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你写春联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13 14:39
标题: 你写春联了吗?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你写春联了吗?
■ 樊利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为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春节在儿童绽放的笑声和春风的细拂中,又迈着喜庆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贴春联、剪窗花、包饺子、放花炮的风俗,千百年来世代相袭,这种传统造就的文化积淀,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人们用贴春联来表达自己良好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曾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你对春联了解多少?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户悬“桃符”。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人们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用以驱邪。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传说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北宋之后,宫廷楹联繁盛,官宦之家群起效仿,就连寻常百姓人家,每当春节期间,也都“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是明代的事。明太祖朱元璋亲颁《大明功令》,令“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他还常常微服出游,乐春赏联,流连忘返,并亲自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此后康熙、雍正、乾隆三个帝王,都喜欢吟诗作对。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春联的实用功能,给春联带来了艺术上的春天。古代关于春联的故事不胜枚举,或智斗,或祝愿,或因此获罪,或巧思脱险,充满了中国人特有的智慧。

春联面临着什么
在春联的发展历程中,注入了中华民族太多的挥之不去的情感。写春联、卖春联、贴春联,经常通过国外民俗专家的镜头,印刻在各国人民的心中,他们也通过这座桥梁来欣赏和了解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春节很看重的吃和穿,已经进入到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当这些不再重要的时候,人们却发现年味淡了,鞭炮禁了,春联也多改用印刷品了,这不免引起了有志之士的担忧。
“现在能写毛笔字的越来越少,只好用印刷春联。”记者采访时,不少人这样说。中国书协加上各地市书协,有近一百万会员,然而放到中国十几亿的人口中,还不足千分之一。著名作家冯骥才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对春联在当代遇到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是家居形式发生变化。以前的对开门适合贴春联,如今是单开门,加上防盗门,没有挂横批的地方,不适合贴春联。其次,审美标准发生变化。春联这种红纸黑字的传统样式,与现代家居氛围不搭配。再次,印刷品春联缺少创作的快乐和艺术的讲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人们对文字的兴趣越来越小。”
春联面临的处境,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经济发展造成的。保护得好不好,是有没有眼光和决心的问题,正如环境的破坏不能归罪于经济发展一样,正常经济发展的成本,应该包括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事实上,欧洲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民族习俗都能得到完整的保持。现代的建筑由于过多地考虑到西方的设计因素,贴春联就处在很尴尬的位置了。经济在发展,观念在改变,春联面临着困境的同时,不能不说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传统的浆糊不利于清洁卫生,那么,依我们现在的科技,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好的粘贴途径呢?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有春天就有春联
1月17日,本报特派记者随湖北省文联慰问团来到湖北阳新,把一副副精美的春联送到了农民手中。手拿红纸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把书法家围在中心,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营造出暖暖的春意。在全国,上至文化部、中国书协,下至市县文化部门,都组织了这样受群众欢迎的活动,使书法以春联的形式与群众“握手”,手写春联又以令人欢迎的活动方式走入寻常百姓家。
据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介绍,现在的洛阳,虽然经济发展比较快,但当地农村依然保留春节书写对联的传统。请不了有名气的大书家,就请当地水平较高的老师写;如果谁家门口贴的对联是书法名家的作品,那么这户人家就会在当地获得赞誉。手写春联,已经成为当地文化品位的象征。10年前,记者也曾有卖春联的经历,那时工作还未落实,生活却要继续,过年的时候到批发市场买来红纸和金粉,第一次用手中的笔挣到生活必需品,感到了极大的幸福和快乐。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没再去卖过春联,但过年走在街上,眼光常常落在人家大门的两旁,品评一番。再后来,满大街卖春联的人少了,印刷品春联光洁整齐价格又低,而我则改掉了看春联的习惯。
2007年春天,记者在潮州采访的时候,专程去老街看了以手书春联和招牌为生的艺人,同去的朋友介绍,老艺人的生意不错,特别是春节的时候,老人忙得不可开交。无独有偶,去年夏天,固始县文联赵家义对记者说,在固始几乎找不到印刷春联,大家都以手写为荣。春节还未到,有人就租上一间门面,开始接订单。“有的需要提前一个月下订单,要不然人家就写不过来。”记者问:“他们最多的一冬能挣多少钱?”赵家义说:“多的有近十万元呢。”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记得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各地方台主持人将春联贯穿整场节目,18副或俏皮或庄严的春联,用最简洁的文字凸显了各地的文化特色,成为晚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激起了全国观众的共鸣。
前年,纽约把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中国人民的尊重,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自己的文化。不管您书法水平如何,当您手握毛笔用心书写时,您已经真诚地在表达自己的心情与祝愿了,已经与传统靠得非常非常近了。相信有春联的春天会更加温暖。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