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庞雄飞:名师一代承先德 知行两范启后人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9-29 23:29
标题: 庞雄飞:名师一代承先德 知行两范启后人
庞雄飞:名师一代承先德 知行两范启后人
时 间:2009-10-29    来 源:光明日报  
      名师一代承先德 知行两范启后人——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昆虫学家 庞雄飞教授
    庞雄飞(1929—2004),1953年华南农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955年奉派留学苏联,学成归来曾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等职,长期从事昆虫学、生态学和害虫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造诣深厚,成果卓著。他发现瓢虫科、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的新种,在瓢虫科分类保护利用方面的新见解获国内外同行公认;创立了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为有害生物生态控制、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奠定科学基础;提出了植物免害工程和植物保护剂概念,开创了植物保护学的全新研究领域;通过对我国南岭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和环境保护的论证,促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位学生在他从教45周年时赋诗曰:征旗猎猎数十年,科海教坛两挥鞭。笑指园园花果硕,欣忆岁岁伴戈眠。莫道盛世无战火,人才较量有硝烟。书生自有豪气在,敢率群芳竞娇妍。
    一代名师庞雄飞,在科研与教坛之间鞠躬尽瘁。他一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18部,其中《害虫种群系统控制》一书还被国家列为当代科技重要著作,他的科学研究成果获得的国家级奖项更是数不胜数。
    承前:与昆虫学结下不解之缘
    1949年,高中毕业后的庞雄飞,考入了中山大学农学院。他师承赵善欢、蒲蛰龙,与昆虫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5年,他被派遣到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当研究生,主要研究瑞典麦秆蝇等玉米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范技术。在留学期间,他结识了一位优秀的女留学生——1951年我国选派到莫斯科学习昆虫学的李丽英。因为昆虫学,也是为了那一份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志同道合的他们走到了一起。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共同致力于昆虫学的研究。
    留学归来,庞雄飞回到华南农学院,雄心勃勃倾其所学:一方面从事昆虫学的教学,一方面开始系统研究害虫防治中的生态学和天敌昆虫的分类利用问题。作为主要编写人员,他参加了《农业昆虫学》的编写和出版工作,发表了温度对昆虫呼吸强度影响等方面的论文,提出了昆虫呼吸恒定温区的新概念。1966年在《动物分类学报》上,他发表了在昆虫分类学领域的处女作《广东拱颏瓢虫新种记述(鞘翅目:瓢虫科)》。“文革”十年,庞雄飞仍坚持培养人才和科研的工作,他组织和带领学生到农村去,在生产实践中传授昆虫学和害虫防治知识。10年间,他发表了学术论文11篇,完成了《中国经济昆虫志:瓢虫科(二)》和《天敌昆虫图册》的编写工作。他与团队创立了广东海陵岛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示范区,与蒲蛰龙教授在广东四会大沙的示范区相呼应。
    我国结束了十年动乱后,凭借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庞雄飞破格晋升为教授。这一年,是高考制度恢复的1977年。
    启后:使昆虫学科顺利度过青黄不接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庞雄飞教授抓住了这个关键的时期,加强了年轻师资的培养,使昆虫学科顺利度过了青黄不接的时期。经过了10年的努力,昆虫学科终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了博士点,1989年在首次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接下来两轮重点学科评审中继续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作为一名教师,他一生为人师表、呕心沥血为国育人,亲自指导和培养了29名博士生和35名硕士生,让昆虫学科后继有人。在“文革”时期,庞雄飞院士就以其敏锐的目光洞察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策略”和“系统科学理论与技术在生物学研究的应用”这两大进展对未来职务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接下来的20年,他带领团队对其进行研究,1989年他所领导的团队完成系统工程在害虫控制中的应用成果分别获得广东省系统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在他辞世的日子里,著名昆虫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维球教授曾撰歌当泣:
    昔失良师今失友,俯首抑泪泪更流;尽瘁伟绩功长在,后继有人君莫愁。(梁广文 王琪)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