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以词代书摭说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6-11 17:32
标题: 以词代书摭说
以词代书摭说作者:周正举
  词有寄书体,即以词代书者。溯其源,清顾贞观《金缕曲·寄吴汉槎》二首为滥觞。
  
  一
  
  清顺治十四年(1667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工科给事中阴应节参奏说:“江南主考方犹等弊窦多端,榜发后,士子忿其不公,哭文庙,殴帘官,物议沸腾。其彰著者,如取中之方章钺,……与犹联宗有素,……请皇上立赐提究严讯,以正国宪,重大典。”顺治帝下旨严办,方章钺上奏辩诬,清廷根本不信。“次年(1658年)三月,谕令南北中式举子,悉复试于瀛台,命二书、一赋、一诗。试官罗列侦观。堂下列武士,锒铛而外,黄铜之夹棍,腰市之刀,悉森布焉。又每—举人命满洲护军二员持刀夹两旁,与试者惴惴其傈,多不能下笔”(清蒋良骥《东华录》)。这年(165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定案,得旨:两主考方犹、钱开宗斩决;十八房考叶楚槐等处绞;以上二名主考、十八名房考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原取方章钺等八名举人,“俱着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徙宁古塔。”
  吴兆骞(1531-1584),字汉槎,江南吴江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与世代显赫之贵胄之家。善诗,与陈其年、彭师度并称“江左三凤凰”。与当时诗坛领袖吴伟业友善。遇科场之狱,谪戍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梅林县)。赴戍所途中,屡遭折磨,终于在顺治十六年0659年)七月十一日抵达戍所。吴之父母及弟未同流,妻葛采真则于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五日来到戍所。吴久戍思归;而家庭破落,无力量营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昔日诗友顾贞观、徐乾学等人身上。
  康熙十五年(1676年),顾贞观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之子、三等侍卫纳兰容若。顾寄居在京师千佛寺内,冰封雪锁,朔风怒号,他想起了远在冰天雪窖中的吴兆骞。在极度悲哀中,他填了两阙《金缕曲》,题曰《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魁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薄命,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鸟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一)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傅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雪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现顿首。(二)
  第—首词主要写吴尔骞被冤流放,自己忠于友谊,—定要救他回来。第二首词追叙二人交悄始末,劝吴多加保重,等待归来。第—首用“季子平安否”开头,第二首用“言不尽,观顿首”煞尾,合在—起,成为完整的书信形式。两首词均采用赋体,用典既不冷僻,又自然贴切,语言平易,明白如话,而抒情则曲折宛转,字字发自肺腑,句句肝胆相照。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云:“浓至交情,艰难身世,苍茫离思,愈转愈深,一宇—泪”。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二词纯以性情结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字不从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清邹弢《三借庐笔谈》云:“俭缕曲仁解,知己情深,读之,令人泪下。”近人刘大白《旧诗新话》云:“这封词体的通信,不但是词中创格,而且还作成了这样—段良朋绝塞,垂老生还的佳话,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也是不可磨灭的作品了。”诸评得之矣。
  
  二
  
  顾贞观平时在容若面前,经常吟诵吴兆骞的诗赋,已引起容若的钦佩。贞观乘机向容若求援,但容若考虑到事关重大,亦非轻而易举,因此未即许。后容若见了这两首《金缕曲),感动得泪流满面,“泣日:‘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情,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也。”’“贞观曰:‘人寿几何?公子乃以十载为期耶?请以五载为期!’”(清袁枚:《随园诗话))容若答应:“不玉成此举者,非人也!”((清朝野史大观》)
  容若为实现自己的诺言,力言于内。为安慰顾贞观,容若特写一词与顾,调亦寄《金缕曲》,题曰:《简梁汾。时方为吴汉槎作归计》: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莫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共群吠。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判憔悴。转丁宁、香怜易燕,玉怜轻碎。羡煞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
  词中“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瞄、此外皆闲事”,是说使吴兆骞尽快生还,是当前自己的头等大事,表明自己决不食言。
  与此同时,朝中身居要职的徐乾学、徐元文、宋德宜、徐勼等人,也都在设法营救兆骞归来。他们倡导大家醵金赎归吴兆骞。由于这些人位高权重,因此—经他们倡仪,就应者云集;辇下名流,都以不与此事为憾。结果吴 兆骞“以输少府佐将作,遂得循例放归”。就是说他以认修内务府工,纳二千金方得赎归。康熙二十年(1681)七月还乡诏下,吴遂理归装;九月二十日起行,十一月中旬回到京师。吴兆骞遣戍关外23年,终得生还。
  
  三
  
  顾贞观“季子平安否”《金缕曲》词二首,“虽非闲之正派,然金石肝胆,长歌当哭,亦古今少见之作”(《续修四库全书·〈弹指词〉提要》),故“后来效此体者极多”(《赌棋山庄词话》)。可以说,顾词开启了寄书体词的先河。然众多仿作由于无深情真气为枝干,读后率觉嚼蜡;也有个别寄书体词还是写得好的。
  中国著名文字学家、金石书画家朱复戡原名义方,号静勘;抗日战争爆发后,逃难至武汉。1946年春,朱回到了阔别八年的上海,改号伏勘、凤勘,又署朱起、朱伏,以明自己复杂的心情。1947年冬,杭州大实业家陈小蝶(名定山,有四十多家工厂,精通中国书画、音律、诗文词曲)向朱的好友许立言打听朱的近况。朱复戡深感旧知,便写了两首《金缕曲》,以词代书,请许立言代致居杭州“蝶野”别墅的陈定山:
  蝶野平安否?自别来、万钟离愁,难为君剖。忆昔高朋金樽满,独羡蝶云双秀。但游遍、名山千岫。倦客归来相见处,看星星、华发空搔首。仍不减,风流旧。干戈漂泊流离久。问家山、田园何处?更无成就。虎帐参戍梦里事,醒来宝刀生锈。纵赢得,头衔堪售。一榻孤灯相对伴,肯等闲,便向人低头。蒙被外,增孱愁。(一)
  海内人文薮。十年来、月圆花好,几家能够。屈指交游遍天下,剩得两三知友。论肝胆、推君独有。患难曾经沧海里,到而今、意气还依旧。有魂魄,长相守。黄花病起同人瘦。下琼楼、奋飞无力,怎胜杯酒!抚剑茫然天地窄,四顾不堪苍狗。关山度、清风两袖。拥揖中流明年计,任牢骚、贯彻虹如斗。意不尽,起顿首。(二)
  朱复戡对老友陈小蝶倾诉,虽然一生不肯向人低头,可如今已是“奋飞无力”、“抚剑茫然天地窄”了。这两首代书词,与其说是朱个人矛盾心情的自然流露,倒不如说是国统区广大知识分子彷徨、无奈心绪的真实写照。抗战胜利了,实指望从此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无奈内战复起,国统区内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1937年,一百元钱能买一头牛;可到了1947年,—百元钱只能买三分之一盒火柴。难怪朱复戡只能“蒙被外,增孱愁”了。
  朱复戡的代书词作,以“苍狗”变幻的时势为背景,把自己的心绪与国运联系起来。这就使词作在突显典型情绪的同时,也表现了时代的典型性。其思想意义,自然也就突破了“小我”。由此看来,代书词是可以仿作的,关键在—个“真”字;要动真情,写真实。惟如此,方能动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化厅(成都)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