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全国青语会”的时候,要特别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优良环境。那时,伴随着基础教育的复苏与振兴,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专家型中学语文教师,如于漪、钱梦龙、章熊、宁鸿彬、蔡澄清、吴心田、张孝纯、林炜彤、洪宗礼、洪镇涛、欧阳黛娜、魏书生、黎见明、颜振遥等等。这些名师不仅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而且以自己的人格和专业强烈地影响着他们身边的青年教师群体。正是在他们的扶持下,当时很多省市都各自成立了“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会”(上海、安徽、山东三地成立较早)。这些组织的建立,分明预示着大规模的青年教师精英在优良环境之下的自我觉醒。一个个自发追求的团队的形成,又分明预示着语文教育研究思想血液的补充与更新。1995年成立全国性组织,已成水到渠成之势。
“全国青语会”这个组织及其活动也许已成为历史的乐章,但是,她的功能与影响,仍值得我们追想。我的体认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思想团队:促进教师个体激活创造潜能的组织化平台
“全国青语会”作为一个组织系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团队。这个团队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实现着对于青年教师的集体培养功能。若干富有思考个性的个体,一旦组织成富有思考活力的团队,则不仅思考个体的思考活力得以持续补充与强化,而且作为团队的活力要素——思想——在质量上也得以不断扬弃和提高。
现在,我们谈到青年教师培养,都要说到搭建“平台”。这是对于培养组织这一前提条件的确认。这个确认相当有意义:一是人员组织起来便是思想交汇起来,思想交汇的过程就是不断丰富的过程;二是作为平台,实际上就是展示的舞台和窗口,而展示是对青年教师的极大鼓励与鞭策,是人才不断成长的促进方式;三是作为团队必然要形成思想核心,就当时而言,核心就是各地名师的先进经验和教学理论总结。通过强调学习研究,一大批青年教师进入到研究名师何以成为名师的基础原理的思想状态中。当时“全国青语会”的骨干,现在都在各地发挥着领军作用。有的成为重点中学校长,有的成为大学教授,有的成为优秀教研员,有的成为学科名师,有的成为省市级专家……之所以发展得顺利,成长得快速,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青语会发挥了极具培训作用的引导功能。可以这样说,没有青语会,就很难有一大批比较整齐的现今正活跃于各地的领军团队的形成。
还要加深一层剖析的是,在“青语会”层面上的骨干青年教师始终担当着“双重角色”:一是教育的批评者,一是教学的建设者。这种“双重角色”是激活自我潜能的必要方式。所谓批评者,他们是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角色而活跃于教育舞台。他们以“知识分子”的要求努力进行自我提升,从知识活力——思想——的高度来揭示教育弊端,催人警醒。通过这样的思想活动,既提升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也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大量的骨干成员的教学论文,说到底多是教学思想的批评。所谓建设者,他们是作为“青年教师”的角色而探索于语文讲台。他们以前辈名师的追求者的身份自主探索,从教学创新的高度来寻求建设性方案,构建有意义的教学个例。更为可贵的是,“青语会”骨干成员在追求成功过程中,始终得益于著名导师的指导与扶持。这种“可贵性”,一方面表现于导师的无私厚爱,另一方面也表现于青年追求者自身的敬重知识的人格修养。尤其要指出的是,这个“双重角色”的相辅相成,使得青年骨干的成长与发展在内涵上有了复杂同构与深化的宝贵前提。批评者的视角与建设者的行为时有错位,也时有互补;在批评中建设,在建设中批评,无疑是在进行持续的实践与自讼。而实践与自讼,无疑又是对建设过程的有力指导与修改。综观在“青语会”平台上发展得卓有成效者,都是在这个双重角色变换中注重自讼和自改者。这既可以看做是发展方式,也可以认定为发展品性。这种发展不仅完善了它的可持续性,也推进了人格内涵的丰富性。这一点,是做学问,成事业,养人品的关键。我认为,当前对于青年教师要有一种冷静的关爱,“冷静”的含义也许就在这里。
还要特别强调“青语会”的思考激情。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活力;要使思考活力持久性发展,则需要强大的思考激情来催动。什么是“青语会”的思考激情?我以为概括起来不外三个层面:一是具有强大的道义感和责任心。当年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相聚一堂,热血沸腾,大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侠之气。现在看来,很多口号不免可笑,很多举动不免莽撞,但理性地静心思考与筛选,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极可宝贵的“冲动”,才激发起对于道义和责任的思考与担当。一开始就进入承担使命的状态,这是极为宝贵的精神境界。一个青年教师如果没有使命感,肯定是缺失动力与信仰的,教师之责也难以成功履行。二是具有广泛的交往面和交流性。交往,是从人际关系上而言的;交流,是从思想沟通上而言的。没有交往就没有交流;交流愈是深刻而广泛,交往也就愈是广泛而多元。“青语会”组织了大量研讨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对垒式的论辩与比赛活动,极大促进了团队思考和个体思考。尤其要强调的是,“青语会”的思想交流和观点交锋,都体现了极大的自由度。“青语会”成员人人都是主人。“文人相轻”的可爱一面在“青语会”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看来,这样的交流才是青年性的、青春化的。现在培养青年教师要防止一开始就由导师定位独尊的局面。导师是重要的,独尊是错误的。建一个组织,哪怕是成立三五人的小组织,是为了满足一人的话语权还是因为有了一个人从而更便于激活所有人的话语权,这是衡量是否具有思想交流自由性的标准,也是今天在更规范的形式下培养有个性的青年教师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专题实践:促进青年教师尽快确立专业发展的行军路线
“青语会”的成立,不仅仅是为了建立一个发表思想的讲坛,更重要的是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专题研究的“课题意识”的自觉化。当时,课题研究还没有现在这样普及。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某某课题,也没有申领研究经费,进行课题评估,但是各地起领军作用的青年教师骨干都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研究主攻方向。有的以课堂教学为板块,研究结构设计、板书图式;有的以作文教学为板块,办手抄报,研究作文评改、写作能力发展序列;有的以语文视野为板块,研究大语文系统、开放式教学;有的以教学理论为板块,研究语文教学基本概念、语文教学历史过程;有的以考试评价为板块,在中、高考命题上进行创新探索。所有这些,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自我研究定位,从而在课题引领下自我成长。
“青语会”骨干们的专题实践,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践范式和启迪。这就是,教学实践过程是一个常态过程,要改革这个常态必须用常态的方法,抱着常态的期待。常态的特性就是稳定性,而要形成稳定,就要坚持反复实验,反复探索。因此,教学改革的最大需求不仅是策略与智慧,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更是坚韧与反复。那种抱急功近利之心,求立竿见影之效的态度与做法是注定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