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C:/DOCUME~1/52xg/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
____ 國/高中 __ 編號(01-20) 學校位置:_ _ 縣/市 班級數: __ 班 全校人數:___人 教師基本資料 | ||||
年齡 | 性別 | 任教年資 | 任教科目 | 學歷(畢/結業) |
□ 30以下 □ 31~40 □ 41~50 □ 51~60 □ 61以上 | □ 男 | □ 1~5年 □ 6~10 □ 11~15 □ 16~20年 □ 21年以上 | 主要教學科目: 兼任行政: 是 □ 否 □ | □ 師範大學 □ 師範學院 □ 師培中心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 □ 學士 □ 四十學分班 □ 碩士班 □ 博士班 ________________ □ 教育系 □ 非教育系 |
各位親愛的教育界夥伴們, 各位好!由於研究者感受到教師專業倫理的重要性,而專業倫理建立品格之上,故亟需瞭解教師們對於教師品格內涵的現況,本問卷的品格內涵乃從中西文獻中的相關德行,及第一線教師的訪談中,經過統計分析後取得之具代表性的前十項教師品格內涵。 以下十項品格,請您依據您所認定的重要性和可以做到的程度圈選出來,俾作為瞭和提升教師品格素養的參考。例如,若您認為「感恩」是很不重要的教師品格,則在數字「4」上面打圈;對於該品格您自己是否能做到?若輕易就能做到,請在「4」上面打圈,依此類推。 本問卷只代表您個人的觀點,並且只作為研究之用,您的資料與答案均受到保密,請您放心填答,您的填答對於如何提升臺灣教師的品格素養,將是相當寶貴的資料,相信各位和我一樣,認為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也樂於協助本問卷的填寫。 感恩您的協助與誠實填答,並再度向您致上萬分的謝忱。 臺灣師大教育學系 教授 溫明麗 敬托 2005年11月 |
品格項目 | 重要性選項 file:///C:/DOCUME~1/52xg/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非 重 不 很 常 重 不 重 要 要 重 要 要 | file:///C:/DOCUME~1/52xg/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空白部分待訪談時記錄原因之用) | 可做到程度 選項 常 部 輕 全 常 份 易 做 做 做 做 不 不 得 得 到 到 到 到 | (空白部分待訪談時記錄原因之用 |
誠實 (honesty) | 1 2 3 4 | | 1 2 3 4 | |
感恩 (gratitude) | 1 2 3 4 | | 1 2 3 4 | |
節制 (self-discipline) | 1 2 3 4 | | 1 2 3 4 | |
仁愛 (kindness) | 1 2 3 4 | | 1 2 3 4 | |
尊重 (respect) | 1 2 3 4 | | 1 2 3 4 | |
公平 (justice) | 1 2 3 4 | | 1 2 3 4 | |
堅毅 (perserverance) | 1 2 3 4 | | 1 2 3 4 | |
樂觀 (optimism) | 1 2 3 4 | | 1 2 3 4 | |
正直 (integrity) | 1 2 3 4 | | 1 2 3 4 | |
勇氣 (courage) | 1 2 3 4 | | 1 2 3 4 | |
让教学散发出迷人的文化品格 | ||
小学数学教育的原点——数学的文化品格 尽管数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工具品格——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渗透并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但数学更散发着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品格。 数学的文化品格是个体以“数学化”的观念和数学创新意识为核心,自觉地求真、尚善、创美的一种文化精神。它具体表现为数学活动中的崇高信念、审美直觉、深邃洞察力、理性思维、高尚情感等精神特质。对数学教育而言,数学的文化品格是比数学的工具品格更上位的价值追求,也是数学教育的原点。 小学数学教育的逻辑起点——数学文化品格的启蒙 为让儿童学习终身受益的数学,小学数学教育的第一意蕴应该回归原点——对儿童进行数学文化品格的启蒙。 数学文化品格首先是对数学的好奇心、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牢固的数学信念,这是学习数学和创造数学的原动力。数学的文化品格也是一种不断生成、不断累积并富有持久生机的默会知识。对儿童的一生来说,学过的数学知识也许会渐渐淡忘,但数学的文化品格却会以其看不见的神奇力量默默地伴随他们一生。数学是不断累积的科学,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几乎是数学文化长河的源头,富含最原生态的数学文化品格。 小学数学教育的逻辑框架——用数学思想来统领教学 数学思想是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活生生的数学灵魂。数学思想对数学所有知识和方法具有统摄性,而每一种数学文化品格都可以通过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来表征。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中所涉及的诸如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综合与实践能力等,对这些或表现为一种知识或表现为一种能力的内容的学习,都有相应的数学思想来统领。以数学思想统摄小学数学教育,不仅可以积累儿童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还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数学创造能力,从而实现统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塑造数学文化品格的双效功能。 数学思想统摄的逻辑路径——数学家精神还原 突出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统摄地位,也就是将真正的数学思想真实地呈现给儿童,需要为数学思想找到得以有效展开的渠道或载体。其中,一个有效的逻辑路径就是对数学家的精神进行还原,即追寻数学家的精神踪迹,让儿童真正经历数学化和数学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史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高斯在少年时做一道算术题:1+2+3+4+……+97+98+99+100=?高斯迅速算出了正确结果等于5050。相信没有哪位小学数学教师不向学生讲这个故事。那么,我们该如何向学生讲这个故事? 首先,模拟还原高斯的思维历程:不能直接一个个相加求和吧?这太繁琐了。老师也不是想让我们这样算吧?那么,有没有简便算法呢?一定有简便算法!这些数字是否有特征?正看,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逆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如果分别从首尾顺次取数并将对应的两个数相加,其和都等于101。这样共有50组:1+100=2+99=3+98=4+97=5+96=……=50+51=101。所以,总和就应该是:101×50=5050。 其次,解读高斯在做这道题时所体现的数学文化品格。从数学算理上分析,体现了高斯精妙的运算技巧:创造性地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实现加法向乘法转化。从思维品质上分析,体现了高斯精妙的数学思维:思维的变通性——追求算法简单;思维的直觉性——数字内在和谐;思维的概括性——寻找普遍规律。进而,从数学的观念和意识上解读,这里蕴含了高斯对数学的序的概念以及对称与守恒特征的一种审美直觉和深刻理解,也反映出高斯面对看似复杂繁琐的数学问题所表现的坚定信念和创造欲望。 通过对高斯的数学文化品格进行还原,儿童不仅可以完整而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的数学内涵——知识、思想、方法,而且也能充分领会数学的文化价值——信念、兴趣、情感、审美等,从而获得数学文化品格的启蒙与塑造。 (作者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数学教育专业博士) 《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3日第5版 |
| |||
| |||
|
权力、领导力和专业主义精神 |
2006-8-25 来源:《商务周刊》 作者:杨壮 |
实践证明,领导力不等于权力,权力更不等于领导力。领导力的核心是其“渗透性”的影响力。卓越领导者不对追随者随意发号施令,他们总是合理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去影响跟随者的态度、价值观、信念乃至行为举止,让追随者自觉、自愿、积极、愉快地执行任务,完成组织目标。西方学者在探讨领导者对五种权力——法定权力、奖惩权力、强制权力、参照权力和专家权力——的使用时发现,世界上最有效的领导者通常使用参照权力或专家权力,去施加他们对下属的影响力。 参照权力的核心是领导者卓越的品格,其根基是身体力行。参照权力的影响力基础来源于具有情感的“感召力”(Charisma)。榜样力量威力无穷,领导者的优秀品格,如坚毅、诚信、执著、坦诚、开明、宽容、仁爱、自信、自立、尽职尽责,总是能够深深地感染、激励、鼓舞每一名员工的士气,让大家能够在内心深处迸发出惊人的动力,为组织的目标、团队的荣誉奋斗、拼搏、抗争。 拿破仑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与他个人勇敢的品格有直接的关系,他曾说过:“32团愿意为我而死,因为在一次战斗之后,我写下了‘第32团在哪里,我就在哪里’。”美国前总统和西点军校校长艾森豪威尔认为,诚实的品格是领导者的核心:“领袖的最高人格是拥有无可置疑的诚实正直的品格。无论你是身处党派、橄榄球运动界、军队还是职场上,没有诚实正直的品格,你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如果人们发现领袖缺乏坦率、正直的品格,这位领袖将只能面对失败的结局。他的言行必须一致。一名领袖最需要的,是诚实正直的品格与远大的目标。” 专家权力的核心则是渊博的知识和特殊的才华。专家权力的根基是终身学习的人生态度。专家权力影响力的基础来源于在不同领域里面的超人能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经验和惊人的智慧,名医生、名教授、名厨师、名演员、名记者等专家级人物都属于这个范畴之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中国高等学府曾经培养出了许多专家级人物,这些名家的知识、智慧、风采对社会、对学生、对不同的行业组织都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影响。正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早在2000多年前就指出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总是最愿意服从那些他们认为是最棒的人。所以,当人得病的时候,他们最容易服从医生,在轮船上则服从领航员,这些人都是他们各自领域里最有技能的人。”一个最清楚知道应该做什么的人,往往最容易获得其他人的服从。这种服从也就是影响力的体现。 在世界上享有“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和“日本战略之父”之誉的日本管理咨询专家大前研一在其最新著作《专业主义》中精辟地指出,在世界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专家将会对世界、社会、组织乃至个人产生决定性影响。他宣称21世纪将会是“专业主义精神”的世界,是专家治国的时代,是知识实力的时代。 真正的专家不是我们心目中一般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适应能力。如果说,领导者有用自己优良、卓越的品行和情感,并通过“感召力”、“同理心”、“爱心”对下属施加影响的话,大前研一所指出的专家,则要控制感情,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
今天怎样做教师 |
作者:宋晓梦 来源:光明日报 |
|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 |
福建教育学院报刊社 者邹开煌 | |
|
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于发友 | |
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逐步成为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已逐步发展成为大学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都提高到大学毕业以上的水平,一般都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同一教师培养机构分别培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在学历培养程度上没有差异,只是所学课程有所不同。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提出,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应该以硕士毕业生为主,要求设置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相衔接的六年一贯制教师培养课程,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和学术水平,使中小学教师成为有较高学术水平并受过较长时期专门训练的职业。可以预见,未来的教师专业,,将是高学历高水平人才汇聚的行业,也是一个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的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将逐步成为大学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广为流传,这种观念来自于“专业人员即研究者”的启示,其基本假设是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省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目前人们几乎把“教师成为研究者”当作了教师专业化的同义语,而是否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成为区分一个教师是专业教师还是非专业教师的根本标志。从斯腾豪斯的“教师成为研究者”到埃利奥特的“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再到凯米斯等人的“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而是对教师专业自主和发展的强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依靠教师教育改革, 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统称,是指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在职研修做统盘考虑、整体设计。教师教育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通过改革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如今世界许多先发国家,已彻底改变过去只有师范学校或大学培养师资的单一型的师资培养模式,使教师教育在综合大学或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空间下整合学术性和师范性,师范生可以接受到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同的四年大学文理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使其学术水平不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同时又能在此基础上接受一个相对独立和集中的阶段(1—2年)的教育科学方面的专业训练,将学术性与师范性结合起来,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也相应提到与文理工商等专业并驾齐驱的地位。未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有赖于深化教师教育机构尤其是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适应能力;有赖于改革和加强高师院校的德育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精神修养;有赖于构建完善的预备教师专业实习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有赖于贯彻终身教育思想,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保持教师教育的一贯性和统一性;有赖于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师教育多元化,提高教师教育的效益与质量;有赖于推进体制创新,努力探索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与专业发展水平。 并要求发挥教师在任职学校的作用 另外,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师所在学校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日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教师所在任职学校是教师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师育人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本人成长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1]如“校本培训模式”的实施、“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等都是通过发挥教师所在学校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在未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师所在任职学校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并日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教师任用实现证书化, 许多发达国家为保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普遍实行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互不替代。教师资格证书不仅对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提供资格保障,同时对在任教师颁发不同种类的教师证书,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机会并将激励建设性的专业发展活动。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经历了一个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低标准、宽要求到高标准、严要求,从各县各州分散到全国逐步统一标准的完善过程。1989年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提出五项“核心建议”来作为国家教师标准的基础:“(1)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负责,教师熟悉所教科目,并知道如何将其传授给学生;(2)教师负责管理和组织学生的学习;(3)教师要对他们的经验进行系统思考并从经验中学习;(4)教师是学习化社会中的一员。”[2]教师资格证书的种类涵盖音乐、艺术、早期幼儿教育、英语不流利学生的教育等20余个教学领域,这种证书的申请与获得必须具备严格条件,并经过复杂的程序,如,师范生必须进入委员会认可的四年制师资培训方案,包括课堂观摩、实习和为期10周的学校实习;毕业前,除参加各州举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专业知识的正式考试外,还要在专业发展学校接受为期一年的合作性教学与实习;毕业后还要参加州举行的证书考试,获得州资格证书;具有3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后,合格教师可以接受国家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的考核,通过者可获得国家高级教师证书,没有获得者要继续参加专业发展活动。我国随着《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也正在不断加快。今后,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应依据教师专业化特征所需要的教师专业素养要求,按照循序渐进原则,进一步规范、健全和完善,教师专业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因此会更加凸显。教师专业工作者的社会形象日趋凸显 教师教育机构和课程实施认定制度, 近年来,国外教师教育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同时形成了教师教育认可制度,包括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和课程的认定,确保教师专业化的顺利推进。如美国的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师教育认可标准;检查教师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计划,认可和鉴定教师教育机构,改进教师教育计划,提高教师教育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传递信息,促进教师在各州之间的流动;激励学校之间的竞争。凡经全国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认可的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其教师证书可以在全国通用或换用。教师专业化依赖于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认可制度、教师教育机构和课程的认定化,以及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应为教师专业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为教师专业化保驾护航 目前,世界各国均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的突破口。我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随着“两基”任务的完成,提高办学质量就成为重中之重。现在,我们提出基础教育要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轨,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素质正在受到基础教育变革形势的挑战,而应战的对策唯有提高专业化水平。就师资队伍建设而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走过了由数量扩展、质量提高向专业化迈进的过程。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衔接的一体化的师资培训体系,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我们国家的师资培养正处于由扩充数量到提高质量的过渡阶段。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3]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仅有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经过教育专业的训练,有专门的教师从业资格要求和专门的职业规范要求。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以教材教法过关培训开始,经过学历补偿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向以旨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继续教育迈进。继续教育已成为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1999年9月13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指出:“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4]这标志着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也已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正在不断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