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肖鹰:作家代子作文必须得高分? |
作者:肖鹰 来源:新京报 |
可怜的中国教师,更可怜的中国作家。 我发出上面的感慨,是因为最近媒体热闹报道着“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代儿子写作文得低分”的新闻。麦家为生病的儿子代写了一篇作文,结果得到76分,是这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史上最低分”。于是,许多批评家在媒体上向那位敢于给“大作家作文”判低分的小学教师质问:“茅盾文学奖得主的作文水平不及小学生?” 显然,在这些批评家的大脑中,“茅奖得主作文”是一定而且必须比小学生作文得分要高的,否则,就是犯了“天理”。抱这样“天理”的媒体批评家,其实只是因为迷信了“茅奖得主作文”,以为它就是中国作文的标高。 我没有读到麦家代儿子写的命题作文《春天的一件事》的全文,报道只透露:“大作家是这么写的:他放弃了那些已经被写烂了的花花草草的故事,而把笔墨花在了一棵破土而出的“春笋”上,300字的作文,从头到尾形象地描述了笋成长的过程。”(4月14日《成都商报》) 老师命题是“写一件事”,大作家写的是“笋的成长”。“一件事”是人的行为所致,“笋的成长”却只是自然现象。老师命题立意是要学生借春天写人,而大作家却明显跑题,“把笔墨花在了一棵破土而出的"春笋"上”。小学作文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小学生掌握简单的文体写作方式。在这个培养目标下,如果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猛然写出“茅奖得主”的炫技文笔,有经验而且负责任的老师恐怕很难给高分嘉奖。命题作文的首要,是切题与否,跑题就该不及格,为什么老师还给了麦家这篇跑题作文“76分”呢? 据《成都商报》报道,麦家爆此“猛料”的初衷,是要呼吁改变小学作文教育的应试指向,要让学生“写性情作文”,“让孩子说想说的话”。在麦家看来,现在的应试作文要求“反而束缚了真正的作文创作,让孩子们不能发挥自我,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一旦有了中心思想的束缚,作文说谎的现象就很难避免。” 呼吁作文教学“让孩子说想说的话”可说是挖到当代作文教育的病根上了,因为人云亦云、谎话连篇不仅是当代学生作文的通病,实际上也是当今成人文章的通病。然而,“让孩子说想说的话”,更根本的意义是什么?难道不是让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说真话的人吗?“修辞立其诚”,作文的根本是立意于诚。一个作家难道不懂得文如其人,作文先做人吗?可悲的是,麦家身为作家,却不是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诚实做人,而是“代儿子写作文”,把弄虚作假作为“父爱”传授给儿子。 麦家一边呼吁要培养孩子写文章说真话,一边又毫无反省地“爆料”自己代儿子写作文,这样的文化心态,是不是有点畸形?如果我是那位小学教师,我会给麦家这篇代儿子写的作文零分。我的评分理由是:第一,弄虚作假;第二,作文跑题;第三,童真全无,小学生儿子居然“写出”大作家父亲的文字。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