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以“捆绑式”评价促教研组建设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6-21 08:08
标题: 以“捆绑式”评价促教研组建设
以“捆绑式”评价促教研组建设
——关于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创意策划
浙江嘉兴市实验小学
费岭峰

一、活动策划意图
在学校的组织机构中,教研组是一个由相同(或相近)学科教师组成,以研究、探讨、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基层组织,它通常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养的增强。然而,在实际的教研组建设中,由于教研活动的全体参与性与教师考评的个体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往往难以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的自主活动,从而影响到教研组“教研”功能的发挥。近几年来,我校在构建“协作、多元、负责”的教研组品牌的实践与探索中,关注到了以往教研组团队建设中的不足,在教研组团队的评价方面以“捆绑式评价”代替以往单一教师个体评价,加大了教研组团队整体评价的力度,从而有效促进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主体意识的形成,提高了教研组研讨活动的实效。
所谓“捆绑式”评价,即是以团队为评价对象,把团队中个体的成绩与不足,纳入到团队的考评项目之中,最终以团队的考评结果来反映教师个体的考评成绩的评价。“捆绑式”评价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团队的评价结果来评定团队内所有个体成员的工作实绩,它是以团队内成员间的协调活动与发展为基础的,有利于促进教师群体合作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二、“捆绑式”团队评价的操作要点
(一)构建稳定均衡的教研组团队
团队间的差异往往是实施捆绑式评价的最大障碍。由于捆绑式评价是针对团队的评价。因此,团队间整体的差异不能过大。我们在实施捆绑式评价前,首先做好平衡教研组团队间人员素质的构成,尽可能地缩小团队成员基本素质的差异。我校有18个教研组团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平衡教研组成员的基本素质。
一是年龄结构。学校全体一线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2.2岁。其中平均年龄最高的是高段语文教研A组,为36.7岁;最低的是信息技术教研组,为27.5岁。其他教研组成员的平均年龄均在30岁至35岁之间,相当接近。这样的一个年龄结构,有利于构建既成熟又富有进取心的教研组团队。
二是学历层次。我校现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一线专任教师83人,占全校教师数的86.5%。而全校只有一个教研组的高学历百分比低于75%,为71.4%。这是一个比较接近有数据,反映了教研组成员在专业基本素养方面的均衡性。
三是业务水平。业务水平是体现教研组团队整体素质均衡性的最基本要素。我们在构建时特别注重这一个方面。每个教研组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数基本保持平衡(控制在80%左右);教研组中均有市级以上教学业务类获奖者。特别是学校的20名市属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分别在18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都有学科教学的领军人物,有效地促进了教研组核心的形成。
同时,我们不但在教研组团队成员的配备中,关注了他们基本素质的平衡,同时还考虑到了教研组团队成员的相对稳定。除了一些技能学科的教研组成员比较稳定之外,我们在语数学科的教研组成员配备上,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学校语数学科教研组成员的安排,一般以三段式小循环(低、中、高三段)为主,即低段语数教师一、二年级循环,中段语数教师三、四年级循环,高段语数教师五、六循环。这些条件的确立,为实施捆绑式评价创造了条件。
(二)确定基本的评价内容和要求
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的内容和要求是否清晰,评价对象是否知晓并能认可,是一个影响到评价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实施捆绑式评价时,把评价的指标在学期初就告知给各个教研组团队。评价的内容针对教研组团队,而不是个体,突出“教”与“研”这一重心。以下是教研组团队评价的常规性指标。
内容
           
完成情况
教研
规划
1)突出“研”,有学期研讨的特色(即品牌理念)
优○
良○
合格○
差○
2)有清楚的教研组活动计划,突出本组的品牌理念
优○
良○
合格○
差○
3)有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表(或课题活动安排表)
优○
良○
合格○
差○
4)有完整的教研组工作总结
优○
良○
合格○
差○
教学
常规
1)组内教师备课认真,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鼓励有创意的备课
优○
良○
合格○
差○
2)组内教师的作业批改能及时认真,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优○
良○
合格○
差○
3)组内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
优○
良○
合格○
差○
4)组内有定期的集体备课活动,对学生有个性化的评价措施或方案
优○
良○
合格○
差○
5)每位成员的假期作业认真完成,并按时上交
优○
良○
合格○
差○
6)参与另外教研组主题性活动积极性高
优○
良○
合格○
差○
7)每学期有针对性的期末测试内容(自编)
优○
良○
合格○
差○
8)鼓励各教研组成员积极发表原创博客日志
优○
良○
合格○
差○
主题
教研
活动
实施
1)有明确的研究主题
优○
良○
合格○
差○
2)有清楚的主题教研活动计划
优○
良○
合格○
差○
3)组内成员参与主题性活动积极性高,参与率达100%
优○
良○
合格○
差○
4)主题式教研活动能够面向全校开展(即至少有一次面向全校的展示活动,有广告宣传等措施)
优○
良○
合格○
差○
5)主题式教研活动书面总结(研究报告、活动案例均可)
优○
良○
合格○
差○
资料
归档
1)每次活动均有记录
优○
良○
合格○
差○
2)每次活动均能有相应的成果呈现
优○
良○
合格○
差○
3)每次学习材料均能保存
优○
良○
合格○
差○

这些常规性指标的设定,不仅保证了各学科教研组能够正常地开展围绕自己教研组主题的教研活动,而且由于这些指标均是针对教研组团队的,因此促进了教研组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与共享,有利于教研组成员之间凝聚力的形成。
(三)明晰教研组建设的品牌理念
某次教学研讨活动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参与教研活动中每位成员对某个研讨主题的理解程度,参与深度。教研组团队的品牌建设更是如此。它需要教研组团队内部的每一个成员或至少是大多数成员对本教研组的特色创建或发展方向,都能比较清晰与明确,特别是对本教研组的资源优势以及人员专长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教研组的品牌理念才是有基础的,是为组内成员认可的,才有可能成为组内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基于此,我们在学期初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制定中,不但要求每个教研组阐述本教研组建设的品牌理念,同时还需要每个教研组制定一份教研组团队活动分工及成效预期的自我分析表。
小组名称
  
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小组评价(对自评的补充)
角色完成情况
(好、一般)
活动主要收获
召集人
组织讨论
鼓励参与
记录员
记录发言
保持原味
控制员
分配时间
人人参与
汇报人
汇总讨论
精炼概括
对活动成效的自我分析
表中的内容是针对团队来评价的。作为教研组整体,要想在构建一个比较和谐与具有凝聚力的团队,首先要合理地进行分工与协作。
(四)适时增加主题式的评价内容
教研组团队评价的过程中,常规性的评价能够保持团队整体活动的有效性,但由于仅仅局限于教研组内部,而不能促进教研组间的交流与分享。于是我们在适当的时间段内增加一些全校性的主题活动,然后针对各教研组团队在这类主题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主题式的活动,虽然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工作量相对较大,但对促进了各个教研组团队内部凝聚力的作用相当明显,有利于教研组成员主体意识的形成,同时也能够加强教研组之间的横向沟通与交流。
当然,在对各教研组参与主题式活动中的评价中,我们专门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和内容要求。应该说,主题式的评价与常规活动的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考评分数中占40%。评价指标抓住主题重心,体现主题活动特色。如我校在2004学年中,组织的一次“课堂行为体验之旅”的主题活动评价,主体部分如下:
[考评要求]:
教研组开课人数达75%以上占10分,以不足一个百分点扣1分的比例进行扣分;
教研组活动特色分占20分,一般以每2分一个档次进行记分;
积极参与其他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成员听课不少于6节的得10分,根据教研组每人情况,不足1节扣1分。
[自评表]:
教研组名称
教研组人数
开课人数
占本组百分比
得分
应听课节数
实际听课节数
得分
教研组特色活动得分
合计得分
[他评表]:
教研组
名称
开课得分
参与别组
活动得分
本组特色
活动得分
总分
评定等级
这种专题式的评价一般每学期组织一次,目的是促进教研组团队在抓好常规教研的同时,参与到全校的教研活动中来,通过交流分享来进一步提高自身团队的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运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
评价的公正性不仅仅体现在团队成员的构成和活动的结果上,它更应体现在评价的过程之中。因此,我们在捆绑式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采用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相互补充和相互协调,增强捆绑式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具体主要体现在:
一是领导检查评估。即对一些常规性工作结合常规活动评价指标和要求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对各教研组在常规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又准确地评价,同时给予一定地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教研组团队的整体提高。当然,检查结果需记入相应教研组的整体评价成绩之中。
二是组内自我评价。即各教研组组内成员对本教研组工作的情况作出分析与总结,打出自我评价的分数,在学期结束前的教研组工作汇报中作介绍。这一过程有利于促进教研组团队及时地作出反思,主动地加以改进。同时,这一自我评价的成绩也供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对教研组进行整体评价时作参考。
三是组间相互评价。即各教研组以教研组汇报总结时的宣讲材料,结合平时地观察与了解对别的教研组作出客观公正地评价。这种情况下评出的分数纳入到教研组的综合考评分中,体现捆绑式评价的民主性和客观性。(附:2008学年第一学期“品牌教研组”考评互评表)
序号
教研组名称
品 牌 理 念 及 实 施 情 况
互评分
最后,以上评价结果由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进行汇总,然后评出优胜教研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评价对象始终是教研组团队,而不是教师个体。这是捆绑式评价有别于教师个体评价的关键之处。
三、实践成效
(一)教师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教师团队合作的意识显著增强。这从我校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包括校级)的教学展示活动时,从该教师所在的教研组长到其他老师都能给予关心和支持。许多老师在介绍自己的磨课经历时,首先谈到的是自己教研组团队,表示自己的成功是教研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教研组团队特色逐渐形成
几年的品牌教研组评比实践,许多教研组的特色已经显露。如科学教研组的“科学概念构建”,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蒙学阅读”“绘本阅读”,高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品读感悟”,高年级数学教研组的“以课例带动主题研究”,体育教研组的“闲暇体育”,美术教研组的“主题活动构建”,综合实践教研组的“小课题研究”等等。这些品牌教研组的形成,不仅为教研组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也为学校各类特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学校教学研究的氛围渐浓
教研组品牌建设与捆绑式评价,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团队落实好校本研修,提升专业素养。而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是实现校本研修功能的基本保证。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研讨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常态化教学研讨活动的主要方式。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成为了教师办公室文化的主流。而一些有计划、有目的的“主题式”教研活动成为了各教研组的品牌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四、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捆绑式评价有效弥补了学校在评价中对教师团队评价的空缺,增强了教研组成员的主体意识,解决了教师个体与教研组活动之间的矛盾。但在进一步实践中,以下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组内个体之间的差异影响着“捆绑式”评价的效度。
教研组品牌的建立需要组内所有成员能够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理解本教研组品牌的内涵,并能在实践上中坚持以该品牌理念来支持自己的活动。然而,在实际的品牌构建过程中,往往由于教研组成员间的个性差异有时会使教研组品牌无法得以在全体成员间落实,这一现象的存在降低了捆绑式评价的有效性。
(二)组内优秀教师往往是教研组团队建设的引领者。
一个团队缺少不了一个核心。教研组的核心便是组内具有相当亲和力的优秀教师。实践表明,优秀教师往往是教研组品牌构建过程中的引领者。我校教研组品牌形成过程中的差异性,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教研组内核心成员位置。当优秀教师核心地位形成的教研组,一般团队绩效比较好,在整体评价中也往往全得到肯定;反之,则会影响团队的绩效评价。因此,在关注团队、关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同时关注教研组内具有优秀专业素养、良好的师德修养、深厚的人文素养的团队核心的培养。


(获区“改进教学管理”主题征文评比一等奖,获浙江省“改进教学管理”主题征文二等奖。)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