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采编谈艺——把“剩饭”炒出香味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0-7 16:26
标题: 采编谈艺——把“剩饭”炒出香味
采编谈艺——把“剩饭”炒出香味

作者:陈允标
 

  大凡搞新闻的人都有一种同感,新闻最怕的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但作为一名基层的通讯员,碰到的题材大多往往是这类的芝麻、谷子。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就好比剩饭,吃在嘴里索然无味,写出来更没有生命力,自己觉得为难,编辑看了头疼,当然也就很少被采用。其实,只要掌握特点、火候,加好调料,剩饭也同样能变成“扬州蛋炒饭”,吃在嘴里喷喷香。
  今年上半年,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华东版、《新华日报》上了5篇稿件,可以说都是炒的“剩饭”,但由于掌握了特点、火候、配好了料,吃起来就有种别样的香味。
  抓住特点
  人常说:“万家团聚,合家欢乐”,每逢年根岁底,逢年过节,远在他乡的亲人总会不远千里往回赶,与家人团聚,尤其是除夕。可今年1月8日,我突然接到远在上海育菇的哥嫂电话,说今年他们不回家过年了,准备趁春节这个大好时机,在上海大赚一笔。刚听到这话,我还一愣,后眼睛一亮。我们射阳县有近万人常年在上海、武汉、无锡等大中小城市育菇,而且,我家乡通洋镇早在1996年就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食用菌之乡”,就我哥嫂他们在上海育菇也有五六年了,但从没有不回家过春节的。关于射阳菇农在外育菇的新闻,我们几乎每年都在一些报刊上发报道,一直就是跳不出为育菇而育菇的框框。但今年,我觉得哥嫂他们能抛开世俗,异地过年,就是一件新事。于是,我立即用电话与远在上海的哥哥联系,向他详细了解射阳菇农在外地育菇的情况以及今年在外地过节的菇农情况。接着,又电话采访了在安徽、武汉等地的菇农。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一气呵成写了《射阳万余菇农,春节期间异地生财》的稿件,后适逢原县委通讯站彭辰阳站长在水产局检查工作,我特地请他帮我修改,他也认为我抓住了新情况新特点,又为我加了一条“变忙过年为忙赚钱”的肩题。14日,我向新华日报发稿,很快在1月16日《新华日报》发表,反响很好。
  把握火候
  近年来,射阳农民上网一度成为热潮,其中,经纪人因特网上做买卖已屡见不鲜。去年夏天,我在盐东镇通讯员座谈会上获悉,农民上网做买卖,我县特庸镇尤为典型。射阳特庸镇是中国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创建的全国无病菌优质桑苗生产基地,年生产栽培嫁接湖桑10多亿株,几乎所有的桑苗都通过因特网销售到四川、甘肃等西部地区。我转到电信部门工作后,对因特网上能做一些大买卖一直比较注重。于是,我专程去了一趟特庸镇,采访了发起网上销售的经纪人鲍书保、杨怀宏和杨正万等经纪人,写成了一篇“射阳农民网上卖湖桑,每年增收400万”,稿件写好后觉得仍不是火候,因为我们全县有6000农民经纪人经常上网做买卖,况且,夏季又不是销售湖桑的季节,于是我就将这一题材“养”着,直到去年冬天,又一次去特庸镇采访鲍书保时,才最后写成“射阳农民网上销售10亿株湖桑苗”,稿件传给《新华日报》后,当天下午,《新华日报》一位女编辑就打来电话核实了一些具体数据,在1月22日《新华日报》刊登。这则消息不仅提高了射阳的湖桑苗知名度,还引来了更多的购苗信息。今年国庆前夕,笔者接到鲍书保从四川打来的电话,说他的湖桑苗已与越南的河东、河西两地的经销商达成协议,今冬将有10亿株湖桑苗通过因特网栽到越南国土上。于是,我又电话详细地采访了远在四川的老鲍,写成了报道。结果,10月14日《新华日报》以《射阳十亿株湖桑苗“栽”到越南》为题刊出。用老鲍的话说:“要感谢党报帮助我宣传啊!”
  交待背景
  一个再好的厨师,也离不开酱、醋、油、盐等调味剂,否则怎么也烧不出像样的菜。我觉得新闻背景就好比烧菜用的调料。当然,这个调料并不是指那种泛泛而谈,用一些华丽的词语来修饰,而是指一些必须交待的背景。段金芳、陈振华母子俩义务扶助渔家子弟读书“爱心接力”的事迹,我自始至终跟踪采访,先后在《人民日报》华东版、《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报道过多次。今年春节前,我偶然来到陈振华家,正好碰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颁奖会,只见陈振华将奖金发给段纪根、段纪华等4位寄住在她家的品学兼优的渔家子弟。于是,我抓住机会深入采访,挖掘到一些新的素材,又将母子俩的背景简单交待,写了消息《渔家女陈振华自费设立奖学金》。结果,2月4日的《新华日报》上刊用了,《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也都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令人想不到的是,2月13日的《人民日报》华东版、2月8日《农民日报》二版,也都发表了这则消息。
  (陈允标)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