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教育--新创造教育观 |
作者:张阳 中国新疆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y3190z@21cn.com | |
前言 创造教育就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为别的,就要造就具有批判精神和建设才能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它的宗旨在于:要使人的身心得以和谐发展,人格得以充分完善,个性得以自由展示;使人既善于批判,更善于建设,进而能够能动地超越现实、改造社会,而不是被动地适应现实、顺应社会。 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创造教育,乃是因为传统教育不仅不能很好地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而且还压制、甚至扼杀人的创造力。 应当说明的是,本书中所说的传统教育,主要是指以凯洛夫教育学为理论基础的、在我国目前仍占统治地位的现行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来教,而是当作僵死的应试机器来教。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倡导要“解放儿童”,而今日之传统教育却专事“夭梅病梅”,以种种违背自然的手段来压迫儿童,剥夺其自由,践踏其天性,宰割其灵魂!可以说,这种专制式的教育在无视人格的完善、压制个性的发展、扼杀人的理智判断力和批判力、直至最终摧毁其创造力等方面都无一不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如此荒谬的教育,若不以猛掌击之,以猛药治之,其后果必将更加不堪设想。 创造教育发展到今天,尽管我们不能不说它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从现实和未来需要的角度来讲,创造教育的发展至今还是远远不能令人满意的。这首先就表现在它自身的理论体系至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可以说,直到今天,即便是我们所取得的有关创造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也都还远不足以同传统教育理论相抗衡。在传统教育理论面前,创造教育理论的力量还是十分弱小的。承认这一点尽管令人痛苦,但却是客观的事实。我想,对每一个从事创造教育理论研究的人来说,他在内心里都应时刻想到这一点,并以彻底改变这一现实为目标,努力去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以便使创造教育真正建立起自己完整的和独立的理论体系,真正有自己的精神理念和精神家园。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我们才能真正迎来创造教育的大发展,也才能真正迎来一个教育的新时代。这一点,也就是本书所追求的目的所在。 在目前的现实中,写学术著作一般来说是件既费力又无多大实惠的事情,这一点我想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现在许多人都热衷于凑在一起编写老生常谈的教材,出版毫无新意的系列丛书,其实只是将现成的东西重新加以排列组合而已。做这种事情自然是既容易又实惠的,因而相当一些人都趋之若骛,乐此不疲。热衷于这种事情的人,我想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那种专挑木板薄的地方钻孔的人。 尽管目前这种人很多,其做法也很流行,但从内心里来说,我不想做这种人。这不仅因为我历来就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而且还因为我始终坚信,真正的学术进步绝不是靠这种人来完成的。我想,搞学术研究首先就必须有一颗纯净的心灵,不是为名利,而只是为真理。学术之所以为学术,乃是因为必须有创新,必须有前人之所未有的东西,否则就不配称之为学术。 要改变目前这种写书的不正常风气,只有首先从自己做起。无论别人怎样,我们自己内心里都应当有正确的行为准则,不做那种华而不实的和哗众取宠的事情,更不做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而是一心一意地为学术的真正进步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这实际上就是我写作本书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我自己制定了几条基本的写作原则: 一是只写自己的想法。 既然学术研究贵在创新,那么写学术著作就贵在能够谈出自己有新意的东西。所以,我不想把这本书写成已有的各家之言的总汇,而只想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谈一谈自己的东西。这并不是我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而只是因为现在那种汇集别人现成观点的总汇式的书实在太多了,可以说随处可见,得到它们是不费力气的。既然如此,大家如果只想了解别人已有的现成的东西,熟知从前的各家之言,那是很方便的,不必费力来读我这本书,因为做这一工作并不是本书的任务。这一点首先应该向读者诸君声明,并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二是用自己的语言写。 引经据典的写作方式在我们的现实中似乎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不这样做就会让人感到不正常,于是许多学术著作便成了名人名言录,充满了鹦鹉学舌似的空话。实际上,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就是,作为一本学术性的著作,其真正价值的大小并不在于用谁的语言来写,而在于它所表述的内容是否有新意,是否有超过前人的地方。所以,在我这本书里,就没有那种通常惯用的大量引文。这一点只要大家翻开本书就可以看到。我并不是不会那样做,而只是不想那样做。我的原则是:我是怎么想的,我就怎么写。我并不担心这样写会降低本书的学术价值和说服力。因为,一本书的学术价值和说服力,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其内容的新颖性和真理性,而这些都是要靠实践来检验的。在实践面前,新的就是新的,旧的就是旧的;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这和用谁的话来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三是尽可能写得简短。 在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爆炸”不仅使得书更多了,而且也常常更厚了。不少学术著作动辄几十万言,甚至上百万言。这些厚书的确将许多人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是不是那些厚书都真的有那么多新观点要说,而且必须用那么多文字来说呢?我想并不都是的。就我多年的读书经验来看,其实世上有不少很厚的书,就其内容来说本是可以写得很薄的,但遗憾的是不知为什么,它们却被写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长篇大论,结果不知吓坏了多少人,也不知浪费了多少读者的生命,当然更浪费了作者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对于一本学术性的书来说,其价值的大小并不与其字数的多少成正比,这应该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要知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的代表作《教育过程》虽被公认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教育论著之一,可是它翻译成汉语也不过只有6万多字。而我们国家几十年来出版了数不清的教育理论著作,其中随便拿出一本来恐怕都要比它长得多,但就学术价值而言,又有哪一部长篇大论能够超过它呢?显然,这就反映出我们的学术界存在着一种严重的华而不实的作风。有鉴于此,我在写作本书的时候,就力求尽可能把书写得简短一些。这倒不是我没有能力写得很长,而只是由于我认为那样做是对他人和自己生命的一种浪费。我想,既然人的生命是世上最可宝贵的东西,那么浪费他人或自己的生命也就是一种最不道德和最不理智的行为了。这样的事当然是人人都不应该做的,自然也是我不应该做的。 我将以上原则开诚布公地写出来,其目的没有别的,只是想使读者诸君理解我写本书的用意和方式。作为我自己来说,当然是想尽可能按照这些原则去写。如果说我最终没有很好地遵循以上原则,那倒并不是因为我不真心想这样做,而只能是因为水平有限。 致力于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之所以敢于将创造教育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坚信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在这一问题上,我丝毫都不怀疑自己的选择。尽管目前创造教育在我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 本书作为我十几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它集中阐述了一种新自然主义的创造教育观,其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传授活的知识,进而实现人的精神的自然生长。这显然不同于以往的旧自然主义的观点。 本书能够得以正式出版,这和我们石河子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领导以及大学科研处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帮助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出版经费,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2000年1月15日 |
第六章 创造教育的教学内容 一、创造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 根据创造教育的基本任务,创造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量的问题 大量的问题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内心里产生批判和创造的欲望,而且它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积累思想的活力和观念运动变化的能量。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激发创造的动机,并有利于学生找到创造的突破口,确定创造的目标。 (二)必要的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理解人生,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意义,并追求这种意义,追求生命本身的价值,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激发起创造的动机。 (三)丰富的经验事实 丰富的经验事实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人类已有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独立地进行自由思考,发现已有知识的缺陷和不足,并进而产生新的思想。 (四)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 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不仅有助于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动态地理解知识,形成活的思想,积累认识运动变化的能量,了解前人发现真理的实际过程,并从中总结出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而学会如何探索、如何创造。 (五)基本的创造规律和方法 创造的规律和方法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创造过程,掌握创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从事实际的创造活动。 (六)具体的创造任务与设想 提供具体的创造任务与设想有助于学生选择合理的创造目标,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开展创造活动。 (七)实际的创造活动及相应的指导 开展实际的创造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有助于使学生在创造活动中锻炼自己,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胆魄和意志,真正树立起创造的信心。 二、创造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 (一)综合性 创造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是指教学内容应当是一个由多方面的知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教学内容应具有多样性,即应包含多方面的知识。这种多方面的知识首先包括方法论方面的知识,亦即哲学和一般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其次还应包括多学科的具体理论知识,即多学科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也就是应包括尽可能广泛的相关学科群。当然,这种相关学科群的具体范围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不应当是硬性的;再次,多样性的教学内容还应包括丰富的经验事实方面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既应当有印证已有结论的,也应当有相反的,而且,从发展创造力的角度来说,后者的意义更为重大。 二是教学内容应具有整体性,即这些多方面的知识应当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方法论方面的知识、具体学科的知识和经验事实的知识这三方面必须紧密地相互联系;从微观的角度来说,不同学科的具体知识也应当紧密地相互联系,这当然包括文理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应当说明的是,有机的联系作为一种动态的联系,它只能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形成,所以,要使知识成为有机的整体,就必须使知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点显然与后面强调教学内容的发展性是相一致的。 综合性教学内容的作用主要有: 首先,它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全面的观点,进而充分进行联想性的思维活动。因为,知识本身的结构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只有当知识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时候,思维才能具备整体性,人才会真正用全面的、整体的观点来看问题,才不至于陷入片面和狭隘。 其次,它有助于学生将不同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运用,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进而实现不同方面知识的融合,并通过这种融合产生出新的思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再次,它有助于实现学生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自然生长。因为,自然发展、自然生长离不开有机联系。我们不能指望学生在知识处于相互割裂、缺乏有机联系的情况下去实现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 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问题上,传统教学内容的缺陷是很明显的。这具体表现在: 第一,传统教学内容缺乏应有的多样性。从宏观上讲,它显然过于强调具体学科方面的知识,而明显忽视了关于方法论方面的知识和关于经验事实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传统教育过早、过严地进行文理分科,使得具体学科方面的知识也不具备足够的多样性。 第二,传统教学内容缺乏应有的整体性,具体表现在不同学科的界限过于严格,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不够,缺乏紧密的有机联系,因而知识本身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多元性 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是指对同一方面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或者说,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解释或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采用多元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对问题的解决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角度或方位。这一点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能够充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可以使学生在相互比较中清楚地看到不同观点的长处和短处,进而充分吸收各种不同观点的优点,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并通过综合,得出新的、更合理的观点。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再次,多元性的教学内容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学生思想的僵化,使他们真正懂得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为,这种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明白,人类现有的每一种观点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需要吸取其它观点的长处,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完善。这就能从根本上激发一种活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彻底摆脱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观念。 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从科学史的事实来看,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人类认识发展的前沿都无不呈现出一种多元性的特点。人类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探索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只有一种见解,只有一条路可走,而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思路和多种观点实现的。正是通过多种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进而相互取舍和相互融合,才实现了认识的不断进化和发展。如果大家众口一辞,都只有一种思路和想法,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认识的进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认识的多元性,就没有创新,进而也就没有人类认识的发展。这是一条基本规律。 在教学内容是否应具有多元性的问题上,传统教学论的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它看来,真理应该是唯一的,所以不应给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答案,一个问题应该只有一个"最正确"的答案,这样才能使教学最经济,也才能既不扰乱学生的视听,又不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显然,如果仅仅从接受现成结论并加以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考虑,那么这种观点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问题在于,现代和未来教育的着眼点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应用现成的东西了,而必须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有所创造。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相信、接受并学会应用"唯一正确"的现成认识成果,而应当设法使学生对现有的认识成果产生怀疑和不满,使他们经常想着如何才能超越这些认识成果。而要做到这一点,显然就不能满足于让学生仅仅知道一种思路、一种观点、一个“真理”,因为那样的话,就会使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东西是不可怀疑和不可超越的,进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学生思想的僵化,使创造难以实现。 (三)发展性 当一种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知识体现为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自然发展过程的时候,它就具有发展性,或者说,它就是一种发展性的教学内容。 发展性教学内容的实质就是要展示一种动态的知识,亦即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而不是人类已有的现成认识成果。因为,只有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才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过程。相比之下,现成的认识成果只是一种静止的东西,从其结构来看,它只是一种演绎逻辑体系。由于演绎逻辑本身具有封闭性,亦即它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蕴含关系,因而,单纯的逻辑推演和扩展从总体上来看就只是一个纯量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过程。 教学内容应具有发展性的观点无疑是创造教学论关于教学内容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创造教育的最基本的思想,即通过传授活的知识,进而实现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自然生长的思想。 传统教学论一贯认为,教学内容应当是稳定的和静止的;在教学中,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新观念取代旧观念是多余的和没有必要的,是纯粹浪费时间;教学内容应当使学生直接面对人类现有的最新认识成果,从而使学生个人认识的发展走一条捷径。正是在这样一种观念的支配下,传统教学最注重的就是要选择“永恒不变”的认识成果,构筑严密的演绎逻辑体系,进行逻辑推演。这可以说是传统教学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显然,传统教学论无视教学内容的发展性的观点是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其做法也是对自然的粗暴干涉,因而是十分有害的。 与教学内容的发展性相联系的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教学内容的成熟性问题,另一个是关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问题。由于这两个问题在教学论中显得十分突出,因而有进一步加以讨论的必要。 1.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论中,有一个在许多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观点,即教学内容必须是经长期实践检验过的完全成熟的东西,而不能是不成熟的东西。不成熟的东西不仅是无用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它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误入歧途。 我认为,从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显然是值得怀疑的。 首先,所谓“完全成熟”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既然已经完全成熟了,学生就只有全盘接受,而根本没有怀疑的余地,更没有批判和超越的余地。这显然是与创造的精神水火不相容的。因为事实上,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永恒的和没有止境的,人类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认识成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都不可能是完全成熟的和不可超越的,即便是人类现有的最新认识成果也同样如此。 其次,所谓不成熟的东西,也就是尚未有“定论”的东西。这种东西实际上往往是人类认识的前沿,是人类认识的生长点,是进一步实现创造的突破口所在。了解这种东西不但是无害的,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接近人类认识的前沿,进而迅速投入创造活动之中。如果把这样的东西置于学生面前,那不是对他们尽快地实施创造非常有好处吗?相反,如果回避这种“不成熟的东西”,最终就只能使学生远离人类认识发展的前沿,那岂不恰恰是堵塞了创造之路,让学生坐井观天、满足现状吗?这个道理我想是不难理解的。 再次,那种认为不成熟的东西会扰乱学生的视听,使他们无所适从、甚至误入歧途的观点也是缺乏充分依据的。 一方面,学生并不象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没有头脑,那么不辨是非,那么容易误入歧途。实际上,学生往往要比传统教育所想象的聪明得多,有头脑得多,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比一些教师还强一点。 另一方面,即便是有一部分学生暂时思想混乱了,这也不能说就一定是坏事。因为混乱就意味着矛盾,只有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学生才需要去思考;没有真正体验过混乱,就不能真正体验到什么是清醒;通过混乱而得到真理,往往才是真正得到了真理。这要比那种不假思索地得到真理要好得多。 再者,一个人最终能否保持头脑的清醒,能否明辨是非,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取决于他所面对的结论本身成熟与否,而是取决于他所积累的经验事实。因为,经验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实际标准。只要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必杞人忧天。既然有经验事实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学生就用它来衡量一切好了!无论他们面前的东西是否成熟,只要始终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他们最终就应当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 最后,假如说我们的许多学生真的因此而长期误入歧途了,那也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本身有问题。因为,如果学生那样轻易地就被“谬误”引入了歧途的话,那么他们自身的精神“免疫力”岂不是太弱了吗?我想,这样的学生即使今天不误入歧途,将来迟早也是必然要误入歧途的。这就如同一个从未接触过“病菌”、长期生活在绝对“清洁”的“良好”环境中的人,一旦投入到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其结果注定是不堪一击的一样。 所以,从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角度来看,那种不成熟的东西不仅不可怕,而且还是很有价值的。教育不仅不应该回避它,而且还应该欢迎它,尽可能多地介绍它,这才符合发展创造力的基本精神。 2.在教育理论界,关于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议论很多,人们大都主张尽快更新教学内容,使之符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水平。于是,许多现代科技知识被充实到了教材中,而一些被认为是过时了的知识则被删除。这种做法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很少能听到相反的意见。 但是,从前面所提出的创造教育理论的逻辑来看,这种观点显然也是值得考虑的。 首先,这种做法所导致的一个基本的结果就是,教学内容越来越趋向于静止的现成认识成果,越来越超越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使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接受,更谈不上超越与创造了。造成这种结果是很自然的,因为,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必然会进一步导致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进而在实际上也就更进一步取消了学生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这种急于“一步登天”的做法正是导致学生知识浅薄和无创造力的根本原因之一。尽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危害,但总的来说,问题是越来越严重了。 其次,从深层的动机来说,追求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无非是出于这样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要实用,要符合当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二是教学要经济,越省时间越好;三是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稳定不变,其有实用价值的时间越长越好,越有“永恒”的实用价值越好;四是知识越接近前沿越好,这样学生就能立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马上就能创造出新东西。实际上,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这四方面的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实用价值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取而代之的是知识的创造价值;第二,经济的原则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如果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有悖于创造力的发展,那也就谈不上什么经济不经济了。第三,只要把知识仅仅理解为现成的认识成果,那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稳定。因为,任何认识成果都是暂时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永远也没有一个绝对稳定的时候,在目前“知识爆炸”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传统教学不仅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一劳永逸,而且它越是追求一劳永逸,结果就越相反。显然,传统教学论不懂得,真正能够稳定的恰恰是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而不是看似静止的现成认识成果。第四,企图让学生一下子便达到人类现代的认识水平,进而立刻投入创造,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而已。因为,学生没有经历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当然也就无法具备精神的活力,即创造力。 再次,从理论上来讲,教学的确必须使学生通过学习而最终达到人类现代的认识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点。在我看来,那种“一步登天”的办法是不行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应当是,通过自然发展的方式来使学生逐步达到人类现代的认识水平。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真正取得坚实的进步,而且还能够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所以,自然发展的方法表面上来看似乎是不经济的,但实际上却是最经济的,因为,能够真正达到目的的办法才是最经济的办法。 |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