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诗歌的声律 启 功 汉字是单音节而且有声调高矮的变化,这就影响汉语诗歌语法的构造。我常说汉语的诗歌像是七巧板,又如积木。把汉语的一个字一个字拼起来,就成了诗的句子。积木的背面是有颜色的,摆的时候得照着颜色块的变化来。由单字拼合成诗句,它也有个“颜色”问题,就是声调的变化,汉语诗歌特别重视平仄、高矮,高矮相间,如同颜色的斑斓,这样拼成的诗句才好听,才优美。所以要谈汉语构成,先得说汉字,先得说汉字的声调。高高矮矮、抑抑扬扬的汉语诗歌是有音乐性的,诗句的音乐性正来自单字的音乐性。这是首先要明确与注意的。 注意到汉字有四声,大概是汉魏时期的事。《世说新语》里说王仲宣死了,为他送葬的人因为死者生前喜欢听驴叫,于是大家就大声学驴叫。为什么要学驴叫?我发现,驴有四声。这驴叫énɡ、ěnɡ、ènɡ,正好是平、上、去,它还有一种叫是打响鼻,就像是入声了。王仲宣活着的时候为什么爱听驴叫,大概就是那时候发现了字有四声,驴的叫声也像人说话的声调。后来我还听王力先生讲,陆志韦先生也有这样的说法。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入声字在北方话里的消失。入声字都有一个尾音,如“国”,入声读ɡuk。有人说是后来把那个尾音丢了,所以北方没有入声字。其实不是。北方没有入声字,是读的时候把元音读长了,抻长了一读,就成了ɡuó。这就是“入派三声”的原因。 汉字有声调,于是诗歌有平仄,不过就汉语诗歌的声律而言,单从字的调说还不行。五言诗有“平平仄仄平”等平仄句式,七言诗有“平平仄仄平平仄”等句式,我们看,五个字或七个字拼成的诗句,一句中多数的字,是两个平声字在一起,两个仄声字在一起,成为一个个的小音节。我在《诗文声律论稿》那一篇文章里,曾经说到过“平仄竿”的问题,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交替进行反复无穷,犹如竹子的节,五言、七言的各种平仄基本句式,都是从这条长竿儿上任意截取出来的。哪本小册子出版后,不少喜欢古体诗的朋友对我说,“平仄长竿”很说明问题,问我从哪里想出的呢?是啊,以前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汉语的诗句要“平平仄仄平”呢?我请教语言专家,请教心理学家,都没有明确答案。有一回我坐火车,那时还是蒸汽机车头,坐在那里反复听着“突突”、“突突”的声音,一前一后,一轻一重。这使我联想到诗的平仄问题,平平、仄仄也是两个一组一组的,一前一后,一轻一重。当时我有一位邻居乔东君先生,是位作曲家。我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说,火车的响声,本无所谓轻重,也不是两两一组,一高一低,这些都是人的耳朵听出来的感觉,是人心理现象。人的喘息不可能一高一低,而是两高两低才缓得过气来。讲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单音字的汉字,反而因容易合乎某些心理规律,形成汉语诗歌的格律,如果是多音节,恐怕就不会是这样。 | 从读音和形状说明汉字的特点。 说明汉字的声调变化。 四声。 平仄。 平仄声的特点。 说明汉字的音节特点和声调变化与汉语诗歌语法的关系。 用“积木”比喻,通俗易懂。 说明发现汉字有四声的时期。“大概”一词不可省。 “学驴叫”例既通俗又诙谐,能说明问题,又吸引眼球。 语言学家陆志韦也有相同说法,说明作者的推测并非毫无根据的臆想。 汉语诗歌的平仄既要从汉字的声调看,还要从心理规律看说明更深入、更全面。 “平仄竿”,通俗。 从蒸汽机车头“突突”、“突突”的声音引出思考,又求教于语言学家,说明作者触类旁通、治学严谨。 |
西店牡蛎 顾长江 浙东沿海地区,大都出产这种以吃浮游生物和有机物碎屑为生的贝类动物。然而,地处象山港尾的宁海西店乡所产的牡蛎,尤以个大、肉脆、味美闻名遐迩。 西店乡牡蛎为什么比其他地方产的量多质高呢?这是与西店乡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养蛎历史分不开的。西店地处象山港尾,港湾前有座“双山”(又名石孔山)阻隔了大港来的风浪,使西店港风平浪静,宜于牡蛎苗安身。另外,港湾上游有凫溪水长年累月的注入,它带来了两岸村落排放出来的大量有机物碎屑,到港湾处沉积,形成了丰厚肥沃的海涂;加上夏季长时间的日照,致使有机物腐蚀分解,为牡蛎提供充足的食物。再次,东南沿海一带秋季多台风阵雨,大量的雨水和凫溪水与港湾咸水相交融,形成了牡蛎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还有西店沿海多礁石,历年来,渔民们又抛放了许多石头群,使大量的牡蛎苗有栖身之所。所有这些,形成了西店牡蛎个大肉脆、量多质高的特点。 牡蛎肉质柔软,营养丰富。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它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少,容易被吸收消化,很适宜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老年人和儿童食用。牡蛎因此被人们誉为“动物牛奶”。西店人十分讲究牡蛎的吃法。其中一种独特的“传统吃法”值得介绍:先把带有蛎壳的牡蛎连同所附的碎石一起丢进火堂,煨上八、九分钟后取出。在撬开牡蛎壳盖,就可看到那微黄的冒着热气的蛎肉。闻到诱人的清香。然后用一根针挑起蛎肉品尝,鲜美无比,风味独特。西店人还有种“家常吃法”,就是把生蛎肉挑出洗净,沥去水,然后用酱油、姜末、醋、花椒、糖等做佐料,拿生蛎肉蘸着吃。这时的蛎肉脆、香、辣、鲜、甜,味味俱全。 当然,西店人还会用蛎肉炒蛋,用蛎肉做成“蛎肉紫菜汤”、“蛎肉鲜丝羹”等佳肴。牡蛎不仅是美味的食物,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的肉可提炼一种高级调味品——“蚝油”;它的壳可入药,也能烧成蛎灰,制成很好的建筑材料。 牡蛎全身是宝,难怪西店渔民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始养殖。清朝光绪年间所修的《宁海县志》中有“牡蛎附着而生,块螺相连如蜂房,壳可化灰以涂墙”等记载。但西店牡蛎养殖业的真正兴起,是在解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渔民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广泛地采用了“桥石养蛎”法:把一排排水泥条竖在海涂上。这样不仅增加了牡蛎苗的附着面积,而且为向深水区发展养蛎提供了经验。据西店乡政府统计,目前西店蛎田海涂面积已达八千余亩,产量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成了全省最大的牡蛎养殖基地。如今,西店渔民已开始试养大号太平洋牡蛎,并取得可喜的成功。可以预见,西店牡蛎养殖业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 介绍牡蛎的别名、属类、身形特点、颜色和成熟期。 介绍浙东沿海地区多产此物以引出重点介绍的对象。概括西店牡蛎个大、肉脆、味美的特点。 承上设问。概括西店乡自然条件的优厚和养蛎历史的悠久。 具体说明西店乡养殖牡蛎的良好的条件: 其一:风平浪静的港湾。 其二:丰厚肥沃的海涂。 其三:丰沛的雨水与咸水相交融。 其四:沿海多礁石。 总括西店牡蛎个大肉脆、量多质高的特点,呼应段首。 介绍牡蛎丰富的营养。 介绍西店牡蛎的吃法。 其一:传统吃法。 其二:家常吃法。 介绍两种吃法均按“制作”工序,顺序清楚,语言精练。 简要介绍牡蛎饭、牡蛎汤、牡蛎羹。此外,牡蛎还可炼油,入药,制成建筑材料。 最后,介绍西店牡蛎养殖的悠久历史,引清光绪年间《宁海县志》的记载为证。 从历史跳跃到现实,介绍当前牡蛎养殖业的发展,结合说明渔民创造的“桥石养蛎”法。 利用数据,说明目前西店乡牡蛎的养殖规模,并对今后的养殖业作了展望。 |
菊 这让我想起昨天的情景。突然发觉家中的年历画册又翻过了一页,呈现在我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景:在一片朦胧的月色中,几朵浓黄娇艳的菊花正悄然开放,像一群幽静的美女。这优美的景色配上了优美的词句,使人更觉得回味无穷:丝丝黄金,似与明月相许,问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绘出一个金黄色的梦。 随着时代的演变,菊花形、色的发展,人们对菊花的爱好,又逐渐转向欣赏它的姿容了。东晋陶渊明的“秋菊有佳色,沾露掇其英”的诗句,就我所见这是把菊花作为观赏植物的最早记载了。园林中,只是一种花卉,就能组织起规模盛大、丰富多彩的展览会,恐怕也只有菊花了。在观赏花卉中,如果要论栽培的历史之久,花色品种之多,区域之广,姿容色彩之美,当推菊花。 现在人们赏菊的主要特点,是欣赏菊花的花色的绚丽多彩。菊花的颜色有白、黄、紫、红、绿、墨等各色,花色以鲜艳、明朗、清晰为贵,黄如金,黑如墨,白似璧玉,绿似翡翠者为珍品。 菊花最入目的还是它的花姿,有的娇小玲珑,有的雍容端庄,有的幽静含情,有的热烈奔放。它们或倚、或语、或倾、或仰、或歌、或俯、或舞、或笑,或似孔雀开屏、或似银河落地……可谓尽妍极致,缤纷异常。 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对菊花,由于栽培历史悠久,人们在造型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株一花的独本菊或称本菊;有一株数花的多头菊或三本菊、五本菊;有一株成百上千朵以至几千朵的大立菊;也有层次分明如宝塔状的塔菊;还有用菊花扎成的标语、图案和制作的盆景……多种多样的色彩和劲拔的姿态,,各自形成独特的风韵。 明代名儒陆平泉初入史馆时,宰相严嵩大摇大摆走进来了,众人争先恐后上去讨好献媚,陆平泉却退让一旁,他见庭前有菊盛开,就冷冷地说:“诸君从容一些,不要挤坏了陶渊明。”一语双关,突出了菊花的品格与气质,也昭示了他本身的风骨。菊花固然千姿百态,但其风格却是统一的:淡妆素裹、清雅高洁。菊花——把大自然的无限情趣带给人们,把傲霜斗寒的铮铮骨气留在人间,这样美丽高雅的花你喜欢吗? | 先说明菊花的栽培历史。 《本草经》比苏辙的诗句出现更早,两者顺序宜调换。“苏轼的弟弟”辞费,可删。 “篱笆之间”出现“红袖翠眉”,殊为不伦。 尽管有过渡,仍显得生硬。且语言过于漂亮、浮华。这就好像一位朴实的老农突然穿上了锦绣华服,颇不谐调。 从“金黄色的梦”到本段,仍感跳跃。 “东晋陶渊明的”的“的”宜改成“有”。 本段后面两句条理不清。 “赏菊的主要特点”有歧义。 “入目”宜改为“引人注目”。 “倚”、“语”等八个动词应重新排列,使起两两相对。 说明菊花的造型。本段开头一句起概括作用,但似乎文气不畅,宜后移,摆在描述菊花各种造型之后。 引入名儒陆平泉的趣事,形象地突出菊花的品格和气质。“献媚”比“讨好”更甚,删“讨好”。 “昭示”、“固然”不确。 结尾突出“情趣”和“骨气”。 以问句收尾,以加强与读者的交流。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