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抓文眼切入课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6-13 10:34
标题: 抓文眼切入课文
抓文眼切入课文作者:罗刚淮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有一位数学教师出身的校长私下说:“最怕听你们语文课。一节课拉拉扯扯,不知道要讲些什么,乱糟糟的。”有句话说得好,数学课是一条线,语文课是一大片。该校长习惯了数学课条理清晰、思维缜密的教学方式,自然难以了解语文教师教学烦琐的苦衷与根源。语文教学最费神的就是阅读教学,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太杂,覆盖的知识点太多。按照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一节课40分钟,要将这篇课文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这些双基训练点都照顾到,还要兼顾每个知识点;教学的过程要有启发,有自学,有探究,最终学生要有所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情感,更要能调动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进步……说到底,真要将这么多目标要求落实到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课中我们时常发现,一个教师辛辛苦苦准备好一节课,信心百倍地走上课堂,可是随着师生互动展开,就发现考虑太周详,教学的着力点太多,反而使自己不知不觉陷入了琐屑分析的泥潭。一堂课下来,且不说学生思维凌乱,轻重难分,学习如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就是听课教师听来也觉得毫无头绪,索然无味。
  那么,阅读教学难道就不能像好的数学课一样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就不能实现力量集中、轻重适当,变得有效甚至高效吗?其实,完全可以。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要表达某种感情或者传递某些思想,都会在行文的字里行间有所表露,即便是些主题隐晦的文章也都如此。其实,找到这些表露主题的文字,也就找到了通常所说的“文眼”。鲁迅先生说过:“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或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第513页)清末文学家刘熙载也说:“文家皆知炼句炼字,然单炼字句则易,对篇章而炼字句则难。字句能与篇章映照,始为文中藏眼,不然,乃修养家所谓瞎炼也。”(《艺概·文概》)他又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生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艺概·词曲概》)可见,文皆有眼,文眼凝聚着作者的才情、智慧与思想。阅读教学寻找到文眼,以此入手,循“眼”而教,就能开辟一条快速通道,直达文章的意蕴深处。所以说,寻找到文眼就是找到了开启阅读分析之门的金钥匙。
  那么,文眼一般藏在何处呢?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艺概·文概》)前人慧眼独具,早就发现了文眼潜伏的规律。“文眼”在篇首,则起统领全文的作用。比如《詹天佑》一文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者由此发问,即可迅速切入文章分析。也有文眼在文中的,可以提纲擎领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比如《秦兵马俑》中“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一句,《赵州桥》中“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一句,都能承前启后。文眼若在结尾,则有收束全文,画龙点睛之效,即“卒章显志”。比如《检阅》结束时人们的议论:“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长城》一文文末:“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有的文章则更明了,文题即文眼,比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山中访友》、《索溪峪的“野”》等,如军之统帅,纵则贯穿全篇,横则联系每一片断。
  那么,教学中如何抓住文眼,披文入情,有效进入文章分析呢?我分析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发现他们在教学中大抵有以下几种做法:
  1. 依缰寻马
  把课文的文眼当作缰绳,顺着缰绳逐渐摸索到文章的真谛与全貌,我们戏称为依缰寻马。比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学生基本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抓住宇航员发出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发问:“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教师接着再具体发问:“地球可爱在哪里,为何又说她容易破碎?”自然进入课文的分析。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有位老师抓住“战象”问学生:“我们见过大象,但课文为什么叫它战象呢?”教师借机介绍抗日战争时期云南人民利用大象对敌抗战的故事,交代了故事背景。接着问:“一般大象死前都神秘地消失,去大象世代葬身的象冢。但这头战象却有着异常的举动。你能具体说说吗?”如此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战象的特殊世界,了解战象独特的心理,使得一位勇敢忠诚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逐渐矗立起来。
  2. 纲举目张
  许多文章都有文眼,阅读教学时,如果抓住则能纲举目张,带动对全文的理解分析。比如《索溪峪的“野”》一文可从文眼“野”出发,问索溪峪“野”在何处,学生陆续说出其山野、水野、野物野、游人野。教师则与学生一起走进其中,逐一分析体会其中的“野”。几个“野”字一待落实,索溪峪的特点便赫然明晰,作者赞美索溪峪的淳朴自然之美的主旨就更加突出了。
  在《彩色的非洲》一文中,教师抓住文眼“彩色”,以“彩色有哪些颜色、非洲的彩色体现在哪里”发问,全文框架立显。教师让学生说说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由此展开课文的分析,纲举目张,文章各段落就清晰起来了。
  文眼是文本的情感密码,是文本解读的关键和核心。抓住文眼进行分析,教学既能省却许多繁琐分析,又能简洁高效,举重若轻。类似这样的课文还有很多,比如《鲸》、《白鹅》、《猫》、《富饶的白沙群岛》等等。
  3. 众星捧月
  有些文章并没有明显的脉络纲要,或者有的教师有意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驰骋,等到学生自读自研有所了解后,教师再出示话题,巧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出同一主题或同一结论,如众星捧月般归结出文章的思想主题。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以“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发问。学生纷纷发言,其中有学生说“酸”,教师则借势发问:“从哪里感受到酸的,读给我们听听。”学生读:“……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长期给人类作出贡献的。但是,因为……”教师随即问:“你为什么要把‘本来’读得重些呢?”如此展开讨论。有学生说“甜”,并找到依据:文章开头宇航员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读后有甜甜的感觉。教师则引导学生去甜甜地读。也有学生说“苦”的,并找出例句:“科学家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学生认为人类不改过自新、善待地球,最终的结局会很苦的。教师又让学生带着苦涩的滋味读。教师一问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教师相机就学生的“酸”、“甜”、“苦”等滋味逐一分析,正好可以将地球很美、资源有限、生态危机、移居梦破等贯穿其间,最后得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结论,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如果说学生的观点犹如夜空里的点点繁星,那么最后他们探究出的结论则如皎皎明月。这样的教学不能不令人叫绝。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新型玻璃》一课,有位教师从课题“新型”入手,在学生初步学习课文之后问:“文中的玻璃新在何处?”学生各拣喜欢的玻璃介绍,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吃音玻璃等等。教师则巧制表格,让学生逐一列出各种玻璃的特点、用途、说明方法等。学生轻松学习到新型玻璃的科学知识,还能从中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以及作者介绍玻璃所采用的不同方式。教学巧于工心却又不露痕迹。
  4. 追本溯源
  有一些文章的分析理解需要教师潜心从文中寻找线索,通过结论去反向思索,追本溯源,让学生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有教师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紧紧抓住“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终于拥抱在一起”一句中的“了不起”,问学生:“为什么说他们了不起?”学生遂依初读后的理解作答,自然难以周详。教师再问:“父亲为什么了不起?儿子为什么了不起?”两问之后,学生立即埋首书中,寻找依据。教师则顺势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父亲“了不起”的原因和儿子“了不起”的原因。其间充分运用圈划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反复品读等方法,理解分析父亲执著的爱和儿子坚定的信念。理由找充分了,学生也就真正明白了他们“了不起”的原因了。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月光曲》一文,以“大音乐家贝多芬怎么谱写出《月光曲》的”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反溯过程,一步步了解到音乐家偶遇一对贫穷的兄妹,为满足盲人姑娘的心愿而弹奏钢琴曲。最后,贝多芬自己也因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皮鞋匠对妹妹的关心而深受感动,面对月光,灵感勃发,即兴创作出《月光曲》。至此,教师再问:“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学生终于明白了伟大的作品来自于伟大的心灵,并从中真正体会到大音乐家的悲悯情怀。
  反向追溯,一如写作中的倒叙,将结论或结果先抛出,再去追问原因过程,既能顺应学生喜欢探究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在追溯中看清作者写作的思路,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5. 逐层剥笋
  有些文章主题不太鲜明,文眼隐藏较深,需要教师细心寻找,选好最佳的教学切入点。比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两小辩日》,就是以课题中的“日”为教学整体架构的支点,按“寻日——辩日——探日”的流程逐步展开教学。
  再如《梅花魂》一课,教者抓住梅花展开追问: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图如此珍爱?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我梅花图?梅花有怎样的特点?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为什么说他们都像这梅花一样?以一连串的问题展开追索,从而揭开作者以“梅花魂”为题的真正用意,文章主旨明晰,师生在逐层剥笋中反复诵读、体悟,于情境中理解课文。(苏教版非国标本教材《语文》第九册)《我也是普通一兵》教学中,有位教师也是紧扣“普通”设计三个追问:①谁“噙满泪水”?②小船颠簸,船民的处境怎样?心情如何?③江轮摇晃,刘主席一行境况如何?他是怎样抉择的?就这样找准教学的“眼”,学生在步步追问、层层推进、悉心揣摩中体验情感、情意的流淌,从而实实在在地品味到刘主席普通之中的独特、平凡之中的伟大。
  总之,文有眼,教有道。教师要用心去寻找、提炼,借用文眼开启阅读教学的门,利用文眼建构起教学的思路与骨架,纵横连贯起全文的教学内容,带动对全文的阅读品析。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艺术构思,应该有这样一个点,所有光会集中到这一点上,或从这一点放射出去”。一篇文章如此,一堂课也如此。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