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语文教学:守住双基这道底线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6-17 14:53
标题: 语文教学:守住双基这道底线
潘文彬

语文教学:守住双基这道底线

    这几年,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语文课程改革成果骄人,课堂教学与以往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在这繁荣的背后,却又出现了一些背离语文本体虚化“双基”的华而不实的现象,这些现象晃花了我们的眼睛,也迷失了语文的航向。
一、草盛豆苗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走进现今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的偏差,以及受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出现了不少令人忧思的现象。
1.教学目标“缩水”了

课堂教学需要有精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来引领。但是在“高调人文”的作俑下,教师们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十分关注“人文的感悟”,致使所设置的目标只是注重文本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对文本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式的揣摩与感悟。比如,教学老舍的《草原》这篇课文,把终极目标只锁定在让学生理解草原不仅景色美丽,而且人很热情好客这一层面上,却不引导学生去揣摩文章的思路,体会老舍先生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描写草原的景和人,抒发真挚情感的。如此设置教学目标,其实是语文本体的一种缺席,是对语文课程目标的一种曲解。
2.教学内容“庞杂”了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文本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课堂上过多过早地补充一些课外的资料,却不注意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文本的语言;有的教师为了丰富文本的人文内涵,课堂上随意抛开文本进行无度地拓展延伸,却不注意挖掘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有的教师为了增大课堂的容量,课堂上连课文还没有让学生读通读顺,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交流搜集的课外信息……凡此种种,挤掉的是学生潜心会文的宝贵时间,是喧宾夺主,漠视文本,虚化语文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根基怎能不动摇呢?
3.教学过程“琐碎”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有的教师至今依然认为,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我问你答,没有问题何以对话?于是,不去好好研读文本,精心选择教学的切入点,设计教学的最佳路径,而是把文本从头至尾地支解成若干个问题,满堂问答,满堂串讲,满堂硬灌。教学对话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变得平庸。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的时候,光引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的时候,就提了诸如“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这一段围绕‘恬静’这一特点写了几句话?”“每一句话写的是什么?”等10来个几乎没有什么思维含量的问题,教学流程拖沓,学生兴致全无。如此琐碎的教学,其实是对阅读对话的一种误读,它不仅销蚀了文本的魅力,还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智慧。
4.教学形式“花哨”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课堂为了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为了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把所有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搬到课堂上来,动辄声光电,动辄小组讨论,动辄质疑探究,各种形式的“非语文”的东西充斥着语文课堂。我曾听过一位教师教学《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上课伊始,他就用多媒体课件,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演示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4人一小组交流“文章的什么地方给自己感受最深?”这个问题;接着,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遍课文内容,最后,让学生跟随着多媒体课件把课文朗读了一遍。应该说,这位老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可谓是美仑美奂,撼人心魄,能够充分地反映出课文的内容。虽然学生通过看多媒体课件,能够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但这种理解不是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来实现的,因而这种理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其实,语言文字是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最直接最便捷的“媒体”,所以,像这样的课文,只需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品味、揣摩、对比、想象等方式,就能够体会到文章的蕴蓄。
5.教学情境“闹腾”了

课堂教学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情境,一节课上如果教学情境过分晃动,势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的效果。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时候,她先带领学生读了一两遍课文,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自由组合,练习表演课文的内容。于是,学生们就三五成群地在教室里表演了起来,有的学着老虎扯着嗓子在叫,有的扮演狐狸怪声怪气在笑,你推我挤,吵吵嚷嚷,开心至极……试想,如此闹腾的教学情境,学生怎能走进文本的角色当中去?即便是走了进去,那这样的表演对学生学习语文又有多大的帮助呢?其实,在这种喧哗和躁动的教学情境当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是思维和想象的活跃,而是肢体的乱动和思想的游走。这样的课堂,热闹有余,而沉思不足;只见躁动,而不见冷静;兴奋异常,而发展迟滞。
6.双基实践“浮泛”了

语文课上最主要的活动应该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然而,现今的语文教学,字、词、句、段、篇、读、写、听、说等基础性的东西似乎被边缘化了。课堂上,见到的是师生的忙忙碌碌与喋喋不休,却很难见到教师引领学生咀嚼语言,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句、段、篇、读、写、听、说等语文实践活动;见到的是塞得满满当当的教学内容,却很难见到教师拿出一些时间来让学生自己安排去默读、复述、背诵课文;见到的是连珠炮似的提问或穷追不舍地追问,却很难看到教师挤出一点时间来让学生自己去潜心会文,静心思考,动笔写写;更难看到师生之间能够静心聆听,及时纠正学生发言时的语病……如此教学,其实虚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我觉得,当下的语文教学所存在的这些问题,造成了语文“双基”的迷失,也都或多或少地减损了语文教学的功能,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及时改进。
二、冗繁削尽留清瘦:追寻语文本体之必然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为根本宗旨。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语文教学必须立足语文,凸显语文的特质,删繁就简,夯实“双基”,切实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咬定青山:突出语文的本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理解祖国语文
语文教学删繁就简意味着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时候,要突出语文,尽可能地把那些“非语文”或于“双基”实践无益的东西剔除掉,让语文课堂远离喧嚣与浮华,变得清净而朴实。语文教学删繁就简还意味着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凭借文本,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字、词、句、段、篇、读、写、听、说等“双基”实践的场所,教会学生识字写字,教会学生说话,教会学生阅读,教会学生写作,切实理解祖国的语文,享受语文的魅力,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
比如,在教学《生命的林子》时,我抓住了一组描写法门寺的词语——“晨钟暮鼓、香客如流、名满天下、水深龙多、喧喧嚷嚷、高僧济济”来贯穿整个教学。因为让学生读懂了这一组词语,也就读懂了法门寺的地位,也就理解了玄奘“走”与“留”的真正原因,自然就能理解方丈那富有玄机的话语,理解文本所阐述的哲理,更能够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先后六次让学生来读、思、说、悟这些词语,读出了词语的色彩,读出了词语的温度,更读出了词语的感情;读懂了名满天下的法门寺,读懂了给玄奘以无限压力和动力的法门寺,读懂了法门寺对于玄奘成长为一代名僧的重要性,也读懂了竞争的环境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更读懂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令人欣喜的是,在文本的召唤下,在这组词语的驱动下,课堂上学生都“活”起来了,“动”起来了:他们乐此不疲地读,既有静心思考的默读,又有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有揣摩表达顺序的浏览,又有触摸心灵的齐读;兴致盎然地写,既有复习巩固时的词语听写,又有静思默想时的圈点批注,还有感悟文本时的想象续写;聚精会神地听,既有静听老师只报一遍词语的凝神,又有倾听老师启发点拨的激动,既有聆听同学精彩发言的兴奋,又有谛听同学动情朗读的享受;各抒己见地说,他们或说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或说自己的从课文中获得的启迪与教益。而所有的这些,都是以文本为载体,以夯实基础为旨归的,是学生潜心会文、理解语言、感悟文本的结果。
2.胸藏万汇:加强语言的积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丰富语感图式
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植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就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使之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就必须通过规范的美的课文言语形式,不断修正、丰富学生的语感图式,锲而不舍地去雕琢学生的语感。”由此看来,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要立足文本,让学生多读、多背文本的语言,使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在自己已有的语感经验的基础上累积、更新。这里,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孔子游春》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板书:春)同学们,看到“春”,你想起了哪些描绘春天的词语、诗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
生:(有的说出有关描绘春天的词语,有的吟诵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也有的背诵朱自清《春》中的名句)
师:春天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充满了诗情画意。听同学们这一说,我不禁想起了一段描绘春天的文字。(媒体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把语速放慢,用心去感受、体验、品味这无比烂漫的春光。
生:(专心致志地小声朗读)
师:这段话中有你不认识的字吗?(学生提出“眸子”的“眸”和“广袤”的“袤”不认识。前者,教师让认识该字的学生领读,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猜想意思;后者,教师领读并释义。)
师:扫除了“拦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这段话读通得更加通顺、流畅。但是,老师想给同学们提个更高的要求,行吗?
生:(齐答)行!
师:好!请大家默读这个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这段文字所描绘的美景在你的脑海里显现出来。注意,读的时候语速仍然要放慢一些。
生:(默读想象)
师:看同学们这陶醉的神情,老师知道大家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泗水河畔,亲眼目睹了这美妙的景象。有声有色的朗读有利于表达情感,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这段文字朗读一遍,再一次去感受泗水河畔那如诗如画的春景。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同学们,面对这不可多得的精彩之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它保存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呢?请大家试着背一背这段话。
这个教学环节可谓是“简约而不简单”:第一,生字教学,取舍得当。教者能够立足实际,教学生不会的生字,并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法灵活自然,凸现出汉字的文化特点,使得学生在音、形、义整合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生字的认知组块。第二,语言内化,水到渠成。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把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情境中,自主读文想画面,放声诵读抒情感,使得文本的语感图式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是富有张力的,不仅能给予学生整体的“双基”训练,还能较好地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融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3.学以致用:重视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还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事实上,我们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能说会道,自能作文。如果一个小学生学习了六年的母语,最终还不会表达,话说不明,文写不通,那就是语文教学的失败和悲哀。我以为,语文教学只有切实地夯实“双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教学。请看《三顾茅庐》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这里的美景可真令人陶醉啊!谁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男同学回答问题比较踊跃,奖励你们一起来读一读!(男生齐读)
师:看到美丽的景象了吗?
生:看到了!
师:这美好的景象为什么能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呢?
生:因为作者选择了几个很有代表性的景物。
生:作者还用上了许多生动优美的词语,写出了它们的特点。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用心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生齐读)
师:同学们也去过许多地方,见过不少美景吧。想不想用优美的语句把它描绘出来呢?
生:(齐答)想!
师:老师有两点要求:1用“来到……只见……”的句式来写;2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并抓住它们的特点来写。还等什么?赶快动笔吧!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写后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写的读给大家听?
生:星期天,我和妈妈来到南湖公园散步,只见那里的假山形态万千,树木郁郁葱葱,鲜花色彩斑斓,湖水清澈见底,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师:听了他的发言,你们感觉如何?
生:感觉公园很美,是个景色宜人的地方。
生:在这样美丽的公园里散步,心情一定不错。
师:(用实物投影打出该生写的话,边评讲边圈画)是呀!这位同学选取了南湖公园里有代表性的几处景物,还用上了不少好词:形态万千、郁郁葱葱、色彩斑斓、清澈见底、流连忘返,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所以才会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老师奖励他一颗星,我们要向他学习。
师:谁还要交流?
生:春天来了,我们全家来到梅花山,只见那儿的梅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争奇斗艳,好一片花的海洋啊!
师:听了你的发言,大家都陶醉了,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感谢他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者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启发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仿写训练,学以致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切实地改变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语文教学状况,充分地突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双基”的坚守与创新,是如今语文课改向纵深推进的必然选择,它必将提醒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关注“双基”,夯实“双基”,拓展“双基”,活化“双基”。因为语文“双基”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我们切莫让“天生重要”的语文成为制约学生持续发展的“瓶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