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新中国语文教学开拓者掠影[zt]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0-11 15:50
标题: 新中国语文教学开拓者掠影[zt]




新中国语文教学开拓者掠影(一)

六十年一甲子,天干地支的轮回,意味着结束,也预示着开始。时值祖国母亲六十华诞,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中国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梳理和盘点。前不久翻阅《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的10月刊,看到了一个以介绍新中国教学改革经验为目的的专题,题为“60年特别纪念——寻找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现简要整理之后与大家分享。

组委会在主题活动说明中写到:为了彰显教师的主体地位,我们“寻找”的是在教学实践方面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优秀人物。他们成名的起点在课堂,在课堂教学曾做出突出贡献,其理念与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是一次大众的“寻找”,众多读者和网友广泛参与,通过杂志与网络推荐他们心中的课堂教学开拓者;这也是一次专业的“寻找”,在专家指导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的成员名单中,我们可以找到顾明远、田慧生、成尚荣等教育大家的名字。

基于这样一种评选方式的结果,我想是具备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这些杰出的一线教师,是新中国基础教育的亲历者、践行者和缔造者,学习并传播其思想,理解并践行其行为,是我们向先行者们致敬的最好方式。在入选的78名教师中,有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也有一些不甚熟悉的面孔。细细阅读这些特级教师的介绍,我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从学科分布来看,78名入选者中语文教师最多,有40名(占51.3%),其次是数学教师,有16名(20.5%),其余各科只有12人。为什么会出现分布如此不均的情况呢?这也许和学科特点有关。再看这40名语文老师,从性别看,其中女性10位,男性30位;从任教年级看,其中在小学任教的有16位,在中学任教的有24位;从任职地域看,京津和江浙一带较多,西北地区几乎没有。为什么会这样?这些现象本身就值得我们去探究。

由此想起在语文教育史的课堂上,郑老师曾经提到的关于教师培养的问题。教师是培养出来的吗?优秀的语文教师具备哪些群体特征?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者为什么初中多、高中少?以上是郑老师的疑问,也是我的困惑。这些新中国语文教学的开拓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我初步计划以这40位语文特级教师为样本,探讨相关问题,目前还未进入深入思考阶段,先分享一下整理好的资料大纲,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和我一起讨论。

下面把入选的40位语文教师的基本情况以表格形式呈现给大家。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任教年级   任职地域   
⊙一句话介绍⊙主要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一、王企贤          1906         小学         北京        
1  学生永远是他心中的第一
2  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斯霞              1910         小学         江苏        
1、立志终身做小学教师
2、“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随课文分散识字”的识字教学经验和爱心教育的理念
三、霍懋征          1921         小学         北京        
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
2、“讲读法”。善于抓住教学规律和教材的重、难点,从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出发逐步进行引导。在整个教育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四、袁瑢              1923         小学(校长)         上海        
1、把一生的爱都给了学生
2、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语文教学的科学研究,及时总结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形成了“细、实、活、深、严”的教学特色。
五、王国兴          1933         小学(校长)         安徽        
1  痴迷于教育的改革者
2、“诱学式”、“成功式”教育法
3、“快乐式作文教学法”
六、李吉林          1938         小学         江苏        
1、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
2、吸纳中国民族文化“意境说”精髓,创造性地运用于基础教育中,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
七、贾志敏          1939         小学         上海        
1、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
2、“以学生为本,以激励为主,以训练为主”的课堂风格。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
八、于永正          1941         小学         江苏        
1、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
2、“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3、作文教学:“言语交际表达训练”
九、袁浩              1941         小学(校长)         江苏        
1、基于学生心理改革小学作文教学
2、开展“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改革小学作文教学”的课题实验。不把作文训练局限于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不把它看作时单纯的写作技术,而是提高到培养人这个高度来考虑。
十、靳家彦          1944         小学(校长)         天津        
1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
2、“导读式教学”的创立人之一。在课堂教学上,倡导“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的导读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主张“生活-认识-表达”的作文训练模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0-11 15:51
新中国语文教学开拓者掠影(二)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任教年级   任职地域   
⊙一句话介绍⊙主要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十一、滕昭蓉              1946         小学         湖南        
1、教学,应该把学生教得聪明些,如果把学生教蠢了,教呆了,那就是教学的失败
2、“童话引路”实验。在小学一到三年级,以自编“童话引路”补充教材为蓝本,以听童话为先导,以说童话为纽带,以读童话为基础,以写童话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塑造美好心灵。
十二、刘永胜              1946         小学(校长)         北京        
1、让每个孩子都说我能行
十三、薛瑞萍              1965         小学         安徽        
1、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
2、要做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培养读书的种子,自己先做读书人。
3、“日有所诵”、“间有所记”、“手不释卷”。
十四、王崧舟              1966         小学(校长)         浙江        
1、为每个孩子的诗意人生而教
2、开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让师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大地。
3、追求“大教立心,大育化人”的境界,提出“新成功教育”,主张教育要立在每位学生的“成功心态”上。
十五、窦桂梅              1967         小学         北京        
1、用语文“为生命奠基”
2、在“三个超越”即“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的“为生命奠基”的实践中,提出“主题教学”,落实“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质量目标,弘扬母语文化,探索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语文规律,努力找到适合儿童的语文学习,实现“回归母语”、“回归儿童”、“回归自我”。
十六、赵翠娟                   小学(校长)         黑龙江   
1、用爱铺就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之路
2、四条原则:“更多地让学生参与”、“鼓励学生质疑”、“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尽量让学生手脑并用”
十七、林炜彤              1920         中学         浙江        
1、语文课要上得实而活
2、“明”——教学目的明确、重点清楚;“实”——措施落实;“严”——严格的要求;“效”——在教学过程中讲求实效。学而“有得”、学而“有趣”、学而“有用”。
3、“五环型”课堂教学结构,第一步是“自读”,第二步是“研读”,第三步是“总结”,第四步是“迁移”,第五步是“练习”。
十八、张孝纯              1926         中学         河北        
1、爱君硬骨胜钢铁,历尽风霜锷未残
2、“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改革实验方案。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结构,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 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网络式的、能动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十九、于漪          1929         中学         上海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3、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才能产生实效,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工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4、怎样上好一堂课: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联系、扩展,增加感情浓度,以致余音缭绕。
二十、欧阳代娜          1930         中学         辽宁        
1、把语文教学改革从狭小的天地解放出来
2、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两步走构想。第一步,在初中阶段解决语文能力基本过关(管用)问题,就是使每个初中毕业生基本上掌握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具有自学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首先是组织自学的能力)及初步的社会活动能力。第二步,在初中语文能力基本过关(管用)的基础上,在高中阶段继续提高语文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认识能力和基本的 鉴赏能力,形成初步的治学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深造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形成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十一、钱梦龙          1931         中学(校长)         上海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基础,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模式的语文导读法。)
二十二、及树楠          1932         中学         天津        
1  教师的高尚人格是从事教育的基石
2  学习语文要“死”中求“活”,就是在准确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写、自问、自解,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十三、蔡澄清          1934         中学         安徽        
1、“点拨教学思想”的倡导者和躬行践履者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二十四、邓日              1936         中学         湖南        
1  还给学生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
2  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实施教学的真谛在于导”,课堂教学应注重自学,还给学生“三权”,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3  开展初中阅读、写作分科教学实验
二十五、宁鸿彬          1936         中学         北京        
1  变指导升学为培养素质,变苦学为乐学,变继承教育为创新教育
2  连续进行初中语文教改实验,创立了“卡片辅助教学法”。
3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语文”、“把世界观、方法论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0-11 15:53
新中国语文教学开拓者掠影(三)

文/孙薇薇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任教年级   任职地域   
⊙一句话介绍⊙主要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二十六、洪宗礼          1937         中学         江苏        
1、做“一盏壁灯”,永远发光。
2、坚持语文教学改革,讲求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综合效应,提出了构建“语文教育链”的理论,总结出“五说”语文教育理论和“双引”语文教学法。
二十七、         吴昌顺          1938         中学(校长)         北京        
1、师必自尊而后尊
2、主张教无定法,选有定则,课堂教学应从尊重学生开始,应着眼“综合学力”的培养。3、要让学生学会过精神生活,重视传统美德的价值,关注内心,使学校生活成为整个人生美好回忆的巨大的宝库。
二十八、陈日亮          1939         中学         福州        
1、我即语文
2、“我即语文”乃是我对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自我期许和终生追求。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不应该只是勤于教书、能够教好书的指导者,还应该是既能体验语文又能体现语文的实践者。
二十九、王运遂          1948         中学         江西        
1  把真诚与智慧都奉献给学生
2  中学语文“读写改”整体教学模式
三十、李元昌              1949         中学         吉林        
1、农村语文教学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农村教改实践家”)
2、把目前的学校看成是“小学校”,把学生未来生活的社会看成 是“大学校”;把课堂看成是“小课堂”,把广阔的农村看成是“大课堂”;把课本看成是“小课本”,把学生未来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实验看成是终生阅读的无字“大课本”。
三十一、魏书生          1950         中学         辽宁        
1  教育必须育人
2  在语文教学领域,他创造了“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课堂教学六步法;他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使语文知识系统化。
三十二、王栋生          1950         中学         江苏        
1  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活得美好
2、倡导平等的教育,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得到尊重。要让学生从小就有“权利意识”,因为我们实行的是“人的教育”。
3、主张这样评价语文教师:第一,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第二,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第三,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祖国语文的意识。
三十三、蒋振远          1954         中学         山东        
1、适时施教艺术的实践者
2、创立的“适时施教”理论,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创立了“广读、深悟、多写”语文教学法;长年进行“中学语文‘以听读促说写、以说写促听读’,有序训练,综合提高”实验。
三十四、李镇西          1958         中学(校长)         四川        
1、民主教育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2、 “所有的学生都是爱老师的,关键是你能否感受到爱。”“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爱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不要把后进生当成头痛的问题,而要把他们当课题。与其去争那几个有限的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不如去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其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就是在做研究型的教学,就是在做实际的课题。”
三十五、李希贵          1959         中学(校长)         北京(山东)        
1、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2、向学生放权利、放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十六、程少堂          1959         中学         广东        
1、一曲语文味儿,清歌满乾坤
2、语文味教学理念的首倡者,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创立者和核心人物。
三十七、贺诚              1960         中学         浙江        
1、教学不是一个守株待兔的僵化模式
2、创立“引导——发现”教学法。“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突出反映在善于指引学生思路,不失时机地诱导学生发现思维流向朝课文学习的纵深地带推移”,“学生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主动探究得以发现的过程,也应是学生自主选择吸收、不断思考、接近目标的学习过程”。
三十八、程红兵          1961         中学(校长)         上海        
1、不甘寂寞的思想者、探索者
2、做一个书生校长
三十九、唐江澎          1963         中学(校长)         江苏        
1、体悟教学法的创立者
2、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校本课程开发”领题人。
四十、余映潮              ?(1968年参加工作)        中学         湖北        
1、让艺术的教学设计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
2、“板块式教学思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问题”设计研究。
3、教学设计30字诀“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