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为什么语文教育不能微格化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0-12 17:12
标题: 为什么语文教育不能微格化
为什么语文教育不能微格化
      郭思乐/

在许多语文的小说课堂教学中,我都会提出要不要分析人物性格的问题。我说少去分析文中的人物性格,是因为人物性格的分析属于写作学,而学生需要的是语文的原汁原味的实践。人物的分析首先是对人物的抽取,其次也是对课文的抽取,我们且不说教师和一众学生对这类抽取各有千秋,讨论起来意义不大,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课文的整体性和人物的生命性,以引而不发为宜,不宜说破,更不宜导引学生深挖,这样才不会破坏,从而也保持学生生命地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和势头。也就是说,分析人物,深挖课文,对于教者或呈现了有事可做,学术性强的优点,但却于学习者不利,我们说“生本”,就是与学生的利益有矛盾时,要服从于学生的利益------保持其蓬勃完好的生命状态。
但是我说归说,到各地去听课,即使是生本教育的课堂,也看到就是逢文必析,教者认为,这样才能深化对课文的学习,否则就没有了语文味。比如,“羚羊木雕”一课,其中出场的人物有6人,人人的性格特征都要讲及(不管是学生讲还是老师讲),我问:讲这些有用吗?对他整体领悟这篇文章有用吗?对他学习写作有用吗?对他准备未来考试有用吗?对他积累语文知识有用吗?几乎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许多篇幅来回答,因为它事实上没有用,凡是没有的东西,想要说成有,都要大费说辞,而要道破,则简单至极。比如说,写作,我们谁会为了塑造某几个人物来写呢,我们只在在要说的事理中含有人物而写人物,也就是说人物不能离开事理而存在,把人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决不是写作之道。
而我们却养成了凡是寓言还是小说,都要分析人物的习惯,日子久了,我们认为符合习惯就是有用了。但这样的“有用”,却误了我们的大事------它严重干扰我们“生本地”学习语文的战略。因为,语文是基于生命本能的支撑而获得的东西,就像蜈蚣可以不加分析性的学习就可以自己游走,人们并不需要学习那些所谓的语文知识就可以直接掌握语文。而且,如果有了这些琐碎的语文知识,反倒把语文学习变得没有整体意义了,也就是把作者传情达意的最基本的意图阉割了,而被毁弃的东西正是语文之成为为语文的最大价值,也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关键。因为我们可以吸取语文材料中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也就是激起了生命情怀,来引起我们的更大规模的阅读、写作、思维和说话,进行最内在的积累和感悟,并逐步地形成悟感------心灵和脑子的黄金。
但是我们看到了,那样的追逐琐碎语文知识的教学,几乎是难于摆脱的,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地区,到处如是。甚至一篇微型的课文,“皇帝的新衣”,也要把皇帝、孩子、大臣、骗子的性格来一番分析,讲鸿门宴,更要把项羽、刘邦、范增、张良、樊哙、项伯的性格来一番解说,此外还有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意图,写作方法的细讲等等,在师本框架中,考试要考,习惯难移固然是原因,但在我们的生本教育课堂上也是如此,“太阳刚刚收拾去,明月又将捧上来”,在我的实验老师听取我的意见的谦恭背后,我觉得有一种顽强存在。这是超过习惯的、超越考试的一种信念,这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我们有一种极其冠冕的说法,语文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人们认为研究这些就是工具性的表现------我们的语文教材、课程、教法,有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箱子!其中,人文性的箱子需要装一套东西,而工具性,既然有了这样的箱子,也就得要把它装满,我们所醉心的人物性格,就是工具性的装箱材料。把语文分箱分格,细分无数,而这就是语文教育的“科学”。半拉子的科学误人。对于吃青菜的“科学”认识导致把吃青菜转化为打维生素针,这时,当我们在青菜与维生素之间画上一个等号的时候,我们失忆了,忘记了是谁在享受青菜,或者在享受维生素。
是人。而人的不变的特性是,只有吃青菜而不是打维生素针剂,才是自然的,甜美的,全面的,而且才是适合自身机体的:人准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千万年),才得以全部器官协调地最自然地享用青菜。我们也同样,积千万年的成长,才可以如此自然地享受语文,可是我们却轻易地把这种功能视同草芥。
那么,可不可以去欣赏人物性格?这个问题,就像是可不可以在吃青菜的时候也获得维生素一样,人们学“鸿门宴”不是要把握刘邦是不是奸诈,项羽是不是蠢笨,因为在另外的情境下,奸诈可以被刻画为聪明,而蠢笨被刻画为憨厚,重要的是学习者对故事整个地理解了,感动了,这时其实不需要说出来,只要把“鸿门宴”保存在生命的悟之中即可。
把事物保存在生命的悟之中是什么状态呢?你看过眼镜蛇昂起头的引而不发的状态吗?就是那种,它以一种含蓄的,但强势的,一见猎物,就如同箭发的状态,等候着,无论是处于什么情境,也能跃然而起-----这就是语文素养强者的形象,腹有诗书,气自光华,下笔有神,包括慷慨陈词之际,也包括考试之时。


某篇某篇人物性格刻画得好,学习者喜欢,就喜欢吧。比如范增的警惕、机警和执着,使学习者想到了古代故事中的另一个人,如曹操之郭嘉或荀彧,于是他要对谋士做点研究,这个时候他就把自己储存的东西从生命的悟中提取出来,但这是他用到的,却决不是我们课堂上所教的僵化的人物性格,而是他所学习的活生生的原汁原味的语文中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