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持续提升高中教学质的18条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0-28 19:00
标题: 持续提升高中教学质的18条建议
持续提升高中教学质量
的18条建议


南京市教研室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全面、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支撑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科学性、实务性很强的工作。“轰轰烈烈造声势,认认真真摆架势",教学质量是上不去的;即使短时间上去了,也难以持续提升。我们要有工作热情,也要有科学态度。要探寻规律,讲究方法,在教学时间的有效性上下工夫。在认真学习、广泛调查和深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持续提升高中教学质量的18条建议,学校可以根据校情,选择其中若干条建议付诸实践。但是,任何一条建议的落实,都要和学校的校情结合起来,都要花大气力,都要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用课程改革的精神,引领高中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是一个研究课题,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努力。
1.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要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成就意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从个人意义人手,培养高中生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从个人意义中逐步引出社会意义,并以社会意义支配、调节个人意义。②要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性教学,推进学生学科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问题情景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思考的必要和解决的可能。③要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趣味性、新颖性中,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中,获得精神上的某种满足。④要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或鞭策学生发愤学习。⑤要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有效利用奖惩手段。⑥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有效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合理评价、判断和自我反应,诱发学生自我激励,形成学习动机的自我调节系统。
2.强化“三风”(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各校要将“三风”建设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把文明礼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统一起来。要在晓之以理的前提下,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中见爱。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所有教职工都有管理的职责,敢管、善管,反复抓、抓反复,形成勤奋、刻苦、严谨的学风。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利用家长学校和社区组织,多方位了解学生思想现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听取学生对教学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全面关心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3.加强心理疏导,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的学业负担和高考竞争的压力,使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在模拟考试后。因此,高三是心理疏导的重要时期。一是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模考成绩,给学生一个信心。二是下移推进本科的参照分数线,给学生一股勇气。三是归因分析,揭示规律,给学生一份毅力。有一部分一直很努力,但模考成绩总是上不去的同学,主要有三种原因:①不是智力的局限,而是复习、考试方法不妥;②不是努力没有成效,而是正处在知识量的积累过程中,特别是一部分女生的积累过程较长;③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消极心理期待。要在同学中反复宣传,高考成功就在最后一下的努力之中。四是在考试技能上提供有的放矢的帮助,给学生一个支点。二模考试后的一个多月是学生的“复习求知高峰期”,教师要再帮一把、再送一程。补习时须对症下药,要治本又要治标,强调复习效果的短、平、快。
4.夯实基础,促进发展。针对南京学生实际,要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坡度要小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要求要严一点”。高一要全面夯实基础,不偏科;高二要安排好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复习时间;高三的复习教学要针对中等生,精选中等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要围绕“基础”推进教学全过程:①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明白了,记住了,会用了;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的框架结构,从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②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要从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提出明确要求。
5.教学坚持目标定向原则。有效的教学始于教师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把制定或选择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目标应当十分清晰,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采用、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着眼,包括应试的需要,也要从学生掌握的可能着手,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学生已经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暂时不教,难度过高,只能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同样,高三复习教学既要考虑高考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接受的可能。拉开高考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对相当多的高三学生来说,提高高考成绩的途径不是增加得分点,而是减少失分点。
6.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矫正环节。只管教不管学,没有形成一个由教学目标出发到教学目标达成的封闭式教学控制系统,是影响我市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学习上的困难生主要也是学习过程中一堂堂课、一个个单元的问题和失误积累造成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和矫正措施:①课堂教学要有前置性补偿矫正教学环节,对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矫正,对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相关旧知识当中学生所遗忘的,或原本就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补偿;②课堂教学一定要有形成性检测,把课堂练习与形成性检测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要及时掌握,并进行即时性的补偿矫正;③如果是以单元作为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不仅要重视单元新授课教学,还应该有前置补偿课。
7.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作业题的质量要高,“精选”要坚持“四性”:一是针对性,题目的内容要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题目的形式要符合训练目的,题目的难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二是迁移性;三是延伸性;四是综合练习要有整体性。学生完成作业要认真,除了作业的量要适当以外,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教师对作业要有及时、精到的讲评,要在教新课前把作业讲评好。要重点讲评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典型问题。对作业讲评以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巩固讲评的效果。有的学生的错题教师没有讲评到,教师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对错题要重复训练。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带普遍性的错题,以及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教师要随时收集,过了一段时间再训练一次,重复训练时既要有原题又要有变式题。
8.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与落实。所有教师都要从研究学法人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要把学法指导渗透到一切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校要提高学习方法指导的有效性,坚持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同步、讲清道理与实际能力培养相结合、集中指导与平时训练相结合、学法指导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等原则。在可用教学时间有所增加的情况下,要控制学科上课时问,改革粗放式教学,不打“疲劳仗"。安排一些自习课,给学生多一些消化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会自习,养成自习的习惯。要充分利用新高考不同“组合”给分层教学带来的有利条件,在教学要求、时间安排和习题训练等方面切实做到分层教学,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9.切实加强考试管理。高一、高二每学年要分别举行一次全市性的分层抽测,高三要举行2—3次“模拟”检测。市教研室分学科成立“命题研究核心组”,组织命制试卷。各直属学校、各区(县)教研室或校际联合体要统一组织考试与阅卷,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学校要充分运用教研室提供的分析数据,认真进行考后的质量分析:①学生分析,这既是对老师教的评价,对学生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②教师分析,分析到人,分析到题,找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出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③备课组分析,找出平行班级的群体差异;④年级组分析,重点解决学生各学科学习上的不平衡性,各班级在质量上的不平衡性;⑤教研组分析,主要解决学科在不同年级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教学任务完成上的差异;⑥教务处综合分析,向全体教师通告各年级、各学科教学分析结果,提出指导性意见,落实改进措施。要高度重视试卷的讲评,讲评要有足够的时间,试卷的讲评一般可采用诊断性讲评、发散性讲评、探索性讲评、延伸性讲评等形式。
10.加强对高考的研究。认真学习、把握新大纲(课程标准)、新教材、新考纲,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2004年的江苏试题,探究地方命题的发展趋势,切实增强教学中的新课标意识和新高考意识。重视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要加强横向联系,向市内外、省内外教育绩效好的地方和学校学习,既“请进来”,也“走出去”。校际之间也要有计划地组织信息交流和高考研讨。要不断提升教研人员与广大教师对各种有关信息的获取、筛选和整合能力。要积极引进、消化和运用高考信息,努力将信息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在高中任教的市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有责任参与对本学科的高考研究。
11.全面启动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学校要为2005年秋季进人新课程做好准备,把高中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谋求新的、更快发展的机遇。要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了解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与培养目标,了解课程结构的调整,了解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了解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基本要求。要把学习与当前学校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用课改的精神引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要积极争取、主动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活动,加快建立、完善校本教研的工作机制。教研组要组织对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安排组内的一些教学骨干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已收集到的新教材,积极开展新旧教材对比的研究,开展高中与初中新教材内容衔接的研究。要切实关注全国课改实验区(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的课改工作。
12.推行高中教学目标责任制。每所学校都应当有教学工作目标,市教研室将加强高考与中考成绩相关性研究,为学校制定教学质量提升的行动方案提供帮助,鼓励各校之间的分层竞争。学校在推进目标实现过程中要:①做好两个分解——分解到班级与学科。②落实两个责任制——班主任要掌握推进的一般对象和重点对象,做好思想工作,配合任课教师努力完成推进计划的指标;任课教师要明确重点推进对象,做好偏科学生的辅导工作。③建立两个制度——即验收制度和总结制度。定期进行考试验收,检查推进成果,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为进一步抓好推进提供事实依据。考试验收之后,对各层次学生变化情况,逐一进行对号查比,总结出各层次的变化率,将推进成果总结到班级、学科。④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方面落实责任,把推进成果直接总结到教师头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进取心,积极进行自我推进。四星级学校在扎实抓好本一线以上的高分群体的同时,特别要在抓本科上线率上花大气力。
13.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实行年级组、教研组双轨管理,在努力抓好教研组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年级组在教学管理中的职责。校长、副校长要落实到具体年级抓教学,靠前指挥,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这两个教学管理实体的作用。抓教研组,侧重学科内各年级纵向平衡;抓年级组,侧重年级内学科间横向平衡。
教研组与年级组共管备课组,各年级学科备课组既对教研组、又对年级组负责,确保学科教学在各年级高质量地完成。学校要配备管理能力较强的中层干部分管年级。要加强对年级分管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管理中的统筹、协调、督查和激励作用。要实行年级组例会制,及时交流经验、通报情况、分析现状、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学校要建立校内视导制度,开展对年级组、教研组工作的视导。
14.切实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和教研的基本单位。尤其是办学规模比较大的学校,要把备课组建设作为教学管理的重头戏来做。学校要精心选配备课组长,抓好人员的配备,做到把关制与导师制双落实,既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又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要落实备课组长的责任制,加强备课组的目标考核,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监控。一次集体备课的过程一般要有三个阶段:教师预备,每个教师对确定的集体备课内容独自备课;备课组集备,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中讨论研究,形成共识;教师复备,教师根据“备课组集备”形成的统一意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写出教案。组内要实行“推磨听课"。不同年级的备课组要加强通气。所有高中都要积极参与全区(县)、市统一的或分层、分片教研活动,并为在本校开展活动给予支持与便利。
15.坚持分管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协同作战的方针。要妥善处理好领导与教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多种关系,确保教学整体的和谐发展。学校要花气力抓班级任课教师群体建设,形成以班主任为轴心,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班级任课教师群体,把对学生的教育与教学的结合落到实处。班级任课教师群体每月要有“碰头会",落实三项任务:对班级同学进行“学情会诊";落实分层推进措施;分工、交流对少数学生的帮带工作。分管主任、年级组长应参加每个班级的“碰头会”。学校要加强薄弱学科建设的力度,促进学科间的平衡发展,以求整体优化与最大效益;要统筹兼顾,保证和协调各学科的教学时间,不挤不让,严格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自我整理、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时间。
16.充分发挥教学骨干队伍的作用。各校在统筹兼顾、优化组合的前提下,努力营造师徒结对、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要落实区(县)级以上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新教师的责任制,切实发挥他们在平时教学中的凝聚力和示范带头作用。在努力实行循环教学责任制的同时,保证高三年级有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把关教师。凡第一次上高中课特别是第一次上高三课的老师,都必须先听同学科其他老师的课再上课,教案要在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指导认可后再实施,尽快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确保课堂教学的高质量。
17.高度重视教师专业精神的养成。学校要全面关心教师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帮助更多的教师形成从事教师专业所需要的精业敬业的思想信念和品质,强化责任意识,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把良好的教师风气作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同化力量和凝聚力量。同时,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内分配奖励机制,引导教师形成对工作保持专一务实的心向与态度。评优、晋级、福利、奖金等,都要向教学一线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倾斜。学校对教师的奖励要建立在考核评估的基础上,考核评估要认真贯彻方向性、激励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对评估结论要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考核评估的结果要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要做到“一评四挂",即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挂钩、与教师的评优挂钩、与教师的职务评聘挂钩、与教师的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挂钩。要落实对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的教学过程奖励措施,及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实施过程调控。
18.加强校际联合体的建设。在已经建立的各层次校际联合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联合体的组织形式,丰富联合体的活动内容,互相沟通信息,交流教学管理经验。通过交流研讨,促进共同提高。各个学校要大力支持联合体的活动,认真完成联合体安排的工作任务,认真履行学校对联合体的责任和义务。市教研室将加强对联合体活动的指导、管理和帮助,把校际联合体的建设作为教研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