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共读《教育名家论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读屏跟帖是美德 时间: 2010-10-20 19:19
标题: 共读《教育名家论教育》
共读《教育名家论教育》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初级中学 韩文庆
这本书是理论性的著作,读起来有些艰涩难懂,但仔细研读后对我的影响却很大,让我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问题,帮我站在一更高的高度上来看待教育。下面我把这本书的精华与大家共享,希望没读过此书的能使您对这本书多少有些了解,读过的能帮您更深地理解本书。
贾馥茗、伍振鷟、欧阳教、黄昆辉、郭为藩及黄光雄等六位资深教授,是当今教育学界的名家,他们学养深邃,学术专长涵盖了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思想与历史、教育哲学、道德教育、教育行政、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及课程等领域,此外更有主持教育行政或学校行政的丰富经验。由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等单位共同筹办的“教育名家讲座”系列,先后邀请六位名家主讲,本书汇整了六场演讲的精华,有关内容不只是六位教授个人长期学术研究的心得,更融入了数十年献身教育界的宝贵经验,使得理论与实务自然结合。下面就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第一章、教育的真谛——教人成人
一、从认识人开始
我觉得,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要教自然人,如何在文化进步后成为具有文化的社会人。
二、教育的确切目的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品格,健全学生的各种道德观念,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
其次是发展能力,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教育的施行
1、确定施行策略
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儿童开始抓。小孩子刚生下来,无所知了无所能,完全靠成人指导他、教诲他、训练他。因为没办法,他生活的是人伦社会,不是自然界,他必须适应人伦社会,将来在这个社会里头,才能够独立生活,要讲自由、独立,要有相当的本事。所以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在人类社会里,有些是你应该做又必须做的;另一方面,也有你不愿意做但必须要做的。在这两者之间,你喜欢而不应该做的,你就不能做;而你不喜欢而应该做的,你就得非做不可。人生而为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尤其是生活在人类社会,这是一个群居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头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一个人一厢情愿地愿意。
2、培养教育实行者
生而为现代社会的人,从小就要培养这种意识,应该做的可以做,不应该做的不能做。所以,对于幼儿的训练,有指引、教导,也有禁止,没有说只须夸奖而不许说一句“不”的,如果是这样,好像当时这个孩子高兴了,可是日后他的生活会有大问题,这样的爱不是真正的爱,甚至于“爱之适足以害之”,这就是人之所以需要教育的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要生活。
大致来说,一个国家要使自己富强,必须要教育国民,使每个国民都有独立谋生的能力,这才是富强的基本,所以,教育成了一个国家施政的重要一项。这一项,如果是普遍地教育每一个人都能学会、都能做到,我们订一个最低的标准,那就是让他做一个好人。这个好人也不一定要把一辈子荐的八万美金捐出来,而是他能够凭着自己的本事维持自己的生活,不妨碍别人,当然更不能伤害别人,我们就可以称他为好人。如果每一个国家里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各位想想看,那该是什么状况?相反的,假如这个国家里有很多有钱人,钱多得花不完,花百万千万地去减体重,另外的一些人没饭吃,得跳楼,这该怎么说啊?所以,国爱要富强,要有基本的好国民,因此,教育政策就要让得高明一点,能后顾也能前瞻。后顾是根据人类进步的历史,摘取其中的优点,放在教育里,作为教育决策;前瞻是要往前看、往远处看、往大处看,看将来的、可能的发展,换句话,绝不是朝令夕改。
教育决策作为一项作为,就好像下一个赌注,只准赢不准输,必须是非常非常慎重。作为教育者,你如果说了一句正确的话,学生没听到,不要紧;如果你说了一句错误的话,学生反而听到了,你可能就会害他一辈子。
学校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是教育者依照儿童以及成人生长发展的阶段而订的。这中间绝不是一刀两断的,这个生长发展而是一线相连、一贯下来的,前一步的经验仍然对后一步有相当的影响。所以,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针对学生的需要,提供适合他们学习的材料。
3、职责:了解教育的“主体”是学习者
从有教育的事实起,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录,一开始就用了“教育”这个词,这点中外高度一致。“教”是年长的那边做主动者,“育”当然也是。可是,无论中外,一样的,把主体放在“教”的人身上,是那个教的人主宰了“教”,而真正需要学的人,在“教育”两个字里面却看不见!真正教育的主体是谁?是校长?是老师?真正教育的主体是需要教育的学生本人!
本来的一片仁爱之心,要提拔后进,要指引他如何学习、如何生活,这是一团善意,我们怎么把它变成了打学生、骂学生这种恶劣的表现呢?这是因为你没把那个真正需要学的人当作主体,只把他放在被动的地位上。我们从《论语》里去看看孔夫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吧:第一,孔子有没有打学生?没有。第二,孔子骂了几个学生?他骂了一两个,可是他那个骂,只有骂子路是当面骂的。骂樊迟,是在他出去后才骂的,他骂得也不重,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自尊。所以,老师看到学生有不当的表现时,说他一句,同样的从这个嘴里出来,怎么说都可以,说得当,让学生心生感激,也有警惕,他会改过自新;说得不当,伤害了他的自尊,他认为受到了侮辱,他可能会变本加厉。
四、教育信念
作者认为,从事教育工作者的信条有如下几条。
第一,先要知道,教育是成人的工作,要成人,先要成已。成已需要做到这么两点,第一点,是“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学生要用恰如其分的爱来教他。其实,爱别人是有所爱,爱别人也是一种幸福。第二点是“诚实”的“诚”字。我们知道,对自己先诚实,对别人也诚实不欺,应该是无论对已对人,都是必须的,都是很有好处的。
第二,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责任心和责任感,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要推诿,不要找借口,该做的,就得做。所以,如果各位当老师的时候认真,就别怕学生骂,他今天骂你,有朝一日他会明白过来,就不骂了。
五、研究进取,教学相长
现在我们的教育研究,论文有两大议题,量化与质化。我希望看见的教育研究,是对教育事实的改善和进步有帮助的。不要拿外国的标准来衡量研究的品质;也没有必要中国的教育论文用外文来发表,因为我们做的是中国的教育,是为了切实提高中国国民素质办的教育。
我希望那些热心教育的、研究教育的能明白两点:第一,忘了自己,别老我、我、我;第二,别从自利出发。 现在很多人所追求的是三个字:名、利、权,希望教育研究别落到这个陷阱里头去,教育研究也应该着眼于当前和未来无数世代受教育的人,那才是我们的希望。
作者: 读屏跟帖是美德 时间: 2010-10-20 19:21
第二章、中国教育思想与人类前途
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在近代与西方文化接触以前,因无比较,优劣得失难以显现。及至近代西方科技以排山倒海之势进逼,中国的人文精神及相形见绌,节节败退。检讨反省的结果,却是“全盘西化”,甚至“一面倒”。自贬自抑,莫此为甚。百余年的变法维新,自强图存,以至于斯,良堪浩叹。
“全盘西化”与“一面倒”是否为救中国的正确处方或续命金丹,严格地说,应从一切根本的源头——教育思想上加以检视。因为教育思想乃是一切革故鼎新的动力,其方向正确与否,关系到所有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变革的结果与成效。
谈到中国近百余年来的变法、自强运动,抱残守缺的“中体西用”,甚至顽固不化的“保存国粹”的想法固不足取,;但舍已耘人的“全盘西化”以及不分青红皂白的全盘否定,亦难称允当。持平之论,无论是变法与图强,基本的原则应该是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而取长补短的首要任务在于知己知彼,确知别人之长与自己之短;其次,是善加选择,如人之长不能补已之短,或弃已之长而取人之短,则适得其反。中国近百余年的变法图强,就是犯了急病乱投医的毛病,既不知己知彼,又不能善加选择,盲目仿效,全盘移植,结果不是未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就是橘逾淮为枳,不适国情。清末迄今的历次教育改革,成效不彰,其故在此。
由此看来,中国教育思想未来发展的趋向如何,一方面要择善而从,对外来的理论常说,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囫囵吞枣,照单全收;另一方面也妄自菲薄,对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成分,不但应该予以保留,并且应该发扬光大。如此,在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途中,中国教育思想自有其别树一帜与不可或缺的贡献。
一、主导现代世界的三大思潮
不可否认,主导数百年来近代世界学术思想的是所谓的西方文明,而其中的“征服自然”、“生存竞争”与“资本主义”,这三者更是风靡全球,历久不衰。当然中国近代百余年的变法图强所要学习与引进的也以三者为主。
“征服自然”的狂妄
西方科学技术发达,以理性为基础。理性主义发达的结果,最主要也是最深远的影响,便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认为人凭借理性可以完全认识自然,并进而可以征服与利用自然。尤其是近代物理科学的突飞猛进,更增加了人类的狂妄以及对自然的予取予求,以为人是万物的主宰,而地球上的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让人类任意榨取、挥霍,甚而破坏、毁灭的。结果造成特种绝灭、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诸多严重后果;而其中任何一项,均足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由此看来,人类今天已面临如此日益迫切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形势。严格地说,除了改弦易辙、不再与自然为敌之外,恐怕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而与自然和谐相处,尤其不可迷信科学主义,妄图征服自然。因此,必须以教育的力量,唤醒“地球村”的全体居民,建立共识,然后大家群策群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才能矫正以前所犯的错误,而有利于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古语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在这方面,中国教育思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生存竞争”的扭曲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竞天择》论著,主张物种进化乃生存竞争的结果,唯“适者生存”。此即举世闻名的“进化论”或“达尔文主义”。此论一出,正迎合了当时盛行于欧美的帝国主义,不仅大肆扩张在各地的殖民地,并且还有人提出“白人的负担”的口号,以美化其侵略、掠夺,甚至屠杀与灭种的借口。在众多的帝国主义的竞争中,以英语民族的成果最为丰硕,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其中又以美国得天独厚,成为帝国主义中的后起之秀,今天更是世界唯一的超强,集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大成,成为全方位的帝国主义。
在帝国主义列强疯狂地在世界各地开疆拓土的同时,彼此之间,有时因利害相同而采取一致行动,有时又因利益冲突而相互大打出手。最大规模的互斗,莫过于两次世界大战。坦白地说,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列强分赃不均而起来的,绝非义战,而战胜者亦不代表公理或正义。这些都是达尔文“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理论种下的祸根,赤裸裸地呈现弱肉强食、强权即是公理的残酷现实。
反映在教育的理论与实施上,几乎是无时无地、无人无事不争。由于竞争过于激烈,故恶性竞争的策略与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不论教室里的考试,或运动场上的竞技,均无公平竞争可言,弱势者往往输在起跑点上,几无获胜的可能。由于所有的考试与竞技,第一名只有一个,而在长期恶性竞争的情况下教育出来的人,人性中善良与光辉的一面已消蚀殆尽,残留下来的都是自利、冷酷甚至残忍的一面。补偏救弊,富有人文精神的中国教育思想,理当多尽一份心力。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所说的道理:“战争发动于人心,因此和平的堡垒亦当在人心中建立。”可谓不谋而合。
“资本主义”的罪恶
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可说是一对连体婴,并且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在资本主义可以用商业欺骗的手段巧取豪夺时,帝国主义则在幕后享受掠夺的果实;如资本主义遭受到抵制或反抗,则帝国主义必露出狰狞面目为其撑腰,以炮舰或航空母舰为其打开血路,铲除障碍。当年的鸦片战争与今日的中东战争,借口虽异,本质则一。由此可见,帝国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前锋,也为其做后盾,真可说如影随形,同恶相济。
最近,资本主义发展到知识经济的层次,国家与个人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于所受教育品质的优劣,落后地区也弱势族群,由于立足点的不平等,所受教育的品质既落于人后,则未来的竞争力自难与人并驾齐驱,最后必定永无翻身之日。
分析资本主义如癌细胞般的分裂与发展,一发不可收拾,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利用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本质是善是恶,迄今尚无定论,但人性中具有趋善或趋恶的倾向与可能,应非过论。就人性趋向恶的发展而言,如荀子所言“人生而有欲”,既有欲则不能不求,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及“薄愿厚,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等,资本主义就是利用人性中的这些原始倾向,用尽各种方法与策略,不择手段地诱惑、驱策甚至胁迫人去追求上述各种欲望的满足。本来人追求欲望的满足,只要有所节制,手段正当,且不损人利己,应不成为恶。无奈在资本主义的蓄意安排与精心策划下,使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增多,商人更利用夸大不实的宣传与广告,诈骗消费者上钩,购买他们所推销的产品,借引牟利。
商人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利用好话说尽的广告刺激、引诱,甚至创造人们的消费欲,固然其心可诛,但消费者不知自我克制,心甘情愿让人牵着鼻子走,不能不说是咎由自取。教育岂能袖手旁观,不加提醒并施以援手。
2、贪得无厌的开发
资本主义为了达到经济繁荣、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一方面提倡“以消费刺激生产”,形成社会普遍的奢侈浪费之风。而为了提高生活水准,一般人即使是寅吃卯粮、借债度日,也在所不惜,刷爆信用卡、用现金卡借款,只贪图一时的享受,却不知后患无穷,以促进经济的成长。殊不知经济的成长不可能没有极限,而资源的枯竭却指日可待;如此一来,举世都在为争夺资源而斗得你死我活。由于以武力争夺的方式渐渐行不通,即使不得已而为之,亦利害参半。因此,唯一可行的方式,便是无穷无尽地开发与掠夺自然,而其后果,则已超过自然的再生能力,导致天然资源的提早枯竭,其势不致地球与人类同归于尽而不止。
3、贫富差距的扩大
人类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始自私有财产制。而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良,生产规模的扩大,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况在工业革命后更为明显,如今两者之间的差距已呈现天壤之别。加以政治力量的介入,权力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权得势者,过去为专制帝王及贵族,今天则是少数有钱参选的资产阶级,理所当然地垄断了全人类社会绝大部分的财富,如巴雷多法则所描述:“百分之二十的人,拥有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而百分之八十的人,却仅有百分之二十的财富。”北美与西欧富豪的宠物度假一天的开销,足够非洲一般人一百人的生活所需,贫富差距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贫富悬殊造成人间多少的不平、痛苦与罪恶。
作者: 读屏跟帖是美德 时间: 2010-10-20 19:22
二、中国教育思想如何补偏救弊
谈到中国文化中可以补偏救弊,而有利于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的部分,一得之愚,以为有以下三点:
1、人在宇宙的定位
中国人对宇宙搀扶一种整体的观念,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而人则是一个小宇宙。人与宇宙不是隔绝的,当然更不是对立的。
影响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最大的,是儒道两家,而儒道两家关于人与宇宙的关系,均定位于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彼此是共生的、互通的,也可说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须和谐相处,才能共存共荣。否则,若是为了成全某方面的生存与发展而牺牲另一方面,如西方式的!征服自然“的作为,必然招致自然的反扑,最后终必是两败俱伤,人类将自食恶果。中国文化既在这方面有其长处,就应该加以保持,并发扬光大,与人为善,告知地球村其他的居民共同遵守,而不该“舍长取短”,效法西方一味地去征服自然,不知节制地发展经济,无穷无尽地榨取天然资源,不仅已身蒙受灾难,而且将祸延子孙,真是说愚不可及。
2、人与群体的关系
自进化论问世,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的达尔文主义又推波助澜,以致人世间充满了竞争现象,无时无地、无人无事不在竞争,结果是“弱肉强食”、“强权即是公理”。更为可怕的是,由于高度以至恶性竞争所造成的人间社会的不公、不义以及痛苦、罪恶,如今已习以为常,积非成是。反映在教育上,所有设施无一不以竞争为出发点,并以能胜过别人为唯一目标,扭曲教育的真谛,莫此为甚。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中,关于如何消灭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冲突以及战争,使之和谐共处,互谅互助,共谋幸福,颇多可供参考之处。
(1)道家的不争态度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对人生亦秉持柔弱不争的态度。《老子》书中一再赞扬水的柔弱与不争,认为人当取法于水,因为这是便于自然的法则。
(2)墨子的兼爱理想
与道家的不争学说相比,墨子的兼爱理想似乎崇高得多。墨子倡导兼爱的理想,主张“爱人之父若其父,爱人其身若其身”。而要达到此目的,墨子又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策略。墨子以利为义,认为爱人必须利人,否则,即是不义。墨子所谓的不义,小自“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入人栏厩,取人牛马”,大至“不义攻人之国”,均属不义。
墨子进而又倡导“非攻”的理论,认为攻人之国,是最大的不义,必须加以谴责、制止。而且从利的观点来看,攻人之国,即使得胜, 也是不利的。因为攻守双方,均因战争而“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且“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可说是两败俱伤。
(3)儒家的恕道原则
儒家在因应人际关系方面,本其一贯的中庸之道,而以恕道为基本原则,人与人相处,宜将心比心,推已及人,而不应该尔虞我诈,损人利己。以此,儒家在实践恕道上,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消极与积极两方面都能兼顾。
比较起来,儒家的恕道原则,实行起来,其可行性较墨家的兼爱为高,而就动机而言,又较道家的以柔弱不争为手段为纯正。如能经由教育思想的传播,让全地球村的居民普遍接受并广为推行,则因激烈竞争而引起的嫉妒之心与暴戾之气,必可大为减少与降低,人与人和谐相处,互助合作,则各种无谓的争端与大小的战争也不会发生了。
3、人对自我的要求
在人对自我的要求方面,反映在人生理想或教育目标上,道家向往大智若愚的隐者与逍遥的至人境界,故无论老子的无为、弃智、绝学、守愚、抱朴,或庄子的超越死生存亡,齐一是非对待以及心斋、坐忘、全生、物化等等,多少都带有消极、退隐、自全的独善其身的倾向与色彩,与儒家的兼善天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襟怀,大异其趣。
与儒家相较,墨家在自我修为方面,其要求标准之高,有过之而无不及。墨子为了济世救人,“胼手胝足、面目黧黑”,“以自苦为极”,达到“墨子能堪,奈天下何”的地步。就连批评他最不留余地的孟子,也不能不推崇他“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真可说是难能可贵。
除此之外,儒、道、墨三家关于如何处理欲望的问题,有不尽相同的观点。道家主张无欲,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切感官的欲望,如五色、五音、五味、田猎、难得之货,均伤生害性,不可贪恋。墨家贵“俭”,而墨子更以苦行救世,对于儒家所重视的礼乐、厚葬久丧,极力反对。主张“节用”、“节葬”、“非乐”、“非攻”,不赞成一切奢浪费的行为,将个人的生活享受降低到最低水准。儒家的态度较有弹性,兼顾理想与现实,如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但是“求”必须要有“度量分界”,所谓“度量分界”,乃是“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亦即知所节制,使人“役物而不役于物”。这种有节制的满足欲望,既非纵欲,亦非绝欲,而是“节欲”,或者“寡欲”。
反观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唯物思想与重商主义两股狂潮的席卷下,纵欲之风感染全球。此种情况如任其泛滥而不设法遏止,不仅人生的幸福难以获得,而且人类的前途更将陷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由此可见,“绝欲”既不可能,“纵欲”亦不可取,人类想要长期生存与发展,“节欲”与“寡欲”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作者: 读屏跟帖是美德 时间: 2010-10-20 19:22
三、人类的永续生存
人生的目的为何?存在的意义何在?这是自有生民以来,所有哲学家与宗教家都想要解答而又未能全部解答的问题。他们的终极关怀,均在找出并指引一条通往人生幸福的正确道路。然而,各家各派的哲学家与宗教家所提出的所谓人生幸福之路,有的寄托于身后,渺不可及,如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西方世界;有的流于乌托邦,可行性低,如老子的小国寡民,柏拉图的理想国;理论平易近人而又切合实际的莫过于儒家的大同世界。
大同世界的理想虽然崇高,但都不离百姓日用平常之道,立论平实,每个人只要身体力行,就可以逐步建立一个理想社会,而有利于人类的永续生存与发展。不幸的是,数百年来,在西方三大思潮的冲击之下,几乎全世界的人都为了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计后果地发展经济,要以科技的力量征服自然,以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终于遭受到自然的反扑。以此,唯有达成“大同世界”的理想,个人的幸福才有保障,而有利于人类永续的生存与发展,在此特提出四点方法和途径:
1、常存敬畏感恩之心
2、永怀仁民爱物之情
3、多尽生态环保之力
4、消除争强好胜之念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做为教育工作者,应以先知先觉自任,唤醒地球村的全体居民,身体力行,则世界大同的理想必可逐步实现,而人类的永续生存与发展亦必可预期。
作者: 读屏跟帖是美德 时间: 2010-10-20 19:22
第三章、教育的淑世与“特化”
一、教育的本义与歧义
“特化”乃是从生物的演化借来的,生物的特化借用来说明文化的特化,比如说假定从明天开始,停电一个月, 你说师大要怎么做,在家里没有电,马桶要如何抽水?没有电,没有瓦斯要怎么活这个就叫做特化,文化的特化。
因为文化的特化,引起教育上的特化,教育很多人办得有点差错, 或是走一些弯路,而产生了一些悲情。“教育的本义”在形式上或理想上,就是淑世,若走了弯路,就会产生一些悲情。实际上就是两种都有,就是淑世与特化都有,淑世会产生很多快乐,特化会产生痛苦,我们现在看社会上,每个国家大概都是两种都有吧!
二、人性、自然与文化的不完美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教育会走上特化呢?让我们从人性开始来谈。大家常常会想到人性本善、人性本恶或人性有善有恶,人性无善无恶,或人性分上、中、下三品,这些都是形而上的设定。
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就说,人有理性也有情欲,即非理性的这一块,动植物本能的这一块。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但真的那么那么理性吗?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现在,战争那么多,战争就好像是演连续剧一样,和平的时间就好像是广告时间,和平的时间只有那么一点点。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吗?我相信狗也不敢说自己是理性的狗,但是它们也从来没有继续打仗打得这么厉害,对不对?
再谈自然的缺陷,自然中有很多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如南方的雪灾,汶川的地震,东北的洪水等。
最后说到文化的缺陷,各位就很清楚了,我认为文化就是人对自然的加工,不管加好、加坏,都是加工,你觉得“三寸金莲四寸腰”是好或是坏?我认识一位医师,非常有名,他是全世界搜集研究三寸金莲绣花鞋最有名的人之一,他说写了两百万字但不敢发表,因为他认为一切都是好的,他看裹小脚完全是好的,不管从哪一点看都好,我说有那么美吗?“三寸金莲四寸腰”也是特化,腰那么细能生育吗?
三、文化的特化
文化可以分作思想、制度、器物都有正负方面的发展。
思想的特化:大家常常想到什么主义、什么派。胡适的老师写了《经验与教育》一书。开头就讲,他不要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哲学,他认为这种哲学会走上绝对论,绝对论就是特化,他说教育不要任何主义,他也不要进步主义,教育不必挂一个什么主义。各位,你觉得没有主义是不是也是一种主义?对不对?就这样比较open,开放的心灵,教育就是要这样。开放的心灵才能办开放的教育,才能创造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里才容许开放的心灵存在,才容许开放的教育继续办下去。
制度的特化: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各种各样的制度里面,比如说经济制度,最传统的资本主义。
器物的特化:比如说大家开车一定要用汽油,用淡水河的河水就不能开,除非有一天有其他的能源替代。用很多器物,恐怕我们有时候要适可而止,但是我们都浪费惯了,在食、衣、住、行方面,请问“有谁哪一件衣服穿到破呢?”现在大概都很少吧!
不管从思想、制度、器物各方面来看,特化一定会产生悲情。
作者: 读屏跟帖是美德 时间: 2010-10-20 19:23
四、教育的淑世功能
淑世的教育思想:如果按照我们刚才的理论,有没有哪种理论可以促进完美的教育?大概没有那种主义,也没有那种理论。那怎么办?有时候我们说要看时机,就是时间点,要怎么样比较好,要稍微妥协一下,我看杜威就是这样。胡适问他的老师说,我觉得你的思想有时候倾向个人自由,有时倾向国家、社会这一端,就是群性这一边,群体纪律这一边,但是不会变得太偏,就是有一点中间偏自由或中间偏纪律,不同的时间就调适,对不对?他说对,就是这样。他说如果全世界人类都过度偏向自由,他就拼命地写文章、演讲,讲要群性、纪律;如果过度偏向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不重视个人自由,那他就提倡自由这边。 人家偏那一边,他就稍微矫正偏另一边。这就是“时中”,斟酌的缓急。
淑世的教育制度:制度也要有弹性,要多元的文化、多元的弹性,不过,这多元,要合理的多元,不是随随便便的多元。
淑世的教育器物:从学校里面来看大概还好,比如说,如果停电、停水一个月或一个礼拜,我们这整幢大楼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尤其在污染严重的大都市,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临时要挖井,挖出来的水敢喝吗?
五、教育的特化悲情
教育思想的特化与悲情,教育制度的特化与悲情以及教育器物的特化与悲情,前面已讲过,不想再举例来讲。应该怎么样才合乎民主、自由、博爱、平等、合理的多元,这么来走,才不会越走越往死巷里去。
六、教育即艺术
最后,教育即艺术。教育是一种艺术,这种话也不是我今天才讲的。
教育即艺术的另一义是“美”,为什么我们近年来教改改到现在, 本来没有那么痛苦,现在痛苦比较多?就是不美嘛!如果一切都很美,大概也不会有那么多痛苦。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我们都要追求美。如果我们淑世、渐进地办教育,教育就比较有美感,悲情、缺陷就会比较少,否则,特化与专断的教育,必定会带给人间无尽的苦难
作者: 读屏跟帖是美德 时间: 2010-10-20 19:23
第四章、教育行政决定的艺术
从事行政的人常依循两个经验法则来做决定,其一,“拿得起、放得下、兜得转、耍得开”;决策者应有一定的原则并能适时保持弹性,而领导一个机关就像在转动一部机器,要懂得维持组织功能的动作于不坠,并同时以倡导的、革新的态度做必需的决定,以推动组织发展。其二,“有法依法、无法依例、无例如拟、无拟交议”;行政作者当然要学习保护自己。事实上,这两个经验法则虽然有一定的效用,但要取其精华,守经达变,否则第一个经验法则容易流于空泛,而第二也就极易趋于被动保守推卸责任。因此经验法则亦应依人事时地物的改变而有所变化,这也正是行政决定的艺术所在。
一、决定的性质
教育行政决定是公权力的行使,故行政决定并非一笛般工商企业所做的决定,而是人民赋予ZF的统治权,ZF基于公权力来做决定并加以实施。概括来说,行政包含两种连续性的活动,一是做决定的活动,另一则是将决定付诸实行的活动,有效能的组织不但要做成明智的决定,而且要能有效地加以实施。
整体来说,行政是一种科学,但就做决定而言,不但要了解问题真相、分析症结、提出解决办法,并且还要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共识的建立、意志的集中,才能把决定推展出去,这就要靠艺术的功夫。归根结底,做决定不但要把事情做成,还要做得圆满,使未来行政推动更稳定且顺利。所以,做决定是科学与相结合的活动。
二、决定的核心概念
无论谈何种决定,政策性或非政策性,往往均涉及以下几种核心概念:
1、合理性
教育行政决定是否合理,并非绝对的价值,而是相对的概念。合理性在此宜解释为“较佳的选择”,即在谋求教育发展或解决教育问题时,研求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或方法,在衡量比较彼此间利弊得失、轻重缓急后,从中选择较佳者。基本上,没有绝对合理的决定,但如果所做之决定是当前所有可行的方案或办法中较佳的选择,基于“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么也具有了相当的合理性。
2、价值与事实
做任何决定,通常涉及到“价值”与“事实”两个相关问题。做决定时应思考这样做是否值得,、是否应该、进得来吗等价值问题,如能确实厘清问题的价值,并使成员的价值观念一致,那么所做之决定在目标的掌握与达成上,业已过半。再者,做决定时亦要了解事实,其真相为何,根据的事实资料为何,,这些相关事项都须加以掌握。因此,做决定应同时考虑价值跟事实,唯以教育政策来说,因其牵涉较大较广,往往较难以有一致化的价值观念。
3、意见与态度
做决定要能分清意见与态度的异同。意见与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事的一种心理反应的准备。不过,意见是比较表层的,而态度是比较深层的,意见是对事情的局部做出反应,而态度则是涉及事情的全盘,意见比较容易改变,而态度的改变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因此,教育行政决定除了要发解态度,更要掌握意见,因为唯有掌握、改变意见,才能使政策之形成更为容易。
4、确定性
人往往因缺乏完整的知识与信息,而难以确知决定可能产生的后果。身为一个行政工作者或行政主管,最困难的是,当面临进退维谷的情形时要做决定。因这一决定往往会牺牲一部分的价值,成全另一部分价值;会符合部分人的意见,亦会违反另外部分人的意见。是以,决定者若能有六七成可预测该政策会产生何种后果,则做决定时也较能心安理得。
5、备选方案与可能后果
能否研求适量可行的变通方案并分析其可能后果,关系所做决定的合理性。做决定的过程中须详细列举所有策略方案,对个案权衡利弊得失,据此比较并做出较佳的选择。而备选方案品质的好坏、可行性的高低,与参与的人及其所做的后果分析,都有很大的关系。
6、参与
民主制度的运作需要靠参与,参与有一定的作用,适度参与能博采众长、集思广益,而让未来政策执行者参与决定过程,才能在执行时把握决策的要旨,不会有所偏差。
作者: 读屏跟帖是美德 时间: 2010-10-20 19:23
三、教育组织活动的特性
教育组织包括“学校组织”与“教育行政组织”。不管是学校组织或是教育行政组织,都有几个特性,教育行政决定者应予重视。
1、教育为国家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系统更是整体国家系统的支持系统
一个国家的力量主要有三个来源,即教育力、国防力与经济力,而教育力又是国防力及经济力的基础。若是教育力不强,则经济无法顺利发展,国防力量亦无法壮大。因此,教育改革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冲得太快,因为教育需要对所有的支持系统全盘观照,方宜订下政策,教育的较具保守性是每个国家都一样的。
2、教育为百年大计,应有长期的透视、远景的构思及前瞻的规划
例如,现在高等教育量的大幅扩充,很值得检讨。以前的高等教育政策是关前门开后门,现在则是关前门又开后门。这样的教育政策是否符合教育的长远理想呢?会不会走向平庸化?值得深思。
3、教育的实施,涉及每一个家庭,影响广泛,教育决策应顾及整个社会结构与变迁
以往,家长不管如何勒紧腰带也要给孩子念大学,因为大学毕业后可以马上找到工作,大学学历亦代表一种成就。反观现在大学生数量众多、毕业即失业的危机日益严重,大学投资报酬率的感受亦相对降低了,所以抱怨批判之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可见,一项教育政策确实涉及每一个家庭及整个社会结构。
4、教育问题往往涉及价值观念,欲凝聚共识,较为费时而且较困难
凡政策性问题往往涉及价值的命题,而教育政策的问题则涉及价值更深,故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花较长时间来凝聚共识。
5、教育功能复杂,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评鉴得失,不能流于急功近利,而只重浮面的评鉴或较容易,但情意方面如态度及理想的培养就不容易评鉴出来。教育的评鉴有其一定的难度,但无论如何程序性与总结性的评鉴仍须兼顾。
6、学校组织系规范型组织,属文化取向,组织成员教育水准较高、行政主管宜慎用行政权力。
身为领导者应善用规范型权力,无论对学校学生、教育工作者的尊重、关怀是非常重要的,不宜用强制型权力处理问题,否则是无法圆满的。
四、决定团体及领导方式
领导一个学校或教育行政机关,当面临决策时,通常不是由一个人做决定,尤其是重要决策,必须通过团体历程来做决定。也就是说,必须让政策相关人员参加,多面向考虑,以增加不同的观点及替代方案。当然参与人数过多过少皆不宜,超过十五人就很难运作。
事实上决策模式的好坏取决于跟情境的契合度,没有所谓的最佳决策模式,或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模式,决策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做通权的达变,决策固然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但更需要用心。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