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老师用“精细批改法”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31 09:42
标题: 老师用“精细批改法”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
老师用“精细批改法”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  作者:陈杰  来源:新闻晨报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引起很多爸爸妈妈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担心,减负会不会影响孩子的作文水平。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沪上不少小学各显神通,通过精写、精批,或通过“循环日记”,让同学、家长都成为批改作文的“老师”,使每篇日记都能得到仔细阅读,有些教师评语字数甚至超过作文本身。
  个性化批改——作文评语字数超过原文
  在曲阳三小,肖黎丽老师带的班级每学期只写6篇作文,也没有周记、日记之类的“准作文”,而其它学校相同年级的学生每学期要写8-10篇作文。“家长难道没意见,不会认为是老师存心偷懒?”
  可肖老师这么做自有她的道理:“语文学习中写作水平的提高往往很难,一般的方法是要多写,常常有大作文、小作文、周记、日记等。但是多写,老师来不及批改。得不到批改,作文往往是在一个水平上重复。所以,我的意见是少写。”此举一出,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质疑。可两三个月后,看着自己孩子写出来的作文越来越好,家长们终于打消了疑虑。
  关键在哪里?原来是批改。肖老师的批改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全批全改”,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掌握情况;有时候“精批细改”,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各5-8本,了解每个层次学生情况;还有的时候“面批面改”,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个性化辅导。作文题目也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曲阳三小校长储蕾告诉记者,大家发现肖老师的评语字数往往比学生作文字数还多,这也成为该校“优化作业,有效减负”的一个缩影。提倡精细化、人文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循环日记”——与同学、家长纸上交流
  除了老师在批改上开动脑筋,一些学校还发动同学和家长来当“老师”,给每篇学生作文作点评、写感想。比如上海市实验东校的“循环日记”,每次一名同学写一篇小日记,轮到后面写日记的同学可以在前面同学的文章后加上点评和感想,学生的家长也可以对其他学生的作文写上几句。
  由于是同学和陌生孩子的文章,点评主要是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慢慢地,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来了,而且希望自己写的文章获得别人的肯定,便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上海市实验东校校长王玮航认为,时下许多家长让孩子背作文和孩子作文的“八股化”都是应付心态的产物。可是“当作文不再是应付老师和爸爸妈妈的一桩差事,而成为孩子们之间交流感情的渠道时,孩子会认真地写好每句话,也认真地看好别人写的每句话。”
  专家说法——“鼓励教育”激发写作兴趣
  教育界人士指出,目前的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确实存在研究滞后、积累单薄、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经验不多的问题。甚至在许多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没有范文,就让老师教写作文,于是老师变成了作文教学课程标准和作文教材的编写者。写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难的,应该让孩子树立信心,不要简单地给孩子“贴标签”。尤其是在孩子刚开始学写作文的时候,应该适当降低标准,多给些激励性评价,不当“啄木鸟”,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晨报记者 陈杰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