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语文试卷错字多 母语不被重视状况堪忧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31 10:29
标题: 语文试卷错字多 母语不被重视状况堪忧
语文试卷错字多 母语不被重视状况堪忧2008年12月08日  作者:谢苗枫 石婧雯  来源:南方日报
  在上两周广州中小学举行的期中测试中,语文试卷出现的最频繁错误却是错别字,有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一篇800字作文就出现近20个错别字。
  母语真的天生就能懂?怎样才能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呢?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最原始”的语文教学如何有效进行成为了不少教育工作者忧心的话题。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在国内语文却遇冷。
  最近各中小学举行期中考试,不少语文考试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难题得分率不低,基础题却“不合格”。
  “比如‘错别字识辨’、‘汉语拼音认读’等一些最基础的题目,得分率不足60%。”广州市天河区一个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无奈地说,这些题目的得分率在这几年有下降的趋势,而且也反映在平时的测验和作业中,有的学生回答一段三行字的“阅读理解”,可能有10来个字是错字或别字。“很多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没有用心去读,学过的、看过的字词或用法如‘水过鸭背’,转头就忘。”
  记者调查 500字周记40多个错别字
  据了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包括英语在内的外语学习越来越被重视,学习外语的孩子年龄也越来越小。相比之下,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却越来越受冷落,就连“家庭补课”也没有哪个家长会考虑到“补习语文”。
  “有的孩子甚至连简单的‘的’、‘地’、‘得’和最基本的标点符号用法都不会。”尽管是从小学数学科退休下来,但在帮朋友孩子补习的关老师也举例说,她所辅导的一个五年级学生,500多字的周记中有40多个错别字,但那位学生却一点都不紧张,认为“考试能写对就可以了”。“就连他的父母也不紧张,觉得还是先学好英语和数学为重。”关老师认为,这样的教育就会有所偏离。
  据悉,这样的思想存在于大部分家长的心里,纷纷认为语文作为母语“不用学也会”,“现在写错别字以后不写就行”,“用电脑就没有问题”……以至于母语还说不流利的年龄就去学外语;外语成绩好成班级偶像;双语幼儿园昂贵的学费也丝毫冷却不了“入园热”等现象比比皆是。
  追根溯源 没有单位会考写字对错
  相比国内孩子、家长对语文的“冷处理”,国外的中文教育就显得“大热”。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水平考试在世界34个国家设立了150多个考点,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为什么在全球“汉语热”升温的同时,国内的汉语教学却遭到“冷遇”呢?“其实国外汉语和国内语文教学本身没有矛盾,不存在一个热另一个就得冷的对立面”,暨南大学大二学生小孙说,但在整个社会的升学、就业比拼中,外语都相当重要,怎么可能让学生和家长不看重外语学习呢?“最简单的例子,英语要过四、六级,但中文的水平考试却没有,更没有单位会考你会不会把字写对了,所有东西都电子化了……”
  小孙说得十分现实,的确是“社会生存法则”的一个真实写照。不少受访家长也表示,当社会把外语看作一种相应的能力给予重视时,谁敢在孩子的外语学习上放松?相反,如果语文教学只体现在最终高考的语文成绩上而且又是母语时,谁又会特别花时间在语文的“补习”上呢?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外语是强有力的谋生手段”的心理在作怪外,“语文冷”与其基础教学的方法也有关。“机械化的教学,填鸭式的背诵,使很多学生都对语文失去兴趣。”广州市一黄姓家长指出,以作文为例,总是让学生套用一个模式写作,议论文是这样,记叙文是那样,“就连写《我的父亲》都是千篇一律,如果不按固定的模式写就打低分,这怎么可能让小朋友喜欢上语文?”
  专家把脉 童话进课堂提高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文字应用的基本修养?日前,在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首届“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颁奖典礼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建议,要从小培养学习语文和应用文字的兴趣,其中老师可将儿童文学带入课堂,多讲童话故事,以此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让童话代替教训和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把有趣的童话和优美的儿童文学带到课堂中去。“老师课堂中讲的都是‘真理’,‘一个字写50遍’,学生只会越听越烦,越写越抗拒,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怎能提高?”他认为,语文教师应在教材统一的基础上,把好的文学作品扩展开来,带进课堂。“学生喜欢听老师讲故事,自然而然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对老师有所期待,也更加喜欢听老师讲课了,并对汉语言文化的魅力产生兴趣。”
  梅子涵还鼓励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儿童文学。“当成年人开始阅读儿童文学时,会从阅读中得到快乐与安慰,他们的心灵会和孩子相通。”他说,“只有当我们成年人对童话有一种非常深的认识和喜欢以后,我们的孩子才会更用心地去亲近这种文学,并对语言产生兴趣。”
  此外,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还建议,社会可适当增加对母语应用的“考核”和“重视”,比如把普通话考试作为一种能力水平考试,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播音员等特定的职业。同时,语文教学的形式也可更多样、更灵活,并注意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让孩子意识到学好汉语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个体和中华文化的魅力。(谢苗枫 石婧雯)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