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萧生民先生《月是故乡明》赏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13 14:52
标题: 萧生民先生《月是故乡明》赏析
萧生民先生《月是故乡明》赏析
作者:胡望安


《月是故乡明》是作者月夜思念台胞的一首旧作。诗云:
月色依依满院中,离怀还与去年同。
乡音欲诉凭栏望,骨肉常违只梦通。
春水迷茫愁两岸,蓬山迢递恨千重。
嫦娥已肯抛明镜,几点浮云不碍空。
这首诗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深沉的离愁别恨,热切期盼祖国统一,洋溢着爱祖国、爱台湾、爱同胞的无限激情。从艺术角度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月色依依,辉泻庭院,作者面对皎洁的圆月,离愁别恨油然而生,阻隔在海峡东岸的骨肉台胞,时刻让诗人魂牵梦绕。
首句烘托环境,月光、静夜,最容易勾惹相思之情。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月夜思乡之情;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退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写女子月夜倚楼怀人;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从“月有阴睛圆缺”想到人间的悲欢离合;秋瑾《菩萨蛮·寄女伴》:“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写出月夜两地相思、一样闲愁。萧先生这首诗,同样以“月色依依满院中”起兴,月色如水,庭院空寂,人隔天涯,是何等凄凉!
第二句的“去年”不仅指上年,更是指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年年月盈月缺,缺而复圆,可是人却不能团圆。
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深入刻画诗人的心理活动:“乡音欲诉凭栏望,骨肉常违只梦通。春水迷茫愁两岸,蓬山迢递恨千重。”凭栏远眺,乡音欲诉,然而不能。迷茫无际的春水,是无穷的离愁;望断关山,何时才是归期?人间骨肉分离,相聚只在梦中。
尾联画龙点睛,突出主题:“嫦娥已肯抛明镜,几点浮云不碍空。”月里嫦娥也同情人世间这种遭遇,抛出明镜,照亮天空,要让人间骨肉团圆。尽管有几点浮云,但遮不住明月,阻不断亲情,国家统一终将实现,血浓于水的同胞回归可待。
细读全诗,可谓句句有景,字字含情,情缘景发,情景交融。
二、形象生动,比喻贴切。这首诗,句句是比喻,生动贴切,而且运笔潇洒,言辞委婉,以“乡音”比喻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凭栏”表达踮足翘望的渴思;以千里“蓬山”、迷茫“春水”比喻无穷离恨。尾联也用暗喻手法,交代造成这个局面的政治因素,用“嫦娥”“抛明镜”比喻大陆为祖国统一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用“碍空”“浮云”比喻一小撮台独分子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宽松政策。尽管陈水扁等少数台独分子横加阻挠,但“几点浮云不碍空”,两岸炎黄子孙终有团圆之日,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信心。
三、化用典故,自然天成。诗中,他化用了许多前人的诗句或典故,请看:
离怀、月色依依:柳永《夜半乐》:“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张翥《水调歌头》:“月色依依偏照,霜气萧萧渐紧,何以解离怀。”春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蓬山: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萧先生的“蓬山迢递恨千重”,正是李诗的浓缩。麦孟华《解连环》:“叹蓬山路阻,乌盼头白。”从麦孟华的《解连环》看,作者在这里间接引用了燕太子丹为质于秦的典故。《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贞索隐:“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陈水扁统治和愚弄台湾人民,劫持2300万台湾同胞为人质,挑动族群对立,制造两岸紧张局势,使同胞骨肉不能团聚,不是和秦王一样残暴吗?
作者虽然用了许多前人诗句中的思亲之语,因为都是暗用,且用得十分自然,恰到好处,所以不露半点痕迹,这是他的独到之处。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能增添诗的韵味和内涵,比直言“肝肠断”、“泪不干”胜过百倍。当读者读到“春水”时,自然会联想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读到“蓬山”,自然想起“蓬山路阻,乌盼头白”,“已恨蓬山远,更隔一万里”,不劳多说而离愁别恨自见,这就是用典的作用。至于“肝肠断”、“泪不干”……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感受、去体验。
四、语言流畅,音调铿锵。读萧生民先生的诗,总有一种流风般的音韵美,音调铿锵,如闻天籁,我想他是运用了四声递用法则的。
早在格律诗诞生以前,沈约就提出了永明声律论,提出了具体的声律原理和写作法则,也就是“四声法则”。主张“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规定平、上、去、入四声要间隔运用,取得声调的变化流美、和谐动听。强调一篇之中,声调必须有变化;一联之中,高低、轻重各不相同。清人董文涣在《声调四谱》中说:“唐律高处在句中四声递用。朱彝尊氏谓老杜律诗单句,句脚必上、去、入皆全,今考盛唐初诸家皆然,不独少陵、且不独句脚为然,即本句亦无三声复用者。故能气象雄阔,俯视一世,高下咸宜,令人读之音节铿锵,有抑扬顿挫之妙……否则三声偏用,读之聱牙,故音韵委靡不振。……不知此诀并不足以言诗,故于律体首标一格,曰‘四声递用法’。”他强调无论句脚还是句中,要四声皆备。
按照四声递用法分析萧生民先生这首诗:
月色依依满院中,离怀还与去年同。
入入平平上去平,平平平上去平平
乡音欲诉凭栏望,骨肉常违只梦通。
平平入去平平去,入入平平上去平
春水迷茫愁两岸,蓬山迢递恨千重。
平上平平平上去,平平平入去平平
嫦娥已肯抛明镜,几点浮云不碍空。
平平上上平平去,上上平平入去平
韵脚“中”“同”“通”“重”“空”为“阴、阳、阴、阳、阴”交替;白脚“望”“岸”“镜”虽然都是去声,但有阴阳之别,“望”和“岸”为“阳去”,“镜”为“阴去”,依然没有单调、复重的感觉;每句之中,至少有两仄声交替,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
欣赏萧生民先生的诗,涉及到了声律问题。格律诗词创作要注重音节圆润和谐,提倡精益求精,努力把一首诗锤炼得尽善尽美。推敲声律,虽然有些麻烦,却是锤炼精品的必要手段和不可逾越的步骤。
杜甫曾说“晚节渐于诗律细”,愈到晚年,对诗律愈求精细。又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宋人魏庆之说“赋诗十首,不若改诗一首”。强调写十首诗,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锤炼精品上,去认真推敲、修改一首诗。可见质量和数量相比,质量永远居第一位。
萧生民先生的诗作,意境丰满,语言清新,用典自然,音韵和谐,是我们学习创作格律诗的榜样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