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6-17 15:17
标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文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文化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新课程的实施,载体是课堂,基点也是课堂,如果没有课堂教学的深层改革,新课程的实施便成了“空中楼阁”。课改以来,应该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几乎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在追问、思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如何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著名教育专家郑金曾指出:“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等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观念、模式、方式、行为的变革,即教学活动本身的改革,它首先而且主要是课堂文化的重建,这是核心、根本和终级追求。课堂文化不仅是课堂教学本身,它还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重建语文课堂文化呢?
一、丰富语文课堂的文化意蕴
语文课堂是学习文化、传播文化的场所,这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材为载体,通过让学生感知、品味和运用语言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应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和谐一致,即也应是一种与之相称的文化形式,也就是说,传播文化的方法和手段也应是科学与文明的,这样才能让文化成为文化。但现时部分语文课堂存在着课堂文化的专断现象、背离现象和单调现象,语文课堂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效益观。专制的课堂和教师使课堂教学与文化越来越远,从而让负载着文化的语文课堂,负载着文化的教师,失去了文化的意蕴。那么,怎样丰富课堂的文化意蕴呢?一方面需要教师重建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创造一种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文化,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心灵自由,思维飞翔。另一方面,在正确教学价值观的影响下,努力整合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大胆取舍,使课堂教学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卧薪尝胆》时,他先利用“六书”中象形文字的特点,从汉字的原来图像和表义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奴仆”到底是什么,了解汉字的文化,激发学生探究汉字的兴趣,同时对“奴仆”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理解。然后,他又将“卧薪尝胆,三千越军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一幅对联引入课堂,利用名联的启示,使学生广泛积累,激发学生对对联来历的兴趣,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整个课堂教学文化意蕴浓。
二、注重课堂教学多元文化的融合
元文化是指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不同民族的异质文化,以及不同时空范围的文化所构成的系统。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元文化的载体,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之一是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当前,随着经济贸易科技一体化的向前推进、网络的普及以及对外交往的增多,全球化渐渐成为现实,而同时社会上也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并存的文化多元现象。这使得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再以单纯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为归宿,还要吸收其它民族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使学生在多元文化知识、跨文化交往能力和现代公民素质等都得到全面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多元文化融合、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呢?我认为:一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底蕴。美国哈佛大学享廷顿教授在《文明与冲突》一文中认为,将来主宰全球政治的是文化与文化的冲突。因此,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主旋律。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精神底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文化传统有着优秀的品质和丰富的内涵,如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宽厚待人尊老爱幼的仁爱传统,崇尚气节热爱祖国的人格精神,追求自我完善的修养观念等。二是强化现代文化精神,体现时代风范。现代文化是体现社会发展必然要求以及特定时代变革精神的文化。现在的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富于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和科技含量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只有一个地球》、《向往奥运》、《人造卫星返家记》等。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弘扬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文化。三是尊重外来文化,培养理解适应能力。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要求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跨文化背景交往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将来开放多元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并吸取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
三、营造对话生成的课堂文化
“阅读是一种对话”。布贝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关系,对话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造就,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的相遇。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流,更是师生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的彼此接纳。”[2]而对话教学反映了当前一种新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教育价值取向,它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的语言形式,而是超越了这种语言意义上的独白式交流,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它蕴含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具有更深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对话教学既体现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和平等,同时它又是沟通合作的教学,还是互动、交往、不断生成与创造的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既是对话背景材料的提供者,又是对话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表达独特感受的倾听者,同时又是对话教学中的引导者。因此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我对话,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主动沟通,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同时,面对对话过程中随机生成的问题和学生的反常思考,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问题的价值主动引导、点拔,营造出一种对话生成的教学文化。
如一教师在导读《五彩地》这篇课文时,一学生随口提出:“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教师先是一愣,随即他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说:“这个问题提得好,五彩池能不能游泳,关键取决于池的大小是否合适,深浅是否恰当,池水是不是干净,池底有没有障碍物。让我们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这样就能解决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这个问题了。”学生兴趣很浓地又仔细研读了课文,找了很多根据,说明不能游泳。如课文中写五彩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说明面积之小,不能游泳。五彩池水深的“不到三米”,水浅的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说明大部分池水浅,不适合游泳。五彩池的水“来自同一条溪流”,可如果很多人下去游泳,会破坏景观,应该不允许游泳。另外,课文中还有“池底生有许多石笋”,说明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是无法游泳的。学生们通过研读课文,找出了五彩池不能游泳的原因,解决了问题,课文也读深读懂了。一个学生提出的富有好奇心的问题,打破了教师教学预设的程序,然而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对研读全文的价值,果断改变了原先的设计,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研读全文,牵一发而读“通”的课文,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
四、追求个性张扬的课堂文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一方面应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并张扬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舒展自由精神,发表独特体验与感受、张扬自身个性的过程,因为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阅读的个性,我觉得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另一方面要给孩子以阅读的自由,多设计些具有多样性的、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的独特见解,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完善自己的个性。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并体验文中作者的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在阅读与欣赏中陶冶情操,怡悦性灵,实现个性的发展,请看下面一教师在执教《荷花》时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生读、说)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很美:(生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里,我也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你能察觉“冒”字特别美,就已很了不起了。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分别换成钻、露、探、伸、冲)。
师:作者没有用这些词,而用“冒”,肯定有他的用意,自己用心读一读前后这几句话,体会体会,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
生: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长叫“冒”。
生:我觉得一下子钻出来叫“冒”。
生:我认为兴高采烈长出来才叫“冒”。
生:我觉得生机勃勃长出来叫“冒”。
……
师:多么可爱的荷花啊,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把白荷花写美了,那么白荷花“冒”出来想看什么呢?
生:白荷花要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生:白荷花在大圆盘中间“冒”出来,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生:它仿佛在展示自己的美丽。
生:它好像在翩翩起舞。
以上这一教学环节中,一个简单的“冒”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拔下,咀嚼出了如此丰富的内涵,学生的想像充满了灵性和诗意,充满了个性和智慧。既让学生在想像中张扬了个性,又让学生领悟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五、关注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共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小学阶段,是孩子打下终身学习基础和人格发展基础的阶段,要完成为学生人生奠基的任务,语文课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另一方面,语文课堂还应运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融入作者情感思想的文章,来感染、熏陶学生。因此,语文课堂应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机械训练,肢解了课文;也不因重人文熏陶而虚化了语言的学习,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应有机结合,二者并举。训练之中有感悟,感悟之时有训练。另外,“语言”与“精神是合二为一的,共生共构的。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过程,训练语言同时也在提升着孩子的精神境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孩子们打下精神的底子。“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同文本、同作者、同老师、同学进行着平等的对话,在感情交流、思维碰撞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个性的张扬。
如著名特级教师武琼在教《挑山工》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挑山工走的“折尺形线路”比游人路程长,感悟挑山工的朴实话语中的内涵,她是这样指导的:
1、画。要求学生按照文中的句意,画出折尺形路线图。
2、评。选出学生几幅有代表性的图,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评一评谁画得好。
3、说。让学生借所画的图讲解挑山工如何登山。将规范的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4、比。引导学生比较挑山工和游人登山的路线图,发现什么?(路程长、任务重、工作辛苦)
5、问。“这时你产生了哪些疑问?”(①为什么要这样写?②为什么走得比游人快?)
接着,武琼老师让学生自由读挑山工的话,挑出其中的关键语句,用笔注明,在读中感悟挑山工的富有哲理的话语,让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对话,从而碰撞思想,最后感悟出我们应该和挑山工一样做事向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
从武老师的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们发现,她较好地处理了“训练”与“感悟”之间的关系。前面的画、评、说、比、问等环节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都得到了训练,让学生感受到了挑山工工作的辛苦,为下面学生感悟出挑山工话语中的哲理打下基础。而且,在让学生感悟挑山工话语过程中以读为凭借,为媒介,读中理解、揣摩、品味,从而有所感,有所悟,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语文课堂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同构同生的文化个性。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丰厚的文化意蕴,并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师生在对话交流中碰撞思维,培育智慧,营造对话生成的课堂文化、追求师生个性张扬,关注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共生文化,那么,这是否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文化呢?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
[2]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教育研究,200113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