做出成绩的确实太令人钦佩了,而且他(她)没有一个硬朗的身体还真不行。
回复1: 语文老师的难处
由叶

初中语文发表于201204 13
星期五 15:07
我在农村中学教书,学生的知识面很窄,很想扩充他们的知识面,所以上课时我会有意识的做些补充。有次校长临时来听课,听完给了我一些建议,其中就讲到课堂时间很短,不要花那些个时间去讲那些个不会考到的知识点,那个时候我感到一个语文老师的难处!
回复2: 语文老师的难处
由耿翠霞
初中语文发表于201204 10
星期二 16:34
所以做一个幸福的语文老师,他(她)首先是爱语文的,是以此为乐的。所以让学生爱上语文,首先让语文老师自己爱上语文,才不会觉得教语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回复3: 语文老师的难处
由何强中
初中语文发表于2012049
星期一 16:30
语文老师辛苦!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更加辛苦!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两个班的生理发育提前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的具有强烈逆反心理的初中学生;其次面对的是摘抄、日(周)记、大(小)作文等一大堆作业;再加上其他杂务,工作量可想而知。但学生的真心话、知心话一般都会在周记、作文中向语文老师倾诉。所以,每当批改起学生的周记、作文时,那与学生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的感觉还是蛮幸福的。更何况其他学科的老师也总以玩笑的口吻向我们语文老师求援:拜托了,请你给我抓抓某某同学的阅读理解吧!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语文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
回复4: 语文老师的幸福
由刘雪花
初中语文发表于2012048
星期日 19:08
上学时,很不喜欢语文,因为在其他所有功课都能达到90分以上甚至100分的时候,语文永远在80分徘徊;工作初,觉得学校实在是为难我,本不喜欢语文,基础又不行,怎么能胜任呢?只能是赶鸭子上架了;后来,觉得当语文老师真的好幸福:没有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的烦恼(每天揪背单词、词组不说,成绩更是由不及格下降到十几分乃至几分),而且自身的语文素养似乎也在不断提升呢,慢慢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居然也爱上了语文,发现了这块宝地的乐趣!爱语文,更爱学生,辛苦着、快乐着,这种感觉好幸福!
说也奇怪,学生时代最令我头疼的这门功课如今却也能引起我的关注兴趣,这倒不全是因为我成了一名语文教师,而是在拜读教材和各类教育杂志时确实有了点心得、感悟,慢慢地也能体会一点语文带给自己的乐趣。但是如何将这种乐趣传达给学生或让学生也切身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却成了我的心病。记得一位恩师说过:“只教学生不懂的,不教学生已会的。让学生在探知的过程中享受登山的乐趣。”
“享受登山的乐趣”——多么形象的比喻啊,将我们的语文学习比成登山,既要带领学生登上山顶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登山过程中的沿途风光。这大概是我们每位人师都明白的一个浅显道理——求结果重过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又有多少师者呢?近日,在这位恩师的推荐下,我认真研读了《语文教学通讯》,无论是文章内容还是技法,都是让人受益匪浅的。
教师要发展、要效益,只能是“教到老,学到老”,学理论、看专著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好手头的工作,即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养成认真解读文本的良好习惯,做一个“好学生”。
有人说:解读文本的过程恰似佛家入境的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有经历了这种过程,把文本读到“玲珑剔透,形神兼备”,才能有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但愿自己能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入境”,早日“得道”,以解心病。
回复5: 语文老师的幸福
由蒋开慧
初中语文发表于201204 10
星期二 13:17

同感,语文是我三门中分数最低的。但当语文老师之后,我才发现语文可以怎样学。大凡语文好的,必定是个爱读书的,我在有意识的让学生去读书,甚至于放下课本,找些课外美文读,去图书馆读一节课的书。语文不能为了提高分数而做大量的题,学语文应该有学语文的方法,语文老师有语文老师的快乐。
回复6: 语文老师的幸福
由唐九林
初中语文发表于201204 12
星期四 16:08

每次看到自己的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做主持人,演讲,参加各个级别的作文竞赛获奖,或评读他们的好文章,作为语文老师很快乐。学生学好母语,语文老师有一份功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9 23:41
顾泠沅再论“以校为本”:走出问题丛生的“灌木林”


  

现代教育报    记者 雷玲
  ——访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

    记者:“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已经实施三年了,三年来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教师的欢迎。现在,您如何评估这个项目?
  顾泠沅:回顾三年工作,我们经历了让教师动起来(重视与参与)——怎么动(途径与方法)——动什么(内容与实质)的三个阶段。
  项目组对这一项目的基本估价有三点:
  第一,项目工作得到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支持机构的高度重视,大批学校广泛发动起来,广大教师和研究者投入的热情空前高涨,项目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受欢迎的程度出乎原先的预想。
  第二,项目工作贯彻了“课改导向、重心下移。研修一体、注重实效”等原则,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隔阂正在打破,学校与专业支持机构有了实质性的合作,教研工作改进和培训方式转变有了明确的方向。
  第三,项目工作已成为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奠基性举措,而且,各地均已创造了精彩纷呈的改革范例与典型经验。
  当然,就这个项目本身而言,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要看到理想与现实间的距离。要从理想的冰面回归到现实的地面,走出问题丛生的“灌木林”。
  记者:“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作为校本研修的三要素,已被广大教师和研究者所认同,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已在各地蓬勃开展。但教学改革理念变更愈快,就愈容易出现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偏向。目前,在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以及实施上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顾泠沅:当前,我们要特别强调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将先进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要特别注意解决和走出校本教研开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乃至误区。
  就“自我反思”而言,我们现在的一些反思未能摆进自我,缺乏对自我经验的省察,对原有行为的挑战;满足于已有经验认识,未关注与课程理念的差距,有时甚至经反思而倒退;未能找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与成长。
  自我反思需要两个“支架”:寻求自身行为与先进理念、先进经验之间的差距;寻求理想与现实(教学设想与学生实际获得)之间的差距。
  就“同伴互助”而言,现在的一些互助没有源于教学工作实际的共同问题,或者不善于围绕这些问题开展合作学习;缺乏敞开自我的相互评论,有时是信任为主的支持性环境不够,有时则少了一点互动技巧;止于评论,缺乏教师在实践中推理的行为跟进过程。
  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应该是:敞开每一间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连续改进。
  就“专业引领”而言,一些专业引领只谈理论与原则,缺乏案例载体;只罗列现象,抓不住关键事件;只有教育叙事,缺乏穿透经验的理论方式。
  专业引领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引导教师学会听中学(文本知识,以听讲为主),做中学(实践感悟,在做中学),听懂以后做出来(明言知识,融会贯通),做好以后说出来(实践智慧,逐步清晰化)。
  记者:今后的项目工作重点将是什么?
  顾泠沅:根据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今后项目工作的重心将进一步聚焦到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上来。主要工作思路是:由前一阶段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延伸到以校为本的课堂教学改进上来;由前一阶段全国84个制度建设基地扩大到依托各省、市、自治区教研机构的全面推进上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7 07:31
新沂市新安镇中心小学语文网络研备帖总表
1.《雾凇》——新沂市新安镇小学
主持人:绿色世界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3694]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3694[/url]
2.《理想的风筝》研备帖---新安镇城西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王明莉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56934&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56934&replyID=&skin=1[/url]

3.《鸟语》——城东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7757&page=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7757&page=2[/url]

4.台湾的蝴蝶谷(江苏省新沂市城关小学教研组集体研备)主备人:
木乔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58818&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58818&replyID=&skin=1[/url]

5.
五下《10.二泉映月》集体备课贴——新沂市新安镇墨河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黑眸子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6948&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6948&replyID=&skin=1[/url]

6.三下《花瓣飘香》(新沂市琅墩学校)主备人:闫月香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56936&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56936&replyID=&skin=1[/url]

7.三下《李广射虎》(新沂市新安镇嶂苍小学)主备人:段长英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57100&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57100&replyID=&skin=1[/url]

8.五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研备贴(黄墩小学语文研备组)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7080&page=44]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7080&page=44[/url]

9《莫高窟》——新沂市新安镇小学教研团队[五备]主持人:吴阿敏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810&page=1&star=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810&page=1&star=1[/url]
10、《林冲棒打洪教头》——城东小学语文教研组 [五备] 主备人:蓝猫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321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3212[/url]

11、《哪吒闹海》——城关小学语文教研组(三备)主备人:城关二三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2319]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2319[/url]

12《习作1 》——主题:难忘师恩
城东小学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142&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142&page=3[/url]

13《田园诗情》——琅墩小学小学(四备)主持人:飘絮一缕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62384]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62384[/url]

14《怀素写字》
墨河小学(一备)主备人:云开旭日升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2469]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2469[/url]

15.《鸟岛》---城关小学
二年级研备组

人:葛芸芸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55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553[/url]

16.《花瓣飘香》——城西小学集体研备帖)【三备】主备人:樱桃盛夏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93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933[/url]

17.《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城东小学【五备】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6777&page=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6777&page=2[/url]

18.《我和祖父的园子》—新沂市新安镇城东小学集体研备帖
【五备】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90]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90[/url]

19.《“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城西小学[三备] 主备人:城西风铃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796&page=&star=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796&page=&star=1[/url]

20.《水》——墨河小学语文教研组
【五备】
主备人:云开旭日升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7904&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7904&page=3[/url]

21.《音乐之都维也纳》——李庄小学语文教研组【五备】主备人:李庄语文组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88&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88&page=3[/url]

22.19、夹竹桃》——琅墩小学语文教研组【六备】主备人:飘絮一缕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577]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577[/url]

23.《爱如茉莉》城东小学
主持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4837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48372[/url]

24.《木兰从军》——新安镇嶂苍小学《木兰从军》研备帖
(二备)主备人:支凯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184&page=5]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184&page=5[/url]

25.《祈黄羊》——新安镇黄墩小学研备帖(四备)主备人:牛乐云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67887&page=1&star=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67887&page=1&star=1[/url]

26.《大松树和小松树》——新安镇南陈小学(一备)主备人:曾荣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8714&page=9]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8714&page=9[/url]

27. 《菩萨兵》——新沂市新安镇马港小学解读及教学设计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8612&page=10]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8612&page=10[/url]

28.新安镇倪墩小学《最大的麦穗》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276&page=8]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276&page=8[/ur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7 07:31
新沂市新安镇中心小学语文网络研备帖获奖总表
1、《雾凇》——新沂市新安镇小学
主持人:绿色世界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3694]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3694[/url]
2、《莫高窟》——新沂市新安镇小学教研团队[五备]主持人:吴阿敏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810&page=1&star=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810&page=1&star=1[/url]

3、《鸟语》——城东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7757&page=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7757&page=2[/url]
4.《理想的风筝》研备帖---新安镇城西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王明莉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56934&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56934&replyID=&skin=1

[/url]
5、《哪吒闹海》——城关小学语文教研组(三备)主备人:城关二三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2319]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2319[/url]
6、《习作1 》——主题:难忘师恩
城东小学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142&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142&page=3[/url]
7、《爱如茉莉》城东小学
主持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4837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48372[/url]
8、、《林冲棒打洪教头》——城东小学语文教研组 [五备] 主备人:蓝猫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321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3212[/url]
9、《怀素写字》 墨河小学(一备)主备人:云开旭日升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2469]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2469[/url]
10、《鸟岛》---城关小学
二年级研备组主

人:葛芸芸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55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553[/url]
11、《花瓣飘香》——城西小学集体研备帖)【三备】主备人:樱桃盛夏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93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933[/url]
12、《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城东小学【五备】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6777&page=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6777&page=2[/url]
13、《我和祖父的园子》——新沂市新安镇城东小学集体研备帖
【五备】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90]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90[/url]
14、《“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城西小学[三备] 主备人:城西风铃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796&page=&star=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796&page=&star=1[/url]
15、《水》——墨河小学语文教研组
【五备】
主备人:云开旭日升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7904&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7904&page=3[/url]
16、《音乐之都维也纳》——李庄小学语文教研组【五备】主备人:李庄语文组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88&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88&page=3[/url]
17、《夹竹桃》——琅墩小学语文教研组【六备】主备人:飘絮一缕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577]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577[/url]

18.
五下《10.二泉映月》集体备课贴——新沂市新安镇墨河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黑眸子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6948&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6948&replyID=&skin=1
[/url]

19.《田园诗情》——琅墩小学小学(四备)主持人:飘絮一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7 07:32
201020112研备帖
1.《理想的风筝》研备帖---新安镇城西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王明莉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56934&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56934&replyID=&skin=1[/url]

2.《鸟语》——城东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7757&page=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7757&page=2[/url]

3.台湾的蝴蝶谷(江苏省新沂市城关小学教研组集体研备)主备人:
木乔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58818&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58818&replyID=&skin=1[/url]

4.
五下《10.二泉映月》集体备课贴——新沂市新安镇墨河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黑眸子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6948&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6948&replyID=&skin=1[/url]

5.三下《花瓣飘香》(新沂市琅墩学校)主备人:闫月香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56936&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56936&replyID=&skin=1[/url]


6.三下《李广射虎》(新沂市新安镇嶂苍小学)主备人:段长英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57100&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57100&replyID=&skin=1[/url]

7.五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研备贴(黄墩小学语文研备组)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7080&page=44]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7080&page=44[/url]



优秀研备帖:

《理想的风筝》研备帖---新安镇城西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王明莉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56934&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56934&replyID=&skin=1[/url]



《鸟语》——城东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7757&page=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57757&page=2[/url]



10.二泉映月》集体备课贴——新沂市新安镇墨河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黑眸子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6948&replyID=&skin=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56948&replyID=&skin=1[/ur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7 07:32
2011——20121研备帖
1《莫高窟》——新沂市新安镇小学教研团队[五备]主持人:吴阿敏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810&page=1&star=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810&page=1&star=1[/url]
2、《林冲棒打洪教头》——城东小学语文教研组 [五备] 主备人:蓝猫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321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3212[/url]

3、《哪吒闹海》——城关小学语文教研组(三备)主备人:城关二三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2319]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2319[/url]

4《习作1 》——主题:难忘师恩
城东小学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142&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1142&page=3[/url]

5《田园诗情》——琅墩小学小学(四备)主持人:飘絮一缕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62384]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62384[/url]

6《怀素写字》
墨河小学(一备)主备人:云开旭日升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2469]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2469[/ur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7 07:33
201120122研备帖
1.《鸟岛》---城关小学
二年级研备组

人:葛芸芸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55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553[/url]
2.《花瓣飘香》——城西小学集体研备帖)【三备】主备人:樱桃盛夏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93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933[/url]
3.《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城东小学【五备】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6777&page=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6777&page=2[/url]
4.《我和祖父的园子》—新沂市新安镇城东小学集体研备帖
【五备】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90]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90[/url]
5.《“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城西小学[三备] 主备人:城西风铃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796&page=&star=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796&page=&star=1[/url]
6.《水》——墨河小学语文教研组
【五备】
主备人:云开旭日升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7904&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7904&page=3[/url]
7.《音乐之都维也纳》——李庄小学语文教研组【五备】主备人:李庄语文组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88&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88&page=3[/url]
8.19、夹竹桃》——琅墩小学语文教研组【六备】主备人:飘絮一缕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577]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577[/url]
9.《木兰从军》——新安镇嶂苍小学《木兰从军》研备帖
(二备)主备人:支凯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184&page=5]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184&page=5[/url]
10.《祈黄羊》——新安镇黄墩小学研备帖(四备)主备人:牛乐云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67887&page=1&star=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167887&page=1&star=1[/url]
11.《大松树和小松树》——新安镇南陈小学(一备)主备人:曾荣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8714&page=9]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8714&page=9[/url]
12. 《菩萨兵》——新沂市新安镇马港小学解读及教学设计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8612&page=10]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8612&page=10[/url]
13.新安镇倪墩小学《最大的麦穗》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276&page=8]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276&page=8[/url]

优秀研备帖:

1.《鸟岛》---城关小学
二年级研备组

人:葛芸芸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55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5&Id=168553[/url]
2.《花瓣飘香》——城西小学集体研备帖)【三备】主备人:樱桃盛夏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93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933[/url]
3.《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城东小学【五备】
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6777&page=2]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6777&page=2[/url]
4.《我和祖父的园子》—新沂市新安镇城东小学集体研备帖
【五备】主备人:梅馨儿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90]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90[/url]
5.《“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城西小学[三备] 主备人:城西风铃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796&page=&star=1]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4&id=167796&page=&star=1[/url]
6.《水》——墨河小学语文教研组
【五备】
主备人:云开旭日升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7904&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7904&page=3[/url]

7.《音乐之都维也纳》——李庄小学语文教研组【五备】主备人:李庄语文组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88&page=3]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1&Id=168188&page=3[/url]
8.19、夹竹桃》——琅墩小学语文教研组【六备】主备人:飘絮一缕
[url=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577]http://bbs.xxy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178577[/ur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 21:19
马玲的新教育“毛虫与蝴蝶”资源导航

网址    http://bbs.eduol.cn/2009-4/22/23571932465.html


如何开始毛虫之旅】

关键词一:叩问自己

在你了解了新教育儿童课程之后,如果你也想参加这个实验,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开始我们的毛虫之旅,那么首先,你要问自己:
我是谁?
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不管你是家长,老师或者是校长,在你的职责内,你能够有所担当吗?这个实验要求老师会有额外的付出,但会改变学生和老师的生活方式,改善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使师生在这个旅程中都得到成长。但是,这些真的是你所想要的吗?
这是对自己灵魂的叩问。请做出忠于自己生命的选择。

关键词二:行动步骤

1. 登录教育在线http://bbs.eduol.cn/bbs_index.html,并注册网名,建议用中文名,便于联系。
2.进入“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论坛http://bbs.eduol.cn/list_65_1.html,浏览重要的项目帖。
3. 寻找和你同年级或者年级相近的榜样毛虫帖,细读他的全部帖子,和他联系,提出疑问,索要必要的资源。为自己寻找一个“先行者”,先亦步亦趋跟着走,直到你能够超越他,自己走得更快,更远,更深。在附 件中,会提供各年级段的榜样帖链接。
4 . 如果你有条件,那么请在毛虫与蝴蝶论坛,建立班级的主题帖。关于如何建帖,以及怎样书写,请参看“论坛技术操作帖
5. 申请加入毛虫群落,QQ号:24924751。把你主题帖的链接发到身份验证,经审核后即可加入。可以共享群资源,参与讨论。具体请参看“技术操作帖”

关键词三:联系方式

项目主持:马玲
邮箱:maling74320@126.com
QQ号:381335994
博客:http://blog.eduol.cn/user1/7176/
项目助理:杨娟
邮箱:lanpishu0411@126.com
QQ号:515109188

关键词四:附件(优秀榜样帖链接)

☆☆小舟成群:
小舟成群,小虫成蝶(一年级上学期)  
[粉红毛虫]“小舟成群,小虫成蝶(一年级下学期)”
小种子之家(二年级上)
“小舟成群 小虫成蝶”(二年级下)
向着梦想飞翔——我和我的一(1)班孩子(2008年秋冬)
☆芳草
[粉红毛虫]芬芳小屋
[粉红毛虫]精彩每一天——娄葑二小一(4)班小毛虫的快乐生活
☆梅林仙子(郝玉梅):
一(3)班的小毛虫  
一(3)班的小毛虫——新教育小学一(3)班的故事(2008年春夏)
继续往前走——新教育小学二(3)班的故事(2008秋冬.2009春夏)
☆红芳:
[粉红毛虫]虫儿追追蝶儿飞飞——一群小毛虫的点点滴滴  
[粉红毛虫]虫儿追追蝶儿飞飞——我和小毛虫的快乐故事  
[粉红毛虫]虫儿追追蝶儿飞飞——娄葑二小二(1)班小毛虫们的点点滴滴(2008春夏)
☆快乐小荷:
[粉红毛虫]从头再来——[濮阳油田第一小学一三班专帖(上)]
[粉红毛虫]从头再来——[濮阳油田第一小学一三班成长专帖(2008年春夏)]
【粉红毛虫】二三班“毛虫们”的精彩历险——濮阳油田第一小学(2008年秋冬)
【粉红毛虫】二三班“毛虫们”的精彩历险——濮阳油田第一小学(2009年春夏))
☆史桂华:
欢乐梦幻岛--二(4)班的精彩故事  
欢乐梦幻岛—新教育小学二(4)班的精彩故事(2008年春夏)  
满天星——新教育小学一(12)班孩子的成长故事(2008秋冬)
54颗星---新教育小学一(12 )班孩子的成长故事(2009春夏)
☆紫藤物语:
(粉红毛虫)毛毛虫上路了——海门市海门镇中心小学二(1)班08年秋冬
(粉红毛虫)小青虫的梦——海门市海门镇中心小学二(1)班09年春夏
☆☆伊人(陈美丽):
[一群成都毛虫]五年级九班: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向着明亮那方——三(2)班的男孩女孩  
向着明亮那方——新教育小学三(2)班的男生女生(2008春夏)  
彩虹之上——新教育小学四(2)班的男生女生(2008秋冬)
一步步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实验进程)
☆麦子麦子(新教育小学 马继芬):
五(3)班的坏小子——新教育小学五(3)班成长专帖(2008年春夏)
上车!走啦!——新教育小学六(3)班成长专帖(2008年秋冬·2009春夏)
☆齐齐(新教育小学 祁华忠):
[同一片天空·同一个梦想]——新教育小学五(4)班的美好旅程(2008年春夏)
※     留下美丽永恒的记忆※——六(4)班向你打开最美的画卷(2008秋冬·2009春夏)
☆高丽霞:
[粉红毛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运城人民路小学一(1)班(2008年秋冬 2009年春夏)
☆桃花仙子:
[粉红毛虫]山娃娃和山妞妞——一(丙)班孩子成长专帖
【粉红毛虫】春暖桃花源——二丙班成长专贴(2008年秋冬-2009春夏)
☆小风习习:
粉红毛虫:黎明,我们悄悄出发河南新郑薛港小学一年级(2008秋冬)
☆禹心:
【粉红毛虫】爱上学校 爱上读书——恩村二小的孩子们(2008秋冬 2009春夏)
☆青鸟:
刻你们的名字在树上----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四二班(2009年春夏)
【浅绿毛虫】刻你们的名字在树上----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四二班(2008年秋冬)
☆☆芷眉:
在农历的天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 21:21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2iBX24jt0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0-30 12:26
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
(征求意见稿)
课程改革以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分会重视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研究,于2005年4月及2008年4月召开了两次全省低年级教学研讨会,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敬请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本建议提出改进意见。
1.培养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小衔接,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采用游戏、比赛等活动教学形式要讲究效益,要逐步引导学生把兴趣点从学习形式转向学习内容本身。
2.养成良好习惯。从入学开始就应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教学要着重培养认真听讲、大胆发言、主动交流、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要特别关注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后进学生要多给表现机会,多加鼓励和指导。
3.课内完成作业。每节课书面练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分钟。书面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落实识字任务。识字是低段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识字,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生字教学要区分不同汉字在音、形、义上的难点,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要坚持音形义结合的原则,以字义为核心,帮助学生识记字音和字形。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整体识记、结构分析、加减和更换部件、联想识字、字理识字等。要把识字和学习词语、理解课文结合起来。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记忆生字,如识字游戏、编成新材料阅读等。鼓励学生课外自主识字。
5. 注重写字指导。切实指导学生把要求写的字写正确、写工整。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位置,注意笔顺正确。难写的字教师要示范,学生写完字要有讲评。写字指导和反馈应在课内进行,防止对只要求认的字提出写的要求,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一次抄写生字的字数和遍数不宜太多,一般每个字写3遍左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6.加强阅读教学。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增加读书时间,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些课文还要读出感情,但不要让学生多讲应该怎么读,难读的地方教师应当示范。要多背诵和复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适当交流阅读感受。阅读教学一般按课文顺序进行,符合儿童的自然阅读过程。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避免孤立地抽出一些词句作过细的分析。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有创意的想法和表达,适时纠正错误。要把解决疑难问题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对学生难以探究明白的内容,教师要作讲解,讲解要正确、通俗。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任务,教师要作具体指导,防止流于形式。要积极、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图像资料一般采用先读课文再看画面的方式呈现,防止用看图像代替课文阅读。
7.提高口语水平。口语交际教学要生活化、情境化,要求学生认真听别人的讲话,能用普通话清楚、响亮地说话。注意学生说话时的仪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通过插话、提问、评议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8. 做好作文起步。写话教学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说的话,通过看图写话、观察写话、阅读写话、编写童话等方式,提前起步写话教学。要结合阅读和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多写话。要用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写话,多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9.倡导课外阅读。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第一学段的阅读可以从读图画书开始,从听教师读起步,逐步培养学生持续默读的习惯。通过课外阅读巩固识字,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10.改进评价技术。考试要严格按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命题,不拔高要求,提高难度。题型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评价方式要多样,形成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等级评价和激励性评语相结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5-21 20:13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提升村小办学品位
——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侧记
周新超  戴二毛  刘焕林
近年来,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以活动为载体,创新管理工作模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品牌,在提升农村小学办学品位上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声色俱全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家庭的和谐与发展往往在于文化建设。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养成习惯着手强抓,形成了有声有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天清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定期开播,奏响了快乐校园生活的第一乐章,同学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动听的旋律,还能够聆听到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同学的优秀的习作。每逢周一,学校的少先队都将举行庄严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整齐肃立的师生列队,高亢有力的国歌,慷慨激昂的国旗下的讲话,一种昂扬的斗志激发着全校师生奋发前进。
为了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将德育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校采用“四重奏”策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即文化墙、展示板、教室、影视厅四重同建和谐校园文化,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学校文化墙内容广泛,定期展出的时事政治和教师风采,成为师生了解社会、家长关注学校的重要窗口;展示板内容灵活,丰富多样地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书法、绘画作品、特长生的英语手抄报等以及学校教学活动的系列图片,是师生辛苦耕耘成果展示的重要乐园;教室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有黑板报、学习园地、图书角、墙报等,是师生共享的生活家园;影视厅优质的网络资源,高清的音像视频效果,是学校利用“班班通”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备受学生青睐。
学校结合小学生天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因势利导地开展了多项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如组建业余篮球队、乒乓球队、腰鼓队,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体育大课中穿插跳绳、踢毽等传统体育项目。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安全融洽地进行游戏,并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整个校园十分和谐。学校的广播操异彩纷呈,“七彩阳光”活泼欢快,“感恩的心”舞姿优雅,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同时也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学生腰鼓队打遍了小河镇的大街小巷,为整个镇的详和增添了色彩,也浓缩着古镇特色文化的烙印,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一枝奇葩。
二、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小河镇中心小学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注重学生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悟县烈士陵园、小河镇福利院是学校拟定的德育基地。学校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以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和载体,先后多次组织学生赴大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凭吊革命先烈;同时还组织学生到小河镇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水果、矿泉水、粮食等慰问品,并帮老人们打扫庭院,梳头、叠被、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等。今年10月,学校在孝昌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组织下,带领部分学生到武汉市龟山公园开展“重走长征路”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革命先辈的艰难历程,受益匪浅。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深入到街道打扫卫生、清理马路、宣传环保等,让学生从中体验劳动的“苦”,并从中享受劳动的“乐”。这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美德的熏陶。
学校恪守与时俱进,在开展传统德育实践活动的同时,也注重地方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孝昌县小河镇人文昌盛,闻名遐迩的明清一条街,清道光年间建立的观山书院,土地革命时期郭树申在小河镇成立的孝感县第一所初级中学等,凸现百年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小河镇中心小学充分开发和利用这种地方资源,对学生进行地方校本文化教育。今年5月26日,孝感市教科院在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成功举办了“孝感市农村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竞赛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讨会”。学校叶春来老师的公开课《明清古建筑研究》,生动详实的介绍了小河镇明清古建设的艺术特色,吸引了不少前来参观学习的教师。学校的明清古建筑绘画艺术作品,同时也备受前来学习参观的各县市教师的瞩目。
三、情意绵绵的师生沟通过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十分注重“授之以渔”,学生是教师工作实效的重要检验标准。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每位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一定要情意绵绵。学校每位班主任手中的《学生基本情况信息表》,内容翔实,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及社会沟通的“主渠道”。为方便身在异乡打工的父母,学校开通了“亲情热线”,随时方便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班主任手中的电话经常成为孩子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近况、倾诉亲情的“热线”。同时,家长也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凭借电话、手机短信了解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为了确保留守孩身心健康,学校每个班主任都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个别学生还要悉心引导、耐心指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班主任成为学生的第二父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往往视他们如自己的孩子,情意绵绵。为了让留守孩舒心学习,远在天南海北的家长放心工作,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与各班主任都签订责任书,明确班主任管理的目标与责任,并在学生安全、廉洁从教、班级管理、严守师德、为人师表等方面“约法三章”。由于目标明确,措施到位,近几年学校没有一例安全事故发生。老子说:“图难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学校将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将涉及安全的方方面面做的细致入微,学生食堂饭菜质量的好坏、勤工俭学小卖部商品价格的高低都有专人管理,遇到大雨、大风、大雪、降温等紧急情况,学校都将以“温馨提示”的形式提前将调整作息时间的情况通知给学生和家长。这些情意绵绵、细致入微的做法深得家长的认可,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灵活多样的校本教研模式
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学校的校本教研。学校在教研过程中,立足校本,积极努力探索出一些灵活多样的模式。
1、“搭台唱戏”
为充分挖掘师资潜力,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科目的教研组定期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鼓励教师开发本地课程资源,承担孝昌县教研室课题的研讨任务,并多次代表孝昌县参加市级优质课竞赛,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一批青年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管胜霞老师的英语课、叶春来老师的美术课、黄雪芬老师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分别荣获同科竞赛市级二等奖,曾小敏老师在孝昌县教师基本大功大赛中荣获县级二等奖,曾小敏、罗慧老师在“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比赛中,荣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高庙拜佛”
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凡是省、市级举行小学各类学科优质竞赛、教学研讨会、专家讲座等,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几乎都是“超员”列席参加,“零距离”、面对面地向名师、学者、专家质疑教学难题,探寻教改方法,讨教施教之道,受益匪浅。今年“五·一”期间,学校一共派出6名教师到云梦县去聆听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现场说法,近距离地感受到名家名师风范。学校也十分注重各级各类师资培训,仅今年秋季,学校一次性派出四名英语教师赴孝感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脱产研修学习,夯实了英语师资力量的基础。为了充实村小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在今年10月18日,邀请孝感学院的美籍教师Timothy与500余名师生及部分学生家长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口语交际互动活动。
3、“城乡联姻”
为充实教育教学资源,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积极与外校开展教研联谊活动。今年5月,省城名校武汉水果湖二小深入学校开展了一场城乡教学互动活动,该校教师义务送教下乡,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深厚的专业功底,儒雅的教学风范,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果湖二小的教师在听取了学校教师执教的汇报课之后,他们就课程的设计、教法的实施等教学热点难题与学校教师们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提出改进的方法和途径,使教师深受教益和启迪。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三年,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先后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学校李登高、王毕华等同志先后被评为“优秀校长”,有6名教师受到市、县级表彰,23位教师被评为镇级先进工作者,38位教师的专业论文、优质课分别荣获国家、省、市、县一、二等奖。学校近百名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种英语学科竞赛活动,有48名学生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3名教师获省级辅导奖。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今,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在今年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先后完成了“六室一场”建设工程,更新了音、体、美教学设施器材,硬化校园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开通了校园网,并在办公室给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为学校的长远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唯有探索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在声色俱全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前进中与学生开展情意绵绵的沟通交流,在发展中摸索探求灵活多样的校本教研模式,取得了丰富的硕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发展的当今,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的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将会凭借校园文化建设品牌迈得更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2010年12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5-21 20:21
读《给教师的建议》89条
2008/9/30
(89、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课——这是教学和教育过程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上每天实施着对学生的教养、教育和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听谁的课,何时去听,听多少课?
教师的成长取决于他的教育学知识的质变和深化。一个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师,不断地处理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好像是在用理论的光芒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这是他的成长和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
(二)教师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达到?
许多课的重大缺点之一,就是不善于明确提出课的目的,并且使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服从于这一目的。
教给所有儿童(不只是那几个被喊到的儿童)阅读,发展他们的阅读技巧。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每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教师是否提出了这样的目的——即毫无例外地让每一个学生都从事独立的脑力劳动。
(三)为了什么以及如何检查学生的知识?
在听课的时候,请你们注意观察:当被喊到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班上其余的学生在做些什么。在检查知识的时候,应当让所有的学生都在从事积极的、独立的、个别的脑力劳动。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些优秀的教师有一种做法: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草稿本(各门学科合用一本)。
(四)是否在教给儿童学习?
在小学,掌握知识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朗读上是否用了足够的时间?阅读是否被各种各样的谈话取代了?教师是否检查儿童在课外朗读了多少?
(五)在学习新教材过程中学生的脑力劳动
促使学生思维积极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让学生完成独立作业。所学的某一规律性越复杂、越困难,让学生随堂完成家庭作业就越重要。
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很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并独立地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
让学生在教室指导下独立研究事实和现象,是刺激积极的脑力活动的一种手段。
有些教师在刚刚讲完新教材以后,马上就转入所谓巩固阶段:喊到一些学生,让他们复述教师刚刚讲过的东西。当然,这时候喊到的都是那些最好的学生。这样急于提问学生是不必要的。一定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独立地弄懂教师所讲的东西。
(七)是否让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识?
课的效果、教师的工作成绩,并不在于教师喊到的个别学生做出最好的回答,而在于全体学生都掌握了良好的知识。
应当注意的是,教师是否考虑到布置给学生独立地、个别地去完成的作业,使全体学生都把这些作业彻底做完。
(八)教师怎样布置家庭作业?
对家庭作业的个别化应当予以特别的重视。
(九)在分析课的过程中进行概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5-21 20:32
84、读《给教师的建议》90、95、100条
2008/10/1
(90、我怎样写教育日记)
只要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你就要尊重这个记事薄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日记,同时也是你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薄里。
教育概括的途径就是这样:从初步的观察和简短的记录,到全体教师进行广泛的研究工作,再到深入地钻研学生头脑和意识里发生的过程的实质。
(95、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室,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
(100、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如果教师到了面对学生地时候才来挑选正确表达思想的词句,而且有时候还说得词不达意,那么学生就要费很大的劲来领会所讲的东西,做不到透彻地理解。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那样一来,他在上课时的言语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这时,处于教师注意力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时,教师从学生眼光里就能看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如果有必要,他就迅速地变换讲法。
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对少年的脑力劳动进行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一条结论: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教室总有人小声讲话和做小动作。教师为了“压倒”学生的嗡嗡声,就提高嗓门讲课。而这样一来又引起了更大的兴奋。
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时,总要设法使一些知识成为掌握另一些知识的工具,——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知识的牢固性,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这一点。
我们不允许搞向“中等生”拉平的做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12 15:14
原文地址:四大天王谈备课作者:童心
四大天王谈备课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
     在我们小语界有大家公认的“四大天王”,他们是:于永正、靳家彦、支玉恒、贾志敏。最近,《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就“如何备课”邀请他们分别撰文介绍自己的经验。他们集一生智慧所谈的观点,对我们广大后辈们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
                         靳家彦《备课五字诀》   
    执教四十余载,备课小有心得。概括成五字诀,即:钻、参、联、选、写。这五个字,既是备课流程,也是常态方法。
    :即钻研,备课如同打井,只有深钻,才能得水。我在备一课时,总要先放声诵读,一丝不苟,反复吟咏,口诵心惟,如朱熹所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林海》一课,老舍先生描写大兴安岭的“岭”时,写道:“这里的岭的确很多,……可是没有一条使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云横秦岭”明明是一个词,作者为什么说是险“句”?这“句”究竟是哪句?查阅大量资料始知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这句还不险吗?故云“险句”。这种由此及彼,一追到底的方式,既是备课,也是进修。
    :即参考,除了教材之外,备课要参考大量的资料。大致原著、出版,小至一词一句,都要胸中有数,明明白白。决不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如备《珍珠鸟》,除了查阅有关珍珠鸟的大量参考资料外,还登门访问了冯冀才先生,请他介绍创作意图和经过,进一步深入领会了“依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
    :即联系,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前后内容,联系学生发展。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备课时就要充分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对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上处于何种状态做到心中有数。语文教材前后的联系很密切,要从纵、横两个方面研究它们的内在逻辑,重视知识、能力、智力的提升线路与范畴,促进学生得到切实的发展。
    :即选择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媒体手段。该学生钻研、思索的,一定留给他们充实的时间;该合作探究的,一定保证质量,不走形式;该老师讲授的,不要有顾虑,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要各展其长,相辅相成。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恰当运用,都要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不能以点击代替对学生的点拨。
    :即写出教案。写教案是为了指导上课,而不是束缚手脚,生成与创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贾志敏《用一生的时间备课》
  
    备课,是老师走进文本的第一步。老师要读通课文。拿到课文之后,我总是先要读上几遍。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得更好。率先垂范,学高为师。
    读课文,不但要读通,还要读熟,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做的好处是走进文本,把握课文的脉络,掌握课文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候,一个巧妙的教学主意,往往就产生于对文本的熟悉。教师还要读懂课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文本是教学的材料与载体。对文本中的各个元素的理解可以有所不同,然而,凡属主流的、本质的、重要的东西必须准确,毫不含糊。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语文教师要备好课,就应博闻强记,通古晓今,需有“知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演说家”“半个剧作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如果我们真能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了。
                      支玉恒《我的备课心得

  
    备课是老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一细读一遍,抓住根本备课肯定要先读教材,但我实效接触课文时,并不多读,而是只读一遍。读多了,对课文所有内容结构的“枝枝叶叶”都了然于胸,反而不知道该讲什么,怎样讲了。我读这一遍,是非常认真、非常仔细的。读完了就合上书回忆,在回忆中抓取这篇教材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和最突出的特点。因为只读一遍就能在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应该就是作者浓墨重彩进行铺叙的,是文章的根本所在。抓住这些,就抓住了主干。
    如《曼谷的小象》,读完后合上书一想,脑子里逐步出现了这些形象:曼谷郊外绿油油的禾苗,点缀着野花的草地,天空中不断变换着色彩的晨雾,一个漂亮的泰国妇女,一头乖巧听话的小象,一阵悦耳的铃声,一件友善助人的事情……所有这些,在我脑海中形成一幅和谐唯美的图景。真美啊!我不由得赞叹。于是,我意识到:作者把这么多美好的东西都集中到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中,他就是要表达一种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人性的美。一个“美”字是我教材最重要的认识。有了这个“美”字,引导学生在充分读的过程中,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体味美、享受美,从而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有了这样对教材的基本认识和教学的基本策略之后,打开书来再读。一是对已有认识进一步印证,二是从教材的章节语句中了解作者对这些“美”是怎样具体表达的,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使语文工具与人文因素在教师的教学认知和教学操作中达到统一。
    二注重实质,简化课堂“内容决定形式”。我们把握了教材内容(这一“内容,不只是文章内容,也包括其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结构特点、情感等),教学方法往往也就不难解决了。但构想设计具体教学过程及方法时,一定要简洁平实,不能贪多求全,不能复杂繁琐,也不能华而不实。
    其一,简化课堂,要举一反三。学习每一篇课文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要犯了叶老所指出的错误:“不适当地强调所读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地位。”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备课就有了正确的着眼点。
    其二,简化课堂,要择要而教。一篇教材往往有许多可教的东西,但我们的教学却要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这就决定了我们备课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这样看起来,每一篇教材,我们学生的东西是“少”了一些,但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把曾经舍弃过的东西作为重点来教。这就是辩证法:没有暂时的舍弃,就没有长远的取得,没有局部的少,就没有整体的多。
    其三,简化课堂,要扩大效果。老师备课,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局限于眼前的一篇文章中,应该力求扩展本篇教材的教学效果,产生扩散效应。这也是一种“反三”。只有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才能对教材有深透的理解。
    其四,简化课堂,要精心设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但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却阻滞了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原因出在问题设计上:问题太多、问题太滥,问题太浅,提问时机不好,没有启发学生质疑。在备课时,我要求自己尽力减少课堂提问,并尽力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兴趣,有可能激发独特体验的,覆盖面宽、空间大的好问题。有许多课文只设计一个提携全文的问题。这样就有助于激发学生既全面又具体地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三理清大序,随机调控。教学设计只是上课前老师一厢情愿地对课堂教学进程的预设,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更不一定符合课堂教学进展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因此,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老师可以只设计简单的几个大的步骤,而一些细节过程应该以教学的实际进展随机调控。“一个好的老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真正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课时计划。”
    最后支老师强调一点说,“驾驭课堂”其实就是驾驭学生的学情,驾驭学生的思维动态,而不是“驾驭教案”。
    货比三家。对比靳家彦、贾志敏、支玉恒三位“天王”的备课观念,我们可以发现,其间有许多共性的经验,支撑着他们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真正站到了课文中——这应该说,就是我们如何备课的规律所在。下面,本人试说说粗浅的一点比较所得。
    其一,他们都非常重视教师读课文,不读熟课文不开备。
    靳家彦在备一课时,总要先放声诵读,一丝不苟,反复吟咏,口诵心惟,如朱熹所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贾志敏教师要读通课文。拿到课文之后,总是先要读上几遍。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得更好。率先垂范,学高为师。
    读课文,不但要读通,还要读熟,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做的好处是走进文本,把握课文的脉络,掌握课文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候,一个巧妙的教学主意,往往就产生于对文本的熟悉。
    支玉恒备课肯定要先读教材,但我实效接触课文时,并不多读,而是只读一遍。读多了,对课文所有内容结构的“枝枝叶叶”都了然于胸,反而不知道该讲什么,怎样讲了。我读这一遍,是非常认真、非常仔细的。读完了就合上书回忆,在回忆中抓取这篇教材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和最突出的特点。因为只读一遍就能在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应该就是作者浓墨重彩进行铺叙的,是文章的根本所在。抓住这些,就抓住了主干。
    其二,他们都非常重视“大”备课。用大语文的视野进行备课,真正发挥好教材的“例子”功能。
    靳家彦除了教材之外,备课要参考大量的资料。大致原著、出版,小至一词一句,都要胸中有数,明明白白。决不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要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前后内容,联系学生发展。
    贾志敏“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语文教师要备好课,就应博闻强记,通古晓今,需有“知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演说家”“半个剧作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如果我们真能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了。
    支玉恒老师备课,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局限于眼前的一篇文章中,应该力求扩展本篇教材的教学效果,产生扩散效应。这也是一种“反三”。只有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才能对教材有深透的理解。
    其三,他们都十分注重抓根本。在备课时非常尊重文本特点,尊重语文本色,长远打算,大胆取舍,简洁而扎实。
    靳家彦:选择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媒体手段。该学生钻研、思索的,一定留给他们充实的时间;该合作探究的,一定保证质量,不走形式;该老师讲授的,不要有顾虑,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要各展其长,相辅相成。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恰当运用,都要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不能以点击代替对学生的点拨。
    贾志敏:文本是教学的材料与载体。对文本中的各个元素的理解可以有所不同,然而,凡属主流的、本质的、重要的东西必须准确,毫不含糊。
    支玉恒一篇教材往往有许多可教的东西,但我们的教学却要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这就决定了我们备课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这样看起来,每一篇教材,我们学生的东西是“少”了一些,但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把曾经舍弃过的东西作为重点来教。这就是辩证法:没有暂时的舍弃,就没有长远的取得,没有局部的少,就没有整体的多。
                                     相关阅读:
                     十位名家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于永正
                  送给教师的20个秘诀   于永正
                  我眼中的于永正 李振村
                  突出学生 淡化自己 贾志敏
                贾志敏老师阅读教学讲座(纪要)
                我们怎样看课 ——兼答河南周口青年教师童心 贾志敏
                梅花香自苦寒来  靳家彦
                          简约之美   薛法根            
                     宁静之美  薛法根
                细节蕴藏智慧  薛法根
                薛法根老师的教学诀窍(转自微紫博客)         
                薛法根老师评课(纪要,含评课视频)
                备课:善于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  薛法根
                第五册第四单元《卧薪尝胆》徐根荣评薛法根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