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题《金楼子》后并序 [李煜诗 胡成佳注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古今情思    时间: 2010-10-8 09:09
标题: 题《金楼子》后并序 [李煜诗 胡成佳注析]
题《金楼子》并序
梁元帝谓王仲宣昔在荆州著书数十篇②,荆州坏③,尽焚其书,今在者一篇,知名之士咸重之④,见虎一毛,不知其斑⑤。后西魏破江陵,帝亦尽焚其书曰:“文武之道,尽今夜矣。⑥”何荆州坏焚书二语,先后一辙也。诗以慨之⑦。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是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注释】①《金楼子》:书名。梁元帝萧绎撰,六卷。绎在藩时,以“金楼子”自号,因以为书名。原十五篇,惜有散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录出,尚存十四篇。其书综括古今事迹,兼资劝戒之意,所征引者多为周秦古书。  
梁元帝:梁武帝萧衍之子,名绎,年号承圣。   王仲宣:名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末年曾依荆州刘表,后归曹,官至侍中。以诗赋著称。   
荆州坏:荆州被攻破。   
咸重之:都推重它。   
见虎一毛,不知其斑:意谓只见一篇,不知全貌。   
文武之道,尽今夜矣:圣贤诗书之道,全毁于今夜了。   
诗以慨之:以诗对此抒发感慨。  
牙签:旧时藏书者系于书函上作为标志、以便翻检的牙制签牌。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轴:古代装成卷轴形的书。  
祖龙:指秦始皇。《史记 ·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 …‥ 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面目:面貌,如“面目可憎”。引申为事物的外部状况;表相,如“面目一新”。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声明;本文首发湖北《教师之友网》,转载请尊重知识版权,保留作者名及源网站。]
http://xnjyw.5d6d.com/thread-25795-1-2.html
这是一首咏史诗。题于梁元帝所撰《金楼子》一书之后,并附小序若干言。据《枫窗小牍》云:“此诗同书藏内库,‘今朝’误作‘金朝’,徽庙恶而抹之,后竟如谶入金。”《全唐诗》收录在后主诗中。
诗前小序的大意是说,梁元帝曾经说过,王仲宣昔日在荆州依附刘表时,曾著书数十篇,后荆州失守,便尽焚其书。今仅残存一篇,知名之士都称赞这书写得好。惜只知其一,不知全貌。无独有偶,后来西魏宇文泰派于谨率兵五万,合萧祭(zhài)兵攻梁,梁的都城江陵被攻破,梁元帝也自感读书万卷,仍免不了亡国,便把所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一起烧毁,随后到西魏军前投降。上述两件焚书之事,先后如出一辙。
李煜对此深有感慨,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诗。诗的首句“牙签万轴裹红绡”,是说万卷诗书保存极好,既系有“牙签”便于翻检,又用“红绡”包裹珍存。次句笔锋一转,十分痛切地惋惜其竟“付火烧”。后两句则就而今仅存的“虎口余生”的“遗篇”阐述见解:“不是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熔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典与所咏史实于一炉,而又以掷地有声的反问作结,将自己论世评史的睿见卓识,表达得极为鲜明,颇具振聋发聩之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