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文人画和画家画——从陈传席的鸿篇巨制《峡江行》谈起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9-9 20:34
标题: 文人画和画家画——从陈传席的鸿篇巨制《峡江行》谈起
文人画和画家画——从陈传席的鸿篇巨制《峡江行》谈起作者:李明久        发表时间:2010-01-27     
      将中国的绘画分为文人画、画家画、民间画的观点,首先是由陈传席教授提出,也是为当代中国画坛所公认的。文人画的创作群体是文人,他们精通诗词歌赋,有很高的学识和文化修养,其作品反映了自己的思想和情趣。画家画是由专业的画家来画,他们注重技巧,作品十分认真、工整。唐代就有“五日画一山,十日画一水”之说。所以,他们的画长篇巨构,气势撼人。画家们也读书,但不像文人读书那么多。民间画出于民间,由质朴的农民来画,而且越是没有文化的画得越好。如果民间画家一经过培训,便立即失去了质朴的情趣,民间画的性质就变了,所谓“民间”也就消失了。陈传席教授认为,文人画就应该由文人画家来画,画家画的画不能染指,而且文人也不能画画家画,更不能画民间画。这个理论陈传席曾经撰文谈过,我觉得讲得很有道理。
      在当代画家中,陈传席教授是非常出色的文人画家,他多少年来画的文人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民美术出版社为此出版了8开《陈传席画集》,且由该社所属的《荣宝斋》主编唐辉担任责任编辑。陈传席在与已故的中国最负盛名的大鉴定家谢稚柳先生闲谈时,甚至当面对他说:“你的画是当代文人画一个顶(鼎)。”
      陈传席的父亲是一位传统文人,古文、外文都精通,他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少时读经、读史、诸子百家、释老歧黄、诗词小说、古今中外,记胜之书,见到就读。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些书,他都是在小学时就读完了。而且他的记忆力极佳,过目不忘。他自己主要精力用于学习人文和艺术理论的研究,迄今著作已有四十余部。作家贾平凹在读了陈传席教授的《悔晚斋臆语》后说:“这是一本真正称得上的才子的书。它得意,元气淋漓,爆发有力,控制得当,在平常里悟出的是常人悟不到的东西,又能有常人不可有的说法。可谓: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不禁感慨: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鲸鱼,鲸鱼在海中游着,我们仅看到的是鲸鱼的背鳍,而正因为海洋中有着鲸身,这背鳍才为此而与众不同。”陈传席文、史、哲、美、论俱佳,故其画意境高超,格调高古,望之有一股仙气,这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一般人可以认真学习、读书,但不一定有他这种记忆力,有他这种记忆力,不一定有他那样的经历,综合这几个方面的条件,可以说是老天玉成了他。他的文人画确实达到相当的高度。陈传席在莫斯科举办个人画展之际,前苏联的著名汉学家查瓦茨卡亚曾撰文称赞他的画:“中国的现代绘画有三派,现代派爬得太高,新文人画派靠得太近,惟陈传席画派离得最远。陈传席的画宁静含蓄有诗意,格调高古,超迈越俗,是当代最高的文人画。”
      陈传席教授以前不大画画家画,因为画家画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磨练功夫,他不愿意这样做。而且文人画的高格调也很难在画家画里面体现出来。当然,画家画也是不可否认的,它有自己的长处。按照陈教授自己的理论,他应该只能画文人画,但我最近见到一幅地道的画家画,鸿篇巨制,像这样的巨大作品是很罕见的。此图山重水复,气势之大,颇有纳百川之感,景物取舍,画面置陈布势及笔墨发挥,既在规范之中,又能出于规范之外,可谓匠心独造,这一点是一般画家所不及的,达到了画家画的很高的水平。这说明画文人画的画家也是可以画画家画的,陈传席自己的作品就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所以,陈传席先生以前说的文人画就由文人来画,画家画只能由画家来画,民间画只能由民间来画,我看还需要修改。
      从理论上看来,画家画可以吸收文人画的长处,文人画可以向画家画靠近,这两者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会达到更高的水平。陈传席的作品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从陈传席的画中我们看到,不但有画家画的长处,同时也吸收了文人画潇洒、飘逸、自然的优点。他的画中既有画家画的严谨,尤其是磅礴的气势甚至超过了画家画,但是仍然有文人画的长处,这样的结合产生了更好的作品。画家画和文人画是互相吸收,加以提高的,甚至民间画也可以被画家画、文人画吸收,由此看来,画家画将来也是可以向文人画迈进。当然,就像陈传席讲的,要达到文人画要多读书,但我本人认为,吸收是要加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削弱自己的特色,更不能失去自我。文人画有文人画的长处,画家画有画家画的长处,民间画有民间画的长处,三者互相吸收,提高到更高的境界。这是我看陈传席这幅《峡江行》作品的感受。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