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一首情真意切的怀友诗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0-11 13:53
标题:
一首情真意切的怀友诗
一首情真意切的怀友诗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中学
侯夫强
【原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这是诗人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绝
名作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他被贬为龙标尉约在天宝七载
(748)
。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他被贬的
不幸
消息后,写下这一诗篇,
遥
寄给远方的友人,表达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叫,
鸣声悲哀凄惨。用“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该句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含有飘零之感和离別之恨,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这一句融情入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次句直叙其事。
“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
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交通十分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诗的第三句突然转笔,出人意料,
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这是
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内心悲愁,无可排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朋友。
第四句中的
“随风”,也作“随君”。“夜郎西”,泛指湖南西部和贵州一带地区。
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至此,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最后这两句
意思是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
那夜郎以西
。这两句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这二句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总之,
诗歌构思独特、想象丰富、气概超逸,笔势灵动、情浓意深,不愧是一篇表达对友人怀念和同情的名篇佳作。
【思考训练】
本诗借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