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鹏,男,北京市东城区教研科研中心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以来,撰写论文近百篇,发表教学经验介绍、课文分析、教学设计、课堂随笔等教学经验类文章近200篇。
赵老师善于科学地指导语文高考总复习训练,认真研究高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设计科学的、高效的总复习训练方案,编写着眼于培养语文能力的复习资料。他对语文高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先后参加了国家教委组织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初、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了东城区初中语文教材;主持了全国职高“八五”规划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他是张志公先生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的执行主编。现为全国中语会读写训练中心主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北京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语文教改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桑哲(以下简称桑):赵老师,新课标比原来的教学大纲更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贯彻落实?
赵大鹏(以下简称赵):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在过去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修订本的制订以及相关教材建设、试验、总结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合情合理的衔接和发展,并不是另起炉灶。原来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修订本是教学研究精华的总结集中,把它延续下来,是语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语文教学而言,继承应该是前提和基础,发展是方向和目的,没有好的传承,发展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发展的传承,是全盘接受过去的东西。
深入研究教材变革的整个历史,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的实验本,到实验修订本,再到现在的统编教材,对这整个过程中教材的变化做具体的实质性研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语文教师不仅需要理性的思考,而且也需要感性认识,应当看到我们国家教材的沿革。
对新的教育理念应该多注重探究。现在有些搞学术研究的人心气浮躁,踏踏实实做学问似乎觉得不合算。有些老师在网上东抄一些,西摘一些,拼凑起来,认为就是一种创作,就叫写论文了。这种浮躁之风盛行,许多人辛勤劳动成果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或者轻易地被否认。应当把新课程标准里面的新的课程理念,平心静气地、由浅入深地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讲清楚,而不是搞纯理论的论证,更不能给人错觉认为是舶来品。
着眼于建构新的语文教学思想体系,要做好老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他们学习,听取广大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老教师的意见。年老的不见得思想上是退化的。在形成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给人们的一种感觉好象那些老先生都过时了。有人说叶圣陶过时了、张志公过时了、吕叔湘也过时了,钱梦龙的训练是错误的,高考命题误人子弟……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把事物分成黑和白,很省事,但却是遗患无穷的事情,留下来的是一堆难缠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有点急功近利,里面有些东西不是简单的错和对的问题,而是脱离中国国情,脱离语文教学现状,有些理想化。理想化从好的方面来看具有前瞻性,将来总是要实现,从不利的方面来看,过于理想化的东西将来就不理想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太理想化的路第一步就可能迈歪了,那就达不到理想的境界了。比如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非常好。过去私塾先生只管自己念,让他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是不现实的。
语文课堂教学没有“自主、合作、探究”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绝对化,期望太高,甚至要设一门课程专门研究,那就太理想化了。我考察过几个研究性课题,课题的题目都很好,方法是老师引导学生完成科研任务,从选题开始,比如中国流行歌曲的特点和走向,比如中国服饰的特点和走向,中国漫画出路何在等等。选题之后就进行研究了,而且研究的方法是千篇一律。从网上下载各种各样的资料把它集中整理,形成一篇作文或者分析报告。这个过程有意义,但是它代替不了语文学习,它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果把这个叫做探究性学习而且加以夸大,认为这是真正的语文学习的话,就有点急于求成。所有能评价的东西必须是能够外化的,能够外化的东西评价又不刻板化,这是眼光问题。比如说读新闻报道,感悟了,感悟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这不很好吗?但是我们评价学生阅读成绩,观察他的阅读成果必须是能够外化的,教学必须有一个环节——评价。评价就等于测试,测试的东西必须是能够外化的,能够看得见的。
比如说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如果机械地肢解成一共写了几次“背影”,一共说了几句话,“我”一共落了几次泪,这样就把学生阅读的心境给破坏了,这是不可取的。另一种情况是笼统地说说读了《背影》之后有什么感悟,认为这就是对《背影》一课的评价,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了。这不是为学生从阅读的积累到情感的体会打基础,只是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以上两种教学方法都不能搞得太理想化太规范化。许多高中生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的。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年中用四分之一的时间就可能把本年度的必修课学完,其它都是选学,学好学坏就没有标准了。这些问题都是过于理想化,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编教材是不科学的。
课程标准是导向性的,它指导编教材,指导教师的业务进修方向,关系到学生能力培养。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老教师老教法,新教师没有教法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老教师老教法,那就是他接受不了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所渗透的一些教学理念,只要这课文是原来教过的,他还是按照过去的教学方法教。这说明新课程标准宣传的力度不够,培训没有到位。换一个角度看,老教师老教法能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比新教师没有教法要好一些。对于新教师没有教法我们辩证看待的话,那就是新教师急于接受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假如我们消极地理解的话,就是新教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语文教学将陷于混乱。
现在语文教学存在一种不良现象,有的语文课上成了标准的活动课,有的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有一次在南京听课之后有关人员讨论,假如这节不是语文课而是政治课这么上行不行。大家没有一个反对说这么上不行的。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领悟了、感受了、也合作了、也探究了,动不动就三五人小组讨论,动不动就用多媒体。如果青年教师误认为按照自己想的,认为教学就是自主探究加多媒体,眼花缭乱就是教学风格,这个后果是很严重的。
桑:叶圣陶、吕叔湘和张志公是语文界公认的“三老”,您对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如何看待的?
赵:三老跨越两个时段,叶圣陶、吕叔湘可以算作一代。张志公是吕叔湘的学生,俩人年龄上差距比较大。叶圣陶强调工具性,吕淑湘强调语文教学要“多快好省”。吕叔湘不愿意学生学文言文。五四新文化运动从“砸乱孔家店”开始,叶圣陶和吕叔湘当时是文学青年,他们反对学文言文的目的是为了学好现代文。但他们忽视了文言文跟现代文之间的传承,当时正处在文言文跟现代文之间的转折期,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语文教学思想中有过于沉重的东西,这是历史的产物,是工具论的问题,至于工具论对不对,得看它提出来的背景。当时强调语文是工具,我觉得是正确的,否则就很有可能把语文政治化了。在当时极左路线下,叶圣陶的工具论为语文教学立了大功。如果现在叶圣陶先生健在的话,他也不会片面坚持当初这个观点。叶圣陶工具论的提法,今天应该辩证地看待。现在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语文观点的问题,不是说工具论指导下我们把语文教成这样的,学生自主能力差了,人文素养降低了,赖不着叶圣陶。
提倡学习“三老”的语文思想,从主流上来讲还是很积极、很主动的。张志公语文思想的核心是语文要跟现代化接轨。他临去世前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跟我们聊天时说:“我一出院就要做语文教学跟信息技术整合的课题研究。”张志公强调语文教学跟现代化接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他对语文教学的执著,对语文教学的探索,不到位的地方,没弄清楚的问题,我们要继续探索研究,不断推向前进。
在编写语文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吕叔湘的观点是非常精彩的。比如说关于阅读,他说初中生要能够看懂《北京日报》第一版,高中生要能够看懂《人民日报》第一版,能看懂一份报纸的第一版是很重要的。《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层次不一样。《人民日报》专业性比较强,很有思想性。
对三老这份思想遗产要继承,他们认识的局限性是历史性的,不要借着它做文章。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继续往前走,把优点精华承传下来。目前有些教研人员,着眼点不是展望未来,却爱对“三老”指手画脚。试问,你读过多少万字的叶圣陶著作?你写过多少教育教学心得?张志公五卷你读过吗?吕叔湘的语法是现代汉语的经典你读懂了吗?在专业教育上语文教师想越过这“三座山”现在还过于狂妄。历史人物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毛主席有缺点错误,你批评他就能说明你比他还伟大吗?我向来对这事不以为然,我觉得太肤浅了。
桑:近几年高考命题不断改革,您认为现在语文学科的高考命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赵:高考命题在改革的路上步子迈得越来越大了,而且看得出来它的前景越来越好。最近三四年的命题,语言表达方面的主观题主要是简答题,年年出新。比如说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仿写,很遗憾,语文教学在这方面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就是薄弱环节。从简单的着眼于修辞方法的仿写到把句子组合起来的创造性仿写。现在仿写不是仿写一个句式,而是在既有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而且允许学生个性化表达,这在高考命题中是难能可贵的。不要认为只有发卷子书面解答才叫考试,这不符合客观标准。开放而又有客观标准的评价是很成功的探索。在语言表达这个体型上变化还是很大的,古诗词鉴赏用选择题考了六七年是很可笑的。用选择题考鉴赏就等于说学生鉴赏的是选项,鉴赏的是背景答案。真正的古诗词鉴赏不应该是这样的。试想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的,那么这三个正确的选项是从哪儿来的呢?如果说是从唐诗鉴赏辞典的分析中来的,唐诗鉴赏辞典中没有的就得按照这些方法编一个错的。学生模拟考试训练中,一看这四个表述就知道哪个是错的,这种选择题已经到了荒谬绝伦的程度了。
2002年高考把古诗鉴赏改成简答题,但仍然带有选择题的痕迹。2003年让学生找出诗眼。诗眼有两种,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诗眼那是一首诗中的重要的句子,考试中的诗眼是一句话中的主要的字词。诗中的诗眼确定,说明这个答案是确定的,然后谈谈为什么用这个诗眼,结合全诗谈谈考生对这个诗眼的理解,这样综合考察就能看出考生水平的高低。
阅读过程是对信息的加工整理过程,阅读方式靠概念,靠句子,靠内容理解,靠推断。这些方面正是初入高校的学生阅读的起点。另外,处理文字信息是今后高中生主要的阅读任务。他以后的相关工作也离不开信息处理。散文阅读命题没能就散文鉴赏出题,而是把它当作信息阅读的材料出题。真正当散文出题,又怕没有标准答案。散文阅读题,目前出得比较幼稚。话题作文的题目应当说出得相对较好,前几年的题目出得有问题,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学生背几篇范文就能够应付考试,所以造成了大面积的错失,这不是话题作文形式本身造成的。比如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考生可以胡说八道,分不清奇思妙想和胡思乱想的界限,写胡思乱想也不能不给分,因为答案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高考命题和平时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目前高考的方向还是很健康的,跟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也是相同的。
桑:网络和多媒体的应用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的负面影响?
赵:北京东城区有一所学校的校长是我的同事,有一次北京市搞多媒体课件评比,该校的青年教师积极制做各种课件应评,校长却要求说,你们刚毕业一两年,首先应该练好口才,其次练好粉笔字,然后再练多媒体也不迟。一篇课文你能讲清楚,用你的话把课文内容转换成学生头脑中的形象画面,能够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感性形象,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那个学校有很先进的设备,据说五年教龄以下的老师不允许用教学仪器。这种提法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目的无非是让年轻教师先练好基本功——口才和粉笔字。多媒体教学毕竟是辅助手段,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电脑阅读代替不了现在的纸制印刷品阅读。多媒体教学不能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它永远是辅助手段,这应该说是很明白的道理。现代化教学设备引进语文课堂,是为了“帮忙”,不允许“添乱”。书本上不能直观表达而又影响阅读理解的这部分就可以用多媒体。文字的字迹是完成阅读的主要渠道,假如什么都做成多媒体课件,文言文怎么读?文言语感怎么形成?语感的形成必须借助文字的字迹,决不是借助多媒体可以解决的。从教学规律来讲我对多媒体教学持一种慎重态度,对多媒体展示课的评价我一直比较谨慎。
对青年教师来说,关键是先把基本功练好,其它的学也快、练也快,基本功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如果借助多媒体演示,教师就讲那有限的几句话,学生似懂非懂,看着画面边听热闹边鼓掌,那是语文课吗?如果这也叫语文课的话,远程教育不就解决了,大多数老师都该下岗。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慎用,语文能力提高是一种领悟、感受及高智能活动,它要自我形成规律,自我形成规律的过程就是语感。
桑:您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培训问题,教师的素质问题。师资素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观念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功底比较差。虽然近年来的高师毕业生水平比过去提高了,原因很简单,这个饭碗好端,有些好学生愿意考了,但也有些师范毕业生并不适合教学。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是课堂教学老师仍不放心学生自己思考,仍然在灌输。还有一种情况是师资队伍的水平比较差,对于师资队伍的培养,有关领导主要放在一张文凭上,其实这张文凭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各种各样的培训,形式主义的多,讲求实效的少,这些也都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