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z] |
在盛行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学校和有关教育教学研究部门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然而,当前的一些教研活动只重视教研活动本身,却缺少活动后的延伸,因而导致活动事倍功半,收效有限。在活动之后,我们更需要做点什么? 一、组织者需要多一点指导、多一点了解 众所周知,教研活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组织者。为此,组织者在活动后不但要总结反思活动本身的得失,如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值得探讨,还有哪些需要改进,而且要深入学校、走进课堂,了解活动对教师教学的实际促进作用,开展后续的指导工作。笔者在开展课堂教研活动之后,时常下到学校听课,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鼓励他们联系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总结提高。 在开展后续指导的同时,组织者可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等形式向教师征求意见。如,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教学问题和困惑,今后需要研讨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和要求等,这有利于组织者从教师教学实践的热点中选择研讨内容,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二、执教者需要多一点反思、多一点互补 在教研活动中,上展示课的教师大多是学科骨干,甚至是名师,但在平日里,他们和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和研讨的机会并不多。为此,执教者要倍加珍惜良机,除了在研讨互动中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和捕捉有价值的问题之外,活动后也要加强自我反思。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优秀教师也应该是如此。在上完公开课后,自己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专家的建议,要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听课者需要多一点交流、多一点实践 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让所有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活动的主体,使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得到解决,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发展,教研意识得到加强。然而,在当前开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课后安排给教师互动交流的时间不多,有的老师不敢在大庭广众下站出来提问研讨,从而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研讨交流。 为了真正地开展教学交流研讨,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者在活动之后,可开辟多种渠道让教师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如撰写听后感言,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交流研讨,这样更便于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近年来,笔者就以博客和QQ聊天平台让听课者与执教者、听课者与听课者、听课者与组织者或名师专家之间开展互动研讨交流。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思考中追问、在追问中探询更有效的路径,感到收效颇丰。 |
网络改变了教研的行走方式[zt] |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网络的需求,尤其是广大教师,已经不仅仅限于曾经的聊天、游戏、查找共享资源、收发电子邮件等一般性的功能,进行即时的在线研讨,与专家进行点对点的零距离交流以及和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就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切磋已经成为教师网友群体共同的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广大一线教师需要大量的专业支持,单靠以往的这种人对人、面对面的“物理”形态的教研工作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一线教师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处于信息闭塞地区、缺乏专业引领且急待提高的广大农村教师。在一次又一次的探寻、对话、碰撞、研讨中,一个新的概念——“网络教研”应运而生。它改变了教研的行走方式,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 一、孤单的寻觅者 应该说在网络中学习,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践,是在体验着别人的实践,感受着别人的内心思考。这在平时的研究与交流中是不能实现的。在我陶醉于网络学习带给我进步和快乐的同时,我也常常感受到孤单,在这些全国知名的教育论坛中竟然很少遇到本省教师的身影,我无法走近他们,无法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所惑,然而我深深地知道,这些却是做好教研工作的前提。在现实中我无法走进全省的每一所学校,无法深入到教师群体当中,但我要在网络中寻觅这样的途径,帮助他们参与到网络学习中来,与他们近距离接触,共同研究、共同分享网络学习的甜蜜。 二、播种论坛奠基础 于是,在2004年,我开始利用网络上的免费资源,建立了“黑龙江小学数学论坛”。白手起家,自己既是论坛的发贴者,又是阅读者,我的目标是先把它建成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的资源库。我不断地把全国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及时地补充进来,每参加一次全国会议,回来后都迫不急待地把会议资料及时地放到论坛上,供老师们学习、交流。慢慢地,参与的教师越来越多,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有城市的,更有边远山区的。论坛内容也开始逐渐由资源性素材转向了对教育教学内容互动、反思式的交流和研讨,一些教师主动地加入到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的撰写当中,深入到论坛的专题讨论当中,这时的论坛开始有了一些教研的味道。我不再孤单了! 三、网络备课初体验 如何发挥网络跨时空、多向互动的独特优势,与教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引起了我们的思索。利用网络平台汇集天南海北的优秀教师,集中大家的智慧,在一起开展集体备课,让我们迈出了网络教研的第一步。2005年3月26日上午9点,我们第一次以论坛为文字交流平台,以QQ群为互动交流平台的网络备课活动开始了。这次网络备课活动是为我省牡丹江市的赵晓强老师参加全国观摩课而准备的。活动开始后不久,论坛的在线人数持续攀升,四川、山东、新疆、浙江的老师来了,省内最远的漠河的老师也参与进来了,很快,论坛在线人数达到了120多人。一部分教师在论坛上针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发贴研讨,另一部分在QQ群里互动交流,研究气氛相当活跃。大家毫无保留地畅谈着每一个环节的看法,目标由繁锁复杂变得简单明了,环节由生硬教条,变得自然流畅,语言由苍白无力变得生动有趣,没想到2个多小时的交流大家没有感到一丝倦意,第一次网络备课就在这种恋恋不舍的氛围中结束了。在老师们积极报名和热情参与下,我们又陆续搞了多次网络备课活动。最后,经过网络备课的牡丹江赵晓强老师和哈尔滨的王岩老师在全国的观摩课展示活动中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虽说这个成绩并不一定是网络备课直接带来的,但是,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或多或少都会对上课教师给以不同程度的启发。 老师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网络教研形式,因为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平等、自由、民主的交流氛围使得老师们比常规教研时更敢说话了,大家不因世故而保留,不因权威而盲从,不因稚嫩而紧张。只有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每一环节——精彩的给予掌声、不足的给予开诚布公的帮助,让人感受到彼此发自内心的真实和坦诚。这种教研形式实现了全国各地教师一同备课的壮观场面,个人反思、校际、省际间更深意义上的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这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通过网络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广泛性、实效性、即时性、交互性,帮助教师实现远程学习和交流,尤其给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不出家门就能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机会,很好地关注了传统教研活动常常无法深入并触及实质的弱势群体。从而促进了教研真正地走向校本,成为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形式。 为了进一步地探索并推广这种新型的虚拟教研形式,我们在2005年全省小学数学年会上进行了网络教研模拟展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上课教师在会议前先进行网络备课,然后在会议现场上课,再由版主们在会议上模拟网络评议,与台下教师利用手机短信进行互动研讨。同时,会议全部内容实现网络文字直播,不能参加会议的教师每天都能从论坛上获取当天会议进展的最新文字材料,实现了远程培训和学习。这次会议的网络教研模拟展示引起了与会教师的浓厚兴趣,吸引了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后来的网络教研活动中,个别乡镇中心学校更是整体参与进来。应该说,网络教研在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上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网络虚拟教研有效地利用了网络这种信息化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渴望,大大拓宽了教研活动的辐射范围,是对传统教研方式的传承和创新。是网络,为教研插上了翅膀。 四、完善平台促发展 为了有效地开展网络教研,更好地使网络服务于广大教师,2005年5月,在教研部领导的关注下,我们又组织建立了现在的黑龙江小学教研网和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这在功能上大大超越了旧论坛,也逐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其中。目前,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建立不到10个月,注册会员达到了1000多位,论坛贴子总数达到了近20000贴,最高日发贴数为385贴。近五万多字的《我的教研生活》是我的第二个随笔专辑,同时我还建立了同名的教研博客(blog)。经常撰写教研札记,促使我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提高了我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我的带头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写作之中。现在论坛中的“教育随笔”已经成为论坛中最受欢迎和瞩目的栏目了。有的老师还把学生的数学日记发到论坛中,与大家共同分享,。同时有的老师还为学生建立了每日一题,并同时在论坛上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可以掌握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状态。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在网络间变得如此快捷而方便。教师、学生的随笔、日记不时地被一些教育杂志、学生读物所选用,师生共同感受着网络带给他们的收获和快乐! 论坛上还建立了各年级教研室,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材辅导、教学设计、同步试卷、课件及教学视频等资源,并组织教师进行网络研讨,使得教研与教学同步成为可能,能够及时地回应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有引领地进行追根寻底的思考。许多教师,包括我,都在伴随着网络而成长着! 为了克服论坛备课及QQ群备课中交互性差、效率低、秩序相对混乱的不足,我们又开始尝试新浪UC语音聊天软件,并申请了免费的聊天室:小数之家。这个聊天室将做为小学数学网络教研活动的专用聊天室。我们还计划每周都安排一次大型的网络备课活动或者专题研讨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多次研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都将邀请本省的教研员、名师以及外省的部分专家、名师作为网络教研活动的专业支持组,以此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提升教研层次。 至此,我们逐渐形成了以BBS教育论坛为基本阵地,以QQ群及UC语聊工具为互动、交流平台,以广大一线教师为服务对象,以教研员及名师为专业支持,以网络备课、专题研讨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教研活动模式。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更由于它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了新的教研形式。它给教研带来的不仅是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和高效率,更是一种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合作的新的教研文化,这种新文化将悄无声息地渗透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研活动中。网络已俨然成为一个教研场! 五、健全机制促实效 网络教研正在被更多的人熟悉、接受、掌握并利用,要扩大网络教研的影响力,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还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强大的专业支持作保证,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基层学校的正确认识和通力合作。 1.转变观念,提高网络教研意识 有人可能觉得制约网络教研发展的是硬件设备,其实有电话和电脑的地方就可以上网,这对许多农村学校都是可以实现的。实际上,比硬件更重要、更困难的是观念的转变。如果领导者及教师没有从观念上转变,再高档的硬件设备也不会物尽其用,而成为资源浪费。因此,转变观念,提高网络教研意识是当务之急。正如初教部赵立成主任强调的那样,要把网络教研当作一项服务基层教师的重要工作来做,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和可有可无的层面上。 2.建立网络教研区域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要做好网络教研,必须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上进、勇于奉献的合作团队,并形成网络教研区域联盟,实现智慧碰撞、资源共享。我们计划由各地小学数学教研员以及部分基层学校、优秀教师组成全省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合作体,并联合全国其他有影响力的网络教研团队,实现跨省区域联盟,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工作的开展,推动教研走向校本的进程。 3.成立网络教研专业支持组,加强专业引领力度,提高教研活动层次和水平。 为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我们充分利用教研员以及名优教师这一智力资源,由本省教研员、名优教师以及部分外省专家及名师,组成网络教研专业支持组,跟踪指导每次网络教研活动,加强业引领力度,进而提高网络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 4.合理安排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合理安排和组织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也是一门学问。首先要选择恰当、合适的研讨主题,使教师们有话可谈,又能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引导参与者对研讨内容进行先期思考,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和大家交流,才不会使这种网络交流停留在自由闲聊上,而要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并通过不同意见的相互碰撞、交锋、相互补充、逐步认同,使研讨内容和结论得到一定的提升。另外,研讨活动的主持者适时的穿针引线,及时的梳理,恰当的小结,也都会使研讨锦上添花。最后,研讨过程的材料整理和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为活动留下继续研讨的素材,还可以供没有参加活动的教师继续学习。 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形式的传承和创新,是校本教研的一种补充。因此,我们还要把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避免加重教研员和教师的负担。 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活力的教研形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一位经常参与网络教研的老师发出的感叹代表了大多数教师的心声: 网络教研真美,它的美在于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实现同伴互助。在这里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体会网络教研给我们带来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寻天遥看一千河”的快感。 网络教研真美,它的美在于可以打破身份的界限,实现平等对话。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思考者,都是平等的发言人,敞开心扉,说出自我,不断提高。 网络教研真美,它的美在于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这共享中有达成共识的欣喜,有意见分歧的争辩,有困惑后的顿悟,更有思维碰撞出的火花。 相信,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关心和支持下,网络教研必然会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健康地发展下去,为更多的教师提供自由交流和学习的空间和资源,从而促进教研尽快走向信息化、校本化。 最后,愿大家都来走进网络教研这个美丽的世界! |
http://dmfcz.cn21edu.com/ http://dmfcz.cn21edu.com/ 感谢应城东马坊初中网链接本站 今日网上浏览,偶然发现该校网站作了友链。此前我并不知道。 谢谢应城东马坊初中的网管朋友。 |
http://www.hbxgyz.cn/ http://www.hbxgyz.cn/ 为找一篇文章,在百度中一搜。又发现;《孝感一中网》也在首页作了本站友情图链。 谢谢孝感一中领导和网管。 本站一定坚守创站初衷,文明办网,不负各友盟网站的信任。 |
城乡理解教育: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新内容 2010-09朱小蔓 王善峰 |
作为一种“现代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动力”,教育需要而且也可以在社会变革、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这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教育的使命。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带来的新情况、新机遇和新挑战,价值观教育应该成为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作为系统地培养人的公共机构,学校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具有很强可塑性的人,在传承知识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公共精神,关注人的心灵培育和精神成长。因此,学校需要有针对现实的价值观教育。学校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应该而且也必须抓住珍贵的教育契机,将富有时代性和本土化的新内容通过良好的方式传递给青年人,帮助他们树立新的价值理念,培植起健康的情感,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改造发展中的社会。在中国当前城乡急剧变动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理解教育正是一项体现社会现实需要的价值观教育新内容。 城乡理解教育的提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文化、价值与信仰日益多元化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特点。有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化率1982年为20.60%,至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时已达到36.09%,现在约为45%,有学者预测到2020年要达到60%左右,2050年将要达到70%至75%。据测算,2009年至2020年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数将达到1.6亿至1.8亿。这样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改变,使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区生活还存在很多障碍和困难。而城市——不论是政府还是居民,面对滚滚而来的流动人口,在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的同时也强化着社会群体间的隔阂和排斥。文化、价值与信仰日益多元化的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可选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上的焦灼以及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诸多冲突。在城市,人的孤独感日益增强,压力、焦虑、紧张和不安全感弥漫,人们缺少与自然的接触与联系,生活、工作环境生态化程度低;而在农村,人们充满对城市文化的向往,对城市文化风潮的盲目崇拜和对物质文明的片面追求正不断侵蚀着传统文化的根基。这种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单向度的模仿与靠拢,正在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浓郁深厚的传统文化日渐衰弱,乃至濒于衰亡。我们应当探寻适当的发展方式,引导人们转变观念和意识,以实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优势互补与和谐共进。 社会的变化也必然反映在学校中:学生流动,学校布局调整,学校生源日益多样化,不同地缘、不同地域文化的学生越来越有机会进入共同的学校生活和学习。笔者在调研浙江的一所中学时发现,学生来自近20个省份。学生生源的日益多样化和文化习俗的多样性,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农民工入城及其子女入学中出现的社会排斥现象是城乡理解教育提出的一个直接动因。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农民工举家外迁的有2470万人,比2003年增长1.6%,约占农村外出人口的20.9%。据测算,今后每年增加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接受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有150万人左右。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是由农村向城市人口转移的主力军,而今日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绝大多数就是明日建设和享受城市生活的新市民。今天他们所经历的生活体验、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明天他们建设和回馈社会的原始素材,关注、关心今天的他们,就是关注、关心明天社会的健康发展。 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立学校为主”的“两为主”解决思路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这些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的效果,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但是当前,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其随迁就学的子女,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均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承受着城市社会种种形式的歧视和排斥。现实表明,城市人对乡村人的歧视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学校教育的场域中,对流动儿童实现从“接收”到“接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城乡变动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生存状态,城乡矛盾是我们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城乡理解是我们对新的价值的诉求。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学校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学生,向这些发展中的人传播和传递契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是学校教育的使命。 城乡理解教育的内涵 城乡理解教育是回应当前城市化进程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教育的途径,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功能,引导和教育城乡学生及成人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树立互相尊重的意识,增加了解和理解,增强信任,消除歧视和社会排斥,促进社会群体之间良好相处,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回应社会现实,城乡理解教育包蕴着的正是当代中国致力于建设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所需要加强的那些价值观,如尊重、平等、关爱、包容,承认差异、学会共处、相互适应等。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它包括对城乡不同文化的尊重,对城乡发展进程、城乡互动与统筹的知识和政策的认知,对城乡人口流动中人与人的关爱、尊重、互助与接纳等正面情感,以及歧视、排斥、孤独、压抑等负面情感的体验,包括在思维方式上培养不同人群个体间相互欣赏、理解、包容和接纳的取向。 城乡理解教育是在城乡维度上一组价值观的统整和新体现。我们可以把这个价值观念群所包蕴的价值观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中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指城乡人群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接纳与共处。二是相关价值观,可以区分为循环往复的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爱与同情,对他人关怀同情,对自己自尊自立,二者之间是乐于分享;第二层级是和谐与公正,包含尊重人权、平等、对多样化的尊重等;第三层级是系统性、统筹性、统整性思维与智慧,包含远见、明智和良知等。不同层级的划分并不是截然相对的,其间有交叉有包容,实现方式和进程也是可以协调的。 作为一项价值观教育的新内容,城乡理解教育紧紧把握当下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社会现实,把握城乡人群交融相处的教育契机,培养城乡人群间友好相处的理念、情感与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希望通过相应的教育,引导学生能够对城市和农村的历史和现状有较为客观的认识,能够客观、公正、历史地正确看待城乡经济发展、风俗文化、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别,尽量消除城乡之间的错误认知;能够向城市和乡村的学生传播城乡平等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尊重、同情、理解、包容的情感品质和“思想上的开放”,乐于和能够接纳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对话能力,能够在不同的文化底色中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具有救助他人的行动意愿和行动能力,愿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城乡理解教育的推行 在学校中进行城乡理解教育,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是必要的: 首先,校长和教师需要树立城乡理解教育的理念,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主题教育及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调适,将城乡理解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多样化的聚集,是对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挑战,也为学校德育带来了重要契机。现在,有的学校对城市和乡村不同生源的学生实行“分离”的管理政策,异校、异班区分安置,人为地增加了不同生源之间的隔阂;某些教师对城乡之间的差异和特点认识不足,带有偏见,在教育教学中将自己的态度传递给学生,加剧了学生之间的排斥。贯彻城乡理解教育,应同校安置不同生源的学生,混合编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认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不同生源的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增进交往和理解,减少偏见和排斥,将尊重多元、包容共处的美好情感植入学生的心田。 其次,城乡理解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可以渗透于现行的课程结构和教育教学体系中,依托正式课程及隐性课程展开,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开设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或微型课程。现行课程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城乡理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灵活地推进不同生源地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理解与尊重。 再其次,城乡理解教育植根于生活,需要确立生活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在知识认知的基础上,丰富个体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理解性品质及城乡理解价值观。作为一项价值观新内容,城乡理解教育需要诉诸认知学习、情感体验与表达,以及理性思考与判断,但本质是情感性的内在经验,是一种“身体知识”,需要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生活体验等都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城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假期到农村生活体验一段时间,农村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城市中参观、体验,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可以将不同生源学生混合编班,扩大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增进理解,结为伙伴,建立起友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的志愿活动,到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实地调查、做志愿服务,等等。 当然,城乡理解教育的推行和实现还需要包括教育体系本身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教育政策,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等各方面观照城乡差别,注重渗透城乡理解教育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附加的系列制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公民权利和社会地位平等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体制与结构,破除人为的城乡分化的“社会壁垒”,为城乡居民的交流和理解奠定平等的法律条件;需要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逐步使农业、农村和农民摆脱贫穷、落后的处境,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需要在“两为主”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新的制度和机制,加大对流动人员子女受教育权的保护,并努力向非义务教育阶段延伸,为教育和社会的均衡发展创设良好的法律环境,等等。 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是一个长远的话题。中国城市化发展方兴未艾,城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所探讨的城乡统筹、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思路对于城乡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是良好的契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格局中,多种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这样的条件下,城乡理解教育既必要,又可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城乡理解教育的理念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将是一个有益的贡献。 (作者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教研一体促城乡教育深度融合 |
■山东省胶南市教学研究室 王明昌 |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5-15) 发表日期:2009年5月19日 |
“我愿做推广阅读的倔强草根” ——一位小学语文教研员的儿童阅读推广之路 编者按:7月15日本刊刊登了《靠什么给学生一个智慧人生》,一位农村语文教师在文中讲述了其艰辛而幸福的阅读推广之路。今天我们刊发的是一位语文教研员从班级到学校再到整个区域推广儿童阅读的做法和感受。其实,正是这些来自基层和一线的力量,通过他们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的付出,那些好书才真正走近孩子,为一个个心灵开启了幸福的人生旅程。 图为岳乃红给小学生讲述美国凯迪克金奖作品《疯狂星期二》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文化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岳乃红 今年1月,我来到宝岛台湾,参观了一所幼儿园。按我们的标准来衡量,这绝对不是一所设施一流的幼儿园,可它却吸引了我。在一个大厅的一角,有个“花婆婆绘本馆”,简易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图画书。因为一本书的吸引,我在矮矮的书架前蹲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朋友们说要走了,我这才赶紧擦拭眼角的泪花,默默地离开了幼儿园。可是,我的心里却在想着那本书——《世界为谁存在》。我一直在想:我为谁存在。就这样想着想着,我渐渐清晰起来:我,为自己而存在,为童年而存在,为追寻幸福而存在。 所以,我会那么毅然决然地踏上儿童阅读推广之路,喜欢别人称呼我“儿童阅读推广人”。6年前,当我带着“班级读书会”领域的研究成果,由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走上一个区的小学语文教研员的岗位时,我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更多的孩子沐浴在书籍的光芒中,享受童年的幸福与欢愉。 硬着头皮找局长特批5000元书款 原先是一个班级,五六十孩子;现在是一个区域,一万多名小学生。真是不知道从何着手!回想班级读书会成立之初种种棘手的问题,现在毕竟还有班级的经验可以借鉴,我这心里还是有点底的。 首先还是营造一种氛围。怎么营造?就是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于是就有了延续至今的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读书节只是个由头,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把书读起来。可是没有书,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怎么解决书源问题?城市小学相对来说还好一点,难就难在乡村小学。靠政府采购,周期长且书的质量难以保证;向家长收取,教育收费是高压线,碰不得;让学校掏钱,在目前情况下可能性不大。我曾经想过,自己买一些书送给村小的孩子们,先生认为我是个人英雄主义,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甚至还动过歪脑筋:请先生的公司赞助,可是一直不好意思向他开口。最后,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局长。我不敢说多,要了5000元。我坚信我是真诚的,局长也就同意了。接下来的置办工作虽然忙碌,可心却是快乐的。反复推敲书目,一一整理、打包、装箱,读书节的开幕式上,我邀请局长将这些书一一送到村小孩子的手上。孩子们显然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好书,略带惊慌的脸上掩饰不住那份激动与幸福。 终于可以让村小的孩子有了属于他们童年的书,即使书的数量并不是太多,但是通过班级之间的图书漂流和老师的大声朗读,还是能够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的。可是,怎么让老师们了解大声朗读的意义与操作方法呢?我现身说法,来到一个个学校,上示范课,开设讲座,解答老师们的疑惑。我还带领“书香教师工作室”的老师们来到这些学校,开展儿童阅读推广青年志愿者行动,走进一间间教室,带去一个个故事,让孩子们在聆听中亲近阅读。 今年春天,一个村小教导主任打电话给我,说学校收到8000元人民币的捐赠,他们想把这笔钱全部用在购置图书上,给孩子也给老师,希望我能为他们拟定一个书目。在电话里,我兴奋地答应下来。我想着,孩子们捧着这一本本书,在并不宽敞的教室里静静地读着,他们的心会随着书飞扬起来,他们眼前的世界将会变得辽阔与深远。 为了这样的未来,我又开始了忙碌,可是我知道这样的忙碌里有一股甜甜的味道。 以一己之力吸引全区教师推广阅读 12年的一线教学,我深知教师工作的辛劳。辛辛苦苦地耕耘,可抬起头来还是那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天,于是就司空见惯了,缺少了梦想、热情和思考,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终于有一天,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另一片天,就一心想着把老师们都带过去,看一看推广阅读的美好前景。 2005年,我提出了“书香课堂”的想法。我想告诉老师们,一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的,必须引领孩子立足教材,放眼阅读的海洋。接下来的日子,我走进一间间教室听课,我向每个老师传达这样的思想,大部分老师认可这样的观念,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老师们显得比较茫然,靠我一个人一次次去沟通,那得费多长时间呀!在这种情况下,我萌生了区域性集体备课的念头,即拟定能体现“书香课堂”理念的教案,并提供可作学生阅读延伸的单篇文章和阅读书目,以便老师们学习、借鉴,而且这样做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可是整整12册教材,那么多教学内容,这个工作量,想想都觉得害怕。 我决定分三步走,一是拟订一个“书香课堂”评价标准,让老师们有标可循;二是分3年时间完成全部12册教材的教学设计;三是广泛听取老师们的使用意见,边设计边完善。2006年暑假,我召集一批区内骨干教师开始备课,又组织全区语文老师就如何使用教案进行培训。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就绪后,2006年下学期,区域性集体备课进入实施阶段。我一方面继续深入课堂了解教案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老师们的使用意见。令人欣喜的是,很多老师尤其是乡村老师对我们提供的教案非常欢迎,他们认为这样的教案既开阔了自己的教学视野,同时自己原有的一些教学困惑在教案中也得到了解决。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的内心是欣慰的,但我很清醒,并不是一份教案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接下来的路还长着呢。于是,以“书香课堂”为目标的研讨活动和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又应运而生了。 抓教师的全员培训,固然重要。可是,如何迅速培养一支教学素质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从而带动全区小学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又成了我的新课题。我想,既然我们是区域性建设“书香校园”,那么就应该紧紧围绕着“书香”来做文章。出于这样的想法,2008年“书香教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了!当我从局长手里接过“书香教师工作室”的牌匾时,我明白无误地知道它的分量,明白无误地知道为此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可是,活着是为了什么,我心里更清楚。 来到“书香教师工作室”,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们一直在追寻着教育的真义,可是我到现在才知道是为了儿童的幸福,也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我很幸福,感谢带给我,还有我们这群人幸福的——岳乃红老师。 读着工作室老师的这段话,我很幸福,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不就在于此吗? 像那只受伤的蜘蛛一样不放弃织网 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我始终相信这种草根的力量。我愿做这样的草根,哪怕是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 2007年秋季开始,我选择了一年级的4个班级,和4位老师一起走上了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之路。就这样,在几间普普通通的教室里,我们和孩子们开始了“静悄悄的成长”。我们很清楚自己要干什么,那就是构建一个关注童年、关怀纯真、为学生所热爱和需要的理想的小学语文课程。我们首先将课程内容作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安排,确立了以儿童文学统整课程的思想,通过主题单元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带到孩子们面前,并进行相应的阅读延伸活动,加入更多的语文学习的元素。而主题的设计一方面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为载体,另一方面以学生的生命成长轨迹为线索,另外还参考了台湾、新加坡等地区的语文课程设计,从而为孩子们拓展了更为广阔的阅读时空。 还记得2008年1月13日,我们第一次面向学生家长举行“静悄悄的成长”阶段成果汇报活动。头天夜里突然下起了雪,早晨起来时地上已经是雪白一片了。当时我就开始担心:下雪了,家长们会不会来,路上会不会安全。8点15分,当雪地上走来一对手牵着手的母女时,我的心头顿时一热。就这样陆陆续续地,整个汇报厅里坐满了人。首先是孩子们的诵读展示,当每天早晨诵读的童音再一次萦绕于整个教室时,站在教室角落里的我,簌簌地流下了眼泪。因为孩子,因为这天籁般的诵读声,原来童年是如此美丽。过后我才知道,被打动的不仅是我,还有所有的家长。当我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将所有家长的反馈意见读完时,我已经是泪湿衣襟了。 是呀,幸福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也是孩子美好童年的生动注脚。3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一直对我们课题组的老师说:无限相信坚持的力量。其实,作课题的过程有时真的很寂寞,寂寞时会一个人偷偷地流眼,有时我会问自己: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每每这时,我都会想到一本我非常喜欢的图画书——《苏菲的杰作》,想到那只名叫苏菲的蜘蛛。那只受伤的蜘蛛,从没有放弃,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只蜘蛛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一件作品——苏菲的杰作。我想,我就是这样的蜘蛛,每天织网,为孩子们织网,为童年织网。虽然会有些寂寞,可这是丰盈的寂寞。 从台湾回来后,我立即在当当网下单,买了《世界为谁存在》,并且把它放在书架上最醒目的一角,我知道我要干什么。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不在梦幻舞台欢度时光的人,便是岁月的奴隶。”我是一个拥有梦想的人,梦想着阅读的明灯能照亮孩子们幸福的人生旅程,所以我一路点灯,从班级到学校,再到整个区域。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会继续走下去,行走在语文课程建设的路上,为着我们国家的课程改革,发出来自一线的最强有力的声音,我相信我们这些草根的力量。 |
中国军队军衔图样 | |||||
|
中国教育报:教师质量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 |
——写在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教授新作《教育公平论》出版之际 在当前促进教育均衡的各项措施中,除了加强各地各校硬件的标准化建设外,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师资均衡发展当属根本之策。 ■本报记者 程墨 罗曼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近日推出新作《教育公平论》,该书连同此次他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向两会提交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十条建议”(以下简称“十条建议”),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因为200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义务教育免费,周洪宇被称为“周免费”。他认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点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他提出,中国可以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获得教师职位的公办教师的身份确认为教育公务员。 近日,本报记者就教育公平与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采访了周洪宇教授。 教育公平是世界性教育热点 教育公平成为国内的一个热点问题,应该说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是人们生活达到一定水准之后的必然诉求。 记者:您推出新作《教育公平论》,而正在召开的两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教育公平,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您有备而来? 周洪宇:这并不是一种巧合。2006年10月,我到北京参加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主持的“教育公平与教育体制改革”重大课题调研座谈会,为十七大报告作理论准备。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同志跟我聊起教育公平这个热门话题,他建议我尽快将多年来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来,写一本有特色的《教育公平论》,以推进教育公平的实施。该建议引起了我的思考,最终诞生了这本书。 记者:关于教育公平方面的著作和研究最近几年也比较多,这部著作有何特色和不同之处? 周洪宇: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实践的特色。该书以教育公平问题为主线,从全球视角去研究与审视教育公平理论与实践,将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置于世界大背景之下加以思考与探索,并将我多年来对教育公平的思考与建议纳入其中,如义务教育免费、合理投放高考录取名额等。另外,我还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而提出的立法建议纳入书中,如修改义务教育法的建议、制定终身教育法和特别教育法的建议等。 记者:教育公平问题突然热起来,是否有深层次原因? 周洪宇:教育公平近几年成为国内的一个热点问题,应该说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是人们生活达到一定水准之后的必然诉求。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均GDP的不断上涨,人们对社会资源(包括教育资源)分配合理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既不能完全满足社会转型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公平的需求,许多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记者:从国际上来看,教育公平似乎也是一个热点话题。为什么? 周洪宇: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只不过不同国家“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方式各不相同。我在书中选取了英国、美国、日本、南非、巴西、印度、古巴、越南、朝鲜等9个国家作为代表,这些国家当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介绍各国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期为我国的教育公平实践提供借鉴。 教育公平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公平实现的每一步都需要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记者:普通民众对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比较关注。过去人们可能更关注能否上学、能否上大学的问题,现在则关注能否上好的学校、好的大学。这是否说明教育公平是我们要面对的永恒性教育问题? 周洪宇:教育公平是实现全民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共同追求的目标。各国经验表明,实现教育公平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和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从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上来看,我们主要是通过教育改革来促成教育公平,而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其实施效果难以在短时期内立竿见影。从结果上来看,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相对的公平。因此,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公平实现的每一步都需要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什么? 周洪宇:现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比如缩小区域内校际间的差距、解决区域内学校间发展不均衡等。 促进师资均衡发展是重要保证 教育公务员具有“公务性”与“专业性”的双重身份,这有利于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该制度将有利于解决教师轮岗、区域内流动性问题,也有利于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 记者:今年您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提交的“十条建议”全都涉及教师政策与教师培养,为什么您如此关注教师质量问题? 周洪宇: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难点是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的关键点是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暴露出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过低,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不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等,导致我国教师队伍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现阶段,我国区域内校际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危及教育公平,带来了一系列诸如择校、教育乱收费、教育机会不均甚至腐败等社会问题。在当前促进教育均衡的各项措施中,除了加强各地各校硬件的标准化建设外,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师资均衡发展当属根本之策。 记者:您提出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是否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证?其可操作性有多大? 周洪宇:关于教育公务员制度,此前已有很多人提过,说明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教育公务员制度在一些国家已有先例,如日本《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就规定,公立学校的中小学教师是国家公务员,但不是一般的公务员,因为其行政级别不能升迁。但同时,教师除了一方面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外,另一方面还要享受教师该享受的待遇,如每年寒暑假带薪休假,教师进修的权利等,并履行相应的义务。由于教师和公务员两种职业还是有一些各自的特点,因此称之为国家教育公务员,以便与公务员区分。法国、德国是将教师纳入公务员的行列,英国、美国教师则是公务雇员。 记者: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的最大益处是什么? 周洪宇: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的最大益处是明确教师的工作性质,为彻底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奠定制度基石。如果教师的身份不能明确,教师的地位就难以保障。目前,我国教师是事业编制,尽管《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义务教育法》也有类似规定,但这一法律规定一方面没有很好地落实,另一方面仅局限在工资收入水平上,公务员所享受的各种津贴、补贴,教师实际上都很难享受到。尤其是在一些财政收入欠佳的县市,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确实存在实际困难,相关政策又缺乏明确、强制性规定。待遇问题直接影响到师范院校的招生质量,影响到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 记者:教育公务员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务员有何区别? 周洪宇:教育公务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务员,它既是公务员,又有其特点,具有“公务性”和“专业性”的双重性质,不能完全按照一般公务员的方式进行管理。我相信,教育公务员的建立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加强和教师权益的保障。 记者:目前,在中国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的最大障碍在哪里? 周洪宇:目前看来,我国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问题。因为教育公务员兼具公务性和专业性,而公务员的主管部门是人事部门,教师的主管部门是教育部门。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意味着要对现行的《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修订,难度比较大。我认为当前实行的教师绩效工资就已在实行教师和公务员同等待遇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记者:您提出,实行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是促进区域内各校师资均衡发展并整体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什么? 周洪宇:所谓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是指一名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几年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安排他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任教,以保证各校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的试点,如安徽铜陵、沈阳和湖北省等。从实施的情况看,这一制度对缩小区域内校际间师资水平的差距,改善贫困地区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状况,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效果是明显的。但由于是在起始阶段,各项政策和法规还欠完善,实施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政策法规,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另外,这项建议和教师公务员制度是联系在一起的,换句话说,不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就不可能全面地实行教师轮岗制度。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