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理想课堂”十六问答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31 11:00
标题: “理想课堂”十六问答
“理想课堂”十六问答 2010年05月14日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期对话嘉宾
  卢志文 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
  ■对话主持 马朝宏
  二流教师教书,一流教师教人
  马朝宏:您所理解的“理想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和高效课堂有怎样的关系?
  卢志文:“新教育实验”提出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理想课堂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理想课堂应该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理想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理想课堂,首先是高效课堂,但高效只是理想课堂的价值取向之一。效果显著、效率很高的课堂不一定是理想课堂,理想课堂一定是效果显著、效率很高的课堂。
  马朝宏:您认为,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卢志文:好课应当有如下特征: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学记》有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以为此乃好课的不二标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好课应该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是内容和方法的统一,是主导和主体的统一,是开与达的统一,是严与爱的统一,是导与牵的统一。朱永新先生提出理想课堂六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可以作为好课的具体指标。
  马朝宏:理想课堂某种程度上彻底改变了师生关系,应如何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卢志文: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理想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理想课堂中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从“官教兵”到“兵教兵”,再到“兵教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传统课堂中,教师和教材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理想课堂中,知识源变得非常丰富,除教师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学也都成了其他同学的知识源;传统课堂中,教师依“教案”组织教学;理想课堂中,没有“教案”,只有“学案”,师生围绕“学案”共同探究问题。最好的“教案”就是“学案”;传统课堂中,教师抱着学生走,或者牵着学生走;理想课堂中,教师激发学生自己走,或者相互搀扶着一起走;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背桶人”,学生是“敞口杯”;理想课堂中,师生都是“挖井人”。传统课堂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一对多”;理想课堂中,信息传递方式多元,既有“一对多”,也有“多对一”,更有“一对一”、“多对多”。
  马朝宏:理想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和角色定位,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卢志文:教师是引导者、策划者、合作者、服务者、开发者。教师是导游不是领导,要引导学生自助旅游,不是领着学生沿固定线路参观;教师是导演不是演员,要在幕后策划,指导学生去展示,将学生置于聚光灯下,不是自己霸占讲台说长篇评书;教师是朋友,既是精神的同道,亦是学习的伙伴,教师不是裁判兼警察,左手握真理右手握大棒;教师是服务生,要俯下身子为学生服务,将姿态降低,心胸放大;教师不是挂在墙上的圣人像,等着学子们来膜拜。这种角色转变让我们寻找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模式:实践—反思模式;最简捷的方法:开放课堂;最有效途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马朝宏:好教师的标准又是什么?
  卢志文:“教师不能光追求给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好教师就是那些给学生满分、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的教师。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课堂上的好教师,就是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讲适当的问题,出适当的效果。
  具体而言:在内容上,目标定位精准;在时间上,机会把握精明;在位置上,结构安排精巧;在方法上,手段选择精致;在感受上,配合对位精确。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好教师的能耐体现在“抓住麻筋”,“捏得要害”,“恰到好处”。既有准度,又有速度、力度。好教师应能够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唯其如此,学生才能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由“痛苦学”,变成“快乐学”;由“孤独学”,变成“合作学”;由“单一学”,变成“全面学”。唯其如此,教师才能真正由主演变导演,由经验变科研,由现成变生成,由师长变学长,由教者变学者。
  “教无定法”——提高无止境;“课有定则”——底线有保障
  马朝宏: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有人批评模式限制了教师的课堂发挥。您认为教学需要模式吗?
  卢志文:需要。模式就是结构。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用”的道理。
  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制于教师的个体因素,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专业技能的强弱、经验积累的丰欠,以及备课的充分与仓促、现场的掌控与把握、练习的频率与难度,甚至情绪的饱满与低落、态度的严厉与温和,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结构的作用在于“保底”。通过结构,可以对复杂的课堂变量进行适度控制,保证基本质量的稳定实现。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去发挥;稳定的质量,需要结构来保障。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需要模式,艺术不需要,因此,课堂教学仅有模式肯定不够,但没有模式肯定不行。
  马朝宏:那么,我们常说的“教无定法”又如何理解呢?
  卢志文:这句话的完整表述应该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创新法”。单独抽取出“教无定法”这一句话,会有很强的误导性。就像练习书法,“写无定法”这句话本身并不错,但一个初学者如果简单地理解“写无定法”,便会误入歧途。
  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定法”,是一个漫长的境界提升的过程。书法家信笔挥毫,龙飞凤舞,写无定法,是因为他走过了一丝不苟、法度谨严的“入帖”过程,走过了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的“出帖”过程,走过了总结提炼、感悟提升的“创造”过程。如果一开始学书法,就信马由缰地随手涂鸦,那是永远也成不了书法家的。
  “无定法”,不是“没有法”,更不是“不用法”,而是“不拘成法”,可以“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法”。这才是“教无定法”的真正含义。
  马朝宏:“课堂模式”与“教无定法”是否矛盾?
  卢志文:两者并无矛盾。“无定法”是以“有法”做基础的。这个“法”,就是已经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正确的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或者这些方式方法的组合,被结构化,并且稳定下来,就是“模式”。
  教无定法,并非教学无法;教无定法,并不排斥“课有定则”。
  马朝宏:如何将“教无定法”与“课有定则”统一?
  卢志文:由于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机智地选用不同教法实现教学收益的最大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教学过程被赋予较多的个人化色彩,教无定法也是这个意思。
  显然,在这样一个认识背景下,教师素质成了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事实也是如此。但问题是,教师素质的提升永远是一个处于向理想目标迈进的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永远都会存在一大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素质还不够高的教师,从事着实际教学。
  很显然,通过提升教师个体素质来保障教学质量,虽然方向正确,但仅有这个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31 11:00
少数优秀遮蔽了多数平庸,个别好课的精彩遮蔽了整体课堂效益低下的现实。这个时候,课有定则的“模式”便会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教无定法”——提高无止境;“课有定则”——底线有保障。
  “艺术”成了我们对教学内在规律“无知”和“无所作为”的遮羞布
  马朝宏:既然教学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属性,您能详细说说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卢志文:我认为课堂教学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或者说首先是技术,终究是艺术。课堂教学从技术开始,走向艺术境界,以技术做基础,以艺术为巅峰。必须说明的是,任何技术都是以科学做基础的,是科学的应用。这个问题探讨的是教学的属性是科学还是艺术。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不同的活动方式,代表两个极。人类更多的活动方式,在这两个极之间。
  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我们加入这几个个词:技术、技能和技艺。显然,“技术”,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更靠近科学;而“技艺”,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更靠近艺术。
  我们已经知道,科学和技术是可以重复的,艺术不能。技术可以通过规范的训练而掌握,艺术不能。经过严格而规范的训练,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流程去操作,都能驾驭某台机床,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然而,你让宋祖英的老师按照同样的课程和培养路径去操作,也绝然不可能把另外一个人培养成第二个宋祖英。
  可见,把教学过程定位在技术层面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中的另一个错误才是真正致命的——由于教学的复杂性和对教学研究的深度不够,人们更容易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这使得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科学成分、技术成分、技能成分被遮蔽。以艺术为借口,我们掩盖了自己太多的“无知”和“无所作为”。
  马朝宏:您对教学艺术持否定态度吗?
  卢志文:我不否认教学艺术的存在。和其他人一样,我对很多名师的教学艺术同样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我知道,正是人们对教学艺术的过分推崇和不当理解,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因为,越是艺术化的东西,就越个性化,越情景化,就越不容易被学习,越不容易被掌握。“激动”之后无“行动”,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于是,在现实当中,我们看到了另一幅图景——越来越少的名师,在越来越少的课例上,展示着越来越艺术化的课堂表演;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上,进行着越来越机械化的课堂操练。
  教学的艺术性被过分强调,和人们对教学艺术理解上的偏差,已经导致实际教学出现了严重问题。
  马朝宏:您认为人们对教学艺术的理解,有哪些偏差?
  卢志文:首先,无视教学艺术的科学基础、实践基础,将教学艺术神秘化,是这种偏差最主要的方面。
  教学艺术是教学技术、技能、技艺在实践中的发挥、创造和升华。教学的艺术性是以科学性为基础和依据的。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则,创设教学情境,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组合运用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方法、技能和技巧。
  此外,这种偏差的另一个方面,是把教学过程中很多属于方法、技术、技能、技艺层面的东西,拔高为艺术。
  翻开各类谈教学的书籍或文章,到处都可以看到诸如“导入的艺术”、“点拨的艺术”、“板书的艺术”、“评价的艺术”,其实,文中介绍的内容基本上都属于技术、技能、技艺的层面,根本谈不上艺术。
  “艺术”,成了我们对教学内在规律探索不够、掌握不多的遮羞布。
  抓课堂结构就是抓根本
  马朝宏:教育、教学、课堂等学校教育中的许多概念,在理想课堂背景下,可能还需要重新澄清和“命名”,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卢志文:前已述及,传统课堂的“教案”已经历了从“教案”到“学案”的改变,此外,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词也引起了人们的重新思考:教室,将从“讲堂”变为“学堂”;教学,将从“教师教,学生学”,变成“教师教会学生学”;教材,不再是“教的材料”,而是“学的素材”。重命名的背后是理念的更新、师生关系的调整。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尊重人、发展人、解放人。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我是化学教师,我一般不说“我是教化学的”,我总说:“我是用化学教学生的”。
  马朝宏:您认为,一校之长,在学校课改中起怎样的作用,承担着怎样的责任?
  卢志文:中国教育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凡重大改革,往往发生、源起于经济落后、地域偏远、生死悬于一线的薄弱学校。穷则思变。其实,不光是教育改革,其他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变革,也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改革都是被“逼出来”的。
  其实,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唯有一个不变的,那就是变化本身。因此,主动变革,应该是校长的常规课题,而不是应急措施。一流的学校,创造变化;二流的学校,顺应变化;三流的学校,被动变化;末流的学校,顽固不化。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无疑应该勇敢地担当起改革的发起者和领导者的角色。问题的关键在于:校长如何把自己的改革意愿变为团队的意愿,把自己的担当变为团队的担当?在改革的过程中,校长要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要有胸怀——权力下放;要有担当——责任上移。
  马朝宏:杜郎口对您的最大启发是什么?您怎样理解和提炼杜郎口课改的精髓?对于贵校而言,杜郎口课改最大的借鉴意义在哪里?
  卢志文:国家的新课改从课程开发角度切入,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从“六大行动”入手,每项改革都有其独特的推进方式。杜郎口从改革课堂结构入手,给我们的启发很深。“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用”,抓结构就是抓根本。把教育的“底线”和“理想”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在课堂中实现。那些来自学校的、学科的、教师的、班级的、同伴的,乃至家庭的“不确定的偶然因素”,有了“确定的必然的”归属。杜郎口至少让我们懂得:最伟大的真理往往是最简朴的,教育也是如此。
  马朝宏: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哪些变化?您又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些?
  卢志文:翔宇课堂变革的源头不在今天,它始终伴随着翔宇,并推动着翔宇。早期的“两项改革”:“基础教案”和“基础作业纸”,是翔宇支撑课堂行走的“两条腿”。在大规模高速扩张时,成为与时俱进突破质量瓶颈的核心手段,有力地保障了学校质量始终跟进着规模增长,并最终实现质量发展走在规模增长之前。但教育者的眼光更多的会落在考试成绩之外,落在教育的不足之中,尽管教育本身就是遗憾的事业,但责任和良知会让我们思考:努力没有极限,优秀没有止境!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生命性质量,哪一个质量又是可以放弃的呢?孩子、老师、家长们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就是我们的信心。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即便倒下,头,也会“向着明亮那方”!
  卢校长博客链接:卢志文杏坛絮语 http://luzhiwen.eduol.cn
  学生眼中的“理想课堂”
  课改像一阵清新的春风,使整个校园焕发了无限活力。昔日沉闷的课堂如今已变得热闹非凡,开始还有些羞涩的同学们如今都练就了一副好架势,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神采飞扬。大家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知识的海洋中任意畅游。大家不再是厌学、惧学、死学,而是乐学、向学、善学。
  宝应中学 高二(17)班 张竹
  在新的课改模式下,全班同学对各学科的学习更加深入,表述能力也有进一步的提高。通过不停地学习、锻炼,同学们在讲台上的紧张程度明显下降,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也在课改中得到了指正,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宝应中学 高一(2)班 顾悦
  自我在宝中第一次接触这种全新的课堂模式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半学期了,但最初的那种激动仍难以忘怀。它不仅让我们学得更加主动,更加自信,而且让我们变得更爱学习,更会学习。它激发了我们学习的探究欲,调动了我们的思维,提高自我展现的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让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已习惯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鼓励评价也越来越多,老师们在评价我们时增加了鼓励与肯定,极大地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现在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思维碰撞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是值得我们信任的课堂。
  宝应中学 高一(3) 徐小雨
  欣赏于台上同学的思维敏捷,敬佩于台下同学的勇敢质疑。所有的才思在此时聚集融会,每个人的思路如大道般不断延伸交汇。这是生命的狂欢,这是知识的超市。这就是我们的课堂!
  置身于课堂之中,感受着轻松愉悦的氛围,体悟着各种思维的精妙,我不禁感叹:“课改真好!”。
  仍记得从小学到初中的课堂模式,“标准”与“规矩”限制着我们,思维单一,内容枯燥,我们总是被动地接受。如今,我们自己学,大家帮着学,学习就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关键时刻老师精准地点拨,更让我们拨云见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思维愈加活跃,连表达能力也都大大改善,我想这对我们的未来大有裨益。感受着课改的美好,我坚信在宝中的课堂上,我们一定能实现自我的飞越!
  宝应中学 高一(32)班 沈甜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