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在教学的田野中“长”出思想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6-17 14:57
标题: 在教学的田野中“长”出思想
 魏星
从教20年,我参与了数个课题实验。对自己做过的课题,我是充满着感情的。但我必须要说,结题证书并不能代表成功,在做过的语文课题实验中,有些做法是伪科学的,甚至是反科学的。在以人为本的时代,“生命”是语文教育真正的“家”。而一些做法像盲人骑瞎马——乱撞,迷失了“家”的方向。这些做法仅仅局限在“技术”的层面,缺乏理性的思维,缺乏对生命的真正关怀。现在,我正花大力气探寻“语言规律性”的问题。回望过去走过的路,有一点感悟最深:语文教学研究必须尊重规律,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尊重生命生长的规律。
汉语拼音直呼实验。这项教改是中央教科所牵头做的,全国都有实验基地。一年级学生要在六周之内,完成400个音节的训练。这真是一种煎熬啊!学生带着梦想走进校园,他们对识字充满着憧憬,对言语世界无限向往,却被硬生生地塞进了拼音符号世界。老师也累得苦不堪言,尤其是一年级的老师,晚上自学直呼、制教具、找阅读材料,白天指导学生练习,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学校被授予了先进实验单位的牌子,我们却毫无成就感。拼音的功能是帮助阅读,学习普通话,为什么套上那么多的“紧箍咒”呢?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实验。中央教科所潘自由先生亲自来校指导。实验的出发点是好的,“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实现自能阅读、海量阅读,发展阅读能力。但做法上出现了问题,由专家提供的“学法知识清单”,根据课文对号入座,上课时把“学法”当作知识去教,机械地操作、训练。在技术理性面前,好端端的课文被肢解了,文学的情感力量削弱了,语文学习不能像呼吸一样自然了。当时还没有“策略性知识”这个概念。现在有了,但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语文讲练工程实验。这项改革是不知是从什么地方移植来的,课堂教学必须精讲多练,做到“堂堂清”。一堂课讲多长时间,练多长时间,教研部分都有明确的规定,给出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的模式。错了,从根本上错了!因为“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经完成的和完善的东西”(第斯多惠),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哪有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和任何班级的教学套路?每堂课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努力和挣扎啊。
语文分层参与教学实验。以前的实验是外铄的,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项课题是江苏省立项课题,而且我参与了实验的设计,所以投入了很大的热情。起初没有真正理解“分层”的含义,根据学科成绩把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这和给商品贴上标签有多少区别呢?没有站在“人”的高度关注教育,没有站在“教育”的高度关注课堂,结果伤害了学生。后来系统系统学习了新课程的理论,思考了诸如“教育是什么,语文教育是什么……”等“原点”问题,修正了课题试验的航向。
语文探究学习模式实验。按照试验的设计,在语文学科实施“研究性阅读”。实验初期,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提出问题,然后分成小组去探究。如教学《九寨沟》,在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问:“要想深入了解九寨沟可以用什么方法?”同学们说出了读课文、查阅课外书、上网、看影碟等方法,接下来就进行信息交流。这样教学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忽略了基本的言语学习,有时伤害了文字自身的美,造成了“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多年的课题试验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敬畏。我们需要人文情怀,又多么需要科学的素养啊!现在,好多课题都是精心“打造”出来的,科研的成果也是刻意“打造”出来的,甚至是补材料补出来的,这是一种虚热的表现。我看到一份“课堂观察检核表”的材料,这份材料的立意很新,它是从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是否认真(听讲、作业、讨论)、是否积极(发言、提问、询问、讨论、交流、阅读)、学生是否自信(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是否善于合作(听别人的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记录、评价。耐人寻味的是,这份材料显示的是同一班级、同一节课,由同一教师对全班50名学生作了评价。这怎么可能呢?教师一边上课,怎么可能对所有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呢?显然这份材料是“补”上去的。
我越来越觉得,教师最适合做“草根化科研”。不求做什么级别的课题,但求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以自身发展为本,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研究的“田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自然地“长”出课题,“长”出成果,“长”出自己的教育精神,“长”出精彩的教育人生。
“草根化科研”的目光应投射在哪儿?当然是自己的课堂了。如果我们的目光仅仅放在课堂技术性的问题上,只考虑“怎么教”,那么,我们仍然与“草根化”有很大的距离。草根化,首先意味着“教学的田野”,意味着“教师的存在”,意味着“思想的在场”,意味着“批判的意识”、“理性的精神”和对真理、对自己追求真理意愿的信心。所以,“草根化科研”首先应该把目光投射在“自我精神”的建构上。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想,没有“大教育”的视野,画地为牢,是不能突破旧有的思维习惯的。
草根化的实践形式有哪些?“行为跟进”是个有效的做法。它强调研究的“日常生活化”,强调“问题意识”、“过程”、“对话”,注意呈现“不加修饰”的研究环境,让教学智慧自然地“长”出来。“行为更进”的主要操作流程是“生成主题—围绕主题的文献资料研究—第一教案—教案研讨—第一课堂—二次研讨—第二课堂—三次研讨—第三课堂……”式的循环往复,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相结合,一次性反思和持续反思相结合。这样的研究方法很“朴素”、甚至有点“拙笨”,然而就在这种“折腾不休”的研究中生成教育的智慧。语文教学的内容天然地依附在课文上,通过“行为跟进”、“同课异构”,拉着志同道合的合作团队一起走、一起听、一起讲、一起改,可以建构科学的语文教学内容。
有人把教学过程分为前教学、教学和后教学。前教学是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学是教学行为的实施阶段,后教学“是教学的反思、总结、研究、深化、升华阶段,在课后,教师对前教学、教学过程及其得失,通过回忆、内省,进行梳理、分析和评判。”
建立“行为跟进”的实践形式,就是强调“后教学”的自我追思和反思。“行为跟进”的前提和关键是“发现问题”。当前的教育科研普遍缺乏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缺乏,关键在于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不敢自揭自家不足,缺乏“否定旧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批判”的精神。学生和教师的身上都存在着“蔽”,把师生的那种“旧图式”和“惯有思维”打破,养“明”去“蔽”,发生新的变化,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教师有了自己的教学,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2005年,《中国地理》杂志做了一件史无前例的事,就是开展了“选美中国”的评比活动,结果发生了“革命性的颠覆”,一些传统的名山名川纷纷落马,而西部一些人所未知的风景浮出水面。“发现”是有诱惑的,它是我们持久的愿望和原动力。在教育科研中,让我们开放点,再开放点,换个思路,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智慧去打开“发现”之门,并通过“行为跟进”提升内涵。
草根化研究的成果如何呈现?这要根据教师实际来选定。最重要的是要有“生命留痕”的意识,一边研究,一边进行教育反思,走向“建言立说”。科研成果要“真”,搞课题研究的资料要“实”,不能“仿造”出来。没有实践的检验,补上去的材料自然就会漏洞百出了。我们还发现,实验中“后测”的成绩总比“前测”好,好得不得了,研究效果总是显著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课题研究是一项科学,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做了一些违背科学的事呢?如果教师“伪”下去,何来真正的民主与科学呢?这样的成果有什么作用呢?
愿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研究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执著的求索中,升起精神生命的太阳!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