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日,又有一大批莘莘学子跨进大学的校门,翻开了人生全新的一页。《致青年朋友》是北大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与“80后”大学生们进行心灵对话与交流的记录,收录了钱先生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的16篇演讲以及与青年人交流的50通书信,是一部适合新科大学生广泛传阅的“大学入门书”。 上周,记者电话连线到北大燕园的钱先生,请他给我们的大学生谈谈如何抓住大学的宝贵时光,开创出一个大的生命境界。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盛夏 记者:读到先生的《致青年朋友》,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当年进入大学的时候,就缺少这样一份细致入微的引导。 钱先生:我不是什么导师,我不过是把自己几十年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和青年朋友做一个交流。鲁迅先生也说过,“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 记者:大学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季节,但总有人把时光虚度。在大学里一直有所谓“九三学社”的说法:早上9点起床,下午3点起床,所以一度有人把“university”音译成“由你玩4年”。 钱先生:青年也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睡着的,有昏着的,躺着的……我的交流对象应该是那些醒着的思考着的青年。 如果说小学中学是人生的春天,那么大学就是人生的盛夏——毕业后到中年是人生的秋天,到了老年就是人生的冬天。根据我的经验,16岁到26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16岁以前懵懵懂懂,完全依赖于父母和老师,16岁以后就开始独立了;26岁以后就开始考虑结婚生孩子这么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时间就不多了。而这16岁到26岁10年之间,大学4年又是最独立、最自由的。如何不虚度人生中这真正属于自己的4年时间,是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问题。 “好玩”道出读书真谛 记者:那么,怎样的大学生活才算是没有虚度呢? 钱先生:这让我想起我刚进北大的时候,中文系给我们开了一个迎新晚会,当时的学生会主席说过一句话:“祝贺你们进入大学,进入大学就要有三样东西:知识、友谊和爱情。” 记者: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大学时代的读书和中学时代的读书有很大的不同。 钱先生:近些年中学教育的最大失败就在于,把读书变得太功利、太累,让学生害怕读书。同学们进入大学后就应从中学那种压抑的、苦不堪言的读书中解放出来,真正为趣味而读书。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当年在西南联大上课,一位女同学站起来发问(这位女同学也很著名,就是后来巴金先生的夫人萧珊女士):“金先生,你的逻辑学有什么用呢?你为什么搞逻辑学?”“为了好玩!”金先生答道。“好玩”两个字,道出了一切读书、一切研究的真谛。 记者:读书的范围,可能对大学生们来说是更现实、更具体的问题。 钱先生:进了大学,除了专业书,大可看些专业以外的书,也就是课外的书。学理科的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的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对于别人、别的事情可以有更深切的理解。要“进入专业”,又要“走出专业”。 “真本事”受用一辈子 记者:您怎么看待大学生创业呢? 钱先生: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必须要潜下来,我一再跟学生说:“要沉潜下来。”“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 要沉潜,就是说不要被一时一地的东西诱惑。现在的大学生面临很多诱惑。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你现在是人生的准备阶段,还不是赚钱的时候。当然你做勤工俭学是必要的,也是应该提倡的,但是你不能在大学期间只忙于赚钱,要不然以后你会后悔的。这4年你不抓紧时间好好读书,受种种诱惑,图一时之利,放弃了长远的追求,底子打不好,以后是要吃大亏的。 记者:您和学生谈话非常坦率,不讲大道理。 钱先生:我经常对学生讲,社会上有三种人混得好。第一种人,家里有背景,他可以不好好读书。但他也有危险,当背景出了问题,就不行了。第二种人,就是没有道德原则的人,为达到目的,无论红道、黑道还是黄道,他都干。第三种能站住的人就是有真本领的人,社会需要,公司需要,学校也需要。所以既没“好爸爸”,又有良心、有自己道德底线的人,只有一条路——就是有真本事。真本事不是靠一时一地地混,而是要把自己的基础打扎实。所以在大学里一定要学会研究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活出诗意与尊严 记者:大学期间是一个做梦的季节,而社会非常现实。怎么能够一辈子保持赤子之心?这是人生最大的难题。 钱先生: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大家就会发现社会比学校复杂千百万倍,会遇到很多外在的黑暗。所以在大学里要打好光明的底子,无论是知识底子还是精神底子。当你面对黑暗时,就可以唤醒你内心的光明,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出诗意与尊严。我大学毕业后分到贵州,18年后才重回北大。每当遇到外在压力的时候,我总是为自己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在这一过程中抵御外在的黑暗。压力越大,书读得越多,写东西越多,我每一次的精神危机都是这样度过的。 片段 大学之大,大在哪里?就在于它有一批大学者。大学者大在哪里?就在于他们有一颗赤子之心,因而具有无穷的创造力。这就是沈从文说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他们有星斗般的文章,又有赤子之心。 读书是不是就只是苦呢?如果只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那我号召大家吃苦我就不讲道德了。世上真正的学术,特别是具有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是非常愉快的。从本质上说,学习和研究是游戏,一种特殊游戏,它所带来的快乐是无穷无尽的。 我把希望寄托在 (入学)10年后发表自己意见的那一批人身上,我关注他们,或许他们才真正决定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希望在这一批人身上,而不在现在表演得很起劲的一些人,那是昙花一现!沉潜10年,这是我对大家最大、最诚恳的希望。 我在北京老看见那些老大妈在那里扭秧歌,扭得非常投入、非常狂。我有时候就在想,“老夫聊发少年狂”是可以的,如果“老夫”没完没了地在那里“狂”就不对了。现在是老年人狂,相反,少年却是少年老成。这就出了大问题。所以我经常对北大的学生讲:“你此时不狂更待何时?” 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对作家作品的选择必然是多元化的。有人愿意多读些周作人、梁实秋的文章,少读、甚至不愿意读鲁迅的文章,也属正常,并不就构成什么“时代疾病”。关于鲁迅与青年的关系,我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年轻人都读他的作品;二是我坚信,在中国,只要达到一定的文化程度,并且愿意或正在思考问题的青年,都能与鲁迅进行精神的对话,从他那里得到启发。 声音 《致青年朋友》是给当今浮躁的大学的一剂苦口良药。国内众多失去了批判功能、创造功能的高校已经陷入精神危机,校园民主的苍白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匮乏,使内地高校几乎都不能承受“民族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发源地”之重,即使是北大这个“中国人精神的梦乡”! 除了对大学生的温暖话语和对大学校园的逆耳诤言,钱先生关于《民国那些人》的演讲以及对恩师王瑶先生的深情回忆又会把我们带到那个“并不遥远又相距甚远”的年代,那些敢于承担的鲜活而自由的民国人物,那种能被老先生的大烟斗“熏”着的幸福时光。关于鲁迅的3篇演讲则深入浅出地道来钱老的研究成果,足以让我们对教科书之外的鲁迅有比较深入的体悟。而从“书信五十通”中既可看到钱老的负责、认真、通达、睿智,也能感到当今时代精神苦闷、迷茫孤独的年轻人是如此之多! 在35岁生日的前后,读到钱理群的《致青年朋友》,不知是算幸还是不幸?幸的是虽未亲到现场聆听演讲却从书中领略到这位人文学者的谦和厚重与人生智慧,而不幸的是这些主要面对“80后”大学生的演讲还会感化和触动如我这等已被十几年职场磨去棱角和性灵的俗人吗?读后不禁长叹:恨不相逢未嫁时,当初璞玉未雕的我为何没遇到这样的名师好书呢,以致蹉跎如此? ——根据网友意见整理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