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三明姓氏考略》:第五十六章 之管姓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7-2 14:30
标题:
《三明姓氏考略》:第五十六章 之管姓
《三明姓氏考略》:第五十六章 之管姓
作者: 林荣发 发表日期: 2008-12-14
告 白
《三明姓氏考略》一书,基本上已定稿(约130万字)。因此,该书细节的修改,会结合出版社责编的意见,准备放在出版时的“三校”中一起解决。现在重新在博客中贴出,是希望网友们有什么高见,请及时赐教。
另,发现许多网站和个人博客大量转贴我的文章,而不注明作者,这缺少了应有的尊重,希望纠正。这稿为定稿,与初稿有大量的修改,请原转用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更换。
《三明姓氏考略》(定稿)
第二节 管姓
一、源流
管姓出源有三:
(一)管氏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载,西周时,周武王封其三弟叔鲜于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史称管叔鲜。周成王时,管叔和蔡叔联合武庚起兵叛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被杀后,其后裔以封地名“管”为姓。
(二)管氏出自姬姓,为周穆王之后,以邑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载,周穆王时,将其庶子分封于管邑。春秋时,周穆王之后管仲在齐国为相,协助齐桓公治国。管仲的后裔以管为姓。
(三)其他姓改姓管。
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管。
大多数汉族管姓以管仲为得姓始祖。管仲,名夷吾,卒谥敬,亦名敬仲,颖上(今属安徽省)人,为春秋时齐国的著名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在齐为相,齐建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也就是说管姓最早的繁衍地在齐鲁一带。与管仲同时代,助齐国的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的管至父也是齐国人。
西汉时管姓已进入河南、江西一带。据《后汉书·桓帝纪》载:建和二年(148年)“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真人’,并图举兵,悉伏诛”。这个管伯就是顿丘(今河南省清丰)人。东汉初年,有曾任山东副都军务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带源徙居闽地宁阳招贤里羊岗坝(今宁化水茜张坊村)。三国时,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管宁,因避“黄巾起义”之乱,迁徙至辽东,聚众讲《诗》、《书》三十多年,有后裔留居辽东。管络:魏国平原(今属山东省)则有精通周易,善于占卜的管络。
魏晋时期,因战乱,管姓避居秦陇。据《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管姓已迁徙至江南的江苏一带。隋大业九年(613年),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管崇率众起义,并推刘元进为主,自己任尚书仆射。管崇后来战死军中。至唐代,陈政与王潮的入闽,都有大批河南光州籍将士随军入闽,落籍福建各地。
北宋末,王室的南移,又有大批中原管氏族人南下江南各地。尤其是浙江龙泉的管氏成为引人注目的大族,出过不少杰出人物,如广州经略安抚使管鉴、著名诗人管师复、吏部尚书管师仁、大理少卿管湛均为龙泉(今属浙江)人。五代后唐年间,管思藏的后裔管真返徙至江西带源,其后裔播衍至闽、粤、赣各地。诗人管鉴则随父仕宦,由龙泉徙居临川(今属江西省)。明初,管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天津、江苏、安徽等地。至清代,福建、广东沿海管姓族人迁居台湾。
管姓在长期的迁徙和发展中形成的郡望地有:平原、晋阳;主要堂号有:匡世、平原、白云、过一等。如今,管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山东二省管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管姓总人口的63%。管姓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列第140位,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的0.09%。
二、入明与迁徙
东汉初,管思藏从江西宁都的带源迁居宁化招贤里洋岗坝(今宁化水茜乡张坊村境),为管氏入闽始祖。据宁化水茜(张坊)《管氏族谱》载,其远祖系春秋时的著名政治家管仲(起源于颖上)。管仲的第二十一世孙管敬,字仁狮,仕汉宣帝为御史。管敬的后裔管道鹰徙居豫章之带源(今江西宁都县境)。东汉初,管敬的第五世孙管思藏任山东副都军务,与叔叔管琦殷一起入闽,居宁化水茜。唐代时,管思藏的第十四世孙管梦雷,进士出身。因避“甘露之乱”远迁他乡,留其胞弟管梦衢居宁化招贤里。后唐年间,其后裔管真返迁江西的宁都带源。
北宋年间(1094~1098年),管俞自江西随征入闽,始居于汀州馆前里,后迁沙邑三十都石峰(今小陶镇石峰村),再迁垇头(今小陶镇垇头村),为永安管姓开基始祖,郡望平昌。永安管氏主要分布在小陶镇坚村、美坂、石峰、垇头和牛益村,洪田镇东坑、生卿村,曹远镇下早村及罗坊乡半村村等。明代时,管成宗、管成富兄弟迁尤溪县城关水东村;管印迁居漳平市双洋镇香僚村;管佛法迁居汀州府长汀县;管益彩迁居沙县登龙坊;管益照迁居沙县城头西门。清代时,管以义迁居泉州府安溪县,其孙管斯钟迁居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厢城大旺口;管以明、管以昌迁居沙县石斗;管继腾迁居沙县菖蒲坑;管继旺迁居延平府(今南平);管文源迁居建宁县。清末,管振翮、管大芹兄弟于迁居沙县。
明末,管成宗、管成富兄弟从永安小陶镇后头村迁居尤溪城东。
三明市有管姓人口3903人,在全市姓氏人口中列第89位,占全市总人口的0.15%;其主要集中永安市、宁化县。其中,永安市有管姓人口2444人,占全市管姓总人口的62.62%;具体分布为:三明市区109人(其中梅列区64人),永安市2444人,明溪县4人,沙县202人,清流县22人,宁化县808人,尤溪县143人,将乐县99人,大田县6人,泰宁县17人,建宁县50人。
三、谱牒与文物
(一)谱牒
永安小陶《管氏族谱》
永安小陶《管氏族谱》始纂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二十四代孙岁贡鸣和、景明等主持编纂,历时二年告竣。其内容有世系、世录、谱序、凡例、族规、服制、谱跋、行派、世传等,共36本。20世纪90年代后,各地管姓自行编修家谱。
宁化水茜(张坊)《管氏族谱》
宁化水茜(张坊)《管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东汉初,管思藏从江西宁都的带源迁居宁化水茜。
(二)祠庙
永安管氏始祖大宗祠“平昌堂”
永安管氏始祖大宗祠“平昌堂”座落在小陶垇头。该祠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1年),占地面积2.5亩。该祠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小修,1993年秋大修,今保存完好。
尤溪水东村管氏宗祠
尤溪水东村管氏宗祠位于尤溪水东村,始修于清代。
(三)寺庙
管氏崇山庵“永兴殿”
管氏崇山庵“永兴殿”位于小陶镇垇头村。该庵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建筑风格独特,殿内雕梁画栋。“文革”期间,该庵被毁。
(四)墓葬
永安管氏开基始祖管俞墓
永安管氏开基始祖管俞墓葬小陶垇头下畲栋。
四、人物
(一)古代
管谷
管谷,明代永安人,曾任南城县丞。
管焰管焰,字衡山,明代永安人,授府经历。
管邦韶
管邦韶,清代永安人,官拜六品州同。
管墩道
管墩道,字濠琅,号厚齐,永安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授儒林郎。
(二)现代
管文汉
管文汉,号鸣浩,永安小陶人,黄埔军校第17期学员,曾任国民党海军少将。
管占宏
管占宏,永安小陶人,国民党四川陆军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军校官。
管正才
管正才,永安小陶镇欧头村人,曾任志愿军76师227团副班长,1953年在朝鲜战斗中牺牲。
管其家 革命烈士 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37721部队永安籍战士,1998年6月17日在福鼎县沙埕流江海湾为抢救落海战友蔡庆华不幸壮烈牺牲。现墓葬福建永安市洪田镇东坑村。(此条系读者补充)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