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孝感市诗词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13 14:55
标题: 孝感市诗词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孝感市诗词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共41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方习宁、方望安、毛道宽、王瑛(女)、王望合、王谱生、邓孝明、乐浩明、刘子骧、刘孝清、刘纯斌、华双海、但尔恕、吴长松、张书今、张月英(女)、李和清、李承松、李铁团、杨明治、杨春丽(女)、沈亚生、邹子明、邹德洪、陈梓林、范水松、姚金雷、胡望安、赵化先、钟茂林、夏心田、高剑、高义富、谌淮平、董文华(女)、谢珍玲(女)、詹伯安、熊炳樵、魏波、魏义赴、魏金华
孝感市诗词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及聘请名誉会长、顾问
(一)常务理事(16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瑛(女)、王谱生、刘纯斌、但尔恕、吴长松、张书今、杨春丽(女)、陈梓林、姚金雷、胡望安、赵化先、钟茂林、夏心田、高剑、高义富、魏金华
会  长:陈梓林
副 会 长:赵化先、胡望安、但尔恕、张书今、姚金雷
秘 书 长:张书今(兼)
副秘书长:吴长松、魏金华、谌淮平、乐浩明
(二)聘请名誉会长2人:
傅光明、陈金桥
(三)聘请顾问17人:
郑崇德、杨业荣、李高润、石少生、潘波、周济民、祝文卿、祝存荣、胡玉明(女)、陈迹、萧生民、涂友三、袁耀清、甘永椿、张银燕、张子勤、梁福增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13 14:56
吟旌晖丽日 时代诵新声
——在孝感市诗词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

2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报告
(2008年l0月l4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今天,孝感市诗词学会在这里隆重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我代表学会向前来祝贺的领导、嘉宾和文朋诗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借此机会向一直关心、重视和支持学会工作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湖北省诗词学会及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下面,请允许我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第五次代表大会报告学会成立20年来的工作情况及今后设想。

一、二十年回望

    发生在上个世纪初叶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由于受某些代表人物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和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影响,中国传统诗词,即当今所说的中华诗词,被打入冷宫,推入谷底,使中国传统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一种文学体裁和样式,被尘封半个多世纪不见天日。其间虽有鲁迅、闻一多、郭沫若、柳亚子和毛主席写过一些优秀诗词,并说过“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写旧诗”,“旧体诗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的名言,但终究未能改变诗词入另册的不公正待遇。

    时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国事盛,则文事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诗词开始复苏振兴。1987年5月31日,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诗词组织——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宣布成立。同年10月,湖北省诗词学会在武昌宣布成立。一年以后,孝感城区傅光明、郑崇德、李高润、杨介夫、陈迹、范庆兰、陈文轩、普才来、万尔遐、石少生、沈赤之、李盛时、彭饶、潘波、张银燕、萧生民、闻立法、涂栖梧、曹灿、熊祖荫、李建勋等一批诗词爱好者发起,于1988年12月13日在孝感文化大楼宣布成立了孝感地区诗词学会。原地委、行署张德润、唐玉金、李华杰、熊振华等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到会祝贺,或讲话或题词,表示出高度的热情和关注。大会制订了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由当时文化局局长刘超出任会长,由范庆兰、郑崇德、傅光明任副会长,傅光明兼任秘书长,沈赤之、石少生任副秘书长。学会还聘请了张德润同志为名誉会长,唐玉金、熊振华、李华杰三位老领导为顾问。

    各级各地诗词组织的成立,是中华诗词复苏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孝感市诗词学会(1993年地改市后更名)在领导的关心和部门支持下,走过了20年风雨历程。20年来,通过学会各届理事会和广大诗友的共同努力,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办了一些实事,做出了一定贡献。而学会也得以与时俱进,健康发展,呈现出人气旺盛,创作丰收,诗事活跃,经久不衰的喜人形势。

(一)发展会员,壮大队伍。
    把诗词爱好者吸收到学会中来,有组织地开展活动,是诗词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学会成立之初,只有52名会员,主要是市直机关和孝感城区及所辖县市部分爱好者,出席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共19人。到一届后期,1993年发展到134人,1998年第二届后期发展到194人,2003年第三届已有会员270人。经过20年发展,现有会员352人。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由县市到乡镇,到外市、外省,现有外市、外省会员41人。

    学会除了自身发展,还热情关心和努力推动县、市、乡镇诗词事业的发展,先后帮助云梦、孝昌、大悟等县建立了诗词组织,还经常参与县、市、区和乡镇一些重要诗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孝感市及所辖县市区诗词队伍不下500人。


    孝感市诗词学会在发展会员,壮大队伍的过程中,注意抓好组织建设。严格按照民政部规定,每5年进行换届,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平时根据需要,适当增补个别理事,以有利学会工作。

(二)紧跟时代,积极创作。
    写作诗词是一切诗事活动的核心。学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引导会员坚持“二为”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唱响主旋律,写出了数以万计的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富于时代气息、充满激情的诗词作品。

    为了激发诗友的创作热情,学会经常组织吟诵会、笔会和创作心得交流会,尤其是结合本市和国家的一些大事,多次向全国征稿或组织全国性诗词大赛,并相应出版了l0多本诗词专辑,诸如《悠悠两岸情》(91)、《迎农运诗词专辑》(92)、《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专辑》(93)、《孝感诗词选粹》(94)、《江山多娇》(95)、《庆祝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专辑》(95)、《夕阳红》(96)、《回归颂》(97)、《双峰毓秀》(98)、《三庆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澳门回归、国际老年节》(99)等。2001年又编辑出版了《人文荟萃展宏图——孝感人民广场诗词专辑》和《古今诗人咏孝感》。2005年编辑《无偿献血诗词集》和《会员通讯录》(含诗),2007年又紧密配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反对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的重大部署,出版了《清风集——反腐倡廉诗词专辑》。今年四五月份,学会协助董永公园征集了300副楹联,从中评选出17副优秀作品镌刻于各相应景点,既弘扬了孝道,又提高了公园的文化品位。还多次配合有关单位开展楹联大赛的组织和评选活动。学会做到了年年有动作,岁岁出诗书。其中有些集子具有较好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对繁荣诗词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一定作用,因而得了领导和社会认可。在组织诗词大赛的同时,学会还鼓励会员积极参加市外举办的地方性和全国性诗赛。傅光明、萧生民、祝存荣等诗友获得过等次奖和优秀奖。其中傅光明先生的《满庭芳》在中华诗词学会1997年组织的“回归颂中华诗词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作品镌刻于深圳锦绣中华“回归颂”诗碑。由于创作热情高涨,一批诗家已陆续出版诗集,其中最多的已出到了六集,20000多首诗词。

    采风是“三贴近”的重要途径。从2002年开始,学会每年安排一到两次采风,作为年度活动计划付诸实施。采风目标有城市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型企业、公共福利事业以及山水名胜等。每次采风都要将作品汇编成册,反馈采风单位,并在会刊《孝感诗词》上辟专栏发表。

(三)办好会刊,树立形象。
    《孝感诗词》作为学会的会刊,是会员耕耘的园地,是发表作品的载体,更是学会的形象和名片。透过会刊大体可以看到一个学会的创作和理论水平、活动情况和社会影响。因此,学会对办刊一直十分重视。首先是严把稿件质量关。凡是顺口溜、没有韵味和不合律的一律不用,不让有硬伤的带病诗稿上刊。其次是不断改进装帧和版式。从油印到铅印,从白皮到套色到彩封,从竖排到横排,从小32开到正32开,加楣线楣栏和作者籍贯,多次调整字型字号,力求提高审美效果。三是认真校对,尽量减少差错。由于历届编委的努力,《孝感诗词》的质量得到省内外甚至国外读者的肯定,经常收到赞扬的书信和诗词,还听到一些口头赞许。我们的办刊经验,在全省诗词刊物编辑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发言,主要内容在《湖北诗词》1997年第一期上予以摘发。

    《孝感诗词》到今年正在编辑的第二期就是40期,累计发表诗词1.5万多首(阕)、文章150多篇,较好地记录了会员诗词创作和理论研讨的成果。

(四)开展研讨,共同提高。

    在组织会员积极创作的同时,还注意提高理论水平。学会成立初期,由于会员水平参差不齐,进行了一段格律知识培训,继而由浅入深,逐步向前推进。先是习作点评、再是佳作赏析和创作心得交流,以后是理论专题研讨。

    习作点评是会员相互评点习作,简便易行,切磋琢磨,效果明显。佳作赏析,有古人名篇,有今人精品,更多的是会员佳作。远有榜样,近有楷模。会员佳作赏析,提供了近距离学习样板,题材和思想感情相近,感触深,效果好。理论研讨,一般一年安排一个专题,包括炼字、炼句、诗的语言、立意、谋篇布局、改革创新、形象思维、精品意识和精品创作等等。方法是中心发言、自由发言和专家讲座相结合。我们先后请过林从龙、侯孝琼、王文英、萧粤生、李慕韩等专家学者来孝讲座,会员们都受到了启发,调动了学习和创作热情。

(五)走进校园,探索诗教。
    1999年,中华诗词学会发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校园”和“诗词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等倡议后,孝感市诗词学会积极响应,当年3月即在孝感市师范学校开办了诗词选修班,自愿报名的学生60人,进行了一个半学期的诗教活动,得到领导的支持配合,受到师生欢迎。

    2004年5、6月份,学会又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系列诗词讲座,吸收学生169人,一共进行了8讲(含楹联一讲),从基础知识到意境、意象、语言艺术、古诗鉴赏,最后进行了习作点评。

    通过两度进校园开展诗教活动,我们深感这对于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中华诗词,激发当代学生的爱国意志,增进师生对诗词艺术的了解认知,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在会刊上选发了部分学生的习作,至今还有一些学生与我会保持着联系。

(六)进行交流,广结诗友。
    为了扩大视野,了解外地诗词发展动态,取人之长,提高自己,我们一直与市外100多位诗友和10多个县、市、省级学会保持了联系,互相寄送稿件,赠送会刊,交流情况。外地诗家特别是名家作品,能给会刊增色,也为会员读到好的作品,学习诗艺,提供了机会。

二、五年工作概述

    第四届理事会于2003年10月14日进入任期。五年来,理事会一班人继承和发扬了前三届理事会的优良作风,团结合作,默默奉献,艰苦奋斗,将孝感诗词事业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

    继续发展了一批新会员。其中有女会员21个,40岁以下的年轻会员11个,外地会员又有所增加,使会员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届会员创作的诗词和撰写的文章数量多于上届,质量也有所提高。采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深入到城市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公共福利事业,拓宽了创作题材,写出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以事实证明了传统诗词完全具有反映现代生活的社会功能。

    会刊的容量进一步扩大,诗文质量提高,编排、装帧和外观都有改进,交流范围又有拓宽。紧跟时代的一些诗词专辑,如以反腐倡廉为内容的《清风集》,发到全市各县、市、区四大家和机关部门领导,在诗友中和社会上留下了较好的印象。由于会刊和专辑的传播,进一步扩大了中华诗词的影响,提高了孝感诗词学会的知名度。

    理论研讨的专题安排更有针对性。鉴于诗友中经常出现的喊口号的所谓“老干体”和缺乏韵味的“格律溜”,安排了关于诗词创作形象思维的学习和研讨。让诗友们懂得形象思维的概念、意义,学会运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创作诗词。2004年12月中华诗词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精品战略,我们随即安排了关于树立精品意识和创作精品诗词的讨论。上述两个专题研讨,诗友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确实扭转了一些诗友的创作习惯。他们说,现在拿起笔来,再不敢随便凑句子了,生怕写成了顺口溜。此后,“顺口溜”、“老干体”便大为减少。

三、基本经验

    20年来,孝感市诗词学会在没有办公地点,没有专职人员,基本没有财政拨款的条件下,各界理事会同仁,克服种种困难,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办实事,做工作,搞好服务,有成绩,也有不足,有经验,也有教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活动是学会的生命。如果说人体的生命在于运动,那么学会的生命就在于活动。作为一个非官方的自生自灭的群众性文艺团体,如果只注册牌子,没有活动,就会有名无实,名存实亡。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先生有句话说得好:想要让人看得见,就要自己站起来。诗词学会必须通过有声有色的活动,才能进入人们视野,录入社会镜头,得到公众认可。这正是:学会无为空有会,诗家不作枉图名。学会每年12月对下一年活动作出安排,打出表来,发给会员,一月一次,有条不紊地进行。而活动的核心又是创作。因此,创作应是学会的灵魂。

    第二、团结是学会的纽带。群众性的文艺团体本来就很脆弱,如果会员之间特别是理事会成员闹不团结,文人相轻,南辕北辙,必然垮台。学会领导特别强调团结,坚决反对意气用事,注意及时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理事会每年重阳节一般都要看望80岁左右的老先生,平时有会员生病,也登门探望。2002年10月,学会还向8位80岁以上的老会员颁发了祝寿诗匾,受者十分感慨,倍加珍惜。这些工作,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

    第三、会刊是招牌。我们把会刊看作学会的招牌和名片,努力办成品牌。就外观而言,虽不如某些外地会刊豪华,但我们主要在作品质量上下功夫。重视内在质量,是我们办好会刊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经验。

    第四、奉献是学会的基石。诗词学会是无钱、无物、无编制的“三无”团体,全靠学会同仁的奉献精神支撑,这是学会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花甲称少壮,耄耋不辞劳。同志们耐严寒,呵气暖手,熬酷暑,流汗湿衣,编刊审稿,上门送书,发通知,打电话,邮寄书刊,联络诗友,费力贴钱,毫无怨言。就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基石承载着诗词学会艰难行进。这种精神是无私的,也是无价的,它渗透到诗词事业的每个环节,体现出千年不衰的中华诗词在新时代焕发出来的新的魅力。2007年11月,本会有安陆市诗词学会作为先进单位和胡望安等9位先进诗词工作者,在湖北省诗词学会20周年庆祝大会上受到表彰。本会第5次代表大会上也要表彰两个先进单位和l 3名先进个人。

    孝感市诗词学会这些基本工作经验,以《坚持活动常青树,俱进与时面貌新》为题,在中华诗词学会2003年9月召开的浏阳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稿收入会议材料汇编。

    学会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方面,一是诗教工作开展不力。1999年进中师,时隔5年才到职院办班,既不连续,也未作认真深入探索,认真总结提高,只是停留在试点工作上,没有推开,效果也不明显。二是新生力量培养不力。50岁以下的会员很少,30岁以下的凤毛麟角,女会员也不多。三是会刊编辑班子人手不足,力量薄弱。参与审稿的只有两三个人,而且有的年老体弱,不能换班轮值,校对人员也缺乏内行,亟待增补力量。

四、今后展望

    百年逢盛世,盛世则文昌。中华诗词正处在复苏振兴的新时代。诗词学会要做的事的确很多,鉴于学会领导和会员大多年事已高,且受财力物力限制,有些想做的事力不从心。但是我们必须发扬成绩,克服困难,努力做好一些带根本性的战略性的工作。

    首先是让诗词继续走进校园,在诗教中培养新生力量。近年来我们已经发展了一些相对年轻的会员,但为数不多。今后对于社会上的年轻爱好者,发现一个培养一个,发展一个。但主要的还是要走进大中小学校,在诗教中培养新生力量。在学校开展诗教活动,不仅是充分发挥“以诗育人”,教育青少年“知爱国、辨是非、能思想、会做人”,成为“四有”新人,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措施,而且是克服诗词断代危机的根本途径。我们面对当前“铺天盖地仄平平,百万诗师韵海腾"的诗词热潮,应当有一种危机感、压力感,并由之产生的责任感,即“有幸能逢唐律振,当思责任压肩沉”。我们不能让诗词热昙花一现,成为夕阳事业。建议下一届把校园诗教列为头等大事,选人定校,及时开展,坚持下去。

    其次是坚持“三贴近”,唱响主旋律。党的十七大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们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继续深入生活,坚持采风,丰富创作题材。清代赵翼说过:“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纵观中国诗歌发展史,从《诗经》到《离骚》,到唐诗宋词,大都具有时代特点。作品的时代性,是当今诗词热能够坚持下去的关键,我们必须明确这个道理。

    第三是继续组织作品鉴赏和理论研讨。要把诗写好,还要注意学习佳作精品,研究探讨创作方法。经验证明,赏析好诗,学习理论知识,掌握诗词艺术的基本规律,对于提高创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今后我们要作好安排,深入下去。

    第四是确保质量,办好会刊。物色编辑人员,加强基础知识培训,健全编辑班子,是办好会刊的关键所在。《孝感诗词》已有一定声誉,今后必须进一步提高质量,努力创造品牌。

    第五是保持基本格律,适当改革,大胆创新。当前关于诗词改革创新的讨论,正在全国展开。本会也曾安排过专题讨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古人早已明白诗歌应与时代同步的道理。为时而著而作,首先是指内容要反映时代特点,其次是看形式能否适应。传统诗词完全能够反映火热的新时代生活,毛泽东的卓越实践和今天充满时代气息的数以万计的当代诗词,已经证明为不争的事实。诗词格律是历经千年而不衰的艺术模式,这正是传统诗“美”的所在。她与汉语特点、民族特性和风尚紧密相连,这种格律形式的诗体,源远流长,精美绝伦。所谓改革要适度,就是要基本保持格律框架,不能推倒,另起炉灶,因为她能够与时俱进,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倘若格律不存,诗词焉在?但韵脚可以适当放宽,如有些邻韵可以通押。所谓创新要大胆,主要是指内容方面。概括地说,就是“五新一放宽”,即新题材、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风格,放宽押韵。总之,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谱。新酒可以新包装,旧瓶可以装新酒。

    第六是继续发扬团结奉献精神,为学会办好实事。展望未来,学会旗帜将继续高扬,但在一个时期内会员可能相对减少一些。而活动要开展,会刊要编出,人手可能更加紧缺。这就特别需要团结奉献的精神。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兢兢业业为学会多做工作。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条主脉。诗经是中国文学上游的不竭之源,唐诗宋词是中游的壮阔波澜,当代诗词则是下游的洪流翰海。中华诗词已经成为中国人文化灵魂的寄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华诗词学会树起了一面光辉旗帜,开拓出一片当代诗词的新天地,各地诗词学会应运而生,我们的责任是要让这面旗帜更加辉煌,让这片天地永远灿烂!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13 14:56
市诗词学会风雨二十年硕果满枝头
        10月l4日,孝感市诗词学会召开第5次代表大会暨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市诗词学会成立20年来,始终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践行“三贴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收获了累累硕果。
        20年间,市诗词学会会员由成立之初的52人发展到352人,全市诗词创作队伍已超过500人。学会会员唱响主旋律,热情颂盛世,写出了数以万计的诗词、楹联作品,出版专辑10多本。学会紧跟时代步伐,注重理论研究,不断提高会员创作水平,主办的《孝感诗词》,发表诗词作品1.5万多首(阕)、文章l50多篇,受到各地诗友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学会还在湖北职院等学校主办诗词讲座,把中华诗词引入校园,使这一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市老领导唐玉金、汤海如出席大会,并为受表彰单位和个人颁奖。
(载孝感日报2008.10.16.第2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